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嗯啊”的语用义及其产生机制

2017-08-02 10页 doc 17KB 1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668978

暂无简介

举报
“嗯啊”的语用义及其产生机制“嗯啊”的语用义及其产生机制     引言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情感表现是突出的。会话双方作为情感表达的主体,情感的宣泄主要依靠会话双方运用的语言方式,而话语中的叹词、语气词等除了负载着一定量的话语信息,传达着说话人的情感外,还蕴含着丰富的语义色彩,并体现出不同的语用交际功能。   “嗯”和“啊”作为叹词,都可以表示答应。学者殷纸纲和李爱军在2007年“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上关于《“嗯、啊”类话语标记研究》的报告中曾指出:“通过对汉语普通话自然口语语料库的部分数据会话语料作为实验统计,发...
“嗯啊”的语用义及其产生机制
“嗯啊”的语用义及其产生机制     引言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情感表现是突出的。会话双方作为情感表达的主体,情感的宣泄主要依靠会话双方运用的语言方式,而话语中的叹词、语气词等除了负载着一定量的话语信息,传达着说话人的情感外,还蕴含着丰富的语义色彩,并体现出不同的语用交际功能。   “嗯”和“啊”作为叹词,都可以表示答应。学者殷纸纲和李爱军在2007年“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上关于《“嗯、啊”类话语标记研究》的中曾指出:“通过对汉语普通话自然口语语料库的部分数据会话语料作为实验统计,发现‘嗯、啊’类话语标记所实现的各种话语功能和发音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表“简单确认”时最常用的音节是“啊”(44%),“嗯”类音节(18%);表“应声回执”的典型音节是“嗯”,其次是“啊”(18%)。“嗯”、“啊”两词都可以表应答,并且使用频率不同;而作为叹词的“嗯”除了根据其句法分布的不同有着差异性的作用外,“嗯”还具有话语标记的功能。与此同时,笔者注意到特别在网络聊天会话中,除了用“嗯”来表示肯定、赞同、应和之义和话语标记外,还有较为广泛使用的“嗯”+“啊”结构形成的“嗯啊”一词。二者虽然都可以作为会话者表个人观点态度的应答语,但若从实际语用表达的效果和所附加的语用色彩、情感来考虑,实际上“嗯啊”和“嗯”有着比较显著的差异。   本文就着重研究叹词“嗯”+“啊”而成的“嗯啊”作为应答语在语用表达上的功能和会话中产生的具体交际效果。   一、关于研究对象“嗯啊”   关于“嗯啊”一词,笔者试图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语料库(CCL语料库)寻找关于其书面语料,搜索后共有18条:(经过整理选取七条作为代表语料,每个各举两例)(1)她含糊地嗯啊过去。(《读者》合订本)(2)贾老师嗯啊着,抓住黄连长的手,用力握了一下,才走出来。(梁斌《红旗谱》)(3)英姑悄然走到宋慈的身后,“大人,捕头大哥是您差出去找线索的吧?”宋慈回过头却打起了哈哈:“嗯啊,是吗?也许……”。“好啦别跟我打哈哈了。这本来也不该是我问的事”(当代电视电影《大宋提刑官》)(4)朝阳十天就盯着彩色摇铃看。十五天就笑了。十六天开始嗯嗯啊啊发声。十八天伸出小手抓妈妈衣服。二十天就开始有眼泪。(池莉《太阳出世》)(5)回到病房后,阿绿又同父亲说了许多话,父亲嗯嗯啊啊地随声附和看,不然就沈默不语。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6)大雄宝殿后面小殿里别是一番景象。五彩灯泡明灭着,三个峨冠博带、法衣斑斓的和尚坐在佛前陛台上,吹着电风扇,嗯啊吗吧地边唱边舞动法器。一班小和尚敲击着镲钹木鱼伴奏。(王朔《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7)舅舅说话慢条斯理,语气平和。她就说:听你舅舅说话,就知道他是个好人。其实不然,我舅舅的每一句话都是按数理逻辑组织起来的,不但没有错误,而且没有歧义;连个“嗯嗯啊啊”都没有。像我这样自由奔放的人,听见他说话,不仅觉得他讨厌。(王晓波《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从上面的七条语料可以分为三类:(1)&(2);(3);(4)&(5)&(6)&(7)。语料(4)、(5)、(6)、(7)是以“嗯嗯啊啊”的形式出现的,在语料库里另外的11条也与此类同,相当于拟声词,其中:(4)、(6)条属于纯粹的拟声词表示声音;而(5)、(7)条除了作为拟声词表示声音外,还具有另外一层语义即:含糊不清,同时句中可以找到类似“随声附和”、“含含糊糊”、“错误、歧义”的词语表达进行补充和提示。(1)、(2)、(3)是比较符合我们要研究的词“嗯啊”的,而(1)、(2)两条“嗯啊”则在某种程度是“嗯嗯啊啊”的省略和变体形式:一方面有着作为拟声词特有的表达效果;另一方面又有表含糊应和之义的用途。而例子(3)中的“嗯啊”则是类似于“嗯”的叹词应答语用法,同时具有一定话语标记的功能,这将是本文进行研究的对象。   此外,我们可以搜集到书面语料数量的有限性,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并,“嗯啊”在现代口语中还未普及和深入应用,仍是局限于网络聊天中的使用范围。鉴于以上原因,文中关于“嗯啊”语用义和功能的分析所选取的都是基于网络论坛和聊天会话等语料库的资源,同时在语料选择中笔者也尽量排除南北方差异和会话者个人使用的偏好,以客观分析“嗯啊”一词在语用功能上不同于“嗯”的差异性用法。   二、“嗯啊”的语用义分析   第一、在语用中,“嗯啊”表“赞同、肯定、确认”等积极义的用法。   (一)单独作为应答语使用   1.用来表示一般意义上的赞同,语义上相当于“嗯”,但是“嗯啊”不仅表达个人的态度立场,同时隐含着对言语行为的感情,这种感情评价或积极或消极。具体语料例子如下:   (1)胡萝卜须的影子:碰到个渣一样的舍友!   一大早起来各种噪音。煮饭的锅碗瓢盆乒乒乓乓!每个没课早上必吵!还不让人说!妹的,有本事做就得有本事不怕别人说啊。   Gamesoftime:不能忍Games of time:可是这样又破坏宿舍和谐胡萝卜须的影子:嗯啊。   (语料源自百度贴吧,萝卜和小萝卜吧)例子(1)中,“嗯啊”一词同时表达了对Gamesoftime连着两句话的肯定,除了有对网友Gamesoftime“不能忍”的赞同回应外,还隐含的对前面行为的无奈的个人情感,即:虽然不能忍受这种行为,但又担心个人行为和对舍友的斥责会破坏宿舍和谐,所以包含着无可奈何的情绪和态度。   然而这仅仅是通过“嗯啊”一词表现出来的。在同样的情况下,如果换用“嗯”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语用表达效果。   (2)男:上午去买的药喝了?   女:喝过了……男:晚上早睡啊,每天按时吃药,多喝水,估计怎么也得一星期才能好。   女:ok。   男:以后感冒生病一定要早点看,不要拖拖拉拉的,要不越来越严重了呢。   女:嗯啊。   男:还有就是~女:知道了,知道了。   男:……例子(2)是一对男女朋友的网络对话,在会话中双方进行了4次对话,而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分为两个话轮,即男生作为说话者和女生作为说话者,话轮转化的分界点在于女生的“嗯啊”回应之后。针对男生的提问时,女生从最初采用相应的应答语进行回应的;到之后转用简单表应答的“ok”来回复;而在后来男生继续嘱咐和叮咛不休时,女生则转用“嗯啊”来表示“赞同、认可”。   然而“嗯啊”这样的应答在表示听话者积极语义上赞同的同时还包含一些不满意、不耐烦的情感,这从之后女生由听话者变为主动会话方开始打断男生会话,“知道了,知道了”的应答可以推知。   在男生又开始发话时,女生主动打断会话的进行,由听话者变为了会话的主动方:说话者。但这种言语不耐烦和搪塞的情感在使用“嗯啊”表达时隐含在内却又不强烈表现,不满存在却略又带有俏皮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嗯”作为应答语是无法表达这样的语用交际效果的,在这里“嗯啊”也是无法被取代和换用的。   (3)南謎:毅力!每天金币1万5呀。   寒_生:嗯啊。   加上登录送的升级送的各种活动终于出来了。   (《℡凤凰终于到手了!!!!!》源自百度贴吧。)例子(3)中是网友发帖感叹自己游戏等级终于升到了凤凰,“嗯啊”一方面在表示积极义“肯定”,赞同自己每日需要花费时间精力赢取金币,同时“嗯啊”表达中的感叹的意味更加强烈,在感叹自己等级升高的不易之时,也有会话者洋洋得意的神气情感在内,而这种感叹意味和附加的个人情绪是由词尾的“啊”来产生的。实验语音学的研究表明:从“嗯”、“啊”类话语标记的音色与情绪的对应关系看,情绪激活度越高的话语标记发音越响亮(开口度越大)。从语音上讲,较之“嗯”,说话者在使用“嗯啊”时,结尾的“啊”使得发音开口度要大很多,并且发“啊”时嘴要上扬一下,这样的发音使得会话使用者的个人表情和情感中带有了一副自得的神气,同时给听话者造成俏皮活泼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嗯啊”这种无论是在表示赞同且附带感叹的意味还是隐含个人神气并造成俏皮活泼的会话氛围的作用都是无法用“嗯”替代的。   此外,“嗯啊”一词在实际语用中还包含着一点撒娇的情感意味在里头,这个应该是在“嗯啊”表“认可、赞同”俏皮效果的语用效果基础上进一步衍生的,当然这就涉及到会话双方的特殊身份和彼此关系。例如:   (4)男:十一点半左右给你打电话哈,到时去吃饭!   女:ok,一切按照原计划就行。   男:今天下雨下那么大,你还要去小吃街?   女:嗯啊!   (源自QQ会话聊天)例(4)是一对男女朋友的会话聊天,女生使用“嗯啊”一方面表达自己要去小吃街的“肯定”语义和态度;另一方面还有隐含的撒娇意味在内,即:我就是要去小吃街,不论雨大或否。在这里“嗯啊”也是无法使用“嗯”替代的。   2.“嗯啊”有时用在回复中,表达坚决的认同,同时句子还隐含着“这还用问”的言外之意。   此时,“嗯啊”感情要比“嗯”更强烈很多,这里的强调意味主要来自“啊”。这时的“嗯啊”不能与“嗯”换用。例如:   (1)花式抖:摸摸。   文字说师V:撒哇滴卡。   C2默:摸摸头(摸头表情)。   文字说湿_V:你摸我头?   C2默:嗯啊。(《无聊的说一句》源自百度贴吧)在例子(1)中,网络论坛聊天中,由于彼此陌生的身份并且会话多方参与的不确定性使得网友“文字说湿_V”在聊天中询问网友“C2默”是否在摸自己头,而网友“C2默”使用“嗯啊”回复,表示强烈的肯定义,并且“嗯啊”的回复还带有了富有俏皮感的“摸的就是你的头,这还用问”的言外之意。而在这里仅仅使用“嗯啊”可以表达的情感和语气,如果仅换用“嗯”是无法体现的,通常要使用“嗯+后续句子”才能达到等同“嗯啊”的语用表达效果。   (二)非单独作为应答语时:“嗯哪”+后面的补充语性话语。   1.在表达肯定的时候,有时使用“‘嗯啊’+后面的补充语性话语”的语句结构,共同来表示对前面所述的回应,表达主观上“显而易见”的断定语气。   (1)权老师:肯定是骗子,第一次听什么原厂货什么货,瞎扯淡不是,NIKE阿迪在国内网购就只有唯一的一家,就是官方旗舰店,你可以打电话咨询他们总部问问,以后注意点,别相信朋友圈之类上面的东西。   陈奕迅陈奕迅呢:嗯啊!真是吸取教训了。   (《我要曝光卖假货的人一条狗》虎扑吧)例(1)中会话参与者“陈奕迅陈奕迅呢”使用“嗯啊”+“真是吸取教训了”的结构,来表达自己深刻地认识到所买的东西是假货并且进一步补充自己吸取了这次受骗的教训。“嗯啊”的表赞同程度在附加“真是吸取教训了”的补充性话语后变得更加强烈。   (2)梵糜Triste:这是我第几次发帖问了。小伙伴们快来说说你们选啥专业吧。目测我要从英语的想法改成语文了。   1顾就是死别:音乐。   梵糜Triste:音乐要回崇仁啊。   1顾就是死别:那挺好。   梵糜Triste:太远了!   梵糜Triste:嗯啊。北区。   (《崇仁师范贴吧》)例(2)中,会话参与者“梵糜Triste”使用“嗯啊”+“北区”的结构来回答“1顾就是死别”关于选音乐要回崇仁“太远了”的感叹,其中“嗯啊”是对带有感叹意味的“太远了”进一步感慨和强烈认可的主观反馈,而在附加“北区”的补充性话语后更是对“太远”的既定事实的客观补充。   2.而当后面的补充语性话语时是由疑问甚至反问语气的句子充当时,即:“嗯啊+疑问/反问句”的结构时,这时表示肯定和赞同更是是十足的,同时表达的语气含有理所应当的意味在里头。   (3)丶刘董丶:去不去潍坊黑市??   天枰精灵点点:黑市?   丶刘董丶:嗯啊。你不知道?   (源自:潍坊贴吧)例(3)是“嗯啊”+一般疑问句“你不知道?”的结构,由于“嗯啊+补充性话语”是对前面会话内容的肯定或认可,而当后面补充性话语使用的结构说是疑问甚至是反问句时,这些问句会进一步起到对“赞同、认可”等积极义表达的强化作用,这样使得强化后的表达语气中含有了理所应当的意味在里头。   第二、在语用中,“嗯啊”也有来表示“似是而非,含糊不清”等消极义的用法。   (一)单独应答1.“嗯啊”用于应答时表含糊的语义。我们知道较之“嗯”,由于“嗯啊”发音中“啊”开口度大所调动的会话发音者的情绪也要活跃一些,因此“嗯啊”作为应答语时其语气和情感带有俏皮和活泼。   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减了表应答的肯定和积极度,使得表义出现与之相反的模糊消极意义。   应答:含糊不清。   (1)宋飞:这周天气挺好的,适合出去玩儿。   李艳:恩,是的,每天温度都十几快二十度了。   宋飞:我听同学说XXXX新开了一个披萨店,东西挺好吃的,要不我们一起去吧!   李艳:嗯啊。   宋飞:?????去还是不去呢?   李艳:去吧。   (2)本宫孝清:李敏镐我倒是没觉他帅。   最讽刺:很阳光男孩的感觉。   本宫孝清:嗯啊!   (《我觉得我们国家的四大男神完爆韩国的》,源自百度贴吧)以上(1)、(2)两例句子使用“嗯啊”的会话一方表义是模糊不清的,这种应答甚至仅表示对会话的参与,证明接受到对方的信息而予以的反应。“嗯啊”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是作为会话中的反馈项,也正是由于其单独使用,且后面也没有后续句进一步阐述,这样的反馈项体现不出说话者对会话的积极迎合,因此比较难以判断其态度。   此外,这种表模糊义的单独使用的“嗯啊”往往在于不太熟悉的会话双方展开,而且即使会话双方熟悉,通常使用“嗯啊”的会话方一般也在会话中不占据主动地位,“嗯啊”即使有表示赞同观点的语义在,表示肯定的程度也十分的弱,更多的可能仅仅作为一种简单的回应,即:“我在听”,而没有表达出个人的立场态度。   (3)汇报了有关金矿的情况,给他看了一些矿脉的照片,并向他解释那儿峡谷里的气流太强,导致飞机的发动机超负荷工作,由此引起机身发热。   负荷工作,由此引起机身发热。特尔心不在焉地听着,只是偶尔地“嗯啊”一声。(《地球杀场》例子(3)这种“嗯啊”的语用在某种程度上和我们之前提到的“嗯嗯啊啊”的表拟声同时又有含糊不清的用法很像,例如:(1)当人们战战兢兢地问中尉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时,中尉总是“嗯嗯啊啊”地不做正面回答,使得逃难的人们更是感到不安和不信任。   (《银河英雄传说》)(2)当然,希特勒有他的如簧之舌,可以煽动群众,盅惑人心,使在场的成千上万的听众听得如醉如痴。但是也有其他领袖并没有他的那种口若悬河的口才,而是讷讷寡言,或者嗯嗯啊啊,词不达意,语无伦次甚至不知所云如艾森豪威尔者。   (当代报刊《读书》)(二)“嗯啊+补充性话语”的句式结构也可以表示“模糊不清,似是而非”的消极语义“嗯啊”表消极模糊语义时,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后面补充其他句子,但这类补充性句子往往与上面话题无关,或者这类句子专门用来转移之前的话题。在这里“嗯啊”就是语言学中的反馈项,作为反馈信号,表示知道了或者我在听。   相当于单独使用“嗯”或者“啊”。这种“嗯啊+补充性话语”的应答一方面是对前文的简单回应,另一方面又有含糊转移话题之意。例如:(1)英姑悄然走到宋慈的身后“大人,捕头大哥是您差出去找线索的吧?”   宋慈回过头却打起了哈哈:“嗯啊,是吗?也许……”“好啦!别跟我打哈哈了。这本来也不该是我问的事”。   (电视电影《大宋提刑官》)例(1)中宋慈在回答英姑的提问时,先是使用“嗯啊”进行回复,这样的回复带有微弱肯定义,而他话锋一转,又用疑问“是吗”和带有表示含糊的“也许……”对“嗯啊”的模糊消极义进行补充和解释,虽然是问句,但是是对提问者话题的转移,这样“嗯啊”实际没有起到积极应答表肯定赞同的语用功能。   第三、关于“嗯啊”语用的积极义和消极义通过对搜集到的口语语料的系统归纳和分析后,总体上来讲,在聊天会话中使用“嗯啊”在表“赞同、认可”的积极义频率要比其表“模糊不清”消极义的使用要多一些,而且同样表达语义上“赞同/肯定”或者表示“模糊义”时,“嗯啊”带有的语气和承载的感情可能会更加活泼。但不可否认,“嗯啊”语用上表消极和含糊不清的语用功能是存在,并且是不能被忽略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会话聊天中使用的“嗯啊”与东北方言中广泛存在并使用的“嗯哪”一词在使用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并且作为应答语在表“赞同、认可”的积极义上的使用几乎是无条件可以换用的,且换用后无论在语用功能还是感情色彩表达上都没有差别。本文试举几个在北语语料库里搜集关于“嗯哪”的用法例句以供参考:(1)“嗯哪。”不等萧队长说完,十来多个声音应和着。(周立波《暴风骤雨》)(2)过路人咕咚咕咚把半缸水全喝了!小媳妇想:这人大概是太渴了。她今天没水做饭了,这咋办?心里着急,脸上可没露出来,过路人喝够了水,道了谢。他倒还挺通情理,说:“你今天没水做饭了吧?”“嗯哪!”———你婆婆知道了,不骂你吗?“———再说吧!”过路人说。(汪曾祺《水母》)(3)萧队长说话的时候,刘德山总是连忙点头,总是说:“嗯哪,那还用说?”(周立波《暴风骤雨》)三、关于“嗯啊”一词的产生机制。   虽然我们还无从考据关于“嗯啊”具体来源是怎样的,但是于秀娟老师在《关于语气词连用的产生原因》一文中提出的“表达复杂语气的需要是语气词连用发生的内在动因;而方言用词习惯是语气词连用现象发生的另外一个客观因素”的这一观点和见解,我认为在“嗯啊”一词的产生原因上也是同样适用的。   一方面,“嗯啊”是从“嗯嗯啊啊”的缩略形式变化而来,因而其语用功能有着“嗯嗯啊啊”表“模糊义”的效果,与此同时,实验语音学研究中由于“嗯”、“啊”各种在实际应答时定量性差异的存在,使得“嗯”、“啊”两词结合起来,在表示“确认”和“应声回执”时,体现出又不同于两个单独个体叹词的语用差异。“嗯啊”的叹词结构较之单独的“嗯”与“啊”的结构了的语用功能又在“嗯嗯啊啊”表“模糊义”和“嗯”表一般“应答和认可”的基础上,更加丰富,色彩意义也更加充盈。   另一方面,东北方言词“嗯哪”的影响。鉴于东北方言明显的发音特点和容易分辨的语音特色,加之这么些年来大量的东北方言的相声小品在新闻媒介上的传播,我们不可否认这些无形力量的影响。我们熟知的东北方言词汇“嗯哪”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对“嗯啊”的频繁使用起到了促进作用,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使用另外一个变化的词“嗯啊”来达到促进会话顺利进行和更合适的表情达意的效果。   其次,较之于日常的现实语音对话来说,没有声音、缺乏情感的网络会话,仅仅依靠文字传输来进行交流难免会有语调和重音理解不对分歧的地方,此时会话的顺利进行便会受到阻碍。而“嗯”+“啊”这样的语言形式,“啊”从语音上对会话参与者情绪的活跃影响便会弥补不足,使得听话者感到对方积极参与或者即使表意模糊却不伤和气,成为面子威胁“隐形存在的时候”的“缓冲剂”。“嗯啊”作为一种“语用手段”,在会话中传递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的态度和情感,对语气起到调节和舒缓的作用,使得没有声音和不负载感情的文字版本网络会话继续向前推进。   最后,从人们使用语言的经济简便原则来看网络会话,会话的经济原则使得网友在输入会话语料时更倾向于选择数量少却可以表达清楚自己观点态度的结构,这样“嗯啊”的使用既简便又可以传达使用者积极参与和认可的情感态度。:一方面,使用“嗯”来表普通性的应答和确认,虽然简单经济但“嗯”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歧义从而影响交际正常进行。但另一方面,虽然较之单独的“嗯”,“嗯+后续句子”进行会话补充和完善的结构更有利于推进会话的进行,但人们又疲于聊天时候使用这样大量信息录入的句子格式,而仅用“嗯啊”一词就可以承载“嗯+补充性话语”的语义及其在语用表达上的功效。   四、结论   叹词“嗯”和“啊”可以单用,也可以连用,而且连用后表达的语气和语用效果并不等于两个词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更加丰富和复杂,体现出不同于两个单独个体叹词的较大的语用差异。具体来讲,“嗯啊”一词,在表示“确认”和“应声回执”时不仅应答程度的强弱、表赞同语义的确认与模糊上有差异,而且在实际语用交流中附带和隐含的感情色彩也更加丰富。   从来源上来看,“嗯啊”肯定语义的使用是“嗯”+“啊”两个词的共同作用影响的,模糊语义的使用也应该是从“嗯嗯啊啊”省略变体而来造成的;同时也受到方言词“嗯哪”的影响,当然在网络表达中经济简便但却不失礼貌的表达效果从根本来说更是促进这个词语运用变广的内在动因。从语用效果表达来讲,“嗯啊”与“嗯”相比就有一种语用礼貌和更复杂的个人情感态度在内。   “嗯啊”一词中“嗯”是用来应答,而后面“啊”则是起到对语气情感的表达有辅助的作用。语气词“啊”在表示赞同时候使得肯定的语气变得更加积极,表达个人积极参与度的同时也丰富了“嗯啊”一词表情达意的功能,这样即使同样表达语义上“赞同、肯定应和”和表示“模糊义”时,“嗯啊”带有的语气和承载的感情可能会上更加积极、活泼,同时在交际双方身份关系不同时,还能起到更加显著的语用效果:如:撒娇和亲切,进而进一步拉近彼此距离。   参考文献:   [1]储诚志.语气词语气意义的分析———以“啊”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4(04).   [2]熊子瑜,林茂灿.“啊”的韵律特征及其话语交际功能[J].当代语言学,2004(02).   [3]于思湘.“哇塞、嗯哼”类新兴叹词的语用义位探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6(06).   [4]殷纸纲,李爱军.“嗯”、“啊”类话语标记研究[A].萧国政.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5]殷纸纲,李爱军,王霞.“嗯”、“啊”类话语标记的语音学研究[A].冯绍松.促进西部发展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上海:声学技术出版社,2007.   [6]乔倩,吕明臣.东北方言词“嗯哪”语义色彩比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7]戴锦君.QQ聊天里的语气词和“嗯”“哦”反馈项[J].海外英语,2007(04).   [8]郑燕芳.“嗯”的话语功能分析[J].南方论刊,2007(10).   [9]赵聪.应答词“是、对、好”的话语功能分析[D].延边大学,2006(06).   [10]于秀娟,周坤.句尾语气词连用的发生因素[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01).
/
本文档为【“嗯啊”的语用义及其产生机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