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白塞氏病

白塞氏病

2010-08-08 4页 doc 31KB 34阅读

用户头像

is_393083

暂无简介

举报
白塞氏病临证特色 一、论治白塞氏病用清热化瘀法 中医无白塞氏病的病名,以其临床表现见有口腔、眼、外阴溃烂,兼有神志恍惚等症状,当 属于“狐惑”病范畴。狐惑病名首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认为此病是外受淫邪毒气,内因 脏腑功能失调,湿热毒邪壅滞为患。本病涉及肝脾肾三脏,早期多为热邪内扰、湿毒熏蒸,中晚 期则以正虚邪恋或本虚标实并见。其治法初起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以后可按虚实标本不同 而施治之。关于本病西医尚无特殊疗法,近来中医有关治验的报导不断增多。颜氏除以常法 治疗外,另从气血乖违着眼,运用衡法独辟蹊径,效果明显。 (一)论病因,以...
白塞氏病
临证特色 一、论治白塞氏病用清热化瘀法 中医无白塞氏病的病名,以其临床表现见有口腔、眼、外阴溃烂,兼有神志恍惚等症状,当 属于“狐惑”病范畴。狐惑病名首载于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认为此病是外受淫邪毒气,内因 脏腑功能失调,湿热毒邪壅滞为患。本病涉及肝脾肾三脏,早期多为热邪内扰、湿毒熏蒸,中晚 期则以正虚邪恋或本虚标实并见。其治法初起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以后可按虚实标本不同 而施治之。关于本病西医尚无特殊疗法,近来中医有关治验的报导不断增多。颜氏除以常法 治疗外,另从气血乖违着眼,运用衡法独辟蹊径,效果明显。 (一)论病因,以湿毒为患,常法清热解毒 狐惑病的病因大多因湿毒为患,多由感受湿热毒气或湿浊内蕴,郁久化热或热病后余毒未 尽与湿浊相合而致。热毒内壅,毒火熏蒸,结于脏腑。毒火扰及心神则神情恍惚、坐卧不宁,壅 于脾胃则纳化受制而厌食恶心;毒火循经上攻于眼,下注于外阴而发为疮疡。颜氏常谓:此乃 肝家湿毒。习用清热解毒利湿之法,甘草泻心汤加减,其中甘草重用,常在30克以上,配以芩、 连清热解毒,干姜、半夏辛燥化湿,佐以参枣和胃扶正,共奏清热化湿、安中解毒之功。颜氏还 喜用赤小豆当归散,方中赤小豆渗湿清热、解毒排脓,当归活血、去瘀生新。内外同修也是常用 方法,前阴溃疡用苦参煎汤熏洗,因其有杀虫解毒化湿之功。《别录》载:“苦参疗恶疾,下部 匿 虫 ”。后阴溃疡用雄黄粉撤艾叶团上熏之,亦取其杀虫解毒。《别录》亦载:“疗疥虫匿 虫 疮”。苦 参与雄黄药理试验均证明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从临床实践看,徐长卿与金雀根对本病较 为有效,用量均在30克以上,可以推广。 (二)谈病机,有气滞血瘀,变法活血化瘀 本病既因感受湿热而致,热邪侵犯、煎熬血液或热迫血动而溢出脉外,即可致瘀。《金匮要 略·肺痈肺痿咳嗽上气病脉证治》云:“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王清任《医林改错·积块论》云: “血受热则煎熬成块。”临床可见肢体肿胀、巩膜瘀丝、肌肤甲错和色素沉着。此类病人血液流 第四卷208 #### 变学、甲皱微循环多有改变,颜氏从气血失衡例立法,运用衡法调其血气而致和平,采用活血化 瘀方药。常谓此法直接作用于气血,针对疾病本质,有免疫抑制作用。运用清热化瘀之剂,以 四物汤为主方加味,并辅以凉血活血之品,如水红花子、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山羊角、紫草 等,水蛭更为必用之品,生用粉剂吞服,常能应手而效。 (三)辨病位,从肝经着手,运用龙胆泻肝汤 肝开窍于目,狐惑病因湿热不得宣泄,上攻于目,而出现红肿羞明。但眼部症状出现比较 晚,文献多采用温清饮以养血活血、清热解毒。颜氏抓住一个“肝”字,运用龙胆泻肝汤,苦寒直 折,既清泄肝火,又利下焦湿热,并可酌加菊花、决明子、青葙子、通天草等。如兼见尿涩痛、淋 浊、尿血、阴肿、阴痒,更有一举两得之功。如目痛较剧,可用羚羊角,多用粉剂吞服。以上介绍 的是颜氏治疗狐惑之法。兹举二验案以说明之。 例1:陈某,男,42岁,1983年12月12日入院。住院号:140598。 双下肢反复肿胀一年余,近三月来加重。1982年6月左下肢红肿热痛,曾诊断为“深静脉 炎”。同年9月,右眼视物不明,诊断“虹膜睫状体炎”。1983年9月又有类似发作,伴发热,予 抗炎治疗后,体温正常,但下肢肿胀疼痛不除,虹膜炎及口腔溃疡发作,注射部位出现溃烂脓 肿,以“深静脉炎”、“白塞氏病”而入院。检查:两手背可见3×4cm红斑,两下肢胫骨处搔破血 痕,右下肢腓肠肌处有2×2cm色素沉着,生殖器未见溃疡,两臀部注射部位溃烂。 辨证:常年游泳,水湿之邪外侵。形体丰腴,肥人多湿,两湿相合,郁而化热。湿热下注而 见下肢肿胀疼痛,热毒蕴于肌肤而见手臂、臀部溃烂,久病入络为瘀,痹阻于气血,而见眶周黧 黑,巩膜脂肪沉着,先以化瘀利湿解毒。 水红花子12克、紫草9克、丹皮9克、赤芍9克、生鳖甲15克(先煎)、生槐米9克、丹参15 制大黄9 克。 方取犀角地黄汤(水牛角代犀角)清热凉血散血;加黄柏、牛膝以冀湿热下趋;另取水红花 子、生鳖甲、生槐米等活血化瘀;尤妙在水蛭一味,破血消症,取其较强抗血凝作用。全方融活 血化瘀、利湿解毒于一炉。服上剂后,两足肿胀、口腔溃疡均减,两手臂疼痛同前,后再加蜂房、 金雀根、徐长卿、乳没活血定痛。如是调治一月,两手臂静脉穿刺点及结节已消,红斑亦退,注 射部位溃烂及灼热感均除,两眼视力增进,病情缓解出院。 例2:严某,男,33岁,1988年5月19日入院。住院号:161897。 左眼胀痛2年,加剧4周。1986年出现左眼胀痛,华山医院明确诊断为“白塞氏病”,予激 素治疗,病情反复。初起左眼色红,以后逐渐肿胀,疼痛流泪,并伴有下肢散在性红色斑疹。 1987年9月曾住本科,服用清热化瘀、健脾利湿及补益肝肾等中药,间用激素,病情好转出院。 近4周来左眼睑肿胀加剧,眵多,目不能睁,但无溃疡。一周前下肢出现散在性红色丘疹,伴全 身骨节酸痛,以“白塞氏病”入院。检查:左眼睑肿胀,右眼睑色素沉着,两下肢散在红色丘疹, 下颌散在红色斑片状皮疹,生殖器未见溃疡。 辨证:前医辨证认为,脾肾本亏,脾虚失运,水湿内停,而见目赤肿痛,羞明流泪,湿热郁于 肌肤而见下颌及下肢斑疹;迭经清热除湿解毒之治,而见阳气虚损;病久瘀血内阻,而见白睛瘀 丝,舌质紫暗,此属阴损及阳,主以阴阳并调,二仙汤合三蛇合剂加味图治。服上方10余剂,症 第四卷209 #### 情改善不显。复请颜氏会诊,左目胀痛不减,眼睑浮肿,视物不清,两下肢皮疹可见搔破血痕, 伴头痛心烦,口干不欲饮,纳可便调,夜寐不酣,脉细数,苔薄腻。脉症合参,属肝经有热,肝家 湿热之候,当以平肝清热、泻火解毒,芩连解毒汤与赤小豆当归散加味,再入羚羊角粉以清血 热、平肝火。 克、胡黄连 经用上方后,诸症渐瘥。去羚羊角粉加水牛角以凉血清热,石燕以清利湿热。治疗一月, 左眼红肿消退,肌肤皮疹已除,症状好转出院。 白塞氏综合症又称口——眼——生殖器皮肤综合症,原因不明。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狐惑”症相类似。如《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记载:“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    【病因病理】    本病多因肝、脾、肾俱不足,湿热蕴毒,循经走窜而发本病。    【症状特点】    本病主要表现为口腔、生随器反复发生溃疡及眼的虹膜睫状体炎或前房积做。此外尚出现其他系统性的症状,如伴有周期性发烧、关节疼痛、多发性毛囊炎、疖肿、结节性红斑、多形性红斑等。亦有初起汉口腔及生殖器皮损,经过相当长时间才发生眼部症状者。    【辩证施治】    (一)辩证方药    1、肝肾阳虚型    [主证]口腔、外阴部长期溃疡,反复发作,双眼发红,视力减退,下肢出现红斑结节,头售目眩,手足心热。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沉弦细。    [辩证] 肝肾阳虚,湿热内蕴。    [治法] 滋补肝肾,清热除湿。    [方药] 解毒养阴场加减    南北沙参30克 元参30克 生地炭15克 花粉15克 枸杞子10克 粉丹皮12克 耳环石斛10克 菟丝子10克 泽泻10克 山萸肉10克 苦参10克 黄柏15克    [按语] 方中山萸肉、枸杞子、元参、耳环石斛、菟丝子、南北沙参滋补肝肾;生地炭入于血分,滋阴凉血解毒;丹皮凉血活血;花粉清热;泽泻、黄柏、苦参清热除湿;    2、湿热型    [主证] 口腔溃疡及服部疾患已愈,唯阴部有数块大小不等的溃疡,表面颜色暗淡,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外阴红肿疼痛,行走困难,咽干、口苦。舌体胖、质微红,苔白,脉沉迟。    [辩证] 湿热下蕴蒸,外感毒邪。    [治法] 除湿清热解毒。    [方药]    黄柏10克 土茯苓15克 茵陈10克 茯苓15克 炒白术10克 泽泻10克 车前子10克 炒苡米15克 女贞子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厚朴6克 陈皮6克    [按语]黄柏、土茯苓、茵陈利湿清热解毒;女贞子、当归、白芍滋补肝肾,养血和营;云苓、白术、泽泻、车前子、炒苡米、健脾除湿;陈皮、厚朴理气和胃。    3、脾虚型    [主证] 体质消瘦气短懒言、食谷不化、纳少、便溏、脉沉细舌质淡、体胖有齿痕苔白或腻、口舌生疮或外阴溃疡。    [辩证] 脾虚湿盛,桑感毒邪。    [治法] 健脾除湿解毒。    [方药]    党参10克 黄芪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苡米15克 扁豆10克 陈皮11克 双花10克 连翘10克 车前子15克    [按语] 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健脾益气,苡米、扁豆、陈皮、车前子除湿,双花、连翘解毒。    (二)局部治疗    口腔溃疡者:    西瓜霜、锡类散、珠黄散、冰片0.6克、人工牛黄粉0.6克、珍珠0.3克、共研细末外上,日数次均可选用。金莲花片,每次一片,口含日3-5次。    外阴部溃疡者:    1、蛇床子水剂外洗。    2、阴蚀黄连膏外敷。   ------------------------------------------------------------   一定要辨证准确,对症下药才有效! 甘草泻心汤 炙甘草12 干姜9 人参9 黄连3 黄芩9 半夏9 大枣12枚 以上7味以水2000ml,煮取1200ml,去渣,在煎取600ml,温服200ml,3次/日 1本方甘草用量多为15g以上,溃疡病,便秘者可用至30-45g 2本方治疗狐惑病不欲饮食加佩兰,咽喉溃疡加升麻,桔梗,犀角。口渴去半夏加天花粉,目赤加赤芍,夜明砂。口鼻出气灼热加生石膏,知母。胸肋满痛加柴胡。湿偏胜加赤茯苓,木通。热偏胜以生姜易干姜。便秘加酒川军或火麻仁,郁李仁。五心烦热加胡黄连。 3湿热内蕴于中焦,呕而兼痞者,本方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生姜,以加强消痞止呕作用。 4胃气虚弱,气结成痞。症见纳谷不化,腹中雷鸣不利,心下痞硬而满,干呕烦不宁,本方加重炙甘草用量。 5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酸减者加乌梅,白芍,五味子,金樱子等酸味之品。肥大性胃炎伴吐酸水者,选加乌贼骨,珍珠层粉,煅瓦楞子。 6白塞氏病临床表现多样,且病情缠绵反复,日久常有阴血虚滞之象。范师在临床上针对兼症灵活加减,以变应变:①目睛红赤干涩甚者,酌加谷精草、木贼草疏风清热,以清目睛热毒。②兼有关节痛,热象明显者加威灵仙、稀莶草、秦艽;偏寒者加姜黄、桂枝:肾虚明显者加杜仲、牛膝、续断;上肢颈部关节痛加桑枝、桂枝、羌活、姜黄、葛根等;下肢关节痛加独活、牛膝等。③久病者常见失眠,尤其是西医治疗以激素为主,日久常表现为阴虚火旺而失眠。此时可加北秫米、淮小麦、夜交藤等。《内经》云:“胃不和则卧不安……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以北秫米、半夏调阴阳、和胃安神;淮小麦养心气、护心阴而安神;夜交藤既养心安神又能养血通络。④久病气阴两虚,营血循行不利者,加黄精、鸡血藤、当归、黄芪补气生血;枸杞子、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养阴活血。⑤治疗过程中总以顾护中焦为要,常以佛手片、淮小麦、生麦芽理气和胃,亦能减轻激素等西药的胃肠反应;而有腹满胀者更加厚朴花理气化滞。  甘草泻心汤加减的组方为:甘草12g,黄芩、干姜各9g,生黄芪20g,黄连6g,大枣15g,半夏10g。临床上根据病位及病机侧重随证加减:口腔溃疡较重者,加竹叶6g;生殖器溃疡明显者,加泽泻10g、苦参15g;眼部症状明显者,加野菊花、谷精草各10g;低热者,加黄柏10g、知母9g;肝阴不足、虚火上炎,加白芍12g,女贞子、泽泻各10g;脾虚湿盛,加党参、白术各10g;血瘀明显,加红花、三棱、丹参各10g。
/
本文档为【白塞氏病】,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