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07_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2010-08-20 34页 ppt 136K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764238

暂无简介

举报
07_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null第七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第七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与疾病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外膜(outer membrane):含孔蛋白(porin), 通透性较高。 ◆...
07_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null第七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第七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与疾病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外膜(outer membrane):含孔蛋白(porin), 通透性较高。 ◆内膜(inner membrane):高度不通透性,向内 折叠形成嵴(cristae)。含有与能量转换相关的蛋白 ◆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含许多可溶性酶、 底物及辅助因子。 ◆基质(matrix):含三羧酸循环酶系、线粒体基因 达酶系等以及线粒体DNA, RNA,核糖体。null ·执行氧化反应的电子传递链 ·ATP合成酶 ·线粒体内膜转运蛋白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线粒体组分分离方法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线粒体酶的定位线粒体的化学组成线粒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线粒体干重的65~70%) ◆脂类(线粒体干重的25~30%): ·磷脂占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 内膜主要是心磷脂。 ·线粒体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 0.3:1(内膜);1:1(外膜) 三、氧化磷酸化三、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 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与细胞中氧自由基的生成、细 胞凋亡、细胞的信号转导、细胞内多种离子的跨膜转运及 电解质稳态平衡的调控有关。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的分子基础 ●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Chemiosmotic Hypothesis, Mithchell,1961) ●质子动力势的其他作用 ●线粒体能量转换过程略图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氧化磷酸化过程实际上是能量转换过程,即有机 分子中储藏的能量高能电子质子动力势ATP ◆氧化(电子传递、消耗氧, 放能)与磷酸化(ADP+Pi,储能) 同时进行,密切偶连,分别由两个不同的结构体系执行 ◆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 chain)的四种复合物,组成两种 呼吸链:NADH呼吸链, FADH2呼吸链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 ◆ATP合成酶(ATP synthase)(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电子传递链的四种复合物(哺乳类)电子传递链的四种复合物(哺乳类) ◆复合物Ⅰ: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含42个蛋白亚基,至少6个Fe-S中心和1个黄素蛋白。 作用:催化NADH氧化,从中获得2高能电子辅酶Q; 泵出4 H+ ◆复合物Ⅱ: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是电子传递体而非质子移位体) 组成:含FAD辅基,2Fe-S中心, 作用:催化2低能电子FADFe-S辅酶Q (无H+泵出) ◆复合物Ⅲ:细胞色素bc1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包括1cyt c1、1cyt b、1Fe-S蛋白 作用:催化电子从UQH2cyt c;泵出4 H+ (2个来自UQ, 2个来自基质) ◆ 复合物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 二聚体,每一单体含13个亚基, 三维构象, cyt a, cyt a3 ,Cu, Fe 作用:催化电子从cyt c分子O2 形成水,2 H+泵出, 2 H+ 参与 形成水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四种类型电子载体:黄素蛋白、细胞色素(含血红素辅基)、 Fe-S中心、辅酶Q。前三种与蛋白质结合,辅酶Q为脂溶性醌。 ◆电子传递起始于NADH脱氢酶催化NADH氧化,形成高能电子 (能量转化), 终止于O2形成水。 ◆电子传递方向按氧化还原电势递增的方向传递(NAD+/NAD最低, H2O/O2最高) ◆高能电子释放的能量驱动线粒体内膜三大复合物(H+-泵)将H+从基 质侧泵到膜间隙, 形成跨线粒体内膜H+梯度(能量转化) ◆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膜上不对称分布ATP合成酶(磷酸化的分子基础)ATP合成酶(磷酸化的分子基础)◆分子结构 ◆线粒体ATP合成系统的解离与重建实验证明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由两个 不 同的结构体系执行, F1颗粒具有ATP酶活性 ◆工作特点:可逆性复合酶,即既能利用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的能量合成 ATP, 又能水解ATP将质子从基质泵到膜间隙 ◆ATP合成机制—Banding Change Mechanism (Boyer 1979) ◆亚单位相对于亚单位旋转的直接实验证据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化学渗透假说内容: 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当高能电子 沿其传递时,所释放的能量将H+从基质泵到膜间隙,形成H+电化 学梯度。在这个梯度驱使下,H+穿过ATP合成酶回到基质,同时 合成ATP,电化学梯度中蕴藏的能量储存到ATP高能磷酸键。 ◆质子动力势(proton motive force) ◆支持化学渗透假说的实验证据该实验表明: ·质子动力势乃ATP合成的动力 ·膜应具有完整性 ·电子传递与ATP合成是两件相关而又不同的事件质子动力势的其他作用质子动力势的其他作用◆物质转运 ◆产热:冬眠动物与新生儿的Brown Fat Cell 线粒体产生大量热量 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叶绿体(Chloroplast)的形态结构 ●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一、叶绿体(Chloroplast)的形态结构一、叶绿体(Chloroplast)的形态结构●叶绿体与线粒体形态结构比较 叶绿体内膜并不向内折叠成嵴;内膜不含电 子传递链;除了膜间隙、基质外,还有类囊体; 捕光系统、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酶都位于类囊体 膜上。 ●叶绿体超微结构 二、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 二、叶绿体的功能—光合作用 (photosynthesis) Photosynthesis:(1)光合电子传递反应—光反应(Light Reaction) (2)碳固定反应—暗反应(Dark Reaction) ●光反应 ●暗反应(碳固定) ●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关系图光反应光反应 在类囊体膜上由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 子吸收、传递光能,水光解,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生成高能电子), 进而通过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将电能转换为活跃化学能, 形成ATP 和NADPH并放出 O2 的过程。包括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形成高能电子 (由光系统复合物完成,光合作用单位的概念) ◆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 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需说明以下几点: ①最初电子供体是H2O,最终电子受体是NADP+。 ②电子传递链中唯一的H+-pump是cytb6f复合物。类囊体腔的 质子浓度比叶绿体基质高,该浓度梯度产生的原因归于: H2O光解、cytb6f 的H+-pump、NADPH的形成。ATP、 NADPH在叶绿体基质中形成。 ③电子沿光合电子传递链传递时,分为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和 循环式光合磷酸化两条通路。循环式传递的高能电子在PSⅠ 被光能激发后经cytb6f复合物回到PSⅠ。结果是不裂解H2O、 产生O2,不形成NADPH,只产生H+跨膜梯度,合成ATP 。 暗反应(碳固定) 暗反应(碳固定) 利用光反应产生的ATP 和NADPH,使CO2还原为糖类等有机物,即将活跃的化学能最后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积存于有机物中。这一过程不直接需要光(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卡尔文循环(Calvin cycle)(C3途径) ◆C4途径或 Hatch-Slack循环 ◆景天科酸代谢途径 第三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第三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半自主性细胞器的概念: 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自主性);但编码 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 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 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 ●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mtDNA /ctDNA形状、数量、大小 ●mtDNA和ctDNA均以半保留方式进行自我复制 ●mtDNA复制的时间主要在细胞周期的S期及G2期, DNA先复制,随后线粒体分裂。ctDNA复制的时 间在G1期。 复制仍受核控制 mtDNA /ctDNA形状、数量、大小mtDNA /ctDNA形状、数量、大小◆双链环状(除绿藻mtDNA,草履虫mtDNA) ◆mtDNA大小在动物中变化不大,但在植物中变化较大高等植物,120kbp~200kbp; ◆人mtDNA:16,569bp,37个基因(编码12S,16S rRNA;22种tRNA;13种多肽:NADH脱氢酶7个亚基,cyt b-c1复合物中1个cytb,细胞色素C氧化酶3个亚基, ATP合成酶2个Fo亚基) 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蛋白质合成● 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蛋白质的种类十分有限 ●线粒体或叶绿体蛋白质合成体系对核基因组具有依赖性(7-4) ●不同来源的线粒体基因,其表达产物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 ●参加叶绿体组成的蛋白质来源有3种情况: ◆由ct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 ◆由核DNA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 ◆由核DNA编码,在叶绿体核糖体上合成。 三、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三、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线粒体蛋白质的运送与组装 ◆定位于线粒体基质的蛋白质的运送 ◆定位于线粒体内膜或膜间隙的蛋白质运送 ●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及组装第四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第四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线粒体的增殖:由原来的线粒体分裂或出芽而来。 ●叶绿体的发育和增殖 ◆个体发育:由前质体(proplastid)分化而来。 ◆增殖:分裂增殖二、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二、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内共生起源学说(endosymbiosis hypothesis) ●非共生起源学说内共生起源学说内共生起源学说◆叶绿体起源于细胞内共生的蓝藻: Mereschkowsky,1905年 ◆Margulis,1970年:线粒体的祖先-原线粒体 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叶绿体的祖先是原核 生物的蓝细菌(Cyanobacteria),即蓝藻。 ◆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 ◆不足之处 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内共生起源学说的主要论据◆基因组在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与细菌相似。 ◆有自己完整的蛋白质合成系统,能独立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合成机制有 很多类似细菌而不同于真核生物。 ◆两层被膜有不同的进化来源,外膜与细胞的内膜系统相似,内膜与细菌 质膜相似。 ◆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与细菌的繁殖方式相同。 ◆能在异源细胞内长期生存,说明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的自主性与共生性 的特征。 ◆线粒体的祖先很可能来自反硝化副球菌或紫色非硫光合细菌。 ◆发现介于胞内共生蓝藻与叶绿体之间的结构--蓝小体,其特征在很多方面 可作为原始蓝藻向叶绿体演化的佐证。 不足之处不足之处◆从进化角度,如何解释在代谢上明显占优势的共生体反而 将大量的遗传信息转移到宿主细胞中? ◆不能解释细胞核是如何进化来的,即原核细胞如何演化为 真核细胞?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因组中存在内含子,而真细菌原 核生物基因组中不存在内含子,如果同意内共生起源 学说的观点,那么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中的内含子 从何发生?非共生起源学说非共生起源学说◆主要内容:真核细胞的前身是一个进化上 比较高等的好氧细菌。 ◆成功之处:解释了真核细胞核被膜的形成 与演化的渐进过程。 ◆不足之处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实验证据不多 ◆无法解释为何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菌在DNA分 子结构和蛋白质合成性能上有那么多相似之处 ◆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DNA酶、RNA酶和核糖体 的来源也很难解释。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能否起源于细菌的核区? 线粒体主要酶的分布 线粒体主要酶的分布 酵母线粒体主要酶复合物的生物合成酵母线粒体主要酶复合物的生物合成
/
本文档为【07_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