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简评加拿大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的小说创作

简评加拿大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的小说创作

2010-06-29 7页 pdf 689KB 81阅读

用户头像

is_080393

暂无简介

举报
简评加拿大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的小说创作 2003年11月 2003年 第6期 外国文学 Foreign Literature Nov. 2003 N(〕6, 2003 平凡者的奇迹 简评加拿大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的小说创作 陈 榕 内容提要:加拿大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的小说以刻画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而见长。虽然她作 品的焦点是小人物们的生活,折射出的却是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流露 出浓重的人文关怀。尽管写实是希尔兹作品的特色之一,她却从没有放弃对技巧的探索。真实和 虚构、语...
简评加拿大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的小说创作
2003年11月 2003年 第6期 外国文学 Foreign Literature Nov. 2003 N(〕6, 2003 平凡者的奇迹 简评加拿大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的小说创作 陈 榕 内容提要:加拿大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的小说以刻画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而见长。虽然她作 品的焦点是小人物们的生活,折射出的却是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流露 出浓重的人文关怀。尽管写实是希尔兹作品的特色之一,她却从没有放弃对技巧的探索。真实和 虚构、语言和存在等后现代主义的话题在她的小说中也有明显体现。 关键词:普通人 中图分类号:1711 生存困境 人文关怀 文献标识码:A 后现代性 文章编号:1002-5529(2003)06-0034-07 如果我们用“大器晚成”这个词来形容加 拿大作家卡罗尔。希尔兹,或许并不过分。尽 管她从小就迷恋文学,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却 和大多数普通妇女一样,首先选择的是婚姻, 而不是事业,是成为一个忠诚的妻子,一位称 职的母亲,而不是一名作家。卡罗尔·希尔兹 40岁时才开始小说创作,当她凭《斯通家世 札记》蜚声国际文坛,成为加拿大最重要的女 性作家之一的时候,已经年近半百,是5个孩 子的外祖母。我们很难把卡罗尔·希尔兹和 “阁楼上的疯女人”这种痛苦而疯癫的女作家 形象联系在一起,在她看来,自己只不过是一 个在自家的“打字机上敲敲打打的母亲”。 正是因为希尔兹个人独特的写作历程,使她 将作品投射在和她一样的普通人身上。希尔 兹非常欣赏19世纪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 甚至为奥斯汀作传,而她自己的作品也带有 明显的奥斯汀式的风格,文字简洁,从容,笔 下的人物没有大喜大悲的戏剧性命运,但借 助略带悲悯和讽刺的语言,传达出了对普通 人生活的关注,流露出明显的人文主义情怀。 卡罗尔·希尔兹擅长描写普通人的喜怒 哀乐。自从她开始小说创作,就将主题定为 展现普通人的生活。她的第一部小说《小礼 仪》中的主人公朱迪思和第二部小说《盒子花 园》中的女主人公查琳是一对姐妹。《小礼 仪》的中心是姐姐朱迪思,她年近40,在生活 中肩负多重角色:一位英国文学教授的妻子, 两个孩子的母亲,一位并不出名的加拿大女 性作家的传记作者。在这些角色的冲突和互 动中朱迪思感受着生活所带来的烦恼和小小 的幸福。而《盒子花园》的主人公是查琳,是 个不算成功的诗人,30多岁,单身母亲,自己 独立抚养儿子,在感情路上寻寻觅觅。这两 部早期作品体现了卡罗尔·希尔兹日后一直 坚持的平实写作风格。小说中没有突发的暴 力、难以想象的愤怒、大喜大悲的情节,甚至 连痛苦也没有深刻到无法排解。就像《小礼 .34 陈 榕 平凡者的奇迹 仪》的女主人公所说的那样,尽管当她发现自 己的作品被别人剿窃的时候感到愤怒万分, 却依然上了床就会沉沉睡去。 希尔兹在一次访谈中指出,她所关心的 是“那些从来没有被人注意到的数以百万计 的普通人的生活”。①她的作品描写的是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遇到的平凡人,然而 这些人物在她的笔下却散发出一种独特的魅 力,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所谓的“平庸”生 活背后的意义。短篇小说《形形色色的奇迹》 刻画了一群普通人,共记录了6个奇迹,前两 个略写,后4个详写,其中出场的人物包括在 商场排队买减价商品的女性、坐在公共汽车 上的陌生人、摩洛哥小山村里的一对夫妇、一 群学生和两个养鹦鹉的家庭、一对普通美国 夫妇和一个法国人、一个受到写作困扰的女 作家和一个不得志的女演员等等。希尔兹将 他们的生活在某个奇特的时段的相遇称之为 “奇迹”,其间就能看得出作者的感情关怀。 透过《形形色色的奇迹》,我们可以发现生活 是由许多小事组成,人们常常会遭遇一些巧 合,尽管这些巧合或许是人们所无法了解也 并不曾在意过的。当随着叙述者中性的审视 眼光去检索命运的安排,我们可以看到这些 小小的巧合就仿如一束束的光,能够让我们 看到在与命运相交擦身而过的一瞬间这些小 人物放大了的感动和烦恼,以及他们身上的 并不平庸的鲜活色彩。 探讨平凡与平庸的界限,这正是《正在割 草的特纳太太》这篇小说的中心。在一次访 谈中希尔兹说道, 我刚开始创作的时候,有这样一种感觉:世界 上的每一个人都离不开家庭生活。一张睡觉 的床、一个吃饭的碗、墙壁和窗户、可以提供 光线的设施。我们需要这些事物,它们能够 让我们舒适地生活。不过这些事物的作用不 止如此。是它们,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帮助 我们找到时间和空间的定位。可能是由于家 庭生活的本质是无所不在的,是一切的根本, 我们的文学反而会常常忽略它⋯⋯家庭生活 .35 就像是呼吸,它不断地继续。只不过大多数 人除了呼吸以外,还会做些别的事情,比如写 作,教书⋯⋯。② 特纳太太的生活,是典型的家庭生活。除了 少年轻狂的一小段脱轨经历以外,她基本上 是一个传统的家庭主妇,生活的圈子以家庭 为中心。而在夏日除草,也是日常生活中再 平常不过的行为。希尔兹就是从这样一个角 度出发,开始了她的小说叙述。我们刚刚开 始看到特纳太太的时候,是透过邻居夫妇以 及路过的女中学生的眼睛,从那里折射出的 形象并不吸引人:不再美丽的身体,缺乏品位 的穿着,无知的头脑等等。当我们随着随之 插人的中性视角细细审视特纳太太的个人历 史时,也会发现她确实有很多弱点:没有受过 高等教育、年轻时与有妇之夫有染、逃家、遗 弃亲生孩子、丈夫过世后并没有太多的依恋 等等。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却在希 尔兹的笔触下有了一种令人感动和亲切的温 暖气息。特纳太太是普通人,如小说中所提 到的那样,她的形象能够让每个大学生都联 想到他们身边那些上了年纪的亲属。小说用 平铺直叙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她平凡的生 活,却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小人物生存的渴 望和价值:她的善良、她对旅游的痴迷、她看 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有和她一样生活着的 普通人时的宽慰感、她对生活的专注等等。 特纳太太按照自己的步调善意平和地生活在 这个世界上,她对每一个路人无私地展示着 友好的微笑。那些将鄙夷的目光投注在她身 上的人物,却在她的微笑的反照下,显露出了 他们的弱点:邻居夫妇自私地期待着特纳太 太早早进养老院或者是干脆死掉;年轻的女 孩子浅薄地怜悯和鄙夷着她的衰老和丑陋; 自诩为精英阶层的教授沉浸在形而上的思考 ① Carol Shields with Idella Sturino, "An Interview with Carol Shields", Scrivener (Spring, 1995),p. 83. ② Harvey De Roo, "A Little Like Flying: An Inter- view With Carol Shields", West Coast Review (Winter, 1988),pp. 44-45. 2003年 外国文学 第6期 中,下笔时对她竭尽挖苦讽刺⋯⋯小说内部 有一个明显的认同转换:如果说我们在开篇 的时候或许会像周围人一样认为特纳太太是 值得鄙薄的对象,到了小说的末尾,我们会认 识到她存在的价值。正如小说结束时所说 的,我们不得不承认特纳太太确实是“一道风 景”,有着自己的生存不能替代的光彩。从 某种意义上说,这篇小说形象地证实了评论 家对希尔兹的评价:“希尔兹的作品中没有普 通人⋯⋯她总是能够把她的人物生活中的黑 暗和光亮相结合,将他们从平庸琐碎之中升 华出来。”①希尔兹笔下的小人物,不是单向 度的平面角色,他们有着自己的弱点,但也有 着自己的尊严。 希尔兹擅长刻画普通人。尽管她成功地 塑造了不少男性形象,比如《拉里的家宴》中 的拉里,但总体而言,她最擅长的还是描写普 通女性。她不是一位典型的女权主义作家, 这不等于她对女性在男性社会中的尴尬地位 漠然置之。对希尔兹来说,尽管许多人认为 女性已经获得了很大程度的解放,但是还远 远不够:“女人总是被轻慢。我每天都能看到 这一点。”②她笔下的女性,有的一生都生活 在家庭的圈子里,有的则在家庭生活之外参 与到社会公共领域,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她 们在男权社会中的地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保 障,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被迫必须按照男 权社会的法则和安排的角色生活。比如《斯 通家史札记》中的女主人公戴茜在丈夫死后 成为一名职业女性,她所开设的园艺专栏广 受好评,赢得了大量的读者,即使是这样,她 还是没有办法保住自己的工作,一个男编辑 顺理成章地顶替了她的位置,其理由仅仅是 因为他想换一下口味,让读者能够“从男性这 个角度看问题”。 对于希尔兹来说,她所要建构的与男性 社会相抗衡的价值体系并不一定需要激烈的 社会变革,而是要承认和肯定女性,尤其是家 庭妇女的价值,不让她们淹没在男性社会之 中。希尔兹的出生地正好是美国作家海明威 成长的地方,但是她所描写的领域恰恰是海 明威所厌恶的平常生活。与海明威笔下的硬 汉价值观不同,希尔兹在家庭主妇们平淡的 生活中看到了美、坚韧和善。她说道: 我在70年代开始创作的时候所想要写的小 说,是我在图书馆的书架上根本找不到的。 哪里有小说描写的是那些我认识的女人,那 些对生活有自己的看法、有道德观念、显然是 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对家庭忠诚、爱自己的孩 子的女人?这个时期几乎所有的小说描写的 都是离家出走的叛逆女性,抛弃家庭去追求 自由。我只能在女性杂志里找到最接近实际 的描写。但是这些杂志里的作品,语言早就 变了味,充满了多愁善感的陈词滥调,故事令 人读都读不下去。我知道一定有什么办法可 以让我们正视女性的真实生活。具有时代 性,却并不显得通晓一切;认真,却并不显得 沉重呆板。不管怎样,我希望这是可能的。③ 而从她所塑造的女性角色,无论是第一部小 说《小礼仪》中的朱迪思,《斯通家史札记》里 的戴茜,还是最后一部小说《除非》的女主人 公丽塔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希尔兹的确做到 了这一点。 希尔兹擅长描写普通人和家庭生活,但 是她作品的意义绝对并不仅局限于“颂扬家 庭生活”,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含义。在加拿 大著名女性小说家玛格丽特·艾特伍德看来, 由于希尔兹擅长用轻松的笔法描写生活,大 多数人都忽视了希尔兹作品的严肃性:“事实 是,希尔兹所写的所有作品都带有非常阴郁 的色彩。”④其中现代人的孤独症是希尔兹作 品中常常出没的幽灵。在希尔兹的世界里, ① Allyson F. McGill, "A Tangle of Underground Streams", Belles Lettres : A Review of Books妙 Women (Fall, 1994),p. 32. ② Arm Dowsett Johnston, "Carol Shields: ` I felt hold- er because this is my last novel, probably"', Maclean's (Dee 24, 2001),p. 28. ③ Harvey De Roo, "A Little Like Flying: An Inter- view With Carol Shields", pp. 41-42. ④ Maria Russo, "Final Chapter",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Apr 14, 2002),p. 37. 36 · 陈 榕 平凡者的奇迹 人与人之间似乎总是横亘着一道交流的鸿 沟,哪怕是夫妻,同床共枕数十年,可能在灵 魂深处仍是陌生人。《形形色色的奇迹》所描 写的第3个奇迹中,丈夫和妻子之间缺乏足 够的沟通,丈夫望着沉浸在美梦中焕发着光 彩的妻子的脸,感到了莫名的恐惧。而在第 5个奇迹中,皮埃尔热切地临摹着父亲寄来 的明信片,让人可以体会到他对父爱的渴望 和得到爱的回应的艰难。短篇小说《词语》则 构筑了一个虚幻的世界:未来的世界,地球越 来越热,人们发现语言的泛滥与全球变暖有 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保卫这个地球,男主 人公伊恩提出放弃语言,宣布他将终生保持 缄默。他悟守着誓言,成了不少人的精神领 袖,他的家庭却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 因失却了语言而缺乏沟通的婚姻里,伊恩和 妻子伊泽贝尔忘记了曾经的爱和美好,他们 甚至忘却了彼此的名字。然而,小说的结尾, 怀疑妻子有了外遇的伊恩尾随着妻子来到一 幢残破的大楼,隔着门又听到了妻子美丽而 充满质感的声音。他的灵魂被深深触动了, 他如鲤在喉,挣扎着浮现在他唇边的是妻子 的名字。小说结尾,夫妻手挽着手,两个人从 生活中最基本的词汇开始回忆,重新体会到 了爱。哪怕地球在下一秒钟因为过热而毁 灭,至少生活重又有了自己的意义。 《词语》中伊恩和伊泽贝尔寻回了语言, 也找到了遗失的通向和谐感情的钥匙。我们 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有了语言,交流 就有了载体和可能。然而,希尔兹并没有一 直如此乐观。有了语言,是不是人与人之间 的沟通就再没有了障碍呢?在《爱情共和国》 中,希尔兹对此进行了全面的质疑。人和人 的沟通障碍可能是因为语言的缺乏,但是也 可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爱情共和国》的男 主人公汤姆·艾弗里年过40,结过3次婚,是 电台的午夜音乐节目主持人;女主人公菲·麦 克里奥德35岁,是民俗研究者。汤姆和菲是 对街的邻居,但是彼此却并不相识。每个人 各有一个生活的圈子,不乏朋友和性伴侣,但 ·37 是内心深处却感到非常孤独。在一次聚会 上,他们相遇了,彼此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于 是他们准备结婚。然而菲的父母的婚变以及 汤姆和前妻们之间的复杂纠葛让菲怀疑自己 的选择是否正确。两个人又匆匆分了手。在 教母的提醒下,菲终于意识到能够与所爱的 人相遇是多么的不容易。于是她连夜去找汤 姆,寒冷的夜里守候在他的门口等待他下班 归来。一对相爱的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第二 天两个人走人了婚姻的殿堂。小说中的菲和 汤姆并不像《词语》中的伊恩和伊泽贝尔,他 们之间缺乏沟通的原因并不是没有语言,而 是因为现代人对感情的怀疑。现代人的生活 准则是独立。其实,在独立背后隐藏的是不 敢去爱也不懂去爱。汤姆和菲所看到的要么 是婚姻破碎的例子,要么就是人们在没有感 情的婚姻中将就度日。菲的父母结婚40年, 却并不幸福。菲的父亲甚至为此在花甲之年 离家出走。《爱情共和国》虽然有着浪漫小说 的外壳,却并不回避暗淡的现实。男女主人 公选择了爱,它既不同于言情小说中的廉价 梦幻,也不同于后现代的质疑和讽刺。通过 主人公的感情历程,希尔兹指出,现代人的孤 独症,其核心在于人们把所谓的“自由”看得 太重,把爱情和责任看得太轻。而她所开出 的药方则是要相信爱、敢于爱、珍惜爱。女主 人公菲曾经问过弟弟,“浪漫”一词在20世纪 究竟意味着什么,弟弟的回答是“相信任何事 情都可能在我们身上发生”。而在《爱情共和 国》,发生的是爱情。当爱成为彼此心中珍藏 的一种信仰,它就可以跨越语言的界限,超越 怀疑和胆怯,带来幸福,就像最终菲和汤姆走 到了一起,而伊恩和伊泽贝尔又找到了失落 的爱。 实际上,在希尔兹的小说中,寻求爱永远 是与寻求人生的终极意义相连的。虽然希尔 兹描写的是平凡人的生活,她所思考的却是 存在主义的大课题。正如希尔兹本人所说, 她的作品总在反复洁问着一个问题:“我们为 2003年 外国文学 第6期 什么活在尘世间,我们的生活究竟意味着什 么?”①她笔下的小人物从来没有明确找到过 ,却也没有放弃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探 索。对于《正在割草的特纳太太》中的特纳太 太而言,她在一年一度的旅游中找到了生存 的意义:世界是个小世界,人和人的相似让她 感到温暖,所有的人和她一样,尽管国度不 同,习俗不同,都在真实地活着。而《拉里的 家宴》中的主人公拉里也在寻觅人生的意义。 他是个典型的普通人:长相并不英俊,也没有 任何显赫的家事,结过两次婚,现在单身,有 一个固定的情人。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生 活的乐趣来自于看看周末午夜场,听听音乐 会,举行一下家庭聚会等琐碎的细节。他受 过基本的高等教育,但是技校毕业后却开始 从事花艺,第一次婚姻娶了一位非常漂 亮的妻子,度蜜月的时候和妻子一起去了英 国的汉普顿宫,在那里的迷宫迷了路。从此 以后,拉里迷上了迷宫,17年后搬到芝加哥, 开始正式从事迷宫设计。选择迷宫设计为职 业,体现着拉里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人生意义 的追求。在他看来,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大迷 宫,他在寻找它可能的图案和出路。活着,就 仿佛在这个巨大的迷宫中行走,是迷失,也是 寻找,任何一个转角既可能是歧路也可能是 出口。最重要的就是经历。处在变换的时代 背景下的拉里,仿佛身处一个大迷宫。拉里 设计着迷宫,也想要自己的人生。每一 个迷宫都有一个中心:或者是喷泉,或者是 雕像,在拉里眼中,生活也潜藏着这样一个秘 密的核心。他一直在调整自己,寻找着人生 的定位和真意,虽然已经人到中年,仍然在摸 索,在成长。 希尔兹的作品围绕着普通人的生活,写 作风格主要以写实为主,在她看来,小说最重 要的是要有可读性,这也就决定了她的作品 与纯粹的后现代小说有明显的不同:我们看 不到常见的中心的消解和文本的游戏性。但 是这并不等于说希尔兹完全因循传统,对她 所身处的后现代文学景观毫不在意,放弃在 写作技巧上的探索。实际上,希尔兹相当重 视技巧的革新。她曾经说过,每开始动手写 一个故事的时候,她都会为它设计一道技术 上的难关:“这个技巧问题就像是衣服的挂 钩,让我有了悬挂小说的支撑点。”②虽然批 评家在早期将希尔兹定位为自然主义作家, 实际上早在第3部小说《偶发事件》中,希尔 兹就开始了叙述技巧上的改革,突破了现实 主义和自然主义的限制。《偶发事件》讲述了 一对典型的中产阶级夫妇的生活:男主人公 是大学历史教授,生活和事业开始走下坡路; 妻子原来是家庭主妇,却逐渐找到了展露自 己天分的天地,成了钉百纳被的艺术家。丈 夫对自己的专业失去兴趣,从学术领域将注 意力转向家庭生活;妻子走出家门,参加了在 费城举行的艺术研讨会,渐渐认识到自己身 为设计者的艺术才华。夫妻都在重新审视自 己的生活,在婚姻中互相调整着步伐。小说 由男女主人公的双重视角交织而成,一半是 丈夫的叙述,一半是妻子的叙述。书的版式 非常有特色:将封底也设计为封面,两个封 面,两部中篇在中部汇合,构成一对夫妇分镜 头拍摄的生活组图,而读者则可以选择从任 何一个开头阅读这本小说。这种技巧的运用 使《偶发事件》有了明显的后现代色彩。不 过,小说关注的并不是后现代意义的不确定 性。分拍和汇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体现小说 的主题:两个人拥有独立的领域和精神生活, 但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在一起。小说的中 部,同时也是小说的结尾,妻子和丈夫的叙述 声音碰撞在一起,汇合成了家庭和婚姻。 在希尔兹的长篇小说《斯旺:一个神秘故 事》中,叙述的声音从两个发展到了4个。小 说虚构出一位加拿大女性作家斯旺,是一个 小镇农场主的妻子,丈夫将她谋杀后开枪自 杀。没有人知道这充满暴力的家庭悲剧背后 ① Carol Shields with Idella Sturino, "An Interview with Carol Shields", Scrivener, p. 85. ② Harvey De Roo, "A Little Like Flying: An Inter- view with Carol Shields", West Coast Revwu,p. 54. 陈 榕 平凡者的奇迹 的动因究竟是什么。斯旺死后,她的诗作得 到了评论界的认可,被誉为加拿大的艾米丽· 狄金森。小说中的4个叙述声音分别属于4 个与斯旺有关的人,他们中一个是女性主义 批评家,一直在为确立斯旺的文学地位而奋 斗;一个是斯旺的传记作家,试图从她的平凡 生活中建构出一个远离尘世的艺术家形象; 一个是斯旺生前的朋友,管理着一个小小的 斯旺纪念馆;而最后一个是斯旺诗作的出版 商,为了扩大斯旺的诗名,对她的手稿进行了 篡改。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在一个斯旺研 讨会上相遇,把他们带有很深个人痕迹的对 斯旺的不同诊释带人了小说。在女性批评家 看来,斯旺从平凡的女性生活中发现了宇宙 真理,是受到男权社会压制的天才;对传记作 者来说,他需要将斯旺从庸俗的生活环境中 剥离出来,以便构筑她完美的艺术人生;好友 靠叙述与斯旺的友谊来寻求成名,希图摆脱 普通主妇的生活;出版商则认为是自己发现 了她,想通过修改她的手稿,创造出一个更完 美的她。文学评论在某种性质上改变和创造 了文本的意义。作者的权利被剥夺了,语言 的虚构性得以凸现。从某个角度看,所有人 对斯旺的注释都是错误的,因为带上了自己 的烙印;但又是正确的,因为文本的开放性使 任何猜想都成为可能。 语言与真实,这一对后现代主义所关注 的主题,在希尔兹的代作《斯通家史札记》 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女主人公1905年出 生,她的母亲异常肥胖,甚至连自己怀孕都不 知道,当她在厨房里忙家务的时候小戴茜来 到了这个世界。随着戴茜的出生,母亲过世 了,父亲终日沉洒于对亡妻的回忆,小戴茜于 是被她母亲的朋友收养,离开了故乡,少年时 又被父亲接回。戴茜的第一次婚姻是失败 的,丈夫酗酒,蜜月的时候坠楼身亡。几年 后,她嫁给了养母的大儿子,一个植物学家。 两个人平和地生活在一起,生儿育女,相敬如 宾。丈夫死后,戴茜走出家庭,成了成功的专 栏作家。但是几年后她的工作被人顶替,而 ·39 她也患了忧郁症,终老在养老院。 《斯通家史札记》采用了自传体的写法, 从出生到死亡,记录了女主人公80多年的婚 姻、家庭、事业以及感情世界。然而,小说同 时也大大突破了自传体小说的叙述局囿。除 了正文外,《斯通家史札记》还附有一张详细 的家谱,以及26张照片和图片。这些照片下 面虽然标着对应的小说人物的名字,其实他 们都是作者卡罗尔·希尔兹从博物馆、古董店 等处收集来的,而其中几帧甚至是希尔兹自 己的5个孩子小时候的照片。用真人照片来 凸显小说人物的真实质感,从这个角度看, 《斯通家史札记》更像是一部自传,而不是虚 构的小说。但是,一旦我们进人文本,却又不 得不面对刻意放大了的虚构特征。既然《斯 通家史札记》采用的是自传体小说的框架,其 聚焦之所在理应局限于戴茜之所见,可是小 说一开篇,戴茜就竭尽铺陈之能事描写了她 的出生。她不仅对生母那一天正在精心制作 的布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甚至还有她的父 亲在回家的路上吹着口哨这样的细节都没有 忽略。这种刻意的真实,反而越发彰显出叙 述的虚构性,作为一个即将出生的婴儿,戴茜 根本看不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如此一来, 小说中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就显得越来越 模糊。 《斯通家史札记》的叙述手法非常独特。 作为自传体小说,它应该采用的是第一人称 叙述,结果却穿插了大量的第三人称叙述。 戴茜在观察自己的时候成了一个旁观者,小 说的视角不断在第一人称经验视角和第三人 称全知视角间摇摆和切换。除此之外,小说 的第六章采用了书信体,由61封书信组成, 它们来自戴茜的编辑、读者、孩子和朋友等, 从中我们可以勾勒出戴茜在丈夫去世后当专 栏作家的职业生涯。小说的第七章则有多达 9个叙述声音,戴茜身边的人力图从不同的 角度对她催患忧郁症的原因作出解释。小说 最后一章的主题是戴茜的去世,附有她的墓 志铭,第一次结婚时的购物单、菜单、食谱、日 2003年 外国文学 第6期 程表、看过的书单、等,以她的孩子们的 讨论为串连,分主题地拼贴出她人生的概况。 虽然这一部分描述的是戴茜死后的情景,但 是考虑到作品是戴茜本人的日记,很可能这 一部分是她在弥留之际在头脑里虚构出的幻 象,并非客观事实,仍是主观建构。 希尔兹自己承认她对描写传记非常感兴 趣。她想知道人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 如何讲述自己的人生的。她认为,讲述自己 的生活,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重新创造自己 的人生。①而在《斯通家史札记》中,或许是因 为戴茜自幼丧母,而父亲又沉浸在自己的世 界里的缘故,戴茜从小就感觉到自己生活的 中心是一个空洞。“她心里明白,如果她要抓 住生活,不让它逝去,她就得拯救它,采取一 种基本行动— 想象,以补充、修正、召唤各 种必然的联系。”对她来说,写日记就是创造 自我的过程。然而在这个创造的过程中,我 们却发现了断裂。究竟谁是更为真实的戴 茜?是朋友和孩子们眼中的主妇,还是那个 在记录自己人生时流露出孤独和挫折感的女 性呢?文本与其说是证明了戴茜的真实存 在,不如说是画下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她是 谁?通过小说提供的照片,我们能够勾勒出 戴茜的孩子和朋友,却惟独少了中心人物 — 戴茜。她成了文本中心的空洞。一个普 通妇女的人生成了人们关注和猜测的焦点。 或许是同时身为诗人的缘故,希尔兹的 文笔洗练而富有韵味,洋溢着诗性美。正如 批评家所说:“希尔兹能够洞察文字细微之处 的差别以及它们所传达的不同感情,她的作 品精致地展示了人性的各个不同层面。”②希 尔兹以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人性的深刻和丰 富,揭示出现代人的困惑和迷惘,赋予普通人 的生活以诗性的魅力。她的作品既不同于一 般意义上的写实小说,也不同于后现代“解构 中心”的文本游戏,在当代加拿大文学中独树 一帜。或许我们可以用戴茜在《斯通家史札 记》中的一句话来形容希尔兹的创作:“她的 叙述是凭空写成的,是用幻想那无形的墨水 写成的。尽管这样,她的叙写却仍是独一无 二的。’,③ 口 作者单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 ① Carol Shields with Idella Sturino, "An Interview with Carol Shields", p. 81. ② Jay Parini, "Men and Women, Forever Misaligned",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March 27, 1994),P. 15 ③ Carol Shields, The Stone Diaries (Penguin Group, 1995),P.149. ·书 讯 · 《白银时代 俄罗斯文学研究》 本书系国家社科基金九五规划项目,是中国社科院外文所文艺理论室主任周启超研究员 多年潜心于“白银时代”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遗产,从一个作家到一个流派再到 一个断代悉心开采不懈掘进的总结性成果。全书叙述的路径是由面及点,逐层推进;由文坛气 象而文学进程,到作家个性而体裁风貌;由绪论、流派风采、集群精神、个性姿态与抒情风韵,以 及对最具代表性作家、流派、体裁艺术之具体评论所组成。作者力图从一个时代文学景观的描 述,进人到它的文学进程动力机制的透析;从一个时代文学家的独特姿态与个性视界的观照, 进入到该时代文学体裁发育状况的考察;从一个时代文学思潮的兴衰演化,进人到该时代文学 理念的争鸣与对话。本书在“断代文学史”研究思路上也有新的开拓。 。40 。
/
本文档为【简评加拿大女作家卡罗尔希尔兹的小说创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