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2010-08-05 2页 pdf 168KB 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32568

暂无简介

举报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180· 生国匡堂剑堑垫!Q玺!月筮2鲞筮兰翅丛!鱼i趔!塑业堑塑垡垦照迪:』塑坠垒翌:垫!Q:!!生Z塑垒兰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李小莎 刘翔杨志波 【关键词J痤疮;欧阳恒;辨治心得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 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主要临床表 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易形 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癜痕样损害,影响美观,严重者可 导致毁容,给年轻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因好 发于青春期男女,俗称青春痘。笔者跟随国家级名老中医...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180· 生国匡堂剑堑垫!Q玺!月筮2鲞筮兰翅丛!鱼i趔!塑业堑塑垡垦照迪:』塑坠垒翌:垫!Q:!!生Z塑垒兰 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 李小莎 刘翔杨志波 【关键词J痤疮;欧阳恒;辨治心得 痤疮是一种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多发于头 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主要临床 现为黑头粉刺、白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易形 成色素沉着、毛孔粗大甚至癜痕样损害,影响美观,严重者可 导致毁容,给年轻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因好 发于青春期男女,俗称青春痘。笔者跟随国家级名老中医欧 阳恒老师侍诊。经过临床多例治疗观察,体会到欧阳恒老师 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运用脏腑辨证,将本病分为:肺热毒蕴 型、肺胃蕴热型、肺脾湿热型、肝肾瘀滞型。本病由肺经血 热,脾不健运,湿热郁结,肺脾湿热,肺胃蕴热,肝肾阴阳平衡 失调,相火妄动为主要病机,从肺、胃、脾、肝、肾方面对痤疮 进行论治,效果良好。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l辨证论治 1.1肺热毒蕴型证象:多见毛囊性丘疹,红肿、疼痛伴瘙 痒,面部油腻,可见少量脓点或脓疱,伴口微渴,大便干结,舌 边尖红或舌尖部有芒刺,苔薄黄,脉弦数、略浮或弦。证治: 清宣肺热,泻浊通腑。方用抑痤饮:金钱草15g,蒲公英15g, 白花蛇舌草15g,茯苓10g,泽泻10g,枳壳10g,生军6g,山 楂15g,旱莲草15g,女贞子15g。方中金钱草、蒲公英及白 花蛇舌草清热解毒;茯苓、泽泻及枳壳生津利湿泻热通腑。 因肺与大肠相表里,故通肠腑以泻肺热,“釜底抽薪”之意;山 楂降脂祛油;旱莲草、女贞子滋阴补肾,肾阴充养,肺阴得以 滋养,“金水相生”者,肺肾互相滋养,相须为用,补阴制阳。 1.2肺胃蕴热型证象:颜面皮肤潮红,丘疹、脓疱、黑头及 白头粉刺较多见,颜面光亮,兼见口干渴,大便秘结,小便黄, 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证治:清胃泻肺。方用金土汤:枇杷叶 12g,桑白皮15g,黄芩10g,黄连5g,生山楂15g,白花蛇舌 草15g,生地15g,丹皮10g,升麻8g,羌活8g,益母草15g。 方中枇杷叶、桑白皮及黄芩清泻肺热,黄连和生山楂清胃壅 滞之温热,石膏泻肺胃之热,白花蛇舌草、生地黄集丹皮清热 凉血、解毒散瘀,升麻与羌活引药上行,直达病所,以疏散头 面郁热,益母草清热解毒,疏风活血。 1.3肺脾湿热型证象:患处肤色潮红,以粉刺、丘疹为主, 或有脓疱,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伴口臭121苦,食欲时好 作者单位:410000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二医院 通讯作者:李小莎 ·医学综合· 时坏,大便黏滞不爽,尿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证 治:清泄肺胃。方用枇杷清肺饮加泻黄散:枇杷叶10g,黄柏 10g,黄连3g,玉竹参lOg,甘草6g,桑白皮12g,升麻10g, 当归12g,藿香叶8g,山桅仁10g,石膏15g,防风10g。方 中枇杷叶苦平,善降泄;桑白皮甘寒性降,两药俱入肺经,清 肃肺热。黄芩、黄连、金银花及野菊清热解毒燥湿。石膏与 桅仁清脾胃积热;当归与玉竹参清热凉血;藿香理气醒脾;防 风疏散伏火;升麻引药上行;甘草清热和中,调和诸药。有脓 疱加蒲公英、地丁;大便秘结加生大黄。 1.4肝肾瘀滞型证象:痤疮日久,皮疹色暗红、有囊肿或 结节、瘢痕、局部痒痛,质地坚硬难消,触压有疼痛感,或者颜 面凹凸如橘子皮,女性可有月经量少,痛经,经期痤疮加重等 症状,舌暗苔薄,脉弦滑或细涩。证治:活血柔肝,滋阴补肾。 方用消疮汤:生地黄15g,山茱萸lOg,知母10g,牡丹皮 10g,黄柏10g,桃仁10g,赤芍10g,丹参、旱莲草、女贞子各 15g,甘草6g。认为痤疮发病根本在肾阴阳平衡失调,相火 妄动,其标在肺胃积热,血热瘀滞,所以用二至丸益肝肾,补 肝血;知柏地黄丸泻火养阴,易熟地黄为生地黄,加强清热凉 血之功;丹参、桃仁、赤芍凉血活血祛瘀;甘草调和诸药。诸 药配合,共奏滋肾柔肝、活血化瘀之功效。 2病案举例 患者,女,22岁,就诊日期:2009年6月11日,面部起红 疹反复发作1年余。患者于2007年9月起无明显诱因面部 出现红色丘疹,面部皮肤油腻,时有小脓疱,抓之痛痒不适, 大便结,小便黄。虽屡经医治,疗效甚微。 专科检查:面部散在红色粟丘疹,形如赤豆,半突于皮 面,疹型饱满,微有触痛,用力挤压可有少量白色脂状物泌 出,以额,颧,下颌部为多,间有脓疹及少许萎缩性凹陷性瘢 痕。舌红苔黄,脉弦数。中医诊断:粉刺,属肺热证,治以清 宣肺热,泻浊通腑。方拟抑痤饮:金钱草15g,蒲公英15g,旱 莲草15g,女贞子15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15g,茯苓 10g,山楂30g,泽泻10g,枳壳10g,生军6g,知母10g,黄柏 10g。并嘱其忌辛辣,忌挤压,温水洗脸,月内不施脂粉。二 诊:6月19日,服药7剂后,面部原有之红斑,色泽大部分变 淡,洗脸时微有痛感,尚有少量红疹新出,舌脉同前无大异。 原方加生首乌30g,生地黄30g以祛脂降浊泄热,水煎服,日 万方数据 虫国匿堂剑堑2Q!Q生!旦签!鲞箜!翅丛鲤!坐!坠墅!堑塑垡堡堑塑:』!塾塑坚:垫!Q:!吐!墼!:三 ·181· 一剂。三诊:6月28日又服药10剂后,面部皮损消退无新生 疹粒,部分遗有色素沉着斑痕,病情痊愈。 3体会 其发病因素复杂,主要与雄激素水平升高、皮脂分泌增 加、毛囊皮脂腺腺管过度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及炎症等有关, 相当于中医的“粉刺”、“肺风粉刺”、“痤痱”、“酒刺”、“面 照”等。早在《内经》中,对痤疮的形成就有较详细的论述。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汗出见湿,乃生痤”“劳汗当风,寒 薄为鼓,郁乃痤”。《诸病源候论·面施候》中记载:“面施者, 谓面上有风热气生施,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也。” 《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齄鼻》中记载:“肺风、粉刺、酒齄鼻 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齄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外科 启玄》中记载:“肺气不清,受风而生,或冷水洗面,热血凝结 而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中汜载:“此 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 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自屑。”欧老师在 骶管硬膜外囊肿切除6例 韩英明 刘长风郝金霞 白小军 总结前人的理论基础上,认为本病病理关键为肺经血热,上 犯于面,此证多合有脾胃湿热,湿热互结,熏蒸头面,致皮脂 分泌过盛,皮肤油腻发亮,复感毒邪,阻塞毛窍,使气机壅滞, 外发肌肤而生成粉刺、脓疮等。其次还与肾阴阳平衡失调, 相火妄动,久之血热瘀滞有关。临床辨证治疗时又要根据患 者的具体情况:如面部的部位、色泽,丘疹的大小,,舌质舌 苔,脉象,大小便及全身的情况综合分析,辨明证型,灵活加 减药味,调整用药剂量,对证治疗。临床辨治灵活多变:既要 掌握热、湿、瘀、毒之间的关系,还要掌握其在疾病中的轻重 缓急,随证加减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4. (收稿日期:2009—09—18) (本文编辑:程旭然) 【摘要】 目的通过切除或不全切除骶管硬膜外囊肿消除其对神经的压迫以解除I晦床症状。方法骶部后中 切口咬除椎板,分离囊肿与硬膜、神经根的粘连,切除囊肿。结果本组病例临床症状全部消除。结论切除或不全 切除处理骶管硬膜外囊肿疗效可靠。 【关键词】硬膜外囊肿;切除;MRI 随着腰椎MPd检查的普及,骶管囊肿的检出不断增多, 对有症状的囊肿的外科手术治疗国内外已有较多报道。近 年来,笔者通过切除或不全切除的方法治疗骶管硬膜外囊 肿,疗效满意,现如下。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6例,年龄30一45岁,均为男性,合并 Ld、k椎间盘突出1例,小便困难,误诊为前列腺增生达1个 月者l例,全切4例,次全切2例。 1.2临床症状均有腰骶部疼痛,有的合并下肢痛,站立为 主,平卧减轻,排尿困难,腰椎MRI检查有明确的骶管内囊状 改变,且骨质被压迫变形。 1.3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后,从L5至83-4棘突做后 正中切口,长约6。7cm,切开皮肤、皮下深筋膜,从棘突两侧 分离椎旁肌,显露椎板,患者椎板因囊肿压迫而变得菲薄,所 以剥离时要特别小心,不能用力过大,以防贯通骨质进入椎 管,损伤神经,咬除相应节段之棘突,咬除椎板并向两边扩 作者单位:746000甘肃省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韩英明 大,如合并腰椎间盘突出时可以从突出间隙进入,先将椎问 盘显露后摘除,然后显露囊肿,一般囊肿发自神经根部或硬 膜并与硬膜粘连,疏松者可分离至基底,但粘连很紧密者则 只可作部分切除,手术要领是必须分清硬膜与神经根,以防 损伤,方法是尽量向上下扩大骨窗,从正常段的硬膜开始即 可区分,将囊肿尽量分离,必要时可先从囊壁上穿两根牵引 线,且从中纵向切开,放出囊液后逐渐扩大,将囊肿整个分离 后作大部分切除,边缘连续锁边缝合,术中如发现硬膜或神 经根都有小孔且渗液,此即为硬膜、蛛网膜下隙和囊肿之间 的通道,可用3—0针线缝扎,有利于防止术后复发,术中应 将头部放低,以防脑积液过多流失。从腰骶交界处放置引流 管后,将椎旁肌及筋膜严密缝合。 1.4术后处理仰卧位,头低足高位休息,引流量大约10ml 左右即可拔管,常规抗感染、止血治疗。 2结果 6例全部恢复,临床症状消失,术后患者麻木疼痛恢复较 早,但小便困难稍晚,约1个月左右。l例术后约4d拔管后发 生脑积液漏,经足高头低位俯卧、局部压砂袋等治疗1个月 万方数据
/
本文档为【痤疮的中医临床辨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