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答案

2017-06-11 46页 doc 34KB 4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2655

暂无简介

举报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答案应用统计学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 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 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 统计总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相对性__。 4. 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6. 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 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 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 统计总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相对性__。 4. 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6. 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7. 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 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8. 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 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 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 A.全部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B.800家工业企业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 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4. 一个统计总体( 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B.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 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C )。 A.数量标志 C.品质标志 B.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6. 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C.变量值 B.数量标志 D.指标 7. 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 A.标志 C.指标 B.指标值 D.变量值 8. 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D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9. 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C )。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D.统计分析和预测 C.统计资料 10. 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 C )。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三、多项选择题 1. 统计的含义包括( ACD )。 A.统计资料 D.统计学 B.统计指标 E.统计调查 C.统计工作 2. 统计研究运用各种专门的方法,包括( ABCDE )。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模型法 E.统计推断法 3. 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中( BCE )。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人口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是变量 4. 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ACD )。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3次产业比例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5. 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C )。 A.国民生产总值 B.人口密度 C.全国人口数 D.投资效果系数 E.工程成本降低率 6. 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BE )。 B.所有制 C.旷课次数 D.耕地面积 E.产品质量 7.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 ACDE ) A.我国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 B.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 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 D.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人均产量 E.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 8. 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有( BCE )。 A.比重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人均指标 E.平均指标 9. 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BCD )。 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10. 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有( ABCD )。 A.收集信息职能 D.支持决策职能 B.提供咨询职能 E.组织协调职能 C.实施监督职能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 一、填空题 1. 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___普查(基础)___、___抽样调查(主体)__、___重点调查___、__典型调查 __、__统计报表 __等。 2. 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___全面调查___、___非全面调查___。 3.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__重点单位_进行调查的一种__非全面__调查。 4. 抽样调查属于__非全面__调查,但其调查目的是要达到对__总体数量__特征的认识。 5. 无论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都要先制定_____调查方案______。 6. 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对象是_工业企业全部职工_,调查单位是_工业企业每一名职工_,填报单位是__每一个工业企业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80%的5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D )。 B.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2. 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个体进行调查,下述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B )。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查 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3.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选10%样本检查,这种调查是( ABC )。 A.非全面调查 D.定期性调查 B.一次性调查 E.经常性调查 C.不定期性调查 3. 邮寄问卷适用于以下哪些调查对象( ABCD )。 B.机关团体 E.所有的人群 D.特定的群体 4. 非全面调查是指( CDE )。 B.统计报表 E.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5. 某市对全部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普查,则每一台设备是( AC )。 A.调查单位 D.填报单位 B.调查对象 E.报告单位 C.总体单位 6. 下列各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CD )。 A.企业设备调查 D.商业企业调查 B.人口普查 C.工业企业普查 E.商品价格水平调查 7. 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 ABCE )。 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E.调查时间和时限 8. 调查单位是( BCE )。 A.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 B.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中的个体 C.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 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9. 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 ABCE )。 A.经济性 D.全面性 B.时效性 E.灵活性 C.准确性 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D.调查资料的使用范围 10. 在一份问卷中有这样一问题“您的职业是 ?①教师 ②公务员 ③军人 ④企业管理人员 ⑤职工 ⑥个体户 ⑦其他 ”,请问该问题属于( ABC )。 A.事实性问题 B.半开放半封闭问题 D.答案的设计是是非式的 C.答案的设计是多项式的 E.意见性问题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 一、填空题 1. 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_____统计分组_____。 2. 按每个变量值分别作为一组叫__单项式分组__,其组数等于___变量值个数___。 3. 已知一个组距式分组的最后一组的下限为900,其相邻的组中值为850,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和组中值分别为____1000____和____950____。 4. 在确定组限时,最小组的下限要低于或等于__最小变量值__,最大组的上限要高于或等于___最大变量值__。 5. 为了消除异距数列中组距不同对各组次数的影响,需要计算__频数密度___。 6. 统计数据的显示形式主要有___统计表___和___统计图___。 7. 统计表主要由__表头_、__行标题__、__列标题__和__数字资料__4部分组成。 8. 直方图是用___矩形____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图形。 二、单项选择题 1. 进行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B )。 A.划分各组组限 C.确定各组组距 B.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D.计算各组组中值 2. 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3. 划分离散变量的组限时,相邻两组的组限( C )。 A.必须是间断的 B.必须是重叠的 D.应当是相近的 C.既可以是间断的,也可以是重叠的 4. 某连续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C )。 A.120 B.215 C.230 D.185 5. 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B )。 A.人口按年龄分组 B.产品按质量优劣分组 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 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 6. 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 D )。 A.各组的频数均相等 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 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 D.各组频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7. 频数分布用来表明( A )。 A.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 C.各组标志值的分布情况 B.各组变量值的构成情况 D.各组变量值的变动程度 8. 在分组时,若有某单位的变量值正好等于相邻组的下限时,一般应将其归在( B )。 A.上限所在组 B.下限所在组 D.另设新组 C.任意一组均可 9. 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当全距不变的情况下,组距与组数的关系是( B )。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乘积关系 D.毫无关系 10. 多变量的图示方法是( D )。 A.直方图 B.条形图 C.圆环图 D.雷达图 三、多项选择题 1. 统计分组的作用在于( ABE )。 A.区分现象的类型 B.反映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 D.分析现象的变化关系 C.比较现象间的一般水平 E.研究现象之间数量的依存关系 2. 指出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 AD )。 A.企业按所有制分组 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 E.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 3. 构成频数分布表的基本要素是( AD )。 A.各组的组别 B.组限 E.组距 B.家庭按人口多少分组 D.产品按合格与不合格分组 C.组中值 D.分配在各组的次数 4. 组限的确定通常有两种方法,它们是( BC )。 A.对离散变量采用重叠分组法 C.对离散变量采用不重叠分组法 B.对连续变量采用重叠分组法 D.对连续变量采用不重叠分组法 E.对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均采用重叠分组法 5. 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时,采用等距分组还是异距分组,决定于( AD )。 A.现象的特点 B.变量值的多少 E.组数的多少 C.次数的大小 D.数据分布是否均匀 6. 统计数据的审核主要是审核数据的( ABC )。 A.准确性 D.科学性 B.及时性 E.代表性 C.完整性 7. 统计数据整理的内容一般有( ABCE )。 A.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 C.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 B.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组 D.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E.编制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8. 国民经济中常用的统计分组有( ABCDE )。 A.经济成分分组 B.登记注册类型分组 D.3次产业分类 C.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E.机构部门分类 9. 某单位100名职工按工资额分为3000元以下、3000~4000元、4000~6000元、6000~8000元、8000元以上等5个组。这一分组( BDE )。 A.是等距分组 B.分组标志是连续变量 D.相邻的组限是重叠的 C.末组组中值为8000元 E.某职工工资6000元,应计在6000~8000元组内 10. 变量数列中频率应满足的条件是( BC )。 A.各组频率大于1 B.各组频率大于或等于0 D.各组频率之和小于1 C.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 E.各组频率之和大于0 六、计算题 1. 有一个班40名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如表3-3所示。 表3-8 分公司销售额频数分布表 3. 有27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如表3-5所示。 表3-5 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表 5 2 2 4 4 2 2 3 3 4 4 4 3 3 5 4 2 3 3 6 2 (单位:台) 4 4 4 4 4 3 试编制一张频数分布表。 解:“工人看管机器台数”是离散变量,变量值变动范围很小,应编制单项式频数分布表。 编制结果如表3-9所示。 表3-9 工人看管机器台数频数分布表 4. 对下面职工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如表3-6所示)中的答复进行逻辑检查,找出相互矛盾的地方,并进行修改。 表3-6 职工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 与被调查者 的关系 参加工作年月 职务或工种 固定工或临时工 姓名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 刘 盛 陈心华 刘淑影 刘平路 男 女 女 男 44 40 18 16 被调查者本人 夫妻 长女 长子 长城机电公司 市第一针织厂 待业青年 医学院 1973.7 1975.4 1999 2000 干部 工人 无 学生 临时 固定 临时 无 解:职工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修正如表3-10所示。 表3-6 职工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 姓名 刘 盛 陈心华 刘淑影 刘平路 性别 年龄 男 女 女 男 44 40 18 16 与被调查者 的关系 被调查者本人 夫妻 父女 父子 工作单位 长城机电公司 市第一针织厂 待业青年 医学院学习 参加工作年月 1973.7 1975.4 — 2000 职务或工种 干部 工人 无 学生 固定工或临时工 固定 固定 无 无 第四章 数据分布特征的测度 一、填空题 1. 平均指标的数值表现称为__平均数__,其计算方法按是否反映了所有数据水平而可分为___数值平均数__和__位置平均数__两类。 2. 当变量值较大而次数较多时,平均数接近于变量值较___大__的一方;当变量值较小而次数较多时,平均数靠近于变量值较___小__的一方。 3. 某班70%的同学平均成绩为85分,另30%的同学平均成绩为70分,则全班总平均成绩为___80.5___。85x7+70x3/10=80.5 4. 统计中的变量数列是以__平均数__为中心而左右波动,所以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____集中趋势____。 5. 中位数是位于一组数据_中间位置_的那个变量值,众数是在总体中出现次数__最多__的那个变量值。中位数和众数也可以称为___位置__平均数。 6. 在___左偏____分布下,Mo?Me?,在___右偏____分布下,Mo?Me?,在____正态___分布之下,Mo?Me?。在适度偏态情况下,Mo?等于__3_ Me?。 7. 极差是一组数据的__最大值__与_最小值_之差,在组距分组资料中,其近似值是__ _最高组上限-最低组下限___。 8. 已知某组数据的平均数是200,离散系数(标准差系数)是30%,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3600______。 9. 测定峰度,往往以 4阶中心矩m4 为基础。依据经验,当??0时,频数分配曲线为__正态曲线__;当??0时,为__平顶__曲线;当??0时,为___尖顶__曲线。 二、单项选择题 1. 计算平均指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D )。 A.中位数 C.调和平均数 D.算术平均数 2. 若两组数据的标准差相等而平均数不等,则( B )。 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 C.代表性也相等 B.平均数大代表性大 D.无法判断 3. 如果所有变量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变量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A )。 B.扩大到5倍 D.不能预测其变化 C.减少为原来的1/5 4. 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5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C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5. 计算平均数的基本要求是所要计算的平均数的总体单位应是( B )。 A.大量的 B.同质的 C.差异的 D.少量的 6. 由组距变量数列计算算术平均数时,用组中值代表组内标志值的一般水平,有一个假定条件,即( C )。 A.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各组标志值必须相等 D.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C.各组标志值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 7. 离中趋势指标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 C.标准差 D.标准差系数 8. 当数据组高度偏态时,哪一种平均数更具有代表性?( C ) A.算术平均数 B.中位数 D.几何平均数 9. 一组数据的偏态系数为1.3,表明该组数据的分布是( D )。 A.正态分布 B.平顶分布 C.左偏分布 D.右偏分布 10. 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D )。 A.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 B.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三、多项选择题 1.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ABC )。 A.受各组频数或频率的影响 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C.受各组标志值和权数的共同影响 D.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E.只受权数大小的影响 2. 平均数的作用是( ABD )。 A.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 B.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部门的同质总体平均数进行对比 C.测定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 D.测定总体各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E.反映总体的规模 3. 众数是( ABCD )。 A.位置平均数 B.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C.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D.适用于总体单位数多,有明显集中趋势的情况 E.处于变量数列中点位置的那个标志值 4. 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有( BC )。 ???f??x ?f??? D.mnm 5. 几何平均数主要适用于( BCDE )。 D.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经济活动的节奏性 E.以平均指标为基础,用变异指标说明总体各单位的离散程度 六、计算题 1. 某厂对3个车间1季度生产情况分析如下: 第1车间实际产量为190件,完成95%;第2车间实际产量为250件,完成计划100%;第3车间实际产量为609件,完成计划105%。则3个车间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 95%?100%?105% ?100%。另外,1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8元/件,2车间产品单位成 本为12元/件,3车间产品单位成本为15元/件,则3个车间平均单位成本为: 18?12?15 ?15元/件。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并改正。 答:两种计算均不正确。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的计算,因各车间计划产值不同,不能对其进行简单平均,这样也不符合计划完成程度指标的特定含义。正确的计算方法是: m190?250?609??101.84% 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m190250609?x0.95?1.0?1.05 平均单位成本的计算也因各车间的产量不同,不能简单相加,产量的多少对平均单位成 本有直接的影响。所以正确的计算方法为: xf平均单位成本? 18?190?12?250?15?60915555 ??14.83(元/件) 190?250?6091049 2. 某高校某系学生的体重资料如表4-6所示。 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学生体重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表4-6 学生体重资料表 解:先列表计算有关资料如表4-8所示。 表4-8 学生体重计算表 (1)学生平均体重: 11996 ?56.58(公斤) 212 (2)学生体重中位数: Me?L? ?Sm?1fm ?67?d?55??3?56.72(公斤) 68 (3)学生体重众数: Mo?L? fm?fm?1 fm?fm?1?(fm?fm?1) 68?39 ?3?56.98(公斤) (68?39)?(68?53) 3. 已知某公司职工的月工资收入为1965元的人数最多,其中,位于全公司职工月工资收入中间位置的职工的月工资收入为1932元,试根据资料计算出全公司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并指出该公司职工月工资收入是何种分布形式? 解:月平均工资为: 3Me?Mo3?1932?1965 ??1915.50(元) 22 因为?Me?Mo,所以该公司职工月工资收入呈左偏分布。 4. 当每天生产线的每小时产量低于平均每小时产量,并大于2个标准差时,该生产线被认为是“失去控制”。对该生产线来说,昨天平均每小时产量是370件,其标准差每小时为5 件。表4-7所示的是该天头几个小时的产量,该生产线在什么时候失去了控制? 表4-7 生产线产量表 时间(时) 产量(件) 8:00 369 9:00 367 10:00 365 11:00 363 12:00 361 1:00 359 2:00 357 解:由已知得: 产量控制界限的上限为:370+2×5=380(件) 产量控制界限的下限为:370-2×5=360(件) 因此,可以认为该生产线在下午1时失去控制。在下午1时,产量跌到了360件以下, 它在控制界限以外。 第五章 抽样及抽样分布 一、填空题 1. 抽样调查可以是_随机_抽样,也可以是_非随机_抽样,但作为抽样推断基础的必须是___随机_抽样。 2. 在抽样推断中,不论是总体参数还是样本统计量,常用的指标有__均值__、__比例 _和方差。 3. 抽样误差是由于抽样的_随机性_而产生的误差,这种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_控制_。 4. 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____总体平均数____。 5. 在实际的抽样推断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有___简单随机抽样___、___分层抽样__、____等距抽样___和____整群抽样____等。 二、单项选择题 1. 抽样推断是建立在( C )基础上的。 A.有意抽样 C.随机抽样 B.随意抽样 D.任意抽样 2. 在抽样方法中,最简单和最基本的一种抽样方法是( C )。 A.分层抽样 B.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3. 在抽样推断中,可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B )。 A.抽样实际误差 C.非随机误差 B.抽样标准误差 D.系统性误差 4. 样本统计量是( B )。 A.唯一且已知 B.不唯一但可抽样计算而可知 D.唯一但不可知 C.不唯一也不可知 5. 样本容量也称( B )。 A.样本个数 B.样本单位数 C.样本可能数目 D.样本指标数 三、多项选择题 1. 在重复抽样中( ABDE )。 A.每个单位在每次抽样都有相同被抽中的概率 B.每个单位都有可能在样本中出现n次 C.每抽一次,总体单位减少一个 D.n次抽样之间相互独立 E.可以形成Nn 个可能样本 2. 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ABDE )。 A.总体方差?2 B.样本容量n D.抽样方式 E.抽样方法 3. 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许多个样本,因此( ABDE )。 A.抽样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确定的 B.抽样指标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 C.总体指标是随机变量 D.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 E.样本指标称为统计量 4. 重复抽样下,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有( ABCE )。 A.概率度 B.抽样极限误差 D.总体单位数 E.抽样估计方法 5. 抽样调查的误差可包括( ABC )。 C.概率保证程度C.总体方差 同理可以计算出,n?200,0.16。 500,1000时的样本比例的标准差分别为0.035,0.022, (2)当样本容量增大时,样本比例的标准差越来越小。 第六章 参数估计 一、填空题 1. 抽样推断的主要内容有____参数估计____和_____假设检验___两个方面。 2. 抽样推断运用____概率估计_______方法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 3. 总体参数估计的方法有____点估计___和____区间估计___两种。 4. 优良估计的三个标准是___无偏性___、___有效性___和___一致性___。 5. _______误差范围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抽样推断的目的是( A )。 A.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C.以总体指标估计样本指标 2. 总体参数是( B )。 A.唯一且已知 B.唯一但未知 D.非唯一且不可知 B.取得样本指标 D.以样本的某一指标推断另一指标 C.非唯一但可知 3. 在重复抽样条件下,平均数的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 B )。 4. 抽样平均误差和抽样极限误差相比,其差值( D )。 D.不一定 5. 随着样本单位数增大,样本统计量也趋于接近总体参数,成为抽样推断优良估计的( B )。 A.无偏性 B.一致性 C.有效性 D.均匀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抽样推断的特点是( ACDE )。 A.随机取样 B.有意选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 C.以部分推断总体 D.运用概率估计方法 E.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2. 区间估计的3要素是( ABC )。 A.点估计值 B.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C.估计的可靠程度 E.总体的分布形式 3. 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 A.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 C.抽样方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D.抽样方法 E.估计的可靠程度 4. 在区间估计中,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概率保证程度与精确度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CDE )。 A.前者愈低,后者也愈低 C.前者愈低,后者愈高 E.两者呈相反方向变化 5. 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总体标准差常常是未知的,经常采用的方法有( ABCE )。 A.用过去同类问题的全面调查或抽样调查的经验数据 B.用样本的标准差 C.凭抽样调查才经验确定 D.用总体方差 E.先组织试验性抽样,用试验样本的标准差 B.前者愈高,后者也愈高 D.前者愈高,后者愈低 六、计算题 1. 随机抽取400只袖珍半导体收音机,测得平均使用寿命5000小时。若已知该种收音机使用寿命的标准差为595小时,求概率保证程度为99.73%的总体平均使用寿命的置信区间。 解:已知n?400,?5000,??595,1???99.73%,Z?/2?3,总体平均使用寿 命的置信区间为: ?Z?/2 ?5000?89.25?5000?3?(4910.75,5089.25) 该批半导体收音机平均使用寿命的置信区间是4910.75小时~5089.25小时。 2. 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想了解观众对某个电视专题的喜欢程度,他选取了500个观众作样本,结果发现喜欢该节目的有175人。试以95%的概率估计观众喜欢这一专题节目的区间范围。若该节目主持人希望估计的极限误差不超过5.5%,问有多大把握程度? 解:已知n?500, ?0.35,1???95%,Z?/2?1.96,因此,在概率保证程度500 为95%时,观众喜欢这一专题节目的置信区间为: p?Z?/?0.35?1.96 ?0.35?0.042?(30.8%,39.2%) 若极限误差不超过5.5%,则 Z?/2? ??2.58 2.13%于是,把握程度为99%。 3. 假定总体为5000个单位,被研究标志的方差不小于400,抽样允许误差不超过3,当概率保证程度为95%时,问(1)采用重复抽样需抽多少单位?(2)若要求抽样允许误差减少50%,又需抽多少单位? 解:已知n?5000, ?2?400,d?3,1???95%,Z?/2?1.96 (Z?/2)2?21.962?400 ??170.74,需抽查171个单位。 (1)n? d232(Z?/2)2?21.962?400 ??682.95,需抽查683个单位。 (2)n?22 4. 调查一批机械零件合格率。根据过去的资料,合格品率曾有过99%、97%和95%三种情况,现在要求抽样极限误差不超过1%,要求估计的把握程度为95%,问需抽取多少个零件? 解:根据提供的3个合格率,取总体方差最大值进行计算,故用 p?95%,Z?/2?1.96 (Z?/2)2p(1?p)1.962?95%?5%n???1824.76,需抽查1825件。 d20.012 第七章 参数假设检验 一、填空题 1. 假设检验也称__显著性检验__,是对未知总体的某一特征提出___假设__,再根据样本资料来___检验___该假设是否成立的统计推断方法。 2. 小概率原理认为,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里是___不__可能出现的。设计假设检验时,要以公认的小概率水平来确定___显著性水平__。 3. 在假设检验时,由于我们拒绝或接受某种假设,都是以__样本__的资料为依据的,这就有可能犯两类错误,其中第I类错误为___弃真错误___,第II类错误为___纳伪错误__。 4. 对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若正态分布总体的方差已知,应采用___Z___检验法;若正态总体的方差未知且小样本的情况下,则应采用____t___检验法。 5. 对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一般采用___Z____检验法。 二、单项选择题 1. 某橡胶厂生产汽车轮胎,根据历史资料统计结果,平均里程为25000公里,标准差为1900公里。现在从新批量的轮胎中随机抽取400个做试验,求得样本平均里程25300公里。 试按5%的显著性水平判断新批量轮胎的平均耐用里程与通常的耐用里程有没有显著的差异,或者它们属于同一总体的假设是否成立? 这是:(甲)双侧检验问题;(乙)单侧检验问题。原假设表述为:(丙)H0:??2500公里;(丁)H0:??2500公里( A )。 2. 假设检验和抽样估计的不同和联系:(甲)都是对总体某一数量特征的推断,都是运用概率估计来得到自己的结论;(乙)前者需要事先对总体参数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已知的抽样分布规律确定可以接受的临界值;(丙)后者无须事先对总体数量特征做出假设。它是根据已知的抽样分布规律作出恰当的区间,给定总体参数落在这一区间的概率。( D ) 则原假设的拒绝区域为( AC )。 A.(??,?0.975(n?1)) 2C.(?0.025(n?1),??) 2E.(0,?0.025(n?1)) B.(0,?0.975(n?1)) 2D.(?0.975(n?1),??) 4. 某机场的塔台面临一个决策上的问题:如果荧幕上出现一个小的不规则点,并逐渐接近飞机进,工作人员必须作一判断:H0:一切正常,那只是荧幕上受到一点干扰罢了;H1:可能会发生碰撞意外。在这个问题中,( ACE )。 A.错误地发出警报属于第1类错误 C.错误地发出警报的概率为? E.?不宜太小 5. 设总体为正态总体,总体方差未知,在小样本条件下,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 H0:???0,H1:???0,??0.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DE ) A.(??,?Z0.1)和(Z0.1,??)为原假设的拒绝区域 B.(??,?Z0.05)和(Z0.05,??)为原假设的拒绝区域 C.(??,?t0.1)和(t0.1,??)为原假设的拒绝区域 D.(??,?t0.05)和(t0.05,??)为原假设的拒绝区域 E.若检验统计量绝对值越大,则原假设越容易被拒绝 B.错误地发出警报属于第2类错误 D.错误地发出警报的概率为? 六、计算题 1. 某质量管理部门从某厂抽出若干金属线组成的样本做断裂强度试验。已知这类金属线的断裂强度服从正态分布,标准差为10千克。按照标准,要求该金属线的平均断裂强度高于500千克。由5根金属线所组成的样本,其断裂强度的平均值为504千克。以0.01的显著性水平判断该厂产品是否符合标准。 解:由题意可知,这是关于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问题,其检验过程如下: (1)建立假设:H0:??500, H1:??500 (2)选择并计算统计量:因为总体方差已知,所以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 ??0.89 (3)确定临界值:因为显著性水平??0.01,所以左单侧临界值?Z???2.33。 (4)进行统计决策:因Z?0.89??2.33,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即接受该厂产品符合标准。 2. 某广告公司在广播电台做流行歌曲磁带广告,它的插播广告是针对平均年龄为21岁的年轻人的。这家广告公司经理想了解其节目是否为目标听众所接受。假定听众的年龄服从正 态分布,现随机抽取400多位听众进行调查,得出的样本结果为?25岁,S?16。以 0.05的显著水平判断广告公司的广告策划是否符合实际? 解:由题意可知,这是关于总体均值的双侧检验问题,其假设检验过程如下: (1)建立假设:H0:??21, H1:??21 (2)选择并计算统计量:因为是大样本,所以用Z统计量进行检验。 (4)进行统计决策:因|Z|?20?1.96,所以拒绝原假设,即调查结果表明该公司的节目并没有吸引它所预期的听众,广告策划不符合实际,需要改变和调整。 3. 有一厂商声称,在他的用户中,有75%以上的用户对其产品的质量感到满意。为了解该厂家产品质量的实际情况,组织跟踪调查。在对60名用户的调查中,有50人对该厂产品质量表示满意。在显著性水平0.05下,问跟踪调查的数据是否充分支持该厂商的说法? 解:由题意可知,这是关于总体比例的右单侧检验问题,其假设检验过程如下: (1)建立假设:H0:??75%, H1:??75% (2)选择并计算统计量:由于P=0.83,np=30×0.83=50>5,n(1-p)=10.2>5,所以选择Z统计量进行检验。 ?1.43 (3)确定临界值:因为显著性水平??0.05,所以右单侧临界值Z??1.645。 (4)进行统计决策:因Z?1.43?1.645,故不拒绝原假设,即调查数据没有提供充分的 证据支持该厂商的说法。 4. 根据设计,某零件的内径标准差不得超过0.30厘米,现从该产品中随机抽验了25件,测得样本标准差为S?0.36,问检验结果是否说明该产品的标准差增大了? 解:由题意可知,这是关于总体方差的右单侧检验问题,其假设检验过程如下: (1)建立假设:H0:?2?0.302,(2)选择并计算统计量: H1:?2?0.302 (n?1)S2 (25?1)?0.362??34.56 0.302 (3)确定临界值:因为显著性水平??0.05,所以右单侧临界值???36.415。 (4)进行统计决策:因?2?34.56?36.415,故不拒绝原假设,即检验结果不能说明该产品的标准差增大了。 第八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填空题 1.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程度分有__完全__相关、_不完全_相关和__不___相关;按相关的方向分有__正__相关和___负___相关;按相关的形式分有___线性__相关和 ____非线性___相关;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分有___单___相关和___复__相关。 2. 两个相关现象之间,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另一个现象的数量___也由小变大__这种相关称为正相关;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另一个现象的数量__由大变小__,这种相关称为负相关。 3. 相关系数r的变动范围介于___-1____与___1___之间,其绝对值愈接近于__1__,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愈高;愈接近于__0___,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愈低。当_ _0<r≤1__时表示两变量正相关;当__-1≤r<0_时表示两变量负相关。 4. 完全相关即是___函数____关系,其相关系数为__|r|=1___。 5. 直线相关系数等于零,说明两变量之间__无线性相关关系__;直线相关系数等于1,说明两变量之间__完全正相关__;直线相关系数等于-1,说明两变量之间_完全负相关__。 6. 在回归分析中,两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其中因变量是_____随机_____变量,自变量是___可控制的___变量。 7. 对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统计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方面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___ __密切程度__,这种研究称为相关分析;另一方面是研究关于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用数学方程式表达,称为__回归分析__。 8. _回归__分析要确定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在这点上它与__相关分析__不同。 ????x中,???17.5;???9. 已知直线回归方程y又知n?30,011?=_240__________。 则可知?0 ?y?13500?12, 10. 在直线回归分析中,因变量y的总变差平方和可以分解为_回归平方和_和 残差平方和___,用公式表示,即___SST=SSR+SSE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测定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代表性指标是( C )。 A.估计标准误 C.相关系数 B.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D.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2. 某校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时间x与考试成绩y之间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x。经计算,方程为y??200?0.8x,该方程参数的计算( C )???。 y01 ?值是明显不对的 A.?0 ?值是明显不对的 B.?1?值和??值都是正确的 D.?01 ?值和??值都是不对的 C.?01 3. 进行相关分析,要求相关的两个变量( A )。 A.都是随机的 B.都不是随机的 C.一个是随机的,一个不是随机的 D.随机或不随机都可以 4. 下列关系中,属于正相关关系的有( A )。 A.合理限度内,施肥量和平均单位产量之间的关系 B.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之间的关系 C.商品流通费用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 D.流通费用率与商品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x中,???0,则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 D )???5. 在回归直线y。 011 C.广告支出与商品销售额关系 D.单位产品成本与利润关系 E.在价格固定情况下,销售量与商品销售额关系 3. 可用来判断现象相关方向的指标有( AB )。 A.相关系数 D.估计标准误 B.回归系数 ? C.回归方程参数?0 E.x、y的平均数 4. 直线回归分析中( ABDE )。 A.自变量是可控量,因变量是随机的 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 C.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相互推算 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 E.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 ????x中的??称为回归系数,回归系数的作用是( ABE )???5. 直线回归方程y。 011 A.可确定两个变量之间因果的数量关系 B.可确定两变量的相关方向 C.可确定两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D.可确定因变量的实际值与估计值的变异程度 E.可确定当自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因变量平均增加值 ??78?2x,这表示( ACE )6. 单位成本(元)依产量(千件)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 A.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成本76元 B.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成本78元 C.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下降2元 D.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下降78元 E.当单位成本为72元时,产量为3000件 7. 在回归分析中,就两个相关变量x与y而言,变量y依变量x的回归和变量x依变量y的回归所得的两个回归方程是不同的,这种表现在( BCE )。 A.方程中参数估计的方法不同 C.参数表示的实际意义不同 E.估计标准误的数值不同 8. 确定直线回归方程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D )。 B.方程中参数数值不同 D.估计标准误的计算方法不同 A.现象间确实存在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B.相关系数r必须等于1 C.y与x必须同方向变化 D.现象间存在着较密切的直线相关关系 E.相关系数r必须大于0 9. 配合直线回归方程是为了( AC )。 A.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B.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 C.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 D.两个变量相互推算 E.确定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10. 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 ABE )。 A.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零 B.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零 C.回归系数大于零则相关系数小于零 D.回归系数小于零则相关系数大于零 E.回归系数等于零则相关系数等于零 六、计算题 1. 有10个同类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平均价值和工业总产值资料如表8-9所示。 表8-9 生产性固定资产与工业总产值表 (1)说明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方向。 (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3)计算估计标准误差。 (4)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自变量)为1100万元时总产值(因变量)的可能值。 解:由Excel回归分析工具可得如下输出表 由此,有r?0.9478, ??395.567,???0.8958,???126.628,于是可得到如下结果: ?01 (1)两个变量之间是线性正相关关系。 ??395.567?0.8958x,其线性拟合图如下: (2)直线回归方程为:y (3)估计标准误差为126.628万元。 (4)生产性固定资产为1100万元时总产值的可能值为1380.986万元。 2. 某种产品的产量与单位成本的资料如表8-10所示。 表8-10 某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资料表 (1)计算相关系数r,并判断其相关程度。 (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 (3)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了多少元? 解:由Excel回归分析工具的输出表可知: ??77.37,????1.82 r?0.91,?01 (1)产品的产量与单位成本之间为高度相关关系。 ??77.37?1.82x (2)产品的产量与单位成本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 ??77.37?1.82x可知,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3)由直线回归方程y 了1.82元。 3. 某企业希望确定其广告费x与销售收入y之间的关系,以制定营销计划。使用Excel回归分析工具计算得到结果如表8-11所示。 表8-11 回归分析结果表 第九章 时间序列分析 一、填空题 1. 时间序列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__时间顺序__,二是___观察值__。 2. 时间序列按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__绝对数___时间序列、__相对数__时间序列和___平均数__时间序列3种。其中___绝对数时间序列___是最基本的序列。 3. 编制动态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__可比性原则_____。 4. 平均发展水平是对时间数列的各指标求平均,反映经济现象在不同时间的平均水平或代表性水平,又称__序时__平均数,或____动态____平均数。 5. 由一个时期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仍属时期数列;由一个时点数列各逐期增长量构成的动态数列,属____时期____数列。 6.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常用方法有方程式法和_____几何平均法____。 7. 时间序列的波动可分解为长期趋势变动、___季节变动____、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 8. 如果移动时间长度适当,采用移动平均法能有效地消除循环变动和___季节变动__。 9. 如果时间数列中既有长期趋势又有季节变动,则应用__趋势剔除__法来计算季节比率。 10. 商业周期往往经历了从萧条、复苏、繁荣再萧条、复苏、繁荣??的过程,这种变动称为_____循环____变动。 二、单项选择题 1. 时间序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B )。 A.平均数时间序列 C.时点序列 B.时期序列 D.相对数时间序列 2. 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A )。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这和等于总速度 3. 下列数列中哪一个属于动态数列( C )。 A.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 B.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形成的数列 C.企业总产值按时间顺序形成的数列 D.企业按职工人数多少形成的分组数列 4. 根据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 B )。 A.首尾折半法 B.简单算术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C.加权算术平均法 5. 某企业2002年第1季度的利润额为150万元,职工人数120人,则第1季度平均每月的利润额和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分别为( B )。 A.50万元,40人 B.50万元,120人 D.以上全错 C.150万元,120人 6. 1990年某市年末人口为120万人,2000年末达到153万人,则年平均增长量为( A )。 A.3.3万人 B.3万人 C.33万人 D.30万人 7. 当时期数列分析的目的侧重于研究某现象在各时期发展水平的累计总和时,应采用( C )方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A.算术平均法 B.调和平均法 C.方程式法 D.几何平均法 8. 如果时间数列共有20年的年度资料,若使用五项移动平均法进行修匀,结果修匀之后的时间数列只有( C )。 A.19项 B.18项 C.16项 D.15项 9. 直线趋势Yc?a?bt中a和b的意义是( D )。 A.a是截距,b表示t?0的趋势值 B.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水平 C.a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表示平均发展速度 D.a是直线的截距,表示最初发展水平的趋势值,b是直线的斜率,表示按最小平方法计算的平均增长量 10. 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指数应该是( B )。 A.等于零 B.等于1 C.大于1 D.小于零 三、多项选择题 1. 对于时间序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DE )。 A.序列是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的 C.序列中的数值都有可加性 B.序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D.序列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 E.编制时应注意数值间的可比性 2. 时点序列的特点有( BD )。 A.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有关 C.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 E.数值是连续登记得到的 B.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 D.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 3. 时间序列的可比性原则主要指( ABCDE )。 A.时间长度要一致 C.计算方法要一致 B.经济内容要一致 D.总体范围要一致 E.计算价格和单位要一致 4. 下列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的序列有( BCE )。 A.时期序列 B.时点序列 D.绝对数时间序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E.平均数时间序列 5. 下列指标构成的动态数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BCD )。 A.高校历年的毕业生人数 C.某商店各月末商品库存额 E.某地历年的死亡人口数 6. 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ABD )。 A.序时平均数 C.静态平均数 E.平均发展速度 7. 某公司连续5年的销售额资料如表9-6所示。 表9-6 某公司连续5年销售额资料表 B.某企业年初职工人数 D.某银行各月初存款余额 B.动态平均数 D.平均发展水平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的下列数据正确的有( ACE )。 A.第2年的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0% B.第3年的累计增长量=逐期增长量=200万元 C.第4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35% D.第5年增长1%的绝对值为14万元 E.第5年增长1%的绝对值为13.5万元 8. 下面哪些现象适合用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BE )。 A.商品销售量 C.产品产量 B.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 D.居民收入 E.垦荒造林的数量 9. 用移动平均法测定长期趋势时,有关项数确定的正确说法是( ABCD )。 A.从理论上说:移动项数越多,修匀作用越大 B.移动的项数越多,损失的数据也越多 C.选择奇数项一次移动即可得出趋势值,而偶数项通常需作两次移动 D.如果资料显示存在自然周期,则项数的选择应与周期一致 E.移动的项数越多,得到的结果越准确 10. 关于季节变动的测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目的在于掌握事物变动的季节周期性 B.常用的方法是按月(季)平均法 C.需要计算季节比率 D.按月计算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400% E.季节比率越大,说明事物的变动越处于淡季 六、计算题 1. 某银行2005年部分月份的现金库存额资料如表9-7所示。 表9-7 2005年部分月份的现金库存额资料表 (1)具体说明这个时间序列属于哪一种时间序列。 (2)分别计算该银行2005年第1季度、第2季度和上半年的平均现金库存额。 解:(1)这是相等间隔的时点序列。 ?a1?a2???an?1?n (2)?n 第一季度的平均现金库存余额: 500520 ?480?450? ?480(万元) ?3 (3)平均发展速度为: ??1.1091?110.91%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10.91%-1=10.91%。 答:该地区2001~2005年间平均每年创造国民生产总值54.88亿元,2002~2005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10.91%,平均增长速度为10.91%。 3. 某公司1990~2000年的产品销售数据如表9-9所示。 表9-9 某公司1990~2000年的产品销售数据表 (单位:万元) (1)应用3年和5年移动平均法计算趋势值。 (2)应用最小二乘法配合直线,并计算各年的趋势值。 解:(1)用移动平均法计算的结果如表9-12所示。 表9-12 某公司1990~2000年的产品销售数据移动平均计算表 (单位:万元) (2)用最小二乘法计算的结果如表9-13所示。 表9-13 某公司1990~2000年的产品销售数据趋势线参数计算表 nty?tynt2?(t)2 11?7684?33?1162 ?6.47 11?506?662 y?bt1162?6.47?66a???66.82 ??66.82?6.47t, 产品销售量的趋势直线为:y 根据此方程计算的销售量趋势值见上表。 4. 某市某产品连续4年各季度的出口额资料如表9-10所示。 表9-10 某产品连续4年各季出口额资料表 (单位:万元) (1)计算该市该产品出口额的季节比率。 (2)对其季节变动情况做简要分析。 解:(1)季节比率的计算结果如表9-14所示。 表9-14 某产品连续4年各季出口额资料及季节比率计算表 (单位:万元) (2)从上表计算可以看出,该市该产品的出口额变动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季节波动。在一年中,第1季度和第4季度是出口旺季,特别是第4季度达到全年最高点,季度指数为254.25%,第2季度和第3季度是出口淡季,第2季度是全年最低点,季节指数为13.54%。企业应根据该产品的出口季节变动组织生产,特别是要注意为第1季度和第4季度的出口准备好货源。 第十章 指数与因素分析 一、填空题 1. 指数按其反映内容不同,可分为__数量指数__和___质量指数___。 2. 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__综合指数__,二是__平均指数___。 3. 平均指数是____个体指数_____的加权平均数。 4. 因素分析法的基础是_______指数体系______。 5. 平均数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组的变量值水平,二是___总体结构___。 6. 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以_基期质量指标_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__报告期数量指标__作为同度量因素。 7. 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是先___综合____后____对比_____。 8. 同度量因素在计算综合指数中起两个作用,即__度量作用___和___权数作用___。 9. 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___连乘积___,总量指数相应的绝对增减量等于各因素指数引起的相应绝对增减量的___相加和___。 10. 综合指数公式只适用于__全面资料_的情况,平均数指数的权数既可以根据__全面资料__确定,也可以根据__非全面资料__确定。 二、单项选择题 1. 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C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 综合指数是一种( B )。 A.简单指数 B.加权指数 C.个体指数 D.平均指数 3. 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C )。 A.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4.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A )作同度量因素。 A.基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5. 综合指数包括( B )。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6. 用指数体系作两因素分析,则同度量因素必须( B )。 A.是同一时期 B.是不同时期 C.都是基期 D.都是报告期 7. 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几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产量总指数就采用 4. 若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pq??pq表示的意义是 ( CD )。 A.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C.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D.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额 E.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5. 指数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 AE )。 A.简单指数 B.总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 D.质量指标指数 E.加权指数 6. 指数体系中( BCD )。 A.一个总值指数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数的代数和 B.一个总值指数等于(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数的乘积 C.存在相对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 D. 存在绝对变动额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 E.各指数都是综合指数 7. 平均数指数( ABDE )。 A.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 B.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 C.就计算方法上是先综合后对比 D.资料选择时,既可用全面资料,也可用非全面资料 E.可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来使用 8. 指数体系的作用是( AC )。 A.指数因素分析 B.编制平均指数 C.指数之间的推算 D.研究现象的动态变动 E.计算个体指数 9. 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ABE )。 A.价格指数 B.工资水平指数 C.职工人数指数 D.商品销售量指数 E.劳动生产率指数 10. 某企业基期产值为100万元,报告期产值比基期增加14%,又知以基期价格计算的报告期假定产值为112万元,则经计算可知( ADE )。 A.产量增加12% C.价格增加12% B.由于产量变化使产值增加20万元 D.由于产量变化使产值增加12万元 E.由于价格变化使产值增加2万元 六、计算题 1. 某市2006年第1季度社会商品零售额为36200万元,第4季度为35650万元,零售物价下跌0.5%,试计算该市社会商品零售额指数、零售价格指数和零售量指数。 解:社会商品零售额指数=35650/36200=98.48% 零售物价指数=100%-0.5%=99.5% 零售量指数=98.48%/99.5%=98.97% 2. 某厂3种产品的产量情况如表10-6所示。 表10-6 某厂3种产品的产量表 试分析出厂价格和产量变动对总产值的影响。 解:先编制如表10-9所示的计算表。 表10-9 某厂3种产品的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计算表 总产值指数? 263700 ?108.97% 242000 ?pq??pq ?263700?242000?21700元 即:该厂总产值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8.97%,增加额为21700元。 产量指数? 250800 ?103.64% 242000 ?pq??pq ?250800?242000?8800元 即:该厂产量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3.64%,使总产值增加8800元。 出厂价格指数? 263700 ?105.14% 250800 ?pq??pq ?263700?2508000?12900元 即:该厂出厂价格报告期比基期上升了5.14%,使总产值增加12900元。 3. 某厂生产情况如表10-7所示。 表10-7 某厂生产情况表 请根据资料计算该厂的产量总指数和因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 解:编制计算表如下表10-10所示。 表10-10 某厂产量指数计算表 产量总指数? kpqpq 902.5 ?96.01% 940 因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902.5-940=37.5万元。 4. 某地区3种水果的销售情况如表10-8所示。 表10-8 某地区3种水果销售情况表 试计算该地区3种水果的价格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对居民开支的影响。 解:该地区3种水果的价格指数可计算如下: p1q1p 68?12?50?pq681250?130 ?96.09% 0.9?1.12?135.291.02 由于价格变动使居民开支减少:130-135.29=-5.29万元。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 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 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 统计总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相对性__。 4. 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6. 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7. 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 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8. 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设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 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 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 A.全部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B.800家工业企业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 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4. 一个统计总体( 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B.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 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C )。 A.数量标志 C.品质标志 B.数量指标 D.质量指标 6. 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C.变量值 B.数量标志 D.指标 7. 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 A.标志 C.指标 B.指标值 D.变量值 8. 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D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9. 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C )。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D.统计分析和预测 C.统计资料 10. 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 C )。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三、多项选择题 1. 统计的含义包括( ACD )。 A.统计资料 D.统计学 B.统计指标 E.统计调查 C.统计工作 2. 统计研究运用各种专门的方法,包括( ABCDE )。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模型法 E.统计推断法 3. 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中( BCE )。 A.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B.总体单位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D.人口性别比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是变量 4. 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有( ACD )。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岛屿个数 C.国民生产总值中3次产业比例 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E.就业人口数 5. 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 AC )。 A.国民生产总值 B.人口密度 C.全国人口数 D.投资效果系数 E.工程成本降低率 6. 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BE )。 B.所有制 C.旷课次数 D.耕地面积 E.产品质量 7. 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 ACDE ) A.我国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 B.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 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 D.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人均产量 E.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 8. 统计指标的表现形式有( BCE )。 A.比重指标 B.总量指标 C.相对指标 D.人均指标 E.平均指标 9. 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BCD )。 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不能离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示 10. 国家统计系统的功能或统计的职能有( ABCD )。 A.收集信息职能 D.支持决策职能 B.提供咨询职能 E.组织协调职能 C.实施监督职能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收集 一、填空题 1. 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___普查(基础)___、___抽样调查(主体)__、___重点调查___、__典型调查 __、__统计报表 __等。 2. 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___全面调查___、___非全面调查___。 3.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__重点单位_进行调查的一种__非全面__调查。 4. 抽样调查属于__非全面__调查,但其调查目的是要达到对__总体数量__特征的认识。 5. 无论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都要先制定_____调查方案______。 6. 若要调查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调查对象是_工业企业全部职工_,调查单位是_工业企业每一名职工_,填报单位是__每一个工业企业__。 二、单项选择题 1. 某地区为了掌握该地区水泥生产的质量情况,拟对占该地区水泥总产量80%的5个大型水泥厂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D )。 B.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2. 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个体进行调查,下述调查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B )。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查 B.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3.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
本文档为【应用统计学练习题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