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_五津_小考

_五津_小考

2010-07-13 2页 pdf 64KB 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740226

暂无简介

举报
_五津_小考 “ 五 津 ”小 考 刘 中 文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云:“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五津”一词为蜀中地名, 在现行几种主 要工具书及流行颇广的唐诗选本中, 对此有两种解释: 其一认为,“五津”是蜀中·长·江自湔堰至犍为一段 的五大渡口 (如罗竹凤主编的《汉语大词典》、朱东润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徐中 玉和金启华主编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其二认为,“五津”是四川·岷·江上 灌县至犍为一段的五大渡口 (如商务印书馆编纂的《辞源》、台湾中华文化研究所印行的《中文大辞典...
_五津_小考
“ 五 津 ”小 考 刘 中 文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云:“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五津”一词为蜀中地名, 在现行几种主 要工具书及流行颇广的唐诗选本中, 对此有两种解释: 其一认为,“五津”是蜀中·长·江自湔堰至犍为一段 的五大渡口 (如罗竹凤主编的《汉语大词典》、朱东润主编的高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徐中 玉和金启华主编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等)。其二认为,“五津”是四川·岷·江上 灌县至犍为一段的五大渡口 (如商务印书馆编纂的《辞源》、台湾中华文化研究所印行的《中文大辞典》、 《唐诗鉴赏辞典》等)。这两种观点或把“五津”放在长江之岸, 或把“五津”置于岷江之滨, 虽一字之差, 却 谬以千里。 “五津”一词最早见于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其大江自湔堰下至犍为有五津: 始曰白华津、二曰 (万) 里津、三曰江首津、四曰涉头津, ⋯⋯五曰江南津。入犍为, 有汉安桥、玉津、东沮津, 津亦七。”那么 “五津”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呢? 我们先来寻找“自湔堰下至犍为”这一地段。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一》记曰:“汶 (江) 出徼外岷山, ⋯⋯又有湔水入焉, ⋯⋯江水 (按: 指汶 江、湔水等渚水的合流)又历都安县 (旧址在今四川省灌县东二十里) , 县有桃关、汉武帝祠。李冰作大堰 于此, 壅江作堋, 堋有左右口, 渭之湔堋, ⋯⋯俗谓之都安大堰, 亦曰湔堰, 又谓之金堤。”汶江即是岷江的 别称, 湔水是古蜀中的一条河流, 据《说文解字》、《汉书·地理志·蜀郡·颜注》等资料考证, 湔水发源于 成都西北岷山山系的绵  (今四川省汶川县) 的玉垒山, 流向东南, 在灌口 (今四川灌县) 与岷江汇流, 后 又在江阳 (今四川省泸州)与沱江汇流, 注入长江。《水经注》所记湔堰的位置即是今灌县境内的岷江与湔 水汇流之处。《文选·左思〈蜀都赋〉》李善注云:“金堤在岷山都安县西, 堤有左右口, 当成都西也。”左思 《蜀都赋》所云:“西逾金堤”之“金堤”及李善所指就是郦道元所说的都安大堰, 即湔堰。清《嘉庆一统志· 三八四·四川·成都府·堤堰》确切记载:“都安堰, 在灌县西二十五里, 亦曰湔堰, 亦曰犍尾堰。”从这些 资料看, 湔堰是秦时李冰在湔水与岷江的合流上所修筑的堤坝, 确址在成都西面的灌县之西。 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六十七·四川二》记载:“湔堰在县 (按: 指古青城县, 旧址在今四川灌 县东南)西, 即离堆口也, 亦曰都安堰, 又谓之金堤, ⋯⋯今为之犍尾堰。”这里又说湔堰的地点在离堆口, “离堆, 在灌县西南, 或曰灌口山也。”(《嘉庆一统志卷 384《四川·成都府》)《史记·河渠书》与《汉书·沟 洫志》都记载:“于蜀 (则) 蜀守李冰凿离堆, 避沫水之害, 穿二江成都 (之) 中。”离堆即秦蜀守李冰修建都 江堰之处。湔堰是以水名堰, 都安堰是以县名堰, 此堰也在岷江之上, 岷江又称都江, 因而都安堰在宋元 以后称都江堰。如《元史·河渠志》记载:“江水 (按: 指岷江) 出蜀西南徼外, 东至于岷山, 而禹导之, 秦昭 王时太守李冰凿离堆, 分其江以灌川蜀, 民用以饶, 历千数百年, 所以冲薄荡啮, 又为民患, 有司以故事, 岁治堤防。⋯⋯至元元年 (1264 年)十有一月朔日, 肇事于都江堰, 即禹凿之处, 分水之源也。⋯⋯ (李)冰 凿以避沫水之害, 中为都江堰。”这段史料记载同样证明元代修治的堤堰, 即《史记》、《汉书》所指的蜀守 李冰在离堆开凿修筑的都江堰, 旧称都安堰、湔堰、金堤, 其位置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北的岷江之 中。 15 北方论丛 1997 年第 6 期 (总第 146 期) 犍为, 古县或郡名。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二·四川七》记:“犍为县, 汉南安县地, 后周置武阳 县, 隋初 (按: 升皇 583 年) 改 (为犍为) 名属戎州, 唐初因之。上元 (按: 唐高宗年号 674- 676) 初, 改属嘉 州, 宋元因之。”这里所说的汉南安县及后周武阳县旧址即今四川省犍为县所在之地。又据《汉书·地理 志》、《嘉庆一统志·叙州府》等考, 犍为郡, 西汉武帝建元六年 (135 年) 设, 初治所在 州 (今贵州遵义 西) , 统县十二, 后移治 道 (今四川宜宾) , 又移治武阳 (今四川彭山县东, 非犍为县之武阳)。房玄龄等著 《晋书·地理志》记曰:“犍为郡, 属益州, 统县五。”又《华阳国志·蜀志》记载:“犍为郡, ⋯⋯后遂徙武阳, 至晋属县五。⋯⋯郡去成都百五十里。”从这些材料分析: 晋代, 犍为郡治所在成都以南不远的武阳, 旧址 在今四川彭山县东。所以常璩所说的“五津”地段“自湔堰下至犍为“之”犍为“即指晋犍为郡治所武阳, 即 今彭山县东的旧址。 综上可知《华阳国志·蜀志》所云:“自湔堰下至犍为”的确切地段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至彭山县一带 的岷江沿岸。由此可见,“五津”确实是这一地段岷江的五大渡口, 而不是在长江沿岸。 那么, 为什么第一种解释认为“五津”是“长江”沿岸的渡口呢? 这还错在对“大江”一词的理解上。 首先,《华阳国志·蜀志》所言:“其大江自湔堰下至犍为“的”大江”本指岷江, 而不是指长江。其前文 曰:“蜀郡州治属县五, ⋯⋯东接广汉, 北接汶山, 西接汉嘉犍为。州治大城, 郡治少城, 西南两江有七桥。 ⋯⋯长老传言李冰造七桥, 上应七星。”这段记载中所称的“大城”、“少城”都是指成都。宋人洪迈《容斋续 笔·台城少城》曰:“晋益州刺史治大城, 蜀太守治少城, 皆在成都, 犹云大城、小城耳。”少城即小城, 其相 对成都大城而言, 在成都城西。而此处的“两江”, 则是指岷江与郫江 (湔水与绵水的合流称郫江) ,“李冰 造七桥”是指李冰治水时在成都西至灌县一带所修建的桥梁。所以, 常璩所言的“大江”显然是指流经成 都西面的岷江。 其次, 岷江, 古时也称“大江”。虽古籍中的“大江”多指长江, 但不一定都指长江, 也泛指包括长江在 内的较大的河流, 而岷江则是蜀中有名的大川。岷江, 也称渎水、汶江、都江、外水等, 它发源于岷山北部 的羊膊岭, 向南流经松潘, 至灌县分为内、外两江, 至彭山两江重汇, 在乐山与大渡河汇流, 在宜宾并入长 江。岷江沿途与大小十几条河流汇分, 在不同的地段有不同的称谓。《嘉庆一统志》就多次称岷江为“大 江”。如卷三八四《四川·成都府一》记载:“大江, 源出岷山北, 自茂州汶川县流入, 东南又灌县西, 又东南 经温江县西、崇州东, 又东南经新津县东。又东南入眉州彭山县界, 亦称岷江。”大江也称岷江, 言之甚明。 《史记·河渠书》司马贞《索隐》引唐李泰《括地志》云:“大江亦名汶江, 一名管桥水, 一名清江, 亦名水 江。”其所言“汶江”即为岷江的别称, 而管桥水、清江、水江等也是岷江“在其州郡城邑间者, 往往随地立 名。”(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 66《四川·成都府》)岷江因流程较长, 古人多称之为“大江”。另据《中国 历史地图集·唐五代十国·剑南道》查证, 岷江在源头至茂州汶山 (今四川茂汶县)、灌县至郫县、成都至 彭山、青神至犍为这几段都有“大江”之称。 经过上述考证, 古代蜀中的“五津”确切位置是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至彭山县一段的岷江沿岸。篇首所 列“五津”的两种解释, 其第二种观点虽确指“五津”在岷江之上, 但错把晋时犍为郡认作隋唐以后的犍为 县, 混淆了郡治与县治, 把郡治之武阳 (今彭山县东) 错认为是后周的武阳县 (今犍为县) , 导致“五津”地 段从彭山延至犍为。其第一种观点的“长江”与“自湔堰下至犍为一段”自相矛盾, 其原因就在于对地理位 置的考证及对“大江”一词的理解上均有所失。 (作者哈尔滨师大中文系讲师 哈尔滨 150080) 责任编辑: 郭明志 25 THE NORTHERN FORUM №6 1997 (Sum № 146)
/
本文档为【_五津_小考】,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