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嘎举文化上

2010-08-09 27页 pdf 926KB 9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46179

暂无简介

举报
嘎举文化上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1/27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2/27 封面 Cover 卷首 Opening Speech 嘎举文化 文化研究 Culture Topic 心经和香巴嘎举大手印文化比较研究-------------------孙万朋 上师瑜伽文化研究(上)-----------------------------孙万朋 理法探讨 Insight 无死的明点赞歌--风脉明点...
嘎举文化上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1/27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2/27 封面 Cover 卷首 Opening Speech 嘎举文化 文化研究 Culture Topic 心经和香巴嘎举大手印文化比较研究-------------------孙万朋 上师瑜伽文化研究(上)-----------------------------孙万朋 理法探讨 Insight 无死的明点赞歌--风脉明点与心灵解脱之道的奥秘---------路 噶举派(白教)-涅般道大手印瑜珈法要始---------------佚名 个性空间 The Moment 舞蹈------------------------------------------------ 小船 活着时,好好爱-------------------------------------古之草 回忆 Memory 拉则寺江贡活佛的生活片段------------------------- 高居士 通往斯德哥尔摩的风景-------------------------------陈蓉霞 纯善至性 Pure Beauty 慈善感言 ------------------------------------------小船 布施的真正涵义---------------------------------秋阳.创巴 正念——灵魂起始处——---------------------------------明子 文化动态 Focus 《江贡活佛与香巴噶举》出版 -------------------------雷池 踏访金刚亥母洞 感受西夏神圣文化------中新社 王华 殷春永 对话 Dialogue 为什么不见性 -------------------------------雪漠、刘欣 幽默 Humor 英文鉴赏 English Poem 千年的等待----------------------------------------雪漠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3/27 发刊词 Opening Speech 子路问孔子:“卫国想请您出来做事,您打算首先做什么呢?”孔子回答说:“那我一定首先正名 分!”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古今中外,皆是如此。任何一种利众的精神要在这个世界 上可持续发展,都要正名分。早期抵制基督的罗马贵族早已灰飞烟灭,而基督的平等和博爱的思想 已经深入到西方社会的每个角落,在西方,只要走进任何一座正规大学的图书馆,就会发现数以百 计的相关书籍和史料。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许多人不一定去教堂,但心中已经接受了其理念,人 性中有了美丽的一面,或平等或博爱或忠诚, 人与人的交往多了一份纯朴,社会多了一份和 谐,这也是西方信誉机制得以健全的基础之 一。 香巴噶举文化的精髓是注重智慧与慈悲的利 众精神,这与人类社会一切先进的文化是共通 的。她的独特之处在于光明大手印,使人迅速 开悟,使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智慧层次得到迅 速提升,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传 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希望她能够作为 一朵东方的奇葩,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香巴 噶举文化很优秀,但可惜被埋没太久,知者不 多,且没有很好地挖掘整理,只能被称为隐文 化。为了使她受到多元化的认同,从隐文化走 向显文化,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造福 人类,有识之士们正在对其进行挖掘和研究, 将一些成果面世。除不定期地出版研究书籍 外,还办一份杂志,即本刊物—《香巴噶举文 化》。 本刊出版的主要阻力不是来自于外部的社会 环境,而是佛教内部的一小部分人。他们认为只有像他们一样的人才有资格研究。实际上,当局者 迷,旁观者清。古今中外,例子比比皆是。现就以这一小部分人熟悉的格鲁派为例。此派现在在世 界上有名,因为其出书最多,有的书是力图和现代科学接轨的,并与科学界,哲学界,宗教界进行 了广泛的对话。其教派的某喇嘛总是说别人的文化好,甚至说,要根据科学的观察,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4/27 修改一些佛教关于宇宙的认识。其观点得到 了一定的认同,只要走进一座北美正规大学 的图书馆,就能看到有关他们的书。不了解 藏传佛教的人甚至把它们误认为是整个藏文 化。现在研究东方文化的人,没有人可以忽 略格鲁派的存在。相反,香巴噶举呢?在有 的书中说,已经“泯没无闻”了。就连噶举 派内部有的论士在谈到噶举巴时,只谈塔波 噶举的“四大派八小派”,而只字未提香巴 噶举。同样,你在图书馆里也能发现这样的 书。再退一步说,就连听说过香巴噶举的某 些人,一提起香巴噶举,就认为是已经在海 外小有名气的某仁波切,其实此人并没有五 金法的传承,只有奶格六法和玛哈嘎拉的修 法。而真正持有香巴噶举黄金念珠般的纯正 传承的历代根本传承上师却多不为世人所 知。实际上,奶格五金法的传承像晴空中的 阳光,没有一丝的间断。千年的智慧之火,虽终未被狂风卷熄,但有时却如风中之烛。一种利众的 精神何以这样的被大众漠视呢?是大众的错吗?是利众精神的错吗?都不是。从根本上讲,是因为 香巴噶举只是一种潜文化,其文化价值还没有被广泛认同。 我们的是:(1)在费用许可的前提下,邀请各地的学者,不定期地举办香巴噶举文化研讨会; (2)联合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对香巴噶举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专题研究,通过国家正规渠道出 版和发行相关书籍;(3)跟国家认可的五大教派进行宗教文化对话,并出版相应的图书,为和谐 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4)抢救全球化浪潮下即将被淹没的香巴噶举文化等,挖掘抢救一些以手 抄本形式流传于香巴噶举教内的文化籍典,对于其中有价值者进行出版;(5)将香巴噶举文化跟 儒学文化、道家文化、基督教文化,以及佛教内部的诸多学派进行比较研究,将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6)跟哲学、文学、生命科学、社会学等其它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对话,以使香巴噶举文化研究 进入更多的区域,为更多的人所了解,进而造福社会,成为社会的安定和谐因素。 需要说明的是香巴噶举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她是属于全人类的,造福于全人类的。我们只为利 众,对一切人都有同情心,世间苦难人多,实难以做到完美,但我们希望把每个人善的一面都发扬 光大,启发更多人的爱心;社会上多一些有爱心的人,就可以救济更多贫穷的人。而且善念汇聚的 心声共振,也能使社会趋于平安吉祥。我们尊重国家政府,行事不违背法律。我们尊重每一个人, 欢迎各方面的人士来与我们对话,促进相互了解,让这个世界上多一份理解和真诚,少一份无明和 虚伪。我们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的咨询和来稿。只要能使人们受益,或有文化价值的,在版面允许的 情况下,来稿一律照发,不分宗派信仰。只有香巴噶举的文化价值被广泛认同后,她才能如空行母 授记的那样,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成就者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多。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5/27 文化研究 Culture Topic 心经与香巴噶举大手印文化的比较研究 作者:孙万朋(加拿大,萨斯勘通大学生物学博士) 最近,读到有关中观自续派对心 经的看法,心里总觉得要写些什 么。自续派认为:心经是不了义 的,比如应该在“无眼耳鼻舌身 意”的前面,加上“在胜义谛上”, 否则连世俗谛都什么也没有,就 成了断见。 我看后,不仅哑然。作为文 化理论研究,当然,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但作为古佛再来的观 世音大士的证悟被“理论家”贬 低了。在文字障中翻斤斗是无法 了悟证得空性的体验的。 在香巴噶举和许多其他文化 中,观音大士被看作是诸佛慈悲 的化现,是救苦救难,具足悲智 勇的自在圣者。其心经更是与香 巴噶举的(光明)大手印的见地 有惊人的相似共通之处。一位大 手印的成就者,是一座壮丽的雪 山。她/他远离了颠倒梦想,真正 达到了身心的超然与解脱。她/他 已经没有什么执著了,根除了人 类烦恼的起源-分别心。她/他已 将五蕴,色受想行识都融入了空 性(照见五蕴皆空),消除了任 何的执著与分别,消除了二元对 立(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 尽……),她/他对于空性的证悟 已打成一片,心中再无有执著与 挂碍了,远离了虚幻意识(远离 颠倒梦想),究竟的涅磐了(这 里的涅磐是指心灵的平静与解 脱,燃尽所有的执著而获得新生, 而非轮回的对立面)。 如何究竟涅磐呢?是空泛的 理论吗?非也。要靠实修,“行 深般若波罗蜜多”,这是过去, 现在,未来的大成就者(三世诸 佛)的必经之路。那么,“般若 波罗蜜多”是啥?是那几句咒语 吗?咒语是一方面,自古以来, 颂“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 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者数 以万计,不乏王臣将相,影星贵 人,但真正的成就的有多少呢? 真正的般若波罗蜜多是空性智慧 的升华,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的 觉悟便是。 香巴噶举的光明大手印便是 最有效的升华空性慧的方式之 一。光明大手印是以金刚上师证 得的果位加持弟子,福德资粮具 足的弟子可以瞬间开悟见性。著 名作家雪漠的证悟过程便是一个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6/27 极好的例子。六祖以前禅宗的当 下顿悟也是很好的例子。当然, 理论的修学也是有裨益的。有的 人可以修学理论,用心体会,当 他们的心可以回收到意识的发韧 点了,也算是明心了,但还没有 见性。(这时可以再一点一点的 体会空性,这就非常需要成就者 的印证了)。见性了,是认知到 空性,还要继续修,才能将功夫 打成一片。至此,才能放下所有 的执著,心无挂碍,远离颠倒妄 想,究竟涅磐。 当然,非常利根的人可以依 光明大手印,以心印心,立即成 佛。藏传佛教各派公认的智慧空 性母(香巴噶举的第二代祖师) 便是依报身佛金刚持的加持,速 疾成佛的千古典范。 末法时代,人心浮躁,如果 根器不够,无法契入光明大手印, 咋办?香巴噶举和其他优秀教派 的和合大手印为体认空性提供了 一个方便法门。行者会升起近似 空性的体验,直至光明与幻身双 运,体认空性,证得空性。 须知,大手印的证悟需要上 师的认证。在义净翻印的心经版 本中,有释迦牟尼佛对观自在大 师“如是,如是”的印证,香巴 噶举亦然,真正的禅宗亦然(六祖 前的禅宗即是大手印)。当然,一 切证悟的前提是上师, 奶格吉祥经曰, 师吉祥功德如雪山,信日朗照流 出加持源”,信心是最重要的福 德资粮。心经亦然;在宣说陀罗 尼前,观音大士明示:“故知般 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 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 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只有升 起这样的不共信心,才能真正的 相应,才能成就。 顺便说一下,大手印的证悟 是消除了二元对立的分别的,意 识领域得到彻底的净化,得到了 真正的自在。这是很难用语言 述的,该表述的,很多经典如金 刚经,心经都很好的表述了,本 文也只是尽力做一些表述研究而 已。至于为什么心经上不讲“无 胜义谛亦无世俗谛”,可能是当 时中观理论框架还不是流行吧, 并非具足妙智的观自在菩萨“忘 了”语法的界定而使心经成了“不 了义”。总之,心经是百千万亿 劫发大清静愿的观音大士为利 本文作者孙万朋,微生物学博士、《我的灵魂 依怙》的英文翻译者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7/27 噶举派上师瑜伽文化研究(上) 作者:孙万朋(加拿大,萨斯勘通大学生物学博士) 瑜伽(梵文:���, Yoga, 国际音标: [joːgə]), 来源于印度,原指给牛上 轨,引导向正路上走。引导身体往健康方向走,是形体瑜伽,也是当前瑜伽最流行的 含义。引导心合于道,心灵得到升华,是瑜伽在印度宗教中的含义,中国旧译为“相 应”。在佛教中,很早就用瑜伽一词总摄修心修慧的法门,如提婆的《菩萨瑜伽行四 百论颂》。西方的宗教没有这个词汇,但有的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了相似的含义。 上师瑜伽即是与上师相应。正如卡玛巴所说:上师相应法,也称为“上师瑜伽”。 在关于“大手印与上师瑜伽”的开示中,卡玛巴说,“我们需要依靠一位能够知道弟 子的心性、根器、性格而给予指导、因材施教的上师,我们需要依靠他,因为他才会 知道弟子的情况而给予合适的教学,然后所谓那些缘起的理论、因果的理论也才会有 用,否则只靠口头上这样介绍,像中观里头说一切都是无的、是空的、是没有能得的、 是无实有的,或者说一切都是常的、是有的,光这样讲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依靠一 位上师合适地依照弟子的情况给予教授,这非常重要。” 可见上师瑜伽的关键是上 师。历代香巴上师,皆是大成就者,只有与这样的上师相应,即生成就才有可能。故 本文主要以香巴噶举的文化体系加以介绍。奶格吉祥经云,“上师吉祥功德如雪山,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8/27 信日朗照流出加持源,自性如来之心本无别,……,空乐双运明空亦无别,顿然契入 光明大手印,安住令众解脱赐吉祥”。当行者的心与上师的心完全融合无二的时候, 行者当下契入或证得光明大手印,即身成就,这就是上师瑜伽的最高境界。简洁明了! 当然,不是每位众生都能当下契入光明大手印的。在五金法中,有很多观修诀窍,来 帮助引导契入光明大手印,行者如法修持,就会与上师相应,契入空性,直至证得大 手印。奶格玛祖师曰,“五道十地之次第,依敬信力能超越,上师形象恒住心,深密 精华即在此!” 达到最高境界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敬信力”,《智慧现证续》中讲:“修习道地 次第中,观修敬信年与月,上师形象恒在心,一切诸佛住其前。”无上密法中,有很 多观修的诀窍,行者在切实的观修中,自然会升起对上师的敬信,视师如今刚持(佛)。 笔者多年研究发现,这些观修诀窍不但巧妙地利用了心理学的规律,而且运用了迄今 科学尚未发现的规律,行者只要如法观修,在潜移默化中,自己的灵魂深处就会净化, 自己的身体成了圣体,人间成了乐土,上师成了金刚持。而将这些规律运用的最好最 精妙最有效的就是奶格五大金刚合修法。这是“一切大成就者所游履过的究竟甚深道, 它也是一切佛教密续的心要”(琼波浪觉)。陈健民先生也说,学了五大金刚法后, 世上就没有更高的法门了。至于有的法称作无二续,只是一种分类方法而已(密宗道 次第广论)。 五金法的观修诀窍有其针对性,行者必须是堪受无上密法灌顶,并切实如法修持 的正法器。这样的正法器并不多。正法器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对上师很有信心。有的行 者暂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有这样的潜力,这时,金刚上师常传以上师瑜伽法和上 师法五十颂。这里的上师瑜伽是特指一种有效的观修方法,各教派的上师瑜伽有的一 样,有的不一样,但其根本目的是让行者视师如佛,将十方诸佛,本尊,护法,空行, 神祗全部视为是上师的化现,从而升起对上师的不共净信。 “真正的信仰是无条件 的。它仅仅是对某种精神的敬畏和向往。信仰甚至不是谋求福报的手段。信仰本身就 是目的”(雪漠:《我的灵魂依怙》)。信为道源。有了这样的信仰,才可能与上师心 心相应。也只有升起这样的净信,才能像米勒日巴那样,放下一切,真正把身口意都 献给上师,去领略无限的加持。如果认为某种存在(或是实物或是信条,或是心中的 神)比上师还好,那就南辕北辙,很难在相续相上将上师作为灵魂依估,真正意义上 与上师相应就无从谈起,成就也就像海市蜃楼般的可望而不可及。 江贡上师传的上师瑜伽非常殊胜,既有清静的传承,加持力很强,法本精辟易懂。 依照上师瑜伽法的具体修法,认真观修,积福净障,瑜伽行者自然会升起上师如佛的 觉受与定解。此法的殊胜在于传法上师的殊胜。只要如法修持,不假外求,就能升起 很好的觉受。有的噶举分支,甚至要求弟子将上师瑜伽先修十万遍,当心中有了上师 是佛的定解,才传以无上密的贯顶。此类上师瑜伽法“以归依,发心,及(初步)与 上师相应为发端”, 其精要就一句话:你信仰啥,就把她/他视为上师的化现。关于 上师瑜伽不同门派的法本各有特色。总之是把你最信仰的人当作上师的化现。有的仪 轨把上师观想成与米勒日巴无二,有的则是莲花生或其它大师。 无论是把上师观想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9/27 成与谁无二,都是为了调伏自己的心相续。这时,千万不能走极端,千万不要认为被 观想成“无二”的那位比根本上师还殊胜,那就南辕北辙了。应该认为被观想成“无 二”的那位是上师的化身。用圣经的话讲,“很久以前,他(耶稣)就是神!”这样 就会升起对上师的不共信心。“打开心扉,让 xx 成为你的救主!”“黑夜渡水道可 怖,得教令以能前行”,上师瑜伽的具体修法,应依金刚上师的教授,不可依市面上 的参考书,某名人或某论士的观点。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关于此类上师瑜伽的书,对 不对不知道,其作者是不是大德不知道,至少不全是,有的论士在讲解中极力推崇其 教派的殊胜,甚至把其祖师比作狮子,把其他教派的某某法王比作猫,当然他们的信 仰是他们的权力,但不能因为读了他们的书,而忽略史实,改信其教派了。历史上, 恰恰是某某法王给其祖师灌顶授记,相信有慧眼的读者会自己辨别。至于某参考书的 作者或其老师曾做过某活佛的经师,这根修行证悟是两码事:君子不以人废言,更何 况是大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不善者而改之”。孔子曾求学 于师襄和谈子。“谈子之徒,其闲不及孔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笔者力图研究上师瑜伽的各个层次,只可惜其最高境界不是每个教派都能达到 的,故本文侧重于噶举文化。噶举分两大派,香巴噶举和塔波噶举。也有的把香巴噶 举和塔波噶举作为藏传佛教八大派中并列的两大派。噶举就是口耳传承,也叫佛语传 承,不需要汗牛充栋的理论,弟子依照上师的口诀认真观修,即生成就,其精要便是 与上师相应。并非其历代祖师不注重理论,而恰恰相反,很多都是佛学上的大师,比 如那若巴祖师在承事蒂洛巴之前就是一代佛学理论大师,但理论的通达并没有消除内 心深处的疑惑,他读密集金刚续,只懂字面意思,不懂背后的真谛,却自认为自己懂, 空行母为之悲伤。直到后来,他皈依了蒂洛巴,事师 12 年,大劫 12 次,才与上师的 心真正的相应,证悟了大手印,后来他舍弃了大法王的名相和那兰达佛学院主持的地 位,做了丛林中的大圣。而塔波噶举的精华就是他在这一时期传给马尔巴的。那是马 尔巴在此生中最后一次在这个世界上见那洛巴。与奶格玛见琼波郎觉相似,那洛巴视 黄金如粪土,将玛尔巴供养的黄金都扔了。马尔巴觉得好可惜,那洛巴合掌,掌中又 出现了一些黄金,给马尔巴拿去用(创古,马尔巴传)。而香巴噶举的第 13 代根本 上师仁钦江琛,在依止香登桑杰桑给之前,就被称为藏地青年的日轮,后来他切实的 闭关专修五金法,即生成佛。近代,被称为藏地之日的帕邦卡也是香巴噶举的实践者 之一,年轻时曾发愿讲经说法,结果实现了其愿望,将一生奉献于僧学教育,被尊为 法王,到老年才后悔当初没有发愿像米勒日巴那样去人迹罕至的地方苦修。(目前在 海内外传法的格鲁派格西、仁波切多半是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以我们应当这样认 识:帕邦卡是大菩萨,为了示现苦修的重要,才作上述开示的。)。 香巴噶举重实修,不重世间公开的理论著述,理论只为灵修实践服务,非是自煊, 也非执著于世间的其他企图。虽然这样不能广泛的吸引信众,但其清静的传承不会为 “世智邪辩才”所惑,相反,千年的智慧之火被历代金刚上师所无偏得传承着。与上 师相应,即是与亘古的智慧相应,以智慧之火烧掉烦恼的种子,远离颠倒梦想,究竟 涅磐。香巴噶举从未借助世俗的权力去弘扬其理念,而是用智慧和慈悲去感化和接引 如母的众生,甚至不计较其名相,很多传承的持有者都曾沐浴过香巴的法露。觉囊的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10/27 谢尔坚赞大德,宁玛的多旦仁波切,格鲁巴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都曾是香巴上师; 卡玛巴也认为自己是香巴噶举的实践者(The Endless Knot Volume 36 Number 2)。 冈波巴以前的蔡巴噶举和旧系的香巴噶举都是以意象礼仪(灵修)为主。将理论 的导引的传规正式引入噶举体系的是冈玻巴大师。冈玻巴大师曾与香巴噶举的莫觉巴 祖师互相印证,切磋过大手印,莫觉巴要去闭关,冈玻巴大师依依不舍的送别了莫觉 巴。冈玻巴大师向米勒日巴求法回来后,“其时嘎当派的道友们正在作种种的法事, 忙得不亦乐乎。大师心想若是不帮忙他们就有罪过,就全力帮忙(参加他们的事务)。 结果弄得以往种种的殊胜觉受都消失不见了。大师忖道:修行人要独居僻处就是这个 道理吧!冈波巴这样想着心中十分不乐,又自忖道:“我在这里这样下去是不能修行 的”(《冈波巴大师传》)。这时大师发现跟他们在一起,生不起证德来,清谈的乐 趣无法与其大手印的觉受相媲美,大师就只好与他们远离了,在隐僻荒山的禅修多年, 终获证悟。冈波巴大师在传弟子时,先传大手印,利根者依敬信力,很快就能成就, 其成就的人数也比较多。 “众生的心与佛陀的心本是平等,只是福慧不等。” 冈玻 巴大师确实领会了噶当的精髓,结合噶举的修行实践,著书立说,从理上导引福慧不 等的众生成为正法器,使之逐步升起出离心,菩提心,正见和正信,直至真实的与上 师相应。结果塔波噶举大盛,曾经传遍雪域,一度成为金刚乘中最兴旺的教派之一。 笔者于 2006 年 12 月 28 日摄于温哥华海边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11/27 无死的明点赞歌--风脉明点与心 灵解脱之道的奥秘 作者:路 真实三宝善逝三根本,风脉明点自性菩提心, 本源自性大悲坛城中,乃至圆满觉位而皈依。 一:三身与风脉明点 标举即生便能挣脱一切束缚或桎 梏,获得完全觉悟与自在,既深 奥而又平常、虽秘密却又无处不 在,以表叙法的自然真理,而被 名之为“大手印”或“大圆满” 的心灵解脱之道中,有一组称为 与风、脉和明点的密融合(即密 皈依:风脉明点:Zalngtigle)。 无论这三者被人们认识与否,从 本以来,它就与心灵基础地的本 觉及显现状态相应,也就是风脉 明点与法、报、化三身原本相应。 首先,风,它是宇宙界和生命界 原始基础地(基性)能(能量) 的整体状态,有人称它为智慧风 (或智慧气),也有人译称为最 细风,并表示为法身。法报化三 身中的‘身’,可表示为层面或 场域之义。风的本质有如浩瀚无 碍的天空,通透明彻、无有中边 而又了无实性。 “风”虽空而无碍,却不同于一 无所有的真空,它通常被称之由 构成五大(地、水、火、风、空) 的精微元素而成。五大元素并非 一潭不动的死水,而是从无间断 地,以整体的形式流淌着,循环 无穷地显现、变幻着,以此特点, 故将五大元素的精微之能统属为 风。五大元素再加上赋予生命以 灵性的精神,即“识”大,则名 为“风心,”风心构成了心灵与 生命、世界及内外的一切,也正 是这风心六大,组成了显现生命 与世界的整体之能。 明点,三身中表示为报身,它是 能量基础地(法身)上的本性光 明,也即五大种元素所蕴藏的本 来活力。此外,明点若分开来解 释,法身如无云赤裸的晴空,“明” 则是赤裸晴空中的光明本身,它 以五大元素本身具有的五色自然 光明周遍于一切;而“点”则是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12/27 晴空中的永恒安乐,它是最细精 微风心的精华。 在宁玛巴心髓派的妥噶修持中, 以风心基础地的无作功用摄入明 点,就能显现出包含万有的诸佛 刹土和空乐光明,于是即可证得 报身的成就。而法身风心基础地 的证得则凭籍大圆满中的彻却实 现 。 因 此 , 没 有 彻 却 的 基 础 , 妥 噶 的 修 持 便 失 去了意义。 彻却的意思是‘立断’,内含突 破迷惑或阻碍等义。依彻却见修, 能显露风心的基础地本质,即六 大风心本自解脱、本无束缚的赤 裸本来面目。妥噶之义乃‘顿超’ 或‘跳跃,’依此可以显现风心 六大元素的本来光明,并使身心 和法界的所有显现,自然解脱在 五色光明的明点中,从而在此生, 行者即能真正迅速证得三身圆满 的成就。 “脉”则表示为化身,这是风心 持续活跃、显现的方式或范围。 其显现的特点具有无所不在的无 碍性。 三身是同时而整体的显现,三者 一体不可分离,而且都具有自己 本来解脱自己的特质,毋需人为 地改造和修整,正因有如此特有 的认识与见地,才使心髓阿的瑜 伽的修持,虽不取玛哈、阿鲁瑜 伽中的有作功用,强行使风心融 入中脉而示现光明本觉,惟以自 然任运、不加造作与修饰的方式, 就能将风脉明点的觉空本质和能 量光明完全无遗地显现出来。宁 玛巴的大师无垢光尊者说到:“依 其他各道专修风脉明点者,青壮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13/27 年气盛风强故能易证菩提,而年 龄老大体弱之人,修之成就较难; 而大圆满以心要见行特殊胜故, 若能精进修习,则无分年龄老弱 之异,都能解脱。”虽如此,相 对易于成功,有‘懒修’之称的 ‘本净彻却’而言,显现明点光 明的‘妥噶’修持,仍是(尤其 是现代人)极难成就的勤修难修 之道。 二:风脉明点与身心解脱 无论认识与否,一切生命都具有 本来就已解脱的特质。对于殊胜 如大圆满的“法”本身而言,它 仅是法尔如是的自然实相,因而 从来也不会被某一种学问或宗教 所束缚,此亦正如伟大的大圆满 祖师莲花生源的宣称:“这种(解 脱实相)非源自导师的甚深教导, 也非某一个人的英勇或精进、聪 明或善良乃至幸运而能获得!只 因所有众生从无始以来,就原本 地安住在(此种解脱实相)之中!” 即使如此,人们仍旧迷乱在日用 而不知的显现中,毫无停歇地给 自己制造着种种厘无清、断还乱 的折磨与痛苦。心髓教法中也同 时教导说:“人们在心灵上所产 生的各种烦恼、情绪,会形成肉 体上的种种脉结缠缚,从而构成 了烦恼脉。”这是因为心(识) 与风(物或身)同属五大元素的 自体,所以心与风就具有不二相 应的关系,当心在烦恼时,风(物 或身)同时也被纠缠,故教法中 指示说:“心灵上有一分烦恼, 则生理上必有一脉自缚。”此外, 现行心理上的烦恼,还会和无始 以来的习气积累在一起,成为心 灵解脱的无形屏障(即业障), 如自私与欲望、焦虑和郁闷,以 及忧愁、忿怒等诸多心灵上的污 染,都会导致自身本有的智脉被 缠缚,风心基础地的本净与光明 被隐盖,因而也就无法显现出自 然的五智五光明。 五智五光明者,即地大光明的平 等性智、水大光明的成所作智、 火大光明的妙观察智、风大光明 的大圆镜智与空大光明的虚空藏 智。此五种智慧光明如同一面反 映心灵能力的镜子,虚空藏智包 容一切,大圆镜智显现一切,平 等性智无所偏袒,妙观察智洞悉 所有,成所作智则能圆满成就一 切。 而当智慧风心被心灵中的习气屏 障后,五智光明便相应地污染为 空大(兰色)之迷惑(即愚痴或 无明),风大(绿色)之嗔怒、 火大(红色)之欲望、地大(黄 色)之傲慢、水大(白色)之嫉 妒等五大根本情绪和烦恼的显 现。如:当人们的心灵受强烈的 欲望煎熬时,心理上会觉得跳动 不安、坐卧无宁外,生理上也会 感受到热血冲涌乃至头昏耳鸣、 喉干舌燥等一系列相应的反应, 这正是清净火大被自心习气污染 后的显现实质。 因此,当人们未能了彻六大本来 即具本净、解脱的本质时,就会 迷惑、流浪在大种元素的自我显 现或自我力用的光明作用中,(大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14/27 圆满教法中将此种迷惑详分名为 三种根本无明,此暂不论及), 于是由心灵中投射出如云蔽日般 的染污,而使本来解脱的心灵本 质扭曲变形,如是表示为法身的 智慧风被心灵迷惑后,就成为了 种种纷繁无尽的妄想、念头和情 绪。传统中说八万四千妄想,这 时也可称为八万四千杂风,或将 这些妄念名之为“浊风”,它与 我们可见的物质之身合和一体, 统称为“粗糙的风心”,持续运 转的粗风粗心,又成为牵制心灵 成为六种生命形态的种子之能。 虽然我们多数人不以心身为一 体,但从能元素的本质来观察, 二者是一体而无法区分的,空为 心的本质,风则是空的光明。(关 于‘风心不二’之理,笔者在“预 演死亡与再生的心灵解脱之道” 一文中稍有论及)。 而脉作为化身的无所不在性,除 了表示智慧风心融入的中脉外 (所谓中脉,就是风心之能的基 性地,传统中称之为中道、真如 或空性等等),还有左右二脉以 及多达三百五十万的微细脉,也 就包括了显现六种生命形态的六 道轮回之脉。因此,脉中有由极 端妄想而成的邪脉等无量诸脉, 无垢光尊者于《法界宝藏论》中 称此等脉为病脉、鬼脉、神脉与 魔脉种种,如:当行者的见修偏 离中道,以心灵能量风心流入魔 脉时,就会见到魔并与魔相应; 如果流入鬼脉、神脉,则会见到 鬼、神并与鬼、神相应,而它们 实际上都是自心被迷惑时,自己 给自己制造的迷离幻象而已。 由于人们持久地迷惑于自我观念 与烦恼中,他们因此只能看到似 乎为不洁净的风心,明点昏暗无 光,脉也纠缠杂乱。普通一般人 的风只是在左右两脉及其他七万 二千微细脉中翻腾不已。这些风 的活动情况被比喻为万马奔腾的 景象,而那骑在马上面的,便是 人们的精神之‘心’ -——思想、 意识和情绪。这个‘心’相对于 ‘精微风心’来说,而被称作‘粗 糙风心,’也就是我们在面对现 象时,意识观念形成的能所对立 之‘心,’粗心御乘粗风而发生 的作用或后果,就是让人们恒在 迷乱的幻象中并觉得一切的确真 实不虚。倘以合理的方法和手段, 使杂乱的粗风消融后,便成为精 微的风心,并溶没在没有偏颇的 脉中(即中脉)而成为智慧风心。 三:风脉明点与身心法界 对于无穷无尽的身心法界显现而 言,其实也都没有离开风脉明点 而另外存在着,因为法界基础地 的外五大元素能量,也就是一切 生命身心脉轮中的内五大元素能 量,二者间没有任何实质区别。 身心法界的显现,却正是五大本 智向外焕发自身本具的五大元素 光明所致。因而宁玛巴说:在一 切众生的三脉四轮中,在心中的 脉轮里本自具有四十二位寂静圣 尊(即慈悲和相好庄严的佛菩 萨),这四十二尊即能括尽华藏 世界(或全法界)中,所有显现 慈悲相好的觉悟者,而被称为文 坛城。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15/27 在顶中大乐轮里,即本自具有五 十八位忿怒圣尊(即现威猛怖怒 像的佛菩萨)。这五十八尊即能 括尽华藏世界(或全法界)中的 所有显现武相觉悟者,无上瑜伽 中则称为武坛城。心**的四十二 尊和顶中大乐轮的五十八尊,合 起来共为一百尊文武本尊。所以 大圆满的秘密真言中,就有百尊 文武心咒。风心脉中的光明,初 放时有二十四大坛城,再放开有 七十二、及七十二个千的大坛城, 到最后放开时则是华藏世界(全 体法界)!因此说华藏世界不在 别处,她就在我们众生的身心脉 轮之中!因此也说:‘一切众生 本来正觉’‘不假外求,本自具 足’;虽然这样,由于人们长久 以来,习惯迷惑于幻相中,如果 不依靠一定的手段,就无法恢复 到自然真实的状态,因此‘不修 亦不能成就。’ 人体的脉道轮都是母体在怀孕期 间,逐渐地从胎儿心轮形成。最 主要的是中脉和左右二脉。最初 胎儿在子宫中只有心轮形成的五 脉,接着又增加三条,而成心轮 八脉。此八脉再各分出三条支脉, 成为二十四脉,配二十四坛城(在 著名的香巴噶举传承——“奶格 玛五金法”中,行者成就后,心 识就能通过二十四脉,旅行到法 界中与其相应的二十四个空行刹 土)。二十四脉同样再各自分出 三条支脉,就成了七十二脉。七 十二脉再各分出一千,就成了七 万二千脉。此外,还有数目为三 百五十万的微细脉,和身体的每 一毛孔相通(每一微细脉生一毛 孔),这也是上述华藏世界就在 自己身心中的来由。佛经典籍中 屡屡常有“十方尘刹诸毛端” 及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 思佛”的叙说,实际上就是对身 心本是法界的生动描叙。《华严 经》中,叙说大日如来手中所持 的莲华,莲花上的每一粒微尘都 容纳下三千大千世界,密续经典 中更提到大日如来双手持钵,钵 中的香水海上开有二十五朵莲 花,其中第十三朵意之意——— 三千大千世界百个俱胝(百个亿) 银河世界之中,就包括了统属在 瞻部洲内的娑婆世界。而这些境 界,据心髓教法中说,在那些实 修大圆满妥噶——已圆满风脉明 点之道——达到“明智如量”的 大修行者身心中,在自己的每一 个毛孔中,显现出无量刹土与六 道众生的真实境相,并毫无紊乱 地现量亲见到。 由此可见,十方诸佛刹土,以及 无量无边的世界显现,其实都没 有离开生命者的身心,他们就在 人们自已所有的微细脉轮明点中 (主要为三脉四轮中)。而五大 元素的本具光明,就是一切刹土 世界的根本出生处!所以也说, 不论轮回涅盘也好,世界显现也 罢,不过都是人们自己在自我心 灵中的投影和显现。当修行者的 风心能量完全融没于中脉,而与 中脉的智慧风心完全融合时,此 人的身心则能遍满十方,这就如 伟大的相应法行者密勒日巴尊者 说道的:“这时我中脉脐下的结 轮打开了,风入了中脉及全身微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16/27 细脉,通体一片光明,于是我即 将我的无量化身去往诸佛刹土闻 法。”以密勒祖师的这段教言足 可证明:十方诸佛刹土及无量无 边的世界,并没有离开众生三脉 四轮的最细风心之中。 密勒祖师的大弟子达波巴(贡布 巴),也在《六成就广论》中写 到:“假若行者能将风的精华摄 入脉轮、明点之中,则会见到诸 佛菩萨和净土。”这精华指的就 是五大元素的精微风心。因此, 十方世界现住于一切生命者的三 脉四轮中,在大手印中也很明白 地显现出来。 秘密教授《空行心髓•自性本论》 中说:“心与眼相连,自然大密 脉,其名为噶底,状如水晶状, 内外诸法界,由此而相通,大圆 满妥噶。” 可见大圆满中的妥噶, 也是没有离开每一位众生的风心 脉轮。妥噶引导时,似乎所见的 光是在外面,其实妥噶所见的光, 就是自已身心中脉中的空光!不 管是红黄日光;还是白的月光水 光、灯光,包括黑引导(俗名黑 关)中的黑光,种种引导的方法 与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即都是 为了引导、显现身心脉轮中的本 觉光明。因此说妥噶乃一面镜子, 喻指如人以镜照面,就可以见到 自已的本来面目,这就与因用五 种引导的镜子,便能见到自已身 心脉轮中的佛刹乃是同一道理, 亦说一切生命者的身心,原本就 是一大实相法界。 正因如此,心髓教法再三叮咛人 们说:“所有过去、现在与未来 的正等正觉者,都是在自心根本 觉的境界中圆满,因而完整的心 灵解脱,也只能在本觉自性中实 现,圆满的觉悟之道,从来也不 能向外寻觅和希求。” 由此教诲,我们还可以想见:当 人们面对那广漠无垠的宇宙法 界,向那些已获完全觉悟的正觉 者、诸祖师及大师们,由内心发 出虔诚的祈祷、皈依以期相应时, 实际上就是向自己的身心风脉中 发出了祈祷、皈依和相应,以此 来唤醒自己本具的本净自觉光 明。对于那些已经证得完全解脱 的觉悟者,如莲华生大士、无垢 光和密勒日巴尊者等等而言,因 为他们都已穷尽了身心法界的能 量,而外在的五大与内在的五大 本来又没有区别,所以他们不但 与法界中所有的觉悟圣者们如水 与水般、二无分别地融合到了一 起,而且也与宇宙法界中,所有 众生的身心风脉融没到了一起, 故而只要向任何一位呼唤或相 应,便等同向所有的圣尊呼唤或 相应,这大概也是所有秘密教法 中,非常重视上师加持的原因之 一吧。 四:风脉明点与证相成就 观察、衡量一位行者获得觉悟与 成就的内外证相程度,有非常严 格的显与密的道次第,以下 仅略说与修持风脉明点之道有关 的内外证相之相。 当一位生命者从自我幻像中解脱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17/27 出来时,他将自动止息对轮回痛 苦的恐惧和对涅盘解脱的向往, 这个见地的证得就是大圆满的彻 却见。 萨迦巴的重要典籍《大乘要道密 籍》论到:“粗中脉中又有一条 胜义中脉,如一根毛发的百分之 一细。”指此脉为胜义者,即是 空性之意。《协巴多杰根本续》 中偈云:“风不入中脉,妄想证 菩提,如惹手捻沙,欲得酥油者。” 便是说明此脉,唯有真实证到空 性的行者才有能力入住。假若未 证空性的行者,无论如何也无法 入此胜义脉中。而彻却见的证得, 也正是此一真实空性的证得。 据宁玛巴的无垢光大师说,中脉 中具有‘智慧风心’和‘功能风 心’两种能量属性。智慧风心如 法身基础地的无云晴空,而它的 光明则是功能风心,它像带着现 代科学中所说的电能或电荷一 样,具有声音和五色光明,这也 可解释为什么在法性显现中,经 过法性基础地所显露的空性后, 紧接着就会显现巨大的声音和闪 耀的光芒。同时也可解释许多禅 师在悟道时,经验到如开天辟地 般的爆炸(粉碎)声,也有许多 祖师在描述出入定时,会闻到或 轻或重的整体轰鸣声,心髓典籍 《善逝一子续》中论及:“相自 声如铙钹响,过后乃现幻化相。” 并认为此乃能证虹身成就的一种 证量表现。当然,这些声音并不 能为外人听到,因为它们是没有 声音的无声之声。 那些证到精微风心能量的行者, 他可能会在听闻巨声和亲见无云 晴空后,再见到极为强烈的日光 明和极为喜乐的胜空乐,大手印 中将此证境称名为俱生境,而此 风心本来也是空性的范畴,但独 证空性的行者,却难有晴空光明 的妙乐之境,及在妙乐之境中显 现出来的五色明点光明,原因是 独证空性的行者,他们在修证自 然本净当中,没有修持风脉明点 等道的助道如‘秘印’等法,或 者缺乏了大圆满心髓中的妥噶修 持,因为在心髓以外的所有教法 中,都没有妥噶这个独有的修法。 因此,那些证得极高层次的无上 瑜伽行者在引导风心融入中脉 时,除了闻巨声和证见赤裸空明 外,继而还还会证见强烈的日光 及妙乐的觉受,并出现五色的明 点和光明。于是便有了三身成就: 法身‘觉空不二’成就;报身‘明 空不二’成就,化身‘乐空不二’ 成就。这些现象,无垢光尊者说, 是因为行人已证得了功能风心的 原因。心髓下的教法,对功能风 心的证得,是必须依色体(自与 她)的风脉明点,以有作勤苦的 修持才能证到,且实行之道险而 易偏;但在心髓独有的妥噶道中, 虽不依造作之修,却能圆满无余 而又稳妥无偏地证得功能风心。 (但实际情况上,一般修妥噶的 行者,除了熟练彻却本净的修持 外,还多数都修过其它风脉明点 上的加行,经过相当的基础后, 才近修妥噶的。) 通过修持风脉明点或妥噶,实际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18/27 上就是以种种特殊的手段,来显 现五大元素中的五智五光明。如 依妥噶修持,会从连接心轮和眼 睛的中脉中,自然而次第地生起 妥噶四灯:光轮、光明、本尊与 净土。此四灯就像上旬的月轮逐 渐增长般,四灯之见(觉、空、 显)也是逐渐圆满;此后,再如 下旬时月轮渐渐缩小般消失,所 有见与证之相都融归于毕竟空 性。对证悟到此的行者,大圆满 称之为“明智如量” 的成就。 据上世纪辽西园林的堪钦阿格旺 波尊者(又称噶陀堪钦阿琼尊者, 密名光明莲花业缘力),在实修 大圆满妥噶并全部亲身体证后于 《自传幻化戏论》一书如此描述 说:“此时,寂静、忿怒报身诸 佛与刹土世界周遍了虚空,明智 (明空本面)妙用金刚链精微智 慧融入内境(即精微风心明点), 消失了所有证相的执著外壳,到 达了明空赤裸的智慧本来面目 中,在光明大圆满见中安住了半 天……(出定后)所有能与所的 二元分别消失无余,自然生起直 穿智,无执著的相没有是非专注, 极细微尘和极短刹那的生灭,都 成了六根的现量,大小烦恼的别 念全部消失,爆发出最殊胜的妙 用抉择通达诸法智慧,并证得了 高层次十地五道的外内不共成 就……金刚铃掉在石头上时,石 头上有铃的印,铃上有石头的印。 修供的泉水干涸时,在涸泉处作 了供龙的朵玛,用酥油做的鱼和 青蛙等变成了活的动物,同时, 涸水也涌了出来……” 而那些长久安住在心性赤裸面目 中,并彻底穷尽智慧风心的相应 法行者,因为已将粗糙的肉身五 大元素融入精微的五大风心并完 全清净在光明中,所以在圆寂时 就能能依其心愿,选择将色身直 接化入虚空而成为光明身,也即 ‘虹光身’或‘大迁转身’的成 就。(因为智慧气(风)具有虚 空般的光明,但它并不具有声音, 这是因为智慧气无声的原因。) 如果一位相应法行者在圆寂时, 出现大地六种震动或虚空中的大 声,及身体中骨骼中出现静忿本 尊佛像和五色舍利等,这种现象 乃表明他已成就了报身的明点光 明,也是本觉光明具有功能风心 的显现。这是修行深奥风脉明点 后的成就,也是与妥噶相应后的 成就。也因为身心脉轮中的地、 水、火、风、空和外显的五大本 来同属一物,所以这种修行成就 者在临终时,便会出现大地震动 或虚空中的大声等,对于这种证 量显现,经典中称之为‘身土不 二’的成就。 单依心性本觉而修的行者,他会 在肉身消融,及心性融于法界后 在本净中获得解脱。但对要想证 到身土不二,及显现虹光身的成 就,也就是真正想要穷尽自已身 心风脉中的智慧风和功能风的行 者,则必须要修风脉明点,或者 是大圆满的妥噶才望办到。所以 在宁玛巴中,见到临终时撒身入 虚空的成就者,还说他不是最高 成就。原因是这种行人只能证得 到中脉中的智慧风而已(中土的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19/27 成就者,可能大多也只是这个范 畴)。也就是说,要想迅速证得 报身光明,除了须证得心性法身 的基础地外,还必须借助一系列 如妥噶或其他特殊方法,去显现 风脉明点中的功能属性,如此, 才有可能在一生当中,便能证得 无死三身的圆满成就! 呵! 心性任运智慧金刚心,善逝心意法界藏智同, 恩德上师传承导师等,永生菩提加被自圆成。 明点之歌今由心莲升,祈赐摄受三身金刚境。 受用大乐资粮无诸碍,基位本性平等无别中。 愿有见闻皆具信心旨,二取世间平息幻化风, 智空本来面目中安置,究竟正见特别喜胜乘。 愿得圆满善逝诸贤行,恒举事业不变任运灯, 文歌会轮无余戏论力,祈愿吉祥之光遍虚空! (附注:因本文错谬之处在所难勉,并牵涉诸多传统中的秘密,此等皆由作者(路) 本人承担!并恳请诸方有识指正之。)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20/27 噶举派(白教) 涅般道大手印瑜珈法要始 作者:佚名 一 入门教言 西藏白教第二十四代上师白莲花 (一) 世间教言 具如他处所明。 (二) 出世教言 1 归依发心与上师相应以归依,发心,及与上师相应为发端。 2 七支禅坐 现证毗卢遮那论云∶端直其身,坐金刚座,专系一缘,为大手印。备此,双足应 作佛座之式。双手平衡,置于脐下。脊柱劲挺,胸部前突。屈颈如钩状,下颚紧压喉 结,舌抵上颚。心流常随感觉而起,以感于外物者为甚,是以目勿转瞬,或勿迁动, 唯应注视一处,约当于五英尺有半之距离。上乘七支禅坐,名曰毗卢遮那七法,亦即 了解心物过程之七法。所谓调整身体以深入禅定之五重法式,即由此成立。 3 七支禅坐之果 双腿交叉,调节入息。双手平衡,体内热流分布。脊柱劲挺,胸部前突,调节脑 液,普及全身。屈颈调节出息。 舌抵上颚,目注一处,灵热入于中脉。如是五种气 流,既入中脉,专司其他机能之气流,同时亦入。尔时智起,入于舍念乐住,名为身 清净,或身无动,或身住本性。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21/27 4 语清净 出息既尽,止息出入,名为语清净,或语无动,或语住本性。勿思过去,勿思当 来。亦勿作念,正坐禅关。所观真空,切勿视若无物之空。尔时,切勿尝试推究感官 所缘之境,为是为非。至少应在少分时间内,保持禅观,勿任间断。令身安静,恰如 婴孩酣睡之状,同时使心住于本性 (勿任心念流转也)。 勿起念,亦勿造像。体常宁静,如婴酣睡。谦温虔敬,遵师教法。俱生之境,证 取无疑”。谛洛巴祖师云∶”勿作意,勿思维,勿推究,勿观想,勿意念,心安住, 本性境。正法大师月光青年云∶“心不外驰,为一切佛所践之道”。上来所引教言, 名为意清净,或意无动,或意住本性。 5 意清净 古圣遗教云∶“心 6 四念处 龙树菩萨白王言∶“善哉大王,已知四念处实为诸佛所行唯一之道。宜与一切时, 注视念处,保持不懈,以于此沉掉,一切行法无有用处故”。念之境相,为心不散驰。 对法论释云念 谓于习惯境,令心明记,不忘为证。 入门教言竟。 二 本文要义 (一) 通俗修法 1 修习专系一缘之瑜珈,证取身语意之境,即禅定之境 (1) 缘于外物 (a) 不调息缘物 缘于寻常物体,如小球形物,或小木段∶行者之前,置一 小球或一小木段为所缘,勿任能知驰离所缘,或试认为合于所 缘。唯应一心紧系所缘。观想上师,如在顶门,与佛无异。以 发菩提心文,向之祈请并加祷语如下∶“深愿赐予恩波,俾证 大手印之无上利乐”。祷毕,观想恩波摄入自身。并想自心已 与上师净心交融。随即心住如是相应之境,以能持久为度。定 中所经,刹那刹那,任何境界,应即按时禀告上师,然后继续 住定。迫于疲劳,坚守所缘。禅坐之处,宜于远曙。心如昏沉, 亦依此法举心使高,使不放失。掉举心生,宜坐禅室,降心使 平。主要目的在令身心暂得舒适。缘于清净法物∶佛像∶或为 金属体,或为布画,或仅心观佛像,灿烂金身,万行庄严,圆 满相好,光轮环首,三衣加身,观想常在面前。字相∶观想月 轮当前,大如指甲,上有哞字,细如毛发。种子∶观想种子, 大如豆形,椭圆如卯,光耀夺目,应即缘之。 (b) 调息缘物 金刚诵息∶身心保持清净之时,应排除其他一切想念,唯 《噶举文化》 Kagyu Culture Insight 22/27 心观每一息之出入。自初次默数 至二万一千六百次。如此可使行 者获得善巧,以知每日出入息之 次数。复此,观想入息,起于何 时 (出息后,须经若干秒钟), 息入时,是何状况。并须思量, 入息是否及于身体一部份以上。 以如是修习故,心自随息出入而 得调和。如是了知出入息之本性。 复此,心缘息之出入,细观入息, 如何自鼻端经由鼻孔达至肺稍。 如何进入,并在出息前停留若干 时间。如是修 习,自能如实 了知,息之每 一出入是何色 彩,须时若干, 停 留 若 干时 间。复此,应 就 体 内 五大 (即地水火风 空)分别细观, 勿使相混。观 时,应注意吐 纳次数之或增 或减。次当观 想每一出息为白色嗡字,每一入 息为蓝色哞字,息在停留期间为 红色阿字。如是出入息之每一部 份,须若干时间,无待思量,当 下便知矣。 缘于壶形∶复此,缘壶形者, 应用力吐出内部浊气,移使尽绝。 分三部行之∶自鼻孔徐徐吸入外 气;气入后观想成为壶形;使气 留住,以持久为度。所谓心者, 恒随息出入,念念转变,以不能 离息专其所司故,甚难控制。今 以如是修法,可以调伏,不复倚 息起伏。 (2) 不缘外物 (a) 刹那念起,顿即
/
本文档为【嘎举文化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