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昆曲曲牌结构试析

2010-07-10 3页 pdf 79KB 44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0135

暂无简介

举报
昆曲曲牌结构试析 引子:引子类曲牌的原有曲调早已失 传。明徐渭《南词叙录》:“引子皆自有腔, 今世失其传授。”而吴梅说:“出场有引子, 或一或二,在过曲之前,盖每一角目冲场 必用之,歌时但有字谱,并无拍板,又与北 词散板不同。北词虽首数支无板,而句有 定腔,此则仅就字之四声阴阳,而协以工 尺,故引子虽分宫调,实无定腔也。”①又 云:“南曲引子,用词者颇多,或遂谓词之 腔谱,赖曲而存,不知引子无主腔,但就四 声阴阳配合工尺耳。故诸牌虽分隶各宫调 下,而其腔大半相类也。”②这样看来,今 昆曲引子是“依字行腔”的唱法。 引...
昆曲曲牌结构试析
引子:引子类曲牌的原有曲调早已失 传。明徐渭《南词叙录》:“引子皆自有腔, 今世失其传授。”而吴梅说:“出场有引子, 或一或二,在过曲之前,盖每一角目冲场 必用之,歌时但有字谱,并无拍板,又与北 词散板不同。北词虽首数支无板,而句有 定腔,此则仅就字之四声阴阳,而协以工 尺,故引子虽分宫调,实无定腔也。”①又 云:“南曲引子,用词者颇多,或遂谓词之 腔谱,赖曲而存,不知引子无主腔,但就四 声阴阳配合工尺耳。故诸牌虽分隶各宫调 下,而其腔大半相类也。”②这样看来,今 昆曲引子是“依字行腔”的唱法。 引子经常干唱,也常上笛。引子不受 宫调和套数的约束,甚至也不受笛色的限 制,所用笛色可以和后面的过曲不同。引 子一般唱散板,每句句尾下一底板。 净、丑出场也常不用引子而代以干唱 或干念的短曲,例如[光光乍]、[赵皮鞋]、 [普贤歌]、[字字双]等。“也有一些过曲可 以用于角色上场代替引子的位置,其主腔 和笛色都可以与后面过曲不同而孤立着, 南曲[南吕一江风]曲牌就是这种过曲中 最常用的一个。”③ 钱南扬《戏文概论》谓:南戏中引子作 尾声的曲牌有[临江仙]、[鹧鸪天]、[满江 红]、[粉蝶儿]、[胡捣练]、[哭相思]等。昆 曲中此类曲牌逐步限于[临江仙]、[鹧鸪 天]、[哭相思]三调作尾声。“引子[鹧鸪 天]和[哭相思],在一定感情气氛条件下 常用来代替尾声,但也可放在尾声后面。 引子[临江仙]有时亦用来代替尾声。”④ 一般都在戏文情节悲哀的时候。 在复套结构中,在前后两套中间出现 的引子,其作用和赚相似,起着过渡转接 的这种中间引子的前后,总是不同调式或 调性的套数。如《西厢记·拷红》(《集成曲 谱》本)折,在[仙吕·桂枝香]和[双调·锦 堂月]曲间加引子过渡。 赚:吴梅《南北词简谱》卷五南正宫 “赚”条下释云:“各调赚曲,大体相同,平 仄句法,或有小异而已。”今昆曲所存赚曲 均为四片,多为羽调式,大都唱散板,对比 南宋《事林广记》中所传《愿成双》[赚]曲, 有同有异。 赚曲在宋代是有节拍的,非如现在的 散唱,其节拍之法在《事林广记·遏云要 诀》还有保存,其云赚曲:“入赚头一字当 一拍。第一片三拍,后仿此。出赚三拍,出 声巾斗又三拍煞。”按照杨荫浏先生的解 释,赚的唱法是“开头一字一拍,第一段打 三拍;以后照样唱下去;到了赚结束的时 候,又打三拍。”⑤刘崇德先生在此基础上 的阐释最为详尽妥贴,他以宋元南戏《宣 昆曲曲牌结构试析 李连生 XJJUBAODIAN戏剧宝典● 本栏主持 李 固 075 2006年/第8期(总第279期)●戏剧文学 和遗事》中[连枝赚]曲词,配上《愿成双》 套曲中的[赚]曲谱字,再与《遏云要诀》相 对照,得出赚曲的唱法。今传一些赚曲在 每片开始两字处各点一头板(如《跃鲤记· 看谷》和《风筝误·逼婚》),加上一底板,共 三板,此与“入赚头一字当一拍。第一片三 拍”恰合。又,“出声”即赚四片后的一个四 字句,打三拍(按:今昆曲谱到尾句四字时 上板,亦为三拍,头二字合打一拍,后两字 各打一拍,共三拍,与《愿成双》[赚]曲相 同)。因《愿成双》[赚]曲有换头,为双片 曲,故有两“出声”,这恐怕是今赚曲尾句 多叠用的原因。 今昆曲赚曲多为羽调式,而整曲《愿 成双》套包括[赚]却为宫调式,这是宋曲 的调式特点。 所谓“巾斗”,即“筋斗”,“盖反复前句 之尾成后句之首,首尾翻复成跟头之势。” 宋词乐中常见此唱法。 故此,赚曲头片首句第一字唱一拍, 每片起句唱三拍,四片结尾用“出声”结 煞,唱三拍,以及“巾斗”唱三拍等乃是南 宋赚曲大致固定的唱法,今昆曲中赚曲亦 有所保存。 赚所用笛色总是与前面过曲所用不 同,即两个不同宫音系统曲牌的连接,有 时中间可用[赚]这个曲牌来过度。这样就 通过音乐气氛的转变把剧情的转变衬托 得更为鲜明。其特点就是在不同的两个曲 牌之间起到过度连接作用,使之宫调的转 换自然贴切、不露痕迹。如《金雀记·乔醋》 折中,[太师引](小工调D宫)及[江头金 桂](正宫调 G宫)中间就是以[赚]来过 渡。 尾声:《九宫普定论说》云:“尾声者, 迟以媚之也。或名‘余文’,或名‘余音’,或 名‘情不断’。总是十二板,凡一曲名或二 或四或六或八,及二曲名各二各四,俱不 用尾,大套则必用尾。”尾声,亦名[十二 时]。 尾声的板位也很规则,首句四板,第 二句五板,末句三板。一般为十二板,偶尔 有十一板或十三板者。按《事林广记》所载 “唱赚”谱《愿成双》套,其尾声曲牌为[三 句儿],按照《事林广记·遏云要诀》记载: “尾声总十二拍。第一句四拍,第二句五 拍,第三句三拍煞。此一定不逾之法。”则 今昆曲尾声句法板则与此全同,应是从宋 代唱赚曲乐中传来。 《九宫大成南词宫谱凡例》云:“尾声 乃经纬十二律,故定十二板。式律中积零 者为闰,故亦有十三板者。句仅三句,字自 十九字至二十一字止,多即不合式。”概括 得较为准确。 与北曲煞尾属于套数中的一个组成 成分不同(乐调上与前面的曲牌有连续 性),南曲尾声不入套数,可以说与套数无 关,但它的笛色必须与前面曲牌统一。 集曲:昆曲中集曲曲牌数量很大,几 乎占南曲全部曲牌的一半左右。而北曲中 只有杂剧《货郎担》中[九转货郎儿]一个 突出的例子。 南曲戏文创作和曲谱著述中,就已经 有了集曲的运用和总结,集曲之名由《九 宫大成》所定,《九宫大成》将本曲中插入 他曲牌之乐句或乐段,而形成数个曲牌摘 句集成一曲的方法称之为集曲,其“南词 宫谱凡例”云:“词家标新领异,以各宫牌 名汇而成曲,俗称犯调,其来旧矣。然于犯 字之义实属何居?因更之曰集曲。譬如集 腋以成裘,集花而酿蜜。”这是因《九宫大 成》编者已经不明“犯调”之确指为何,故 而更名为“集曲”。 此集曲之“集”字,应 仿照古人“集句”之“集”而命名。所谓“集 句”,就是集古人诗词中之成句以为诗。开 集句之风气者,应推王安石为始。宋人沈 括《梦溪笔谈》说:“王荆公始为集句诗,多 者至百韵,皆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 往亲切过于本诗,后人稍有效而为之者。” 这种集句,文字游戏的成分多些,与音乐 无关。而词中运用的这种手法,当时称为 “犯调”,最初确乎是与音乐相关的一个概 076 念。 犯调早在唐时的声诗中就已盛行。词 中的“犯调”也沿袭唐声诗而来。南宋姜夔 《凄凉犯》词自序云:“凡曲言犯者,谓以宫 犯商、商犯宫之类。如道调宫‘上’字住,双 调亦‘上’字住。所住字同,故道调曲中犯 双调,或于双调曲中犯道调,其他准此。唐 人乐书云:‘犯有正、旁、偏、侧,宫犯宫为 正,宫犯商为旁,宫犯角为偏,宫犯羽为 侧。’此说非也。十二宫所住字各不同,不 容相犯。十二宫特可犯商角羽耳。”由此可 知,犯调的本义是宫调相犯,这完全是词 的乐律方面的变化。如姜夔自度曲[凄凉 犯],自注云:“仙吕调犯双调。”这首词的 末字的谱字是“上”,仙吕调和双调同用 “上”字为结声,故可以相犯。故南曲中有 “仙吕入双调”,就是从姜夔此词衍变继承 而来。不过,由于宋代文人已多不晓音律, 故又以“集句”之形式,集数种词调而为一 体的方式来创作词调,亦称“犯调”。这种 犯调,名曰犯调,实即已与音乐无关了。 南曲集曲称为犯调,亦是从声诗、词 乐中的“犯调”承袭而来,但已有较大变 化。清张彝宣《寒山堂曲谱凡例》云:“犯 调,只是将同一宫调或同一管色之宫调中 二调以上,以致若干调,各摘数句合成一 曲便是。”同一宫调摘句而成的集曲,亦称 “犯本宫”,不同宫调曲牌摘句而成的集 曲,亦称“犯别调”,这种“犯别调”的集曲, 其宫调虽可不同,但一般要求笛色相同。 吴梅《南北词简谱》卷五南黄钟宫[霓裳六 序]下释云:“集曲法有二大要点:一为管 色相同者,二为板式不冲突者。”是故集曲 的原则为:所集各曲不一定同一宫调,但 无论所集曲调有多少,必须保持原调的基 本旋律。“各宫集调,假如中吕宫起句,中 间所集别宫几句,末又集别宫几句,至曲 终必须皆协入中吕宫,音调始和。”(《九宫 大成南词凡例》)王守泰总结为四个方面, 即参加集曲的各原始曲牌笛色相同,音域 相近,板眼速度相同,结音有共同性。 集曲的首、尾及中间段落的摘句,一 般应选择与原曲牌相对应的段落。《九宫 大成南词凡例》云:“起句必用首句,中句 必用中句,末用末句”:即集曲开始数句必 须取自原曲牌的曲首数句,中间数句须采 取原曲牌中间数句,尾数句亦必须采自原 曲牌曲尾若干句,这样做是有道理的,为 了保持曲式和调式的完整性,尤其起调毕 曲之处最能保持原曲牌腔调,使得新曲亦 能调性统一、结构完整。曲首和曲尾不必 是同一曲牌。如正宫集曲[刷子带芙蓉]为 “犯本宫”,即是由[刷子序]第一句至第七 句,后接[玉芙蓉]的最后二句,依次组成 集曲。 集曲的运用和过曲一样,不受限制。 可以和过曲混用组套,也可以用若干集曲 自行组套,如《红梨记·亭会》、《千钟禄·惨 睹》即为两出集曲套的折子。 不过后来,不少集曲已经不知所犯何 调,只是文字上的拼凑,近似文字游戏。因 此,这样的集曲现象,有学者认为是曲牌 瓦解之故。 注释: ①②吴梅《南北词简谱》卷五南黄钟宫[绛都]条 释文,载王卫民编《吴梅全集·南北词简谱》下册,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53、345页。 ③王守泰等《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南套》(下 册),第200页。 ④王守泰等编撰《昆曲曲牌及套数范例集·南套》 (上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90页。 ⑤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第十四章,人 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308页。 参考文献: ①守泰《昆曲格律》第三章“曲牌”,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②崇德《燕乐新说》,黄山出版社,2003年版。 ③洛地《魏良辅·汤显祖·姜白石———“曲唱”与“曲 牌”的关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3 期。 责任编辑 刘勤 XJJUBAODIAN戏剧宝典● 077
/
本文档为【昆曲曲牌结构试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