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治疗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治疗

2010-08-14 1页 pdf 89KB 1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251262

暂无简介

举报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治疗 ·临床报道·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治疗 董继业  (指导  董幼祺)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宁波市中医院 ,宁波 315010)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结炎 ;中医药疗法 ;临床观察 通讯作者 :董继业 ,宁波市孝闻巷 64 号宁波市中医院儿科 ,邮编 :315010 ,电话 :0574 - 87089005 ,E2mail :youyouluzhu @1631com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 3 - 7 岁的年龄段 ,且 男童发病率较高 ,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 于肠道炎症之后。...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治疗
·临床报道·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治疗 董继业  (指导  董幼祺)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宁波市中医院 ,宁波 315010)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结炎 ;中医药疗法 ;临床观察 通讯作者 :董继业 ,宁波市孝闻巷 64 号宁波市中医院儿科 ,邮编 :315010 ,电话 :0574 - 87089005 ,E2mail :youyouluzhu @1631com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 3 - 7 岁的年龄段 ,且 男童发病率较高 ,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 于肠道炎症之后。临床现为右下腹或脐周疼痛 ,阵发性、 痉挛性为其特点 ,急性发作期可伴见发热等症状。本科于 2003 年 3 月至 2006 年 3 月用中药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 结炎患儿 80 例 ,并与西药对照组进行比较 ,临床效果较为满 意 ,现报道如下。 诊断标准 符合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标准 [1 ] ,除腹痛和发热症 状外 ,可见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偏高 ,常在 (10100 - 20100) ×109/ L 之间 ,中性粒细胞可达 70 % - 90 %。彩色 B 超腹腔 内探可见多个淋巴结肿大 ,并需排除其他类型的急腹症。如 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及急性实质性脏器炎症等。 临床资料 本组共收集了 120 例病例 ,采用 2∶1 随机抽取分组原 则 ,其中治疗组 80 例 ,西药对照组 40 例。治疗组男 55 例 , 女 25 例 ;年龄 3 - 11 岁 ,平均年龄 612 岁 ;病程最短 3 天 ,最 长 25 天 ,平均 7 天。有 21 例伴有不同程度发热 ,15 例伴有 恶心、呕吐 ,11 例伴有轻度腹泻。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高 26 例。对照组男 27 例 ,女 13 例 ;年龄 2 - 10 岁 ,平均年龄 516 岁 ;病程最短 4 天 ,平均 6 天。有 9 例患有不同程度发热 ,7 例伴有恶心、呕吐 ,6 例伴有轻度腹泻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增 高 12 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症状、体征经统计学处理无显 著差异 ( P > 0105) ,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 :主方 :柴胡 6g ,枳壳 5g ,炒白芍药 6g ,生甘草 3g ,延胡索 6g ,川楝子 6g ,川芎 5g ,台乌药 10g ,象贝母 10g , 炒山楂 10g ,夏枯草 6g。临证加减 :伴发热 ,加连翘 10g ,金银 花 6g ,去白芍药、川楝子、川芎 ;伴恶心、呕吐加川厚朴 3g ,藿 香 6g ,陈皮 3g ,去白芍药、川芎、川楝子 ;伴腹泻 ,加炒川黄连 115g ,木香 3g ,茯苓 10g ,去白芍药、川楝子、川芎。 对照组 :均给予头孢哌酮 50mg·kg - 1·d - 1 ,加入 019 %生理 盐水 100ml 中 ,分 2 次静脉滴注或用头孢三嗪 40mg·kg - 1·d - 1 , 加入 019 %生理盐水 100ml 中 ,静脉滴注 ,或辅以山莨菪碱等综 合治疗。以上两组均以 10 天为 1 疗程。 疗效标准 治愈 :治疗 10 天内腹痛及兼症消失 ,体温正常 ,腹部 B 超复查肠系膜淋巴结恢复正常 ;有效 :治疗 10 天后 ,腹痛等 症状减轻或消失 ,体温正常 ,腹部 B 超肠系膜淋巴结较前减 少或缩小 ;无效 :治疗 10 天后 ,腹痛症状改善不大 ,腹部 B 超 复查肠系膜淋巴结无变化。 结果 从两组的治疗效果来看 ,总有效率均较满意 ,但治疗组 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说明中医中药对该病的治疗有 着显著的效果。见表 1。 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 %) 组别 例数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治疗组 80 51 (63175) 27 (33175) 2 (2150) 78 (97150) 3 对照组 40 24 (60100) 10 (25100) 6 (15100) 34 (85100)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3 P < 0105。 讨论 随着 B 超的明确诊断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病例发 现越来越多 ,因此对该病的中医辨治 ,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认 识思路 ,利于更好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本病从临床来分析 ,可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两类。急性 期多以发热 ,腹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为主 ;缓解期多发热症 状消失 ,但腹痛仍有不规则发生 ,且病程发作天数较长。根 据本病的特点 ,结合患儿的体质 ,其病因多为患儿素来脾运 欠佳 ,或内有积滞 (痰、湿、食) 者 ,故每当新邪触动 ,肺气失 肃 ,气机不畅 ,而致痰、湿、食、热互结 ,瘀阻肠道 ,气运脉络受 阻 ,形成痰核 (淋巴结肿大) ,不通则痛。因此本病的治疗当 以清热理气、消积化痰为主 ,达到通则不痛之目的。遵循这 个原则 ,以四逆散合金铃子散理气为主 ,加以川芎为血中之 气药 ,既可治血 ,又可行气 风止痛 ;乌药辛开行气 ;夏枯草、 象贝母清热化痰散结 ,山楂消积化瘀 ,全方共奏清热理气 ,化 痰 积之功 ,与本病之病因病机甚相契合。 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分析 ,西药虽对急性期症状控制较 快 ,但对整体症状、功能恢复则相对较慢 ,且从临床来看 ,西药 治疗后其腹痛症状容易反复发作 ,反映其炎症虽得到控制 ,但 内滞未清 ,气运仍阻。而中医药恰恰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优 势 ,即从病因着手 ,从根本上治疗 ,清热化痰、理气消积 ,量证 施治 ,不仅症状消失较快 ,而且由于痰化、滞清、气通 ,从而使 整体功能得以改善 ,若再以调理脾运 ,更可使其巩固不发。 参 考 文 献 [1 ]  吴瑞平 ,胡玉美 ,江载芳 1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 16 版 1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 :1362 (收稿日期 :2007 年 1 月 29 日) ·618· 中华中医药杂志 (原中国医药学报) 2007 年 11 月第 22 卷第 11 期 CJ TCMP , November 2007 , Vol. 22 ,No. 11
/
本文档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治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