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世纪戏剧

2010-08-23 4页 doc 38KB 79阅读

用户头像

is_866273

暂无简介

举报
中世纪戏剧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早期的戏剧 对于文艺复兴之前的人们,戏剧还没有失去与宗教仪式的联结,还关系到生长与死亡的季节更替,关系到崇拜、庆祝和振作精神的普遍需要。因此在这时的戏剧中,整个群体(既包括表演者,也包括观赏者)都参与其间。 ——William Tydeman: The Theatre in the Middle Ages, Cambridge, 1978, p.1. 中世纪以民族俗语写作的戏剧,最初也同样是宗教剧。其中英语和法语的宗教剧较早地出现于12世纪;一般而言,这两个语种的文学成就在中世纪后期也仍然比较突出。除去大量的...
中世纪戏剧
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早期的戏剧 对于文艺复兴之前的人们,戏剧还没有失去与宗教仪式的联结,还关系到生长与死亡的季节更替,关系到崇拜、庆祝和振作精神的普遍需要。因此在这时的戏剧中,整个群体(既包括演者,也包括观赏者)都参与其间。 ——William Tydeman: The Theatre in the Middle Ages, Cambridge, 1978, p.1. 中世纪以民族俗语写作的戏剧,最初也同样是宗教剧。其中英语和法语的宗教剧较早地出现于12世纪;一般而言,这两个语种的文学成就在中世纪后期也仍然比较突出。除去大量的宗教剧之外,英语的“民间戏剧”(Folk Plays)和法语的“非宗教剧”(Non-religious Plays)后来也曾形成了一定的模样,成为城市戏剧(Civic Drama)发展当中的重要因素。而用德语、西班牙语等民族俗语写作的戏剧作品,还较多地停留在圣餐仪式剧的阶段。(请参阅Carl J. Stratman: Bibliography of Medieval Drama, New York, 1972) 在英语和法语的世俗戏剧中,古罗马的喜剧传统以及中世纪的宗教剧传统,都留有相当显著的痕迹。西方研究者认为:甚至在罗马帝国的早期,闹剧的色彩就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戏剧形式之中。 当时的闹剧与后世的“Farce”还不尽相同,而主要是从发源与西西里的希腊滑稽模拟剧(Mime)沿袭而来。对于这种闹剧形式的热衷,在极度世俗化的气氛中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按照通常的看法,希腊滑稽模拟剧就是“将闹剧情节中最粗俗的形式与一定的道德教训结合起来,并且使之关联到当下的现实生活。” (Karl Young: The Drama of the Medieval Church, 上卷,第9页。)也许只有这种戏剧形式最能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需求,其一是实际上比较低级的观众欣赏兴趣,其二是教会与戏剧创作者的执着的喻世目的。这也恰好符合中世纪晚期戏剧创作者的两种基本的观念背景,即:他们一方面从硕果仅存的普劳图斯、泰伦斯、米南德等人的剧作中承袭了古代戏剧的娱乐性传统,另一方面也熟知正统基督教思想对罗马戏剧的一贯抨击,比如从德尔图良的《论表演》(De Spectaculis)开始就是如此。 哑剧(Pantomime)与闹剧(Farce)的起源不同,本来是受到上流社会欣赏的。最初的哑剧可能与文学性戏剧在一定程度上的衰落有关,人们试图为戏剧情节的叙述加入某些舞蹈和形体表演的成分,后来还伴有音乐。在戏剧对话尚不充分的情况下,甚至直到中世纪仍有一些戏剧是由一个演员高声朗诵、其他演员配合朗诵默默地做一些动作。 在整个中世纪的前半期,希腊戏剧和罗马戏剧湮没无闻,而只有上述的滑稽表演和哑剧得以保存。这或许是因为,它们较多地脱离了正式的戏剧舞台,而融入了民间的娱乐活动当中。所以到中世纪戏剧兴起之时,哑剧、闹剧、或滑稽模拟剧所承传的,首先都是一种民间的趣味。 另一方面,12世纪以后的宗教剧常常离开教堂,采取一种露天表演的形式。这既使宗教剧当中受到教堂限制的因素进一步减少,又使更多的世俗观众有机会将世俗的接受习惯和鉴赏反馈给宗教剧。许多研究者认为:正是这种世俗化最终使中世纪的戏剧从教堂走向了城市。但是也有一些人提出证明:世俗因素的介入并不是中世纪戏剧离开教堂的原因,教会在戏剧进入城市的街头之后,仍然是中世纪戏剧的主要角色、并继续参与其演出和创作;直到宗教改革时期,宗教剧才被迫停止。 ……用欧洲民族俗语写成、并在表演手段上也趋于多样化的宗教剧,为中世纪后期的世俗戏剧提供了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戏剧形式。与此同时,来自欧洲乡村的“民间戏剧”(Folk Plays)也将自己的特色融汇到城市的戏剧活动之中。 据研究者考证:在早期的农业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自然四季的更替联系极为密切;古代的原始宗教仪式以及种种庆典,在相当程度上都是对自然节令的表现和呼应。到基督教清除了异教的影响之后,中世纪欧洲乡村的节令庆典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比较单纯的舞蹈和滑稽表演。民间戏剧就被认为是由此演变而来。 ……据记载,欧洲的民间戏剧活动直到16世纪仍然存在。而中世纪晚期欧洲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宗教戏剧更多地走出教堂,也使戏剧得到了一些新的功能和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乡村习俗的庆典与城市街头的游行统统成为戏剧表演的特征,甚至相当多的宗教剧也采用这样的方式…… 在此基础上,一些新的戏剧作品逐渐占领了欧洲城市的街头。虽然它们大都还是演绎传统的宗教题材,而且带有相当明显的民间戏剧的特色,但是它们毕竟已经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活动,被赋予了“城市戏剧”(Civic Drama)的称谓。 城市戏剧的“世俗性”,实际上主要并不在于其题材,而是在于其表演形式。根据资料,当时到处都有城市戏剧的演出,但是剧作的内容不仅仍然与教堂中的宗教剧相似,而且在1378年前后甚至将《圣经》的主祷文也变成一种“主祷文剧”(Paternoster Play);1446年前后还有演绎布道文的“教义剧”(Creed Play)。不过,迎合城市化生活以及普遍的世俗趣味的表演方式,使这些宗教题材的戏剧越来越减少了神圣的意味。对此,即使是教会中力图持守传统的虔敬者,也已经无力改变。 ——杨慧林、黄晋凯著《欧洲中世纪文学史》,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250-255页。 在古罗马帝国的废墟上,欧洲经历了近十个世纪的政教合一的专政统治。历史上习惯上把这个阶段称为“中世纪”。 公元六世纪,受到天主教会严酷迫害与弹压的古典戏剧寿终正寝;调和了罗马因素与蛮族因素的流浪艺人奔走于城乡之间,戏剧沦落为丧失合法存在的单纯娱乐形式;及至九、十世纪,在天主教堂的弥撒仪式过程中,戏剧才得以重新萌芽。深受天主教会正统势力严酷迫害的戏剧存在之所以能够从教堂弥撒仪式中获得新生,正是因为源于异教民俗节庆的丰饶仪式因素也同样是基督教本身所固有的内在成分,而只有这种丰饶仪式因素才是戏剧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不论是传统戏剧,还是现代派戏剧都愿意从古希腊戏剧中找到支持自己戏剧理念的依据,而对于中世纪的戏剧,比较而言,人们对于它对后世戏剧的影响却缺乏重视。中世纪往往被简单化为“黑暗的中世纪” ——你们在坟墓里寻找何人,噢,追随基督的人?                                    ——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稣,噢,天使。                                   ——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他已经复活了。   你们去吧,宣告他已从坟墓里复活。   这三两句对话出自公元九世纪瑞士圣加伦修道院的复活节弥撒仪式,表现的是《新约》圣经中三位玛利亚前往埋葬基督的坟墓随后受到天使启示的情节,通常称作“你们寻找何人”附加段。[v]这一首附加段不仅宣告了耶稣基督的死而复生,而且标志着西方戏剧在基督教教堂仪式中的复活。 中世纪戏剧从宗教仪式发展中而来,戏剧本身的目的不在于娱乐,而在于以具体、直观的,向民众,(大部分是文盲)宣传宗教教义。因此,尽管中世纪戏剧在内容上充满了神秘的宗教色彩,而在表现形式上则近乎自然主义。更重要的是,中世纪欧洲的意识形态使中世纪人相信世界或者整个宇宙就如一位慈祥的祖母,一切安排妥当、有序,人所需要做的就是接受和服从,而不是探寻,追问。所以,戏剧中失去了古希腊戏剧那对诸如“人从哪里来?我是谁?”这样涉及生死和人生意义的探求,而更注重现世的生活。这样的文化背景和需求必然造成戏剧“自然主义的庸俗细节”,舞台机关制造的新奇刺激的场面和效果,满足观众的浅层感官刺激。同时,宗教教义被直观化,物化,现世化地接受。 从宗教仪式中走出了中世纪戏剧。从1501年的蒙斯演出的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当时宗教剧演出的情况。在这次演出中,“为了表现天堂乐园,草皮和树丛都移植到乐园里来,树上缀有真假相间的花果,还曾经搜求不少鸟兽动物放养期间,在一片水池中还养殖了新鲜的鱼。为了表现阿伯拉罕之牺牲而宰杀了一只羊,祭台上点燃起献祭的火焰。关节活动的巨龙张牙舞爪,口吐烟火,消耗了大量硝石合火药。为了表现洪水,在毗邻闹市的屋顶上用水桶储存了大量的水,到洪水爆发时,水就从屋顶上倾泻下来。” 自然主义的布景下,宗教人物被日常生活化。《杀害亚伯》中的该隐被塑造成一个无知、暴躁、没有理智、粗鄙野蛮的家伙。与其说这个形象是在表现嫉妒的后果和叛逆,不如说是表现了中世纪农民的特征。宗教剧中的人物形象总是源于中世纪的日常生活,无论是耶稣基督或是圣母玛丽亚都被表现为与常人无异。 从上述布景描述和人物塑造中可以看到神秘主义的宗教内容以自然主义的表现手法处理,中世纪的戏剧远没有了古希腊戏剧对形而上事物的希冀。没有精神交流的表演使崇高,神秘的事物被通俗化、简单化为生活常识。 奇迹剧   礼拜剧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世俗化,从13世纪起,由市民代替教士,由拉丁语改用方言,并转移到教堂外演出,情节也日益复杂,增加了市俗的喜剧成分,成为独立的戏剧形式。但内容仍以搬演圣经故事和圣徒事迹为主,称为神秘剧或奇迹剧。15世纪,奇迹剧在英国各地广泛演出,通常是在圣诞节、复活节、基督圣体节等宗教节日举行,有时要延续三四天,舞台设在城市广场或可移动的大马车上。不同行会分别负责演出与本行业有关的剧目,如船业公会演出《建造方舟》,面包业公会演出《最后的晚餐》等。   奇迹剧传世的共有4个组剧。即切斯特组剧(25出)、约克组剧(48出)、威克菲尔德组剧(32出)和考文垂组剧(42出)。威克菲尔德组剧根据其手稿保存者的名字,又称为托内莱组剧。约克组剧中的《十字架受难》用罗马士兵的残暴和玩世不恭衬托耶稣受难,以表现悲壮氛围见长。威克菲尔德组剧中的《建造方舟》、《牧羊人剧二》则以富于生活气息和喜剧色彩著称。在奇迹剧中,现实人物与传说人物同时出现;情节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悲剧和喜剧、崇高与滑稽因素掺合在一起。这些特点对以后的英国戏剧,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戏剧有着重要影响。 道德剧   道德剧产生于14世纪下半叶,从教堂的布道仪式演变而来,也是一种宗教剧,以宣传教义、进行道德劝诫为目的。它采用中世纪常用的寓意手段,把各种道德品质拟人化。现存最早的一部是《牢不可破的城堡》(约1440),此剧写“人类”从青年到老年的生活,描绘了“人类”灵魂中善与恶的斗争,这一主题是以后的道德剧中经常出现的。最著名的《人人》出现于约1495年,剧中“死亡”奉上帝之命召唤“人人”赴死,“人人”求助于他的世俗朋友,如“美丽”、“友谊”、“知识”、“力量”等,但最后只有“善行”陪着他,并挽救了他的灵魂。其他著名的道德剧还有《安全的摇篮》、《人类》等。 道德剧在英国中世纪比较流行,演出的目的主要是教育大众道德问题 道德剧 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向人们宣扬基督教道德规训的戏剧形式。其表现主题、剧情结构、角色安排和演出形式均有一定的套路模式。道德剧所要表达的主导思想基本上就是“人的堕落与救赎”:剧中人物抽象而富于寓意,都是基督教神学概念的人格化再现——主人公总是泛指和代表世间所有基督徒的“人”,他不断地受到善恶两方面势力的争夺;起初他会受到世俗利益、贪欲或恶念的诱惑而堕落,后来又会经过那些象征着基 督教道德的人物的劝戒而弃恶从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善恶双方的激烈对峙往往成为此类剧目戏剧冲突之所在。道德剧一般选择固定的空场作为演出场地,但是并不根据圣经故事规定的场景来安排舞台,它的舞台设置仍须遵循一定的神学思想。
/
本文档为【中世纪戏剧】,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