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

2010-06-15 17页 doc 64KB 51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9701

暂无简介

举报
依附理论 eq \o\ac(○,兒)童依附行为之初探 作者:李佳玲 壹、前言 依附(attachment)是一种主动、情深、双向的关系,尤其是存在于两人之间,而与其他所有人有所差别。双方的互动继续增强并强化了彼此的连系。或许如安渥斯(Ainsworth,1979)所说的:「婴儿依附于一个母亲形象,是人类基本计划中的一个必要成分」--该形象不一定得生身之母,而可能是作为婴儿最初照顾者的任何人。研究依附现象的原因之一,来自许多人一致认为:个体日后形成亲密关系的能力,可能受到婴儿期所形成依附的本质所影响(杨国枢、张春兴,民79年)。 贰、依...
依附理论
eq \o\ac(○,兒)童依附行为之初探 作者:李佳玲 壹、前言 依附(attachment)是一种主动、情深、双向的关系,尤其是存在于两人之间,而与其他所有人有所差别。双方的互动继续增强并强化了彼此的连系。或许如安渥斯(Ainsworth,1979)所说的:「婴儿依附于一个母亲形象,是人类基本中的一个必要成分」--该形象不一定得生身之母,而可能是作为婴儿最初照顾者的任何人。研究依附现象的原因之一,来自许多人一致认为:个体日后形成亲密关系的能力,可能受到婴儿期所形成依附的本质所影响(杨国枢、张春兴,民79年)。 贰、依附理论的源起 依附行为是探讨幼年早期个体差异的主要变项之一,主要藉由陌生情境中母子分离及重聚过程中所产生探索及焦虑现象,来了解幼年早期对母亲的依附情形。现就依附理的源起,做一介绍。 依附行为是指婴幼儿与照顾者间所建立的情感联结,然而学习论、心理分析论、认知论及人种学等理论对依附行为有不同诠释,学习论认为照顾者每天满足婴儿基本需求,如肚子饿的需求,才与照顾者间建立起情绪依附;心理分析论也有相同的看法,但不同的是认为婴儿由于心智慧力有限,只会与特定一人有依附关系,此人通常是母亲,之后,会认同同性别的父母,因此早期依附关系有问时,会影响性别角色的发展,此理论并强调第一次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会影响未来人格发展的形成。 至于认知论认为婴儿具有辨别身边熟悉与陌生人的能力,并发展出物体恒常概念,当特定人物离开时才会抗议;而人种学理论,首先由John Bowley提出解释并形成理论基础,接着Mary Ainsworth 也提出陌生情境的评量方式,不仅使依附理论有验证的机会,也扩展依附理论的领域,目前有关依附理论主要建立在两人的观点上(Bretherton,1992),以下介绍两人生平及在依附理论上的贡献。 1、 John Bowley (1) 生平 John Bowley 生于1907年,于1928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在学期间,他接受严格的科学训练及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在校期间曾自愿帮助适应不良的孩子,由此经验,让他了解到幼儿早期家庭关系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性,于是希望成为一位精神病医师;所以他除了接受医学及精神病学训练外,也在英国心理分析机构接受训练,深受Melanie Klein的影响,之后在二次大战后受聘为Tavistock Clinic儿童部门的主管,在此部门,他领导一研究小组从事家庭关系对孩子的重要性,后来,他发三篇与依附相关的文章,及出版三本相关书籍,对依附理论以及后来Mary Ainsworth 提出陌生情境的评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作用。 (2) 依附理论的形成 对于依附理论概念的形成,John Bowley的观点来自动物行为学及发展心理学,他也曾发表有三篇相关文章,讨论依附的观点及理念,此三篇文章即为母子连心的本性(The nature of the child’s tie to his mother)、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及婴幼儿的悲伤(Grief and mourning in 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有关文章内容,以下简述之。 1﹒「母子连心的本性」一文:此文虽然回顾有关心理分析理论,不过John Bowley并不赞同心理分析论所认为婴儿依附关系的建立来自口腔活动,而母子的依附是次要的,他认为母子间关系的维系,除母亲会满足婴儿的本能需求外,婴儿更常跟着或黏着妈妈,母子连心,此点对依附行为的影响,远比满足基本需求更为重要。 2.「分离焦虑」一文:此文主要建立Robertson及 Heinocke的观察研究及Harlow和Zimmermann恒猴母子分离情形;在Roberstion的研究中,将分离的反应分为抗议、悲伤以及否认,而Bowley根据人种学行为控制的观点,认为引发分离的情境就会使婴幼儿有分离焦虑出现,不一定是因依附对象不存在,所以他认为过度强化母亲的角色是危险的,因为过度分难焦虑可能是因不好的家庭经验所导致的,例如被父母拒绝或者是因父母及兄弟姊妹的疾病或死亡等等所造成,不完全是因母亲角色所导致的。 3﹒「婴幼儿的悲伤」一文:在文中,John Bowley质疑Anna Freud的观点,因为Anna Freud认为丧失母亲的婴儿是不会感到悲伤的,因为他尚未有足够的自我发展,如果在丧母后,有其他替代的照顾者,婴幼儿还是无法体会其中的差异性,可是在此文中,John Bowley认为即使依附对象未能出现,但是依附行为被激发时,幼儿或者是成人都会出现悲伤,同时,学者也认为婴幼儿如果未能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时,他会不断地常换依附对象。 (三) 依附理论相关著作 除了三篇文章影响依附理论的形成外,John Bowley也出版依附、分离与丧失三本着作,第一本为依附(Attachment);第二本为分离(Separation);第三本为丧失、伤心及忧郁(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以下简介之。 1.「依附」一书:John Bowley了解他必须发展新的动机理论及行为控制,而这些观点需建立在新的科学,而非Freud所信奉的精神分析观念,因此在1969年出版此书,在书中提出动机理论及行为调节的观念,并应用这些观念解释婴儿与母亲特定的依附行为上,在书中并界定依附行为是一种寻求接近依附对象的行为,并保护婴儿避免危险。 2.「分离」一书:1973年出版,在书中,他重新检视Freud内在世界的概念,认为在个人的内在运作模式中自我及依附对象是特别重要的,因此让婴儿自由自在地探索环境,并发展出自我是有价值的,倘若父母经常拒绝婴幼儿孩子寻求舒服或探索,孩子在内心运作模式中会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没有能力的;由于个人内在运作模式的协助,会使婴幼儿能预期依附对象的行为,然后在内心计划自己的反应,因而建立起两者的依附关系。 3.「丧失、伤心及忧透」一书:在此书中,John Bowley使用讯息处理理论来解释内在运作模式逐渐增加的稳定性以及防御性的扭曲,此观点主要建立在下列两观点,一为互动模式逐渐成为习惯及自动化,二为亲子间的互动性已逐渐习惯,并反对改变目前的状态。 2、 Mary Ainsworth (一) 生平 「虽然从未拥有自己的孩子,但她的建议帮助了全世界的妈妈」的Mary Ainsworth,生于1913美国的俄亥俄州的Glendale,她在4岁时,举家迁移至加拿大多伦多,并在1935年在多伦多大学拿到学士学位,1939年取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大学工作;在二次大战爆发时,大部份的男人被调去前线服务时,Ainsworth此时有机会在心理系担任讲师,在1942年,她决定参加妇女军团,担任筛选人员的工作;战后, 她在退伍军人部门担任妇女复职的督导一年,在1946年,她回到多伦多大学担任副教授,任教实验心理学及人格理论与评量等等课程。 在1950年,与Leonard Ainsworth结婚并从事母子关系的探讨;与先生至英国后,她在Tavistock Clinic找到工作,并参与John Bowley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当时小组正在调查幼儿与母亲分离一段时间后,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后来Ainsworth认为在Tavistock Clinic的工作,对他以后的工作影响非常深远。在1953时,离开Tavistock Clinic的工作,与先生至非洲乌干达,在1955搬至巴尔的摩,从事诊断工作,并在医院兼差,同时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临床及发展课程,并在1967年出版「乌干达婴儿」(Infancy in Uganda)一书。 (二) 巴尔的摩研究 在1963年,在巴尔的摩当地进行第二个在家庭自然情境的观察研究,观察时间从婴儿出生第l个月至第54周为止,共观察18个家庭,每次至家中拜访至少4个小时,以确认妈妈是否感觉很自在,每个家庭至少被观察72小时 ,在研究中采叙述法,每隔5分钟,在脉络情境中记录观察的行为,这些数据的分析结果,在她后来发表的文章都可得知,例如母子面对面的互动(Belhar, Libermann, & Ainsworth,1977)、哭(Bell & Ainsworth,1972)、情感的接触等等都是(Tracy &Ainsworth,1981)。 (三)「乌干达婴儿」一书: 此书是依附理论的第一本实证性研究,在1953年Ainsworth至乌干达后,深受Robertson资料的启发,计划调查学步期幼儿在断奶时的分离焦虑,然而当地的习俗是在孩子断奶后,就送到别的地方,使得原先的计划改成观察婴儿与母亲依附的发展,并采人种学的研究方式。在此研究中,计有26个家庭参加,年纪为出生第l个月至第24个月末断奶的婴儿,每隔两周,有两小时的拜访,并持续九个月,在下午拜访时间,Ainsworth特别对孩子寻找母亲的讯号及行为特别感到兴趣,所以在当地所获得数据是研究母子互动质量最好的资源,如是从访问的数据中,了解母亲对婴儿讯号的敏感度,也在观察的过程中,将婴儿分为安全依附、不安全依附以及非依附型等不同的依附类型。 参、依附行为的评量 关于依附行为的评量,国内有些学者将依附行为的评量分为婴儿期的评量及幼儿期的评量,而在评量的方式除了用陌生评量方式之外,也使用Q分类法的评量方式。在量表的使用上,亦采用「依附风格量表」、「幼儿依附行为量表」及「父母依附量表」等。现就婴儿期的评量做一介绍。如下: (一) 陌生情境的评量 Mary Ainsworth深受John Bowley影响,发展出在陌生情境下评量婴儿与照顾者关系的过程。陌生情境的评量主要在观察婴儿对陌生情境及陌生人的反应以及与母亲互动、分离及重聚的反应,其中陌生情境是一个设有单面镜的实验室,以便观察及录像婴儿、妈妈及陌生人在此情境的反应及互动情形,而评量母子及陌生人在此陌生情境下的互动情形,共有八个步骤,如表1所示。 表1 陌生情境评量的八个步骤 步骤 出现的人物 时间 过程简要描述 1 妈妈、婴儿及 观察员 30秒 观察员向妈妈介绍实验室后,然后离开。 2 妈妈与婴儿 3分钟 当婴儿在探索情境时,除非必要,否则妈妈不参与游戏,例如已超过2分钟婴儿还不探索情境,妈妈才参与游戏。 3 陌生人、妈妈及 婴儿 3分钟 陌生人进入情境,在第一分钟时保持沉默,第二分钟时与妈妈交谈,第三分钟时趋进婴儿,第三分钟后,妈妈很自然地离开。 4 陌生人及婴儿 3分钟或少于3分钟(a) 母子第一次分离,婴儿适应陌生人在游戏室的情形。 5 妈妈与婴儿 3分钟或多于3分钟(b) 母子第一次重聚,妈妈迎接婴儿并安慰他,并试着让婴儿继续玩,然后说再见后离开。 6 婴儿一人 3分钟或少于3分钟(a) 母子第二次分离,婴儿独自一人在游戏室。 7 陌生人及婴儿 3分钟或少于3分钟(a) 持续第二次分离情境,陌生人进入游戏室。 8 妈妈与婴儿 3 分钟 母子第二次重聚,妈妈进入,迎接孩子,并抱起他,之后,陌生人自然地离开。 注:a表示此过程中,倘若婴儿觉得非常难过,可视情形缩短时间。 b表示此过程中,倘若觉得婴儿需要更多时间才能投入游戏中, 可视情形增加时间。 数据源:Ainsworth,Blehar, Waters 及 Wall(1978),第37页。 (二) 依附的类型 根据在陌生情境的评量,婴幼儿基本上可分A、B、C三类型,但有学者认为有些孩子不属于三类型的任一类型,所以提出D类型,有关此四类型分类的如下所述 (Ainsworth,et al.,1978): 1. A类型: 此类型是属于逃避不安全型的婴儿,其分类标准如下所述。 (1)在母子重聚场合中,婴儿会避免接近妈妈或者与她互动,他可能会忽视妈妈回来,如果妈妈接近他时,他的反应不是很热烈,所以婴儿与妈妈重聚的过程中,夹杂着逃避的反应,例如转过身,故意不看她、通过她的身旁或者避免注视她等等的动作及反应,来迎接妈妈的回来。 (2)在一般情境中,或者重聚的场合中,婴儿几乎不或从不寻求接近妈妈或者与她发生互动。 (3)如果被妈妈抱起,婴儿几乎不或从不抱着妈妈,甚至会抗拒,并要求被放下来。 (4)婴儿与妈妈接触或互动时,几乎不或从不主动地反抗,除非他被抱起,他会蠕动身体想要下来。 (5)婴儿对待陌生人如同自己妈妈般,但较不具逃避性。 (6)在分离情境中,婴儿独自一人时,他不会烦恼,或者是独自一人时的苦恼甚于与妈妈分离的苦恼,就大部份而言,当陌生人在时,他比较不会烦恼,换句话说,当陌生人回到情境中时,减轻不少独自一人的烦恼。 2. B类型: B类型是属于安全型的婴儿,此类型的分类标准如下所述。 (1) 特别是母子重聚的情境中,婴儿会积极地寻求接近或接触妈妈,并与之互动,如果婴儿接触到母亲,会希望继续与妈妈维持此种感觉,倘若被放松时,他会反抗,或者在被放下来时会抗议。 (2) 婴儿对妈妈在重聚情境的行为反应,甚于一般的迎接,可能会微笑、哭或者向前趋近妈妈。 (3) 婴儿较少或者甚至不会避免与妈妈接触或者与之互动。 (4) 婴儿在重聚情境中,较少或者甚至不会避免与妈妈接触。 (5) 婴儿或许会也或许不会对陌生人友善,但明显地是他较兴趣与妈妈甚于与陌生人的接触及互动。 (6) 在分离的情境中,婴儿或许会感到烦恼,如果他觉得烦恼,那是因为妈妈不在身旁,并非独自一人,此外,他对陌生人的存在是自在,不过在他心中,他更想要妈妈,而非陌生人。 3. C类型: 此类型是属于抗拒不安全型的婴儿,其分类标准如下所述。 (1)婴儿非常明显地表达抗拒接触妈妈或者与她发生互动,特别在第八步骤的过程。 (2)婴儿一旦接触到妈妈,他会显示中强度寻求接近妈妈,并维持此种关系,给人有种爱怒交织的感觉。 (3)在重聚的情境中,婴儿几乎不会忽视他妈妈的存在,或者他会离开妈妈或者避开注视妈妈。 (4)他或许会在陌生情境中表现不适应的行为,或许比其他两类型的孩子更生气或者比较被动。 4. D类型: 有些婴儿不属于A、B、C三种的任一类型,换句话说,这类型婴儿无法归类(disorganized / disoriented),此类型的婴儿在陌生情境中有可能有下列情形 (Main & Solomon, l990)。 (1) 此类婴儿会有连续矛盾行为表现,如在热烈迎接妈妈回来后,马上移至墙边或者房间的中间,然后一脸茫然。 (2) 此类婴儿会有同时性的矛盾行为,如在反抗行为中,同时具有接近寻求妈妈,并希望维持此种关系。 (3) 此类婴儿会有无指导性以及干扰性的动作,如婴儿在陌生人离开时会哭,会跟着她离开房间;或者以非常慢的动作打或抓父母的脸、眼睛或脖子等等;或者在一段长时间玩耍后,突然跑离开情境,毫无理由地哭或生气。 (4) 此类婴儿会有不对称或不合时宜的动作以及姿势,例如以不对称的方式爬向父母,也会不预期地改变爬行方向等等。 (5) 此类婴儿态度冷淡以及会有慢动作的表情及姿势,如他会明显地很冷淡或者有不活泼的动作,感觉上他似乎毫无目的在往前移动等等。 (6)此类婴儿不能适应父母所给予的指示,如父母叫他或回来时,会有强烈害怕的表情等等。 (7)此类婴儿有些动作无法归类,如在父母回来时,婴儿会举起手或把手放在嘴巴,一副疑惑的表情等等。 有关依附类型,国内发展学家苏建文(民80)曾指出国外学者曾分别研究西德、日本、瑞典及以色列等国婴儿与母亲之间社会依附的质量,结果发现依附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例如西德婴儿以逃避型最多、瑞典婴儿以安全型最多、日本及以色列婴儿以抗拒型最多,有关台湾的情形,苏建文(民79)以62位12个月大的婴儿及母亲为对象,在陌生情境的评量中发现安全型占75.8%、逃避不安全型占17.7%、抗拒不安全型占6.5%;在黄凯伦(民80)的研究中,则进一步探讨各依附类型的社会关系,如高安全较低安全依附类型幼儿会常微笑、看母亲、与母亲共同操弄玩具及主动与母亲互动,而低安全又较逃避依附类型幼儿常会与母亲共同操弄玩具及主动与母亲互动。然而,在国内有关依附类型的分类,未能论及到D类型幼儿,在未来的相关研究应加以探讨。 肆、个案观察实例探讨 观察时间:87年12月17日 ~ 89年6 月 6日 观察对象:陈育舜(自己家中的新生婴儿)、育舜的祖母 观察主题:婴儿与照顾者的依附关系 观察情境:自然情境(罗东家里) 观察者的角色:观察者参与 观察者:李佳玲 幼儿基本数据:(以下内容省略) 伍、结论 由以上个案育舜实例观察结果,在依附理论评量架构下,个人分析如下: 1. 个案育舜自出生后二个月后即为祖母二十四小时照顾,所以其依附对象为祖母,从观察纪录表(表6)的记录中,在30周开始有强烈依附照顾者(祖母),会寻找照顾者的身影,稍为离开就会大哭。喂食及睡觉必须依赖照顾者,一直到40周之后才开始接纳别人。 2. 个案育舜由观察纪录表(表8)在第36周中发现,被父母亲强行抱走上车后,在车上不断地哭,寻找照顾者(祖母)的身影。而后对父母亲不做任何表现,以冷陌的态度表抗议。约三十分钟后返回见到照顾者,立刻去抱照顾者,才开始又有笑容,在重聚情境中,不会避免与照顾者接触,此为依附行为的表现。 3. 个案育舜离开照顾者,重聚的情境,育舜表现很高兴。在观察纪录表(表10)中,第40周,回家后,看到照顾者(祖母)表现很高兴,而照顾者(祖母)也很高兴的抱他,代表依附行为并不只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互动。 4. 个案育舜从观察纪录表(表11)中,第42周时,当照顾者(祖母)在旁边时,育舜开始对周遭人事物感兴趣,即使照顾者稍为离开,仍继续玩,但过几分钟后,又会开始寻找照顾者,此为依附行为的表现。 5. 个案育舜由观察纪录表(表12)中,在第52周,当照顾者(祖母)去买菜,虽已能与第三者单独游戏,但照顾者返回后,立即与照顾者撒娇,让照顾者抱一下后,又继续和父母亲玩游戏,明显表示婴儿比较依赖照顾者。 由以上分析,个案育舜自30周以后表现典型依附理论的行为,有明显强烈依赖照顾者(祖母)现象,直到52周后才渐能单独与其他人单独游戏,但仍比较喜欢照顾者。从依附理论类型来看,个案育舜应是属于依附理论B类型的婴儿。 综观现今的社会,由于妇女投入社会工作市场日多,双薪家庭有增无减,使得托婴、托育成为双薪家庭的新问题,或请专人保姆照顾,或由祖父母照顾,不管如何,当婴幼儿在依附时期,其行为表现,身为父母亲者,应特别留意观察。唯提早了解婴幼儿依附时期差异类型,方能有效的掌握及协助婴幼儿的正常发展。 目前,个人在任职的公立小学中,观察到不管幼儿园或小学学童中,在校的表现与家中所受的照顾有很大的影响。家里父母亲多一些关爱小孩,其在学校不管在学业上或人际关系上皆有较正面的反应,反之,在家缺乏父母亲了解和照顾的学童,其在校表现亦较差。 最后,希望透过对依附理论与实务的探讨后,能使我们在对婴幼儿的发展上有进一步的认识。 参考书目: 杨国枢、张春兴(民79)。儿童发展。社会性与人格的发展。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王佩玲(民88)。幼儿气质研究。台北:小太阳文化事业有限公司。63-86。 张春兴。发展心理学。社会依附行为的发展。台北:心理出版社。 黄馨慧(民88)。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台北:华腾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苏建文(民80)。社会依行为的发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苏建文、丁心平、许锦云(民79)。陌生情境中婴儿行为及其依附类型研究初探。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报,23期, 19-70。 黄凯伦(民80),幼儿与母亲依附关系及其社会行为之研究。台北:国立师范大学家政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 黄凯伦、苏建文(民82)。幼儿与母亲依附关系及其社会行为之研究。幼儿教育信息,29- 46。 王连生(民87)。现代幼儿教育面面观,师友, 4-7。 黄意舒(民85)。行为观察法与应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Ainsworth, M.D.S.(1979). Attachment as related to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 In J. S. Rosenblatt, R.A. Hinde, C. Beer, & M. Busnel (Eds.),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Behavior. N.Y.: Academic Press. Bretherton,I.(1992). The origins of attachment theory: John Bowlby and Mary Ainsworth.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8, (5), 759-775. Ainsworth, M., Blehar, M., Waters, E., & Wall, S. (1978). Patterns of Attachment; A 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Hillsdale, NJ: Elbaum. Main, M., & Solomon, J.(l990). Procedures for identifying infants as disorganized disoriented during the Ainsworth strange situation. In M.T. Greenberg, D. Cicchetti, E. M. Cummings, (Eds). Attachment in the Preschool Years; Theor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AGE 13
/
本文档为【依附理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