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际关系及角色类型对大学生归因过程与情绪变化的作用

2017-08-02 5页 doc 10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5706

暂无简介

举报
人际关系及角色类型对大学生归因过程与情绪变化的作用人际关系及角色类型对大学生归因过程与情绪变化的作用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1]。归因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自我归因,即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另一种为他人归因,即由观察者对其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2]。   B Weiner 之后提出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理论,将成功归因于内部能力会提高自豪感,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反而会降低学习动机[3],不仅如此,也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成败归因中,不管高低自尊的学生,对努力的归因都很高[4]。可是最近的研究发现,内部归因往往...
人际关系及角色类型对大学生归因过程与情绪变化的作用
人际关系及角色类型对大学生归因过程与情绪变化的作用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1]。归因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自我归因,即对自身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另一种为他人归因,即由观察者对其行为结果的原因的知觉[2]。   B Weiner 之后提出成功与失败的归因理论,将成功归因于内部能力会提高自豪感,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反而会降低学习动机[3],不仅如此,也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成败归因中,不管高低自尊的学生,对努力的归因都很高[4]。可是最近的研究发现,内部归因往往正向预测学业情绪,外部归因则更多体验到厌烦等消极学业情绪[5]。后期 B Weiner 的理论不断发展,以此发现了控制性知觉与情感反应以及助人决定之间的关系[6],如果消极事件的原因由行为者可以控制,那么这个人对此结果要负有一定的责任[7],对消极后果的责任还可以引发气愤的情感[2]。林钟敏、刘华山都曾采用韦纳研究中典型的借笔记情景,研究大学生的责任推断,在此情景中行为者与被试是同学关系[8-9]。随后,刘华山等人又采用了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进行研究[10],此情景中的行为者与被试是陌生人关系。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对陌生人、朋友进行归因,还要对竞争对手的某些行为进行归因。李晓薇[11]也曾发现,不同的人际关系会使人们对其行为的归因产生很大差异,尤其在归因部位上,对于朋友以及陌生人倾向于外归因。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研究均是通过情境诱导来实现,并且情境中的人物均未直接涉及被试自己。此外根据认知感情相符理论[12]以及局外人和局内人理论[13],当人们处在不同的立场并且与情境中的人物有一定的关系时,人们的归因会有所区别么? 池丽萍[14]也曾提出对于儿童来说,在失望情境下,当人际类型不同时,儿童真实情绪与表面情绪会有差异。   鉴于此,主要根据李晓薇[11]的实验设计,研究人际关系类型及角色类型对被试在归因部位、责任推断、情感反应、以及好感度上是否有所差异,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经验资料。   1 对象与   1. 1 对象 随机抽取南京某高校大学生( 大一至大四) 120名,所得有效问卷 120 份,其中男生 56 名,平均( 22. 54 ±1. 20) 岁,女生 64 名,平均( 21. 86 ± 1. 24) 岁。   1. 2 方法 本实验采取 2 × 3 完全随机实验设计,自变量为人际类型( “朋友”、“陌生人”以及“竞争对手”) 和角色类型( “自己”和“他人”) ,因变量有 4 个维度,每个维度有两个条目: 对行为者的前后好感度差( 第一次好感度、第二次好感度) ; 对行为者行为原因的定位( 外部、内部) ; 对事件责任的推断( 行为者、受害者) 以及对行为者的情绪反应( 理解、生气) 。   1. 3 研究工具 根据维纳的人际归因理论并结合李晓巍的学校处罚情境自编问卷[12],问卷由以下 3 部分构成: ①情境引入; ②呈现行为经过; ③考察归因过程及好感度变化。   1. 4 实验程序 通过指导语告诉被试研究以匿名方式进行,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真实感受做出判断。问卷的第一部分为情境引入。通过角色扮演,引入不同性质的人际关系,被试与行为者“肖天”有 3 种不同性质的人际关系: 朋友、陌生人、竞争对手; 两种角色类型: 自己、他人。   例如,当朋友关系时,问卷的初始部分这样介绍[11]: 假设肖天是你的大学同学,与你关系一直很好,两个人互相照顾,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对你来讲,肖天在你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第二部分为呈现行为经过。当朋友与自己为上述关系时,接下来的叙述是这样的: 一天放学,天气很阴沉,你在校外被两个社会青年围住,肖天远远的经过,走了; 朋友与他人这种情境时,问卷的开头这样叙述: 一天放学,小阳在校外被两个社会青年围住,肖天远远的经过,走了。其他几种情况与此叙述相似。   第三部分为考察归因过程及好感度变化。被试的反应通过 likert 7 点量表( 1 极不同意 ~7 极其同意) 进行评定。评定包括以下 4 个方面: 对行为者的前后好感度进行评分; 对行为者行为原因的定位( 外部、内部) ; 对行为者责任的推断( 行为者、受害者) ; 对行为者的情感反应( 理解、生气) 。标记方式:对于外部归因、行为者责任以及理解情绪上的选择为正向标记,1 极不同意 ~ 7 极其同意分别计为 1 ~ 7 分; 对于内部归因、受害者责任以及生气情绪上的选择为反向标记,1 极不同意 ~7 极其同意计为 7 ~1 分。所以,在行为者行为原因定位上,分数越小代表偏向内部归因; 在责任推断上,分数越小代表行为者责任; 在行为者的情感反应上,分数越小偏向理解情感。对于前后好感度变化的计分方式,采用第二次好感度得分减去第一次好感度得分,比较得分大小,得分越小代表情感变化越大,得分越大代表情感变化越小。   1. 5 统计处理 研究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利用 SPSS 17. 0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意义的分析。   2 结 果   2. 1 人际关系与角色类型对归因过程的影响2. 1. 1 人际关系与角色类型对外部归因影响的方差分析见表 1 和表 2。表 1 以人际类型、角色类型为自变量,外部归因上的选择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角色类型主效应及其与人际类型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人际关系类型主效应显著( P <0. 05) 。表 2 进一步进行了人际关系类型之间外部归因上的多重比较,研究发现,朋友关系与陌生人、竞争对手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   2. 1. 2 人际关系、角色类型对内部归因影响的方差分析 见表 3 和表 4。表 3 结果表明,角色类型差异不显著( P > 0.05) ; 人际关系类型主效应及其与角色类型的交互作用均显著( P <0. 05) 。   结合表 3 可知,朋友和陌生人以及竞争对手都存在差异( P < 0. 001) ; 而陌生人与竞争对手之间不存在差异( P >0. 05) ,这与外部归因维度上的结果是一致的。   鉴于表 3 的交互作用显著,于是进一步做了简单效应分析,见表 5。研究者发现,①角色类型在朋友水平上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②人际关系类型在自己水平上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2. 2 人际关系、角色类型对好感度变化的影响 见表 6 和表 7。   表 6 统计结果表明,角色类型主效应及其与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P > 0. 05) ; 人际关系类型之间差异显著( P <0. 05) 。   表 7 结果发现,朋友与竞争对手之间差异显著( P <0. 05) 。   3 讨 论   3. 1 人际关系以及角色类型对归因方式的影响 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对归因方式产生影响,即在归因部位上产生了显著的差异,而在行为者责任以及情绪反应上并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   总体来说,当行为者与被试的关系是朋友时,被试将问题的原因归为外部因素,这可能由于亲密感的关系,人们会站在朋友的角度为其着想,尤其当客观环境确实在此事件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时,人们往往会扩大客观因素的作用,以便相对缩小主观因素的影响程度。当行为者与被试的关系是陌生人时,由于对陌生人的情况了解不多,且与被试几乎没有任何感情以及利益的冲突,所以在归因时,被试更多倾向于中立的反应。最后,当行为者与被试是竞争对手关系时,人们更愿意将其内部归因。这主要因为,在这种关系下往往存在着利益的冲突,人们看到对方的缺点而非优点,所以最先考虑的就是其自身可能导致问题发生的负面因素,这种心理会使行为者自身因素无形中得到了加强,从而淡化了客观因素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因素。   研究者还发现,在引入角色类型后,在内部归因维度上,角色类型在朋友水平上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即在角色类型为自己时更愿意相信朋友的行为是外部原因所致,这一点较符合“局内人”与“局外人”理论[13]。涉及自己时,被试更多的卷入情境之中,除了对朋友存有更多的信任,这其中还可能有社会赞许度的影响,外部归因,容易保持自尊心,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15]; 其次,人际关系类型在自己水平上也达到了显著性水平。同一事件,涉及自己时,人们将朋友的行为归为外在的,其次是竞争对手,最后才是陌生人( 这与外部归因维度上的结果稍有不同,但总体的结果是一致的) 。对人们来说,除了陌生人以外,朋友以及竞争对手都与被试有着不同程度的感情或者利益纠葛,将其归为内因要比归为外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大得多。除此之外,也可能来源于人们本身固有的局限或者来源于人们本身的动机[1]。   3. 2 人际关系、角色类型对前后好感度变化的影响 与行为者是朋友关系时,被试的前后情感变化最大,竞争对手最小,陌生人处于中间,且朋友与竞争对手关系存在显著性差异。   有趣的是,研究者发现,虽然朋友与自己比朋友与他人在归因上更偏向外部归因,但是朋友与自己的情感变化要比朋友与他人大的多。这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虽然人们在认知上愿意相信朋友经过并走开是外部原因所致,但是在困境中他们没有给予帮助的行为确实使自己在情感上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因而对其好感度明显下降,这就比如失恋求助者认知上接受一切道理,但是情感上就是接受不了分手的事实。而角色类型为他人时,虽然好感度也有所变化,但毕竟没有直接涉及被试自己,所以人们在情感上的变化要相对小一些。第二,可能涉及到社会赞许度的问题,人们在认知上外归因以得到大家较高的评价,但为了平衡心理冲突,必须表现出相对较真实的情感。   对于竞争对手,人们的前后情感变化最小,尤其当角色类型为自己时。涉及自己时,人们最初对竞争对手的感情基调就不是很好,甚至并不期待其对自己或他人有什么帮助。涉及他人时,人们处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竞争对手对他人也不进行帮助的行为让被试在情感上觉得他本身就是一个冷漠的人,从而判定其人品有一定问题,因而好感度有所下降。   对于陌生人,前后好感度变化处于朋友和竞争对手之间。   研究者发现陌生人与自己比陌生人与他人前后好感度变化要小。研究者觉得当自己处于局内人时,对陌生人并不了解,所以当其没有帮助自己时,在情感上可以接受为理所当然; 但陌生人对他人也不帮助的行为,让人们在情感上觉得其是一个内心较冷漠的人,因而好感度明显下降。   3. 3 归因部位上外部和内部维度的差异 本实验将归因部位这一维度上的外部以及内部分开进行研究,发现在外部归因上,角色类型与人际关系不存在交互作用,而在内部归因上两者的交互作用达到了一定的显著性水平。这可能因为,内部归因题目( 肖天走开是因为害怕被牵连) 比外部归因( 肖天走开是因为他没看到你/小阳被欺负) 更直接偏向消极方面。   当人们面对消极问题时,在这种明显会涉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人们倾向于更好的控制自己以获得较高的社会评价或者良心的安慰。   3. 4 结论 不同人际关系在归因部位和前后好感度变化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与行为者是朋友关系时被试更倾向于外部归因,前后好感度差值也最大,尤其当角色类型为自己时; 陌生人居中,竞争对手关系时倾向于内部归因,前后好感度变化值最小; 在人际归因中,角色类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孙时进. 社会心理学[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05-108.
/
本文档为【人际关系及角色类型对大学生归因过程与情绪变化的作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