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唑来膦酸治疗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

2017-03-18 3页 doc 7KB 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7338

暂无简介

举报
唑来膦酸治疗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唑来膦酸治疗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600mg×30片/盒(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29),0.6g/次,1次/d。治...
唑来膦酸治疗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
唑来膦酸治疗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腰椎(L1~4)、股骨颈以及Ward三角等不同部位的骨密度(BM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骨质疏松;唑来膦酸;疗效  POP是一种常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绝经多年女性的骨科疾病,危害较大,易发生脆性骨折,进而出现肺部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从而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1]。本研究将2012年5月~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POP患者应用唑来膦酸治疗,效果甚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60例POP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治疗组中男24例,女56例;年龄58~84岁,平均年龄(71.73±7.08)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53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2.95±6.8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600mg×30片/盒(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29),0.6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静脉滴注唑来膦酸,4mg×1支/盒(NovartisPharmaSteinAG,国药准字H20090259),取4mg加入100ml注射用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不少于15min滴注完毕,1次/年。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腰椎(L1~4)、股骨颈以及Ward三角等不同部位的BMD的变化。  1.3疗效评价当患者疼痛消失时为显效;当疼痛明显减轻,患者可耐受,无需服用药物,对工作和生活无影响时为有效;当疼痛无好转,患者不能忍受,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需服用镇痛解热药物时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不同部位BMD变化比较治疗后,治疗组的腰椎(L1~4)、股骨颈以及Ward三角等不同部位的BM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POP是一种以骨微结构损坏、骨量降低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其发生与营养失衡、激素水平下降、遗传、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该病的发病机制为骨代谢时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偶联缺陷,致使机体钙磷代谢紊乱,从而导致骨密度减少[2]。目前已有超过20个治疗药物,按照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降钙素、雌激素类等骨吸收抑制剂;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PTH)等骨形成促进剂;钙剂、维生素D等中药[3]。  本研究探讨分析了唑来膦酸治疗POP的临床疗效。唑来膦酸属于骨吸收抑制剂,是第三代含氮双磷酸盐类药物,它可于破骨细胞附近不断聚集,降低破骨细胞的活性,减少其产生量,加快其凋亡速度,从而减少破骨细胞数目[4];可有效结合羟基磷灰石结晶,避免被酶消化。进入机体后可降低破骨细胞对骨骼表面的吸附力,抑制其生物活性,缩短破骨细胞的存活时间,从而抗骨吸收;还可改变骨矿物质和骨容量以增加骨密度,防止发生骨消融[2]。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的腰椎(L1~4)、股骨颈以及Ward三角等不同部位的BMD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唑来膦酸可有效治疗POP,可增加腰椎(L1~4)、股骨颈以及Ward三角等多个部位的BMD,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1]甄东,邱冰.唑来膦酸治疗3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观察.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2,18(2):166-168.  [2]樊勤学,陆琳松,孙治国,等.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骨科,2014,5(2):110-112.  [3]郭三忠,赵斌,谢振航.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11):1037-1038.  [4]蔡思林.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6):174-175.
/
本文档为【唑来膦酸治疗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