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隐修前的叮嘱

隐修前的叮嘱

2010-08-14 36页 doc 70KB 7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3601

暂无简介

举报
隐修前的叮嘱隐修前的叮嘱 杨济舟 一九九八年五月八日于西安 序 杨济舟师父一九九八年五月八日在西安池丽家为众弟子作短暂的告别。本书稿是由陈宁、张科根据录音整理,经师父审阅后成稿。诚望有缘读此者,能够善玩其味,刻苦修行,不负光阴,不负济舟师父一片苦心。 是为序。 隐修前的叮嘱 师曰:我这次是专程赶来和大家作一个短暂的告别谈话。人世间这种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如果不修道的话,相处六十年、八十年最后还是会结束的,总是没能有根。所以我首先要进山去,进山干什么?进山是为了首先解决人的这个生、老、病、死的这个根本问题,用实践来证实...
隐修前的叮嘱
隐修前的叮嘱 杨济舟 一九九八年五月八日于西安 序 杨济舟师父一九九八年五月八日在西安池丽家为众弟子作短暂的告别。本稿是由陈宁、张科根据录音整理,经师父审阅后成稿。诚望有缘读此者,能够善玩其味,刻苦修行,不负光阴,不负济舟师父一片苦心。 是为序。 隐修前的叮嘱 师曰:我这次是专程赶来和大家作一个短暂的告别谈话。人世间这种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如果不修道的话,相处六十年、八十年最后还是会结束的,总是没能有根。所以我首先要进山去,进山干什么?进山是为了首先解决人的这个生、老、病、死的这个根本问题,用实践来证实一下。过去在社会上拖泥带水,总是没有这样的机会。 前几年在上海传法,遇到一些大善知识,得到他们的帮助,使我能够进山。因为各位朋友的支持,这么多年的心愿也就在此能圆满了却。进山之前,还有一些问题我想跟你们讨论一下,有些东西我必须跟你们说清楚,好让你们以后在读经典时,出去访道时能够识别邪正。 现在先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先天”和“后天”问题,是你们读经典时常常看到的,有没有这种说法?(众答:“有。”)。那么我现在问你们:什么是“先天”?什么是“后天”?谁给我回答这个问题?你们读了那么多的书,难道“先天”、“后天”不清楚吗?春佚讲一讲。 春佚:“先天”、“后天”是相对而言的。对于人体而言是七天一次的生理现象,这个是“后天”;把握住的话,使得不漏,这就是“先天”。 师曰:谈得不好,没解到问题上。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讨论清楚。海涛你说说吧,我要听听你们的见地究竟到了什么境界。都是家里人,没有谁丢谁的相、我们这是讨论问题嘛,讨论你们的生死问题、去处问题,讨论清楚对它没有错解、认为不是迷信后,修起来就有劲,否则老是沉浸在迷信里头、走着走着就走到低谷里面去了。 海涛:我觉得“先天”是指纯粹的、不受人意识支配的、似知非知、说无又有的那个时候,自然而生的那种境界。一旦掺杂了后天的人的思维、感觉所产生的现象、行为等,就是后天。 师曰:理上有一点,但是不彻底。还有谁讲?安明讲一讲。 安明:没什么可谈的。 师曰:讲一讲嘛,把“没什么可谈的”谈一谈。 安明:我认为没有“先天”和“后天”之分。 师曰:就这一句也说到位了。张科讲一讲。 张科:我认为“先天”是原先的一些积累。这个人有他的前生、后世。“先天”这个东西我觉得是一个相对而言的,如果我处在今世的话,可以说是从前世修炼带来的东西。而你在这一世里再经过修炼、努力得来的,这就是“后天”。 师曰:理有千解,也是有一点。宝林说说吧。 宝林:我的看法是,“先天”“后天”可以说与小说小范范说的有点相似。即“二八”、“二七”。例如男的十六岁以前,他没有破体之前,精满前则为“先天”;十六岁以后就为“后天”。这是以精满还是不满来划分的。 师曰:理有千变,这是一家。士良,你说说。 士良:加了自己的意识、意念的和没有自己的意识、意念的,分别为“先天”、“后天”。 师曰:陈宁。 陈宁:我与海涛的看法差不多。 师曰:胜奇。 胜奇:我认为是有没有知觉的情况下是“先天”,而有知觉的情况下是“后天”。 师曰:也在其理。我们从认识到在有多长时间了? 众答:八、九年。 师曰:你们看的书我估计也不少了,你们对“先天”“后天”意见纷呈、各有想法、各有歧见,跟大道比起来还差得远。我现在给大家讲一讲“先天”和“后天”。 “先天”呢:就是小孩刚生下来以后在儒家叫“赤子”,就是红红的身体,这时候小孩吃的是一点点,长起来却很快。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这个大家都可以眼见的事实。我们一天吃三大碗,不长,反而慢慢变萎缩、变老了。为什么小孩刚生下来吃的特少、长的特快,嗖风吹的一样。这是什么缘故。 宝林:他没有意识。 胜奇:排泄不一样,代谢不一样。 陈宁:他处在混沌、空的状态。 师曰:按照修行人的家里话来讲,因为(小孩处的)这个(状态)叫修行。小孩吃的少,那么他是处于刚才陈宁说的混沌的状态,在混沌的状态中盗宇宙中的元气,盗太虚里的真阳元气,这种能量不是有情的,这种能量用任何的机械手段、任何的高科技手段拿不来的,只有在混沌的状态中才能盗得的。所以小孩经过了七天的混沌以后,才能睁眼睛看火,在此前体内无元阳,不能与火相应。小孩吃的少、长的快是因为他盗得了宇宙精华、太虚里的真气,日渐风长。那么小孩从一岁慢慢地长,一直长到十多岁,就到了高潮,就是盗宇宙太虚里面的能量达到了高潮。因为这时候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没有私虑,处于这种状态的小孩,过去我们叫“天真 ”,他盗太虚里面的能量就“日渐长”,他呼吸很微弱,如果细心去听是没有声音的,他的皮肤也很光润。男孩子从一岁到十六岁,女孩子从一岁到十四岁都是在盗宇宙的能量,不由他,是元神在盗,他杂念少,是在不知不觉中盗,这个孔子就叫“生而知之”,没有人教他,他生下来就知道,不要谁教他,我们长大以后反而不知道了。从十六岁、到二十七岁、到三十岁之间,这一段时间处于一种还在盗的状态;但到二十七岁,相对来讲就处于一种停止状态;从二十七岁到三十岁之间,人与宇宙(的真阳就)处于一种相持状态,就是宇宙很难盗到他,他一般也盗不得宇宙中的真气。从三十岁以后,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开始)走下坡路了。所以有人一到三十岁以后就见老了,他的整个体格、整个相貌(都见老了),胡子也出来了、就见老了。他这时候是识神用事,妄想太多,所以他的能量就被太虚盗走了,太虚不断地盗,人也就到了老、病了,正气不足邪气就来了。女同志一直(被)盗到四十九岁,真阳被盗完;男同志(被)盗到六十四岁,真阳被盗完。真阳被盗完了他凭什么活着呢?他还有真阴,就凭那一点真阴在消耗自己,这点真阴是从平时的营养、平时吃的食物中得来的,直到体内的真阴(被)盗完,这个人就呜呼了。你看有的人生病不是马上就死,被送到医院去住一段时间后,把真阴耗完(才死)。这一点古人早就说过的。 这个宇宙里面不仅要盗人的真阳,还要盗人的真阴。但是我们人在生长过程中,不仅能盗宇宙的真阳,而且能盗宇宙的真阴。关于这一段我就告诉你们什么是“先天 ”,什么是“后天”。能盗宇宙真气的是“先天”,被宇宙所盗的是“后天”。你们明白了什么是“先天”“后天”了吧。不要在书本上找,那是找不到的,要在实践中寻找。书本上跟你们说的(和我说的)不一样。所以丹经道典不可不看,但必须得到师传。因此你们就知道人的生、老、病、死是人体内的能量被宇宙盗去了。于是乎人要掉牙齿、颜面要皱、头发要白,人衰老了,实际上是能量被盗掉了。例如,我们将农民种的白萝卜拔出来,放在空气里让太阳一晒,那么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萝卜会怎么样,会糠了、会瘪了,那么它里面的水分和维生素都被什么盗走了?被太虚盗掉了,萝卜这一过程很短暂,我们人也就是六十四岁和四十九岁这一段。这么一个时间,宇宙太虚能在一个很短暂的时间里就把萝卜里而的高能量盗走了,使其糠瘪了。 如果我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也就明白了人也就是这样被宇宙盗跑了真阳、真阴、才离开人世的,没有别的缘故。由此可见,你们刚才对先天、后天的解释是不是离题太远了,你们过去读经典可能不用心,但即就是用心却没有师父(明师)指点,也永远成就不了。现在我想你们应该明白“盗道无师,有翅不飞”这句名言了吧。经典上是法相,先天后天是从这儿分。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我就想,我不让宇宙盗我,我想盗过来,我过去跟各位老师、同仁讲过“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我们反过来应将我们先天本具备的,却丢到了宇宙太虚中的元阳真气再从宇宙太虚里面盗回来,(转向张科说:)这个就是你们搞科学的人以后可以研究的。 地球上有六十亿人,如果不是圣贤的话,都将被太虚所盗,盗尽则死,这就是一个(生)老病死的过程。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要去盗它(宇宙)的,这就(是)圣贤千年万古不肯轻泄的事情,怎样去盗?盗它的东西来,就象我们天天吃饭,可以维持生命。现在我们天天盗宇宙太虚中的能量,这个能量来了不仅可以维持生命,可以去病,延年和成道。我们破体后就不叫童体了,现在我们将失去的东西再盗回来,我们就返老还童了。这是一个逆反的过程,一个是顺,一个是逆。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今天晚上把东西,例如钥匙,丢在这儿,原先不知道,如今知道了,那么现在就知道到哪里去拿(胜奇:到原来丢的地方)。现在你们的能量我已经明确地告诉了你们,是被太虚盗去了,这是天机啊。人生下来就要死,我告诉你们干什么?现在我们的能量被太虚盗去了,我们应从哪里去拿?你们想一想(众答:“太虚中。”)。如果被太虚盗去了,你不到太虚里面去拿,就等于你们的钥匙丢在这里,你非要到某个公园里去拿,能找到吗?若果真如此,你费尽一时,费尽一生,也是没有成就的机会,也找不到钥匙的,这是教典上没有的。所以说,我们的能量是丢到太虚里面去的,就应从太虚里而再找回来。 我们要想返老还童,必须把你的真阳元气盗回来。我们到哪里去拿呢?到太虚里去拿,我把这个秘密揭开了。你们用了七、八年的时间看书,对先天、后天还(没)说清楚,怎么来修行。你要做圣人,就应“大盗不止”,随时盗天上的能量,用宇宙的能量来补自已的不足,没有师父是绝对不行的,是万万不行的。“任你智慧赛颜回,不遇明师莫强猜“,这是古人说的。这是猜不到的,猜到的都是皮毛上的东西,没有用的,因此我们在修行时,路子要正确。我的东西被宇宙太虚盗去了,我想返老还童、想长寿,就必须到太虚城里面去盗。除此之外,没有一条路可走,“天下无二道(盗),圣人无二心”,只此一个“盗”字。先被太虚所盗,我现在再把他盗回来,这就是一个顺逆的过程。我把这个道理给你们讲了以后,你们在修炼时、在读经典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经典上说的往往是相言,是法言,即法相之言,你们读了就如到了雾里梦里,永远找不到我说的这些。智慧不高、经典里面往往是三乘兼讲,一会讲无为,一会讲有为,一会讲上乘,一会讲下乘,你就糊涂了。如果你明白的话,你就专门看大乘这一部分。我上面讲的是大乘,不是通过皮毛外相做一些比比划的就可得到的。必须还虚,到太虚里去拿。《金刚经》中,释迦牟尼只讲了一个理、一个,“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但这里而的具体效应,他不说了。也就是无我相是干什么用的,秘就秘在这个地方,千古圣贤不肯明指。你做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等于还虚,   到太虚里面去了,太虚里的能量就会被你盗来,这样,你缺的就来了,少的给你添上,这叫不叫返本还原呢?本来是你的给你了,还给你了,本来被太虚所盗,我现在还虚,又盗回来了。这唯有信念坚定、一丝不苟的人才能做得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想修成是很难的,你不是大根器,得不到真师指点,那你盲修瞎炼去吧。《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目的是叫你还虚;《中庸》里讲“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目的是让你还虚;道家老子说“无为”,目的还是让你还虚;没有宗教思想。真正修行大道,是一点迷信没有的,完全是人体自身的小宇宙和大宇宙的关系。张三丰的《道情诗、一扫光》你们要看看,是在《张三丰全集》里。什么叫“一扫光”呢?把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一把持帚扫光,大道就自然而成,就是“道法自然”。吕祖在百字碑里就说“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性住气自回”,他(真阳)自己就回来了。你们看,大道至简至易。 我今天所说的,你们在外面听说过吗?书上有没能有这样讲?(众人无语)讲了,只是因为没有亲口传你,它是经典语言,你即使读到,也从眼前溜掉了,因为你读经不细心,看经没用心。百字碑上说的“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都是自自然然的事情,在“自”字至简不至简?要不要你麻烦?关键是你要能做到还虚、做到不迷,做到把世间的一切事都丢了,气自然就回来了。之所以能回,就是因为那是我们过去失掉的,散失到太虚里面去了,现在又回来了,是不是这个道理? 修行要有师父,没有师父经典是看不透的,万万没有人能看透。你看懂的仅仅只是文字,看懂的仅仅只是皮毛外相,背下来的仅仅只是经文字典,不是道(盗),更不是里面真修实炼的东西,更不是自家人说的自家话。我们今天晚上,因为都是自家人,所以说的都是自家话。这没有迷信,一点迷信都没有。我相信你们应该接受这个观点:东西丢到哪里,就到哪里去寻,这就对了。没有迷信,也不要你烧香,不要你磕头,关键是你对师父要诚心,不诚心,即使你得到口诀也没用。口诀在释迦心中,在老子心中,在孔圣人的心中,即使在书上,在经典里,也很难理解。释迦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是;修行你就必须这样做,它是原则。《中庸》里讲“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它是原则;老子说“恍兮惚兮”,他是让你破掉一切相,才能进入这种境界,它是原则。所以自古无师不成道,即所谓“大道有翅,无师不飞”,这句话的意思是大道有翅膀,但没有师父永远飞不起来,不能发生质变。这里没有宗教。 如果你们下定了决心,能盗得宇宙太虚里本来属于你们自己的真气的话,病可以治,生可以长,道可以得,绝对没有假话,至简至易,不费丝毫之力。用不着你想,用不着你思,只是这么淡淡的去,坦然而行,自在而去。所以《心经》上讲得很好“心无挂碍”,你能做到吗?不做到它能行吗?你们对这个问题有没有看法?有没有自己的见解?或者有不同的意见?或者你认为还有地方要补充?(众人无语) 我讲的修道之路,似乎只能是这样,别的不行,是吗? (众答:“不行。”) 或者你们还有什么新的意见?春佚说有没有?(春佚答:“没有。”)所以释迦牟尼说了:“只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只有这个是事实。佛早就隐藏在经典中,只是你们看不懂。这就叫“教外别传”,不在文字上面廛,至简至易。“性住气自回”,用不着你想怎么回,“自”回。我在上海讲过这个问题,人一旦空了,人一旦自性空了以后,宇宙中围绕着你会产生一个能量的漩涡,自动地往你这里旋。 我跟你们说的东西,不能模棱两可,你们有意见的可以提出来,否则我隐修去了以后,你们还会搞出另外的一套东西来,那就不好了。“只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 ”,释迦牟尼之所以说“还虚”,但没有把“还虚”的目的告诉你们,因为确实是有难言这隐。人生下来都要死,干嘛要告诉他可以长生。真正的修行是没有迷信的。你们可以说一说不同的意见(众人无语)。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我们修行的人和一般的人不一样,首先,不一样就在于我们平时的行为上。像今天我就问过小沈:“什么叫修行?”。一般人能说的过去(但)做不到。你们,谁给我说说修行是什么意思?你们不是常说修行吗?什么是修行? 胜奇:修行无非是……,就是你刚才说的大的原则。首先就是应该……,就是你说的那个,最起码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师曰:这是顿法,修行二字不见了。 修:是修去自己的不足,修去自己的短处,修去自己的恶心、不善心,修去自己的狐疑心。就象一棵树一样,要把它的枝枝叶叶打掉,就如古人的一句话“要得通身无枝叶,须向根头下一刀”,这一刀下来是在根头上、根在哪里?头在哪里?你们知道吗?这不是妄语,有口诀在里头,你们自己去悟。要想无挂碍的话,必须向根头来一刀。 行: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处处表现出来的。我不言修行,但我就在其中,比如说,要生嗔心、憎恨心时,要骂别人时,就要想:“毕竟是自己不好”,不要老指责别人,一定要加上“毕竟”两个字。别人要骂你的时候,你就认为“毕竟是自己不好”,一定要加上“毕竟”两个字。你不能一听就恼怒,一听就火来了。要去掉这个是非善恶,慢慢从心里去掉。 修行到一定时候,例如,有的人闭关,还虚两天以后,他感到太虚里面元阳真气来了,他精神抖擞就不愿打坐了,就出动去逛了。为什么呢?元阳真气妙得很,一旦感得之后就象人吸毒一样,精神百倍、谈吐诙谐。如果人感得元阳真气到身上,他瞳孔都放光了,精神百倍,就出去逛去了。这是因为他心里很着急呀,忍不住了,人身内真气太足了,就象打了一针兴奋剂一样,不行了,就到处、转。要么就不分时间地读起书来了。这个时候你要知道,你已经感得太虚里面的能量了。很多人过不了这一关。自古很多人修行到这一关就废了。你们要到了这个境界,就必须按下头来还虚,能量靠积累。 这个东西就是跟打兴奋剂一样,你一旦感觉到来了,人就很兴奋、很激动,觉得自己谈吐很机智、幽默。这个时候,人的脑子智慧发达,坐起来就想写诗,那真是这样啊。要是你想写诗、搞课题,正好这智慧能帮助你很快解决你的问题。这东西就是厉害。大脑一旦来了这个东西,就特别的聪明,晚上没有瞌睡,白天不知疲倦智慧特别高,身体素质也特别好。人往往到这里就打住了,很多人不愿意继续修行。因为他太聪明了,他可以写诗,可以写文章,一篇一篇的出来了,就忘记了修行,这个时候往往就废了。这个东西就跟打兴奋剂一样的,太虚中的元阳真气你一旦感应来了,上面的这些状况就来了,你逃不了,没有师父你是千修千败,万修万败。此是识神之魔在作崇。 我过去闭关,王星昌护送,我也有这种感觉,但是我知道这怎么回事。这时,我就按住自己的脑门说:“别动,过些日子就好了。”我是劝自己,不是劝(篡皮逼视?)。我们今天晚上讲的这个东西,有人得到后护不住了、耐不住性子,他可以出口成章、落笔成诗,有的人还会整夜整夜地读经典,真是这样的。他这时的东西都很有味,有神韵,这就是能量流出来的。这时候就需要认识到这是一种状态,认识到这种境界,这就是能量。越是到这种境界的人越有机会控制场面。这种能量一旦得到释放,声能就很强很强。老氏说绝圣弃智,释氏说慧而不用,大家能做到吗? 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觉得还还虚,练练功,觉得身体很好了就不愿再练功了,这就由于再修炼、再上一层比较费力。你过去失掉的真阳再回来,几天一唿噜又没有了,想想又来练,这样练下去的话,一辈子也练不成。因为没有积累,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人体肉体的变化,就要靠这个真阳元气来熏陶,使它发生质变。这个东西西方人称为以太。我们一旦感应到身上以后,就不能肆无忌惮地浪费他,浪费掉后想起又来练。不过能这样做还算是不错的,就怕那人白天忙,晚上忙,唉呀,一生没有修补的时候,这种人哪,太可怜了。我们现在是知道自己身上的真阳元气已经不足,还知道到哪里要去,其它人呢? 我们明白这些,照顾到进出平衡,我估计长寿也就能得到。就象我动了一天的脑筋,写了文章,消耗了身内元阳,马上就去还虚,今天补一点,明天又用,只能是保持平衡,不至于老往外耗,不向里聚,但这两种情形,都会不断地把你送到很难自拔的境地。对于我们知道的人,就说我今天工作了,挣钱透支脑筋了,我很累了,马上进入状态,这一休息马上精神来了。实际上不是你休息好了,是因为你在这个状态里面,无形中感得了太虚中的元阳真气。所以有些人一疲倦,一休息马上又精神了,他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这是人疲劳的时候,思想处于一种很空的境地,他没精神想是非、善恶和得失了,他还虚了,能量来了。这一来,补充一些元阳真气了,电也充上了,他精神百倍又来干了……。实际上很多人是被动地在做这种事情。有的人完全就是在浪费自己的一生,这是害谁?害自己!所以老子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守中上什么?就盗宇宙的元气,把宇宙中的元气盗来补救自己的不足,真盗来了,你是不会生病的。你天天盗,月月盗,年年盗,古人说“大盗不止,圣人不死”也是这个意思。如果是此一时,彼一时,今天盗,明天不盗,今天弄一点,明天消耗掉,这就是迷人。 实际上,这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只要你知道这样一个道理,以后要想得口诀,必须以知(?)(至诚)来感化师父。这些东西拿任何的金钱是买不到的,就看你的德。有了钱财,还要有品德才行,古人的法财两施,是有条件的。因为生(老)病死是天定的,圣贤都不敢说。有钱还必须有德才行。我以上讲的是外盗,下面我再讲讲人体的能量。 如果我们第一步果真能盗得宇宙的能量,那么体内的能量自然会循环的,不再会外漏。之所以外漏,是因为我们没有从宇宙盗得能量,所以自己身内的能量就会漏,这是毫不客气的。谁做到谁就可以享受这个超越自然的果,谁做不到谁再产什么也没有用,这个事实是最客观的、最的、最无情的。所以说我们一旦能够盗得宇宙的能量以后,体内这个精就自然会不落形象,不会成为有质的东西,是有气而无质,在体内运转不息。这就如老子说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就是《中庸》里面的“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不仅可以治身,也可以辅助天地运化万物;“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这是儒家的说法。明白了这个“盗”的道理,你照此去做,就在平淡之中出神奇。 我们先要学会盗外面的,里面的自然就会自盗,故而《西游记》中就有悟空盗。悟空盗了几样东西?你们知道吗?(众答:“不知”)《西游记》你们应该好好看看。悟空有三盗,还有四盗,盗桃、盗酒、盗丹。桃、酒,丹你们现在明白是什么东西吗?为什么悟空了以后才能盗?悟空就是还虚的意思,还虚以后才能盗宇宙中的能量,桃、酒、丹不外(就)是宇宙中质量不同的能量。所以孙悟空越盗越不死,故名“齐天大圣”,谁也拿不住他,越盗他越神奇自在。你们也想学会盗吗?很自然,不要你动脑筋,不要你到田地里干活,不要你到车间做苦力工,不要你爬在案头写文章,只要还虚。 孔子说的一句话很好,“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我前面讲了赤子,现在回过来再讲。为什么赤子就能盗,吃的少盗的多,你养到了赤子之心就能盗。所以现在很多人讲“赤子拳拳心,拳拳赤子心”,但都不懂得赤子心是干什么用的。你能做到赤子心的话,能量就会源源不断地来。你想地球上有六十亿人,历劫都有人成佛,太虚里面有多少能量,所以这些是虚空宝藏,我们的宝藏就在虚空里面,佛家有位菩萨也就叫“虚空藏菩萨”。 以后我不在了,到山里去了,路就由你们自己去选择。你们想学别的,他到底是正,是邪,是大道还是旁门,一比则知。“大盗不止,圣人不死”,你不懂这个秘密,说一道万也抵不过一个死。真正的活佛他也是这样,也是这样能盗宇宙的能量。 《金刚经》说的好“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金刚经》进一步说了“无过去心,无现在心,无未来心”这些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是不是还虚?春佚你说,(春佚答:“是。”);《心经》里面的“心无挂碍”究竟是个什么东西,还是还虚。还虚……,他下面就不讲了。只有我今天露出来了,还虚(还)不是我把我们失去的东西从太虚里再盗回来。今天我就还你一个原位,这就叫做“返本还原”,这就叫做“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气自然就回到你身上来了,把失去的、缺少的补足补满。(插言:“这就是‘返老还童’。”)。我就怕有人有福气去听,却没有福气去享受。 天机是不过三言两语,我说的还多。有一句话是“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书千万篇;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天”,你们看,“不为形所累”是什么?为什么丹书万卷,他说一言半句就行了?为什么不需丹书千万篇?为什么这么讲?所谓丹书千万篇都在相上、法上、法相上看,在皮毛上看,功夫如果得真传的话,都是自家人说自家话,没有那些比喻的,所以我今天晚上一言半句,话还多了。实际上“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只是“心传口授”一言点破。我把这秘密告诉你们,口诀你们在书上面搜索,那我在七年以后再来问你们,有谁在经书上找到口诀了没有。只要你们有信心,我们有缘分,我渡生的心愿还没有了……。 士良:还虚是怎么还的? 师曰:所以说盗(道)有全功,学无止境。古圣贤讲了口诀是由……,我刚才讲的是大要,练丹有九转,这个九转不是说转了九次,指的是配置的火候的问题,就象炮制中药一样。这里面有一大套口诀,这转一转就把你转成功了,这就叫久转,这个久不是“七、八、九”的九,是长久的久,是循序渐时,逐步引导,把你一步一步引进去。我刚才讲的是大要原则,让你们不要把步子迈错了。你们听了我今天晚上讲了以后,就具备了鉴别能力,我问你们“先天后”的意思,你们都说的差得太远,你怎让我能不伤心呢?是我教化了这么多年,你们还说了这么多边都沾不上的话。那反过来说,还算是你们有心求道啊,下了这么多年的苦功,都没有清楚先天后天,所以我要这千言万语,不外乎是想让你们明此道理,修成正果,才能了脱。如果被旁门左道所误,那是自己无缘;纵然知道我今天晚上谈的,你没能有(机会)修,这个无缘你也没有享受。所以过去有一句话叫做“有缘者渡,无缘者误”,没有缘的人就误了,就糟糕了,就被误了,有缘的人就要渡他。总而言之都要靠心性修行,心性一定要跟得上。看自己的功夫做得如何,不想下功夫的人是不行的。 天下人生下来就要死,似乎已成为一个定律。但是现在有圣贤让人生下来可以长生,这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他打破了自然界平衡,这个平衡打破了就要得罪许许多不明物,谁愿得罪呢?所以圣贤没有瞅准人之前,不敢轻易去说,故而张阳三传非人,三遭天谴。这在《悟真篇》里也说过。因为他(被传之人)有何德能够得到秘密诀法,因此要传就要看他(被传之人)的德行,德行跟得上,大家有缘分,自然能修行。但是这个东西不能勉强,有的人说我对这个东西不信,那不勉强,因为人各有志嘛。有人愿陷尘俗,有人愿飞九霄。儿女情长,云霞志短,又怎么能修行呢。所以生与死,应该让人持有不同的看法,辩论是没有用的。 今天我把这个道理,这个在家里人面前说的家里人都说了。这样就让你们既有好的工作,又能读书,又能修养。不管怎样,明白这个事情,有机会就进山修炼,了却生死;再有机会去渡化众生,那是一件至高无上的大业,只有这个才是天地间、整个宇宙的不朽大业。我说的这些没有迷信,你知道后要苦炼专修才能解决问题,这才是惊天动地的(大业)。 世间的一切,我之所以下这么大的决心舍去,而要修行,就是因为我觉得人在苦海中呆着,一天一天地过下去,今天是好日子,饱食一顿;明天是好日子,饱食一顿,这就坏事了,这可以乱人心性。你们在这一段时间里把你们的事业搞好,“要得天上宝,需借世间财”,该你的财你还得拿,不然如何修道呢? 在上海有人造我的是非,我都忍过来了,为的是修行。我认为我过去欠他们的,让他们把这个账要回去。所以我跟他们解释是,该做的我做,不要让人知,只要天察。因为自无始以来圣贤仙佛可是无量的啊,历劫皆有圣贤仙佛,所以佛经上说“佛如恒沙”,多得象恒河的沙子一样,自无始以来有多少劫,大家算不清楚,每一劫都有得道成佛的人,他们有天耳共闻,有天眼共睹,我们做的一切只求天察不望人知。因你得了口诀但没这份品德,你也修不成。 我现在条件是够了,我很自足,我得一就不再思一了,马上嘎然而止,我在世俗里面的事情可以划一个句号了,但越是这样,我的财路还越广。我在家待着,各地的聘书都来了。那里告诉我,你来了以后月薪给你付一万,我说十万我都不去,一百万我也不去。这就是财魔来引诱你了。这东西很怪,你不喜欢它偏来,你需要的时候却没有。所以你们给自已把路了理好,我已经把原则、指南针给你们了,你们自己把自己的路子理好,理出你们的将来。不要图一时的怎么样,我看那都不是大道。大道要修平常心,平就是平淡的意思,常是恒久的意思,用平淡的心和持久之心去修。我明天就怎样,我后天就怎样,真正的大道不是这样子的。 我已经给你们指明了,你们失掉的宝贝丢到哪里去了,你们要想捡回来,就要靠你们自己去捡了。我捡来的,你们是得不到的,你们捡来的我也得不到。 士良:怎样才能还虚呢? 师曰:我跟你们不一样。我找到师父,我是把他当作活宝。他是活人之宝,所以我把他当作活宝。你从心里想一想,我是不是把老师当作活宝了?没做到这一点,别谈口诀。我是把指南针给你们了,能不能得口诀,你们问问自己。我在外面找老师,找到了真的,我是把他当活宝的。因为父母生了我的身,他们不能使我不死,五谷养了我的形,它不能使我不死,天地虚空养了我的形,它不能使我不死,但有师父把口诀告诉了我,要死心踏地的修,才能超越万物。你们看谁的功德最大呀?修行就象搞工艺一样,最后一道程序把关最重要。所以口诀得不得,完全问你自己就可以知道了。因为得了的人就希望渡人,不敢把这东西当作私有产物,谁有缘就渡谁。确实是这样,否则把这个大道当作私有产物,是要受报应,受灾难的。 自古以来,哪一个修行人成功后不渡人,自了是不允许的,想成为自了汉是绝对不允许的。你要是自了,没有渡众生的愿,天也不助你,你若有渡众生的愿,天就会助你,这是能量在起作用。今天晚上一开始我就问你们,我怕有人有小聪明,所以我先问一遍,不知道不要装知道,然后我再把这个正路指给大家。《西游记》、《韩湘子传》、《七真子传》、《济公传》、《八仙传》、《绿野仙踪》,你们要好好看看,里面有口诀。 对于《中庸》、世俗的解释和我们修道人的完全不同,庸是很平常的意思,大道很平常,不象一般人说的很玄乎。“庸”也是元阳真气。象我(这样的)话,我在外面从来没有讲过,王星昌比你们早一个星期听到,只早一个星期,而他跟了我这么长时间。 例如你家里有黄金,你怎么会天天把黄金捧在手里,“你们看啊,这是我家的黄金、珠宝”,能不能这样,有没有人这么傻,除非他神经不正常,好东西绝对不会拿出来的。古人讲“一诀天机值万金”、“一言半句便通玄”嘛,就这一词诀就可以值万金;反过来,万金难习此一诀,有钱买不到,德不够你有钱也是买不到的。你有了万金,德还要跟得上;你有万金也买不到。你要超生脱死,你有何德何能,能够感动上苍啊,能够让你道愿也足了,心愿也足了,口诀也得了,财愿也具备了,家庭也圆满了,哪里有怎么多的条件具备啊。所以,我说我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现在虽然是一无所有,但是家庭圆满了,也该划个句号了,我也就孤孤零零的去修行了。“孤”这个字挺好的,所以皇帝就自称孤。对这个“孤”字,《中庸》谈“唯物不仁,生物不测”,也就是孤的意思,就是元神的意思。皇帝称孤,他成天想得到这个气,但他得不到。秦始皇傻乎乎的,派人到什么久、岛上去找药,他哪里知道要得到元气得还虚啊。真是的,在岛求什么呢,在哪里丢的再哪里拿来不就完了嘛,这叫返本还原的功夫。讲的复杂的都不是大道,大道是至简至易的。古人说“辛勤两三年,快活千万劫”(春佚插言道:“千万劫还是有数的,有数就要灭。”),它只是一种形容。 修行人要发生质就要靠这个能量维持。人可以发生变化,完全进靠这个能量来维持、温养的,没有这个能量你想变化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问你修出来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我说我修出来以后,眼睛是横的,鼻子是竖的,他说你现在不也就是这样嘛,那么我还能什么呢,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你们以后回去看经典就知道了。“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金刚经》是翻来覆去地说,目的就是说太虚里面的元阳真气盗回来、来补足我之缺,补满我之不足,让我们失掉的再被回来,这就叫返还。《百字碑》里说得更明白,“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你们要反复读。气自回、丹自结,如果没有实践,读过也就完了,不知道点睛处在什么地方,读经典时也不知道最重要的句子在哪里。所以现在就知道,“大道有翅,无师不飞”啊。但有了师父,有了口诀,还得学会一点,静下心来大死一场,这就是孔子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 (春佚:死了也值得。) 师曰:你那是废话,死了也值得,我求道干什么。早上闻口诀,马上我的识神就应该死掉,知道了宇宙的宝能使我超脱,我干吗不大死一场。所以古人说了,“要想不死就要先学死,学死成功终不死”。学死的目的他不讲了,为什么学死就终不死呢?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是元气,源源而来,到了身上,其感觉……,我现在不告诉你们,以后你们到这种境界就知道了。只要得到这种感觉,人马上就变了,人的骨骼、人的神态、人的语言,还有他的思维方式全部变了。你出去修道,出去访道,一看就知道这个人有没有道,得到了这种气的人是不一样的,他的气度都不一样。你们谁得到了? (众答:没得到。) 安明:要想不死,先要学死。这怎么做的呢? 师曰:死是把世俗的东西全部忘掉,偿若死一个星期就可以活你一个月,死上一个月就可以保你一年不生病,而你一年到头挣的钱,生了一个月的病就全拿出去了,所以我说现在的人就不会算帐。过去有的人得了口诀,不肯下功夫,没有彻底地修,这也是有的,我见过;有的人一得口诀就愿意大死一场,抛弃世间的所有,所以才能够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共明,与鬼神同其凶吉。这些人是有的,中国版图之大,人口之多,你想这些人难道没有吗?肯定有的。“有缘者遇,无缘者去”,有缘者千里可以相遇,无缘者对面也不相识,探望而过,失之交臂。这么多年来,实际上我和大家也在相互考验,我也在看大家的心性,大家也在看我是真是假。因为修道不是儿戏,必须找好了,认定了才可以下决心,这也是我这次公开这个秘密的原因。 你们要在人情上磨炼一番,不磨炼很难成功。这么多年来,我在社会上也是在不断地磨炼自己,我往往也会自谋,反躬自思,想一想自己:我这样做对不对。我自己知道不用和别人去计较什么。你们自己去领会是不是这么回事,要坚定信心是不是这回事,你们还有谁要说吗?(众人无语)“一言半句便通玄”,我说了这么多,很多都(是)重复的话,春佚你有什么要说的? 春佚:师父原来教我们的主要是练自己,不知怎样助人? 师曰:你(自)已都练不成功,还怎么能够来利他。只要是大道,就得从练已开始,所以孔子说的好“穷理尽性”。我今天把理给你们穷了,穷了圣贤之理,尽性的功都要磨炼,要在世俗中磨,这个“命”就是你尽性的功夫成就了,命就在里面,这就叫“性命双修”。所以有人讲儒家不修命,那是他不懂儒家的心传法脉。你们读了我著的《探遂》,里面谈到《中庸》时,讲我自名为“儒一中”,儒家的口诀就藏在这三个字里面。“儒”者,人之需也,人每日的生活所需,就象“道也者,须臾不可离也”;“一”是指太虚里的元气;“中”指还虚。儒家心传不外这个,道家心传不外这个,佛家心传不外这个,所谓三教同源。宗有差别,但源上都是一样的。《心经》你们背得吧,背(得)还能行得了才是功夫,背得了还能做得到,那才是圣贤之辈,成功就有望。如果只是一空话,没有用。对于我今天晚上说的,如果我不去闭关,我明白这个理等于不明白一样。因为这个最后抵不了一个死字。是不是这个道理。有的人他听到了不去做也和没听到一样;有的人修得不彻底等于不修行一样。你活了万岁不能完全彻底地解脱,活万岁也是受苦。谁还有自己的见解。语言很简单,你要去反复考虑。我的谈话说得太多了,都成了废话,然而还必须得讲。 我们生下来以后盗宇宙太虚里面的元阳,到我们破体以后又被宇宙盗去了,现在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后再把宇宙的元阳盗回来,这叫不叫颠倒颠。所以张三丰老祖说得很好:“顺则凡,逆则仙,只在中间颠倒颠。”把出去的再弄回来就是颠倒颠嘛。你看简单不简单。圣贤的话句句是口诀,就怕你没能把他说的听明白。我看经典时候往往就觉得,哎呀,口诀都写在上面哪,只是没有人知道啊。然而我又明白,没有师父谁也看不明白。 修行人有三等,一等从天上来,一等从山中圣境中来,一等是从富贵中来。从天上来的人,到了世间来投胎、来修行,他对所有的经典只被人一点即破,无碍全通,对所有的经典就全通了,这是有根器来的。从山中圣境中来,也是不错的,遇到高人也能够渡他。从富贵中来的人,很难渡,弄得又堕下去了。就象安明想要做官,他必须跟官打交道,官才能提拔他,就是这个道理。你跟老百姓在一起,老百姓提拔不了你,这是物以类聚。古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么你想成圣贤,得和什么人打交道呢?要和圣贤人打交道,要结仙缘,结佛缘。你若和凡夫俗子打交道,完了,你修一步,他拉你的腿一步。我说的是让自己先成功,然后再来渡人,不要去唱高调。 过去和你一起修行的一些人,他们修炼成功了,你现在堕到地上来,他们非常的顾念你,眷顾你,他在天上一看到你发念修行,好了,他可举你上天哪,你就成功有望了。例如,你有人在朝为官,他可举你做官还不容易吗。所以我无论到哪里访道,遇到老师就说:“你成就了不要把我忘了。”就给他叮上一句,挂一号,毫不客气。你要想当大官就得有人来抬举你,你才当得上;你要想成圣为贤也得如此,也得有这些人来保你,否则你也是没辙。所以,一旦是真修行的人,他打交道就只跟那些修行的人打交道,神仙圣贤会从山中飞跑到你家来和你谈道。如果你不是那种修行人,他早已离你千里万里,他怕你的晦气弄脏了他的身体。 你们看,蟒在山涧里面一旦得到这种气就会成为龙。实际上动物要成为仙,它也在于得气,还虚啊。大蟒蛇天天潜伏在水里,还虚,感得气以后成为龙。我们不明白,为什么蟒蛇能成龙,我们人不能成仙?它就天天潜伏在水里还虚,只不过它感的是偏气,不是正气,所以它成为异类。蟒蛇它可以得到这个气化成龙;狐狸得到这个气可以成狐仙;我们人比它们聪明得不知有多少倍,人是万物之灵啊。那我们怎么就不懂这个方法呢?这个方法有啊。我们中国几千年前的圣贤就研究出来了,他就怕没有人学,他就怕找不到人来学。所以过去有一位圣贤说“寻遍(?)州无一人”,他都伤心得要命啊,后来跑到我们安徽六安州渡了两个人,我要没记错的话,大概是两个人。 你要是认为我就这么回事了,这世就算了,那也就什么也不修了。(但)你要是认为我千劫万劫得个人身,认为这是来得不容易,认为我的手脚,四肢,六根都很全,如果这一世不修的话,等到哪一世才有这么好的条件去修,那么你就好好地去下定决心修。 你出去看一看那些残废人,再去看看那些六根残缺的人,意识残缺的人,就知道了对于(那)些意识残缺的人,你告诉他道在这里,他也听不进去,也听不懂,我们无论怎么慈悲也渡不了他们。我们现在有这么个好的意识,不要弄到口鼻歪斜了的时候、意识枯萎的时候,再想……。所以可怜了一个好基础,只是众生皆不识。这个身体,这个成佛得道的好基础,在佛家称为大宝舟,这是最好的船,可以把你渡到彼岸,你还不修吗? 孔子有一句话“小人的然日亡,君子阐然日彰”,“阐”就是还虚;“的”是与“阐”相对的,即就是不能还虚,这样(指“的然”)就会一天一天地走向死亡。儒家说的东西都很有道理,都是讲修身养性。 胜奇:你怎么对经典里讲的意思都知道,你大概是从天上来的吧。(众笑。) 师曰:《中庸》里就讲了“恐惧乎其所不闻,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戒慎”“不闻”,“不睹”,即是“阐然”的意思,还是还虚啊,到了不闻不睹的境界就是还虚了。所以《大学》讲功夫,《中庸》讲性理。《大学》讲功夫,“知止而后能定”,孔子他也搞得和老子,释迦牟尼一样,在最上乘的教理中,根本就没有矛盾。所以(修为)低下的人没有达到上乘的修为(前),就会有彼此之分,总说这家高那家低。 《黄帝内经》要读一读。前面的《道生篇》中的“把握阴阳,独立守神,肌肉若一……”,医家得到这个也可成圣贤,这叫医圣。“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病安从来”,你修到恬淡的时候,真气就来了,从宇宙太虚中源源不断而来,这叫“真气从之”,则“病安从来”,怎么还会生病呢。“恬淡虚无”,到了这种境界,宇宙中的真气就源源不断而来。所以《黄帝内经》你们应读一读,士良你也应读一读。我问了很多老中医,他说我不懂口诀,书上不就说的吗?但怎么做?不知道。我说你要知道你就成医圣了。那真是一通百通,众教最上乘都是一样的。 得了诀的人就不一样了,得诀以后就全通圣贤书,一点也没错。真正修行时又要废尽万卷书,一点不错。你如果修行的时候还非背着书不可,到晚上修时看,身上电充足了,睡不着了,赶快又拿出来来看看,等到耗完了能量又炼,这样不行,但90%的人都是干这种事。所以密勒日巴让他的弟子到印度去取经回来后,他就把他弟子的书都烧了。这时候你们就明白为什么要烧掉书,不烧掉他弟子就贪那个东西。烧掉后,他弟子哭得很伤心,密勒日巴不管他。 胜奇:他弟子最后走了。 师曰:走了就走了,不回来那就这样吧。我要进山就算能把书都带上,那就不是修道而是修书,是不是这个道理。书也要舍掉,什么都不带就进山了。我现在(虽然)是这个样子,到我下次进山时就不是这些了,完全换一身破烂。因为你若带东西那是招贼的。你是要修道,而不是要打扮自己。所以修行难,修行又不难。 士良:是不是修行非得进山?孔子也没有进山。 师曰:孔子……,你怎么知道他没有进山。 士良:看书记载的。 师曰:我不是告诉你了嘛,看书只能知其一半。如果你看书的话就应该知道《中庸》里讲的“恐惧乎其所不闻,戒慎乎其所不睹”,这一句话已经把天机道尽。孔子他能写出这两句话来就肯定在深山里待过。他是修成以后才在世上到处去游说,劝人为善。我看到有文章说孔子穷得饭都吃不上,还到处游荡(流浪)。那是世俗中人说的,事实上哪是这么回事。他有三千弟子,过去读书的人都是有钱的人,一个弟子给他一两黄金的话,他就三千两黄金;再加上七十二大贤成材了至少给师父三两黄金。你看他还缺少什么的?他早就成富翁了。 为什么他还去要饭?这就是所谓修行的人不储钱财。一旦修了以后,就视金钱如粪土。所以他在陈梁“遇患难而操玄歌,操玄歌而不忧”。遇到饭都吃不上,他还在弹琴唱歌呢。这就是圣贤之举,悠闲自在。我们凡夫俗子有这种心境吗? 《周易》里讲的很清楚“闭关养阳,商货不通”,就是讲生意都停止了,大家都来闭关养阳气,孔子在《周易,十翼》里也谈到此事。 那有的人就问了:“孔子身边有个学生,他怎么死得那么早?”那是因为他的(孔子的学生)登泰山而望千里之外有个匹练(就是白马),他的神已经脱了,等于是尸解,他连千里之外白马都看得清楚。孔子当时哭了。他炼成但没有把身体养好,弄得把(自皮?)丢下了。你看孔子顺其自然吧,顺其自然不会出问题。 现在,有的人在外面搞法术,家里面就出事情,就是因为破坏了因果关系。这个人和人有(因果)关系,硬要在中间插一手。说是那个人附体了,这个人附体了,你管他附体不附体,反正有账他就得讨,欠钱还账是正常的,你要从中间去挡一下干什么,那不是破坏了这因果关系了嘛,所以受到了自然的……,家里面就要出事。修大道的人就不是这样。你们看我上面讲的简单不简单呢? 胜奇:不简单。 师曰:你们听到的应该是最简单的了。 胜奇:我们觉得不简单。 师曰:所以我一再要求你们能在德上下功夫。自古以来(大道)只传有德的人。无德的人他是无法问津的,无法望其项背的。 海涛:师父你能不能把你修炼的过程给我们说说,特别象九零前后,我们刚开始认识你的时候,你挺瘦的,是因为炼功而瘦的还是因为怎么样的? 师曰:真理是不加辩驳的,真理是不讲理论的。一有理论,就有偏见。这叫“多言数穷”,话说的再多抵不得一个死字,我解释得那么多也没有用。唯愿大家能够从实践里面自取,《周易》里面叫“真履实践”。 士良:希望师父早日修成来渡我们。 师曰:“迷时师渡,悟时自渡”,这是《坛经》里面讲的话。所以释迦牟尼在《金刚经》里说的好“我应灭度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我实无灭度一众生”,就是说众生应自渡。为什么释迦牟尼说要渡尽众生,而我们还是众生,还没被渡尽?那是因为谁得到法谁去修行,释迦之所以说渡,那就是他愿意把口诀传给有缘的人。口诀传给了你就渡你,你还要自己去修。 你们要把《六祖坛经》看好,《六祖坛经》是一无价的珍宝。因为这是修成人写的书,值钱。没修成的人的书尽量不要看,没有意思。得口诀的人的书有价值,没得口诀的人,搞文字推导的人写的书一文不值。所以读书也要具备慧眼,不要乱读。《六祖坛经》要读,《金刚经》要读,《道德经》要读,《大学》,《中庸》要读。涵养要跟得上(才能读而受益)。 要不你就一字不识,师父怎么讲你就怎么做,那倒也好。就怕那些半坛醋,说他不懂他懂一点,你讲他懂一点他(却)又什么(都)不知道,这些人很难渡。所以要么就一字不识,要么就是大智慧,聪明得不得了,一点,他就信这是这么回事,就坚信不疑。就怕中间那种人,你说他没知识,他又有一点;你说他有一点,他又狐疑满腹。这些人(很)难修的。我呢,说我没知识吧,我还确实有点知识,说我有知识吧,我又怕狐疑,所以我索性干脆就研究透了,将三教经典都给你搞透,就再没有狐疑了,我也用不着再看了。说来说去他们都说的是这个,只不过他们说得更隐秘。 修德的人得道可以成仙,成圣,成佛,不修德的人得道可以成魔,成怪。一字之差,完全就变了。善人可以感回宇宙的善气,恶人可以感回宇宙的恶气,这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也叫同类相感而生。宇宙之气也有善恶,凡物皆有善恶,万物皆有善恶。 宇宙里的一切都有善恶,你心念正,万善必集,都感到你的身上;你心念邪万恶必聚,都聚到你的身上来了。一念之间的差距非常大。所以菩萨是怕因不怕果。众生是怕果不怕因。此话你们明白吗?众生非要等到事情出现了坏的结果时才觉察;菩萨可不是这样,他这一念之中马上就把坏的念头灭掉,不能在脑海中停留。一念之起是因,一旦产生事实的结果那就(是)果。所以众生不要等到产生了事实的结果以后才弄得哆哆嗦嗦。菩萨不是这样,菩萨修行只是在一念之间,一念起之时就看到善恶,马上就灭掉恶。例如小偷,若一起这一念马上灭掉,那就不至于去偷,不至于造成事件。若一起这一念他不注意灭掉,这是因,后来干脆干吧,果就出来了,被抓起来他才怕了。而菩萨是怕因不怕果,因为他无因自然无果,他不造因自然就没有果。反过来讲,我们念头在一刹那间就有差别,你如果能发现这个问题并注意的话,那就能万善必集。若一刹那间恶念即起则万恶必聚。 所以一个行善的人他周围都是善人,一个行恶的人他周围都是恶人。例如,打麻将的人他们都在一起,吸鸦片,吸毒的他们都在一起;搞是非的人他们总是在一起,修行的人总是在一起,搞科研的人总在一起。你们看是不是。(众笑)。这就叫物以类聚。搞是非的人总是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张三怎么样,李四怎么样,本来没有的事的越传越真,纷纷扬扬,面目全非。搞是非的人就是是非人。爱修行的人总爱和修行的人在一起。你们如果不修行我们也坐不到一起,谈不到这么多。是不是这个道理。如果你们不修行,你们这么忙,辛辛苦苦地赚钱,辛辛苦苦地为前途着想,晚上多睡一觉就多做一个梦:明天就发财了,还不早点回去,别把梦给耽误了。(众笑)。 所以这个气非常重要。天地之间有三等人,一等人是至善之人,生下来就是这样,抱着吃亏不占便宜之心,一心只想着别人,这种人是大善人;另一种人,生下来就处处坑人,一举一动,一丝一微都想着别人不如他,这种人叫大恶之人;还有一种人是该善的时候他还能善一善,该恶的时候他还恶一恶,这种人是多数。大善人是少数,大恶人也是少数。例如有些人屡次犯罪,屡次坐牢,从牢里出来还屡次去干坏事,这种人就是大恶人。他明知杀人放火要出事情,会去坐牢,他还要这样做。那就是当时爹妈感孕的时候,精,卵子结合的刹那间,感应的是宇宙的恶气,恶气那时就已经感应进去了,就成了顽石一个,不能教化。有的人生下来就眉清目秀,有的人一看就是混球一个。这都是天地之间的善恶之气所感,是不是,你们有这个感觉吧。你们在座的都是眉清目秀,对吧。这都是宇宙的善气所集,秀气所临。有的人一看就是混球一个,你跟他百说说不通,万说说不通,你说了半天,最后他还去干坏事,(但)一般的人都(是)可以向善方面转化(的)。 我们对人施舍若没有钱,硬是(施)舍不起的。但这一言之下却可以使人得无量之福。例如这个人要去干坏事,你就劝他不要去做坏事。他马上感觉到温暖,不去偷了。这一言之下他就可以获无量之福。你看咱这施舍多大。没钱给人家,心里头感到这些要去做坏事的人真可怜,有这一念也算是不错的施舍。就怕有这种念头:“唉,到牢里去吧,省得你成天在社会上……”有的人就这样想。 我从前面讲的修行的大道之理,然后讲到后面我们的行善积德,一句话就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这是我们修行的根本,不要丢了,我看这样修道就有望。你们趁着现在还能干的时候,世俗之缘还未尽的时候,你们发财的就发财,但不要忘了道。抽个时间还要给自己充电。如果有机会又确实有这个了道之愿,就把家庭安排好,要让家庭支持你,那时你再入关修道,反过来再渡他们。这叫自利而后方能利他,否则自利利他就只是一句空话,没有用。现在有些人自己还没有渡,就来渡别人,那都是不懂。自己还没有渡得了河,还要到河里面去救别人;自己还不是纯金子,还非得要给别人纯金子,哪有啊,没有。 很简单,就是希望你们自己能尽力去做,尽自己所能去做。把家庭安排好,不要有牵挂。我,辛苦这么年,但我觉得我很幸运,虽然有这么多坎坷,在生活中多曲折,在社会上受到过诽谤,受到过打击,但我对修道从来有动摇过。纵然很多人说可能是迷信,这可能是假的,但我得了口诀,我知道这是真的,我心里有数。我会告诉他这是真。若你要跟我学,来了便来,你要走就走,没缘了也是你自己所造。所以对我来说一切的不顺,造成了我一切的顺,世缘不足而造成了我修行的缘,你看有多好啊,真是上天有眼。 你要修道就必须能够把家庭安排好,把太太安排好,把父母安排好,同时,自己又能够对世俗之间的事做到嘎然而止,这一点我觉得挺难。现在有那么多人可能有这个机会,宝林这对夫妻,他们是有善根之人,能坐下来听;还有安明这一对,她(安明的太太)这是有善根,能来听,我问她这是不是迷信,她相信这不是迷信;你看张科……,以后那就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一旦我解决了这世俗之事,我觉得我就象断了线的风筝,我觉得到哪里我都很自在,真是无挂碍。当然,这种无挂碍是一种散的,我们闭关时那种无挂碍更好。那
/
本文档为【隐修前的叮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