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封面人物 这位心理学男神有点萌

2017-06-08 7页 doc 13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9945

暂无简介

举报
封面人物 这位心理学男神有点萌封面人物| 这位心理学男神有点萌 思考是对自己的尊重。 很多人对当下的生活不屑一顾, 他们满脑子都是五彩缤纷的世界, 但所谓成功只属于明天, 不属于他们。 人不要把自己变成工具 文-本刊记者 陈敏 85后李松蔚,清华大学老师,知乎的心理学男神。  他自嘲在知乎上骄纵一时,直到遇到浙大同行“动机在杭州”,深感江湖藏龙卧虎,是以低调做人,签名从“不灌鸡汤,不玩玄学,不输出价值观”,也换成一行普通的字:“普通的心理学工作者”。  那位浙大同行写过一篇短短十分钟就破十万的文章,《“浙大病”你有吗?》,提到一个学霸女孩,痛哭流涕地讲述自...
封面人物 这位心理学男神有点萌
封面人物| 这位心理学男神有点萌 思考是对自己的尊重。 很多人对当下的生活不屑一顾, 他们满脑子都是五彩缤纷的世界, 但所谓成功只属于明天, 不属于他们。 人不要把自己变成工具 文-本刊记者 陈敏 85后李松蔚,清华大学老师,知乎的心理学男神。  他自嘲在知乎上骄纵一时,直到遇到浙大同行“动机在杭州”,深感江湖藏龙卧虎,是以低调做人,签名从“不灌鸡汤,不玩玄学,不输出价值观”,也换成一行普通的字:“普通的心理学工作者”。  那位浙大同行写过一篇短短十分钟就破十万的文章,《“浙大病”你有吗?》,提到一个学霸女孩,痛哭流涕地讲述自己压榨身体的每一分钟,考试丢掉一分就会对父母有罪恶感:“他(她)**惯了站在单一的下排队,等着被选中和评判,手足无措。他拼命努力,却从来没有享受过成功的喜悦,有的只是对失败的恐惧......他们的心理问,依次是拖延症、焦虑、强迫、以及‘周围的人都好强’......这是名校学生病,也是时代病,因为不久的将来,这些人就会走上社会,成为社会的中坚。” 作为名校生,李松蔚对这种“病”也深有体会,这些年在心理学领域讲课、行文,就希望修通一条路,在心理专业和普罗大众之间,也在自己和他人之间。 他在知乎上渐渐吸引了28万粉丝,他们从他出众的数学才华,谈到他自创的绝句,“春雨润桃李,朔雪傲孤松。余霞散成蔚,化入红尘中。”有粉丝在回答“李松蔚是谁”这个问题时,还引用了新学的心理学知识。小粉丝起初认为李老师是大赢家,北大毕业,清华工作,有房有子,还能写手好文章......这让他感到不由自主的膜拜和自卑,但转而又写道:“我这是选择性关注。李松蔚很多不为人知的经历,全都被我忽略了。”比如,李松蔚也曾为选择工作而发愁,为妻子孕期大腹便便还要挤地铁而感到沮丧,为房贷掉头发,为博士论文而抓狂......旧事未决新忧又至。 而李松蔚聊以**的,是已经大体走出了这种时代的普遍性焦虑: “痛苦不在于你的绝对位置在哪里,而在于你想要的和现实有多大差距。差距越大,痛苦就越深。所以我说,幻想是最大的不自由。我们只能生活在今天,而你却永远在臆想明天的迷梦。当你第二天睁开眼睛,又是今天。我觉得应对焦虑,就是活在当下。” 他打了个比方,去游泳,当人放松,付出信任时,就会被水接住,浮起来——生活就是那样的水。 “人生本来就是未知的,你完全把自己纳入到表内,就已经把自己变成了工具,而不是一个人。没有为过程本身而活,只为了将来有一天可以有钱,有时间,有妹子,这种活法是非常糟糕的。” 采访那天风大,在咖啡馆露天阳台,李松蔚穿着深蓝外套,深蓝衬衫,深蓝长裤,头发仍一丝不乱。有人说深色代表安全感,而他调侃浅色会影响自己的颜值。 同来的网络提问: 婚姻是一段关系,关系都是流动的,总会进展到新的阶段,越往后越复杂越丰富,可以借助遇到的问题和矛盾,让自己变得更好,而不是被诅咒应验。 这里还有个视频—— 男友交往最忌讳什么? 为什么很多优质女生“剩下”了? 心理咨询师是情感垃圾桶吗? 遇到过什么哭笑不得的问题? 怎么回答“猜猜我在想什么”这个问题? 男神怎么回答? 你在用理想逃避真实的问题 记者:机场书店永远都在卖成功学。除了让年轻人热衷于走同一条被赞美的名利之路,能否说说成功学最有害的是什么? 李松蔚:我觉得,成功学让人没有办法活在当下,永远在赶路的焦虑中。我的学生都有一个共性,忙的时候说忙完要好好歇歇,可是放假后也不敢休息,怕别人超越自己。看到自己并没有像期待的那样开足马力往前走,还会狠狠骂自己,觉得出了问题。 这甚至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他们在生活中开小差,玩游戏,做他们觉得无价值的事情,但会拿更多的时间来骂自己——太不上进了,简直堕落了之类。他们应对的方法就是再次重复:我已经玩了太久游戏,接下来还要继续玩儿,因为没有办法面对这个焦虑,面对那个空白的未完成的工作文档。 这些现象的本质,都是没法活在当下。 其实每天生活很简单,你肯定会浪费时间,但也肯定会做有价值的事情,你大概也有饭吃,有朋友可以聊天,有地方可以睡觉,有一些事情增加你的效能感......但很多人对这样的生活不屑一顾,他们满脑子都是五彩缤纷的世界,但所谓成功的世界只属于明天,不属于他们。这是成功学最大的害处。 记者:那如何缓解当下此刻的心理焦虑?比如北上广的年轻人,确实面临房价和爱情的很多困惑。 李松蔚:泛泛而论,面对焦虑,你只能去面对,把自己泡到里面去,而不是去躲。有些人会诉诸理性,我如何月薪更高?怎么才能买到房?很理性,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有的年轻人会借这个理性来逃避,觉得我还没有想清楚,所以不结婚;我在北京工作可能十年都买不起房,所以逃离......他用冷静理性的方式去计算明天。 其实把时间往前推,比如三十年前,人们能精准地计算到今天的发展吗?我父母当时二十多岁,和别人合租在单位筒子楼的一间宿舍,两户就用一个布帘隔开。你问他们三十年后会住在哪里?他们哪会知道。实际上,发展永远比理性的计算要快。 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把真实的情绪和情感打开,不要逃避。有些东西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谈恋爱,结婚买房,都是这个道理,真去做了也就做了。 记者:你常说自己比较现实和理性,会有浪漫的时候吗? 李松蔚:如果把理性跟浪漫对立起来,那我可能真的不浪漫。其实很多感情的概念,都是被社会话语和想象塑造出来的,类似于玫瑰,烛光晚餐,有人会感动,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长,要看是否适合,无法用统一的标签衡量好坏。比如拿着网络文章,说让你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我觉得这就是非理性的。老婆喜欢花,那你在网上预订,按时把花送到。当送花变成你对自己的硬性要求时,还能有多浪漫呢? 有些浪漫是在骨子里的。你看到花花草草,就会想到诗,想去唱首歌,这非常自然。 也有一些标准化的浪漫,比如去背“唐诗三百首”,这就变成了一种所谓正确的“定义”。 记者:你曾在知乎回答过一个问题,对方说“其实你谁也不爱,你只爱自己的**、希望、梦想。我爱这个人是因为我期待他能实现我的理想,一旦他的行为与态度与我所要的背道而驰,所有的爱就消失不见。”但你指出,作为旁观者,和真正的参与者,人们对爱的态度并不相同。请问,青年们如何区分孤独和爱? 李松蔚:出于孤独的爱是不是真爱?很难说清楚。我做了很多年心理咨询才知道,谁也不可能看到别人真实的内心。每一个人跟别人打交道,某种意义上都在自说自话。我得到的一切他人的反馈,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审查才能发挥意义。 包括爱情,就是猜来猜去的游戏,没有永恒不变的感觉。爱情,其实就是一种相信。你怎么确定他爱你呢?你选择相信,他也选择相信,遇到困难都觉得可以走过去。 本质上,爱情就像走钢丝,很危险,双方都不去想是否会摔下去,就是一起往前走。 记者:当下流行“颜值即正义”,似乎长得好看就会站在一切的制高点上,包括爱情? 李松蔚:现在的年轻人对颜值的追求,跟十年前的标准不一样。90后心目中的好看,其实是很精美而趋于中性的。男人不要太阳刚,女人不要太有女性特征。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无可挑剔、如同假脸的那种完美。我们读书时,觉得韩寒很帅,赛车手,作家,言论惊人,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是个性非常鲜明的叛逆形象。那时社会很整齐划一,比较压抑,而他就成了一个英雄。 现在是个多元化的社会,似乎什么禁忌都可以说,什么玩笑都可以开,年轻人不需要勇气来打破什么,或许也没有强烈的诉求去追求精神。他们喜欢的,是精巧精美,在审美上追求极致。但这些完美的“假人”很难唤起真实的情感,只是可控。 记者:是,我看到新闻报道,甚至鹿晗合影过的邮筒,女生们都会排队去合影。她们对偶像的这种爱,你觉得不够真实吗? 李松蔚:对于鹿晗这样的偶像,我感觉青年不是去追随,而是在养这个偶像,花很多时间,金钱和精力。这给人一种强烈的被物化的感觉,他们要把他变成一个非常精致和完美的木偶,和他也缺乏互动,而是一种自我投射的迷恋。鹿晗不是很个性的人,乖巧,符合粉丝的期待。 十年前,我们的爱和恨都非常强烈,流行的情歌也是喝到烂醉,跑去淋雨,有一种夸张的情感,不痛苦一下好像都不好意思。但大家现在谈感情不愿被伤到,痛到,就是去审美一下,品味一下,不是真的很需要深深相爱,纠缠。失恋多大点事呢?至于伤心喝醉吗?爱情这种关系也在演化。 你永远无法抚平他人的伤痛 记者:你现在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做老师,学生会主动寻求心理帮助吗? 李松蔚:会。如果我们的姿态是干预者,就会让人不舒服。如果我们仍然认为“助人”就是要给你好东西,你就成为接受施舍的人,心理上也会很弱势。现在我们的态度是,你想不想自己变好?把舞台留给你自己。易经里有一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就是他们有需要,我给予一点帮助。 在学校我有固定的咨询时段,也会开课,带团体辅导。不过,咨询师一个小时通常就只能辅导一个人,而且一个人可能要跟好几年。时间不够,所以知乎上有些求助者,我只能说抱歉。 记者:听说到你那里咨询的年轻**都为父母困扰。请问,两代之间比较多的冲突在哪里? 李松蔚:冲突来自两代人对于“爱”和“好生活”的理解不同。 父母那一辈物质匮乏,当下社会变革也快,内心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尤其小地方的父母,看到女孩不出嫁,就会觉得她老了会很惨;会觉得体制内是很好的单位,旱涝保收。而他们这种对安全感的需要,在8090后看来是过度的。 孩子通常会对父母表达出具体的希望,比如不要总是给我打电话,留个空间;吃饭时不要谈结婚的事情, 好好吃饭。但父母谈到对孩子的期望,总是一脸真诚地说,只要你健康幸福快乐就好......孩子就会很吐血(笑)。我不是在批评,而是陈述一个事实。 记者:为何这个“爱”不是8090后愿意接受的爱? 李松蔚:我觉得父母不是在表达爱,是在表达自己的不安全感和匮乏。 打个比方。两个朋友一起吃饭,吃完之后,A提议散散步,B有点为难,但很客气地说可以陪你走。A说你有事就先走,你没有拒绝或者伤害我。各自随意就好。这是一种很清爽的关系。 我有个来访者,讲到她请同学来家里吃饭。妈妈烧了一大桌菜。吃完饭,原本妈妈应该去跳广场舞,可是她说,听你们聊天也挺好的,就一直在旁陪着。孩子就觉得有点沉重。妈妈有自己的待客之道,但孩子觉得你去玩你的,我们也玩自己的,互不亏欠才好。成长背景不同,大家对于“好的生活”,有不同的理解。 记者:我们常听到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说,“我是为你负责,为你好!”其实收效甚微。作为心理咨询师,你觉得哪一种方式会比较有影响力? 李松蔚:每个人的角度不同,也总有自己的道理,希望借此去影响身边人。核心在于,如果那个人听你的,是因为他想听你的,最终还是他自己的选择。我的思路是,大家都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摆出来,但你认为什么是最好的?你自己来选择,来尝试从别人的建议当中吸取。 没有谁能把东西硬塞给谁。每个人都只能为自己负责。 记者:请问你觉得心理咨询师的价值在哪里?汶川地震时,你曾被派往四川,当时觉得心理咨询没什大用。 李松蔚:我读研时期就开始实**,做咨询师也有10年了,觉得这行跟别的工作一样,就是一颗小螺丝钉的价值,而不是拯救者的价值。 在汶川地震期间,我觉得有些心理咨询师把自己的位置拔高了,认为可以抚平他人的伤痛,可以理解他人失去至亲的感受!可是,你怎么能抚平?怎么能够理解呢?只会让听的人不舒服。 如果那个伤痛抚平了,一定是他自己走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寻求资源、帮助和救赎。而咨询师会成为其中的一小部分,不能自恋地以为可以帮他走出来。记得有一条职业是,“我们坐在自己的办公室,等着别人上门”。这句话比较冷血,但我觉得有道理。在有困难或者灾难的时候,我支持志愿者,也很愿意分享我的经验。但除了我们主动送上去的温暖,一定还要有人呆在这里,等着那些有需要、自己往前走的人,来找我们。 对我而言,这份职业让我可能不那么容易相信一些说法和概念,会去探究怎么回事儿,找找背后的原因和真相。 记者:现在大家都说互联网让8090后变得更“宅”了,这种情况下比较容易滋生的心理问题是什么?  李松蔚:我倾向于说,有些心理问题的背景有更深的理由,只不过有了互联网,会在网上表现出来。互联网是个好东西,好到你也可以借此来堕落(笑)。你说足不出户都是网络造成的,但可能你内心本身就比较封闭。 这是一个压力很大、多变的时代,也是一个相对自由的时代。弗洛姆说过,自由和安全是两个东西。你自由,就不会安全。你安全,就不自由。 今天这个时代的代价,是大家都不安全,互联网极大地扩展了这种不安全感。 记者:既然谈到了不安,请问在你的词典里,如何定义幸福? 李松蔚:我从小追求稳定,很怕动荡。但幸福不是通用概念,各人理解不同。 我认为,幸福多多少少要满足于当下生活的一些时刻,而不是想着,我要马上做完,早点到下一刻。盼着下课铃的学生,在工作中总盼着假期的人,都很难有幸福感。 幸福也要有变化,能感觉到生活的起伏和不可控。不可控的度,各人要求不一样,我希望这个度数很低(笑)。如果完全一成不变,就会让人失去对生活的感知。就像一个声音持续出现,变成背景音,你会忘了它的存在。 有些人早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在朋友圈发照片,成天吃喝玩乐,每天都好像活在最好的生活里,活在新闻联播里。但他们可能会失去对平常生活的感知,我也看到他们选择极限运动,甘心冒着生命风险,去登山潜水。还有人继续创业。要能找到既有变化、又不会太崩溃太失控的方法。有人求刺激找外遇,把家都搞丢了。 幸福也一定要跟别人有交流。人是很孤独的物种。有人希望跟很多人有交流,有人可能就在乎一个或者几个。完全封闭在一个人的空间里,很难幸福。 原载于《中国青年》2016年第21期,封面人物《李松蔚:人不要把自己变成工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本文档为【封面人物 这位心理学男神有点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