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细胞结构与生物膜系统专题

细胞结构与生物膜系统专题

2010-08-19 29页 doc 1M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88836

暂无简介

举报
细胞结构与生物膜系统专题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第二单元 细胞结构与生物膜系统 第4课时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和细胞核 对应训练 1.(2007年上海,7)下图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 ( ) 答案 A 解析 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排列时亲水性的头部排列在外,疏水性的尾部排列在内。磷脂分子是流动的,可以发生侧移、翻转等。蛋白质分子镶嵌或...
细胞结构与生物膜系统专题
taoti.tl100.com 你的首选资源互助社区 第二单元 细胞结构与生物膜系统 第4课时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细胞膜和细胞核 对应训练 1.(2007年上海,7)下图是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 ( ) 答案 A 解析 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排列时亲水性的头部排列在外,疏水性的尾部排列在内。磷脂分子是流动的,可以发生侧移、翻转等。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的骨架中,蛋白质分子也可以在膜上移动。 2.存在于细胞膜上,在细胞与细胞之间起“联络作用”的文字或语言的是 ( ) A.磷脂分子 B.蛋白质分子 C.糖蛋白 D.载体 答案 C 解析 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也就是目中所说的“联络作用”,这里起联络作用的物质是细胞膜上的糖被即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质构成的。 3.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下图(颗粒的多少示浓度的高低),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B.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C.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D.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甲的浓度是细胞外高于细胞内,物质乙的浓度正好相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自由扩散和主动运输,前者是指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环境进入低浓度环境,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后者主要是被细胞吸收的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并消耗能量。 4.(2008年海淀模拟)如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内吞”和“外排”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C.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D.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答案 D 解析 内吞和外排是膜流动性的具体体现,内吞是通过膜外表面的糖被识别,消耗能量进入细胞内;细胞分泌是高尔基体“出芽”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物质排到膜外,因此,有部分高尔基体膜的成分转移到细胞膜;细胞排出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直接通过细胞膜,以被动运输、主动运输等方式进行。 5.以下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核膜为双层膜,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很多核糖体 B.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都是一定的 C.细胞核内的液体叫做细胞液 D.核孔是包括DNA在内的高分子物质任意通过的通道 答案 A 解析 在不同的细胞内,核仁的大小和数量是不同的,经研究发现,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如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中核仁数目较多,体积较大;而在一些蛋白质合成不活跃的细胞(如精细胞、肌细胞等)中,核仁很小或根本没有(因为核仁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细胞核内的核孔虽是某些大分子的运输通道但并不是任意通过的通道,并且细胞核内的DNA分子一般只在核内贮存或复制,并不进入细胞质。核膜由双层膜构成,外膜的外表面附着有许多核糖体,是正确的。 6.有人把变形虫的核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短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特点后,预测出a~d四个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推测理由①~④。请选出预测现象和推理均正确的一个组合 ( ) 推测现象: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几天后核将再生,能正确活动;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会反复进行数次无丝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将更加旺盛 推测理由:①核能抑制细胞的过度分裂;②没有核的细胞也具备分裂的能力;③如果没有核,就不能制造出合成众多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④许多生物结构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 A.a与④ B.b与③ C.c与② D.d与① 答案 B 解析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失去后不可能再生;变形虫失去细胞核以后,细胞质中指导蛋白质合成的RNA就不再合成,蛋白质最终失去来源,几天之内细胞就会死亡。失去细胞核的变形虫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失去细胞核以后,细胞质的活动明显减弱。 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酵母菌有核膜,而固氮菌没有 B.酵母菌有细胞膜,而固氮菌没有 C.黑藻细胞有线粒体,而蓝藻细胞没有 D.黑藻细胞有内质网,而蓝藻细胞没有 答案 B 解析 原核生物具备细胞膜,并且有惟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 8.(经典易错题)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没有细胞器,但有细胞壁 B.无成形的细胞核,但有染色体 C.能进行转录、翻译过程 D.进行有丝分裂、遵循遗传定律 答案 C 解析 原核细胞中无染色体,无复杂的细胞器,但有裸露的DNA、核糖体,有DNA就可进行转录、翻译过程。由于原核细胞中无复杂的细胞器、无染色体,所以不能进行有丝分裂,生殖也是无性生殖,所以不遵循遗传定律。 关于物质运输方式的综合考查 【例1】某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 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 )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内吞 D.外排 答案 A 解析 图②显示随着外界溶液浓度的增加,细胞吸收这种物质的速度加快,当膜上的载体达到饱和时,吸收速度不再增加;图④显示,随着外界氧气浓度的增加,细胞吸收此物质的速度也加快,说明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有关,应为主动运输方式。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对比 【例2】(2007年北京理综,1)水绵、蓝藻、黑藻全部 ( ) A.是真核生物 B.含有叶绿体 C.是自养生物 D.能有丝分裂 答案 C 解析 水绵、黑藻是真核生物,有叶绿体,有成形的细胞核,能进行有丝分裂;而蓝藻为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和叶绿体,不能进行有丝分裂。题中所列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生物,故A、B、D错误,选C。 1.(2008年广东,2)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 ) A.甲运输被促进 B.乙运输被促进 C.甲运输被抑制 D.乙运输被抑制 答案 D 解析 乙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在去除蛋白质的同时,也去除了参与运输的载体,因此乙物质的运输将受到抑制。 2.(2008年江苏,2)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损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 ( ) 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水 C.神经细胞吸收K+ D.肺泡细胞吸收氧气 答案 C 解析 若线粒体DNA受到损伤,线粒体不能完成正常功能,则耗能生理活动受影响最大。A为协助扩散,B、D项为自由扩散,均不消耗能量。神经细胞吸收钾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故其受影响最大。 3.(2007年广东理科基础,46)人体淋巴细胞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 ) A.蛋白质和多糖 B.多糖和脂质 C.脂质和核酸 D.蛋白质和脂质 答案 D 解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4.(2007年广东,28)离体培养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对甘氨酸的吸收功能丧失,且这种特性在细胞多次分裂后仍能保持。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多选) ( ) A.细胞对氨基酸的需求发生变化 B.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缺失或结构发生变化 C.细胞壁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通透性降低 D.诱变处理破坏了细胞中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 答案 ACD 解析 紫外线诱变后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需求不会改变;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诱变后的细胞仍具分裂能力,说明其催化ATP合成的相关酶系没有被破坏。 5.关于发菜、变形虫、光合细菌和小麦在结构上的共性,不正确的是 ( ) A.都有细胞膜 B.都有细胞质 C.都有细胞核 D.都有遗传物质 答案 C 解析 发菜和光合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细胞核。 探究实验的解题思路 (2008年青岛质检)某实验小组要对“低温是否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进行实验探究,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组装渗透装置两套,分别编号为1、2。 ②在两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分别加入等量的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保持管内外液面高度相等。③对两组装置进行不同处理:1组用水浴锅加热至37℃,2组的烧杯外加冰块降温。 ④两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几分钟后观察记录漏斗的液面刻度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是通过测定水分子通过膜的扩散即 作用速率来进行探究的。 (2)此实验的自变量是 ;为了直观地表示相对速率,用 作为因变量。 (3)该实验可能的结果与结论: ①若1组漏斗液面比2组高,则说明 。 ② 。 ③ 。 (4)如果上述实验结果证明了“低温能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那么对于生物活细胞来讲,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① 。 ② 。 答案 (1)渗透 (2)渗透系统所处的不同温度环境 漏斗液面高度的变化 (3)①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减慢 ②若2组漏斗的液面比1组高,则说明低温会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且运输速率加快 ③若1、2组漏斗的液面高度相同,则说明温度高低并不影响物质的跨膜运输 (4)①低温会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从而影响其功能 ②低温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呼吸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析 该实验是通过处于不同温度条件的渗透系统中漏斗液面高度的变化,探究温度对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此自变量应为渗透系统所处的不同温度环境,因变量是漏斗内液面高度的变化。低温可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代谢,低温还可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 变式训练 (2008年广州模拟)科学家在用电子显微镜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之前,已经能够确定细胞膜的存在了。你认为当时确定细胞膜存在的依据最可能是 ( ) A.动物细胞有明确的边界 B.植物细胞有明显的固定形态 C.细胞能够分裂 D.物质进出细胞受到控制 答案 D 解析 电子显微镜未使用前便已推测出细胞膜的存在,最重要依据是:物质进出细胞受到控制。 1.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 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性 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 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答案 C 解析 磷脂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磷酸“头”部(c)是亲水端,脂肪酸“尾”部(a)是疏水端。细胞膜为细胞的边界,在细胞膜的外侧分布着具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而在细胞膜的内侧没有糖蛋白分布,因此,依据糖蛋白的分布可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细胞膜上蛋白质(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于正常机体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 ) A.具有信息转换功能的受体蛋白 B.具有运输功能的载体蛋白 C.具有识别功能的糖蛋白 D.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答案 D 解析 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时,突触后膜(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膜)上的受体蛋白具有信息转换作用,能将化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载体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具有运输作用;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上,具有识别作用;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指的就是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只有在异常条件下(过敏反应),才吸附在某些细胞膜上。 3.变形虫在细胞核被移除之后仍能消化已吞噬的食物,但不能摄取食物,也不能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电镜下观察到退化的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由此可以说明 ( )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B.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答案 C 解析 变形虫摄取食物,以及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属于生物的基本生命活动。当细胞核被移除后,这些生命活动不能进行,说明细胞核具有控制生命活动的功能。 4.(2009年南京质检)下列元素中最可能构成细胞膜的一组是 ( ) A.C、H、O B.C、H、O、N C.C、H、O、Fe D.C、H、O、N、P 答案 D 解析 本题实际上是考查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磷脂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N、P,所以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C、H、O、N、P。 5.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赫尔什科和他的同事发明了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叫免疫化学法。若对细胞膜进行化学免疫标记,则标记的物质可能是 ( ) A.磷脂 B.固醇 C.蛋白质 D.糖类 答案 C 6.自2006年7月下旬以来,有关四川“怪病”——猪链球菌病导致多人死亡的消息成为世界各地媒体关注的焦点。 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体为一种细菌——猪链球菌,下列关于猪链球菌的推测错误的是 ( ) A.遗传物质是DNA B.没有核膜 C.不含核糖体等复杂细胞器 D.具有细胞壁 答案 C 解析 本题结合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有关疾病,考查学生对原核生物结构的掌握情况。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只有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他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原核生物有细胞壁和核糖体,不含有高等动物复杂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等。 7.(2008年徐州调研)下列有关生物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均与物质转运有关 B.能与某些糖结合,形成细胞与细胞间联络的文字 C.与神经递质结合,引起神经细胞的兴奋或抑制 D.膜蛋白的结构具有特异性 答案 A 解析 生物膜上的蛋白质有些作为载体专门转运物质,有些作为受体在细胞通讯中起传递信息的作用。 8.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 C.蓝藻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也能形成染色体 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 答案 C 解析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都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只在细胞分裂时期呈现染色体状态;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内的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染色质),也不可能进行有丝分裂。 9.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 )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 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答案 A 解析 因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且油滴内部贮油,所以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头部向油滴外,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 10.一系列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荧光抗体免疫标记实验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下图表示了人、鼠细胞融合过程,研究中分别将带有绿色荧光能与人细胞膜上HLA抗原特异结合的抗体和带有红色荧光能与小鼠细胞膜上H-2抗原特异结合的抗体加入细胞培养液,对人、鼠细胞进行标记。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要使实验现象明显,可以适当提高细胞培养液的温度 B.选取不同生物细胞进行融合是因为不同生物细胞表面抗原差异较大 C.实验表明不同种细胞可以杂交,而同种生物细胞不能进行融合 D.实验结果可以直接证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细胞融合过程中一些概念、原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他们对生物学热点领域的发展关注的情况。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细胞代谢旺盛程度、环境温度等呈正相关;由于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结构基本相似,因而同种或不同种生物细胞可以相互融合;人鼠细胞融合实验中,由于采用了免疫荧光标记法,而同类生物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相似程度很大,因而难以找到特异性蛋白,采用异种生物细胞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11.如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对该图有关内容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①②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完成信息的传递 C.①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③为磷脂双分子层,作为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答案 C 解析 如图所示,①是指多糖,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层;①和②构成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的外侧。 12.(2009年杭州模拟)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 B.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C.适当提高温度将加快②和③的运动速度 D. b过程不需要ATP,a过程未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这一生理特性 答案 D 解析 图中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分子,Ⅰ为膜外(外侧有糖蛋白),Ⅱ为膜内。a方式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载体协助的主动运输,b方式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协助的自由扩散。肝细胞内合成尿素,通过肝细胞膜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到细胞外,故A项正确;细胞间的识别、免疫和细胞的癌变与膜上的糖蛋白有关,故B项正确;适当提高温度,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故C项正确;b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是正确的,但a主动运输需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能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故D项错误。 13.汉麦林(hammerlin)的实验如图所示,将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先在近核处切断,再在近杯处切断(a),此中间的茎(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但将此杯切断后,不能再生第二杯(d)。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 ) A.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决定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 D.条件不足,不能得出实验结论 答案 A 解析 本题以实验为载体,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将单细胞的地中海杯状藻在近核处切断,再在近杯处切断 (a),此中间的茎(b)置于海水中可再生一杯(c),可判断杯状藻藻杯的形态由细胞核或细胞质或由细胞核、细胞质共同控制;但将此杯切断后,不能再生第二杯(d),说明杯状藻藻杯的形态只由细胞核控制。 14.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代表水进入细胞内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 (2)细胞膜上具有识别作用的结构是由图中的 (填标号)参与组成的。 (3)若此细胞为癌细胞的细胞膜,则膜上含量变化较大的是(填标号) 。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 (5)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中,与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成正相关关系的物质标号是 。 (6)如果此为神经细胞膜,则当其由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时,Na+的流动过程是编号 。 答案 (1)b a (2)C (3)C (4)b、c、d (5)A (6)e 解析 在识别细胞膜时,应根据细胞膜的组成物质本身的特点进行判断,有糖蛋白(糖侧链)的一侧为细胞膜的外侧。判断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还是被动运输,要从浓度差、能量两个方面分析。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他们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都不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需要消耗能量。根据这些分析图中信息:b、c、d都是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顺浓度梯度运输的,是被动运输。水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神经元产生兴奋引起Na+内流,恢复静息电位时再外流,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 15. (2008年盐城模拟)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20年前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一成果打破了当时流行的不能用抗生素治疗胃病的医学教条。图示为幽门螺杆菌细胞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幽门螺杆菌细胞由于具有结构[3] ,因此称为 细胞。 (2)幽门螺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共同的结构有 。 (3)幽门螺杆菌细胞壁[1]的主要成分与真核细胞的不同,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细胞器[5]的功能是 。 (4)若要探究幽门螺杆菌的结构[3]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应如何操作,请写出简要操作思路。 答案 (1)拟核 原核 (2)[1]细胞壁、[2]细胞膜、[4]细胞质、[5]核糖体 (3)纤维素和果胶 合成蛋白质 (4)将结构[3]分离出来,加入双缩脲试剂,观察是否有紫色反应发生 解析 图中[1]为细胞壁,[2]为细胞膜,[3]为拟核,[4]为细胞质,[5]为核糖体。欲验证是否存在蛋白质,应选用双缩脲试剂。 16.(2008年徐州模拟)2003年诺贝尔生物学奖授予美国的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膜通道(水通道和离子通道)方面做出的贡献。这两位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对彻底揭开水和离子跨膜运输的机理以及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大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物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可见水通道和离子通道实际是由细胞膜上的 形成的。 (2)物质进入细胞都要通过细胞膜,在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细胞后,脂肪酸、Na+进入细胞速度会明显减慢的 是 。 (3)物质通过细胞膜与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分钟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均匀分布。 ①有人认为该实验不够严密,其原因是缺少 。 ②本实验可以通过相同的时间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分布的情况判断实验结果,还可以通 过 。 ③该实验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1)蛋白质 (2)Na+ (3)①对照实验 ②红色和绿色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时需要时间的长短来判断 ③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会加快、加强 解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从资料中获得有用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审题。 第5课时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二)——细胞质 对应训练 1.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 ] (细胞器)。 (2)吞噬细胞能够摄取外来的异物,如细菌等的外排过程体现了⑤的 性。 (3)控制动植物性状的物质主要位于[ ] 中。 (4)如果要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应首先除去细胞壁,应选用 进行操作。 (5)在一个植物细胞内由⑥产生的某气体物质扩散到⑩中被利用,最少要穿过 层生物膜。 (6)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 ] 和[ ] 。 答案 (1)① 中心体 (2)流动 (3)④ 细胞核 (4)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5)4 (6)⑦ 高尔基体② 内质网 解析 本题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合在一起考查,要求学生准确记忆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细胞中各结构的功能。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有四方面:叶绿体、中心体、细胞壁、大液泡。成熟植物细胞不含有中心体,而有大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应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植物体细胞杂交时,要先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再进行细胞融合,除细胞壁应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细胞内参与蛋白质加工的细胞器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图中的A、B、C、D是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其中D细胞含有光合色素。请分析回答: (1)上图中,图 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 。 幽门螺杆菌可产生尿素酶、蛋白酶、磷脂酶,其中的 (酶)可直接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进而破坏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2)上图所示细胞中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填代号)。 (3)B细胞的某种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之后,按照 (用箭头和结构名称表示)的方向运到细胞外。 (4)与B细胞相比,A细胞中特有的能产生ATP的结构是 。 (5)A、B、C细胞中的哪些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6)图A所示细胞是否是理想的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为什么? 答案 (1)C 没有以核膜为界线的细胞核 蛋白酶和磷脂酶 (2)A、D (3)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 (4)叶绿体 (5)A、B中的质基因和C中的全部基因 (6)不是。该细胞中含有颜色较深的叶绿素,对显色反应有遮蔽作用 解析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为界线的细胞核,因此C、D是原核细胞,C有鞭毛,是细菌,D有光合作用片层结构,是蓝藻。胃黏膜中含磷脂和蛋白质,因此幽门螺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和磷脂酶可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 (2)图A是植物细胞,含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图D是蓝藻,有光合作用色素,可进行光合作用。 (3)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经内质网、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由细胞膜排出。 (4)图B表示动物细胞,动、植物细胞中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都能产生ATP,除此以外,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也能产生ATP。 (5)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遗传,质基因及原核生物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6)鉴定还原糖宜选取白色或近乎白色的实验材料,图A细胞中含颜色较深的叶绿素,对显色反应有遮蔽作用。 3.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 ( )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B.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C.低倍镜对焦,转用高倍镜,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并减少进光量,调焦观察 D.高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观察 答案 A 解析 考查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使用显微镜时,应在低倍镜下对焦。欲使用高倍镜继续观察,则首先要在低倍镜下将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同时调节光圈,增加进光量。 4.(2008年海淀模拟)下列是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有关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A.不选幼根做实验材料,因为根细胞无叶绿体,其细胞质也不流动 B.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不会随着光照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C.细胞中叶绿体的移动是细胞质流动的标志 D.植物细胞质流动的速度标志着该细胞同化作用的强弱 答案 C 解析 细胞质流动是所有活细胞都具有的生命现象;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随光照强度和方向而改变,如光照较弱时则以叶绿体较大的一面对着光源,以增大光的吸收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观察细胞质的流动是以叶绿体为标志的,流动的速度标志着细胞代谢的强弱。 细胞亚显微结构图解的识别与判定 【例1】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属于 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 和 ,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 。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 。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 (请填写图中标号)。 答案 (1)原核 无核膜(无成形细胞核) (2)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膜 (3)纤维素 8、10、11、12 解析 (1)观察甲图可知该“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可判定为原核细胞。(2)乙图为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一些共同的细胞结构,如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都有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膜为具有生物活性的选择透过性膜。(3)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构成,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有关,对应图中序号分别是11、10、12、8。 变式训练 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 ;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 ,图中结构[ ] 起重要作用。([ ]中填标号) (2)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 。 (3)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4)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 ,图乙细胞 。(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答案 (1)乙 甲 1 大液泡 (2)线粒体(3)A (4)①③⑤ ②④⑤ 解析 植物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叶肉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含有大液泡,能进行渗透吸水,不能进行增殖;根尖生长点细胞是不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含有叶绿体,无大液泡,能进行增殖。(1)根据叶绿体有无或大液泡有无或细胞的形状特点,可确定甲为叶肉细胞,乙为根尖生长点细胞;甲因有大液泡,所以在30%的蔗糖溶液中能发生质壁分离,而乙不能。(2)在所有细胞器中,只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才具有双层膜结构。(3)叶绿体和线粒体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为其生理活动过程中都能产生水,都有ATP的产生,都有基粒结构(二者结构和功能不同);但线粒体消耗氧气,叶绿体产生氧气,叶绿体有片层结构,线粒体则有嵴结构。(4)叶肉细胞是已分化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再增殖,但仍可进行生命活动,所以仍有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根尖生长点细胞能继续增殖,在增殖过程有染色体结构出现,在分裂间期也有mRNA出入核孔。 1.(2008年上海春季,22)某项科学研究认为,碳酸饮料中的苯甲酸钠类化合物可严重破坏人体肝细胞中线粒体的结构。线粒体是细胞内 ( ) 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B.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合成脂质的主要场所 D.形成纺锤丝的主要场所 答案 B 解析 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2.(2008年广东理基,38)细胞内各细胞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对图中结构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不同植物细胞内其数量基本相同 B.是植物合成蛋白质的主要细胞器 C.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细胞器 D.含有DNA和RNA,是决定植物遗传的基本单位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细胞器为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场所。 3.(2007年江苏生物,8)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ATP 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C.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D.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 答案 A 4.(2006年江苏高考,2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水稻主动吸收Si需要根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 B.甲状腺细胞能够接受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D.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答案 C 解析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总是相适应的。细胞主动吸收某种离子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同时消耗能量;激素的识别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RNA(生物大分子物质)主要在细胞核内形成,进入细胞质是通过核孔,同样,细胞质中的某些物质(如某些酶)进入细胞核内,也是通过核孔这一结构;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并非mRNA。 5.(2006年广东生物,4)不在内质网上合成或加工的生物分子是 ( ) A.抗体 B.胆固醇 C.维生素D D.核酸 答案 D 解析 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核酸主要在细胞核内合成,它的合成与内质网无关。 实验工具显微镜的使用 现有如下材料和用具,欲观察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及光照强弱对叶绿体分布的影响,请选择最理想的材料完成实验并回答问题。 材料和用具:藓类的小叶、菠菜叶、棉花叶、玉米叶、200 W灯泡、25 W灯泡、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等。 (一)实验原理 高等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主要存在于 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可以用 显微镜观察它的形态和分布。 (二)实验步骤 (1)取材:选取最理想的材料 三份。该材料最理想的原因是 。 (2)将上述三份材料分别放在载玻片中的清水滴中,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3)将三个临时装片分别放在200 W、25 W的白炽灯和暗处,处理5 min。 (4)观察:先用 观察,找到相应的细胞,然后转动 ,换上 镜,调节 使视野亮度适宜,最后调节 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三)实验现象 (1)叶绿体的形态: 。 (2)在弱光下,叶绿体以其 面朝向光源,好处是 ;在强光下,叶绿体以其 面朝向光源,好处是 。 答案 (一)叶肉 高倍 (二)(1)藓类的叶 藓类植物的叶子薄而小,叶片是单层细胞,叶绿体清楚,不需加工即可进行观察 (4)低倍镜 转换器 高倍 光圈 细准焦 (三)(1)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2)椭球体的正 便于接受较多的光照 椭球体的侧 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变式训练 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请回答: (1)为什么选用黑藻的幼嫩叶片而不是幼根作为材料观察细胞质流动? (2)如果先用高倍镜观察,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3)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随 的强度和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答案 (1)幼叶中存在叶绿体,便于细胞质流动的观察,而幼根中无叶绿体,细胞质流动没有明显的参照物,不便于观察(2)可能会找不到观察对象,还可能会出现高倍镜镜头压破玻片(损坏镜头)的情况(3)光照 解析 (1)幼叶中有叶绿体这一参照物,可较清楚地观察到细胞质流动,而幼根中无叶绿体,细胞质流动由于没有参照物而不便于观察。(2)应该先用低倍镜找到观察对象,并将其移动到视野中央后再换高倍镜,否则可能找不到观察对象,甚至弄(坏)脏镜头。(3)光照影响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能够加速细胞质流动。 1.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答案 B 2.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这样一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使荷叶呈绿色,荷花呈红色的物质各分布在 ( ) A.叶绿体和细胞质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叶绿体和液泡 D.细胞核和细胞质 答案 C 解析 叶子的颜色由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中的色素显示,而花的颜色是由分布在液泡中的花青素表现的。 3.如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能产生ATP的结构有1、2、5 B.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穿过的磷脂双分子层的层数为4层 C.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色素 D.3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答案 C 解析 在所给的植物细胞模式图中,1为线粒体,2为叶绿体,3为细胞核,4为液泡,5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所以A项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双层膜细胞器,二者进行气体交换要通过四层膜,B项正确;2中含有多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而4中不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但含有花青素,C项不正确;D项准确地说明了细胞核的功能,正确。 4. (2008年衡水模拟)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②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③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④遗传信息均储存在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中 ⑤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基本相同 ⑥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⑤ C.只有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 D 解析 细胞中都具有膜结构,膜结构共有的是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新陈代谢活动中都可由ATP直接供能;无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遗传物质都是DNA;密码子具有通用性;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完成的,保持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 5. (2008年盐城模拟)叶肉细胞和肌肉细胞内都具有,而蓝藻细胞内不具有的结构是 ( ) A.线粒体和中心体 B.染色体和核糖体 C.内质网和叶绿体 D.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答案 D 解析 叶肉细胞与肌肉细胞是真核细胞,有典型的细胞器,其中动物细胞无叶绿体,而高等植物细胞无中心体。蓝藻是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无其它典型的细胞器。 6.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本文档为【细胞结构与生物膜系统专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