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糖尿病与尿蛋白

糖尿病与尿蛋白

2010-07-22 43页 doc 114KB 10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5369

暂无简介

举报
糖尿病与尿蛋白目的:探讨尿蛋白三项与血清镁(magnesium,Mg2+)水平的关系。   方法:分别采用Arsenzo-III方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Mg2+水平及尿蛋白三项。   结果:血清Mg2+不仅与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球蛋白(Immunoglobulin G, IgG)、白蛋白(Albumin,Alb)直线相关(p 目的:研究格列美脲对代谢综合征中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对42例代谢综合征并存在糖...
糖尿病与尿蛋白
目的:探讨尿蛋白三项与血清镁(magnesium,Mg2+)水平的关系。   方法:分别采用Arsenzo-III方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Mg2+水平及尿蛋白三项。   结果:血清Mg2+不仅与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球蛋白(Immunoglobulin G, IgG)、白蛋白(Albumin,Alb)直线相关(p<0.005),而且还与年龄直线相关(p<0.005)。血清Mg2+随着尿蛋白三项中的一种或两种不同蛋白的升高而升高(p<0.005),然而单存Alb升高组血清Mg2+却较三项正常组稍低(p=0.991)。   结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病情越重血清Mg2+水平越高,DN进入临床期后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及镁剂应慎重。尿蛋白三项与血清Mg2+的联合检测有助于DN早期诊断。 目的:研究格列美脲对代谢综合征中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对42例代谢综合征并存在糖尿病的患者给与格列美脲片1~6 mg/d,治疗12周,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S),餐后2 h血糖(PBS),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按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公式计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IRI)。   结果:治疗12周后,FBS降低2.35±1.46mmol/L(P<0.001),  PBS降低5.43±2.56mmol/L(P<0.001), HbA1c降低1.95±0.86%( P<0.01) ,FINS无明显改变(P>0.05),PINS增加29.86±16.48mIU/L(P<0.001);IRI为1.45±0.5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   结论:格列美脲能有效降低代谢综合征中糖尿病患者的FBS、PBS及HbA1c,既能刺激PINS分泌,又能明显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有关资料表明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 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致残、致死率居世界第三位,如何预防糖尿病患者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极为重要。在诸多现有预防检查的措施中,由于尿蛋白测定具有取材容易、无损伤、灵敏、特异、快速、廉价等优点,所以均被各级医疗机构视为监察肾功能有否病变,首选的检查方法和诊断指标。但由于尿蛋白测定的方法很多,选择不当,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将造成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漏诊,使患者失去治愈康复的时机。本文就尿蛋白检测方法与糖尿病肾病防治工作的关系探讨如下。 1 常用的尿蛋白测定法易使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漏诊 据国内外大量文献报道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含量为30~300mg/24h左右。而目前国内各级医疗机构普遍选用的尿蛋白测定法是干化学试剂带法、磺基水杨酸法、加热醋酸法,它们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0~150mg/L、50~100mg/L、150mg/L [1~5] ,因受各种技术因素、观察结果的条件、试剂或试纸带的质量、仪器的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上还往往达不到上述最低检出限的目标。又由于尿中多种微量蛋白虽然它们在肾脏病变的早期就迅速增高,但即使显著增高时的绝对值是很小的,占尿总蛋白的比率也是很小的,往往不能引起尿总蛋白的显著增高。上述 些定性或半定量的方法因灵敏度偏低,检测结果显示假“阴性”。使很多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尿蛋白亚临床升高者漏诊,尤其是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中并不适用,否则将对医生引起误导,使患者的防治思想产生麻痹,延误病人防治和康复的时机。如文献报道测定试纸带法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尿样93份,白蛋白高于正常者有44例,占总数的47.3% [6] ,林青等报道67%的糖尿病患者尿蛋白阴性时,尿中白蛋白增高 [7] 。所以对使用上述方法时尿蛋白正常的结果,特别是有糖尿病的患者,必须选用其它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尿蛋白测定法作复检。 2 尿特种蛋白检测法有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诊断比较困难,用传统的方法定性或定量测定尿蛋白结果均正常,漏诊率很高,而病人一旦出现临床肾病,即尿白蛋白排出量高于20~200μg/min或含量大于30~300mg/24h,此时肾损伤已不可逆转 [8,9] ,故早期防治十分重要,是关键。为此,临床实验室必需找出尿蛋白测定更灵敏、更准确、更特异的新方法,近些年来发现,由于糖尿病患者在肾功能早期病变过程中,有一些尿中的特种蛋白,如:尿白蛋白(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α 1 -微球蛋白(α 1 -MG)、尿β 2 -微球蛋白(β2 -MG)、尿Tamm-Horsfall糖蛋白(THP)、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转铁蛋白(TRF)、IgG 4 等已往往呈显著增高 [10~12] ,虽然这些蛋白质在尿中的绝对含量很低,而且绝大部分(尿清蛋白除外)即使到疾病的晚期也不能构成尿总蛋白的显著增高,但自身却都有增高很快、变异很大、特异性很高的特点,故测定上述尿中特种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很有帮助,据资料报道组合配套测定有更好的临床价值 [13~16] 。 3 大量体检和基层医疗机构如何正确选用尿蛋白测定法 虽然尿特种蛋白测定有很好的临床意义,但在体检或普查时因工作量很大,或基层医疗机构没有相应的设备和试剂,目前大多数临床实验室仍都无条件实施,只是做尿蛋白定性检查(即使有条件的单位也大多只用本文所述的传统方法测定尿蛋白),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本不能达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目的。为此,我们探讨和研究了适合大量体检和基层医疗机构应用的方法。认为只要选用以下尿蛋白测定法就可以基本达到既方便快速,又不使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漏诊的目的。 3.1 选用高灵敏度的尿总蛋白定量测定法 有关资料表明肾损伤早期尿蛋白的增加主要是尿白蛋白的增加,因测定尿中总蛋白与单独测定尿中白蛋白有80%的相关性 [17] ,故无条件测定尿中特种蛋白的单位可选用高灵敏度的尿总 蛋白测定法作弥补,如考马斯亮兰法、邻苯三酚红-钼酸钠法、丽春红-S法等。但这些方法有的操作太繁杂、结果变异较大,有的染料对比色杯等污染严重。为此,笔者根据邻苯三酚红不着色比色杯和污染环境的优点 [18] ,建立了用该染料简易、快速测定尿中总蛋白的方法 [19] ,特别适合在体检和普查中使用。 3.2 测定尿中清蛋白 尿清蛋白排泄率95%可信上限为20μg/min,以20~200μg/min(30~300mg/24h)为微量清蛋白尿,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测指标,已被国内外公认。我们研究的用溴酚兰指示剂快速筛选尿中清蛋白法 [20] ,不须特殊仪器和试剂,简易快速、特异性强、不受尿中常见物质的干扰,对肾早期损伤的监控效果良好。 3.3 用高灵敏度的白蛋白试剂带法 德国宝灵曼公司研制的Micral-TeST白蛋白测定试剂带,检测范围为0、10、20、50、100mg/L,也简易快速。 糖尿病肾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应及早防止其发生和延缓其发展。目前治疗的方法有:(1)严格控制糖尿病,使空腹血糖降至接近正常;(2)积极控制血压,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肾功能正常时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减轻蛋白尿,减慢肾小球硬化,保护肾功能;(3)降低血液粘滞度,抗血小板聚集,抗纤维蛋白形成,降低肾小球内循环阻力,减少肾小球高压、高灌注、高滤过状态。(4)不饱和脂肪酸的应用,促进肾小球毛细血管再生及修复。 现在就是尽量要他高兴点 对付糖尿病和肾病用螺旋藻和花粉。 利尿、提高免疫力的茯苓、车前草、黄芪粥。 全面提高体质,必须合理饮食,均衡营养;有氧气运动;心情愉快。 多吃抵抗肿瘤癌症的(提高免疫力)的东西,例如灵芝就是很好,普通的食品,例如香菇、新鲜萝卜、蘑菇、猴头菇、草菇、黑木耳、银耳、百合、大蒜、西红柿、红薯(白薯)、茶叶、海带等。 饮食要均衡营养,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少点油炸、色素、防腐剂、香精、淹酸等垃圾食品,以免破坏免疫力。 黄山蜂业的蜂产品,可以邮购的,http://www.hsbee.com(黄山蜂产品直销),有花粉、蜂胶、蜂蜜、蜂王浆等。 特别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或家里的老人,吃蜂胶、蜂王浆、花粉等对身体健康很有利。蜂王浆含有激素,不适合小孩。小孩适当吃蜂蜜、花粉、蜂胶没有问题的,或者在需要的时候吃,很保护身体的。花粉是植物的精子,是植物中最好的。蜂花粉不用破壁的,便于保持有效成分不被破坏和不容易变质。花粉特别对肠道和肾好。不破壁的花粉,才20多元1斤,最好首先试着吃,接着从少量开始,喝点茶更好,极少数人会对花粉过敏的。 蜂胶的很多神奇医疗保健功能,都与其抗菌消炎、排除毒素、增强免疫、软化血管、净化血液、改善微循环及阻止脂质过氧化等作用分不开 持续尿蛋白阳性是糖尿病肾病的表现,尤其是以白蛋白为主的蛋白尿。此时住往伴有2期以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同时尿蛋白阳性的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大大增高。尿蛋白排出的多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尿量等。24h尿蛋白排出量是相对稳定的指标,所以24h尿蛋白定量分析可以作为观察糖尿病肾病转归的指标。 糖尿病患者除血糖偏高外,还常有血脂偏高、肾脏并发症等问题。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戒除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饮食,适当控制饮食总热量及体重,并且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同时还要忌酒及避免摄食过甜、过咸和含钾高的食物,以控制病情。   一.少油少脂管住嘴   有血脂偏高问题的糖尿病患者应先检查自己的一日三餐,如果常吃一些会使血脂肪上升的食物,如肥肉、五花肉、猪油、猪皮、鸡鸭皮、动物内脏、蟹黄、鱼卵、蹄膀,或者油炸、油煎食物等,务必要戒除,至少要控制。大部分的鱼肉所含脂肪量比猪、牛、羊肉少。烹调时,也应避免使用动物油、奶油、椰子油、棕榈油或含油高汤,尽量用菜油,色拉油或茶油。   日常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膏粱厚味。如果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病变,出现蛋白尿、少尿、电解质不正常、高血压、水肿等症状时,饮食上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取,并且要注意食用蛋白质的品质,每天蛋白质的来源应至少有三分之二是来自优质动物性蛋白,如肉类、蛋、奶类,其余三分之一由黄豆制品、米饭、蔬菜供应。   若需要限磷者应避免使用各类奶制品、蛋黄、内脏、汽水、可乐、坚果类、全谷类等食物。肉食宜白水煮熟后烹饪,以帮助脱磷。   二.低盐低糖高纤维   糖尿病并肾病的患者同时应避免摄取过多的钠盐,以免造成水潴留,加重水肿,有肾病变的患者每日食盐用量应不超过五克。至于含钠盐较高的调味料,如豆瓣酱、辣椒酱、蚝油、;含钠盐高的腌制品有酱菜、酱瓜、荫菜、泡菜、榨菜、咸菜、雪里红;含钠盐高的加工食品有肉松、肉干、火腿、腊肉、咸蛋、卤味、香肠等也要当心。 蔬菜、水果、燕麦、豆类富含纤维、类黄酮素、抗氧化维生素等,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对患者有益。但当血钾过高时,为减少钾的摄取,应避免生食蔬菜;水果类方面应少吃黑枣、红枣、榴、草莓、香蕉、龙眼、哈密瓜、西红柿、水果干等;咖啡、浓茶也应避免使用。   两种尿蛋白检查方法:  常规尿蛋白检查:阳性表示已有明显的肾病  24小时微量白蛋白检查:升高表示有早期肾病 两种尿蛋白检查方法: 常规尿蛋白检查:阳性表示已有明显的肾病  24小时微量白蛋白检查:升高表示有早期肾病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在西方国家已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首位疾病,在终末肾衰病例中约占30%~40%,近年我国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上升,因此,必须重视其防治。   要制止糖尿病肾病进展,必须进行综合治疗,其中包括饮食治疗。糖尿病肾病病人的饮食治疗涉及诸多方面,针对糖尿病需控制糖入量,针对肾脏病还需控制蛋白质入量(尤其出现肾功能不全时)、脂肪入量(尤其出现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时)及食盐入量(尤其出现高血压及水肿时),并需保证充分热卡,以防止发生营养不良。本文仅拟对蛋白质饮食治疗作一详细讨论。   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肾病有何益处?   低蛋白饮食能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改善糖、蛋白及脂肪代谢,减轻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及并发症。   减少尿蛋白排泄及改善蛋白质代谢蛋白尿病人蛋白质入量与尿蛋白排泄量密切相关,低蛋白饮食能减少尿蛋白排泄。另外,在充分保证热量条件下给予低蛋白饮食,机体将会适应性增加蛋白质合成,减少氨基酸氧化及蛋白质降解。机体通过这两方面机制即能维持中性或正性氮平衡,改善蛋白质代谢。   延缓肾损害进展这与减少尿蛋白排泄相关。现已知蛋白尿、尤其是大量蛋白尿可增加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促进肾小球硬化;而且,滤过的蛋白质(包括补体及生长因子等)及与蛋白结合的某些物质(包括脂质及铁等)被肾小管重吸收入细胞后,可活化肾小管细胞释放致病因子并进入肾间质,导致肾间质炎症及纤维化。低蛋白饮食减少了尿蛋白排泄,即能减轻上述致病反应,延缓肾损害进展。   减轻胰岛素抵抗及改善碳水化合物代谢2型糖尿病和(或)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病人常出现胰岛素抵抗,致使空腹血胰岛素浓度增高,糖耐量试验异常。肾功能不全时出现的胰岛素抵抗与体内某些蛋白质代谢废物拮抗胰岛素作用相关。低蛋白饮食减少了这些废物的生成,故能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   改善脂肪代谢糖尿病肾病及肾功能不全病人常出现脂肪代谢异常,血清甘油三酯和(或)高胆固醇升高,低密度、极低密度脂蛋白及脂蛋白(a)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肾功能不全病人出现脂肪代谢异常也与体内代谢废物抑制脂蛋白脂酶及甘油三酯脂酶活性,使脂肪分解代谢减弱相关。低蛋白饮食减少了这些代谢废物生成,故能改善脂肪代谢。   减轻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不全病人体内大量酸性蛋白质代谢废物堆积,从而产生代谢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危害极大,可引起或加重肾功能不全病人的许多症状及并发症(如高血钾症、营养不良、肾性骨病及心肌病变等)。低蛋白饮食减少了这些代谢废物的生成,故能使代谢性酸中毒减轻。   改善钙磷代谢及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肾功能不全病人肾小球滤过磷减少,使血磷增高并可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肾脏生成钙三醇减少,血钙降低,进一步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致使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低蛋白饮食能使食物中磷含量减少(进食1g蛋白质食物常同时摄入15mg左右磷),如果同时服用药物复方α-酮酸(开同,ketosteril),又会增加血钙(详见后文),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改善高转换型肾性骨营养不良症。   如何制定糖尿病肾病的低蛋白饮食治疗?   Mogensen将1型糖尿病肾损害分为5期,1期为肾小球高滤过期(主要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增高);2期为无临床表现的肾损害期(此期休息时尿白蛋白排泄率正常,即<20μg/min或<30mg/d,但是应激时将增多超过正常值);3期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此期出现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在(20~200)μg/min或(30~300)mg/d];4期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期(从尿常规化验蛋白定性阳性起即进入此期,随后尿蛋白逐渐增多出现肾病综合征,肾功能开始恶化);5期为肾衰竭期(出现慢性肾衰竭)。这一分期现在认为也适用于2型糖尿病。   那么,糖尿病病人应从哪期肾损害开始应用低蛋白饮食呢?低蛋白饮食治疗方案应如何制定?该低蛋白饮食治疗确能延缓肾损害进展吗?这些重要问题目前尚缺乏大规模循证医学试验证据,但毕竟已有不少临床试验观察。   Walker等对19例1型糖尿病4期肾损害病人进行了一项自身对照临床试验,先让病人进正常蛋白饮食(1.13g/kg/d),而后改为低蛋白饮食(0.6g/kg/d),各观察30个月,进行自身比较。其结果显示:低蛋白饮食时期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速率显著减慢,仅为正常蛋白饮食时期的1/4,并伴随尿白蛋白排泄减少。   Zeller等对1型糖尿病4期肾损害病人进行了一项前瞻、对照临床研究,给予20例试验组病人低蛋白饮食0.6g/kg/d(实际蛋白摄入量达0.72g/kg/d),给予15例对照组病人正常蛋白饮食1.0g/kg/d(实际蛋白摄入量达1.08g/kg/d)平均观察35个月。其结果显示:前组GFR下降速率为3.1ml/min/year后组为12.1ml/min/year两组差异显著(P<0.02)。   近年,Hansen等对1型糖尿病4期肾损害病人进行了一项前瞻随机有对照临床试验,给予41例试验组病人低蛋白饮食0.6g/kg/d(实际蛋白摄入量达0.89g/kg/d),41例对照组病人保持原来蛋白摄入量(实际蛋白摄入量为1.02g/kg/d)观察4年。其结果显示:到达终点(进入终末期肾病或死亡)的病人比率:前者为10%,而后者达27%,两者差异显著(P=0.042);前者与后者比较,进入终点的相对危险为0.23(0.07~0.72,P=0.01)。上述三项试验都从4期糖尿病肾损害才开始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虽然方案不尽相同,但是结果却都一致显示低蛋白饮食能延缓肾损害进展。   在对已报道的临床试验进行综合分析后,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ADA)对糖尿病肾病的低蛋白饮食治疗作了如下建议:从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开始低蛋白饮食治疗。肾功能正常的病人,饮食蛋白入量为0.8g/kg/d;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后,饮食蛋白入量为0.6g/kg/d.这是目前临床可以遵循的方案。   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时如何防止营养不良发生?   在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方案时,仍需注意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病人更应注意,这是因为:   ①糖尿病病人体内胰岛素缺乏(2型糖尿病病人还存在胰岛素抵抗),肌肉蛋白合成减弱;   ②临床糖尿病肾病期病人常有大量蛋白尿(甚至进入肾衰竭期后仍如此),蛋白丢失严重;   ③糖尿病病人常合并胃肠植物神经紊乱,食欲不佳,所以很易导致机体负氮平衡。   防止营养不良的关键是保证病人起码的蛋白质摄入量(不能低于0.6g/kg/d)及足够热量[热量需达146.3kJ/kg(35kcal/kg)],肥胖或老年患者热量可略少为125.4kJ/kg(30kcal/kg)。一般而言,在此总热量中脂肪供热约占30%,蛋白质供热约占10%,其余热量将由碳水化合物氧化供给,而糖尿病病人也要限制碳水化合物入量,怎么办呢?只能在给足碳水化合物的同时注射胰岛素以降低血糖。   防止营养不良发生还要在低蛋白饮食治疗过程中密切检测病人顺从性及各种营养指标。要监测病人食物热量及蛋白质入量来了解病人饮食顺从性。热量要靠准确记录三日食谱来计算。蛋白质入量要靠测定病人24小时尿中尿素含量,通过计算蛋白质分解率(proteincatabolicrate PCR)来判断,PCR=(10.7+24小时尿中尿素/0.14)g/d+尿蛋白排泄量g/d,在氮平衡状态下病人蛋白质入量与PCR相等。依据上述检测结果,随时指导病人饮食,提高病人饮食顺从性。病人营养状态要依靠下列指标来判断:   ①人体测量,如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 BMI)、上臂肌围及三头肌部位皮褶厚度等;   ②生化检查,如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   ③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ubjectiveglobalassessment SGA),根据病人饮食、症状、体征及功能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一旦上述指标有不良变化,即应及时寻找原因,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为防止发生营养不良,在给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病人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时,还可添加α-酮酸(酮-亮氨酸,酮-异亮氨酸,酮-苯丙氨酸及酮-缬氨酸)、α-羟酸,羟-蛋氨酸及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组氨酸及酪氨酸)的混合制剂——开同。开同除能提供肾功能不全病人常缺乏的10种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及组氨酸和酪氨酸),保证病人营养外,与直接供给必需氨基酸相比,它还有如下优点:   开同成分中的α-酮酸及α-羟酸摄入体内后,在转氨酶作用下能与氮结合生成相应氨基酸,故能减少体内尿素氮;α-酮酸及α-羟酸与氨基酸不同,它不扩张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因而不会增加肾小球内“三高”(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三高会促进肾小球硬化);此外,α-酮酸及α-羟酸是以钙盐形式存在的,服开同的同时也就补充了钙。1998年Barsotti等报道了他们应用低及极低蛋白饮食配合开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该试验包括了22例1型及10例2型糖尿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病人,肾病处于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及肾衰竭期,所有病人在进自由饮食观察(1.8±1.6)年后,依据肾功能分成两组:19例GFR(8.9±5.6)ml/min的重症病人为A组,给予极低蛋白饮食(0.3g/kg/d)加开同(1片/6kg/d);13例GFR(44.6±12.8)ml/min的轻症病人为B组,给予低蛋白饮食(0.6g/kg/d)加开同(1片/kg/d),两组病人均充分保证热量,共治疗(3.7±3.1)年。其结果显示:   ①营养状态:A组/B组病人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及转铁蛋白的检测结果,与自由饮食期水平相同(P>0.05),无营养不良发生;   ②蛋白尿:A组/B组病人的尿蛋白量为(2.5±1.8)g/d而自由饮食期为(4.2±2.6)g/d,两组差异显著(P<0.01);   ③肾功能:A组/B组病人GFR减退速率为(0.22±2.1)ml/min/month,而自由饮食期为(0.90±0.62)ml/min/month,两组差异显著(P<0.001)。该试验结果证实:低和极低蛋白饮食配合开同治疗,具有减少尿蛋白排泄及延缓肾损害进展的疗效,同时能够防止发生营养不良。   在Barsotti等进行的上述试验中,作者对重症肾功能不全病人采用了极低蛋白饮食,现在对这一疗法如何评价?经过大量临床实践,现在认为该治疗存在如下两个重要缺点:   ①极低蛋白饮食烹调困难,病人顺应性差;   ②临床广泛应用时仍易发生营养不良。极低蛋白饮食若不添加开同,必然发生营养不良;但是即使添加开同,若监测不严营养不良仍可发生。所以,2002年美国K/DOQI推荐给慢性肾脏病重症肾功能不全(GFR<25ml/min)病人的低蛋白饮食治疗方案,及2003年ADA推荐给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病人的方案(详见前述)都取消了极低蛋白饮食疗法。 三.适量运动益处多   现在的糖尿病患者因治疗手段的提高及健康意识的进步,消瘦的病人越来越少,相反肥胖者在增多。肥胖者应积极减肥,因为肥胖不单单只是身材的问题,还可能带来健康上的隐忧,适当的控制热量及做有氧运动,可有效化解肥胖的困扰,并且助于血脂正常化,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但运动过程中要预防低血糖,故尽量避免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作用最强时运动,选择在餐后1/2~1小时参加运动,此时血糖较高,且不易发生低血糖。有条件自我监测血糖的患者可在运动前后各测血糖一次,及时发现低血糖,并了解哪种运动形式、何种运动量可以降糖及降糖程度。 夜尿多是指夜尿量大于白天尿量。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往往在肾小管组织发生改变之前,还没有出现肾病的典型表现如水肿、高血压时就可出现夜尿多,尿渗透压、尿比重降低。伴随夜尿量的增多,夜尿的次数也增多,重者可达10次以上,导致患者睡眠不足、食欲不振、焦虑烦躁、精神萎靡。这些又可成为血糖难以控制的原因。   糖尿病引起夜尿增多的治疗分一般性治疗和特殊性治疗。一般性治疗是消除诱因,如睡前少喝水;服利尿剂时,应在早晨一次性服用;尽量避免下午或睡前静脉输液等。另外,可适当服用安定类药物或中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必要时可配合抗焦虑药物治疗。   特殊性治疗,就是对因治疗。长年糖尿病极易导致肾气亏损,而使开阖失司,夜尿增多。因此夜尿多往往以虚证为主,而久病又常常伴有瘀血证,所以治疗应以补肾活血为主要原则,并适当动用收涩之法。其治疗包括:   ①食疗:每天用冬虫夏草6-10个,泡水代茶饮,泡数次后嚼服虫草;也可用枸杞子、覆盆子、桑葚子、金樱子各9克泡水代茶饮;或用黄芪60克,白果9克炖汤;或用芡实50克,黑芝麻15克,炒薏米50克,去皮桂圆10-20个煮粥。冬虫夏草、枸杞子、覆盆子、桑葚子等补肾气以治本,白果、芡实收涩缩尿以治标。   ②改善肾脏循环:可静脉点滴凯时(前列腺素E1脂微球剂)10-20微克,每日一次,10-15天为一疗程;或静脉点滴香丹注射液10-30毫升,每日一次,10-15天为一疗程;亦可长期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或通心络胶囊;水蛭粉、桃仁泥、地龙粉、生大黄粉以5∶3∶3∶l的比例装0号胶囊,每天3次,每次4粒长期服用,对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都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③缩泉饮,以温肾缩泉。组方为:仙茅、仙灵脾各9克,芡实30克(包煎),金樱子30克,白果9克,桑螵蛸30克,紫河车15克,山萸肉9克,莲子肉9克,肉苁蓉15克,黄芪30克,人参3-6克(单煎兑入);伴有前列腺肥大者加白矾6克,苏叶6克,橘核6克,沉香3克;如伴有腰膝酸软,加炒杜仲15克,川续断15克;如伴失眠加酸枣仁30-60克,五味子6-9克;伴心烦焦躁者加生百合30克,合欢花12克,生地黄15克,黄连3克;如果小便清长,加淡附片6克,川桂枝6克,鹿角霜6克;如小便浑浊、尿味重,加苦参9克,龙胆草9克,土茯苓30克。一般服药两周以后夜尿多可以明显减少。   需要强调的是:对糖尿病夜尿多的治疗,要消除导致肾小管功能减退的一切诱因,如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高粘血症等。 全文: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最近尿微量白蛋白尿检测作为早期DN的诊断已被国内外公认 [1] ,但有学者认为其不能更早地提示糖尿病肾损伤 [2] 。因此我们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UAE)糖化血红蛋白(HbA 1 C)血、尿内皮素(BET、UET)和尿肌酐(UCr)及其比值,以探讨对早期DN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型糖尿病 260例(参照1997年ADA制定的诊断)分为3组,Ⅰ组:平均UAE<30mg/24h;Ⅱ组:平均UAE30~299mg/24h;Ⅲ组:平均UAE>300mg/24h。3组病程、年龄和性别都有可比性,60例正常人为实习医生和健康体检者,所有对象在研究期间均无泌尿系感染、心血管疾病及其它肾脏疾病,女性都在非月经期。   1.2 方法 BET和UET采用解放军总医院提供的放置药盒、操作按说明、尿pH调为7.0,HbA 1 C、UAE和UAE/UCr采用德国拜尔公司生产的DCA2000 + 分析仪和定量试剂盒。统计学处理用t检验。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ˉx±s)表示。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2 结果   各组各项检测指标均值见表1。糖尿病各组与正常组比较,Ⅱ组和Ⅲ组的UAE、UAE/Cr、UET/HbA 1 C极显著增高(P<0.01),BET也明显增高(P<0.05),UET/BET>1.5,其中Ⅲ组UET/BET>3.0,显示Ⅲ组比Ⅱ组UET增高更明显。Ⅰ组UAE/Cr、BET、UET、HbA 1 C均高于正常组。   表1 糖尿病各组与正常人检测指标比较 (略)注: △ P<0.05; * P<0.01   3 讨论   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中重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早期DN主要表现为UAE持续高于30~300mg/24h(相当于20~200mg/min) [1] ,UAE对早期DN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其受肾血流量增高,高蛋白饮食的影响。而给予利尿剂和低蛋白饮食时则产生相反的影响。内皮素(ET)是 作用最强、持续时间最久的缩血管活性多肽,BET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液中游离的内皮细胞合成释放,而肾脏不仅是ET合成和释放的场所,还是UET代谢的重要器官。HbA1C是葡萄糖或其他糖素血红蛋白反应的产物, 种反应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1] 。它能反映取血标本之前2~3个月的血糖水平,同时可较好的反映与血糖控制有关的各种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本研究提示HbA 1 C>11%DN的检出率显著提高。留取尿标本的方法有多种,Esho [3] 提议不宜用24h尿标本,但学者认为各种留尿所获得值相似,故取24h尿标本,结果显示,UAE/Cr、UET、UET/BET、HbA 1 C与UAE一样是DN有价值的检测指标,因此认为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早期DN的诊断符合率。 尿蛋白测定,包括尿蛋白定性和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定性的临床意义: 尿蛋白阳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阳性程度与肾损害程度不一 结石病、痛风患者康复园地 黄金广告位招商!诚聘 聋哑耳鸣、头痛新疗法! 中医治疤痕痤疮新进展 定成正比。糖尿病患者尿中持续出现尿蛋白阳性,需除外泌尿系感染、原发性肾病外,应考虑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专家认为,糖尿病肾病早期蛋白尿呈间歇性,只在劳动或运动后为阳性反应。因此,运动后尿蛋白检验对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现有一定的意义。 尿蛋白定量的临床意义: (1)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参考值为10~150毫克。若在150~500毫克,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为临床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肾病早期,需长期控制血糖,对逆转或延缓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意义。 (2)尿白蛋白排泄率(uAE)正常参考值<15微克/分。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基底膜受损较轻,故只有微量白蛋白漏出。早期糖尿病肾病uAE为15~200微克/分,临床糖尿病肾病>200微克/分。有专家,糖尿病肾病有明显蛋白尿者,几乎100%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当糖尿病患者uAE30微克/分,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合并症防治的关键时刻。严格控制血糖后,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可逆转或部分逆转。目前,常用测定微量尿蛋白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法。 什么是尿蛋白?正常人尿液中有无蛋白? 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上限为150毫克,称为生理性蛋白尿。由于量少,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超过150毫克/日,即属于异常蛋白尿。人体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冷、过热及在应激状态时,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称一过性蛋白尿,在几小时或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 肾病患者的尿验常识 留尿化验应注意的问题: 收集尿液的时间:任何时间排出尿都可以做常规化验检查。一般肾病病人为观察前后结果则一律采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检。 送检尿量:一般5~10ml,如要测尿比重则不能少于50ml。 留尿标本应取中段尿:即先排出一部分尿弃去,以冲掉留在尿道口及前尿道的细菌,然后将中段尿留取送检。 应注意不要把非尿成分带入尿内:如女性患者不要混入白带及月经血,男性患者不要混入前列腺液等。 ---------------------------- 资料: 尿蛋白 以蛋白量判定肾脏泌尿道的异常。 正常值 [定性检查]呈阴性(—)、[定量检查]每日100毫克以下呈现异常值时的主要疾病 肾炎、肾病变症候群、肾硬化症、泌尿道感染症等泌尿系统的异常 何种检查 ○何谓尿蛋白 血液中常会有定量的对人类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会在肾脏的丝球体中过滤进入尿液中,但又会在肾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因此,若肾脏的机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现的蛋白量只有一点点,但是当肾脏与尿管出现障碍时就会漏出多量的蛋白变成蛋白尿。调查这种尿中蛋白的检查就称为尿蛋白检查。 ○本检查所能了解的事项 尿蛋白的检查方法有定性检查与定量检查二种。定性检查是在尿液中放进试药或试纸,依其变色的程度来检查是否出现蛋白尿,定量检查则是调查一日份尿液中所含的蛋白量。从这些检查能了解肾机能是否有障碍。 正常值与其变动 ○健康的人也会排出一些尿蛋白 健康的人也会出现极少量的尿蛋白,但在定性检查时只要试纸不变色呈阴性(一)就属正常。 此外,定量检查尿蛋白量,了日在100毫克以下时皆属正常的范围。 另外,即使身体并无障碍,只要有激烈运动、酷寒、精神兴奋、强烈压力时,也会出现尿蛋白。 被怀疑为异常值的疾病 ○疑阳性及阳性就是异常 定性检查呈疑阳性(+ -)、或阳性(+)时就被认为是异常值。 此外,定量检查时,一日数值超过100毫克就是异常值。 尿蛋白显示异常值时的疾病,有的是肾脏本身的疾病,有的则是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疾病。 ○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 肾脏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数为良性,当其疾病治愈后,蛋白尿也就随之消失。 [热性蛋白尿] 感冒等疾病引起发烧至摄氏三十八度以上时就会出现蛋 白尿。 [起立性蛋白尿] 年轻人脊椎向前弯屈压迫到肾脏血管时就会有蛋白尿的情形。如果不治疗,在三十岁前后也会自动消失。 [淤血肾] 心脏衰竭等肾静脉淤血时会出现尿蛋白,但淤血消失时蛋白也会消失。 ○肾脏疾病所引起的蛋白尿 每次做尿液检查就会出现蛋白时,很明显的就是患有肾脏疾病。 [肾炎] 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从少量到数十公克都有。 [肾变病症候群] 一日量尿液会出现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症状严重时,尿液渗出的蛋白会使血液中的蛋白浓度降低。另外,也有因糖尿病性肾症、淀粉样变性病(AJnyloidosis)、胶原病等而引起的情形。 [肾硬化症] 随着本态性高血压引起的肾硬化症,尿蛋白量会减少,多半在300毫克以下。 此外,多发性骨髓瘤、全身性红斑狼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水肿病等水银中毒、铅中毒疾病,也会出现尿蛋白。 出现异常值时该怎么办 ○不能以一次检查就下诊断 第一次检查出现尿蛋白时,必须再做检查。再检查仍出现异常时,就要接受尿沉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等的检查,也要实施肾脏与泌尿道的精密检查,然后综合全身症状来诊断是否有肾脏疾病或是其他疾病。有肾脏疾病时,还要做其他肾功能检查,再做综合的诊断。 ○治疗的基本在于饮食疗法 诊断为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泌尿道感染症、肾炎、肾病变时,必须保持平静,服用医师所指示的药物。 诊断为肾炎、肾病变时,必须接受肾机能检查。其检查结果不良时,就要限制运动,并实施饮食疗法。肾障碍的治疗基本在于饮食疗法,由此可知饮食疗法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必须遵守医师指示,控制一日内食盐与蛋白质的摄取量。 脑血栓形成的原因 (一)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原因,以至于最新的脑血管疾病分类将脑血栓形成更名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 动脉硬化的发生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脂过高、高血压以及血流动力学异常有关。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被认为与血脂过高,特别是一种叫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物质含量过高有关。也与生活方式、营养和遗传因素有关。如吃进的食物中含脂肪(肥肉、油脂)、碳水化合物(糖、淀粉等)过多;体力活动过少;肥胖、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家族史(父母或/及兄弟姐妹有同样疾病)等。最新的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与载脂蛋白等基因突变有关,后者是一种与脂肪代谢有关的蛋白质。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疾病,发生在不同的器官便产生相应的疾病。如供应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得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在供应脑部的大、中动脉,最容易发生狭窄的部位在颈部颈总动脉分叉处、椎动脉进入颅腔处、以及基底动脉起始和分叉处。由于血管内膜的破溃、脂质沉积形成斑块,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沉积在斑块上面并发生机化,造成血管壁增厚、血管腔变窄,导致脑供血不足。如果病变进一步发展,血管腔严重狭窄甚至完全闭塞,或在狭窄的基础上由于血液粘稠度高(俗称血稠),在斑块上形成血栓堵塞血管,便可发生这根血管供血区的脑细胞缺血坏死。 (二)较少见的引起脑血栓形成的病因 各种动脉炎症,如感染性动脉炎(结核性、寄生虫性、脓毒性等)、胶原病性动脉炎(如一种叫做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疾病)、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各种疾病引起的高凝状态,如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由于长期缺氧所造成红细胞异常升高、怀孕早期的妇女由于呕吐脱水加之雌、孕激素的升高造成高凝状态都可能诱发脑血栓形成。此外,有一种少见的以红细胞增多为特点的疾病叫“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得这种病的患者也容易患脑血栓形成。 如何确认得了脑血栓 要确认究竟是不是得了脑血栓形成,光靠上述的临床表现和医生的检查还不够,还需要以下必要的仪器及化验检查辅助。 (一)头颅CT CT扫描是诊断脑血栓形成较方便、便宜的检查。它可明确脑组织坏死(即脑梗塞)的部位、大小、脑水肿的程度等对治疗有指导意义的信息。但在发病24小时以内常不能发现病灶,此时CT扫描的意义在于排除脑出血,为及早开始治疗争取时间。此外,CT的不足在于对脑干、小脑的病灶显示不良。 (二)头颅磁共振扫描(MRI) 该检查可弥补头颅CT在24小时内不能发现病灶、及对某些部位病灶显示不良的缺陷,尤其是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尚能显示较大的闭塞血管。其不足之处在于价格较贵,医院的拥有率不高。而且有些患者由于体内有不能取出的金属物品,如心脏起博器、金属牙齿、骨折钉等而不能进行此项检查,限制了它的使用。 (三)脑血管造影 该检查可发现血管狭窄和闭塞的部位,在早期(发病6小时以内)尚可直接将溶栓药物注入狭窄或闭塞处进行溶栓,缺点是有一定的损伤和并发症。 发现脑血栓形成病人后的处理办法 (一)保持镇静 对轻型病人可让其平卧,头高30度°左右,无论采取何种运输工具,应将病人尽可能在1~2小时内送至附近的市级医院,避免先到小医院因无相应的检查设备转院而耽误时间。重症病人最好拨叫120急救车,在等车时如病人已出现意识障碍、呕吐等症状,可将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误吸入肺。 (二)尽量准备好充足的现金或支票 以免到医院后因资金不到位而延误治疗。 家属在医院和医生的配合治疗 (一)协助护理 脑血栓形成的病人多半肥胖、有些还合并有糖尿病,如今发生了偏瘫,局部神经营养障碍,压迫过久会引起皮肤破溃,形成“褥疮”。一旦发生可能因感染发热而加重脑血管病,严重者还可引发败血症而致病人死亡。所以,家属在陪护时应注意定时给予翻身、拍背,用温水将皮肤擦洗干净,并轻轻按摩被压过的部位,尤其是骨骼较突出的部位,如脊柱、骶尾部等。翻身的频率一般在2小时左右。如果发现已有皮肤破溃要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及早处理。有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要勤换尿布,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清洗干净,擦干并扑上爽身粉。 (二)饮食问题 有的病人病后出现吞咽困难,这是由于主管吞咽的肌肉瘫痪引起的。 病人在吃饭,尤其是喝水时出现呛咳,甚至食物从口鼻处喷出。此时要注意不能勉强让病人进食水或药物。对轻型病人可让其进食粘稠食物,如稠粥、软饭等。将蔬菜、肉末等副食煮烂切碎拌在饭里,避免过稀过干的食物,这样容易被吞下。口服药物如无禁忌,可研碎后拌在食物里。重症病人则需要鼻饲饮食,即通过鼻孔将一根胶管插入胃内,将米汤、牛奶、菜汁等食物用注射器注入胃中,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同样可将口服药物从胃管中注入。注意所注入的食物及药物一定不能有大的颗粒,以免堵塞胃管。鼻饲饮食在一定阶段是保证治疗的必须手段,直接关系到病人抢救的成败。有的病人和家属不愿接受胃管,让病人勉强吞咽,这样很危险,如果食物误吸入呼吸道,轻者引起肺部感染,造成吸入性肺炎;重者可能因窒息而死亡。 (三)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脑血栓形成的病人起病相对较缓慢,起病时症状较轻,多数不会有意识障碍。但病情可能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进行性加重。尽管医护人员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治疗,有时也不能阻止病情进展。如果堵塞的血管较大,脑组织坏死的面积大,脑水肿明显时,病人可能逐渐出现嗜睡,即叫他能醒,不叫立即又入睡。严重者可进入昏迷。家属要注意观察病人瘫痪肢体力量是否逐渐变小甚至完全不能活动。精神状态如何?如发现病人嗜睡、精神萎靡,要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同时,对危重病人要记录每天进食进水的量、尿量等,以便医生参考。 (四)早期帮助病人活动瘫痪肢体、促进康复 发病第二天如果病情平稳即可开始做肢体的被动运动,即帮助病人瘫痪肢体进行伸屈活动。这样有利于促进瘫痪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肌力和关节活动度,防止肢体挛缩变形。不活动时应使病人的瘫痪肢体处于抗痉挛体位,即仰卧时患侧上肢放在一枕头上使之稍呈外展、外旋,肘关节微屈曲,腕关节稍背伸,手握一适当大小的圆柱物体,如手纸卷。垫起背部,使之向前向上;下肢外侧臀部垫起使之髋关节内收,骨盆前挺,膝关节下垫一软枕头使膝关节屈曲,踝关节应保持90°,以防止足下垂,可让病人足顶在床或墙上或自制夹板。仰卧时头高30°为宜,不可过高。侧位时应尽可能采取瘫痪肢体在上的体位,在胸前及下肢前各放置一枕头,上肢伸展、下肢屈曲放在枕上。 (五)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 患者从正常人突然丧失活动能力及语言能力,以至丧失生活自理及工作能力,在感情上难以承受,故常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变化,喜怒无常,甚至人格改变。家属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安慰鼓励病人配合治疗及康复锻炼。尽量避免让病人情绪激动。 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的家庭护理及治疗 脑细胞在血管闭塞时由于缺血缺氧而死亡,治疗开始愈晚、堵塞的血管愈大、脑细胞死亡的数量愈多,而且脑细胞死亡后是不能再生的。因此,尽管医生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但病人仍不可避免地要留下不同程度的残疾,也叫“后遗症”。这些后遗症是不可能在医院内尤其是以挽救生命为主要目的的综合性医院得到解决的,需要在康复医院,在我国目前还主要是回家进一步疗养及康复。 (一)按时规律服药,预防脑血栓的再发病人出院后仍需按医 生嘱咐规律服药,控制好糖尿病、高血压等动脉硬化的基础病变,定期到医院复查。常用的药物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小剂量阿司匹林、抵克力得;脑保护药物,如尼莫地平;氧自由基清除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等。有的病人恨病吃药,凡是广告宣传的药物都想试试,或者认为药吃得越多越好。事实上这样做对身体不利。且不说药物的疗效未必都像广告中说的那样神奇,单说任何药物都要经过肝、肾代谢,服药太多会加重老年人本已不太健康的肝、肾负担;从药理上来说,过多的药物进入身体,相互之间会发生作用,降低各自的疗效,甚至加重副反应,给身体造成危害。吃什么药、如何吃?最好听从医生的劝告,不可盲从广告。 (二)尽早、积极地开始康复治疗 如前所述,脑血栓形成后会留下许多后遗症,如单瘫、偏瘫、失语等,药物对这些后遗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通过积极、正规的康复治疗,大部分病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有些还可以回到工作岗位。有条件者最好能到正规的康复医院进行系统康复。如因各种原因不能到康复医院治疗者,可购买一些有关方面的书籍和录像带,在家自己进行。康复宜及早进行。病后3~6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机,半年以后由于已发生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康复的困难较大,但同样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三)日常生活训练 患病后许多以前的生活习惯被打破,除了要尽早而正规地训练患肢,还应注意开发健肢的潜能。右侧偏瘫而平时又习惯使用右手(右利)的患者,此时要训练左手做事。衣服要做得宽松柔软,可根据特殊需要缝制特殊样式,如可以在患肢袖子上装拉锁以便去看病时测量血压。穿衣时先穿瘫痪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 (四)面对现实,调整情绪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此话用在脑血管病人身上更贴切。面对既成事实,应调整好情绪,积极进行康复以尽早重返社会。严重的情绪障碍患者可请医生帮助,使用抗抑郁剂,如百忧解,对脑血管病后的抑郁焦虑情绪有良好的作用。 脑血栓形成病人是否一定要半年输一次液 经常在门诊碰到脑血栓后遗症的病人要求输液。原因是听说脑血栓后半年必须输液一次,以防血栓复发。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脑血栓是一个容易复发的疾病,但其发病主要与动脉硬化及血液粘稠度有关,防治动脉硬化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而非单纯打几天点滴就能解决,需要从生活起居到药物治疗等多方面注意,长期规律地口服抗动脉硬化的药物同样可达到预防血栓的目的。另一方面,输液并非百益无害。实际上,由于点滴是直接将药物注入血管内,存在许多潜在的危险性,如输液反应、静脉炎;输液过快导致心力衰竭。因此,只有在病情紧急,需要尽快将药物送入体内,或病人昏迷及其他情况导致不能口服药物时,才有必要进行静脉点滴。作为一般医疗原则:能口服的药物不要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药物就不要静脉点滴,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机会。 脑血栓形成病人的饮食调养 脑血栓形成的病人大多肥胖、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等,这些异常都是造成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除了服用相应的药物治疗以外,饮食调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1.首先,肥胖的病人应限制主食的摄入量,将体重降至正常或接近标准体重。一般控制在每天300克左右的主食量。如病人吃不饱可用蔬菜、豆制品补充,尽量养成吃八成饱的习惯。 2.少吃或不吃动物脂肪和动物内脏,如肥肉、肥肠、肚,因这些食品含有很高的胆固醇及饱和的脂肪酸,容易加重动脉硬化。 3.多吃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鸭(最好是野生的柴鸡)、鱼类、蛋类(蛋黄应少吃)、豆制品,少吃猪、牛、羊肉,且以瘦肉为好。 4.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西红柿、山楂等;富含维生素B6的豆制品、乳类、蛋类;富含维生素E的绿叶蔬菜、豆类等。 5.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过咸,最好不吃咸菜。因为吃得过咸,容易引起高血压。 6.多吃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芹菜、粗粮等,增加胃肠蠕动,避免大便干燥。有便秘的病人应多喝水,这样即可促进排便,又由于小便的增加,对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有益。有的病人,由于行动不便,害怕小便而不喝水,是非常不利的 我国肾脏病发病率名列世界第三位,每年约有300个慢性肾衰竭患者,主要原因是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饮食过度导致的肥胖症、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发病率增加。在每年约300个肾脏病患者当中,48%是由于糖尿病造成的。可见糖尿病是造成肾脏病最大的敌人,高血压也是患上肾病的原因之一。 糖尿病的四种慢性并发病      糖尿病的祸害无穷,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是三个好兄弟,时常一起先后发生,糖尿病还可导致四大慢性并发症:    ⑴糖尿病肾病    ⑵糖尿病心脏病    ⑶糖尿病性眼病    ⑷足病。     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可减少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对于已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积极按时服药把血压、血糖控制在正常的水平,能减少或避免肾脏病过早的发生,无可避免的,许多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约于20年后或轻或重地患有肾脏病。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方法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多种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验尿,倘若尿液中持续有尿蛋白,这时已是处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期(即糖尿病性肾病五种分期中的第三期),肾脏功能已经有所损坏,损伤程度约在百分之五六十。     通过血和尿中的微球蛋白测定,可更早发现肾脏的损害(第二期)。     目前有些糖尿病患者,只测定空腹血糖,医生可能受病人误导,一些病人“绝食”,空腹血糖基本正常,若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IC),可监测病人90天血糖的控制水平(正常值<6.4%)。此试验不受临床血糖波动和进食的影响,是糖尿病人诊断和治疗的良好指标。 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      尿蛋白是肾脏损坏的临床表现。糖尿病人经过十几二十年后,尿中出现蛋白质,多数也并发高血压,由于长期尿蛋白的漏失而导致水肿、贫血,当糖尿病肾病第四、五期,患者出现氮质血症,血中尿酸、尿素氮、肌酐酸等尿毒素增高。     肾病晚期,病人出现严重水肿、皮肤瘙痒、恶心呕吐,最终需要通过血液透析(洗肾)才能保住生命。 三分治疗,七分饮食调养      糖尿病所造成的肾脏病是预后较差的一类肾病。积极控制血糖、高血压,及时控制、纠正各种可能控制的因素,如感冒、一切
/
本文档为【糖尿病与尿蛋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