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

2010-07-12 31页 doc 71KB 54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8870

暂无简介

举报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文本据:Works of Young Marx on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并参刘丕坤译本分段) 讲授:彭富春 时间:2001年3月—6月 ——*2001年3月12日*—— 现代性 什么是现代性:     “现代”的语言意义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它区分于过去和将来并以我们谈论者自身为立脚点,因此它与时间相关。但是思想意义的现代包括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于是它具有几种不同的时间区分。     第一、广义的现代。它指自笛卡尔以来的思想,亦即自近代以来的思想,...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文本据:Works of Young Marx on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并参刘丕坤译本分段) 讲授:彭富春 时间:2001年3月—6月 ——*2001年3月12日*—— 现代性 什么是现代性:     “现代”的语言意义为: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它区分于过去和将来并以我们谈论者自身为立脚点,因此它与时间相关。但是思想意义的现代包括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于是它具有几种不同的时间区分。     第一、广义的现代。它指自笛卡尔以来的思想,亦即自近代以来的思想,它包括了一般意义的近代、狭义的现代和后现代,其主分别是理性、存在和语言。但是这种现代主要将近代的思想作为其。此时的理性或自我意识表现为主体,并与在客体意义上的世界构成了主客体关系。     第二、一般的现代。它指后黑格尔以来的思想,它排除了近代,包括了现代和后现代,其主题是存在和语言,但存在是其根本问题。这又具体化为个体的存在及其经验。     第三、狭义的现代。它指从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为止。这里不仅排除了理性问题,而且也排除了语言问题,唯有存在问题。     而所谓的后现代就是现代之后。但是后现代仍然有多种划分的可能。其一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思想,亦即贝尔所说的“后工业社会”的思想。其二指那些不是探讨理性和存在而是探讨语言的哲学,如哲学,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其三主要指以解构主义为代表的思潮,它以消解、反叛为其根本特色。     现代和后现代思想的区分主要不是时间性的,而是思想形态性的,所以后现代不仅可以在现代之后,也可以在现代之前,它们也可以同时并存。于是西方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现代和后现代的时代,或者是后现代的现代。     现代美学主要包括了黑格尔之后到海德格尔为止的美学思想。如果说黑格尔构成了形而上学理性哲学的终结的话,那么海德格尔则走向了现代存在思想的边界。因此黑格尔之后和海德格尔之间的思想正好形成了存在的主题。当然现代美学还包括心理、形式与符号的维度,但存在的维度是现代美学的核心。 (马克思)在现代思想中:     现代的现代性,即感性、审美的现代性。     三个思潮(方向):1、存在 2、心理 3、形式与符号     1、存在,即人的存在(生存的)     2、心理:古希腊至今。但至黑格尔为止,均是意识的、理性的;而现代则是非理性的。     3、形式与符号:传统哲学在这一维度上关注语言,而这一语言是概念。而现代哲学中的语言已超出这一范围。 存在维度的现代思想:马克思、尼采、海德格尔     马克思属于现代思想,其借助费尔巴哈走出理性精神,但其异在于费尔巴哈关注感性对象,而马克思关注感性自身。      感性有古希腊、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康德、黑格尔关注感性认识这一低级阶段,费尔巴哈关注感性对象,而马克思则是生产劳动实践上的感性活动的本身。马、尼、海不同地关注存在。青年马克思以“异化”解说存在。现代是存在决定意识,而古代是意识决定存在。     现象学的存在观。其核心是“事情本身”,而传统是“思想本身”、“纯粹理性”。     解释学的“存在”是“现在”,一种语言哲学,语言是可以理解的存在。     实用主义认为生活的有用即真理。 心理维度的现代思想:     表现主义、移情说、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     表现主义:强调直觉,心理结构中独特要素,即直觉的规定性。     移情说、距离说:强调功能。移情进入对象,而距离则超出对象。     完形心理学:审美心理结构的整体性。     精神分析:表层心理结构隐含的深层心理结构。传统的批判认为其只关注心理的病态、阴暗。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心理的有效、积极方面。 形式与符号维度的现代思想:     形式主义(贝尔):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意味并非内容,具有意味的无内容的形式。     卡西尔、苏珊-朗格的符号学:人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使用符号的动物。 后现代思想:     与现代无明显分界,但从存在走向语言的规定性。     语言分析:维特根斯坦。前期图象论,后期认为语言游戏即生活游戏,其后形成语言的极端。     结构主义:首先发现语言自身结构,继则符号学的结构,最后则是人的存在结构。     解构主义:消除结构,消除规定性。 存在论的三个代表:     马克思:人的存在是社会性的存在,个体的存在必须在其中获得意义,这一存在即生产劳动实践,即有意识地用工具改造自然。西方形而上学史关于人是理性动物的规定并不为马克思否定,但他追寻其基础,更本源的东西。劳动(使用生产工具的活动),但非日常经验的劳动,而是人的自由的活动,是人的自由得以显现的活动,这区分了人与动物。劳动者有自由与非自由之区分,这亦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分,即雇佣劳动者与共产主义者。人与动物的区分在于人按审美规律劳动,人的自由与不自由之分在于同时创造了宫殿与丑陋。马克思的现代思想仍借用了传统的主体与对象概念。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的问题不是经济,而是爱欲的本能冲动受到现代技术的束缚,现代人的解放不是自由,而是爱欲的解放。他还将马克思的经济、文化批判改造为语言批判,并为哈贝马斯继承。     尼采的存在是人的生命及其冲突,最后归为权力意志。尼采的权力意志是一种正面、积极的规定,并将人分为不同等级。人在其中沦为同一永恒轮回。这一存在的领悟必须回到古希腊的酒神、日神精神,狄奥尼索斯的狂欢与陶醉,以此反对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与宗教,但肯定艺术的美。他认为西方的历史即虚无主义的历史,应重估一切价值。     尼采的几个美学命题。     其一,艺术是权力意志最明显的形态。     其二,艺术应从艺术家而非艺术品来把握。     其三,艺术即存在与存在者的创造。     其四,艺术是对虚无主义最强烈的反抗。     其五,艺术比真理更有价值。     其中其一最为根本。古代传统(柏拉图—黑格尔)将艺术作为低级的感性显现,低于理性,而尼采却将其颠倒,以突出人的生命存在。     海德格尔探讨人的个性存在,并且人的存在始终与存在本身相关。早期即人生在世;中期探讨存在的历史,即虚无(显现与遮蔽)的历史;晚期即存在与语言本身。美学方面,早期不多,但直接启示了解释学美学,在此在当中理解语言的意义,即中期追问真理即存在的历史。艺术要从艺术品来把握,因其是创造活动的圆满,美即存在的显现,克服了传统形式上学对真善美的分离。晚期在语言维度探讨诗意语言,从语言处接受尺度,使要死者即人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手稿的意义:马克思如何对待此手稿。肯定、否定。     题目:哲学为何与经济学挂钩?哲学要求科学性,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德意志唯心主义认为的哲学科学是知识的系统表达。而马克思则认为应有其可证实性、经验性,而非仅是知识学。马克思强调经济的批判这一现实的批判,而非(纯)理论的批判。       《序言》 第1段:     思辨的批判和材料的批判;随意的建造体系两方面。现代思想不建造体系。传统哲学只关注思想本身的材料,而马克思关注作为思想基础的现实材料。批判要针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对思想体系的回避,没有传统哲学意义的完整体系,为什么?因为传统哲学体系基于理性,而存在现实的多样性却不能使现代哲学建立一个体系。 第2段:     关键在经验的分析。传统哲学中经验必然为先验代替。黑格尔认为经验必须被扬弃,经验不具有规定性。而马克思认为批判必须基于现实经验。 第3段:     强调自己作为实证的批判者与讲空话的批判家的差异。他们仍然囿于传统唯心主义,而实证的批判(真正的实证)是经验的。 第4段—第6段:     自己思想的几个来源。最重要的是费尔巴哈对马克思的意义,即关于感性,从对象走向自身。费尔巴哈的“未来哲学”相对于过去的理性哲学是感性哲学;实证的、人本的、自然主义的来自费尔巴哈。实证具有现实性,但费尔巴哈的实证是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即感性的对象的批判。这里的人本主义、自然主义在历史中不是主流,即认为人是哲学的主题。一切问题的根源。而传统认为理性是根本。同时自然也不是本源的,不过是材料,而非思想本身。这样的实证批判影响了马克思,并规定为劳动实践。     马克思美学的意义,必须抛弃先见,马克思哲学应置于现代哲学维度中。 ——*2001年3月19日*—— 《人的区分与美的规定》(《哲学研究》2001年4期) 人与动物、人与自身、美的规定、感性作为现代性:     马克思主义在与传统及现代其他思想的区分中获得规定,在显示其边界的过程中规定其思想。马克思的美学在其哲学中有其特殊意义,而理性主义者们的思想中美学是理性建筑术中的一部分,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康德、黑格尔亦如此,但有不同地位。而现代哲学研究的真、善、美具有了存在论的基础。     现代思想的维度:(1)存在,人的存在;(2)意识回归于生活世界;(3)语言     人的研究:人的本质(柏拉图);人的存在(萨特)     人的规定 :古希腊的世界是COSMOS,中世纪的世界是被创造的世界,近代的世界是理性,现代的世界是人生在世。人与动物的区分是无限的,但并不具决定性。人与动物的区分应是不可逾越的,这在近代是理性启蒙。而马克思认为存在比理性更本源,人是生活者、存在者、劳动者,并作出详细的现象描述,“人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序言》     反对空洞的、体系化的东西,而是源于费尔巴哈的感性的现实。 第7段:     批判神学家的同时表明自身思想的不同。批判的神学其起点是某种前提,即各种思想原则,公理,是自明的、不容怀疑的。但马克思却认为这种自明值得怀疑,现代思想家则追问根据这一最幽暗的、被遮蔽的东西。这种前提不是从现实出发的,而是思想性的。 第8段:     1、思想的纯粹性。思想是纯粹的,即自身是其自身。但批判的神学家所谓的纯粹思想和德意志唯心主义为马克思反对,因其认为思想不可成为思想自身,不能自设根据,只能来源于现实。此外,批判神学家的思想纯粹性不同于德意志唯心主义的思想自身的完成,即达到自身的现实性,所以是空洞的纯粹性。     2、批判神学家运用的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差异,内含现代与传统差异的萌芽。间接证明是思想自身的证明,思想的扬弃和发展,即黑格尔的正、反、合。而费尔巴哈哲学的核心是感性对象而非理性,这一对象的自明性在于其自己的实际存在,但它囿于感性对象自身,而未进入意识。马克思则设定现实前提。     3、批判神学家为何未超出感觉。一是自然性,二是“感觉到的”批判,而非现实的。 第9段:     马克思反神学。首先,一般的神学是哲学中最槽糕的东西;其次,神学不过是黑格尔哲学的漫画。马克思认为神学是虚幻的思想,因此必须批判。     神学和哲学的关系。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神不是启示的,而是理性的。中世纪神学将哲学问题变为神学问题,但有启示和理性分别的问题,神学只有论证,而哲学有怀疑、经验。上帝、世界的逆向。近代理性神学成为哲学一部分,信仰和知识。现代,哲学关于存在,神学关于上帝。 《异化劳动》     马克思接受了英国政治经济学的一般前提,但说明其错误,最终得出自己的出发点,即现实,在这一点上与他们区分。同时也与神学区分。     异化:德语中有“陌生化”之义,自身与自身的陌生化,远离、背离自身。异化劳动不同于精神的异化(黑格尔),那里异化是精神发展的环节。同时,异化劳动也不是认识论的、道德论的,不具备道德意味。因此异化劳动是纯粹现实的批判,超越善恶,是存在性的,对现存事实本身的批判分析。对异化劳动的研究是为了显示其根源。 XXII 第2段:     把结论当成了前提。 ——*2001年3月26日*——     人与产品的关系作为分析异化的出发点,海德格尔也正是分析艺术品来批判艺术问题。 《人的区分与美的规定》     人是理性的这个规定不为现代思想家否定,而是以更本质的规定来超越这一规定。人与自身的区分,比人与动物的区分更为本质。人与自身的区分贯穿西方思想。古希腊是英雄,中世纪是圣人,而近代是自由、平等、博爱的公民,但这都为神性规定,表述为人与神同在。而现代上帝之死表明人之死,尼采的超人与末人,海德格尔的能死者,以存在代替理性。而超人、能死者是将来时,并成为现代人的规定。马克思正是基于这一将来时,在人的过渡阶段讨论异化劳动和异化的人。对象化和异化是劳动对立的两面。马克思将意识的主题改造为存在的主题。劳动对象→劳动过程→劳动者。德意志唯心主义从意识出发到客体,回到主体。共产主义应是共生、共存,而共产主义者不仅与动物区分,也与异化的人区分。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 《异化劳动》 第3—4段:     国民经济学家将需要说明的东西作为虚幻的前提,这类似于神学家的空洞。而内在联系和本质联系才是马克思批判分析的真正开端。 第5—6段:     反对“原始状态”,即纯理性自身,纯上帝自身。现实不能设定,而是自身给予、自身显明的。反对将结论作为前提,或者虚构,应该将自身作为根据,至少应说明此设定的原始状态如何可能。国民经济学家与神学家一样,其思考方式应予以否定。马克思的出发点是现有的事实,即思想家自身存在的境域,人为其规定。现有的事实是政治经济学的事实,即劳动生产的事实。这不仅与政治经济学区分,也与传统哲学区分。 第7段:     对政治经济的现有事实予以规定,即人与物的事实,异化的事实,进而是人自身的异化。这样人与物的存在,即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存在,为劳动这一本源限定,而非抽象的人和抽象的物。 第8段:     这一“事实”直接显明,而非证明,即人与产品的存在这一事实。人与产品的关系是对立的,异化的,本应依赖于人却变成不依赖人。劳动对象使人异化是源于劳动本身的,劳动的实现和对象化是不可分的两面,而这一实现即外化,现实化的劳动。而异化即劳动现实化的必然,因为外在化、对象化的转变即是陌生化的过程。这些语言表述基于主客区分的德意志唯心主义。亚里士多德即认为现实高于潜能,但现实是潜能的圆满,是自身目的的最高实现。中世纪上帝创造了堕落的人,这皆非主客相分。 第9段:     对异化的现象描述。1、劳动的现实化表现为非现实化,以至于死亡。2、非对象化意味着对象的丧失。3、占有表现为彻底被剥夺,即丧失。 第10段:     人的异化这一事实的具体化,这一存在的事实是劳动生产的事实,表现为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异化关系。劳动产品作为劳动者的劳动的对象化表现为内在呈现出的事实。这一现实的异化与精神的异化相关联,并且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即从现实出发,而非从精神出发。这里是现象学式的现象描述和显示。并带有德意志唯心主义的痕迹,即主客相分。 XXIII 第1—2段:     人和对象的异化关系。人是劳动者、生产者,而对象是人生产的对象。这一对象不是德意志唯心主义的意识生产对象,而是自然,即感性的外部世界,非理性的内部世界,是质料性的,在其中并帮助以生产。这一自然不属于人,但是生产的对象,表现为生产、生活资料。人类关于自然的思想。中国的天人合一并未展开对自然的规定,不能反衬西方的天人相分。古希腊的自然作为在场者,作为是的存在。中世纪的自然是上帝的创造物,但另外一个意义上天与地是彼岸与此岸。近代自然与历史同属一个世界,但自然无历史性,同是精神的对象世界,这一主客关系体现为理性与自然的区分。马克思将自然作为劳动对象。尼采将自然视为大地、超人之本源,海德格尔区分了自然界本身,作为人的工具的自然是人生活于世的维度,其实是人生存的基础。而马克思将自然视为对象,这也是现代思想的特征。 ——*2001年4月2日*—— 《人的区分与美的规定》 美的规定:     人的两重区分决定美的两重规定。共产主义者是美的实现者,人与自身的区分造成了美和丑的创造。规律与规则是人设定的。美的规律是人的现实规则和创造规则,由于异化,美的规定与美的否定并存。马克思的美的研究是其共产主义理论的有关问题,而非独立的美学体系。感性不是感性认识,而是感性存在,这是马克思的现代思想。老庄的自然是与社会脱离的自然,而马克思认为自然是经过社会改造才成其自然,费尔巴哈亦在这一点与其分歧。在感性基础上,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同一 性;解释学则认为人文科学是解释性,自然科学是说明性的,而现代的自然科学是技术。 《异化劳动》 XXIII 第3段:     人和自然的关系,在此关系中体现自然的意义。自然作为生产、生活的资料,是质料意义上的,是被动的,必须由人的劳动赋予其形式。作为质料的自然自身是无法显现的,只有通过人的劳动,自然才有意义。 第4段: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并非完全同一,人与一切对象的关系基于人与劳动对象的关系。人改造自然界,由此而引起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改变。生产资料,由此更引起生活资料不属于劳动者。生产资料的丧失,使人要则成为雇佣劳动者,要则成为失业者。生活资料的丧失造成人的贫困。 第5段:     劳动者成为对象的奴隶。而本应人是主体,资料是客体。由于人通过劳动追求工作,追求生产资源,以及由于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因此,人成为奴隶。 第6段:     对异化的描述,异化造成了存在的悖论。黑格尔讲的矛盾可以扬弃,是辨证法的。而马克思的异化悖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方能扬弃,而不能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物弃。排比的修辞方式是随意的对现象的直接描述。 第7段:     国民经济学从抽象的人的本性出发,而轻视了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直接关系,但正是这种关系造成对象化、异化。国民经济学没有从此出发,因而不能发现异化和真正的劳动:雇佣劳动。而正是由此生产剩余价值;这构成马克思与其的分歧。美是生产出来的。古希腊是揭示美;中世纪上帝就是美自身;近代则是感性与理性的关系上建立美;现代就人的存在讨论美,但存在并非可实证的劳动。 第8段:     结语。人和对象的关系,由劳动和产品的关系决定。而有产者和对象的关系必须也基于此来说明。 第9—10段:     由产品转向生产,由结果回溯原因。劳动为何异化?劳动本身就是外化的活动,而非劳动者的内在的活动。为何先讨论产品,再讨论劳动?这在于生产的对象与生产本身。先有的事实是产品,此为思想最直接的事实对象,而劳动过程成为其后间接的事实。 第11—12段:     1、劳动是外在的,不属于人性,而否定人性。2、异化劳动成为手段,而非目的。而人性的劳动作为自由活动就是目的自身。3、自己在劳动中属于他人,而并非自己,即被雇佣。雇佣也意味着剥夺。劳动由内在性走向外在性,成为作为中介的手段,最终导致劳动者自身的丧失。 ——*2001年4月9日*—— 今天首先讲:     1、西方思想的演变     2、马克思以及现代思想家如何从事实出发(胡塞尔、海德格尔) 1、西方思想的演变     古希腊:真正的思想是洞见(insight、Einsicht、Ausicht),洞见是唯一的,而非此人或彼人的见解。洞见要看到真理本身,要与异见作斗争,如“我以为,大家说”等等,反对这种不证自明的意见或引证。从苏格拉底开始,对话因洞见与异见的区分因而是不平等的。异见往往是自诩为天才的人的狂妄。达到洞见须凭辩证法。     中世纪:真理与谎言。神的真理与人的谎言,天上与人间的智慧的区分。天上的智慧(真理)须通过启示来达到(如保罗)。正是由于区分产生了哲学与神学的区分,从世界到上帝或从上帝到世界。     近代:蒙昧与启蒙。上帝的启示之为蒙昧,因为人将独立获得自由思想的权利交于上帝;而启蒙将理性之光照亮人的自由思想,在理性法庭面前申述自己存在或不存在的权利。逻辑的推理是必经之途。     现代:经验与理性。理性是近代的理性,而经验则非逻辑、反理性、非理性,将逻辑、理性置于更本源的经验基础之上。经验有时成为体验,但真正的经验是存在,事实本身。马克思的经验即从实践到理性再到实践。     后现代:结构与解构。此前的思想必依赖一个结构,而后现代思想必须予以解构,从文本的语言本身出发,发现以前思想的悖论。 2、马克思以及现代思想家如何从事实出发(胡塞尔、海德格尔):     马克思是现代思想的主要维度之一。马克思如何体现其思想的现代性?从现有事实(经济学的)出发,即劳动者的劳动、生活。胡塞尔的现象本身是意识及其自身。马克思达到事实本身的四环节:1、人与对象;2、人与物(产品):显现物;3、人与生产过程:显现过程;4、人与类:显现者     1作为先有事实是最重要的现实,而2是消失了的过程,但2作为完成了的过程即1,而3依1来确证。此为马克思早期思想。马克思的晚期思想(资本论)的出发点是商品的聚集,但同样未从主体出发,而是反主体的。其早、晚期均从事实出发,而非主体。     海德格尔如何从事实出发?     马克思的异化超越了胡塞尔、萨特(肯定);辩证法掩盖了思想,而非凸现思想;解释与改造并非分而独立,解释同时已改造(批判)。     海德格尔:     早期:《存在与时间》。此后再没有体系化的思想。“人生在世”是一个整体的词语表达,但并非从人的主体出发。而是从人生存的世界出发,再则方为人,次则为人在世的几个模态。这与马克思的结构类似,但海德格尔关注焦点在“此在”本身。中期:《艺术作品的本源》。什么是存在?从艺术作品出发,再探讨不具独立意义的艺术家、艺术创造过程,因艺术作品已将后两者凝聚在一起,艺术作品是人的创造物、器具,但非一一般的创造物,如器具,而是以自身为目的,并与一般存在者、一般器具相区分。达到自身的艺术作品将真理设入自身。晚期:天地人神的合一。人是被其他三者规定的。     由马克思、海德格尔可以看出理性、主体的死亡。     在异化劳动中,人却在降低到动物水平才是自由的,但在作为人的劳动中,人却不自由。     人的动物功能不能与其他动物功能分开,但人的动物性必须由人性规定。 《异化劳动》 XXIII 第15段:     物的异化,人和产品的关系作为凝聚点,产品等同于人之外的感性的、自然的对象世界。自身异化,从对象到人。 XXIV 第1—2段:     从前两个规定推导出第三个规定,但这并非传统的逻辑推演,而是在经验中分析,以显明事实,而非证明。前面从产品回溯到过程,产品是前提,但此前提不是公理,而是事实,要推出的是事实中已有的东西显明它。人是类存在物。人首先作为类,而非个体,此外,人与外在的打交道首先基于人类与外物的区分,然后才是人与人个体的区分。人首先将自身看作类,当然先从实践,再从理论(意识)。其次,人将自身作为类,以及他物作为类,当作对象(理论和实践的)。人将自身看作类,类本身是普遍的,因而作为类的人也是普遍的。普遍的存在者同样也是自由的存在者。 第3段:     自然作为人类的对象。人类与自然的区分才能得到人类的自身规定,人类与非人类的关系即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但这是类与类的关系,而非规定者与被规定者的关系(如天人合一)。但这里的关系仍类似于德意志古典唯心主义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但马克思却已将此关系置于现实基础,此外,首先是对象,才是主体,而非主体到客体。人有普遍性,因而超出个体。人有普遍性,从而对象也具普遍性,对象的普遍性,使人的实践和理论也是普遍的。人与自然界,首先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身体,反过来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第4—5段: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类的关系。异化劳动使自然与作为类的人异化,类生活变成抽象形式,从而个人生活也变成抽象形式,即走向片面的生活,从人身上分离出去的动物性动能。劳动本是目的,但是异化劳动中,劳动只是手段。人与自身的区分是最根本的。 ——*2001年4月16日*——     西方美学,尤其在现代与后现代思考马克思,要在马克思文本中理解。马克思与同时代、后代的关系,中国如何接受马克思。     李泽厚如何接受马克思主义?     新、后或儒家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思想现代性的三种思路:西化,如胡适,新儒家(或与宋明理学相对的新新儒家);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严格说来应是西化的一种,但中国主要从苏俄接受马克思主义,李泽厚在此背景中思考马克思主义,但他试图走出斯大林炮制的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困境,走向人类学历史本体论、文化—心理结构、儒家马克思主义。但这一出路是否成其为出路?或是否仍处困境?工具本体、情感本体,用马克思主义改造儒家。     人类学历史本体论。本体论→人类学本体论→历史的人类学本体论。     本体论,或为存在论,即存在者的存在之本原、根据、开端。②反对将马克思哲学看成认识论,因为马克思哲学在根本上历史唯物论。③当代哲学背景中,本体论如何可能?本体论是形而上学,而现代哲学中,基本上反对本体论找出最后根据的企图(万物之外的所谓根据)。后现代消解逻各斯中心主义,本体论和本体根本 不能存在。人类学之于本体论。追问人类的本体,但人文科学根本是人类的,那么宽泛地称人类学的本体论有没有实际意义。人活着(事实状态作为出发点)——人如何活(人的主体性)——为什么活(个人的主体性)——活得怎样(归宿)。     历史的人类学本体论(或文化的人类学本体论)。历史(文化)是人类使用制造工具的活动,而这一活动就是最后根据,李泽厚如此规定。理性---语言---符号的动物;工具的动物,此两条路线分别从精神和物质规定人。工具作为本体一个悖论。所谓的历史的人类学本体论最终建基于人和自然的关系,在李泽厚那里又与天人合一相联系,问题是天人合一是静观,而非工具与主体的关系,因此李泽厚用马克思的实践来改造天人合一。同时,西方的自然在近代以前并不对人构成规定,而现代以后面对技术,自然死了,要做的是发现自然。李泽厚在马克思那里吸收了“自然的人化”。     文化----心理结构(情感本体)。情感作为根源,与工具作为根源,这相互矛盾,因此情感能否成为本体?情感是什么?与新儒家的道德形而上学(牟宗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对立。     儒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个体发展(情感)、心理建设作为从马克思主义吸收的原料;而儒家为李泽厚提供了作为巫史文化核心的天人之际观念。李泽厚将之界定为元典儒学的礼乐论、汉代的天人论、宋明理学的心性论、以子李泽厚自身作为第四期的人类学本体论。 《异化劳动》 XXIV 第6段:     人与动物的区分,为人自身区分作准备,并以之为人与人的区分。传统哲学认为人是理性动物,马克思认为人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类存在物。主客分离。有意识的活动。类的存在。自由动物与其生命无区分,而人与自身活动相区别,人作为主体活动,又将活动作为客体。人将自身的生活作为对象,而自身成为主体,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意识将意识之外的东西或意识自身作为意识对象。意识和意识 的对象使人成为类的存在,即普遍性的存在。类的存在是自由的存在。 第7段:     进一步探讨人与动物的差异。1、内在的尺度是人的内在还是自然的内在?2、美的规律是自然的还是人的?人与动物的活动的差异。Produce是将潜在的、不存在的东西拉出来。这里的生产是现实的生产。动物与人的生产活动有相似性,但其差异在于本能的生产和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的生产。美的生产。动物只知自身物种的尺度,而人却将自身内在的尺度运用于生产,同时懂得任何物种的尺度,因此生产是主客体合 一的生产,此非意识的主客合一。美的规则是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的规则,是将主客体合一的生产的规则。规则是被设立的,而非自然律。规律是自然的,规则是被设立的,而非自然律。规律是自然的,规则是人所设定的。(主客体合一)     西方历史上对美的规定:     古希腊认为是存在者的整体;中世纪是上帝的光辉;近代是感性对理性的显现。现代。尼采的权力意志表达;海德格尔的真理自身设入作品,他们反对传统认为美是真理的对立面或虚幻。马克思将美的生产作为人与动物的最高区分。 ——*2001年4月23日*——     马克思哲学在现实思想维度中:马克思所言的存在与尼采所言的存在。马克思哲学与德意志唯心主义。马克思哲学对儒道思想批判的可能。     马克思主义在现代思想中:中国引入的马克思主义源于苏俄,以其概念体系建立“斗争哲学”。20世纪80年代以后引入西方马克思主义改造苏俄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的人类学。2、马克思的实践观。3、相关的主体性思想。4、异化观。     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坚持什么?发展什么?是马克思的著作本身,是从其原典走出,超越斯大林、毛泽东。因而一要现实批判,二要理论批判。     一、在什么样的现状下批判现实。即现代、后现代,其中的技术主义、虚无主义。现时代的一切为技术规定,技术不仅仅是工具和手段,而人亦成为技术的工具和手段。信息技术是技术的领导者。虚无主义作为现代的产物一则来源于理性的死亡,一则来源于天道不再具有规定性。当然,这两者并非哲学的永恒主题,传统哲学的主题都会被这两者消解掉。     二、在已思想处获得启示,进以批判。1、儒道思想: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游戏,是禁锢,还是统一?此为儒家。人和自然的统一,是为道家。2、西方现代思想:尼采。对其所处时代存在状态的批判,以积极虚无主义克服上帝的死亡这一消极虚无主义。海德格尔。技术统治下人无家可归的命运,技术成为人的规定,剥夺了人和大地、世界的关系,而人的未来在于“还乡”。以上思想都相关于一个主题,即非经济的事实,而马克思讨论的是人作为劳动者的经济事实。而以上思想却又都缺乏马克思对现实的批判,既从实践找到批判的根据。     三、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和体系。1、技术主义时代人该如何?2、虚无主义时代人能如何?这是现实批判和理论批判,但要与语言批判结合。 《异化劳动》 XXIV     显现者的环节:人和类本质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有意识的生命的理解(生产活动) 第8段:     人如何获得类本质,而异化劳动如何剥夺类生活。人为什么是类存在物?人还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此由对象化劳动导致,因之人可以意识到自身,由创造而意识。对象化活动。首先使人的本性对象化,既类本性的确证,其次对象成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自然成为作品”。劳动的对象化作为自我活动不同于理性主义的意识活动,它不但在精神上而且在现实中使主客相分。通过劳动创造并静观世界,“直观自身”,即实践的人类学。这里有黑格尔思想的根源。异化劳动否定了对象化劳动,从而否定了人的类本性,最终颠倒了人与动物的区分。对象本是人的对象化,而异化劳动否定了此对象化,人的自由本性丧失。 第9—10段:     从目的、手段描述异化劳动。人的活动之所以自由正因为其自身为目的,而异化劳动却使人的活动成为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使人变成了动物。 第11段:     总结。人的类本性在异化劳动中被改变、遮蔽,使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精神本质)异化,使人的身体异化于人。身体和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马克思哲学的根本主题。 第12段:     人与人的异化作为必然结果。人与生产过程的异化是根本原因。人与产品、人与类本质的异化关系也源于此原因。人与类本质的异化和人与他人的异化之间的关系。这里没有先验自我,而是在社会领域使自我与他人构成异化关系。 第13—15段:     人和类的异化,个体与个体的异化关系,个体与自身的异化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必须在人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中体现。 XXV 第1段:     经济事实即人和产品的异化是批判的出发点,下面进入更广阔的现实的批判。即从生产力进入生产关系的批判。后面对黑格尔现象学的批判进入上层建筑的批判,这种结构的批判来源于康德所说的“理性建筑术”。 第2—6段:     从经济到现实,异化劳动如何在现实中显示自身。从劳动产品出发,探讨劳动产品和非我的他的关系。 ——*2001年5月14日*——     物质生产作为感性存在是决定性的,一方面不同于理性哲学(形而上学)传统,即不同于感性认识、先验感性论(康德), 不同于感性对象(费尔巴哈),尽管其非感性认识,而是实践活动的感性。另一方面不同于中国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尽管马克思感性活动亦包括自然,但绝非天人合一,因其继承了德意志唯心主义人作为主体对作为客体的自然的关系,而中国天人关系是伦理的,甚至是宗教的,天(自然)更像上帝,而共产主义与天下大同亦不同。这是对马克思思想与西方传统、中国划界。这是一个维度。     另一维度,与西方现代思想,尤其尼采、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区分。马克思与现象学从事情出发类似,从经济事实出发,并贯穿于其思想发展中,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惊人一致在于从给予的事实为劳动产品出发,分析异化,海德格尔从作为物的器具出发。马克思分析异化有四个环节:对象、产品、生产行为、显现者。而其差异在于马克思从事实出发(实践活动),海德格尔从“人生在世”出发。马克思认为人要劳动,并从之建立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而海德格尔认为“人生在世”并非仅是改造活动,因此改造活动仅是一技术活动,他反对技术主义。马克思与尼采区别在于,尼采从权力意志出发。 《异化劳动》 XXV 第7段:     劳动不属于劳动者,而是另一存在者,他是什么?为什么首先否定神灵和自然?因为从劳动产品的事实出发,要否定人们日常对这一事实的自然态度,即对诸神和自然的恐惧、崇敬。所以这一异已存在者不是神和自然。此为从否定走向肯定,即作为整体的存在的三部分:自然、神、人,否定二者而肯定一者。 第8段:     只有人才是这一异已的存在,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第9段:     异化劳动的所有者,不是神、不是自然界,不是作为劳动者的人,而是另外一种人,其思想道德类于一有缺口的圈圈。追问异化劳动,走向神、自然,回到人,但是非劳动者。马克思的否定找到了人与人的对立,并揭示出异化劳动的秘密。进而以剩余价值学说超越了劳动价值学说。 第10段:     通过人和他者的关系实现人和自身的关系。人和自身的关系,在于人将自身设定为对象,由对象意识到自我意识。马克思仍使用了传统主客体概念,但从意识领域进入现实领域,而这在现代思想中是罕见的,即对象性的关系作为人与人的关系。海德格尔认为此关系是人与人的“同此在”,一种镜子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与他人的的对象性关系才构成人与自身的关系。人的对象不属于自己,致使作为对象的人也不属于自己,致使人只能属于他者。 第11段:     人同自身的异化始终要通过他人。 第12—14段:     寻找异化劳动的主人,从劳动者走向非劳动者,由非劳动者找出私有财产。马克思将人区分为劳动者和非劳动者,尼采区分为超人、本人,海德格尔区分为能死者。 第15—17:     私有财产不属于劳动者,劳动者是无产者。异化劳动是私有 财产的原因,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外化。 第18—22段:     工资、私有财产矛盾的解决必须依赖异化劳动的解决。 第23—27段:     劳动者的解放包含全人类的解放。因为人的本性是劳动。但马克思仅将人理解为劳动者,新马克思主义(如马尔库塞)超越了人仅作为劳动者,认为人的解放不仅是物质实践的解放,还应是心灵的解放(审美的解放),从物质生产发展到文化、心理,所谓新感性,爱欲的解放。 第28段—完:     劳动者和非劳动者的关系必须置于异化劳动中,但却有不同的表现。非劳动者也是异化的。 《共产主义》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感性?什么是人的本性?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自身的关系。人和自身的自然关系。《共产主义》一章的证述基本上是肯定性的。 ——*2001年5月21日*—— 《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补入ⅩⅩⅩⅨ页     马克思从产品这一经济的事实出发,现象学式地考察事实本身,四个环节。     黑格尔的扬弃即否定又保存(发扬的保存),而马克思实际是彻底否定和抛弃,异化劳动不可能进入共产主义。     私有财产和自我异化在历史中的考察。     什么是共产主义?其几种形态。粗鄙的、民族的或专制的、真正的。从中体现出马克思的历史观,总体的和个体的。粗鄙的共产主义反映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1段:     必须从劳动和资本的对立来理解资本主义的矛盾,无产和有产的对立是静态的,必须从异化劳动来认识资本主义的劳动。 第2段:     自然异化和自我异化的扬弃作为历史进程,背后隐藏马克思的历史观。共产主义的几个形态;共产主义到共生主义。马克思采用政治经济的或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历史。原始社会,此时劳动无异化;资本主义社会,其所处社会现实,劳动是异化的;共产主义社会,异化被扬弃。无异化→异化→非异化。无异化之时没有异化的对立面,而非异化是对一设定的异化的否定。这是社会历史现实的三段论。异化不是矛盾,或悖论,而是资本主义时代劳动以及人性的一般特性。异化不具有普遍性。异化劳动的物弃表明一进步的历史观,体现出线性的历史观,基于时间的自然,即过去、现在、未来,而进步却是在此进程中走向未来,指向一目的。此即目的论的线性历史观。此历史观不仅是马克思的,也是西方现代思想中的基本态度。     尼采的历史观。过去是酒神和日神,狄奥尼索斯的美好;现在是十字架上的耶稣,理性扼杀了生命,道德扼杀了生命,将来是理性的反对者,既超人的时代,超人不是上帝,而是生活在大地上的。     海德格尔的历史观。过去是发生了的,保存至今的存有,是第一开端,在西方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思想的开端 ,存在在思想史的开端,历史的中间既形而上学的开端,柏拉图→尼采,历史的终端亦既另一个开端,能以要死的为死。他们的历史观都相信一进步的将来,未来的人是尚未实现的,而其自身正处于一过渡阶段。思想在此期间需要跳跃,是一种冒险。     马克思的这一历史观如何形成?古希腊的过去、现在、未来,并不含有未来胜于现在的观念,只是基督教把人从死亡的未来恐惧中解脱出来,上帝创造??乐园、失乐园、复乐园(犹太教的历史观),基督教把未来看作上帝、基督的再临。这种思想模式影响了德国哲学。     历史观的比较。     不相信进步未来的历史观,如老庄,要求回到过去,将来是对过去的回归。这不是扬弃,扬弃是超越过去。     循环的历史观。     后现代的历史观否定了上述历史观,尤其进步的线形历史观,认为没有将来,现在是虚无,最终要回到此时此地的生活。 第3段:     共产主义是对自我异化的否定。否定有苦干阶段。最初为私有财产的普遍化,此为粗鄙的共产主义,其次是民主和专制的,在私有财产、异化影响下的共产主义;最终是克服私有财产和扬弃异化的真正共产主义,人性的真正复归,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的矛盾的克服。共产主义和共产主义。共产主义(Communism)代表的是共同拥有,其中包括财产,但绝不是私有财产的普遍化,而是共同生活、共同发展。对粗鄙的共产主义的批判。其否定异化和私有财产,却走向私有财产的普遍化,从个别拥有到普遍拥有。普遍拥有的私有财产不仅是物,而且是人,即共产共妻。 第4段:     物的共同性只不过是对物的普遍私有。 第5—6段:     男女关系。此关系作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同一的。在何种程度上,人是自然的,而自然又是人的。男女关系。男女的身体关系、性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建立在劳动基础上,而人与神的关系也不同于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从劳动的总体关系区分各种关系,并分析人与人。而此种人与人的关系又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或者说人与自身自然的关系。但马克思忽略了人与精神(最终导致上帝)的关系。这种身体的关系不是肉体的,而是灵与肉的统一,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同一关系。     男女关系的几种道路:爱的天人合一;感性的爱(费尔巴哈)或者基督教“如夫妻一样爱邻人”;人和神的爱就象新娘对新郎(灵肉合一)。     男女关系的发展:最初的生殖关系,人欲的对象,分离了生殖,使男女关系纯粹化为肉体关系,并与家庭分离;生活伴侣,其中隐含了从属性;自由的共同体中的爱的游戏者。     日常语言中的男女关系:老公、老婆仅只是区分了性别;空泛的“爱人”;“对象”是基于德意志唯心主义的主客体分离,“朋友”的玩弄可能性。 ——*2001年6月4日*——     异化劳动是人在资本主义阶级的基本特性,而非劳动的抽象特性。共产主义是异化劳动的扬弃,应为自由劳动。异化劳动表现为私有财产和私有制,而共产主义意味着兴生,既自由人的联合体。     共产主义的几种形态:粗鄙的、民主的或专制的、最终实现的。     最后的共产主义探讨:     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西方形而上学只探讨人与理性的关系,费尔巴哈只针对感性对象,而马克思以感性活动为对象。     人与社会的关系,或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自身,人与类存在的异化在共产主义中获得解决。     人的存在与意识的矛盾也得以解决,既存在与思维是否并如何可能同一。 《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补入ⅩⅩⅩⅨ页 第7段:     此种形态的共产主义是不仅于对私有财产的克服,进入到人性的复归,但其还未证明共产主义是什么。 第8段:     共产主义的实现否定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而肯定人的存在本身的真正占有。“回归”意味着回归一已有的,而这已有的却失去了,但是,这已有的仍本有,其自身存在。海德格尔的“回归”从形而上学、存在思想的被遗忘回到非形而上学的存在本身,尼采认为是从道德的历史回到古希腊。中国的道家也有回归的意味,但儒、禅没有。马克思的“回归”同时意味着对过去成果的保存,又指向将来。既是实践的回归,又是理论的回归。此不同于知、意,情的三分,马克思的理论包括此三种人的意识结构划分,其实践是现实存在,而非之道德实践。自然主义、人道主义是实践问题,是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矛盾的解决。同时,共产主义又是理论问题,对形而上学的克服。 第9段:     共产主义是现实的过程,扬弃异化劳动并经历几种发展形态。同时在理论上,共产主义又是一思想过程。在下面的几段论述中:马克思将现实与历史,或谓存在与意识置于这一过程中,将实践作为经验和理论的基础。 第10—11段:     经济既是经验的基础,也是理论的基础,既生产劳动实践作为基础。私有财产是以往一切生产的感性表现,既异化劳动的表现。意识形态也是生产,为物质生产规定。在异化劳动的社会,意识生产也是异化的。私有财产的扬弃因而也是一切异化的扬弃。对异化的扬弃有现实和意识这两个不同领域。无神论、哲学的博爱不能指向共产主义的现实意义和实效。 第12段:     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创造社会,社会也创造人。社会规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是人与自然的中介,个人不能完成人与自然的统一,只有在社会中,既物质生产实践中个人才能与自然统一。而中国的天人合一没有对何种条件下、什么样的人与自然的统一作出规定。 第13—15段:     社会高于个体。社会不仅是直接的、集体的活动,即现实的社会性;而且,在科学、意识领域亦是社会性的间接存在。现实、科学、意识是人的社会性的几个层次。 第16—20段:     社会不是个人抽象的对立物,社会始终高于个人,并且是非个人的社会。如果社会与人对立,则社会成为对个体的压抑,而个体必然反抗社会。社会应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社会制订多样的游戏规则,人在这种社会中才能自由的存在。个人的存在和意识是为类规定的,而意识或思想又从属于存在。人既是个体性又是社会性的。思维和存在统一于实践中,但非异化劳动的实践,而是共产主义的实践。这个观点进入西方哲学史的进程。     西方思想的主题:     古希腊,被洞见的和必然存在的二者统一。中世纪,信仰的和给予的统一。近代,要思考的和要设立的统一。现代,思想和思想表达的存在。后现代,思维和存在被消解,认为此二者是逻各斯中心主义在不同阶级的表达。死亡是必然的,人作为特定的类的存在物的死与作为个体的人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不同,个体死亡,而类存在。海德格尔认为人是“能死者”,超出现实、必然、可能的逻辑区分,而是能够死,使死亡成为死。尼采的“死”是否定性的,存在是生命的上升。     中国对死亡持一种自然的态度,道家将之视为一自然过程,儒家对死者持人鬼沟通,死对生的守护和生对死的忠诚。 古希腊将世界区分为人世和阴间,死亡是生命的终结和开端,柏拉图又将死亡规定为进入天国的准备。基督教,死而复活,人和上帝。近代,人是理性的动物,人的肉体要死,而理性不死。 ——*2001年6月11日*——     关于论文写作:     语调和语句、段落关系的转换,篇章结构。     关键语词在文中的所指和内涵必须是清晰的,即是什么或不是什么,通过分析将其揭示出来,而不应以公理为当然前提,即演绎,或归纳。应该是借助现代思想进行语言批判,现象学的、解释学的、分析哲学的、解构的方法。     关系的转换。段和段之间不能断裂,必须有其自然的联系。     结构。思想必须有其结构,必然的组成部分,思想自身的结构。     共产主义是对并化劳动的异弃,三个方面:自然、社会、心灵。马克思的思想中没有上帝,世界只相关这三个方面。     P80:(4)这里谈到的“感觉”不是心理学的。应摒弃“感觉”这一语词的自然或日常理解。西方哲学不认为哲学有所谓中国的哲学,但对中西思想的关注是中国学者的独特境遇。马克思的“感觉”依赖于感性哲学,但不同于传统哲学中与理性相对的感性,也不是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而是感性活动,在实践基础上与人道主义统一的感觉,区分为异化的感觉和扬弃了异化的感觉,或非人性与人性的。 《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补入ⅩⅩⅩⅨ页 第21段:     对象性的异化,异化的克服,感性的全面解放。对象性活动和对象化活动是人的一般特性,以此力求克服主观唯心主义的主体性。马克思的主体性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异化性也是人的活动的一方面,(述、评,有根有据建基于文本而非偏见)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对立面,是疏远和陌生化,是资本主义时代与当今时代的一般特性。马克思从事实出发,反对从一般人性出发,而到对人性堕落的批判,而应从个体具体的事实出发。黑格尔的语言继承了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海德格尔从“人生在世”出发理解人的存在,反对主客体的区分,在主体与对象化上与马克思构成区别。他从世界出发来分析人,人在世界上的经验是沉沦、无家可归,而马克思是异化。海德格尔的思想中没有超越,只有虚无,与基督教思想相异。异化的克服,即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不同于对财产的占有、消费、享受,不同于所有。同时,全面占有的对象是人的世界、感性,将之据为已有,强调整体,人以及感性世界的整体,反对片面的理性和感性。     Being or have: 两者的区别      Being: It is X.     have:  You(he,I) have/has. 拥有、所有的意义     表明存在者拥有一存在者,或者此存在者为彼拥有者拥有,意味着规定和被规定,而被规定者不成其为自身。 第22—23段:     批判私有财产的感觉的片面性。首先,一切都是我的,或者说,一切都要是我的。因之,一切我的东西都是被占有。第三,此种 状态下,物、人都是被占有的。第四,一切都成为消费的。一切感觉成为拥有感。而感觉,或aesthetic,本应是自由的,远离对对象的占有。 第24段:     私有财产的废除是人的感觉的全面解放,因而共产主义不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因为,经济上的按需分配还未与占有相分离。马克思认为只有人的感性理论才是最根本的。而解放是非人到人。对象是人的对象。感性和理性的统一使感觉成为理论家,感觉与理性相关,但感觉并不抛弃自身,感觉是人的感性经验的的感觉。感觉构成了人与物的关系,人是规定性的。 第25段:     上一段论人与物的关系,本段转入人与人的关系,别人的感觉成为我的感觉,只有如此,人才是自由的人。人与人感觉的关系:相同、不同或差异、对立。而别人的感觉成为我的感觉意味着交流,即共生。 第26—27段:     人与非人感官不同,感觉也不同,人的感觉依赖于人的感官,但感官是历史的产物。对象成为人的对象,即由非人的成为人的;个人的对象成为社会的对象,社会的生产实践始终是规定性的。 ——*2001年6月18日*—— 《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补入ⅩⅩⅩⅨ页 第28段
/
本文档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解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