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教育心理学(适用于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者)_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

教育心理学(适用于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者)_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

2010-08-20 6页 doc 228KB 46阅读

用户头像

is_803936

暂无简介

举报
教育心理学(适用于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者)_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 科目:教育心理学(适用于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者) 《教育心理学》答案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相反,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规律创设有效的教...
教育心理学(适用于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者)_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
科目:教育心理学(适用于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者) 《教育心理学》答案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相反,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探讨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规律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提供学习资源、安排学习活动、设计师生互动过程、管理学习过程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以年龄差异为例,年龄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水平的差异。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它们是任何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内在条件。无论群体差异还是个体差异,学生都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教师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基本的心理特性,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3.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例如,教材的题材、结构以及难度既要适合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又要最有效率地提高学生现有水平;既要适合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特点,又要考虑到教学的有效性。教育心理学也探讨教学内容编选的心理学依据。 4.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在不断更新,从简单的实物、口头语言、本、录音、录像,直到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媒体已成为教学中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因素,不仅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的大小,而且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日益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所关注的一项独特的课题。 5.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等)、教学设施(如桌椅、黑板和投影机等)以及空间布置(如座位的排列等)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教学环境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因此,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试卷结构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题型比例: 选择题40% 填空题20% 简答题30% 论述题10% 认知层次比例: 识记30% 理解50% 运用20% 标准样卷(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陶行知B.廖世承C.潘菽D.蔡元培【B】 2.若50人中只有5人通过某一测验题目,那么该题的难度为A.10%;B.90%;C.55%;D.45%【B】 3.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达到多少的儿童?A.130;B.140;C.150;D.160【B】 《教育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2.教师 3.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过程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1.总论(第一章) 2.学生与学习心理(第二章一第十一章) 3.教学与教师心理(第十二章一第十五章)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掌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二、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1.童年期 2.少年期 三、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一)关于学习准备 (二)关于关键期      第二节小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1.单维思维 2.思维的不可逆性 3.自我中心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1.多维思维 2.思维的可逆性 3.去自我中心 4.具体逻辑推理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二、认知发展阶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三、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一)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三节小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一)人格的含义 (二)人格的发展阶段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一18岁) (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含义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自我意识的涵义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1.生理自我 2.社会自我 3.心理自我 (三)自我意识对人格发展的影响 三、社会性发展 (一)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二)小学儿童的社会性交往      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一)认知方式差异 1.场独立与场依存 2.沉思型与冲动型 3.辐合型与发散型 (二)智力差异 1.智力与智力测量 2.智力的差异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一)性格的概念 (二)性格的差异 1.性格的特征差异 2.性格的类型差异 (三)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三、特殊儿童的心理与载育 (一)特殊儿童的概念 (二)特殊儿童的类型 1.智力超常儿童 2.弱智儿童 3.学习困难学生 4.聋、哑、盲儿童 (三)特殊儿童的教育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学习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三)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一)桑代克的经典实验 (二)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一)斯金纳的经典实验 (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强化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    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一)苛勒的经典实验 (二)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一)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二)教学观 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一)意义学习的实质 (二)意义学习的条件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 (二)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 2.学习观 3.学生观   第四章学习动机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一)动机及其功能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2.学习期待与诱因 二、学习动机的种类 (一)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二)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三)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 二、需要层次理论 三、成就动机理论 四、成败归因理论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一)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二)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二)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三)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四)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二、迁移的种类 (一)正迁移与负迁移 (二)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三)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四)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三、迁移的作用      第二节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 (二)共同要素说 (三)类化说 (四)关系转换说 二、现代的迁移理论      第三节迁移与教学    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一)相似性 (二)原有认知结构 (三)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二、促进迁移的教学 (一)精选教材 (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第一节知识学习概述    一、知识的类型 (一)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 (二)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二、知识学习的类型 (一)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1.符号学习 2.概念学习 3.命题学习 (二)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1.下位学习 2.上位学习 3.并列结合学习 三、知识学习的作用      第二节知识的获得    一、知识的直观 (一)知识直观的类型 1.实物直观 2.模象直观 3.言语直观 (二)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 (1)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选用 (2)词与形象的配合 2.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二、知识的概括 (一)知识概括的类型 1.感性概括 2.理性概括 (二)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提供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第三节知识的保持    一、知识的遗忘及其原目 (一)遗忘及其进程 (二)遗忘的理论解释 1.痕迹衰退说 2.干扰说 3.动机说 二、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技能的一般概述 一、技能其特点 二、技能的种类 (一)操作技能 (二)心智技能 三、技能的作用 第二节操作技能的形成 一、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一)操作定向 (二)操作的模仿 1.操作模仿的含义 2.操作模仿阶段的动作特点 (三)操作的整合 1.操作整合的含义 2.操作整合阶段的动作特点 (四)操作的熟练 1。操作熟练的含义 2.操作熟练阶段的动作特点 二、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一)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二)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三)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四)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第三节心智技能的形成    一、原型定向 二、原型操作 三、原型内化    第八章学习策略   第一节典型的学习策略    一、认细策珞 (一)复述策略 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形式多样化 4.划线 (二)精细加工策略 1.记忆术 2.做笔记 3.提问 4.生成性学习 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三)组织策略 1.列提纲 2.利用图形 3.利用表格 二、元认知策珞 (一)策略 (二)监视策略 (三)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一)学习时间管理 1.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2.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3.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二)学习环境的设置 (三)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第二节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 一、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二)内化性原则 (三)特定性原则 (四)生成性原则 (五)有效的监控原则 二、学习策略训练的方法 (一)指导教学模式 (二)程序化训练模式 (三)完形训练模式 (四)交互式教学模式 (五)合作学习模式    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第一节问题解决概述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 (一)问题 1.有结构的问题 2.无结构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 1.目的性 2.认知性 3.序列性 二、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发现问题 (二)理解问题 (三)提出假设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 (一)问题的特征 (二)已有的知识经验 (三)定势与功能固着 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1.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2.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3.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1.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2.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3.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第二节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及其特征 (一)创造性的含义 (二)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1.流畅性 2.变通性 3.独创性 二、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一)环境 (二)智力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三)个性 1.具有幽默感 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 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 4.喜欢幻想 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6.有独立性 三、创造性的培养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 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1.保护好奇心 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3.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 4.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1.发散思维训练 2.推测与假设训练 3.自我设计训练 4.头脑风暴训练    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二)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 2.态度的情感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第二节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0—12岁)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二、小掌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二)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三)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第三节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依从 (二)认同 (三)内化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识水平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一、有效的说服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利用群体约定 四、给予恰当的奖励及惩罚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二、小学生中易产生的心理障碍 (一)儿童多动综合征 (二)学习困难综合征 (三)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四)儿童厌学症 (五)儿童强迫行为 三、心理建康教育的意义 (一)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三)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第二节 心理评估 一、心理评估及其意义 (一)心理评估的含义 (二)心理评估的两种参考架构 (三)心理评估的意义 二、心理测验 三、评估性会谈 (一)倾听 (二)鼓励 (三)询问 (四)反映 四、其他方法 (一)观察法 (二)自述法 第三节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及其目标 二、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一)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二)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三)改善学生认知的方法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及其意义 1.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2.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 3.指引学生学习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 (一)认知目标 1.知识 2.领会 3.应用 4.分析 5.综合 6.评价 (二)情感目标 1.接受 2.反应 3.形成价值观念 4.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5.价值体系个性化 (三)动作技能目标 1.知觉 2.模仿 3.操作 4.准确 5.连贯 6.习惯化 三、教学目标的表述 (一)行为目标 (二)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四、任务分析   第二节组织教学过程    一、教学事项 (一)引起学生注意 (二)提示教学目标 (三)唤起先前经验 (四)呈现教学内容 (五)提供学习指导 (六)展现学习行为 (七)适时给予反馈 (八)评定学习结果 (九)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二、教学方法 三、教学媒体 四、课室教学环境   第三节选择教学策略    一、以教师为主导的载学策略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一)发现教学 (二)情境教学 (三)合作学习 三、个别化教学 (一)程序教学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 (三)掌握学习 第十三章课堂管理 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 一、课堂管理及其功能 二、影响课室管理的因素 (一)教师的领导风格 (二)班级规模 (三)班级的性质 (四)对教师的期望 第二节课堂群体的管理 一、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三、群体动力的表现 (一)群体凝聚力 (二)群体规范 (三)课堂气氛 (四)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1.吸引与排斥 2.合作与竞争 第三节课堂纪律的管理 一、课堂纪律的性质 (一)课堂纪律的概念 (二)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 3.任务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二、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一)课堂情境结构 1.班级规模的控制 2.课堂常规的建立 3.学生座位的分配 (二)课堂教学结构 1.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 2.课程表的编制 3.教学过程的规划 三、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 (一)问题行为的性质 (二)问题行为的类型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 2.采用行为矫正以及心理辅导来处理课堂问题行为 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 第一节教学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一、教学评价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二)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 二、教学评价的分类 (一)形成性评价和性评价 (二)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三)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四)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三、教学评价的功能   第二节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一、标准化成就测验 (一)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含义及特点 (二)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二、教师自编测验 (一)测验前的计划 (二)自编测验的类型 1.客观题 2.主观题 (三)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2.效度 3.区分度 三、非测验的评价技术 (一)案卷分析 (二)观察 1.行为检查单 2.轶事记录 3.等级评价量表 (三)情感评价 四、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 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第一节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一、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二、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三、教师的期待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一、课时计划的差异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三、课后评价的差异 第三节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一、教师成长的历程 (一)关注生存阶段 (二)关注情境阶段 (三)关注学生阶段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二)微格教学 (三)对教学经验的反思
/
本文档为【教育心理学(适用于小学教师资格申请者)_自考笔记 自考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