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2010-07-10 13页 ppt 38KB 206阅读

用户头像

is_254250

暂无简介

举报
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讲人:南京市第二医院ProfessorDu细菌性食物中毒,是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胃肠型与神经型两大类。一、胃肠型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发生于夏秋季。特征为短潜伏期,常为集体发病,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细菌可分为感染性和毒素性两大类。常见的感染性食物中毒细菌为: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        常见的毒素性食物中毒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等。                [病原学]      ...
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讲人:南京市第二医院ProfessorDu细菌性食物中毒,是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胃肠型与神经型两大类。一、胃肠型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发生于夏秋季。特征为短潜伏期,常为集体发病,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表现。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细菌可分为感染性和毒素性两大类。常见的感染性食物中毒细菌为: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        常见的毒素性食物中毒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等。                [病原学]                   (一)沙门氏菌属 胃肠型食物中毒的最常见病原 菌之一,其中又以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 菌、病牛沙门菌、鸭沙门菌等较常见。沙门氏菌存在于动物的肠道,内脏和肌肉。肉类、蛋品、乳类及制品易受本菌污染。沙门菌无荚膜,但其细胞外膜包被的一层多糖十分粘稠,具有防止吞噬,逃避补体系统的破坏作用。沙门氏菌的主要抗原成分有菌体抗原(O抗原)和鞭毛抗原(H抗原)。按照两种抗原的搭配,沙门氏菌可分为二千多种血清型。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近年来明显增多,鸭沙门氏菌常引起无症状的胃肠道感染,而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常引起败血症和迁涉性病灶。           (二)副溶血性弧菌 革兰氏染色多形态菌,在无盐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在含3%-3.5%氯化钠的培养基,37℃及pH7.5-8.5条件下进行孵育则生长迅速。广泛存在于海产品及腌制品中。本菌存活能力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1个月以上,海水中可存活47天。对酸与热极为敏感。目前发现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典型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           (三)大肠埃氏菌 肠道条件致病菌。主要有下列四种:①产肠毒素在肠埃希菌,是旅游者及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是婴儿腹泻的重要病原。③侵袭性大肠埃氏菌,通常在较大的儿童与成人中引起腹泻,类似菌痢表现。④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其中的O157:H7感染,已在1982年确定为人类致病菌。          (四)金黄色葡萄球菌 引起食物中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仅限于能产生肠毒素的菌株。本菌存在于人体的体表,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下搁置5h以上,本菌足以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肠毒素煮沸30min仍保留毒性。                         (五)蜡样芽胞杆菌 革兰氏染色阳性的粗大杆菌,有芽胞。广泛分布于土壤、尘埃以及米、面、奶粉等食物。芽胞耐高温,煮沸后仍可存活。       (六)变形杆菌 变形杆菌是革兰氏染色阴性杆菌,可分为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变形杆菌在食品中能够产生肠毒素,并且可以从蛋白质中的组氨酸脱羧形成组氨。[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被致病细菌感染的人和动物。   (二)传播途径 通过进食被细菌或其毒素污染的食物而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并可重复感染。  (四)流行特征 多发生于气温较高,有利于细菌在食物中繁殖的夏秋季。可散发也可爆发流行。爆发 流行的特征为:①发病突然,时间集中,潜伏期短。②发病限于进食过同一种受污染食物者,病情轻重与进食量有关。③停止进食受污染食物,疫情便可控制。[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细菌在被污染的食物中大量繁殖,产生大量毒素(肠毒素或细菌裂解后释出的内毒素等)是发生食物中毒的基本条件。感染性食物中毒细菌本身的侵袭作用也是致病的因素。发病与否与病情的轻重,则与细菌或其毒素的污染程度,进食量的多少,人体的抵抗力强弱等因素有关。由于吐泻症状重,细菌与毒素迅速排出体外,故较少引起败血症或严重毒血症状。重症病人可有结肠炎症与出血,肝、肾、肺等脏器有中毒性病变。                    感染性食物中毒者,细菌在肠道繁殖,向外排菌,具有传染性,而且患者有感染表现,如发热等。毒素性食物中毒无传染性。             [临床表现] 潜伏期短,常于进食后数小时发病。毒素性细菌引起食物中毒潜伏期在1-5小时以内,感染性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超过2小时,出血性大肠埃氏菌O157:H7多在3天左右。各种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似,主要为腹痛、呕吐、腹泻等胃肠炎症状。毒素性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呕吐剧烈,无发热,腹泻为黄色稀便或水样便,几乎无死亡率。感染性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有发热,血样便,副溶血性弧菌可引起血性腹泻。EHECO157:H7感染可有无症状带菌、非血性腹泻、出血性结肠炎以及溶血尿毒综合症等表现,病重者死亡。吐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血压下降、酸中毒、甚至休克。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可见于感染性食物中毒患者。病程短,多在1-3天内恢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所致出血性结肠炎多数在7天内恢复。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可疑食物、患者呕吐物、粪便等   标本能分离到同一病原菌。疑似金葡菌食物中   毒者可进行动物实验观察,确定耐热的葡萄球   菌肠毒素的存在。            (二)鉴别诊断                 1.非细菌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和生物性     2.急性细菌性痢疾              3.霍乱                   4.急性坏死性肠炎             [治疗]                   (一)一般治疗 休息、隔离、饮食(二)对症治疗 解痉止痛、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如果O157:H7感染出现溶血尿毒综合症,相应积极处理,包括透析治疗。           (三)病原治疗 一般不用抗生素,伴有高热的严重患者,可按不同的病原菌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  [预防]搞好饮食卫生,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措施。                  加强禽畜的宰前宰后检疫,食品的加工、运输、贮存、出售加强卫生监督。饮食行业建立严格的卫生,饮食行业工作人员要定期体检。发现食物中毒,立即报告卫生防疫部门。大力进行群众性卫生宣传教育。    二、神经型食物中毒(肉毒中毒)      肉毒中毒是进食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及咽肌瘫痪为主要特征,抢救不及时死亡率较高。[病原学] 肉毒杆菌是严格厌氧的梭状芽胞杆菌,革兰氏染色阳性,能运动。对热及化学消毒剂抵抗力强。本菌主要存在在土壤及家畜中。火腿、腊肠、罐头或瓶装食品被肉毒杆菌污染后,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菌大量繁殖,并产生外毒素。进食含有这种外毒素的食物后可发生中毒。               各型肉毒杆菌产生抗原性不同的抗毒素,引起人类制病的主要是A、B、E型外毒素,偶可由F型引起。肉毒杆菌外毒素是一种嗜神经毒素,毒力极强,但不耐热,80℃30min或煮沸10min被破坏。不同型的外毒素只能被相应的抗毒素中和。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肉毒杆菌存在于动物肠道,随粪便排出后,芽胞在土壤中存活期较长,但仅在缺氧情况下大量繁殖。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传播。偶可因伤口感染肉毒杆菌而发生肉毒中毒。(三)易感性 外毒素有高度致病力,男女老幼均可发病,患者无传染性,亦不产生病后免疫力。   [发病机制和病理解剖]外毒素主要作用于脑神经核、肌肉神经接连处及自主神经末梢,抑制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硷的释放,使肌肉收缩运动障碍而致软瘫。   脑及脑膜显著充血、水肿,并有广泛的点状出血与小血栓形成。镜下可见神经节细胞变性,脑神经根水肿。                    [临床表现] 潜伏期多为12-36h,潜伏期越短,病情越重。                     起病突然,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先有全身症状,继尔出现视力模糊、复视、瞳孔散大、眼肌瘫痪。重症者出现吞咽、咀嚼、发音等困难,甚至呼吸困难。  患者神志清楚,知觉存在。胃肠道症状较轻。   病程长短不一,通常于4-10d后逐渐恢复。眼肌瘫痪可持续数月之久。               婴儿患者首发症状为便秘,随后出现颅神经麻痹,很快因中枢呼吸衰竭而突然死亡,是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原因之一。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曾进食可疑被污染食物,同进食者可集体发病。 2.典型的神经系统表现            3.可疑食物的厌氧菌培养,可发现肉毒杆菌.以   食物渗出液动物试验,观察动物有无外毒素所   致的瘫痪现现象.            (二)鉴别诊断 与河豚、毒蕈所致食物中毒,或乙脑与脊髓灰质炎等鉴别。             [预后]与进食外毒素的类型、数量及治疗早晚有关。病死率大约A型60%-70%,B型10%-20%,E型 30%-50%。                     [治疗]                    (一)一般治疗 及早用碱性液或氧化剂洗胃,泻剂清洁灌肠以清除毒素。吞咽困难者鼻饲饮食或静脉内补充营养和水分。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人工呼吸,继发肺炎应用抗生素。            (二)抗毒素治疗 早期多价抗毒血清治疗有效。尤以起病24小时以内或肌肉瘫痪前应用更好。      [预防] 同胃型食物中毒。如已进食有毒食物,应注射多价抗毒血清。
/
本文档为【食物中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