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病因病机-全部

病因病机-全部

2010-07-04 50页 ppt 484KB 8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02483

暂无简介

举报
病因病机-全部null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马惠芳null病因,即生病的原因,是由于人的阴阳动态平衡的状态失调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在病因分类上,《内经》主要分为阴阳两大类,或生于阴,或生于阳,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即后来所说的外因之类;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泛指男女两性而言)喜怒,即后来所说的内因之类,亦即饮食、房室、喜怒易使病从内生。 null《内经》中所论及的病因包括外感时邪、情志过激、饮食失调、劳逸失度、起居失常、跌仆损伤以及病气遗传等方面。null这里须要注意病因的相对性,对有的人而言,一个因素可致...
病因病机-全部
null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马惠芳null病因,即生病的原因,是由于人的阴阳动态平衡的状态失调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在病因分类上,《内经》主要分为阴阳两大类,或生于阴,或生于阳,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即后来所说的外因之类;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泛指男女两性而言)喜怒,即后来所说的内因之类,亦即饮食、房室、喜怒易使病从内生。 null《内经》中所论及的病因包括外感时邪、情志过激、饮食失调、劳逸失度、起居失常、跌仆损伤以及病气遗传等方面。null这里须要注意病因的相对性,对有的人而言,一个因素可致人发病,而对有些人则不得病,故对得病者,此因素就是病因,对不病者而言,就不是病因。同在一个环境下,有些人患病,有些人不患病。这就是病因的相对性。七情刺激也是如此,如在《经脉别论》“惊恐恚劳……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 null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包括阴阳盛衰、正邪虚实、升降出入失调等。由此可见,分析病机的过程,就是辨证的过程。 《内经》中病因病机的相关记载,主要集中在《生气通天论》、《玉机真脏论》、《至真要大论》、《举痛论》、《百病始生》等篇章。《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解《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解生气,生阳之气,即生命之气,此指人体内的阴阳二气,主要指阳气。正如高世栻《素问直解》所言:“生阳之气,本于阴精,互相资益,以明阴阳之气,皆为生气可以上通于天也。” 天,即自然界。人体生命之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息息相通,彼此相应,故谓“生气通天”。 本篇主要有四:本篇主要内容有四:阳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及与阳气有关的种种病变。 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探讨外界致病因素侵扰机体引起的病理变化。 四时气候变化与五味摄取不当均可导致五脏受损而发病。 强调阴阳平衡是维持正常生理的必要条件,阴阳失调则出现病理状态,阴阳离决则生命终止。原文原文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提要提要本段主要论述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注释注释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生命之本,在于阴阳。阴阳者,一为天之阴阳,二为人身阴阳,强调阴阳的协调统一。null六合:五冰注:“谓四方上下也”。亦即宇宙之内。泛指自然空间。同时亦为古代历法用语。 九州:我国上古时代行政区。 十二节:即人体双侧腕、肘、肩、踝、膝、髋十二大关节。因其连属于骨,为人身之大的空穴处,故是神气游行较集中而畅达之所。而王冰则释为节气。null其生五,其气三:其,指自然界的阴阳。五,即五行。三,即三阴三阳。其生五,其气三,意为自然界的阴阳,化生木火土金水五行,分为三阴三阳之气。 一个精气→化生阴阳→三阴三阳→三生万物。null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苍天,张介宾注云:“天色深玄,故曰苍天。”此处是指整个自然界。  净,通静。志意,此指人的精神活动。如果自然界的阴阳之气清静而无异常变化,则利于人的精神活动保持正常。null因时之序:因,循,遵循。序,次第,顺序。即根据四时之气的变化而养生。如《四气调神大论》所论者。null传精神:传,同抟(tuan),聚也。谓专一精神,而无邪思妄想。 服天气:顺应自然界阴阳之气的变化。 通神明:通,此处作统一解。神明,此指多种多样而且奥妙的阴阳变化。通神明,即让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统一起来。null卫气散解:此言人若不能遵循顺应自然变化的养生原则,则会使卫气不固而耗散解离。按语按语本段是“生气通天论”篇的总纲,主要论述了人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祖国医学“天人相应”整体观的生动体现。 文中提出的生之本,本于阴阳;其生五,其气三的论说,正确地回答了生命本源之所在,也就是说生命本源于客观物质,而不是精神,这是祖国医学唯物观的体现。 null人的生命之气与自然之气是相互通应的,亦即“生气通天”。这是《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之一,相关的内容在《内经》中有多处记载,贯穿于养生、防病治病等理论的各个方面。 人类是万物之长,虽与万物一样同在天地之间,而以自然界的物质为其生存条件,也必须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保持协调和适应,但是人之区别于其他万物的,在于适应自然方面具有主动性与自觉性。null本段正是从时间(因时之序)、空间(天地、六合)及其他物质条件等方面,概括地论证了人类应如何主动地适应自然规律而保持健康的道理。 自然界的变化虽复杂多样,甚至人们在对它的认识上仍难免有“神明”莫测者,但就认识方法而言,却可以运用阴阳五行的理论加以归纳分析,尤以“阴阳”为本。对人体中的阴阳,本段则提出顺应自然“则阳气固”,失之则“卫气散解”,提示应以保养阳气作为养生的重点。原文原文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原文原文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原文原文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null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null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提要提要论述了阳气的重要性。注释注释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日为太阳。天体的运行有赖太阳而有光明,比喻人体中的阳气也是生命之所依赖。 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顺应、依顺之意。言人身中阳气犹如天上的太阳,作用强大,阳气具向上和护卫体、抵御外邪功能。null欲如运枢:枢有二义,一谓门的转轴,称户枢;二谓北斗星的第一星,称天枢。指有规律地运行不止,用以比喻人体的阳气,应该井然有序地运行不息。 起居如惊:起居,泛指生活作息。惊,卒暴之意。此言生活作息没有正常的规律。 神气乃浮:神气,即指阳气。接上文言生活作息失常,致使阳气开合失序而浮散损伤,以致形成疾病。 null此句历代有不同解释。吴崑则将“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三句移至上文“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之后,而把“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移至“因于寒”之下。这种解释即补充说明了阳气的卫外作用,又将受于寒邪后机体的抵抗能力和症状表现凸显出来,比较符合临床实际。 阳气的重要作用 阳气的重要作用本节把人之阳气比做天体中的太阳,据此可见,人之阳气具有天之阳气诸多特点和功用。天之阳气能给自然界带来光明、温暖。主司天体的运行,可蒸腾气化水液,使万物生长化收藏;没有太阳,也就没有自然万物蓬勃之象。 比类于人体,则人之阳气具有护卫生命,促进机体生命活动运转不息的作用,若阳气“失其所”,则人之寿命不保而早夭。人体之温暖,五脏功能之运转,津液之气化,对外界虚邪贼风之抵御,均赖阳气的温煦和推动。可见,在人体的阴阳平衡中,阳气起着主导的作用。null这种重视阳气的观点启发后世医家,并成为温补学派的重要理论依据。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附翼·求正录》中说:“阳化气,阴成形。形本属阴,而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及其既死,则身冷如冰,灵觉尽灭,形固存而气则去,此以阳脱在前,而阴留在后。”强调“天之运,人之命,天之根本,总在太阳无两也。”并进而提出了“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类经附翼·大宝论》)的著名论点。 null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烦,烦躁不安。喘喝,气喘息急,喝喝有声。烦则喘喝,为阳热内盛所致;静,相对烦而言,指神昏嗜卧。多言,如神昏谵语、郑声之类。静则多言,为暑邪伤神所致。null正如张介宾:“暑有阴阳二证,阳证因于中热,阴证因于中寒,但感在夏至之后者,皆谓之暑耳,此节所言,言暑之阳者也”。 暑热薰蒸,故见汗出,烦躁,喘声喝喝;若暑热过伤心神,则神昏,故见谵语。多为气阴两虚,治宜清暑益气。null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身体发热如同焚烧的炭火,汗出之后,热随汗而外散。但暑病多汗,不宜用汗法治之,故吴崑将此句移至前文“因于寒”句下,乃与今日临床相符。null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 攘,除也。緛,收缩。此言湿邪久留,蕴郁为湿热之邪,阻遏阳气,而筋失所养,致使或为緛短,或为弛长。大筋、小筋,乃相对而言,亦即大筋、小筋皆可短缩拘急,亦皆可松弛而长,临床当视病情而辨之。null临床一般遇筋脉病变常以①肝风内动、②热极生风或③外感风邪猝伤筋脉辨证,而本句原文则提示④湿邪亦可致筋脉病变。 此种观点在《内经·至真要大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故治疗此类筋脉病变可用祛湿之法,如《丹溪心法》加味二妙散治筋脉弛缓。 null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对气的解释:前人注释有二,一谓气虚;一谓“气”即是风,并以《阴阳应象大论》“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为佐证。从此节后文例分析,前言寒、暑、湿诸气,则此作“风”较顺。但临床所见,无论阳气内虚还是外受风邪,皆可“为肿”。故当两参之。null四维相代:四维,注释有二。一谓“四肢”,承上文“为肿”联句,谓阳气虚,四肢交替为肿;二谓指寒、暑、湿、风四气,言气候失常,彼此更代,如当寒反温之类,则会使人阳气衰竭。后说于此节文理较顺,而前说于临床也有所验。可互参之。煎厥煎厥煎厥:病名,《内经》中有两解。《脉解篇》“善怒者名曰煎厥 ”指肝气不舒郁怒而厥者;此篇,指烦劳伤阴,阴虚阳亢,逢夏季之盛阳,以致煎熬阴精而昏厥之危重病证。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  动则生阳,但劳则阳气鸱张亢盛,烦扰乎阳,则阳气张大而劳火炎矣。火炎则水平,故令精绝。是以迁延辟积,至于夏月,内外皆热,则火益盛而精益亏,孤阳厥逆,如煎如熬,故曰煎厥。null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 其症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视、听觉功能障碍。其势就象决口的河堤,其水急流而下一样(溃溃,形容河堤决口的样子。都,水泽所聚,此指堤防。汩汩,水势急流的样子)。故煎厥由阳亢煎熬阴精,阴虚无以制阳所致,其病机有郁怒和烦劳之不同。 薄厥:薄厥: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薄,通“暴”,突然。形气绝,马莳“形气经络,阻绝不通”。薄厥病除昏迷之外,还可以表现为筋脉松弛无力,肢体不能运动; null由大怒气血上冲,脏腑经脉之气阻绝不通,而导致的昏厥证。血随气逆,上迫清阳,清窍不利而致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之证。治薄厥,宜平肝降气,引血下行,据气血主次不同,分别选用五磨饮子、通瘀煎加减。 《举痛论》“怒则气上”,大怒阳气上逆,血随气涌,可见面红耳赤,脉络怒张,神情激奋;null若气血逆乱加重,可出现突然昏厥。由于气血上逆,筋脉失养,导致筋脉弛纵,肌肉枯萎,四肢不能随意运动,甚则出现半身不遂之症。 此病类似于后世的“中风”。如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内中风之证,曾见于《内经》。而《内经》初不名为内中风,亦不名脑充血,而实名之为煎厥、大厥、薄厥。”null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认为人身汗出,有赖于阳气之蒸化。若汗出见于身体一侧,说明阳气运行不畅,不能温养全身,则可能导致气虚血瘀之半身不遂。如临床上如患者出现半身麻木、不温、汗出等,可能是中风的先兆症状。null汗出见湿,乃生痤痱: 痤即小疖,痱,即汗疹,俗名痱子。多因一为阳热被郁,二为水湿停滞。null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高梁,即膏梁,肥甘厚味,能助湿生痰、生热,使痰热内盛,阳气蓄积,阻滞气血不能运行,容易生疮。足,容易之意。《痈疽》“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大奇论》中论述了由消渴而引发的疔疮。null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皶,即面部生长的粉刺。一说为酒皶鼻。张介宾注“形劳汗出,坐卧当风,寒气薄之,液凝为皶,即粉刺也。若郁而稍大,乃成小疖,是名曰痤。” 劳后汗孔开张,此时如阳气不足,感受风寒,寒迫皮肤,使汗孔闭塞,卫气不能外散而郁于内,成为酒皶鼻(皶,一说面部生长的粉刺)。进一步可成为痤疮。其总的病机是热郁于内。 null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此为倒装句法,即为 “养神则精,养筋则柔”理解。精,聪慧也。养神则使神精明,养筋则使筋柔润。人的精明要阳气充足,阳气虚则但欲寐。 下文所说诸病,也多是阳气被伤,不能养神柔筋所致。吴崑注“开合失宜,为寒所袭,则不能柔养乎筋,而筋拘急,形容偻俯矣。此阳气被伤,不能柔筋之验。”null高世栻注“上文烦劳精绝至目盲耳闭,而神气散乱,故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所以申明上文阳气不清,而神无所养也。上文大怒气绝,至血菀而伤筋,故曰阳气者,柔则养筋,所以申明上文阳气不柔而筋无所养也。”null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俞气化薄:意为邪气从经腧传入而内迫五脏。 传为善畏,及为惊骇:承上文邪迫五脏,因五脏主藏神,故易出现恐惧、惊骇之症状,也是阳气不能养神的表现。null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邪气扰乱,营气运行不畅,壅滞于肉理,而见红肿热痛之痈肿。null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魄汗,即白汗。白汗,指汗出不因暑热所致,即自汗。汗出而腠理疏松,易受外邪,故谓“形弱”。风寒之邪侵袭,腠理闭塞,热不得散而烁伤正气。热烁于内,风寒外束,故下文有寒热往来“风疟”之病。 null故病久则传化:传从位置而言,化从性质而言。 上下不并:上指阳,下指阴。阴阳之气不相交通,即下文所说“阳气当隔”。null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亟,音义同急。当隔,即挡隔。阳气蓄积不行,挡隔不通,病可致死。当及时泻去其邪热之气,以使阳气畅通。null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三时,即平旦、日中、日西。人若违反三时阳气变化规律而妄动,则身体之阳气将困顿衰薄。按语按语本段通过对生理、病理、治疗与养生等内容的论述,强调了阳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是全篇的重点所在。这一认识,成为后世重视阳气的医学流派的理论依据。如明张介宾在《类经附翼》中先论阳气而作《大宝论》,后论阴精而作《真阴论》。以阴阳二气和平、相互化生为正常,作为立论之前提。但又反复强调阳气在阴阳二气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null重视阳气的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有诸多论述,在临床应用方面也有充分体现。如《至真要大论》在讨论治法时,对于“劳”、“损”之病,都明确指出宜采用“温之”之法,以补阳气为先;在治疗气血两虚或大失血之候时,也首重固护阳气,所谓“阴血难以速生,阳气所当急固”。都是基于气可统血、阳气可化生阴精的理论。 null当然,尽管阳气至为宝贵,但若其运行失调、阻隔不通,或过于亢盛,也可为邪为害。故本段明确指出“阳气挡隔,隔者当泻”。后世也有“气有余便是火”之论,临证时同样不可忽视。理论阐释理论阐释一、阳气的生理: (一)阳气的生理功能 (二)阳气随昼夜阴阳消长而变化: (一)阳气的生理功能(一)阳气的生理功能 1、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即其气化温养功能。阳气能温养全身,推动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并把来自外界的物质,化生为人体的精微物质,推动精微物质运行输布以充养全身,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人之神得阳气之温养,才能保持正常的意识思维活动。筋得阳气温养,才能弛张自如,使肢体运动灵活。 null 2、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即卫外御邪的功能。阳气具有固护肌表,司腠理开合,抗御外邪侵袭的重要作用。故阳气充盛,则腠理固密,虽有臻病邪气侵袭,亦不易发病。反之,若阳气虚弱,卫外御邪功能低下,则易致六淫病邪侵袭而为病。(二)阳气随昼夜阴阳消长而变化(二)阳气随昼夜阴阳消长而变化阳气在一日中有生发、隆盛、虚衰的变化规律,人身阳气与自然界阴阳变化息息相关。提示人要随自然界的阴阳变化来调节生活起居,以保持阳气的充沛,防止疾病的发生。 在病理上,《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疾病变化规律,其内在机制也是阳气昼夜消长的节律性变化。 这种认识与现代人体生物钟理论相似,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二、阳气的病理二、阳气的病理(一)阳失卫外 (二)阳亢阴竭 (三)阳气逆乱 (四)阳气偏阻 (五)阳热蓄积 (六)阳虚邪恋 (七)阳气“实”为病(一)阳失卫外的病理变化(一)阳失卫外的病理变化阳失卫外作用,则时令外邪-寒暑湿风乘虚侵入,由于四时感邪不同,可发生不同的病证。如寒暑湿风四邪外袭所致的病变。 (二)阳亢阴竭的病理变化(二)阳亢阴竭的病理变化即煎厥: 由于过度繁劳,阳气亢盛,张而不弛,煎灼阴液而阴亏,加之夏季复感暑热,耗伤阴精,则阴虚而阳亢,亢阳无制,煎厥一证强调了阴虚阳亢的内在因素,又突出了暑热相合的外因,这比较符合临床暑厥的病证。 null暑厥患者多为体质虚弱,能冬不能夏的老人、幼儿、久病及产后妇女,临床常见暑厥病势凶猛,而无手足弛缓的瘫痪症状;但亦有老年患者,病情复杂,暑厥时又并发脑血管意外,则可有手足瘫痪的表现,临床须仔细观察。 (三)阳气逆乱的病理变化(三)阳气逆乱的病理变化即薄厥: 其临床表现除昏厥外,可见筋脉弛纵不收,类似于现代脑中风。其发病暴卒,故其初病为气血壅阻之实证。 (四)阳气偏阻的病理变化(四)阳气偏阻的病理变化《素问·阴阳别论》“阳加于阴谓之汗”。认为人身汗出,有赖于阳气之蒸化。若汗出见于身体一侧,说明阳气运行不畅,不能温养全身,则可能导致气虚血瘀之半身不遂。 如临床上如患者出现半身麻木、不温、汗出等,可能是中风的先兆症状。或偏瘫后出现两侧肢体汗出不同,均可用补阳还五汤等以补气活血。(五)阳热蓄积的病理变化 (五)阳热蓄积的病理变化 原文说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因膏梁厚味,易生热助湿生痰,生热则使人体内阳热蓄积;助湿生痰,而痰湿又易阻遏阳气,郁积化热。(六)阳虚邪恋的病理变化(六)阳虚邪恋的病理变化外邪侵袭、饮食劳倦以及情志过激,固然可以损伤阳气而发病,而在阳气失调的前提下,也容易招致外邪侵袭而发病。 本段则举风、寒为例,谓阳气失调而“开合不得”,则“寒气从之”,寒性收引,筋脉拘急,而成“大偻”;邪入脉中,瘘管而生;邪气内传,null影响五脏,可见精神症状;邪入经脉, “逆于肉理”,发为痈肿。风邪乘表阳气虚弱而入,而成“风疟”等。皆言阳气先虚,则外邪乘虚而入之理。反之,若阳气调顺,则外邪难入,故说:“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七)阳气“实”为病(七)阳气“实”为病不仅阳气虚容易招致外邪侵袭而为病,而其壅塞阻隔为“实”时,也可致病,甚至引起死亡。“气有余便是火”。养生与调治养生与调治本段对诸病治法有所涉及,其邪在外者则当“攘之”,故有“汗出而散”之论;其阳热内蓄者,则当急泻去之,故曰“隔者当泻”。 避免外邪侵袭,保障阳气“清静”,是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本段特以“生气通天”的理论为指导,举出一天之中顺应“三时”的养生原则与方法。即平旦养“生”气,日中养“长”气,日西、日入养“收藏”之气。一日之时序如此,一年之时序亦如此理。原文-《素问·生气通天论 》原文-《素问·生气通天论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null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null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null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提要提要阴精与阳气的关系。注释注释阴者,藏精而起亟:不断地扶持和支援。起,有扶持、支援的意思。亟,频数,音“气”。  此即指阴精不断地起而与阳气相应,以供给阳气,说明阴为阳之基。 阳者,卫外而为固:《素问集注·生气通天论》:阳者主卫外,而为阴之固也。null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  阳气过盛,逼迫血脉,故脉流急迫疾速。阳邪并于阳分,内扰神明,而发为狂乱之症。 《阳明脉解篇》“阳明厥……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null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素问直解·生气通天论》:争,彼此不和也。阴气过乘,阳气不畅,五脏不和。九窍为五脏精气所灌注之处,故内脏的功能失调,而出现了九窍障碍。 null气立如故:  即气行如常。立,在此作“行”解。气立如故,意为脏腑经络之气运行如常。一说气立,谓人必依靠天地四时阴阳之气而有此生命。如吴崑注:“气立者,人受天地之气以立命,故有生谓之气立。” null因而强力:勉强用力,包括两方面:男女两性强力,一为勉强用体力。 高骨:高骨,指腰间脊骨。 null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阳气致密,才能保护阴精,使阴精固守于内。意即阳气的作用强大,才能使阴精固密。《素问吴注·生气通天论》:阴阳之要在于阳气闭密而不妄泄,阳不妄泄乃生强固而能久长,此阴阳之要道也。 null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阳气亢盛则外张,阴精不能密闭于内,耗竭阴精;阳气不能致密,则外邪客入,亦损阴精。与前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急,并乃狂,还有煎厥病同属一意。均为阳强不能密。 null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类经·疾病类》:平,即静也。秘,即固也。人生有赖,惟精与神,精以阴生,神从阳化,故阴平阳秘,则精神治矣。精神,泛指一切机能活动。 《类经·疾病类》:决,绝也,脱离,决裂。有阳无阴则精绝,有阴无阳则气绝,两相离决,非病则亡,正以见阴阳不可偏度也。 null因于露风: 露为阴邪,风为阳邪。阴邪生寒,阳邪生热,故令寒热。此用露风代表一切外来邪气。null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春伤于风,阳气不升,以至于夏天阳气当旺不旺,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水谷不化,空洞无底,乃成洞泄,寒中之病。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暑热为夏之主气,夏伤于暑热之邪,秋天为风凉、凉燥之气,至秋风凉外束,肌腠闭塞,出现疟疾,此为内为暑热,外受风寒,故出现寒热交争之疟疾。痎疟,疟疾的总称。也有人认为痎疟为夜间发的疟疾。null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一般秋多为秋燥,此处伤湿,故注家们多解释为初秋之时,湿气尚盛,燥气还未当令,故使肺气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可理解为到冬天出现痿厥之病。 痿厥,偏于复词,偏于痿,即四肢枯萎不用。秋伤于湿,阳气当收而不收,故至冬天阳气当藏而不藏,不能温养骨骼筋脉,故为痿厥。 null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寒为冬之主气,冬主藏,伤于寒邪,当藏而不藏,不能藏精,至春阳气上升时,阴精不足,故易出现温热之病。作为后世温病学家的理论,伏邪理论,其根据就在于此。null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四时不正之气,交替、更迭的伤害五脏。不单是一气伤本脏,也能伤他脏。即前文所说“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内经》中类似文字凡三见。除本篇外,《阴阳应象大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论疾诊尺》“冬伤地寒,春生瘅热…”。对上述记载,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null其一,是讲阴阳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反映。即春夏秋冬四季分阴阳,而分主生长收藏之气,若春受风邪,阳气当生不生,到夏季则阳气不能长,故可成为“洞泄寒中”之病,冬季感受寒邪,则阴精不能藏而亏虚,到春天阳气生发而阴精不能相济,若再受外邪,极易发病,故“春必温病”。《金匮真言》“藏于精者,春不病温”,正是从养生方面说明了“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道理。null其二,从疾病的发生而言,本段所说“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确指外感时邪侵入人体,延期而发病。故“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一语,也可以理解为“寒邪内伏”延期发病,这也正是温病学派“伏气温病”说的理论导源。按语按语人体阴与阳之间应和平调顺,即所谓的“阴平阳秘”才是正常生理,一但失调,即为病理状态,其失调超过一定限度,就会表现出疾病。阴阳离决,即为死候。 从阴阳“互生”分析,则一方不足,就其本质而言,另一方也必然不足。 null从“互制”分析,则一方过盛,必然导致另一方不足;而一方不足,则会表现为另一方的相对过盛,本段所举“阴不胜其阳”、“阳不胜其阴”等,均为此类。 从“互用”分析,本段所谓“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即指阳气过盛失其固密之职,阴精因而外泄,如内热者多汗、火亢者遗精之类,其阴精之“绝”,不在于热耗,而是由阳气内扰所致,泻其阳热,则阴精自安。原文原文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提要提要五味偏嗜所伤或阴之所伤。 注释注释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即阴精。五味,即酸苦甘辛咸,此处泛指各种饮食物。言阴精的产生,本源于饮食五味。 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类经,疾病类》:五宫,五藏也。五脏藏蓄阴精,故称为阴之五宫。null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津,满溢、过盛之意。因酸味入肝,适量的酸味可以养肝,但过食酸味则导致肝气过盛,肝在五行属木,木盛则克土,脾属土,所以肝强则脾弱,日久而脾气绝。null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大骨,腰间高骨,在此泛指全身骨骼而言。大骨气劳,指骨骼伤损。水邪盛侮土,故短肌,即肌肉短缩。水上凌心,心气抑,指心气抑郁衰弱。null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类经·疾病类》:甘入脾,过于甘则滞缓上焦,故心气喘满。甘从土化,土胜则水病,故黑色见于外而肾气不衡于内。衡,平也。此处有校勘问题。《太素》“甘”,作“苦”。色黑,火反侮水。 null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苦味属火,适量则因火生土而助脾,过之,则令脾气受损,燥而不润,脾虽喜燥,但过则损伤其机能,不能正常地运化胃中津液,致使胃气呆滞而呈胀满。此处亦有校勘问题,“苦”应作“甘”解。null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类经·疾病类》:沮,坏也。弛,纵也。央,殃同。辛入肺,过于辛则肺气乘肝,肝主筋,故筋脉沮弛。辛散气则精神耗伤,故曰乃央。原文原文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null骨气以精:骨气,泛指上文骨、筋、气、血、腠理诸气。精,强盛。骨气以精,言骨、筋、气、血、腠理都得到五味的滋养而强盛不衰。按语按语本段叙述了五味化生阴精,但五味太过反伤五藏之气,阐明了只有调和五味,注意摄生,才能骨正筋柔,尽终天年,保持长寿。本段论述,对临床用药及饮食保健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过则为害”的观点,与《经脉别论》“病起于过用”之观点,彼此互证。关于“五味与五脏”关于“五味与五脏”饮食五味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五脏精气之本源。若饮食太过,也可成为损伤五脏精气的重要原因。饮食所伤,除能直接伤害肠胃以影响五脏外,还可通过五味与五脏的相合关系,引起相关脏腑发生病理变化,又进一步影响到其他脏腑。正如本段所言。 null在《内经》中不仅有五味入五脏,五味各走其所喜,五味伤五脏的理论,还有五味所禁的内容,如《素问·宣明五气》提出:“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为五禁,无令多食。” 可互参。五味理论的临床意义五味理论的临床意义中药有五味之分,饮食亦有五味之分,饮食中的五味既具有营养作用同时亦具有治疗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调和饮食,避免太过,过之则会带来危害。如: null(1)辛味食物:如辣椒、胡椒、葱、蒜等,具有行气、行血、发散作用。除调味之外,也可用以治疗气血阻滞、外邪束表之证。辛味能剌激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此类食物多含有辣椒碱,可引起粘膜皮肤的烧灼感,从而反射性地提高体温与血压。但过食辛辣则对眼病、口腔炎、痤疮患者不利。null (2)甘味食物如蜂蜜、怡糖、甘草等,具有和中缓急、补益作用,通常可用以治疗虚证、拘急痊挛、疼痛、脾胃虚寒等,而且这类食物对金属类毒物具有一定的解毒作用。  null (3)酸味食物如乌梅、山楂、石榴等,具有增加食欲、健脾开胃、收敛、固涩作用,且可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的吸收率,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防止消化道感染。通常可用以治疗汗证、泄泻、遗精、带下等病证。但过食酸味,可损伤胃粘膜而致溃疡发生;影响牙齿的坚固,使消化功能紊乱。null (4)苦味食物如杏仁、苦瓜、马兰等,具有宣泄、清热、燥湿、消炎、抗菌等作用,通常可用以治疗热证、心烦、湿证、咳喘等。而苦味过浓可抑制味觉神经,导致呕吐恶心。 (5)咸味食物如海带、海蛰、海藻等,具有散结、软坚作用,通常可用以治疗瘰疬、痰核、瘿瘤等。现代药理学认为此类食物中的钾、纳氧化物、溴化物及碘化物含量较高。咸可调味,增加食欲,促进水盐代谢,但食咸过量可血容量增加而血压升高。因此,“谨和五昧”理论,值得在临床及生活中切实遵循。原文-《灵枢·五变》-自学原文-《灵枢·五变》-自学黄帝问于少俞曰:余闻百疾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循毫毛而入腠理,或复还,或留止,或为风肿汗出,或为消瘅,或为寒热,或为留痹,或为积聚,奇邪淫溢,不可胜数,愿闻其故。夫同时得病,或病此,或病彼,意者天之为人生风乎,何其异也?少俞曰:夫天之生风者,非以和百姓也,其行公正平直,犯者弱之,避者得无殆,非求人而人自犯之。原文-《灵枢·百病始生》原文-《灵枢·百病始生》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 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按语按语本段提出了三部之气,所伤异类。即疾病的发生,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别;而受邪部位,又有上、中、下三部之分。至其传变,可为百病,故称为百病始生。病因与发病部位的关系病因与发病部位的关系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不同的病位,将发病分为三部,说明发病初期起病部位与病邪作用途径相应,这种认识有助于临床的病因辨证。至于病邪入里,邪气蔓延淫泆之时,则其传变多样,病变部位各异,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种“三部之气”的分类法为后世医家认识病因奠定了基础。汉代张仲景按病因的传变概括为三条途径,他说:“千般灾难,不越三条: null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 宋代陈言则更明确地提出“三因学说”,他说:“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金疮踒折,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悖常理,为不内外因”。原文-《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原文-《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null岐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 黄帝曰:其中于阴奈何?岐伯答曰:中于阴者,常从臂胻始。夫臂与胻,其阴皮薄,其肉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黄帝曰:此故伤其藏乎?岐伯答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藏。 null故邪入于阴经,则其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客,故还之于府。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府。黄帝曰:邪之中人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俱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按语按语本段指出,由于病邪的性质不同,致病部位各异,所以就有高下之分,阴阳之别。并论述了病邪中于阴,中于阳的原因、特点、部位。指出了五藏受邪的不同病因及特点。 阐明了经脉在发病上的重要性,由于经脉的循行不同,所络属的脏腑不同,故所发生的病证亦不同,这对于经脉辨证有重要意义,也为针刺取穴提出了依据。原文-《灵枢·百病始生》原文-《灵枢·百病始生》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余者自学null虚风:《九宫八风》“从其冲后来者,命曰虚风”。 虚邪是反常气候条件所致的使人致病的因素,如暑天寒凉、冬行夏令为气候“至而未至”,故为反常;再如风起则“发屋、折树木、扬沙石”,下雨则“雷殷气交,埃昏黄黑”,“击石飞空,洪水乃从,川流漫衍”,则是气候“至而太过”的表现,亦属反常气候。所以虚邪袭人,其性暴烈,致病性强,实证较多,并有逐步深入之势。当机体的抗御能力降低时,虚邪则可侵入,甚至长驱直入。反之,体质强壮,卫气固表,腠理固密,任其虚邪来势凶猛,仍可不病。 null气有定舍,因处为名:邪气伤人有一定的部位,“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故不同部位发病,其病症表现也就不同,因此,病证名称也就各异,这就是原文所说的:“气有定舍,因处为名。”这是在论述病因的基础上,对疾病病位的描述,是《内经》为病证命名的依据之一,与《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气合而有形,得藏而有名”意义相同。null本篇下面所述的虚邪中于皮毛、络脉、经脉、输脉、冲脉、肠胃、募原等的病症表现即是“气有定舍,因处为名”的体现,《素问·热论》所述的邪客六经名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及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也是据“气有定舍”于经脉而命名的。正是因为这一观点的确立,才有可能在临床工作中做到审证求因。 外感病的发病机理外感病的发病机理可从如下几方面理解: (1)外邪不遇正虚不发病 “风雨寒热”等一般性致病因素,在正气不虚,抗病力强时,不会致病,所谓“邪不能独伤人”。 (2)“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发病必须有虚邪贼风侵袭的外部条件,还要有正气亏虚的内部原因,两者相合,外感疾病才会发生。null(3)“两实相逢,众人肉坚” 外有正常气候环境,内部正气旺盛,内外环境都不存在发病的条件,自然不会有外感病证发生。 因此“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是本节的关键,充分反映了《内经》外感发病的基本观点。在两虚之中,正虚是起主导作用的,在正气虚的前提下外邪才可能侵袭人体。null 这种重视内因的发病学观点在《内经》的: 《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其主要精神就是突出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这些理论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预防、养生,以及早期治疗等临床实践。原文原文黄帝曰:积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积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积也。黄帝曰:其成积奈何?岐伯曰:厥气生足悗,悗生胫寒,胫寒则血脉凝涩,血脉凝涩则寒气上入于肠胃,入于肠胃则月真胀,月真胀则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积。null卒然多食饮,则脉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肠胃之络伤,则血溢于肠外,肠外有寒,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卒然外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提要提要积证的成因及病机。 注释注释厥气生足悗:厥气,寒邪厥逆向上。悗,同“闷”。足闷,指足部痠困,活动不利。 肠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汁沫,津液。迫聚,迫使其凝聚。全句意谓寒邪上逆,迫使肠外的津液凝聚,形成痰湿。按语按语本段论述了积证病因病机是受寒气影响,寒气厥逆于上所致。食饮起居失常及情志内伤挟寒三者。其病机可概括为寒凝、气滞、津聚及血瘀四者。这为后世治疗积证,运用理气、活血、利湿、化痰诸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中指出了上下出血的形成原因是络脉损伤,有伤阴、阳络之不同,故血有从上溢、下溢之分。但鉴于临床尚有血分热邪,迫血妄行,以致络破血溢,对此尤应详辨,以免贻误病机。 “积”的病因理论对防癌的意义“积”的病因理论对防癌的意义积为赘生的肿物,西医之癌症,多属于“积”的范畴。本篇说“积之始生,得寒乃生”,此“寒”可看作广义的,泛指外邪,强调外邪是积证发病的重要因素。 从目前临床观之,气候异常变化、紫外线的过度照射、日光的曝晒、空气的污染均可致癌;但《内经》中又指出七情过激,饮食失调,起居不节,用力过度等因素均可导致积证发生,这些致病因素都是从生活方式方面提出的,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null据医学研究报道,直接与遗传、职业有关的癌是存在的,但为数不多,而与人类生活方式或是生活中的行为有关的癌,却占到了80%。据此,医学界提出了“生活方式癌”的概念。这一认识与《内经》的论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如认为抽烟、酗酒、熬夜、吃夜宵、在车水马龙的街头呼吸汽车排出的尾气,或在家吸人炒菜时释放的油烟雾气等,都有着致癌的可能性。null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的转型,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心理负荷的加重,饮食中各种添加剂的加入,营养过剩等,这些与衣食住行有关的不健康因素都有可能引发癌变。上述现代研究说明《内经》对此病的认识是具有一定临床基础的。 原文-自学原文-自学黄帝曰:其生于阴者奈何?岐伯曰:忧思伤心;重寒伤肺;忿怒伤肝;醉以入房,汗出当风伤脾;用力过度若入房汗出浴,则伤肾。此内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黄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答曰:察其所痛,以知其应,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按语按语本段对内伤诸病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内伤的病因,除七情过度,情志因素外,当有饮食、劳倦、房事不节等多种原因。 文中论述了外感内伤诸病的治疗大法。提出了诊察疾病部位,辨别疾病虚实,顺应四时以行补泻的治疗原则。原文-《素问·举痛论》原文-《素问·举痛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null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下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提要提要本段主要论述了九气失调的因机及证候。注释注释怒则气上-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 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逆于上,血随气逆而上,故出现呕血吐血。肝属木,肝木克脾土,致脾失运化,则泄泻。null喜则气缓-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 喜为心志,气脉和调,志意畅达,荣卫通利,气徐缓而和顺为正常。喜乐过度则气过于缓,而渐至神气消耗涣散不能藏蓄则为不正常。null悲则气消-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 悲为肺志,然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肺同位居上焦,凡情志所伤,虽五脏各有所主,但无不自心而发,由心统之。悲生于心而应于肺,生于心则心系急,出现心脏系统的痉挛拘急。应于肺则肺布叶举,肺叶张大抬高,呼吸失常,胸中胀满憋闷。肺失于清肃,闭塞不通,营和卫气不能正常运行敷布到全身,气郁胸中,气郁日久则生热,热邪进一步耗伤气,故气消。null恐则气下-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 却,退也,精却,指肾精不能上承而下陷为病。恐惧则伤肾,肾精受伤,气不能升,上下不交,应升不升,应降不降,上焦之气应上者下行,此时不能下行则上焦之气闭塞不通,人下部之气应升不升,停聚于下焦,人体下焦则出现胀满,故恐则气下。null寒则气收-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 寒邪侵袭体表,汗孔闭而不开,阳气不能宣达于外,收敛于中而不得散。 炅则气泄-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 炅者,热也。热邪侵袭体表,致使毛孔开泄,荣卫大通,津液外渗则汗大出,气随汗出,故热则气耗泄。中暑症状。null惊则气乱-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形容心神不能内守而动荡不安。 劳则气耗-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 越,消散,散失。过度的疲劳使人气喘汗出,气喘耗损体内之气,汗出耗损体表之气。null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归,有留止之意。如果人的思想顾虑太多,精神过度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心神引气而聚,体内的正气停留在某一局部而不能正常运行,故思则气结。按语按语本段论述了情志过激,寒热偏盛,疲劳过度等因素,都能导致脏腑功能的紊乱,气机失调,从而发生多种疾病。突出了情志因素的重要性。以上九气失调都是由于气机失调所致,所以说“百病皆生于气”。 情志与脏腑,虽有所属关系,但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人的情志也并不止于这五种。如忧属肺一说属脾,畏属脾等。 情志虽分属不同脏腑,但又均由心脏所总司。理论阐释理论阐释百病生于气 情志致病百病生于气百病生于气文中总结了气机失调的九种病机模式,强调了气机逆乱是百病产生的根源。九气为病中,情志致病占了六种,可见情志因素在《内经》病因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内经》主要以两种形式归纳气的失常,一是耗用太过致使气虚,二是病因干扰致使气机失调。null (1) 气虚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气的生成不足。如禀赋不足,先天精气匮乏;脾胃虚弱,纳运失常,水谷精气亏虚;肺之功能减弱,吸入清气减少,致使气的生化乏源。二是气的消耗太多。如后天调养失宜,邪伤正气,久病、重病消耗等。  本篇所言,则为耗用太过致虚。如外感火热邪气,致腠理开疏,汗大泄,气随津泄造成气虚,即“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又情志郁而化热,热则伤津耗气而致气虚,即“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null此外,劳倦太过,致喘息汗出而消耗精气,即“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矣”。 气的功能主要表现在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等方面,因此,气虚常出现为推动无力,温煦失职,防御功能减退,固摄失常,气化不足等病理改变。临床以神疲乏力,头昏自汗,声低息微,饮食减少,容易感冒,舌淡脉虚等为主要表现。原文中的汗大泄,喘息汗出,即是气的功能减弱所致。 null(2) 气机失调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的病理。在疾病过程中,由于致病因素的影响,或脏腑功能发生障碍,导致气运行不畅或升降出入运动失去协调。气机失调在本篇中的表现主要有气机郁滞、气机逆乱、气机下陷和气机闭阻等方面。null气机郁滞:指气的运行不畅,或停滞郁阻的病理状态。气机郁滞的形成多因情志不遂而脏气不舒所致,如本篇所言“思则气结”,《灵枢·本神》“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均属此列。此外,痰湿、瘀血、结石、宿食、虫积等有形之邪阻滞脏腑经络以及外邪入侵,如“寒则气收”等,亦可引起气机郁滞的发生。 气机郁滞的病机以全身气机不畅或局部气机郁阻为特征,因气机郁滞所在部位的不同,其证候表现各具特点,但临床总以胀闷、疼痛为主。null气机逆乱:本篇所言气机上逆、气机紊乱等,当属脏腑气机逆乱之类。气机上逆,指气的上升运动太过或下降运动不及的病理状态。升降运动是脏腑的特性,由于病因影响,可致脏腑气机失常。原文“怒则气逆…”,即为大怒致肝气上逆,血随气升而病。若因意外干扰人体,机体无法调控,致脏腑气机紊乱,气血失调,心失所养,神无所归,亦会产生“气乱”的病证,即如“惊则…气乱矣”。 null气机下陷:指气下降运动太过或上升运动不及的病理状态,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气陷以脾、肾两脏为常见,如《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本篇载“恐则精却…”皆论脾、肾气虚不足,升举、封藏失职,而表现出眩晕,飧泄,二便失禁,遗精滑泄等气陷的病证。 null气机闭阻:指全身气机闭郁或重要脏腑气机闭塞不行的病理状态。轻者昏厥呈一过性,重者多以突然意识丧失,呼吸窒息,二便不通或四肢厥逆为特征。《内经》讨论的暴厥、薄厥、尸厥以及本篇的大厥即是以阴阳气血逆乱,闭阻不行为其病机,其证尤甚于“气机郁滞”。情志致病情志致病《内经》论述情志致病的特点,归纳大约有四: 一是首先犯心,多产生精神情志病证。 二是直接损伤内脏,导致脏腑气机紊乱。 三是加重病情。 四是发无常分,触遇则发。 原文-《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桴鼓相应,犹拔刺雪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岐伯答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注释注释之化之变:化,指化生,气化,是由六气推移产生的正常作用。变,即变动,是六气互为胜负而产生的变动。本句意指风寒暑湿燥火的化生和变异。王冰注:“风寒暑湿燥火,天之六气也,静而顺者为化,动而变者为变,故曰之化之变。”注释注释工巧神圣: 望而知之谓之神, 闻而知之谓之圣, 问而知之谓之工, 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难经·六十一难》null病机:《类经·疾病类》:机者,要也,变也,病变所由出也。 无失气宜:气宜,六气主时之所宜。无失气宜,即审察病机要从六气主时出发,治疗也不要违背这一规律。 按语按语本段主要论述了治病谨守病机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普通医生治病疗效不佳的重要原因,是由于没有掌握病机。因此古人教导我们临证治病,必须细察疾病变化的关键所在,同时要结合天时变化立法制方。如此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原文-《素问·至真要大论》原文-《素问·至真要大论》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   诸
/
本文档为【病因病机-全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