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医治疗风寒风热

中医治疗风寒风热

2010-08-02 34页 doc 77KB 28阅读

用户头像

is_709644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医治疗风寒风热中医咳嗽综述 咳嗽如何辨证论治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咳嗽、咯痰、喘促等症状,主要属于中医咳嗽,尤其是痰饮咳嗽的范围。其病情的发生与发展,与肺、脾、肾有密切关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观察300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结果,有虚象者为84%,其中肺虚占79%,脾虚占58 7%,肾虚占79 3%。303医院根据临床观察,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多脾、肺、肾虚,特别是阳虚。肾虚以喘促为主,呼长吸短,连声无力咳嗽,痰多涎沫;肺虚以咳嗽为主,连声有力咳嗽,痰粘稠或清稀;脾虚以痰为主,痰量多易咯出。一军医大和南昌地区协作组等认为,各型大多有相应的脏...
中医治疗风寒风热
中医咳嗽综述 咳嗽如何辨证论治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现咳嗽、咯痰、喘促等症状,主要属于中医咳嗽,尤其是痰饮咳嗽的范围。其病情的发生与发展,与肺、脾、肾有密切关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观察300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结果,有虚象者为84%,其中肺虚占79%,脾虚占58 7%,肾虚占79 3%。303医院根据临床观察,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多脾、肺、肾虚,特别是阳虚。肾虚以喘促为主,呼长吸短,连声无力咳嗽,痰多涎沫;肺虚以咳嗽为主,连声有力咳嗽,痰粘稠或清稀;脾虚以痰为主,痰量多易咯出。一军医大和南昌地区协作组等认为,各型大多有相应的脏腑见症。如肺虚寒咳型多形寒怕风、多汗、易感冒;脾虚痰湿型多口淡、喜热饮、四末欠温、纳差、腹胀肠鸣、便溏腿肿;肾虚喘促型多动则气短,呼多吸少,畏寒肢冷,腰酸腿软,夜尿频数,滴沥不断,急性发作期多口苦、咽干、渴欲冷饮、尿黄便秘、苔黄、脉滑等。许多研究单位研究了慢性支气管炎的咳痰喘与分型的关系,如一军医大对174例患者664次留24小时痰量观察,其平均痰量为, 肾虚咳喘型>脾虚痰湿型>肺虚寒咳型。 咳嗽的辨证论治,首先要辨明外感、内伤,及其见证的属虚属实。外感咳嗽,是由外邪侵袭引起的,多是实证;内伤咳嗽,是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多是虚证或虚中挟实。在治疗方面,外感咳嗽当以宣肺散邪为主,邪去则正安;内伤咳嗽则根据虚实夹杂和病情缓急,确定标本先后,随其虚实之所在而调之。 辨证时首先要分清外感、内伤:一般说,外感咳嗽多是新病,常在受凉之后,突然发生,伴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头胀痛、全身酸楚、恶风寒、发热等症(其他外邪为患,亦当有其相应症状)。内伤咳嗽多是宿疾,起病缓慢,往往有较长的咳嗽病史,有其他脏腑病症,如疲乏无力、胸满胁痛、食少便溏等。临床之际,还须根据不同咳嗽的病机特点,落实到具体的脏腑和阴阳气血上,为论治提供依据。但是,内伤咳嗽患者,由于肺虚容易感受外邪,特别是在天气变冷的时候,往往受到外邪侵袭而使咳嗽加重,这时咳嗽是由外感、内伤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其次要辨咳嗽的声音及发作时间:咳声高扬者属实,咳声低弱者属虚。咳嗽时作、发于白昼, 鼻塞声重者多为外感咳嗽,晨起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多为痰浊咳嗽。夜卧咳嗽较剧 ,持续难已,短气乏力者,多为气虚或阳虚咳嗽。 再者要辨痰的颜色、性质及数量:痰少或干咳无痰者,多属燥热、阴虚。痰多者,常属痰湿、痰热、虚寒。痰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痰白而稠厚者属湿。痰黄而粘稠者属热。痰中带血多属热伤肺络或阴虚肺燥。 外感咳嗽 外邪侵犯于肺引起咳嗽,主要是风、寒、热、燥四种外邪,且往往是两种以上的外邪共同引起 ,临床上以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热咳嗽为多见。外感咳嗽的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宣畅肺气 ,但由于肺为脏腑之华盖,位高居于膈上,药力易达病所,故药宜清扬,所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即是。再就本病的特征,宜重视化痰顺气,使痰清气顺,肺气宣畅,则咳嗽易于治愈。外感咳嗽,大忌敛肺止咳,或病起即予补涩,反使肺气不畅,外邪内郁,痰浊不易排除,咳嗽愈加剧烈。此外宣肺不可太过,以免损伤正气。 (1)风寒咳嗽 ①症状:咳嗽,痰稀薄色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无汗、头痛、骨节酸痛等。舌苔白,脉浮。 ②病机分析: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内郁肺气,以致肺卫失宣为本证的主要病机。风寒客肺,肺气闭郁不宣,故咳嗽、咯痰、鼻塞流涕;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卫外之阳气被遏,故恶寒、无汗、头痛、骨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为风寒之邪束表客肺之象。 ③治法:疏散风寒,宣通肺气。 ④方药:杏苏散或金沸草散加减。咳嗽较甚者,加金沸草、紫菀;咳而气急者,去紫苏加麻黄、苏子宣降肺气;表邪较甚者,可斟酌加防风、羌活;若见气虚者加党参。 对其兼夹证,需注意随证施治。 1)外寒内热:症见咳嗽声重音嗄,痰浓不易咯出,咳引胸痛,恶寒鼻塞,或有身热,口渴咽痛,甚则气逆而喘,舌苔白腻而黄,舌质红,脉滑数。此证为风寒外束,肺热内郁所致,俗称“寒包火咳”。治宜散寒清热,用麻杏石甘汤。此证与燥邪伤肺不同,不宜早投清润之剂。 2)风寒兼湿:证见咳嗽痰多,兼有胸脘作闷,舌苔白腻,脉濡。此为湿邪内郁,复感风寒之邪,肺气失于宣畅所致。治宜疏散风寒,兼予燥湿去痰,用杏苏散加厚朴、苍术之类。 3)风寒夹饮:主要症状与风寒证相同,但见咳逆上气,胸闷气急,舌质淡红,苔薄白滑利,脉浮紧或弦滑,此属风寒外束,饮邪内犯,肺失宣降而发咳嗽,治以疏散风寒以除表邪,温化寒饮以逐内患,用小青龙汤加减。 注意:引用处方时必须按中医辩证论治; 同时必须遵照当地医师的意见为准!!! 例1:反复干咳少痰13年。 张×× 女 20岁 湖南衡阳人。反复干咳少痰13年。13年前一次重感后,出现咳嗽痰少,口干咽干,有时咳嗽几十次,成咳嗽十几次,很少痰,夜间出汗,易感冒,。多方治疗未见效果。做过OT试验,排除结核病,X光检查心胸肺未见异常,睡眠一般,大便干燥,小便黄少。检查:咽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点状增生。诊断:干咳少痰 异型哮喘(可凝?),轻度慢性咽炎。治疗原则,扶正祛邪,滋阴止咳,养阴补肺。 2001年治疗:正气中药方2疗程配合滋阴止咳清热中药方如百合瓜萎等6剂;补肺(滋阴)止咳中药方如百合,沙参,麦冬,桔梗等6剂。滋阴降火中成药。治疗50天,口干咽干缓解,咳嗽濒率减少,症状减轻,一般一天咳几次到十几次总体化前好转。按上述治疗服药两个月彻底治好。 例2:过敏性咳嗽1年,过敏性鼻炎5年伴鼻息肉、咽炎,气管炎。 周××男33岁,湖北人。打喷嚏鼻塞5年,咳嗽白痰1年。患者表现为严重咳嗽,有时咳嗽几百次,造成胸痛,影响工作,睡眠,有时轻度头痛,鼻痛、口干,咽干,胸闷,胸中痒,咽痒严重,食欲一般,大便干燥。检查:双鼻粘膜暗红,左侧鼻息肉,1×0.5cm,鼻粘膜充血肥厚,淋巴滤泡增生,咽充血。诊断为: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炎,鼻息肉,气管炎(咳嗽严重)。(评注:患者严重咳嗽,过敏性咳嗽,又有过敏性鼻炎,其实这种咳嗽是哮喘一种,叫异型哮喘)。 2006年2月治疗:用正气中药两疗程和清热化痰止咳中药方,清热排毒中药方,滋阴润燥中药方8剂,间断交替服用,配合补肾阴滋阴降火中成药各4瓶(8-10天各服1瓶)。治疗10天打喷嚏咳嗽缓解。3月底由于天气变冷又一次感冒,出现严重咳嗽,痰粘到咽喉部咳不出来,表明患者自身免疫力差,所以天气变冷就感冒。建议连服3剂清热止咳中药方和滋阴补肺中药2剂,咳嗽缓解。治疗50天下来,患者病情好转,咳嗽缓解,打喷嚏减少鼻塞缓解,口干咽干缓解,自觉体质好。再服用三疗程正气中药和辅助清热滋阴化痰止咳中药方,加强补肾,补中益气中成药,患者病情基本治好,身体好了,很少感冒,述症状消失,鼻息肉缩小了。建议再服两疗程巩固治疗,进一步治疗鼻息肉,加服活血化瘀中药方8剂,治好上述所有病症。 例3:慢性咽炎,过敏性咳嗽(异型哮喘) 胡××,男 ,18岁,广西南宁人。2006年1月就诊,患慢性咽炎,咳嗽严重,体质差,易感冒14年。3岁起易反复感冒咳嗽,经常打吊针,服用抗生素,6岁去医院看病,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常年咳嗽,咽干、干呕、咽痒、眼睛痒、反复口腔溃疡。从1998年起经常咳嗽,干咳少痰,几乎没有停止过,咽喉干咯声不断,现在抵抗力也差,易感冒、精神不振,食欲正常,有失眠,大小便正常,诊断为慢性咽炎,过敏性咳嗽(异型哮喘)。治疗:用正气中药30天,配合清热排毒中药方3剂,滋阴止咳化痰中药方4剂,清肺利咽中药方2剂和滋阴降火补肾中成药。 2006年2月,病情好转,咳嗽减轻,咽干咽痒缓解,干咯声减少,虽然吃一点热气食物咳嗽加重,几天又很快好转,咽后壁淋巴滤泡减少。精神状态身体自觉好转,病情总体显著好转,要求再服用四疗程,正气中药和清热滋阴止咳中药方及养阴润肺补肾中成药治好。 例4:体质虚弱反复感冒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李××,女,10岁,广州人。1998年患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慢性咽炎,扁桃体炎6年。表现为反复感冒,8-15天左感冒一次,感冒一发作,扁桃体炎发作,咽痛、咳嗽、咳痰、有时咳嗽严重,伴发热、头痛、打喷嚏洗鼻涕常年发作,有白天和夜间出汗,口干咽干、咽痛、鼻腔痒、眼睛痒、鼻塞、呼吸困难感觉,低热感觉,精神不振,食欲一般,小便大便正常。检查:双鼻粘膜苍白肿胀,咽部弥漫性充血,咽侧索充血,悬雍垂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呈片状增生,扁桃体肿大三度,充血、有白色脓点,下颌淋巴结肿大 诊断:1、体质虚弱,反复感冒,2、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治疗:第一次1998年,先用清热排毒中药方和滋阴清热中方各两剂,治疗缓解病情。接着用正气中药方(30天)配合清热排毒,滋阴化痰止咳中药方和滋阴降火,补阴中成药,间断服用。 第二次来就诊:1999年3月初,感冒减少,发作时轻了,打喷嚏、流水样鼻涕减少,白天和夜间出汗好转,咳嗽减轻,精神正常,食饮正常。检查双鼻粘膜苍白,咽充血,咽后壁淋巴滤现增生,扁桃体肿大三度充血,脓点消失,病情初步得到控制。治疗:按第一疗程方案再服3疗程正气中药方,配合清热排毒,滋阴降火,补阴中药治疗,3个月后,患者体质好,很少感冒急性鼻炎,慢性咽炎和扁桃体炎治好,至今几年没有复发。 例 5:周先生 男,56岁,香港青衣青泰苑通泰国,哮喘病10年。7年前,每年哮喘发作3次,近3年几乎天天发作,咳白粘痰、出汗多、失眠心烦、夜尿多、伴口干咽干、咽充血、淋巴滤泡增生等慢性咽喉炎、天天服西药,哮喘仍然天天发作、痛苦万分。经友人介绍来广州找石小江专家,采用正气中药方治疗一疗程(20天),加服如: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及清热化痰、养阴润燥、补肾阴中药、咽喉炎显著好转,哮喘得到控制,每周发作一次,痛苦减轻。再加服正气中药,六味地黄丸,及中药两疗程,哮喘发作显著减少,每月发作一次,进一步巩固疗效再服四疗程,治愈。所有不良的症状消失,精神体质比过去好多了。 例 6:最新成功控制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哮喘伴鼻窦炎例子 袁女士,北京人,女,45岁,广州市某实业有限公司付总经理,打喷嚏,水样鼻涕或流脓鼻涕,咳嗽,哮喘三年。间歇性鼻塞,咳嗽哮喘天天发作,晚上咳嗽哮喘加重,深夜2时到明晨6时,几乎不能入睡,在咳嗽哮喘状态度过。去过大小医院中西药治疗,收效不好。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和控制病情,白天几乎15到25分钟喷雾吸入一次,晚上用量更大,已经是药物治疗量就是药物中毒量了。患者自已体会病情加重很快速;表现为干咳,剌激性咳嗽,有时有痰,头痛头昏,口干咽干,呼吸困难,鼻干燥,痒,不适,打喷嚏有时一小时上百个,天气变化时发作加重。由于进食补药左上下双磨牙发炎(已在某医院打吊针七天,用抗菌素,末见效)牙艮严重肿痛。磺胺药过敏,易感冒,月经停了,人体偏叟,食欲正常,大小便正常。 检查:鼻粘膜肥厚苍白,左右上颌窦有压痛,咽充血,淋巴滤泡增生。 X光片示:左右上颌窦慢性鼻窦炎 诊断: 1:过敏性鼻炎重度哮喘 2:慢性鼻窦炎 3:慢性咽炎 4:急性牙艮炎 治疗:2004年4月用正气中药方一疗程,加清热排毒中药方6剂 清热化痰止咳中药方3剂,同时加知柏地黄丸2瓶和六味地黄丸2瓶。3天急性牙艮炎治好。20天来就诊,咳嗽缓和,打喷嚏减少,哮喘有缓解,表现为白天用沙丁胺醇次数减少,但晚上同前末减少,口干咽干严重。患者看到了希望。 第二次5月治疗中加重滋阴化痰中药方和清热排毒中药方16剂,正气中药方二疗程和知柏地黄丸4瓶和六味地黄丸4瓶,由于当时是5月份天气变化频繁,是哮喘过敏性鼻炎最高发季节. 第三次6月10日患者来就诊,哮喘发作白天几乎很少了,偶然有感觉用一下沙丁胺醇就过去了,没有呼吸困难,晚上很少发作,只有早上6时发作短暂10分钟左右,呼吸困难很轻。打喷嚏很少,咳嗽好了,不流脓鼻涕,面色比以前好,晚上睡眠正常,患者很高兴,止时病情基本控制,治疗:正气中药方一疗程,清热滋阴中药方剂3 剂,清热排毒中药方剂6剂,同时加服知柏地黄丸2瓶,六味地黄丸2瓶,葡萄糖酸锌片10mg /片的100片,一日三次,一次一片,加强免疫力作用。此患者再服5到7疗程巩固疗效。 例7:反复感冒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哮喘 王××,男,8岁,深圳人。1997年来就诊,反复感冒咳嗽,弱不经风,打喷嚏,流水样鼻涕6年。冬春加重,近3年冬天哮喘发作,扁桃体炎,经常咽痛,10天半月又上医院打抗生素和吃药,口干咽干,白天和夜间出汗。检查:面色苍白,气血不好,双鼻粘膜苍白,咽充血,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肿大三度充血。诊断:1、反复感冒慢性咽炎,扁桃体炎,2、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治疗:1997年6月,用正气中药方和清热排毒中药,滋阴润燥,补阴中药治疗30天。感冒少了,白天和夜间出汗好转,身体好转,打喷嚏流鼻涕减轻,病情总体见效果。再服用三疗程正气中药,清热排毒中药,补肾健脾中药,患者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治好,身体很好,很少感冒,至今未复发。 -------------------- 主:风寒咳嗽宜吃 生姜,葱白,紫苏;香菜;豆豉;白萝卜;杏子;金橘;橘饼;橘皮;鲤鱼; ---------------------------- 什么是风热咳嗽,什么是风寒咳嗽,症状如何 什么是风热咳嗽,什么是风寒咳嗽,症状如何区分 问题补充:谢!小孩现在不发烧,鼻塞,咳嗽起来费劲,有痰音,是风热吗?在复养阴清肺,行吗?还是甘草片好?甘草片是治风热还是风寒?另外还想请教一下:小孩老是觉得身体热,尤其是肚处,夜里翻来翻去,但醒来一摸,肚是凉的,孩8岁,是什么原因 最佳答案: 你好,一、风寒咳嗽:多由风寒之邪侵袭,内郁肺气,肺卫失宣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痰稀薄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频频,恶寒头痛,肢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宜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选用通宣理肺丸(由麻黄、苏叶、前胡、杏仁、桔梗、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用淡姜汤或温开水送服。其它功效相近的还有麻黄止嗽丸、小青龙合剂(冲剂)等也可参考选用。 二、风热咳嗽:多由于风热之邪犯肺,肺失肃降而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咳声粗亢,痰稠色黄,咯痰不爽,伴有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咽干口渴,鼻流黄涕,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可选用羚羊清肺丸(由羚羊角粉、浙贝母、大青叶、桑白皮、金银花、杏仁、枇杷叶、黄芩、前胡等中药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其它功效相近的还有桑菊感冒片、蛇胆川贝液(散)等也可参考选用。 ---------------------------------- 治风寒咳嗽便方 方1 【组成】生姜5 克、紫苏、红糖各10 克。 【用法】生姜切细丝,紫苏叶洗净,同装入茶杯,开水冲泡,加盖,浸泡10 分钟,调入红糖搅匀,代茶热饮。 【主治】风寒咳嗽。 方2 【组成】干核桃1 枚、黄酒15 毫升。 【用法】核桃焙干后研未,以黄酒送服,每日2 次。 【主治】风寒咳嗽。 方3 【组成】大枣3~5 枚,生姜。 【用法】大枣去核,纳入生姜,焙至发黄,水煎服。 【主治】风寒咳嗽。 方4 【组成】萝卜、姜汁适量。 【用法】萝卜捣汁后加入姜汁搅匀,代茶饮。 【主治】风寒咳嗽。 方5 【组成】生姜、百部各15 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风寒咳嗽。 方6 【组成】生姜60 克、明矾80 克、米醋适量。 【用法】将上药熬成稠膏,做丸如豌豆大,每次1 粒,放舌下。 【主治】风寒咳嗽。 方7 【组成】干姜60 克。 【用法】研为细末,每服6 克,热酒冲服。 【主治】风寒咳嗽。 方8 【组成】干姜60 克、饴糖适量。 【用法】姜研为细末,以糖调和成膏状,每服10 克,每天2~3 次,热酒冲服。 【主治】寒咳。 方9 【组成】猪油、芝麻油、蜂蜜、茶末各120 克。 【用法】同浸120 毫升酒内,煮沸冷凝,每日挑食,以茶送服。 【主治】寒痰咳嗽。 方10 【组成】生姜10 克、鸡蛋1 个。 【用法】鸡蛋打碎,生姜切细末,放鸡蛋中搅匀,炒热吃,1 天2 次。 【主治】风寒咳嗽。 ----------------------------------------- 风寒型咳嗽者宜吃的食物有。 生姜 性温,味辛,能发散风寒之邪,宣肺化痰止咳。民间习惯用鲜生姜9克,切片,同红糖少许,开水冲泡后代茶饮,连饮2~3天。也可用生姜10克,萝卜250克,切片煎水趁热频饮。 葱白 性温,味辛,能宣肺散寒止咳,适宜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可用新鲜葱白3~5根,每根约7厘米长,洗后切细。先用粳米50克,如常法煮成稀粥,待粥将熟时,再放人葱白,稍煮后即可食用。 紫苏 在民间,紫苏通常作为生鱼的配莱或烹调时的香料来食用,它除有解腥作用外,还具有宣肺散寒止咳的效果。可选用粳米50克煮粥,煮熟后加入新鲜苏叶3~5片,或加入用紫苏6~10克煎成的水,再稍煮后加些红糖即可食用。 芫荽 能化痰宣肺,风寒咳嗽者宜食之。民间习惯用新鲜芫荽10~15克,同葱白10克煎水后乘热当茶喝,每日2次,连吃2~3天。 豆豉 适宜风寒感冒咳嗽者食用,它有宣肺解表作用。古人常配以葱白同食。可用古代《补缺肘后方》的食法:将豆豉30克,干生姜30克,一同放入搪瓷锅内,加清水适量,煮沸后用文火煎熬,煎到1小时后,去渣,再用文火熬至浓稠,然后加饴糖约120克,继续煎熬,直到用筷子挑起糖丝时停火,倒入涂有植物油的搪瓷盆内,摊平稍凉后切成小块,当糖果吃,每日3次,每次3小块。 白萝卜 能化痰行气止咳。可用白萝卜1个,切片,梨子1个,切块,白胡椒7粒,白蜜50克,一同放入碗内,隔水蒸熟,也适宜风寒型咳嗽者食用。 杏子 杏能止咳,咳嗽者宜食。也可用杏仁6~9克,同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煎水喝,适宜伤风咳嗽之人。 金橘 性温,味辛甘,能理气化痰,适宜风寒咳嗽之人服食。或煎汤,或泡茶,或吃些金橘饼。 佛手柑 能理气、化痰、止咳。《闽南民间草药》中就有记载:“治痰气咳嗽,陈佛手10~15克,水煎饮。”佛手柑性温,故风寒咳嗽者宜食。 橘饼 性温,味辛甘,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适宜风寒咳嗽者食用。可用橘饼1~2个,生姜3片,煎服。 橘皮 味辛苦,性温,有化痰止咳作用。尤以橘子果皮的外层红色部分作用更强,又叫橘红,风寒咳嗽痰多色白者食之最宜。如《本经逢原》中说:“橘红专主肺寒咳嗽痰多。”《医林纂要》亦云:“橘红专入于肺,兼以发表。”故风寒咳嗽者宜食之。 鲤鱼 甘平,有下气止咳作用。早在《别录》中即有“鲤鱼主咳逆上气”的记载,《食医心镜》中还介绍:“治上气咳嗽,胸膈烦满气喘:鲤鱼一头,切作汤,以姜醋食之。”对风寒咳嗽者更为适宜。 ------------------------------------------------------ 治风寒咳嗽便方 中药秘方园整理发布。 方1 【组成】生姜120 克。 【用法】煎汤洗浴。 【主治】小儿风寒咳嗽,证见咳嗽频作,喉痒声重,痰白稀薄,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或全身酸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紧。 方2 【组成】葱自7 个、鸡蛋清半茶匙、白酒10 克、食用面粉适量。 【用法】葱白切细连同蛋清、白酒、面粉放入小碗内做成面饼,以不甚粘手为度。放在患儿肚脐上(冬季要略加温),再用绷带或手帕固定。待患儿喷嚏时,病情已大有好转。每日1 次,连用2~3 天。 【主治】小儿风寒咳嗽。 方3 【组成】杏仁10 个、生姜3 片、白萝卜100 克。 【用法】将上述各味同加水煎服。 【主治】小儿风寒咳嗽。 方4 【组成】甜杏仁12 克、胡桃仁12 克、蜂蜜30 克、生姜10 克。 【用法】上药用碗盛装,隔水炖或蒸熟后吃,每天1 次,连服4~5 天。 【主治】小儿风寒支气管炎。 方5 【组成】生姜10 克、饴糖5 克。 【用法】生姜先煎15 分钟,去渣后加入饴糖拌匀,分2 次温服。 【主治】小儿风寒咳嗽。 方6 【组成】葱白5 段、生姜5 片、糯米适量。 【用法】将葱白、生姜洗净切碎,与糯米一起煮粥,趁热食。 【主治】小儿风寒咳嗽。 ----------------------------------------------------------- 清水煮蒜治风寒咳嗽 取大蒜一头剥皮洗净,清水两杯,将蒜瓣与水放锅内同煮,水开后煮10分钟左右,趁热将蒜吃掉,水喝尽。晚间临睡前服用最佳。 -------------------------------------------- 风寒咳嗽者忌食物品 忌食物品 凡咳嗽之人,均应根据中医理论,分别不同类型而忌食。 风寒咳嗽者忌食物品有。 柿子 性大凉,当忌之。《本草经疏》云:“肺经无火,因客风寒作嗽者忌之。”《随息居饮食谱》中亦说:“凡中气虚寒,痰湿内盛,外感风寒,……皆忌之。” 百合 其性虽平,根据前人经验,风寒咳嗽者仍应忌食之。清代医家王士雄曾说:“风寒痰嗽者勿食。”《本草正义》中也指出:“风寒外来,肺气不宣之咳,尤为禁品。” 薄荷 性凉,味甘辛,风热咳嗽者宜之,但风寒感冒咳嗽和寒痰咳嗽(包括气管炎 target=_blank>慢性支气管炎咳痰清稀色白有 沫者),概当忌之。正如《本经逢原》中所说:“多服久服,令人虚冷。”《本草经疏》亦云:“咳嗽若因肺虚寒客之而无热症者勿服。” 香蕉 性寒,味甘,属大凉水果,风寒型咳嗽之人宜食辛温之物,故忌食香蕉大寒之品。 李子 其味甘酸,酸性能收敛。《随息居饮食谱》中还说:“多食生痰。”故凡风寒型咳嗽之人,寒邪未解,咳痰色白者忌之。 乌梅 味酸,凡急性咳嗽之人,外邪未解,咳嗽痰多之人切忌之。因乌梅味酸敛肺,食之咳嗽难愈。《药品化义》中说:“咳嗽初起,气实喘促,胸膈痞闷,恐酸以束邪气,戒之。” 石榴 味酸,外感风寒咳嗽者忌食。因其酸涩敛肺,食之肺气失宣,其咳益甚。《日用本草》云:“其汁恋膈成痰,损肺气,病人忌食。”《医林纂要》亦说:“多食生痰。”故凡风寒型咳嗽痰多难咯者,切忌之。 林檎 俗称花红,性子,味酸。《本经逢原》中说:“病人每好食此,多致复发,或生痰涎而为咳逆,壅闭气道使然。”风寒型外感咳嗽,痰多色白而黏者,食之咳嗽益甚,切忌之。 橘子 性凉,味甘酸。《本草拾遗》中认为橘子性“冷”,虽有止渴润肺之功,但风寒咳嗽之人忌食。《中药大辞典》中也明确告诫:“风寒咳嗽及有痰饮者不宜食。” 梨 性凉果品,风热咳嗽者虽宜,但风寒型咳嗽者则忌食。《本草通玄》中说:“生者清六腑之热。”《本草经疏》中早有告诫:“肺寒咳嗽,寒痰痰饮,……法咸忌之。”故在风寒感冒初期咳嗽痰多色白之人,应当忌食。 蚌肉 性寒,味甘咸,大凉食品。《本草衍义》中说:“多食发风,动冷气。”《随息居饮食谱》亦云:“多食寒中,外感未清,脾虚便滑者皆忌。”风寒型咳嗽之人,外寒未解,咳痰色白者忌之。 蚬肉 性味甘寒,大凉之物。《本草拾遗》指出:“多食发嗽及冷气。”故属寒咳之人,咳嗽多痰,色白有沫者,法当忌之。 螃蟹 性味咸寒,大凉食物。《随息居饮食谱》中指出:“中气虚寒,时感未清,痰嗽便泻者均忌。”风寒型咳嗽之人,外邪未解,咳嗽痰多色白者,应当忌食。 蛤蚧 性子,味咸,能补肺益肾,定喘止嗽,只宜虚咳之人,外感风寒型咳嗽则忌食之。《本草经疏》中早有告诫:“咳嗽由风寒外邪者不宜用。”《得配本草》中也说:“阴虚火动,风邪喘嗽,二者禁用。” 此外还忌食味酸性凉的葡萄、橙子、猕猴桃、芒果、木瓜、枇杷、柿霜、罗汉果、生萝卜、生地瓜、西瓜、生黄瓜、生荸荠、薄荷、银花、菊花等,也忌食黏糯滋腻的糯米、龙眼肉、大枣、白木耳、蜂蜜等。 ---------------------------------------------------- 治风寒咳嗽喝温肺粥 北方的冬季天气寒冷,人们常因风寒而引发咳嗽气喘,咳痰清稀,胸闷气短等症,轻症的风寒咳嗽患者,食用“温肺止咳粥”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配料:五味子9克、干姜9克、细辛3克、大米100克。 制法:将三味中药洗净,用干净的纱布包好。大米洗净后加入适量清水,再放入用沙布包好的中药,同煮成粥。 食法:将粥中的纱布包去掉,分早晚两次食粥。 功效:温肺止咳化痰。适用于冬季感受风寒引起的咳嗽气喘,痰色稀白者。 注意:温肺止咳粥仅适用于冬季风寒引起的咳嗽,其特点是咳嗽痰多,痰白清稀,而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则不适宜,特别是不适合于风热引起的咳嗽痰黄、痰稠痰少的患者。 ------------------------------------------------ 风寒咳嗽不要服用蛇胆川贝 小儿风寒咳嗽食疗方 风寒咳嗽:咳嗽频作,痰白稀薄,怕冷,无汗,低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声重,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1)止咳姜糖饮:生姜10克,洗净切好,用沸水冲泡,加盖温泡10分钟,再加入麦芽糖适量,代茶频服。 (2)苏陈煎:紫苏叶、陈皮各9克,白萝卜片12克,用水一碗煎成半碗,加红糖一汤匙,趁热温服。 (3)杏仁茶:杏仁6~10克,切碎后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80毫升,加少量白糖调味,每日一剂,分次服完。也可取苦杏仁7粒,甜杏仁14粒,用滚水泡一会,去皮、尖后、捣烂,加水适量,每日一剂,分数次服完。 咳嗽,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小病,人人都会碰到,但是,这并不等于个个都会对付!对于这个“简单”问题,人们通常会要么扛着,要么自己随便买止咳药吃。但事实上,这却是一个中医博士攻读一年半载也不一定完全弄通的复杂问题。专家称,止咳药不对症会越治越咳。 江小姐最近感冒,咳嗽、流鼻涕打喷嚏,还怕冷,痰白。按照平时的习惯,感冒她总会先扛着,实在难受才到药店买些药吃。这次扛不住了,鼻塞严重,喉咙痛,声音嘶哑讲不出话来,上班通电话都困难,于是她跑到公司楼下药店买了一些蛇胆川贝枇杷露和一盒感冒药。可是没想到,止咳药不但不管用,反而越来越咳。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内科主任刘友章教授说,像江小姐这样,由于不对症随便服用止咳药导致咳嗽加重的患者相当多,这也是患者服用止咳药的一大误区。他提醒,咳嗽被许多人当成小事,事实上,病因复杂,病人最好是在医生确诊后再对症用药。  ------------------------------------------------  风寒咳嗽别用蛇胆川贝 按中医说法,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刘友章教授说,咳嗽病因不同,用药是大大不同的。如外感风寒咳嗽,其表现特点为:咳嗽、胸部紧缩而声音嘶哑、鼻塞音重、咽喉发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有鼻涕、喷嚏等症状,舌苔白,多伴有怕冷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选用驱风散寒的药,如杏苏止咳糖浆。如果选用蛇胆川贝液之类的止咳化痰药,就会越吃越咳。 他说,止咳化痰的蛇胆川贝液应该对症风热咳嗽。其临床表现特点为:痰稠、痰黄,口干咽痛,鼻流黄涕,发热,头痛,舌苔黄。咳嗽时多兼有发热、出汗。 睡前别服止咳药 他特别强调,患者有痰咳不出,不能用镇咳药,这样会压抑痰更加不能咳出。他说,事实上咳痰也是一种保护性反应,能将呼吸道异物或分泌物排出体外。另外,痰湿咳嗽不能吃蛇胆川贝枇杷露、雪梨、苷橙以及烟熏腊味食物;燥咳不能吃煎炸、姜蒜等辛辣食品,可吃雪梨、川贝等食物。 有些老年人为了睡眠好,往往会在睡觉前服一些止咳药。专家指出,由于咳嗽的同时往往还伴有咳痰的症状,在睡前服用作用强的止咳药,虽然咳嗽是暂时被止住了,但很容易造成痰液在呼吸道中滞留,使痰液无法通过咳嗽排出,加重呼吸道感染。如果痰液积聚,大量涌出时会阻塞呼吸道,严重时可能导致窒息。专家提醒,痰多的患者要避免在睡前服用含有镇咳作用的止咳药。 小孩别用大人剂量 另外,专家提醒,虽然同一药厂,同一品牌,成分一样的止咳药,但小孩与大人的用量相差很大。正在发育的小孩血脑屏障没完全建立,肝肾功能、免疫力不健全,应选择适合小儿的药品。若按大人用量,可能会出现头晕、心跳加快等一系列不适症状。 止咳药服用三大误区 误区一:止咳中药与西药同服: 中西药各自都有自己的物理、化学特性,合理同用可减少毒副作用,提高效果,但并不是所有的中西药都能合用,有的也可能相互干扰,降低效果,甚至发生中毒。如含麻黄的止咳药,不宜与降压药同用,可能导致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因此,中西药最好不要同用,即使同用也应在服用时间上分开半小时以上。 误区二:中药无不良反应 有人认为中药没有不良反应,可以随意服用。但是,科学证明是药三分毒,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有不良反应,所以要对症下药。例如,川贝止咳露治疗风寒感冒咳嗽,但对肺热咳嗽则反而会加重病情;蛇胆川贝液偏寒,风寒咳嗽者不宜。 误区三:感冒咳嗽就服用抗生素 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只对并发性的细菌性感染有效,对病毒无效。 ----------------------------------------------- ①症状:咳嗽,痰稀薄色白,咽痒。常伴鼻塞、流清涕、喷嚏、恶寒、无汗、头痛、骨节酸痛等。舌苔白,脉浮。 ②病机分析:风寒之邪外束肌表,内郁肺气,以致肺卫失宣为本证的主要病机。风寒客肺,肺气闭郁不宣,故咳嗽、咯痰、鼻塞流涕;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卫外之阳气被遏,故恶寒、无汗、头痛、骨节酸痛;舌苔薄白、脉浮、为风寒之邪束表客肺之象。 ③治法:疏散风寒,宣通肺气。 ④方药:杏苏散或金沸草散加减。咳嗽较甚者,加金沸草、紫菀;咳而气急者,去紫苏加麻黄、苏子宣降肺气;表邪较甚者,可斟酌加防风、羌活;若见气虚者加党参。 对其兼夹证,需注意随证施治。 1)外寒内热:症见咳嗽声重音嗄,痰浓不易咯出,咳引胸痛,恶寒鼻塞,或有身热,口渴咽痛,甚则气逆而喘,舌苔白腻而黄,舌质红,脉滑数。此证为风寒外束,肺热内郁所致,俗称“寒包火咳”。治宜散寒清热,用麻杏石甘汤。此证与燥邪伤肺不同,不宜早投清润之剂。 2)风寒兼湿:证见咳嗽痰多,兼有胸脘作闷,舌苔白腻,脉濡。此为湿邪内郁,复感风寒之邪,肺气失于宣畅所致。治宜疏散风寒,兼予燥湿去痰,用杏苏散加厚朴、苍术之类。 3)风寒夹饮:主要症状与风寒证相同,但见咳逆上气,胸闷气急,舌质淡红,苔薄白滑利,脉浮紧或弦滑,此属风寒外束,饮邪内犯,肺失宣降而发咳嗽,治以疏散风寒以除表邪,温化寒饮以逐内患,用小青龙汤加减。 风寒咳嗽冲剂 --------------------------------------------- 风寒咳嗽冲剂 【处方】 陈皮 100g 生姜 150g 法半夏 150g 青皮 100g 苦杏仁 100g 麻黄 100g 紫苏叶 100g 五味子 100g 桑白皮 100g 甘草(蜜炙) 100g 【制法】 以上十味,陈皮、青皮用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 药渣其余法闰夏等八味,加水煎煮三(苦杏仁在水沸后加入),每次 1.5小时,合并煎 液,滤过,滤液与上述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8~1.40(60~65℃)的清膏。 取清膏 1份,加蔗糖 3份,糊精 1份,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加上述陈皮等挥发油, 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浅褐色的颗粒;气香,味甜、微苦 ? 【检查】 应符合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 【功能与主治】 温肺散寒,祛痰止咳。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痰多咳嗽,胸 闷气喘。 【用法与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5g,一日 2次。 【注意】 阴虚干咳者慎服。 【规格】 每袋装5g 【贮藏】 密封。 -------------------------------------------------------------- 目的 探讨止嗽散治疗风寒咳嗽的疗效。方法 通过对150例风寒咳嗽患者应用清代名医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中的验方止嗽散为基本方,辨证论治,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 总有效率为93.3%,平均3剂起效,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本方可作为风寒咳嗽的专病专方之用。 止嗽散 风寒咳嗽 笔者自1999年至今运用清代名医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中的方剂“止嗽散”治疗风寒咳嗽150例,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为93.3%,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5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82例,女68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3岁,平均46岁;病程1~30天不等,平均为7天;本组病例均有咳嗽声重、咯白色痰、咽喉痒、气微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等症状;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或有痰鸣音;胸片示:双肺纹理正常或增粗。 1.2 诊断 可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病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咳嗽的诊断标准。本组病例均属风寒袭肺或夹痰湿所致。 1.3 治疗方法 本组病人均采用古方“止嗽散”治疗,方药:紫菀15g,百部15g,白前12g,荆芥10g,桔梗12g,陈皮8g,甘草5g,儿童酌减。辨证加减:咽喉痒甚加蝉蜕10g,僵蚕10g;痰湿重者加法半夏15g,云苓15g;伴气促者加炙麻黄10g,地龙15g;胸闷者加瓜蒌皮15g,枳壳12g;年老久咳者加三子养亲汤,五味子10g,或罂粟壳5~10g;每天1剂,水煎温服,复煎。以3~5天为1个疗程,可用至2个疗程。平均3剂起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按《中医内科病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咳嗽及临床症状消失;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 2.2 治疗结果 治愈102例,好转38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达93.3%。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8岁,学生。2001年12月6日初诊。患儿2天前衣着不慎出现咳嗽、流涕、咯白痰、咽喉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查血常规正常;胸片支气管炎。曾在我院门诊就诊,服交沙霉素、咳特灵、达先片等,症状未见好转。体格检查: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罗音。诊断:中医:咳嗽(风寒袭肺);西医:急性支气管炎。治疗以宣肺散寒、化痰止咳为法则,方用止嗽散加生姜、僵蚕、蝉衣、法半夏、橘红。2剂后咳嗽、咯痰、喉痒明显减轻,再服2剂,诸症皆除。 4 讨论 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证候,引起咳嗽原因很多,大体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外邪所袭,伤及肺卫,肺失宣降,清肃之令失常,气道不利,肺气上逆则咳嗽。虽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之气皆能致咳,因风为百病之长,又常夹寒邪而袭肺,故外感当以风寒者居多,正如清代名医程钟龄所说“咳嗽之母,属风寒者十居其九” [2] 。止嗽散方中紫菀、百部其性温润,入肺经而理肺化痰止咳,故为君药;白前长于祛痰,又能降气;桔梗开宣肺气而利胸膈咽喉,二者协助君药,上四味宣降并施、疏利肺气。荆芥祛风解表,使邪从表去;陈皮理气祛痰,并能和中;甘草和中健脾,调和诸药。后三者相配,又具有利咽喉而止痛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紫菀、百部、桔梗能促进气管分泌,稀释痰液,有祛痰作用。百部、桔梗还能抑制呼吸中枢,有镇咳作用。荆芥能促进汗腺分泌,有发汗作用。 止嗽散共7味,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致助热,解表不致伤正。前人称之“有祛痰疏肺止咳理气之功,无开门揖盗留邪之弊”。故可作为风寒咳嗽的专方之用。原方为散剂用生姜汤调服,故改用汤剂仍须加生姜3片,可增强温肺止咳之力:“风为百病之长”,治风寒咳嗽首要祛风,祛风则首选虫类药如僵蚕、蝉衣、地龙等;发病初期一般不宜收涩敛肺镇咳,久咳不止方可酌情加敛肺止咳药 如五味子、罂粟壳、乌梅等;本方加二陈汤对痰湿型的咳嗽亦有一定疗效。病万变,药亦万变,重在辨证论治。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2-23. 2 中南五省中医学院.中医方剂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181. ------------------------------------------------------ 风寒咳嗽:以咽痒咳嗽、咯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为主要特点。宜选用通宣理肺口服液、苏子降气丸、半夏止咳糖浆、蛇胆陈皮胶囊或散剂、杏仁止咳糖浆、杏苏止咳冲剂、止咳青果丸等。 风热咳嗽:以咳嗽气粗、痰多黄稠为主要症状。宜选用二母宁嗽丸、止咳定喘口服液、桔红片、川贝止咳露,复方鲜竹沥口服液等;儿童宜选用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银黄口服液、健儿清解液、小儿咳喘灵冲剂和儿童咳液。 您孩子生病是否到医院确诊是风寒咳嗽?这个季节大多数咳嗽是风热咳嗽。不知您孩子的具体症状怎样? 两种咳嗽的表现及用药不同: 风寒咳嗽:以咽痒咳嗽、咯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为主要特点。宜选用通宣理肺口服液、苏子降气丸、半夏止咳糖浆、蛇胆陈皮胶囊或散剂、杏仁止咳糖浆、杏苏止咳冲剂、止咳青果丸等。 风热咳嗽:以咳嗽气粗、痰多黄稠为主要症状。宜选用二母宁嗽丸、止咳定喘口服液、桔红片、川贝止咳露,复方鲜竹沥口服液等;儿童宜选用急支糖浆、复方甘草合剂、银黄口服液、健儿清解液、小儿咳喘灵冲剂和儿童咳液。 风寒咳嗽: (1)紫苏粥:紫苏叶10克,粳米50克,生姜3片,大枣3枚。先用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苏 叶、生姜、大枣,趁热服用。 (2)葱白粥:大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白5段,米醋5毫升,加水适量煮粥,趁热饮用。 (3)杏仁萝卜煎:杏仁(甜)10克,生姜3片,白萝卜100克,水煎服,每日1剂。 (4)核桃生姜饮:核桃肉5枚捣烂,生姜汁适量送服。 2、风热咳嗽: (1)二汁饮:鲜藕汁、梨汁等份,生服。 (2)萝卜冰糖汁:白萝卜取汁100~200毫升,加冰糖适量隔水炖化,睡前1次饮完,连用3~5 次。 (3)葱白梨汁:葱白连须7根,梨1个,冰糖适量,水煎服。 (4)丝瓜花蜜饮:洁净丝瓜花10克,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盖盖焖浸10分钟,再调入蜂 蜜适量,趁热顿服。 (5)橄榄萝卜饮:橄榄400克,萝卜500~1000克,煎汤代茶饮。 (6)蜂蜜萝卜汁:白皮萝卜1个,洗净,挖空中心,将蜂蜜100克装入,置大碗内,加水蒸熟 服。 (7)红皮萝卜洗净(不去皮),切碎后加入麦芽糖2~3匙,搁置一夜,将溶成的萝卜糖水频频饮服。 (8)牛蒡粥:鲜牛蒡根研碎滤取汁100毫升,粳米50克,共煮粥,趁热服。 偏方实录 配方:生姜10克、葱白茎10克、大米50克 制用法:将生姜切末,葱白切末备用。大米煮粥,粥熟以后加入生姜和葱白,略煮即可。 适应症:风寒咳嗽 专家核实 可行。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营养硕士生导师周俭说,中医讲“医食同源”,平时家里常用的蔬菜也可药用,这个方子就属于食疗,可用于治疗风寒咳嗽。 生姜味辛,性温,有散寒、温肺化痰的作用。葱白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大米味甘,性平,有健脾益气的作用。 周老师说,用来“对付”风寒咳嗽的方子基本没有什么好味道的,这偏方的味道也同样不怎么好,若实在难以接受,可以将葱姜切成大块,煮完粥后,将葱姜捞出丢掉。 专家提醒 看到这个方子,可能有人会想到皮蛋瘦肉粥之类的,虽然里面同样有葱姜,但千万不能用来治咳嗽,因为患上风寒咳嗽的人不宜吃大鱼大肉等油腻的东西,连炸糕也最好别吃。 ------------------------------- 治风寒咳嗽 【配方】玉米须、橘皮各适量。 【制法】将两味加适量水,共煎汤。 【服法】每日2-3次。 -------------------------------------- 艾叶熏脚治风寒咳嗽 艾叶熏脚治风寒咳嗽 作者:ntdoor00…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4 更新时间:2005-11-8 咳嗽是最常见的呼吸道症状。有的人感受风寒后,常常出现咳嗽,而且一咳就是1~2个星期,一般的止咳药难以止住;有的甚至服用或注射抗生素也无济于事,影响患者的工作和身体健康。 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在用抗茵消炎、止咳药无效的情况下,可采用一种简单的治咳方法—艾叶熏脚。此法能使患者获得满意的疗效。具体方法是,去中药店购买艾叶150~200克,使用时取30~50克,放入约1500毫升沸水中煎煮约 15分钟,捞去艾叶,将煎出的药液倒人稍小的脚盆,趁热将双脚置于盆沿上接受熏蒸。为避免药气蒸发过快,可在双脚上蒙上一块稍大于脚盆的布料。待水温稍低双脚能够忍受时,可直接将双脚置于盆内浸泡。此法每晚一次(以临睡前为佳),每次15~20分钟,一般连续熏蒸3~5次即能冶愈咳嗽。 祖国医学认为,脚底经络丰富,寒邪侵袭,循经上传,咳嗽乃生。而艾叶性温,能温祛寒邪,使肺气得宣,故能很快治愈咳嗽。 -------------------------------------- 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 作者:someone 文章来源:久久健康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18    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发汗散寒,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 --------------------------------------------- 风寒咳嗽的特效方 此方系已故老中医张振东的经验方。二十多年前因小孩呛风咳嗽,多处求医不效,后经人介绍该医擅治咳嗽,便前往就 ,处方两剂,结果只服一剂而愈。因此方太神效,便就收藏。后来遇此类病人将此方与之,无一不效。经笔者多年试用,新感者只要一煎即愈,病久者也不过三剂。今将此方献于大家,以感激已故老先生。方:荆防各10,粉甘桔各5/10,杏仁泥10,信前胡10,紫苏叶10,白云苓10,广陈皮10,炒枳壳10,法半夏10,藓去皮生姜三片 此方看似简单,疗效显著 ------------------------------------------ 治疗支气管炎、肺痨咳嗽、风寒咳嗽类: 川贝精片: 【功能主治】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风寒咳嗽、痰喘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痰多。 川贝止咳糖浆: 【功能主治】 宣肺气,散风寒,镇咳祛痰。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逆。 复方川贝精胶囊: 【功能主治】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风寒咳嗽,痰喘引起的咳嗽气喘、胸闷、痰多;急、慢性支气管炎见上述证候者。 利肺片: 【功能主治】 驱痨补肺,镇咳化痰。用于肺痨咳嗽,咯痰,咯血,气虚哮喘,慢性气管炎等。 橘红丸: 【功能主治】 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咯出。 通宣理肺丸: 【功能主治】 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咯痰不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小青龙颗粒: 【功能主治】 解表化饮,止咳平喘。用于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清肺抑火丸: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化痰通便。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稠黏,口干咽痛,大便干燥。 养阴清肺丸: 【功能主治】 养阴润肺,清热利咽。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 二母宁嗽丸: 【功能主治】 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黄,不易咯出,胸闷气促,咽喉疼痛。 治咳枇杷露: 【功能主治】 清肺热、止咳、祛痰。用于风热侵肺引起的口干作渴,咳逆痰多。 止嗽青果丸: 【功能主治】 宣肺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风寒束肺引起的咳嗽痰盛,胸膈满闷,气促作喘,口燥咽干。
/
本文档为【中医治疗风寒风热】,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