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2010-06-04 3页 doc 101KB 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2145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细目一:历代儿科名家   一、扁鹊(春秋)   扁鹊是史书记载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人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二、淳于意   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曾以下气汤治疗小儿气鬲病,为最早记录儿科医案的医家。   三、巢元方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这是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其中论小儿杂病诸...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细目一:历代儿科名家   一、扁鹊(春秋)   扁鹊是史记载我国最早的儿科医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人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二、淳于意   西汉名医淳于意(仓公)曾以下气汤治疗小儿气鬲病,为最早记录儿科医案的医家。   三、巢元方   隋代巢元方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这是一部病因证候学专著,其中论小儿杂病诸候6卷,“不可暖衣,宜时间风日,常当节适乳哺”。      四、钱乙   北宋钱乙,字仲阳。他对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四诊诊断、儿科辨证方法、儿科病治法及方剂等有全面阐述,对中小儿科学体系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儿科之圣”。有《小儿药证直诀》传世。   五、陈文中   南宋陈文中编著《小儿痘疹方论》、《小儿病源方论》,他力倡固养小儿元阳,以擅用温补扶正见长,对痘疹类时行疾病因阳气虚寒而产生的逆证,用温补托毒救急。陈文中主温补与钱乙、董汲主寒凉两种学术思想的争鸣和相互补充,形成了中医儿科学系统、完整的学术体系。      六、万全   明代儿科世医,著《育婴家秘》、《幼科发挥》、《痘疹心法》、《片玉心书》、《片玉痘疹》等。   七、陈复正   陈复正是清代儿科名家,著《幼幼集成》。对指纹诊法有突出贡献,书中内容充实、切合临床实用。   八、吴瑭   吴瑭撰《温病条辨·解儿难》,对小儿生理特点、病理特点、用药特点等,及儿科外感、内伤疾病辨证论治有诸多精辟论述,具有指导意义。      细目二:著名儿科专著      一、《颅囟经》唐末宋初   最早儿科专著,书中提出婴幼儿体属纯阳的观点;阐述小儿脉法、囟门诊察法;论述了惊、癎、疳、痢、火丹等的证治。   二、《诸病源候论》 隋代   巢元方主持编撰。详论儿科病因证候255候;将外感病分为伤寒、时气两大类,内伤病以脏腑辨证为主;提出了“不可暖衣,……宜时见风日,……常当节适乳哺”等正确的小儿养育观。   三、《小儿药证直诀》 北宋   四、《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南宋   从初生到年长儿童,广泛收录各类儿科疾病,如认为脐风的病因是断脐不慎所致,和成人破伤风为同一病原,提出了烧灼法断脐的预防方法。   五、《幼幼新书》 南宋   刘昉等编著。许多散失的宋以前儿科著作被收录其中而得以流传,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专著,有较高的学术及文献价值。   六、《育婴家秘》、《幼科发挥》 明代万全著。书中对儿童养育方法、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治疗用药、推拿疗法等,都有详实的论述。   七、《幼科铁镜》 清代   夏禹铸著。认为可从望面色、审苗窍来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运用“灯火十三燋”治疗脐风、惊风等证,有其独到之处,重视推拿疗法在儿科的应用。   八、《麻科活人全书》   清代谢玉琼撰麻疹专著,详细阐述了麻疹各期及合并症的辨证治疗。   九、《幼幼集成》 清代   陈复正著。对指纹诊法颇有见地,将虎口脉纹辨证概括为 “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风轻、气重、命危”,至今为临床所采用。他搜集了不少单方验方和外治法。全书内容切合临床实用。   十、《温病条辨?解儿难》 清代   吴鞠通撰。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的生理特点;易于感触,易于传变的病理特点;稍呆则滞,稍重则伤的用药特点;六气为病、三焦分证、治病求本等观点。对儿科外感、内伤疾病辨证论治具有指导意义。      细目三:学术思想      一、 钱乙的学术思想   他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对儿科临床有直接指导意义。在四诊中尤重望诊,对“面上证”、“目内证”、痘疹类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记述详细而实用。辨证方面首创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辨证纲领,成为中医儿科辨证学中最重要的方法。论治法,从五脏补虚泻实出发,又注意柔润清养、运补兼施、攻不伤正。他善于化裁古方,如六味地黄丸;研制新方,如异功散、泻白散、导赤散、七味白术散等,创134方,其中丸剂70方,散剂45方,膏剂6方,汤剂6方,外用7方,以成药为主,许多方剂至今仍为临床医师所习用。      二、 万全的学术思想   万全是明代儿科名医。他就儿童养育的不同阶段,倡导“育婴四法”,即“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形成了中医儿童保健学的系统观点。他在朱丹溪提倡养阴思想基础上,系统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即“三有余,四不足”的小儿生理病理学说。治疗方面提出“首重保护胃气”,“五脏有病,或泄或补,慎勿犯胃气。”他的处方用药精炼而切合病情,并将推拿疗法用于儿科。这些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丰富了中医儿科学的学术内容。
/
本文档为【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儿科学》必考内容——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