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古代诗歌鉴赏

2010-06-23 50页 ppt 1M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045496

暂无简介

举报
古代诗歌鉴赏nullnull古代诗歌鉴赏null一【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精解】 按《考试说明》的说法: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所谓诗歌鉴赏,就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 全国高考考查诗歌鉴赏,始于1994年,一直到2001年,均采用客观题形式。从2002年开始,采用主观简答题形式,难度较大,其目的有三:考察分析能力;考察审美情趣;考察表述能力。二【古诗鉴赏题型特点】二【古诗鉴赏题型特点】1、填空(常与文学常识结合考查)...
古代诗歌鉴赏
nullnull古代诗歌鉴赏null一【古代诗歌鉴赏考点精解】 按《考试》的说法: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所谓诗歌鉴赏,就是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 全国高考考查诗歌鉴赏,始于1994年,一直到2001年,均采用客观形式。从2002年开始,采用主观简答题形式,难度较大,其目的有三:考察分析能力;考察审美情趣;考察表述能力。二【古诗鉴赏题型特点】二【古诗鉴赏题型特点】1、填空(常与文学常识结合考查) 2、简答题或简评题(重点) 七种模式 (1)分析意境型 ( 2)分析技巧型 (3)分析语言特色型(4)炼字型 (5)一词领全诗型 (6)观点不同型 (7)对比鉴赏型 null1.了解古典诗歌的发展变化。 2.掌握诗歌类别及其特点。 3.把握诗歌的主要特征。     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 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对古代诗词的鉴赏可分为三个阶段: 感知、感触;鉴赏、评价;、表述。一、感知、感触   感知、感触,就是读诗、读懂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有古典诗词知识积淀null4.强化格律意识      对平仄、对仗、韵脚、词牌等要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5.熟悉古典诗词鉴赏常用名词术语       (1) 评价主旨类         (2 ) 分析手法类       (3)语言特点类    (4)风格类    (5)文章结构      (6)行文技巧类    6.掌握修辞方法在诗歌中运用的特点      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对比、夸张、借代、双关、互文、等。 null1.借助题目、作者、注释。 2 .学会从内容上分类鉴赏诗歌。 3.借助背景                   4.注意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5.注意作者的“逻辑思维”。  6.注意作品中的“典故”运用。其次,读懂诗要注意运用方法 null1.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2.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1)人物形象。(2)景物形象。 3.鉴赏作品的语言 4.鉴赏作品的表达技巧 (1)抒情方法。 (2)表现手法。 (3)用典。 (4)风格 (5)修辞: 5.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 二 鉴赏、评价null1.灵活运用常见的古诗鉴赏术语,准确得体地表述自己“就诗论诗”的心得 2.重温过去的高考题,模仿借鉴正项中的表述 过去的高考题都是选错项的,至少有三个正项,材料很多。 3.区分几个概念,明确答题的内容角度 4.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 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 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三 总结、表述 null1.表达的过程要完整 一种感悟、一份情感,它的表达,一定有一个过程。我们在表达这种感悟、情感时,一定要把过程讲清楚。如“请分析《鸟鸣涧》(2001年春季高考题)一诗春山月夜图”这样的一个题目,我们就要在月出前的“人闲”、“花落”,到月出后“鸟鸣”这一过程中来分析。 5 .掌握诗歌鉴赏题主观题型的表述诗歌鉴赏表述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诗歌鉴赏表达要求null 诗歌赏析的一般的步骤是叙析评。“叙”即概括地引述原句;“析”就是作过程的简析;“评”就是旗帜鲜明的亮出观点。 2.按要求回答,重点明确 题目要求你回答什么,你就回答什么,要求你分析意境、环境描写、语言特点、修辞运用,等等,一定要看清,看清了,表达才能有的放矢,重点明确。 3.表达流畅 表达流畅,一是指文句通畅,二是指先后有序,三是反映用语准确、表达到位。只要真正地理解了,表达流畅应该是能做到的。 nullnull古代诗歌发展脉络先秦诗歌:《诗经》《楚辞》 两汉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 文人诗歌—“三曹”、陶渊明 唐代诗歌:“初唐四杰”、“李杜”、“王孟”田园诗、“高岑”边塞诗、“新乐府”“小李杜”等 五代词:李煜 宋代诗歌:宋诗—陆游、杨万里等 宋词—婉约派、豪放派 元曲:马致远、张养浩等 明清诗歌:于谦、龚自珍等null唐诗的发展脉络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初唐: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准备阶段。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四杰”和陈子昂出现后,诗风才逐渐改变,他们在继承南朝的艺术技巧方面和建立五、七言律诗的格律和体制上,有着不容埋没的功劳。陈子昂继承汉魏风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上承阮籍、曹植,下开李白、杜甫。null代表诗人: 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null 盛唐: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盛唐是流派纷呈,风格众多,体裁和形式成熟、完备的时代。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都在诗人的笔下以各种体制和风格得到充分的反映,文学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他们有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有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李白和杜甫各以自己的诗歌天才、广博而精湛的艺术修养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运用不同的创作方法,建立各自的艺术风格,从各方面表现了这个伟大而变动的时代,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诗歌艺术推向高峰,他们不仅是唐代双峰并峙的伟大诗人,也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中这两个流派的最杰出的代表。null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山居秋暝》 《鸟鸣涧》 孟浩然:《过故人庄》《春晓》边塞军旅诗人: 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null最杰出的代表:李白 杜甫 如果以创作方法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null中唐:安史之乱后,唐由盛而衰,安史之乱以后的现实使诗人们对客观世界进行清醒的观察和思考,所以唐代中叶的诗歌主流是现实主义,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运动,就是在这种趋势中所形成的现实主义流派,尤其白居易创作出一系列的如《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等抨击黑暗,同情百姓疾苦,语言通俗流畅的优秀诗篇。此外,李贺在意境和语言上的创新较为突出,柳宗元、刘禹锡也是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诗人。null晚唐:是杜牧和李商隐活跃的时代。杜牧出于杜甫、韩愈,而在风格上将清新峻拔熔为一炉。李商隐则尤长于七律,在七律这种形式上继杜甫之后,有了可喜的发展。与李商隐齐名的有温庭筠,情思才力,都比不上李,但其轻艳的作风对唐末诗人颇有影响。null分类把握诗歌的主要特征 要注意从四方面入手: ①要概括诗中所写的景物及其特点; ②要体味诗歌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③要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④要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一、写景抒情诗:null【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太清,天空。端居,闲居无事。羡鱼,点化古语“临渊羡 鱼,不如退而结网。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洞庭湖湖景,请根据诗意,用两个四字 短语概括洞庭湖的风景特点。 (2)面对广阔无边的洞庭湖,诗人发出了“想渡湖却没有船”的 感慨,联系下文自己以“端居”为耻的表白,“欲济无舟楫” 实际上是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由此,“洞庭湖”暗喻了什么? (3)诗人把这首诗赠给当时的丞相张九龄,其主旨是什么?(不 超过15个字) 烟波浩淼,气势雄浑。 以“端居”为耻,表明了自己不甘心吃闲饭,要出来干一番事业,但要找出路却无人接引;洞庭湖暗喻了仕途。 希望张丞相引荐其入朝为官。 null②即事感怀诗: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 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 ①“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了作者的思绪;②“怀”, 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 重点和难点是第二点,“即事”是为了“感怀”,这一点一定要紧记。null【例】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不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元珍:欧阳修的朋友丁宝臣,字元珍。当时任峡州军事判官。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时所作。 ①首联的“春风”和“天涯”均有所比喻。说说这两句诗的内在含义。 ②颔联中“犹”字和“欲”两字用得好,包含着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联 想。试联系作者感情分析这两个字的意思。 ③尾联写了两种花,分别是 和 。末句与上文“ ” 有呼应效果。 ④尾联两句有因果关系,诗人用两种花做比喻,实际意思是说因 为 ,所以 。null【例】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不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①元珍:欧阳修的朋友丁宝臣,字元珍。当时任峡州军事判官。这首诗是作者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时所作。 ①首联的“春风”和“天涯”均有所比喻。说说这两句诗的内在含义。 ②颔联中“犹”字和“欲”两字用得好,包含着诗人对于自己处境的联想。试联系作者感 情分析这两个字的意思。 ③尾联写了两种花,分别是 和 。末句与上文“ ” 有呼应效果。 ④尾联两句有因果关系,诗人用两种花做比喻,实际意思是说因为所以 。 “春风”比喻朝廷的恩典,“天涯”比喻自己受贬远离朝廷。内在的含义是:大概朝廷是不会关注到我这个远贬的人了,重新有所作为的希望很渺茫。②“犹”是“依然”的意思,写出风雪摧残不了美好事物。“欲”字是想象之辞,写出万物即将萌发的希望。③洛阳花(或牡丹) 野花 二月山城不见花④我充分享受过春光(见过大世面) 不必为眼下小小挫折而嗟叹null③咏物言志诗①作者是怎样咏物的; ②诗人将什么情感寄托于物,或者将物赋予什么象征意义。 ③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咏物言志诗要写出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追求贴切逼真,追求的不但要形似,而且还要神似。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滞于物),但又要切合所咏之物,写出物的特点(曲尽其妙)。 例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作者通过月下水边的梅枝横斜的侧影,写出它凛然冰清的神态品格。 null 我们在欣赏一首咏物诗时,要注意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通常所说的“意象”,在这里可以大派用场。 例如,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 识记并积累一些读古诗常见的传统意象 null ④怀古咏史诗 在怀古咏史诗赏析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①要弄清史实,作者“怀”什么“古”; ②要体会意图,作者为什么怀古; ③要领悟感情,作者在怀古中表达了什么感情; ④要分析写法,特别要注意分析典故。null 【例】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注:后庭花,指南朝亡国皇帝陈叔宝所作的艳冶淫荡的乐曲《玉树后庭花》,此曲成了陈朝的亡国之音。) (1)首句两个“笼”字连结起烟和寒水,月和沙,映衬出诗人怎样的心绪?歌舞升平的秦淮河在他的眼中呈现的是怎样的景象? 答: (2)后两句是对前朝故事的咏叹,诗人是在嘲讽那些醉生梦死的歌女,还是另有所指?为什么? 答: 两个“笼”字联结,形成了满眼萧瑟冷寂的感觉,映衬出诗人的满怀凄感;表面上歌舞升平,实际上是醉生梦死。 诗人矛头对准的是当朝那些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因为咏叹的虽是前朝故事,但商女毕竟是现实的商女,唱的是前朝的亡国之音,自然就联系到当时可悲的政局,所以诗人是借古讽今。null ⑤边塞征战诗 赏析边塞诗要注意: ①了解时代背景; ②体会思想感情; ③感受艺术风格。null 【例】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凉州词 王 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前两句描述了军中生活的一个场面:将士们端起了葡萄酒,还未喝就被行军曲子催促出发了。这反映了唐代怎样的军旅生活? 答: (2)对后两句的鉴赏评价,有人认为是“醉生梦死”,控诉战争;有人则认为是表现了一种浪漫乐观的悲壮。你持怎样的看法呢?请作答并简述理由。 答: 反映了军中生活既紧张又充满浪漫情调。 联系前两句体现的浪漫乐观,还是持“悲壮”看法较为中肯。当然持“控诉”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也算对。 null堂上训练检测【检测】 滕王阁 王 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全诗采用的是___________ _的表现手法,其中前四句写景,描写的是 的景象,后四句抒情,表达的是 的感情。 2、整首诗的风格是______ __的,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的诗句是___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滕王阁的位置以及人们在滕王阁上宴乐的情景和滕王阁周围秀美的自然景色对物换星移、时光流逝、生命不能长存的感叹含蓄蕴藉,哀婉低沉槛外长江空自流null鉴赏其形象人物形象: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 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B、作品中其他人物。自然景物 意象: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是诗人感情的载体。null答:诗人这里以晶莹透明的冰心自喻,表明了诗人为官清白,心地纯洁。例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1. 对抒情主体形象的认知理解。null2. 对诗歌意象的识别理解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鉴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null意象之情感:圆月—思念 杨柳—惜别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视审美的习惯:“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null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意象之情感null2002年全国高考古诗鉴赏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意象之情感null 3、注意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行宫》元稹null鸣铮金栗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李端《听筝》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null意境 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null第一,要善于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 《访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null第二,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意象。《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null第三,把握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咏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null  意境是诗词不可少的,但是意境又不是整齐划一的,在不同的作品中有着不同的形式。 1、触景生情 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 黄巢的《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null2、缘情写景 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此种意境,古人称之为“有我之境”,即有着作者自己感情色彩的境界。 杜甫《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欧阳修《蝶恋花》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null3、情景分列 杜甫的《蜀相》: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null 4、寄情于景 有的诗词,表面看来,全是写景,实际上,也有情在,是寄情于景。 辛弃疾的《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null 5、景略情在 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null鉴赏其语言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 、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null推敲字词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齐己《早梅》 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一null 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 在鉴赏诗歌时,一要重点关注动词 null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哀江南》孔尚任) 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剩”字可不可以换成“留”或“见”字?为什么?null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null在诗词鉴赏中,二要关注修饰语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null例2: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一个“忽”字,突出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null在诗词鉴赏中,三要关注特殊词 (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null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null鉴赏其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抒情方式上,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多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在表现手法上,有比兴、对比衬托、象征、虚实结合、动静相映等;此外还有修辞方法的运用。null表达技巧(I)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null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句开门见山, 直叙登上高台后,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怆凉意境,这意境引发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想着天地悠悠之大,而人之渺小,不禁“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情null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null间接抒情:寓情于景(或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null乐(哀)景哀(乐)情《谢亭送别》许诨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null托物言志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null表达技巧(II)写作技巧比喻、象征、夸张等烘托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用典null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实 虚虚实结合null雨霖铃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null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 比喻、象征、夸张等 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null比喻、象征、夸张等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新叶萌发,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形象更生动了,情感更浓郁了。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null《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写人、写自己。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比喻、象征、夸张等null比喻、象征、夸张等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又如“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 “轻言托朋友,面对九凝峰。”(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null烘托 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再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null 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 如不了解典故往往会影响对诗的理解,辛弃疾是个擅用典故的人。《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连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宋文帝、佛狸、廉颇),都是京口这地方的历史掌故,典故的思想与这首诗的思想性紧密相连。用典:使语言精炼,内容丰富。null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null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怀古诗。作者通过赞颂楚霸王项羽的英雄气概,谴责了宋王朝仓皇南逃、不思北上的行为;简洁而有意味,颇显豪气。《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null联想和想象 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绘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结合的神来之笔。null古诗词中还常用对比、借代、互文 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 另外,古诗中常见的一些“艺术辩证”的手法,也要注意。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等相结合,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null评价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null一、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别恨离愁null(一)忧国伤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 2、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白居易《卖炭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null1、 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 文天祥《过零丁洋》;(二)建功报国null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二)建功报国null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三)思乡怀人null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2、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生活杂感null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四)生活杂感null(五)长亭送别 1、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null二、评价思想内容应全面 1、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null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作中,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 而宋代词人就不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经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null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原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忽视。   4、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的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趋向和风格一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个别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nullA.描写了什么形象 B.构成了什么意境 C.抒发了什么情感 D.表现了什么人格三、鉴赏思想内容的步骤 null乡思旅愁意中虚景离情别绪碧云黄叶绿波翠烟反衬1、此词抒写             ,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2、“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               ,而              则隐寓其中。 3、前四句里,          ,         ,          ,          四个意象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对表现作者的乡思旅愁起      作用。练习一 苏 幕 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 追旅思,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null1、从内容看这是一首           诗。首联两句 既点明了诗题中的“            ”二字,又照应了诗题中的“         ”一字。   2、这首诗采用一种            的表现方法,除了诗的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四个意象把雨写出:                、                、           、                。          3、前三联写离别之情都还十分含蓄,将                寓于景中,尾联改含蓄地表达送别之情为                           的抒情方式。 送别暮雨送烘托沉重的船帆湿透的鸟翅迷蒙的远景湿黑的江树离愁别绪直抒胸臆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2001年高考题变题)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练习二
/
本文档为【古代诗歌鉴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