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大九九乘法口诀表

大九九乘法口诀表

2010-07-01 2页 doc 27KB 98阅读

用户头像

is_337225

暂无简介

举报
大九九乘法口诀表 龙树菩萨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讲 目 录 目目 录录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1 亲友书讲记 第一节课 ..................................................................... 23 第二节课 ...................................
大九九乘法口诀表
龙树菩萨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讲 目 录 目目 录录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1 亲友书讲记 第一节课 ..................................................................... 23 第二节课 ..................................................................... 42 第三节课 ..................................................................... 61 第四节课 ..................................................................... 79 第五节课 ................................................................... 101 第六节课 ....................................................................119 第七节课 ................................................................... 138 第八节课 ................................................................... 159 第九节课 ................................................................... 179 第十节课 ................................................................... 199 第十一节课 ............................................................... 218 第十二节课 ............................................................... 239 第十三节课 ............................................................... 256 第十四节课 ............................................................... 277 目 录 第十五节课 ............................................................... 294 第十六节课 ............................................................... 309 第十七节课 ............................................................... 324 第十八节课 ............................................................... 339 第十九节课 ............................................................... 353 第二十节课 ............................................................... 374 思考............................................................................. 395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1 -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索达吉堪布致菩提学会的信 顶礼大恩根本上师! 各方丛林大德长老、信众居士: 经过两年多的紧张忙碌,《入行论释·善说 海》第一期的学习即将告一段落。虽然这与开 学之初我们预计的一年左右的学时相差了两倍 多的时间,也许影响了个别道友最初的日程安 排,但我相信,对大多数菩提学会的成员来说, 这凝聚了无数辛劳与汗水的 700 多天的日子既 没有白费,也不算多余。 佛法的清凉甘露,多多少少能为终日奔走 于财色名食的世间男女洗涤掉一些尘世的倦怠 与喧嚣;每周固定不变的共修研讨,也在不知 不觉间悄然改变了很多道友的生活方式——从 每个周末与世间玩友结伴相约的毫无意义的旅 游、玩耍、吃喝……变成与同行道友共襄解脱 利生大义之闻思修行、持戒放生……;最重要 的是,很多人通过菩提学会这一桥梁,系统地 了解到佛法的真正含义,并正式踏入了大乘之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2 - 道,加入了大乘佛子的行列,使自己的后半生 不至于虚度荒废。由此可以断定:过去的两年 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为了让每个学员能做到心中有数,并提前 做好时间与心理的准备,下面我们将菩提学会 今后的部分教学安排公布如下: 一、教学 公历 2009 年 1 月中旬,我们将组织《入行 论释·善说海》与《正法醍醐》的期终考试, 届时,《入行论释·善说海》第一期的学习基本 结束。不过,连世人都知道学海无涯的道理, 对于修行人来讲,菩提妙果更不是一朝一夕所 能实现的,需要百千万劫的精进与付出,所以, 菩提学会的修学也不会因此而停滞。 在《入行论释·善说海》学习结束之后, 接下来的三个月,我们将为大家安排学习龙树 菩萨撰著的《亲友书》。和《入行论》的《智慧 品》相比,《亲友书》的难度相对而言要低一些。 古人历来提倡张弛有度的学习方式,这样轻松 轻松,既可以让大家调整一下思维,也可以温 习一下以前的课程,并为下一步的闻思修奠定 较为坚实的基础。有加行基础的道友,甚至可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3 - 以提前修持一部分加行,以免到时出现落后掉 队的危险。 听我这样讲,大家也不要因此而轻视了《亲 友书》,这篇论著虽然篇幅不长,字面含义也比 较简单,但在短短的一百多个颂词当中,却融 合了大乘菩萨之六度万行,如果真的能学好、 学懂,并融入相续,落实于行动,对将来的实 修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我要求菩提 学会的学员(老年学员可以自由选择)都能背诵该 论,我想,这应该不算很高的要求吧! 2009 年 5 月 1 日,菩提学会将进入第二阶 段的学习。为了让每一个学员都能找到与自己 相应的法门,不至于让自己的闻思修半途而废, 我们将在菩提学会各分会组建加行组、净土组 与闻思组。各组学修内容及安排大致为: 1、加行组 以《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亦名《普贤上师言 教》)为主要修学内容。每周安排 1—2 堂课,并 适当穿插共修加行的活动,历时大约两年多(具 体详情见之后的教学安排)。 加行组创建的目的,就是力争在加行学习 的两年多时间内(部分情况特殊者可适当延长时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4 - 间),让大多数学员保质保量地完成一次加行的 修习。 我深知,对绝大多数世间人来说,这个安 排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后续的艰辛与 困苦,是往常的学习所远远不能比拟的。特别 是十万个顶礼的修法,对大多数工作繁忙、亲 眷众多的道友来说,算得上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实在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所以更是要贯穿 于整个加行修持的始终(每天至少要完成 150 个顶 礼),这就要求每个学员都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 与毅力。但我坚信,如果大家能意识到加行修 习的重要性,生起修习加行的意乐,并有弘法 部与小组同行道友的督促与鼓励,集体互勉互 帮的共修远远胜过了一个人势单力薄的修习。 既然很多身居闹市的道友都能独自在家中完成 加行的修习,依靠集体的力量,我们又有什么 不可战胜的呢? 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学完后,对完成 修行数量的学员,我们将以菩提学会与我个人 的名义颁发《加行证》。但这并不意味着加行修 持的结束,对每个修行人来说,加行的修持应 该是贯穿于一生的修法。 将来如果因缘成熟,我们将针对圆满参加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学习、按质按量完成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5 - 加行任务、发誓严守密乘戒、获得相应灌顶、 并对密乘具有极大信心的学员,依照次第、陆 陆续续地传讲法王如意宝亲传的、具有不共近 传加持的《文殊大圆满》,自莲花生大士传承至 今的《六中阴修法》,无垢光尊者所著的《大圆 满三大休息》、《三自解脱》、《七宝藏》的部分 论典等宁玛派特有的窍诀性修法。 2、净土组 以《极乐愿文》(亦名《藏传净土法》)为主要 修学内容。每周安排 1—2 堂课,并适当穿插共 修净土的活动,历时大约两年多(具体详情见之 后的教学安排)。 净土组创建的目的,就是力争让各个修持 净土法门的组员了解并行持极乐四因:一、发 菩提心;二、时时刻刻观想阿弥陀佛和极乐世 界,对往生极乐净土生起不退转的强烈意愿; 三、断恶行善、广积资粮;四、回向善根。在 此基础上,尽力持咒与祈祷,争取让绝大多数 的学员于临终之际,能顺利往生极乐世界。 在《极乐愿文》听闻完毕后,指导实修的 净土法门修持引导并不会结束。在闻法方面, 我们将陆续安排《百业经》、《贤愚经》、《净土 五经》、《格言宝藏论》、《开启修心门扉》、《君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6 - 规教言论》、《水木格言》等浅显易懂的,以阐 述因果正见、往生极乐,修持出离心、菩提心 为主,并适当介绍空性的经论。 加行组和净土组的特色是,学修兼顾,以 修为主。其成员除了完成每周规定的学习内容 与复习思考题以外,更重要的是,实修相应所 学内容,并于次周上报小组长,最终由各分会 大组长汇总上报弘法部。每个人的修行数量、 修学状况、出勤情况与笔试成绩,将作为弘法 部评定优秀学员并给予奖励的重要。因为 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修行数量,是依据 个人上报数字来确定的,所以希望大家在报数 量的时候,要老老实实,不要虚报浮夸,更不 要一味追求数量而降低质量。虽然我们可以欺 骗道友、欺骗小组长、欺骗弘法部,却不能欺 骗十方三世诸佛,不能欺骗自己的心,不能欺 骗不虚之因果,更不能无视因果法则的制裁。 如果加行、净土并学,则每周安排 3 堂课, 并适当穿插共修加行或净土的活动,历时大约 两年多。此类学员可以其中的一种修法为主, 适当选修另一种修法。净土组的学员,还可以 只选修加行中的一部分修法。上报时,可以仅 仅统计主修功课的数量。我个人认为,虽然这 种选择会花费较多的精力,但却是最值得推荐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7 - 的修学方式。法王如意宝在世时也一再强调: 净密双修的修行方式,才是最保险、最稳妥的。 如果因个人情况,实在无法完成各项复习、 共修及在家修学的要求,但又有一定的闻思意 愿,则可以报名参加旁听或自学。旁听生被分 配到代管小组后,需严格遵守闻法的有关规定, 不得干扰其他道友的学习;自学者也需尽力跟 上进度,以免欠账太多。旁听生和自学者的教 材与音像资料,可通过菩提学会或网络等渠道 获取,并将收取一定的成本费。 3、闻思组 可分为 A 组与 B 组。 A 组:以《现观庄严论》和《中论》作为 第一步学习的主要课程,另外穿插《心经》、《般 若摄颂》等短小精悍的小型经论。第一期学习 历时两年多左右(具体详情见之后的教学安排)。 之后循序渐进地安排《量理宝藏论》、《俱 舍论》、《三戒论》中适合在家人学习的部分内 容、《定解宝灯论》、《中观庄严论》、《窍诀宝藏 论》、《宝性论》等论著的学习,旨在令诸位道 友全面通盘地了解、熟知佛陀三转法轮的主要 精髓,并将其作为日常修行与行为之指南。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8 - 各地组成学习小组,由菩提学会免费发放 音像资料、教材及辅导资料,选派闻思水平较 高的法师担任辅导工作。 B 组:《入行论释·善说海》第二期,也即 从头开始学习以《入行论释·善说海》、《正法 醍醐》为主的课程,学习方式基本沿用过去的 模式。 闻思组的作业、成绩与优秀学员的评定方 式,与加行组与净土组有一定区别。闻思组主 要是以笔试成绩、出勤情况与学习态度来作出 评判。 我想,除了闻思兴趣极大、时间也十分充 裕的部分道友之外,作为加行、净土兼修的道 友,想参加闻思组的学习,恐怕有一定的难度, 毕竟世间人不比出家人——事务繁杂、时间有 限。但对一些智慧较高、方法对路、信心稳固 的道友来说,如果能抓紧时间、勤学苦修,把 别人吃喝玩乐的时间尽量用到学习和修行上, 参加闻思组的学习,或选学其中自己最有信心 的一两门功课,应该是不在话下的。 以上三个组的报名,将从即日起截至 2009 年 4 月 20 日止。原则上要求各级负责人能兼修 加行和净土,特殊情况例外。为了便于弘法部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9 - 统一安排,希望大家能提早报名。我们将根据 各地的报名情况,决定是否对小组成员及各级 负责人进行调整和重新委任。加行组和净土组 将采用合并管理的模式,仍沿用过去的格局, 不会作太大的调整。闻思组则由弘法部根据报 名人数及组员素质,决定是否另行安排负责人。 三个组的学习,都会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 后,组织集中统一的笔试。闻思组的笔试难度 会略大一些,并会出现一些自我发挥的主观题, 目的在于调动大家的闻思积极性与主动性,增 强思考、答辩与逻辑推理的能力,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为将来的实修实证和弘法利生打下 稳固的基础。 在三个组的学习告一段落之后,对坚持圆 满学习《入行论释·善说海》与第二阶段的学 修内容,积极参加考试,或在坚持学习的基础 上完成规定修行数量的道友,我们将以菩提学 会与我个人的名义颁发《菩提学会第一期佛学 函授结业证》。 二、必要和意义 在创办菩提学会之初,我也曾经思考过, 菩提学会的目的,不是将大家培养成满腹经纶 的大法师,口若悬河的辩论家,学富五车的理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10 - 论家,吹毛求疵的评论员,而是要让大家成为 真修实证的修行人。人生难得、寿命无常,人 生几十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属于我们的 时间究竟有多少?等待我们的前途将会如何? 这是谁也说不清的。 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和学院的汉族道 友一起共同完成了五部大论的教学,学院的很 多常住道友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个人觉 得,如果不注重实修,而单单强调闻思,那些 听起来响当当的长篇论著不一定适合大多数在 家人的根基。倘若福报不够、智慧有限,高深 精妙的理论一时无法消化,哪怕嘴上说得再动 听,也无异于说食数宝。若没有将之融入自己 的内心,没有通过修行品尝到佛法的真实滋味, 则除了在阿赖耶中种下一些善根之外,没有太 大的实际意义。 《华严经》云:“比如聋乐师,能令他众乐, 然自听不见,不修法亦然。河中大海上,具船 之舟子,能度载他众,然自葬其中,不修法亦 然。比如糖甜味,说不能感受,咀嚼可品味。 如是空性味,说不能感受,以修可品味。”藏族 也有一句谚语:“佛法仅仅知道不够,必须修行; 食物仅仅拥有不行,必须食用。”佛法的伟大不 是停留在语言文字上,必须通过亲修实证,才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11 - 可品出其真正的涵义。既然掌握了通往解脱宝 库的钥匙,就要想方设法打开这一宝库的大门。 在此方面,往昔的修行人也有过不少前车之鉴 ——一些学佛者虽然参阅了许多经论及祖师语 录,可谓皓首穷经,博闻强记,却自恃面上 的广闻博学而自视甚高,最终成为法油子,解 脱的梦想也不得不在狂妄自大的漩涡中幻灭。 对于这类人,本可用来令自他解脱的佛法只起 到了满足虚荣心的功效而已,对消除烦恼无有 丝毫助益。回顾往昔也可发现,在佛教古往今 来的历史上,有很多精通三藏、能言善辩的高 僧大德最终堕入地狱的公案。 在《入行论释·善说海》的学习与辅导过 程中,我们发现,稍微深奥一点的内容,尤其 是涉及空性的《智慧品》,很多人不是听不进、 听不懂,就是障碍累累,违缘重重,最后甚至 因不想听、不愿听而退出了菩提学会的行列, 这都是福报浅薄的表现。无数的事例足以证明, 如果没有积累足够的资粮,如果没有前世的善 缘,初入佛门者很难真正与法相应,不要说般 若空性、光明真如等等,即使是阐述世俗谛方 面的简单经论,都十分难以契入。究竟是以闻 思为主?还是学修并重、学以致用?这是需要 深思的大问题。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12 - 总而言之,作为菩提学会的成员,我们应 放下万缘,从基础开始,夜以继日精进修学, 日日夜夜共沾法喜,真正生起对法的坚定信念。 记得初到学院时,我也曾跟道友们一起共 修过一次加行,从数量上说算是完成了,但我 清楚,自己那时刚入佛门,出离心与菩提心的 概念都比较淡漠,更不要说如理如实地观想与 回向等等了。自己当初所修的加行,只是一个 简单的数量累积而已,离每一修法的完成标准 还有着天地之遥,更遑论现证实相等境界了。 这些年来,我将太多的时间倾注在学院的管理、 建设与慈善事业等方面,一直无暇顾及个人的 修行。长久以来,我一直有重修加行的打算, 但因为繁忙、懒惰、业障等因素,故一直未能 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加重,我越来 越意识到无常的恐怖,我时常反问自己:“如果 哪一天死亡降临,我有面对死神的把握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下定决心,利用这次相互监督的机会, 我也将和大家一起共同修持加行。我知道,命 运之神不会那么青睐于我,既然赐给我那么好 的上师、那么好的佛法、那么好的道友,就不 会让我那么幸运地得到健康的身体与绵长的寿 命。与大家一起共修加行,这也许是此生的最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13 - 后一次,将来是否能再有机会与大家共修,这 是谁也难以预料的。在共修的过程中,肯定会 有一些同修道友离开人世,而且谁也不敢保证 自己不在其中,但我相信,哪怕仅仅修完其中 的一个修法,或者甚至连一个修法都没有完成, 但只要是在忆念三宝、刻苦修行的状态中死去, 我们不用担心将来的去处,这就是实修独有的 优越性。 从华智仁波切、纽西龙多尊者、阿琼堪布, 再到意科喇嘛与法王如意宝,历代的传承上师 都十分重视加行的修持。在此方面,色达霍西 的意科喇嘛(亦名秋央让卓上师)更是堪称当今时 代修行引导师的典范。 当年每一个依止意科喇嘛的弟子都有着深 刻的印象:在初来乍到的两三年甚至四五年当 中,自己几乎听不到意科喇嘛直接的教言,都 是由一些学长引导,日复一日地修习以出离心 和菩提心为主的加行。即使当面聆听意科喇嘛 的教言,上师也是反反复复地要求弟子们一定 要修好加行。这样的严格训练,为所有的弟子 夯实了坚固的基础。 在十年浩劫的白色恐怖时期,很多藏地停 留于表面闻思的人,都纷纷退失信心,转而反 戈一击——攻击三宝、批斗上师、出卖道友,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14 - 但意科喇嘛的弟子们却几乎没有一个改变初 衷。无论以什么样的形象出现,他们的心里都 始终没有离开过上师三宝;无论身处什么样的 恶劣环境,他们都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坚持修 行。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弟子们纷纷示现了 不同的成就相。人们在谈论这些神奇示现之余, 都不得不佩服意科喇嘛指导有方,也不得不称 赞修持加行的重大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死亡,但除了心底获 得自在的大修行人会将死亡作为解脱的突破口 之外,每一个人都害怕死亡。作为凡夫,如果 不肯下功夫,终日被世间的种种幻象所魅惑, 在不借助外缘的情况下,仅凭自己之力,则谁 也休想利用短暂一生了脱生死,超越茫茫无际 之轮回大海。但是,如果在临死之时能依靠平 时修持加行的基础忆念上师,那一定是最好的 死亡方式。正如《妙臂请问经》所云:“何人死 亡时,刹那忆念师,为最胜往生,此人定成佛。” 也就是说,不管自己的罪业有多深重,临死时 若能忆念根本上师,即可往生清净刹土并获得 佛果。而这一切希望,都涵盖在殊胜无比之加 行修法当中。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能有成千上万的 道友通过集体共修加行等一系列修法的修持,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15 - 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大乐境界,胸有成竹地等待 着死亡的契机,那是多么美妙的景象啊! 三、消除疑虑 轻装上阵 也许有人会问:“我早就完成了五加行的修 行,现在应该进入大圆满正行的修持了,我还 用得着修加行吗?” 如果尚未证得万法实相之精华义,谁都没 有资格说自己已经修完了加行。要知道,加行 的完成,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上的累积,而是 发自心灵的一次蜕变。藏地的很多修行人都修 过几次甚至十几次的加行。很多修行人也是在 加行修持的过程中,彻证真如本性,获至持明 果位的。加行虽然名为“加行”,其实每一个修 法都潜藏着“正行”的经络,在所有九乘次第 的法门中,可以说没有比上师瑜伽更殊胜的甚 深圣道了,上师瑜伽就是一切正行道之究竟要 诀。无数传承上师的示现也证明了,以祈祷上 师三宝为核心的加行,是取得成就的最佳捷径。 如果能善加修持,就能获得稳固、扎实的成果, 这比很多没有修持加行,或加行基础尚不牢靠 便草率进入正行修持的人,偶尔感觉到的那些 飘忽不定的境界要牢靠得多。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16 - 也许有人会问:“我虽然是学藏传佛教的, 却不是宁玛派的弟子,跟随宁玛派修学加行, 是不是有背叛宗派的嫌疑?” 其实,藏传佛教的各大教派,都十分注重 加行的修持,其具体修法也大同小异。比如,《普 贤上师言教》中三十七堆曼茶罗的修法,就吸 收了萨迦派的传承与特色;而古萨里的修法, 更是借鉴了希结派的经验,宁玛派的传承上师 们既不以此为耻,也不认为这是对宁玛派的背 叛。可以说,只要认认真真地按照某一个教派 的修法修完了加行,也就基本可以视同为修完 了所有传承的加行,只是各个教派有一些特有 的不共修法需要补充而已。 也许有人会问:“我是修学禅宗(或华严宗、 天台宗等其他门派)的,在我们的宗派中,既没有 修习加行的规矩,更不会持咒祈祷阿弥陀佛, 我有必要参加加行组和净土组的学习吗?”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世人的心思,都 花在今生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方面了。即使 是懂得一些因果轮回道理的人,不是贪图今生 的世间妙欲,就是追求来世的人天福报,很难 有追求解脱的念头。放眼望去,寺院庙堂,人 影憧憧,灯烟袅袅,但其中又有几许是为解脱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17 - 而为的呢?《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的外四加 行——人生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和因果 不虚四个修法,都是修持出离心不可或缺的绝 妙之策。对心境浮躁的现代人来说,这无疑是 一剂消除羁绊、牵挂暑热的清凉丹方。 内加行当中的皈依和发菩提心自不必说, 理所当然是所有大乘宗派的入门标志,是一切 大乘修法安身立命的基础。这一点,是《入行 论》与各种大乘经典自始至终都尤为强调的修 行关要。 再者,如《地藏经》云:“南阎浮提众生, 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普贤行愿 品》云:“从无始来,所造罪业,无量无边,若 其罪业,有体相者,尽虚空间,不能容受。是 故从于今日,乃至尽未来际,须恒求忏悔。”无 论任何佛教宗派,都不能否认忏悔的重要性, 汉地各宗祖师大德们也编辑了各种忏悔仪轨, 如:三昧水忏、大悲忏、法华忏、药师忏、净 土忏、梁皇忏、千佛忏、万佛忏等等。金刚萨 埵乃一切坛城之主尊,金刚萨埵修法又是极为 殊胜有效的忏悔法门。利用金刚萨埵法门,可 在短时期内忏净三乘之所有罪障,实为不可多 得的忏罪良方。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18 - 无论任何人,要证得万法实相,必须圆满 福慧二资,如经云:“乃至殊胜二资未圆满,尔 时不能证悟胜空性。”佛陀以善巧方便大悲宣说 了种种不可思议的积累资粮之方,其中最为殊 胜的,即是供修曼茶罗。如续部中云:“若于诸 佛刹,无余三千界,庄严妙功德,供养圆佛智。” 一旦掌握了曼茶罗修法,想积累资粮,实在是 别无所求了。 在所有的供施中,供施身体比供施其他物 品更殊胜,功德更大。如颂云:“供施马象成百 倍,供施妻儿成千倍,供施身体十万倍。”加行 中的古萨里修法,是通过观修供施身体来断除 我执顽根的尚方宝剑,是消灭我执痼疾的灵丹 妙药。帕当巴尊者、玛吉拉准空行母等前辈大 德的实践告诉我们,为了断除对身体的爱执而 观修古萨里,完全可以在短期内彻底断除我执, 获得解脱。 佛法本来就分为教法与证法。在证法当中, 包含了很多语言文字所不能传递的内容,密宗 常说的来自于上师的加持也属此列。无论佛教 哪一个宗派的证悟,都离不开加持,只是各自 所起的名称不同——有些宗派称为“以心传 心”,有些宗派称为“感应”……名称不同,但 内容一致,都是以释迦牟尼佛为源头,世世代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19 - 代一脉相承、留传至今的一部分证法。既然如 此,又何必排斥可以迅速与法界智慧相应融合 之上师瑜伽修法呢?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最后的往生法, 与祈祷阿弥陀佛的净土修法有着异曲同工之 效,但因前者的效果更明显、速度更快捷,故 而不失为一种保险、快速的净土法门。 至于净土修法,更是简便易懂、老少皆宜 的修学法门,无论对何宗何派而言,都不失为 修行的一种有益补充。 大家可以想一想,为什么佛门弟子无数, 而真正彻证光明本性的却只是少数呢?很大的 原因,就是业障深重、资粮欠缺与信心不足, 这在很大程度上,又与忽视实修、精进不够或 修法不对路密切相关。加行组与净土组的建立, 恰好能够弥补这些缺憾——通过闻思和引导, 可以解决忽视实修与修法不对路的问题;而集 体督促的方式,又可以避免个人单独修持容易 半途而废与精进不够的问题。 佛陀针对不同根基的众生,采用了不同的 接应方法,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米拉日巴尊 者当年也是在试过几种修法之后,才找到了与 自己相契的法门,谁又敢确定除了自己目前的 修法之外,没有更适合自己的法门了?世间人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20 - 都主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我们为何不能 集众家之所长,去尝试一下佛陀传下的其他精 妙法门呢? 也许有人会问:“我是修习汉传净土法门 的,学习了藏传净土法门,是否表示自己转修 密宗了?” 传讲藏传净土法门,并不是要让大家转修 密宗。很多学过《极乐愿文》的汉地道友都清 楚,在雪域藏地十分普及的极乐四因,是目前 汉地大多数净土修行人较为薄弱的一环,其中 的一部分人,还存在着见修脱离的弱点。在净 土法门的修持过程中,如果能具备极乐四因, 尽力自己的心行,将因果取舍与日常生活 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紧密联系起来,则可以 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在参加净土组之后, 也无需按照密宗的方式修行,只是要在见解上 有所提高而已。 也许有人会问:“我已经报名参加了很多咒 语的念诵,参加加行组与净土组恐怕没有时间, 我还是继续念咒比较好吧?” 我想说的是,加行的修持,是有着正规仪 轨与观想的一整套修法,这与零乱的散念还是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21 - 有一定区别的。任何缺乏发心、观想与引导的 念诵,都远远不如次第分明、仪轨齐全、观想 到位的修持,所以,参加加行组与净土组并非 画蛇添足。 也许有人会问:“我只喜欢看书听课,不喜 欢实际的修持,可否仅仅参加闻思呢?” 除了一些个人修持十分到位,所修法门也 十分相应,不需要再修持其他法门的道友;或 者仅仅是以研讨、探究为目的,并不热衷于修 持的研究者;或宗派观念比较浓厚,无法将各 教各派的窍诀圆融贯通、善加利用的道友之外, 我们一般不鼓励诸位单独选择闻思,而不进行 实修。无论如何,修行人还是应以修行为主业, “黄泉路上无老少”,谁都不知道自己何时会离 开人世。在没有获得把握之前,所有仅闻不修 的做法,都是弃本趋末的愚蠢之举,最终谁也 不可能仅仅用精通三藏、辩服群雄来为解脱“埋 单”。只有真修实证,才是换取解脱的最佳良策。 印度诗人泰戈尔有一句名言:“我热爱生 命,我也同样热爱死亡!”但作为一介凡夫,如 果连死亡的真相尚未看透,谁也不能贸然扬言 自己热爱死亡。只有真正获得了身心自在的修 闻思修行 切勿偏堕 - 22 - 行人,才有资格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让我们 共同努力,力争用最美丽的色彩去书写今后的 人生,并最终为自己的暇满人生画上完美的句 号吧! 二 OO 八年八月二十日 索达吉书于喇荣 凡想报名者,请联系弘法部。 第一节课 - 23 - 《亲友书》讲记 龙树菩萨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一节课 今天开始学习“第二大佛陀”龙猛菩萨1撰 著的《亲友书》。 这部论典,1999 年我在学院传过一次;后 来又于 2005 年,翻译了麦彭仁波切的《亲友书 释·白莲鬘》;学院的各班法师也给大家传讲过。 对于这个法,大多数道友都非常熟悉,也明白 它的殊胜性,因此,这次应当以欢喜心来听受。 1 龙猛菩萨,又名龙树菩萨。 亲友书讲记 - 24 - 短暂的人生中,遇到摩尼宝般的佛法相当 难得,我们应该有一种欢喜心、清净心、恭敬 心,若能如此,佛法的加持不可思议,得到的 利益会无法估量。所以在学习之前,每个人要 立下坚定誓言,依靠这样的殊胜妙语,通达如 来教法的真正含义,并根除贪嗔痴为主的一切 烦恼。 这次学习《亲友书》,我准备从颂词上作字 面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希望大家不要断传承, 不要听了一半就半途而废,否则,生生世世会 在相续中种下不好的种子。以前上师如意宝经 常强调,就算你有特殊情况,回来后也应该到 上师那里补传承,或者我也特殊开许,通过光 碟把传承接上。刚开始学一部法,务必要发愿 善始善终。我也在诸佛菩萨前立誓,若没有现 前一些无常,一定要把这部法传讲圆满。我们 刚讲完的《入菩萨行论》,大概有两百多堂课, 这个都能圆满的话,相信在三宝加持和大家发 愿的因缘聚合下,这次也一定能圆满成功! 下面开始正式宣讲: 解释题目:《亲友书》 “亲友”,是指释迦教法弘扬者龙猛菩萨的 亲密挚友——乐行国王。当时他们没有见面, 第一节课 - 25 - 龙猛菩萨以书信的方式为其宣说解脱道,这些 窍诀集成一部论典,就取名为“亲友书”。 印度佛教史记载:为了利益更多所化众生, 龙猛菩萨曾前往北俱卢洲,路上遇到一个孩童, 尊者凭手纹而授记他将来会成为大国王。当北 俱卢洲调化众生的事业圆满,尊者重返故土时, 这名孩童已当上了国王,即是乐行国王。乐行 国王迎请尊者到皇宫中受供,尊者在那里住了 三年,尽心尽力地广弘佛法,饶益无量有情。 离开乐行国王的皇宫后,龙猛菩萨长期住在印 度南方,之后他通过书信的方式,给乐行国王 传授了两大教言:一是《中观宝鬘论》,二就是 这部《亲友书》。 介绍作者:龙猛菩萨 佛教历史上,龙猛菩萨是公认的登地菩萨, 佛陀在《楞伽经》中亲自授记:“南方碑达国, 有吉祥比丘,其名呼曰龙,能破有无边。”意 即南方碑达国2有一位吉祥比丘,名叫龙猛,在 佛陀涅槃之后,佛教内部产生争论时,他站出 来弘扬大乘中观,破除有边与无边,诠释般若 波罗蜜多法门。在《大鼓经》、《大云经》、《文 殊根本续》等大乘经续中,对龙猛菩萨也有明 2 南方碑达国,即现在的印度南方,1990 年法王一行去印度时曾朝拜过。 亲友书讲记 - 26 - 显的授记,有些说他是一地菩萨,有些说是七 地菩萨,有些甚至说获得了佛果。藏传佛教中 他被喻为“二胜六庄严3”之一,汉传佛教中他 被八大宗派4奉为开山始祖,这样的大菩萨、大 圣者,佛教徒没有一个不承认。 《大唐西域记》中说,当时龙猛菩萨令佛 法越来越兴盛,魔王波旬极度不安,投生为乐 行王的儿子——具力太子,为了获得王位,跟 母亲商量要害死龙猛菩萨。他来到菩萨前面, 说自己不幸得了一种病,非人脑不能医治,求 菩萨布施自己的头颅。龙猛菩萨心想:“往昔佛 陀无数次布施自己的身体,如今我遇到这样的 对境,也应当满足他的心愿。”于是随手取一根 吉祥草,吹口气化作利剑,把头割了下来,以 此而示现圆寂。 《前行》里面也说,乐行王子向龙猛菩萨 索要头颅,菩萨爽快地答应了。太子奋力挥起 宝剑,可好像斩虚空一样,根本无法伤害菩萨。 菩萨告诉他:“我五百世前就彻底清净了兵器砍 割的异熟果报,所以用兵器无法砍断我的头。 3 二胜六庄严:二胜谓精通佛教最胜根本,即戒律学的两大论师释迦光和 功德光。六庄严谓装饰南赡部洲的六庄严:精通中观学的龙树和圣天; 精通对法学的无著和世亲;精通因明学的陈那和法称。 4 禅宗、净土宗、密宗、唯识(法相)宗、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成 实宗。 第一节课 - 27 - 但我曾经割吉祥草时杀害小虫的宿业没有偿 还,你用吉祥草可以割断我的头。”太子依言照 办,头颅当下落地,菩萨趋入寂灭,往生极乐 世界。 王子担心头颅会重新复原,便将其扔到了 一由旬以外的地方。由于菩萨对地水火风已获 自在,所以身体与头部变成两座大山(我去印度 南方时,看到并朝拜过)。不过更奇妙的是,随着 岁月的递增,二者之间的距离一步步缩短,等 到将来两山接触之时,龙猛菩萨将重入此身体, 再次弘扬大乘般若法门。 龙猛菩萨的殊胜教言,大家有机会学习, 确确实实非常有福报。现在邪说层出不穷,邪 恶势力也十分强大,在暗无天日的世间上,我 们得到人身、值遇佛法,并能听闻佛陀亲自授 记的龙猛菩萨之教言,是多生累劫的善根福德, 理应值得珍惜。 《亲友书》是龙猛菩萨给乐行王的教言。 汉传佛教的经典中,乐行王又名禅陀迦王、乘 土王。早在唐朝,《亲友书》就被义净法师翻译 出来了,义净在翻译之前曾说:“这些窍诀十分 殊胜,可惜汉地多不了解,故将之翻译出来, 希望能顺利流通。”1999 年我依他的译本给大家 作过解释,但以藏文来对照,许多词句比较难 亲友书讲记 - 28 - 懂,不太容易直接了解。后来宋朝译师也翻译 了两个译本,现收录于《大藏经·论集部》中, 因而在汉传佛教中,《亲友书》有三个不同的版 本5。然自唐朝到现在,从汉地历史上看,人们 对这部论典并没有予以足够重视,不像《阿弥 陀经》、《金刚经》那样人尽皆知。 如今依靠大家的信心和发愿力,弘扬《亲 友书》的因缘已经成熟,希望你们一定要好好 学习,今后若有机缘,也应全力以赴在不同层 次的佛教团体中弘扬。本论所宣讲的教言,只 要是大乘根基、对佛教有信心,百分之百有非 常大的利益。世间乱七八糟的学问,并没有什 么价值,最有价值的就是圣者的金刚妙语,它 可让众生根深蒂固的烦恼逐渐瓦解,有殊胜威 力和不共加持! 圣者龙树菩萨所著的《亲友书》分四:一、名义; 二、译礼;三、论义;四、尾义。 甲一、名义: 梵语:色哲达累卡 藏语:西波张耶 汉语:亲友书 5 《龙树菩萨劝诫王颂》,大唐三藏法师义净译;《劝发诸王要偈》,宋天 竺三藏僧伽跋摩译;《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宋罽宾三藏求那跋 摩译。 第一节课 - 29 - 《亲友书》是未直接会面而以书信方式对 国王的教诫。类似的传法方式,在佛教历史上 也有很多,例如《教王经》、《妙臂请问经》、《龙 王请问经》等经典,以及《致弟子书》等论典, 都是对佛教有不共诚信的印度国王,通过不同 因缘所获得的佛陀教言。 表面上《亲友书》是作者对乐行王的教言, 但实际上,也是我们后学者要学习的内容。在 藏传佛教中,宁玛派、格鲁派、噶举派、觉囊 派、萨迦派等各教各派对此相当重视,希望通 过这次讲解,汉传佛教中净土宗、禅宗、华严 宗、天台宗等教派的佛教徒,也能认识到它的 殊胜性,认认真真地学习。 大圣者的教言,如果一直失传下去,真的 特别可惜。世间的高楼大厦倒塌了,并没有什 么遗憾,名人、明星离开人间,也不一定有很 大损失,但非常殊胜的论典,若没有把它的传 承继续下去,这才是最最可惜的。以前藏传佛 教中,就有个别珍贵教法断了传承,所以后来 没办法弘扬。 这一部《亲友书》,对众生肯定有利,能否 真正得以弘扬,关键看我们的发心、我们的能 力。弘扬它的责任,不仅在出家人身上,包括 在家人也有。有些人认为,弘法利生是大法师、 亲友书讲记 - 30 - 大住持的事情,对我一个小小的僧人或小小的 居士来讲,简直是望尘莫及。这种想法不对。 大家一定要想到:“我在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 世,都要弘扬真正的教法,令众生的相续得以 转变,趋向善法。”应该有这样的发心! 甲二、译礼: 顶礼文殊童子! 按藏文字面解释,远离一切过患称之为 “文”;具足自他二利功德叫做“殊”;形象恒 常稳固、永不衰老,始终是 16 岁的妙龄童子, 即为“童子”;在文殊师利童子前,上等者以见 解顶礼,中等者以修行顶礼,下等者以三门恭 敬顶礼,这就是“顶礼”。译师为使翻译善始善 终,不遇到违缘、具足一切顺缘,从而安立这 个顶礼句,依此也可了知《亲友书》属于对法 藏(论典),这是遵循王敕钦定6。 之所以顶礼文殊菩萨,因为他是诸佛菩萨 的智慧总集。《中观庄严论释》说过,哪怕一瞬 6 金刚手化身的藏王赤热巴巾,对经、律、论三藏制定了三种译作顶礼句: 翻译经藏应“顶礼诸佛菩萨”,因为大多数经藏是佛和菩萨以问答方式而 形成的;翻译律藏应“顶礼一切智智佛陀”,因为戒律的因果取舍非常细 微,唯有佛陀的尽所有智、如所有智才能完全了达,菩萨和声缘也无法通 彻;翻译论藏则应“顶礼文殊师利菩萨”,因为诸法体相森罗万象、千差 万别,唯有依智慧方能辨别了悟,而文殊菩萨乃三世诸佛的智慧总集,故 为求得智慧的加持而如是作礼。 第一节课 - 31 - 间忆念文殊教言,也能遣除相续中的无明黑暗。 文殊菩萨的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平时应该多祈 祷,念诵他的咒语和仪轨。经典中说,念文殊 菩萨的名号或心咒,超过持诵十方三世诸佛的 名号。 《未生怨王除罪经》7中专门讲过,释迦牟 尼佛最初也得受过文殊菩萨的法恩。有一次佛 陀在灵鹫山说法,文殊菩萨携二十五位菩萨从 须弥山来到佛陀跟前。当时两百天子对大乘退 失信心,准备发小乘声闻缘觉之心,佛陀为了 救护他们,化现出一位施主,对佛陀供养一钵 斋饭。这个时候,文殊菩萨忽然说:“你钵盂里 的饭分我一点吧,不给的话,说明你不报故恩。” 舍利子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佛陀还要对文 殊菩萨报恩。佛陀为了遣除舍利子等声闻罗汉 的怀疑,也为了使两百天子对大乘重生正信, 于是示现神通,将那钵饭扔到地下,没入地后 越过恒河沙数世界,到了光明王如来的刹土, 钵悬浮在虚空中。佛陀让舍利子去捡钵,舍利 子依靠罗汉的神变,经过一万个刹土也没发现 钵的踪影,于是无功而返。佛陀又派其他罗汉 去找钵,结果他们用尽了神通仍徒劳无获。 7 《未生怨王除罪经》,又名《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西晋月氏三藏竺法 护译。 亲友书讲记 - 32 - 须菩提对弥勒菩萨说:“您是十地菩萨、佛 之补处,您屈尊去找,应该找得到吧?”弥勒 菩萨说:“我也有困难。要找此钵,须入不共的 三摩地,而这种三摩地,只有文殊菩萨才有, 你去求求他吧!”须菩提又跑去求文殊菩萨:“您 可不可以去找佛陀的钵盂?”于是文殊菩萨示 现微妙神通,右手一直伸出去,一边发光一边 越过下方无量世界……依靠佛陀和文殊菩萨的 加持,在场眷属皆看得清清楚楚。最后到了光 明王如来的刹土,大放光明,现出千百瑞象。 此刹土的菩萨均感稀有,纷纷到光明王如 来前询问。如来说:“此乃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 为了利益众生,让他的眷属文殊菩萨所示现的 神变。”这个时候很多眷属祈求:“我们也想看 一看娑婆世界!”光明王如来就加持他们,如愿 看到了娑婆世界。有一个叫光吉祥的菩萨(光英 菩萨),看到娑婆世界的污浊情景后,忍不住哭 了起来,觉得释迦牟尼佛和众菩萨就像如意宝 落进泥坑里一样可惜。光明王如来说:“你不要 这样认为!我们佛土十劫中精进修禅的善根, 不如娑婆世界一晌午修慈心的功德大。”(娑婆世 界表面上看来,人人长得难看、穿得不好,烦恼也特别 多,到处充斥的都是五欲六尘,肮脏不堪。然而这里可 以修厌离心、菩提心,其功德远远超过清净刹土。上师 第一节课 - 33 - 如意宝讲《八大菩萨传》时也说过,娑婆世界还是有一 些优越性的。) 下面的过程,我就简单地讲吧:文殊菩萨 把钵盂拿回来之后,大家都叹为稀有,认为文 殊菩萨很了不起。这时舍利子的怀疑还没有遣 除,佛陀就告诉他:“我之所以有这样的神通功 德力,离不开文殊菩萨过去所赐的法恩。久远 以前,无敌幢如来(莫能胜幢如来)出世转法轮, 有位比丘叫智幢(慧王),他到城市里化缘时, 得到一些饮食。有一个商主之子叫无垢军(离垢 臂),他看见智幢比丘钵盂里的斋饭,特别想吃, 就跑过来要。智幢比丘给了他,但他一直不肯 走,跟着比丘来到如来面前。比丘又给他一些 斋饭,让他供养如来,以他的善根力,如来及 眷属们享用后,七天内饭食如故毫无损减,无 垢军踊跃欢喜,遂生起善心。当时的智幢比丘, 即是文殊菩萨;当时的无垢军,即是现在的我。” 释迦牟尼佛通过文殊菩萨的因缘,遇到了 无敌幢如来,然后开始发愿,现在已经成佛, 所以文殊菩萨很有恩德。佛陀接受供养时,文 殊菩萨跟佛陀要一点,就是因为他前世当比丘 时,不但给那个小孩吃的,还让他发愿,以至 于现在有这么大的“官”。开玩笑,不能这么说 吧!总之,祈祷文殊菩萨的功德不可思议,大 亲友书讲记 - 34 - 家要时常念诵文殊心咒。 甲三(论义)分三:一、初善首义;二、中善论义; 三、末善尾义。 乙一(初善首义)分二:一、以立誓句劝勉闻者; 二、以谦虚方式教诫理当听受。 丙一、以立誓句劝勉闻者: 为令堪德善妙者,希福我依佛尊说, 稍许集成圣梵音,汝当恭敬而谛听! 龙猛菩萨对乐行王以呼唤的语气说:被人 称为堪当听闻甚深佛法的法器呀,你善妙的心 希求解脱、福德、智慧、悲心、信心等功德, 为了使你的发愿圆满成功,我将具有六十种梵 音、超越外道乃至十地菩萨的佛陀所演说的善 妙经典,结集成这些偈颂,你理当洗耳恭听。 (不要认为是大国王就了不起,听受佛法还摆架子,一 定要恭恭敬敬,以非常清净的心来恭敬谛听。) 虽然从世间的角度讲,国王是人中之王, 高高在上,但从佛法的角度讲,龙猛菩萨传授 教言时,国王应毕恭毕敬地听受,不要有傲慢 心,否则,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同样, 你们知识分子、有地位的人在听受佛法时,也 一定要遣除傲慢心。为什么传法者有一个高高 的法座?并不是他这个人很了不起,而是他所 传授的法至高无上,我们对法义要有尊敬心、 恭敬心。 第一节课 - 35 - 有些人不管有什么样的地位财富,遇到佛 法时相当恭敬,看起来都不可思议;有些人稍 微有一点名气或成就,在很多上师面前非常傲 慢,这是不合理的。前段时间,我去了一个寺 院,那里的僧众、住持、活佛对我比较恭敬。 传授佛法的时候,我的法座稍微高一点,但两 位活佛在我两边也有高高的法座,听法时他们 在法座上面对僧众。这个法传圆满之后,有位 跟我去的法师说:“他们俩的态度不符合佛法教 义,坐在那里就像你的两个‘耳环’一样。”的 确,想听法的话,就应该坐在听法的行列中, 在那里像“摆佛像”一样,也不是特别庄严。 无论汉地还是藏地,这种现象都比较常见。 有些人在寺院里位置比较高,如果当着别人的 面对传法者特别恭敬,好像失去了自己的尊严。 虽然我也能理解,但在上师面前听法,最好还 是恭恭敬敬,不要带很多很多的弟子,拿很高 很高的法座,又要听法又要摆架子,这种行为 没有必要。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闻法时都要懂 规矩。有些教授在听法时,虽然很想听,但对 最基本的恭敬心不太懂,一定要坐在比传法者 还高的沙发上,让传法者趴在底下给他传佛法, 这种规矩有史以来没有。所以听法者一定要注 意,不能有这种傲慢心! 亲友书讲记 - 36 - 真正的求法者,应像《中观四百论》所讲 的“质直慧求义,说为闻法器”一样,必须具 备三个条件:第一、心要正直,不能贪执自方、 嗔恨他方,要有公平正直的心态;第二、具足 一定的智慧,能分析辨别善说恶说,不被他人 所转;第三、对真义有希求之心,对真理有向 往之心,若没有这样的意乐,不可能无缘无故 去闻受正法。这三条是闻法者的基本素质。除 此之外,很多高僧大德又补充了两条:第一、 对佛法和上师必须有恭敬;第二、听受佛法时 一定要专心致志。闻法者理应具足这些条件, 否则,如来的教言虽然很殊胜,可是你的行为 不如法,再殊胜的教言也不能接受。 对于传法者,同样也有一些要求。古大德 云:“离经一字,允为魔说,依文解义,三世佛 冤。”传法者若对佛经望文生义、依文错解,实 则冤枉了三世诸佛,因此,传法需要有传承, 懂得一些佛经。很多大德对传法者有几点要求: 第一、正直无倒,心要公正,不能贪执自宗、 嗔恨他宗,以不平等的眼光毁谤别人;第二、 说法明了,无论是佛经的内容还是论典的意义, 一定要吐字清晰,表达恰当;第三、不错乱法 义,比如了义、不了义,你想当然地理解为: 了义是我了解的意义,不了义是我不能了解的 第一节课 - 37 - 意义,这样意思就已经错乱了;第四、不求名 闻利养,传法的目的就是利益众生,让他们尽 量有一点受益,而不是通过讲法获得收入和名 声;第五、善解意乐,能够了解闻法者的兴趣, 如果他们想听中观,你却滔滔不绝讲小乘经典, 就算讲了半天,别人也不愿意接受。因此,作 为一个善知识,对听受者的意乐要基本了解。 在弘法利生的时候,这些教言是离不开的。 龙猛菩萨给乐行王的教言中,首先让他知 道自己堪为法器。当然,乐行王那么有福报的 人,与龙猛菩萨又是好朋友,肯定堪为大乘法 器。在座很多人也认为自己是大乘法器,但你 有没有刚才所讲的那些条件呢?作为修行人, 智慧很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有信心,信心是 一切功德之母,如果没有信心,学佛不一定深 入。以前德格有一个上师,他 80 多岁还在讲经 说法,他经常教诫大家:“所谓的佛法并不在口 头上,而是在内心中。内心中最重要的,就是 信心。”这样的教言非常非常难得,希望大家对 听法一定要有信心。 佛陀在《涅槃经》
/
本文档为【大九九乘法口诀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