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2010-08-26 8页 pdf 112KB 1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10645

暂无简介

举报
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专   稿· 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张春兴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 ,台北 ,10610) 摘  要  近年来西方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发展取向提出强烈批评。综合各家所论 ,心理学以往发展的困境乃是 由于 : (1)自哲学心理学到科学心理学对人性解释的理论始终纷歧 ,以致无法形成常规科学条件 ; (2)科学心理 学自始即标榜自然科学而缺独立意识 ; (3)强调科学方法 ,忽视人性特质而陷入削足适履困境。因此 ,今后国 内心理学的发展势不能再全盘西化 ,而应在人性特质与本土文化基础上吸取西方心理学精义 ,针对国...
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专   稿· 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张春兴 (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 ,台北 ,10610) 摘  要  近年来西方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发展取向提出强烈批评。综合各家所论 ,心理学以往发展的困境乃是 由于 : (1)自哲学心理学到科学心理学对人性解释的理论始终纷歧 ,以致无法形成常规科学条件 ; (2)科学心理 学自始即标榜自然科学而缺独立意识 ; (3)强调科学 ,忽视人性特质而陷入削足适履困境。因此 ,今后国 内心理学的发展势不能再全盘西化 ,而应在人性特质与本土文化基础上吸取西方心理学精义 ,针对国人心理 特质研究发展出属於自己的理论与应用心理学。本文最后提出的四会能力教学构想 ,希望对本土文化取向应 用心理学的研究发挥一点抛砖引玉作用。 关键词 : 常规科学  需要特征  科学方法前提  人性特质前提  本土文化取向  四会能力教学   观察近 20 年来心理学的发展 ,当可发现 ,国内 与西方心理学在取向上呈现明显差异。国内心理学 界一如往昔奉西方心理学为圭臬 ,且两岸三地均呈 蓬勃发展趋势 ;各大学相继增设心理学系所 ,各相关 院系不断加开心理学课程。这显示现社会对心理学 的需要增加 ,心理学的知识广受重视。然在西方心 理学界却呈现另种不同景象 ,非但历来因理论纷歧 而阻滞心理学发展的问题再度扩大 ,甚至对多年来 原已形成的“心理学是科学”的共识也遭到质疑。美 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克 ( Koch ,1985) 曾指出 ,心理学 自一百多年前脱离哲学以来 ,一直未能成为独立科 学 ,且因受其本身条件限制 ,心理学将来也永远不可 能发展成为独立科学[1 ] 。科克认为 ,现有的心理学 知识 ,在性质上只不过是些堆积的资料 ,其中绝大多 数并非科学研究结果。除科克外复有多人相继对心 理学提出类似抨击 ( Robinson ,1985 ; Henley ,1989 ; Robins et al. ,1998 ; Glassman ,2000) ,因而引起近年 来西方心理学界对以往心理科学取向的检讨与反 省[2 ] [3 ] [4 ] [5 ]。本文之撰写 ,拟从历史的观点分析心 理学发展的困境 ,并管见未来可能的出路 ,用以就教 於学界先进。 1  从范式更替看心理学欠缺科学条件   现代心理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源於古代哲学 ,惟 就二者脱离哲学后之发展历程看 ,显然有两点不同 之处 :其一是自然科学发展在前 ,心理科学发展在 后 ,前者始自文艺复兴后的 17 世纪 ,后者则迟至自 然科学发展后两百多年的 19 世纪末方始出现 ,而且 心理科学自始即在理论与方法上以自然科学马首是 瞻。其二是自然科学脱离哲学后即与哲学断绝了亲 子关系 ,对自然界物性变化的解释 ,不再采以往神明 决定一切的看法 ,而改采人能研究自然并利用自然 的观念。心理学脱离哲学之后 ,在思想上与传统哲 学间的脐带一直无法切断 ,对世间人性变化的解释 , 始终围绕着古代哲学留传下来的一些老问题打转。 以下试就此一特点作简要说明。 1. 1  历来对人性问题解释的争议循环不息   自古代希腊哲学开始 ,哲学家即从不同观点对 人性问题提出各执一词的不同解释 ,其中最主要者 有四大争议 : (1) 心身关系问题 ,所争者为心与身究 属单一实体抑或分属两个实体 ,如属单一实体 ,则实 体之运作究竟由何者主控 ;如属两个实体 ,二者间又 存在何种关系 ;由此问题演变成持续至今的唯心论 与唯物论之争。(2)天性与教养问题 ,所争者为人性 特质决定於生前抑或生后 ;由此问题演变成迄无定 论的遗传与环境孰重之争。(3)知识来源问题 ,所争 者为人类的知识得自天赋观念抑或得自后天经验 ; 由此问题演变成的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反复循环 争议不休。(4)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题 ,自由意志原 为 18 世纪浪漫主义哲学思想 ,与决定论相对立 ,所 争者为人的行为究系出於自主抑或决定於外力 ;由 此演变成自然科学研究物性所依循的因果法则能否 用於研究人性的争议问题 ,一直持续到现在。就是 由於自古以来对人性问题之争议不曾休止 ,所以解 释人性的心理学理论始终纷歧 ,哲学心理学时代如 此 ,科学心理学时代亦复如此。 195               心  理  科  学  2002 年  第 25 卷  第 5 期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现代心理学对人性研究依然理论纷歧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於 1879 年在莱比锡大学设 置心理学实验室 ,公认是科学心理学的肇始 ,因而使 冯特获得“科学心理学之父”的荣衔。然从其后心理 学思想的演变看 ,冯特留下的思想并未获得心理学 界普遍支持。其原因是冯特的实验心理学 ,在取向 上乃是企图采化学分析方式研究意识结构 ,以期寻 求争议已久的心身关系问题的答案 ;无如研究开始 不久即再度陷入理论争议之中。以冯特结构主义思 想为基础的第一个学派 ,不久即受到不同理念的其 他学派攻击 ,而导致 20 世纪初期学派对立的局面。 从历史源流看 ,各学派所持的理念均源於前述四大 争议 :结构主义旨在探讨心身关系问题中身体方面 以生理为基础的感觉历程 ;功能主义旨在探讨天性 与教养问题中个体适应环境的功能 ;完形心理学旨 在从理性主义的观点探讨知识的来源 ,并从整体论 观点探讨心身关系问题 ;行为主义旨在探讨天性与 教养问题中后天环境的影响及自由意志与决定论问 题中的外在决定因素 ;而精神分析则旨在探讨自由 意志与决定论问题中内在决定因素。 在 20 世纪 30 年代以后 ,虽然五大学派对立的 局面逐渐消失 ,但心理学理论纷歧的现象仍然持续。 所不同者只是由原来的彼此敌对转变为和平共存而 已。现在心理学的不同理论 ,一般称之为不同取向 , 意谓各家分别遵循各自的理论与方法去研究心理现 象。在诸多不同取向中之最主要者有 : (1)行为论取 向 ,继承早期行为主义研究外显行为之外 ,也接纳其 他学派思想而兼顾内在活动 ,进而演变成新行为主 义 ; (2)精神分析取向 ,原则上继承弗洛伊德思想 ,进 而配合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 ,修正为新精神分析 ; (3)人本论取向 ,代表早期浪漫主义思想的复苏 ,强 调自由意志及人性整体为其中心主张 ; (4)认知论取 向 ,远承理性主义思想 ,近受完形心理学影响 ,强调 研究人必先了解人如何认知世界为其中心思想 ; (5) 心理生物学取向 ,以生物学与生理学的观点研究人 的行为 ,除探讨个体行为的遗传因素之外 ,并企图从 决定论与还原论的观点探讨行为的基本原因。 1. 3  科学心理学发展历程不合於常规科学   现代心理学在名称上虽已定名为科学心理学或 心理科学 ,但其始终理论纷歧的特殊现象 ,在整个科 学领域内是罕见的。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 ( Kuhn , 1962) ,在其所著《科学革命之结构》一书中指出[6 ] , 科学的发展乃是由於周期性科学思想的演变 ;而科 学思想演变的动力 ,除科学方法之进步外 ,主要是由 於人类世界观的改变。科学思想发展到某种程度 时 ,就会形成一种众所共识的世界观 ,进而对科学上 研究的主题、目的、方法等亦采取相似的取向。库恩 称此种科学思想的共识为范式。范式形成后对同领 域的科学家具有规范作用 ;大家均遵从范式去思考 问题、研究问题并建构理论。根据库恩的说法 ,范式 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随时代的演进与人类世界观的 改变而生更易。公元二世纪托勒密首创地心说 ,迄 至 16 世纪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代表人类世界观的一 次革命性改变 ;17 世纪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论 ,其 范式效用长达两百多年 ;20 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修正了牛顿的理论 ,成为新范式 ,代表人类世界观的 再次革命性改变。库恩称此种范式随时代演变而更 替的科学为常规科学。如以库恩 的来检视心 理学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显然是不合於常规科学的。 因此库恩认为现代心理学尚不能称为科学 ,只能称 为“前科学”或“前范式科学”。至於心理学的未来能 否成为合於范式的科学 ,端视其以后发展与研究取 向而定。 2  心理学研究采自然科学取向的难题   尽管现代心理学理论始终纷歧 ,但在心理学界 却存有一项共识 :心理学之成为科学乃是因心理学 的研究采用了科学方法。诚然 ,现代心理学对人性 的研究 ,自始即采自然科学研究物性的取向。自然 科学的研究 ,在基本上采观察、测量、控制、实验等方 法研究物性变化是成功的 ,但同样方法用於人性研 究时 ,由於人性异於物性 ,致使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很 难达到目的。试以下列四点分述其原因。 2. 1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配合的困难   研究方法是手段 ,手段之使用旨在达成研究目 的。心理学的研究 ,原则上同於自然科学 ,都是企图 藉研究方法达到五项目的 : (1) 描述 ,对所要研究问 题的表相予以翔实陈述或 ,做为进一步研究的 基础 ; (2)解释 ,根据研究资料分析发现各因素间的 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 ,藉以解释问题表相背后的真 相 ; (3)预测 ,根据对问题原因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 系的了解 ,预测将来在同类情境下问题重复发生的 可能性 ; (4)控制 ,根据描述、解释与预测所掌握到的 问题性质 ,对造成问题的因素加以控制 ,使同类问题 不再发生 ; (5)应用 ,将研究结果或研究方法扩大应 用於其他方面 ,或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 了达到各项目的 ,科学家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其中 最基本的是观察法与实验法。从方法与目的看 ,三 295 心  理  科  学                   第 25 卷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百多年来自然科学的成就是巨大的 ;在很多方面业 已达到上述五项目的 ,只有少数问题 (如癌症、台风、 地震等)尚在继续研究之中。心理学自许为科学 ,对 人性研究也采与自然科学类似目的与方法。只因研 究对象的不同 ,心理学的研究除了观察实验之外 ,另 外了调查、测验、个案研究及访谈等多种方法。 惟从研究目的看 ,除了对行为的外显表相描述之外 , 对行为原因的解释、预测、控制及应用等 ,几乎都无 法达到预期的目的。何以心理学的研究无法如自然 科学般根据问题表相即可探求表相背后的真相 ? 这 正是心理学研究无法克服的难题。下文将对构成此 等难题的原因试作分析。 2. 2  以人为研究对象不易克服的难题 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 ,而其研究的首要困 难恰是在於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 ,物性 变化的表相与表相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 , 不会因研究者的不同而有所变质。在心理学以人为 对象进行研究时 ,无论研究情境如何精密设计 ,终无 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者主观因素造成的偏差。以素 来公认最严谨的实验法为例 ,心理实验室不同於物 理实验室 ,物理实验室是一个纯属人支配物的物质 环境 ,心理实验室则是一个主试与受试交互影响的 社会情境。在此情境中表面上是主试操纵自变项 (刺激) ,观察依变项 (受试反应) ,从而分析两个变项 之间的因果关系。事实上 ,受试的反应未必直接由 刺激所引起 ,而多半是以刺激为线索针对主试所做 的主观反应。此即心理实验时对自变项与依变项之 间的中介变项无法控制的难题。受试多半了解主试 的假设 ,他们会针对假设 ,凭个人主观表达其反应。 美国心理学家奥恩称此种现象为需要特征 (demand characteristics) (Orne ,1962) ;意谓受试针对主试的 假设 ,表现出他自以为合於需要的行为特征[7 ] 。在 实验情境中 ,受试因主试的影响所表现的需要特征 将会有正负两面 ;如属正面 ,就可能造成自验预言 (self2fulfilling prophecy) ,如属负面 ,就可能出现霍 桑效应 ( Howthorne effect) 。无论是正面或负面反 应 ,总是会影响实验的效度 ,而达不到实验研究的目 的。美国心理学家韦伯与库克研究发现 ( Weber & Cook ,1972) ,在实验情境中受试所表现的需要特 征 ,在心态上分四种类型 : [8 ] (1) 冷漠型 ,对主试的 假设漠不关心 ,其反应只是无所谓的表现 ; (2) 合作 型 ,认同主试的假设 ,尽量做出符合主试要求的反 应 ; (3)反对型 ,否定主试的假设 ,故意做出与假设相 反的反应 ; (4)防御型 ,怀疑实验目的 ,刻意掩饰自己 的本意做出不实的反应。由此可见 ,心理学的研究 虽仿照自然科学方法 ,但由於人研究人所形成复杂 人际关系的影响 ,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相以了 解内在经验的目的。 2. 3  样本代表性不足难以作普遍推论   自然科学研究结果之所以具有高的效度与信 度 ,除了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达到根据问题表相了解 表相背后之真相的目的之外 ,更可根据少数样本物 性特征为代表 ,对同类物性特征予以普遍推论。观 察少数几双蝙蝠生活状态后 ,即可据以普遍推论所 有蝙蝠都是昼伏夜行 ,白昼倒挂在暗处每日睡眠长 达 20 小时之久。反观人类的行为 ,不但有个别差 异 ,而且有团体差异。心理学家虽然也企图根据样 本研究结果普遍推论 ,但样本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一 向受到质疑。由于近年来心理学文化差异意识抬 头 ,心理学家们对以往全盘接受美国心理学知识的 作法有所反省。根据特德希等人对 1969~1979 十 年间的调查研究报告分析发现 ( Tedeshi et al. , 1985) ,每年的社会调查研究中 ,至少有 70 %的受试 是美国大学部的学生[9 ] 。单凭调查美国大学生的 反应 ,既不能用以推论解释一般美国人的社会行为 , 更无法用以推论解释其他国家人的社会行为。格雷 厄姆 ( Grahm ,1992)曾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 1992 年 以前 10 年间美国心理学会所发行 6 种重要期刊中 1500 篇论文的研究对象发现 ,前五年的受试中白人 占 96 % ,后五年的受试中白人占 98 %[10 ] 。只根据 对白人研究的结果 ,自不能推论解释其他有色人种 的心理特质。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如是 ,心理学的书 籍也是如此。史密斯与邦德 ( Smith & Bond ,1993) 曾分析 20 世纪 90 年代在英美两国出版广为流行的 两本社会心理学专书发现 ,在英国出版的专书内容 中取自美国研究占 68 % ,在美国出版的专书内容中 取自美国的研究占 94 %[11 ] 。难怪有人戏称 ,现今 全世界的心理学知识不但已经美国化 ,而且全都变 成了美国白人大学生心理学。在此情形下 ,美国以 外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的心理学者 ,在他们的社会里 推广心理学知识时 ,岂不像热带农业学家向寒带地 区农民推介水稻种植知识一般 ,同样缺乏意义。 2. 4  决定论与还原论科学公设的限制   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向与理论建构 ,原则上是基于 决定论与还原论两项公设。决定论确认自然界的物 性循因果法则变化 ,只要了解其变化原因 ,即可达到 对物性变化解释、预测与控制的目的。还原论确认自 然界任何复杂现象 ,均可化约使之还原为最基本元 395第 5 期               张春兴等 :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素。根据基本元素的性质 ,即可解释复杂现象背后的 真相。自然科学中的基础科学如物理学、化学及生物 学等 ,都是循此二公设进行物性研究 ,而且证明是成 功的。然而此二项公设用之于心理学研究人性时 ,却 受到极大的限制。先就决定论而言 ,决定论与自由意 志何者是支配行为的原因 ,自古以来就是人性特质的 争议之一。在现代心理学诸多理论中 ,精神分析与行 为主义都采决定论取向 ,但两者观点不尽相同。精神 分析强调内在潜意识是决定行为的原因 ,是为精神决 定论 ;行为主义强调外在环境因素是决定行为的原 因 ,是为物质决定论。反对决定论最力的是人本心理 学思想。人本心理学家认为 ,人的行为并非决定于外 在环境或内在不自觉知的潜意识 ,而是根据个体本人 所秉持的理由 ,出于其自由意志所做的主观选择。如 果只凭科学研究应重客观单一标准言 ,人本论的主张 也许不够科学 ,但如从实际生活经验与人性特质复杂 性的角度看 ,则很难否定人本论的观点。否则对财帛 当前有人“见财起意”而有人“路不拾遗”的人性个别 差异现象 ,就无法解释。 再就还原论而言 ,早期结构主义的意识元素分 析的构想 ,与后来行为主义主张的 S - R 心理学 ,在 性质上均属还原论取向。反对还原论最力的是完形 心理学与人本心理学 ,前者主张整体不等于部分之 合 ,认为整体分解为部分之后即失却原来整体的意 义 ;人本心理学反对元素论 ,主张要了解人性就必须 研究完整的个人 ,不能采分析方法或仅只研究人的 片段行为。现代心理学中主张还原论者多系采心理 生物学取向的心理学家。他们主张将复杂的行为还 原到生理基础上 ,企图从大脑的神经功能去寻求行 为的根本原因 ,此即新近特别受到重视的认知神经 科学研究取向。有人乐观地认为 (如 Wilson ,1998) , 认知神经科学发展下去 ,将来可能使心理学一向理 论纷歧的现象消失 ,而成为真正理论统合的科学心 理学[12 ] 。但也有人持相反看法 (如 Glassman , 2000) ,认为如以神经生理做为解释复杂行为的唯一 因素 ,势必陷入行为主义以偏概全的覆辙[5 ] 。甚至 有的心理学家认为 ,认知神经科学所采还原论取向 , 非但无助于科学心理学家理论的统合 ,且极可能因 研究取向过于窄化而伤害其自身的发展。美国心理 学家罗宾斯等人 ( Robins et al. ,1998) ,曾分析美国 出版的四大心理学期刊内引用现代心理学四大理论 取向 (人本论取向除外) 研究论文的次数 ,据以观察 自 1967 至 1995 年之间各思想流派的兴衰趋势[4 ] 。 结果发现 ,在此 28 年期间 ,行为论取向研究论文被 引用次数呈逐年下降趋势 ,精神分析取向研究论文 被引用次数一直维持不增不减的低水平 ,而认知论 取向研究论文被引用次数则大幅成长。此等现象本 在意料之中 ,但令研究者意外的是 ,以心理生物学取 向为基础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论文 ,在心理学重 要期刊中被引用的次数并未显著增加。后经进一步 分析其他学术期刊发现 ,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论文多 被引用在心理科学以外其他自然科学的学术期刊 中。因此 ,罗宾斯等人忧心地指出 ,如此一现象持续 下去 ,认知神经科学非但不能承担统合科学心理学 理论的大任 ,甚至它本身将来很可能从科学心理学 领域中分离出去 ,一变而成为生理学的一个分支。 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之所以未能受到科学心理 学足够的重视 ,主要原因在于其解释人的行为时过 份重视客观的生理基础 ,而忽略了行为背后的主观 心理历程。以构成认知基础的知觉经验为例 ,知觉 是以神经生理为基础的感觉转化而成的纯心理历 程。神经生理传导的外在讯息虽是客观的 ,但经感 觉转化为知觉反应时 ,却是主观的。原因是知觉乃 是个体对外在讯息予以选择、组织与解释的历程 ;选 择、组织与解释三者都是主观的 ;既属主观 ,知觉反 应自将是因人而异。质是之故 ,还原论的理念只能 用于解释以生理为基础的简单行为 ,无法藉以了解 复杂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3  舍牛顿幻想重塑科学心理学新形象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 ,心理学自百多年前脱离哲 学之后 ,成长发展的路途相当难辛 ;既未将自身与哲 学之间的脐带切断 ,更未达到成为独立科学的愿望。 造成心理学发展困境的因素虽多 ,而自始即缺乏独 立意识可能是阻碍其发展的主因。近代物理学的伟 大成就 ,使心理学家由羡慕、嫉妒进而以自然科学家 自居 ,不啻将心理学的大车开进了窄胡同。心理学 史学家黎黑 (Leahey ,1997)指出 ,心理学家就在此种 心态下 ,使心理学界由物理羡妒 (physics envy) 而衍 生了牛顿幻想 (Newtonian fantasy) [13 ] ;幻想心理学 界终会有一天出现牛顿 ,将心理学带到与物理学同 样风光的地步。其实 ,这是心理学界倒果为因的看 法 ;牛顿的伟大是由于他提出的万有引力论使人类 的世界观改变 ;心理学始终理论纷歧 ,自然难有牛顿 出现。近年来心理学界开始对传统心理学取向检讨 反省 ,思考如何舍弃牛顿幻想而重塑科学心理学新 形象。惟反省方向尚未形成共识 ,以下所论是笔者 对此问题思考的两点浅见。 495 心  理  科  学                   第 25 卷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3. 1  改方法前提取向为人性前提取向   牛顿幻想表现在心理学研究上 ,就是科学方法 前提取向 ,强调只有符合科学方法者才被视为心理 学研究的题材 ;如爱情虽被视为人生大事 ,但科学心 理学一直未曾将爱情当做研究主题之一 ,原因是爱 情属主观感情的内在经验 ,不符合科学方法客观理 性原则。科学方法前提取向窄化心理学研究范围的 作法 ,导致其发展陷入困境。美国心理学家罗宾逊 指出 ( Robinson , 1985) ,现代心理学面临“科学”与 “非科学”取向强迫选择的两难[2 ] ;选择科学取向 , 就必须放弃内在主观经验 ,选择包括内在主观经验 , 就必须承担心理学不是科学的缺点。在此两难困境 下 ,就产生了现今流行的各类主题兼容与科学及非 科学方法并蓄的折衷主义取向。基于此义 ,笔者建 议今后的科学心理学宜改方法前提取向为人性前提 取向 ,并将心理学的定义明订为“心理学是研究人性 的科学”,适可与“自然科学是研究物性的科学”相 对 ,以彰显心理学的特性。至于人性一词的意涵 ,笔 者认为宜包括四方面概念 : (1) 人性所指为全人 ,心 理学研究应包括人性表现的内在与外在一切活动 , 心理学研究虽以外显行为为起点 ,但研究目的则旨 在了解内在的人性 ; (2) 人性异于天性 ,人性包括天 性与习性 ,是天性与教养的融合 ,先天遗传的特质与 后天环境中受社会文化影响而获得的一切心理特 质 ,均应视为心理学研究的题材 ; (3)人性异于物性 , 物性循自然法则变化 ,只须按客观合理方向解释即 可 ,对人性变化的解释 ,除同时考虑客观与主观两面 之外 ,又须兼顾合理与合情 ,合理合情是人性 ,然合 情不合理也是人性 (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甚至合理 不合情也是人性 (如赌性难戒) ; (4)人性的异质性大 于同质性 ,人性个别差异之外又有团体差异 ,而人性 的差异除少部分由先天决定外 ,大部分是后天环境 中受社会文化影响养成的。基于对人性的全面认 识 ,今后的科学心理学在研究方法选择上 ,自应调整 以往偏重客观、量化及控制实验等狭隘的科学方法 取向 ,而改采多元取向 ,配合人性的多层面去选择设 计适当的方法。因篇幅所限 ,以下仅就社会文化影 响人性的观点 ,浅述今后国内心理学发展的取向。 3. 2  改文化移植取向为本土文化取向   心理学原为西方的产物 ,就综合前文所论心理 学发展的困境看 ,西方心理学本身已觉醒到以往自 然科学取向的不当 ,而开始思考调整未来的方向。 基于此一认识 ,国内心理学今后的发展 ,势不能再如 过去那般采全盘西方文化移植取向 ,而改采本土文 化取向 ,在本土文化基础上研究国人的人性特质。 近年来国内少数心理学家提出本土心理学的构想 , 因“本土”一词与“本地”易生混淆 ,笔者以为用“本土 文化”更为适宜。理由是人性表现在行为上的特质 , 除少部分决定于先天因素外 ,大部分是在后天社会 文化环境中养成的。是故 ,影响人的行为特质者是 “本土文化”因素 ,而非“本地”因素。“本土”带有“本 地区”意涵 ,居于同一地区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在 行为表现上未必相近 ,而分居不同地区但具有相同 文化背景者 ,在行为表现上却仍有其相似之处 (如各 地回教徒皆不食猪肉) 。因此 ,心理学取样研究时 , 不宜采同地区为标准 ,宜以文化同质性为标准。至 于文化一词的意涵 ,最简单的解释是 ,同一社会群体 的人 ,经久在传统与学习环境下所形成的带有独特 性的思维、信念与生活模式。文化具有范围性与多 样性 ,其范围可大可小 ,在全国主流文化之下 ,可分 为很多性质不同的次文化 ;诸如种族、宗教、家族、社 团甚至一座工厂、一所学校、一个家庭等 ,均可视为 次文化群体。 前述本土文化取向 ,意在说明今后国内心理学 研究取向的大原则 ,在实际进行研究时 ,未必一定要 以全国主流文化为对象 ,也可采群体的次文化或采 群体中的个体为对象。惟对研究结果进一步解释 时 ,就必须考虑到个体的生活经验及文化背景 ,否则 对其行为背后的原因就无法了解。目前国内大学研 究生的论文 ,多数未能做到这一层 :无论实验研究或 相关研究 ,都是对受试行为反应用统计分析方法解 释数据之间的关系 ,而不能对行为背后的人性特质 做进一步探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与古德曼在多 年前即研究发现 (Bruner & Goodman ,1947) ,在相 等距离条件下 ,儿童们所绘的一元银币图形 ,其面积 大小不同[14 ] 。经分析儿童文化背景发现 ,扩大银币 面积的儿童系来自贫寒家庭 ;这现象显示贫寒环境 下长大的孩子对金钱有不同的价值观。另有心理学 家研究发现 ,同样一幅“鸭头兔首”暧昧图形 ,生长在 英语文化的人 ,第一眼所见多为兔首 ,而生长在中东 闪族文化的人 ,第一眼所见则多为鸭头 ( Glassman , 2000) [5 ] 。原因是两种文化的文字结构不同 ,闪族 文字与英文相反 ,是由右而左横行书写的。台湾原 住民阿美族的儿童 ,入学后无法学习加减法进位与 借位的演算 ,原因是在他们的文化中没有十位数以 上的序数概念。由此可见 ,本土文化是影响行为表 现的重要因素。 本土文化取向并非文化本位主义 ,在态度上并 595第 5 期               张春兴等 :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不排斥西方心理学思想。只是强调放弃以往全盘西 化的作法 ,改而选择性地吸收西方心理学的精义 ,在 本土文化基础上发展属于自己的心理学。这像农业 现代化一样 ,西方现代农学的理论与技术均应吸收 , 吸收来配合国内各地气候土壤载培国人需要的农作 物 ,如此方可达到国内农业现代化的目的。至于国 内心理学家实际从事心理学研究时 ,笔者认为宜有 两大取向 :第一大取向为理论心理学本土文化取向 , 在此取向下宜采三种方式进行 : (1)对西方现代心理 学中基础性的知识与方法仍可直接采用 ,因其与文 化因素关系较少 ;诸如生理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心 理测量学、心理测验编制及心理实验设计等方法均 属之。(2)在本土文化环境中验证西方重要心理学 理论 ,从而建构新理论 ,用以推论解释国内同质文化 下人的行为。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例 ,该理 论虽具权威性 ,但因在基础上偏于生物学取向 ,未考 虑社会文化因素 ,而被批评为美中不足。中国心理 学家可采用皮亚杰创用的临床法 ,在国内以同质性 文化环境中的儿童为样本 ,验证皮亚杰的理论 ,并在 研究结果分析时纳入社会文化因素。在此情形下建 构的认知发展理论 ,才能用以推论解释同质文化环 境下样本以外儿童的认知行为。(3) 根据同质性文 化环境内国人行为的某种特质 ,进行探索性研究 ,并 建构原创性理论 ,从而彰显中国心理学的特色。第 二大取向是应用心理学本土文化取向 ,在此取向下 宜采两种方式进行 : (1)原则上参照西方心理学在这 方面所发展出来的理论与方法 ,经过研究了解汇集 经验而发展出适用于国人的应用心理学。(2) 在实 际研究时宜采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 :在积极方面 ,研 究并发扬国人的传统优良心理特质 ,从而提升人口 素质 ,促进社会进步 ;在消极方面 ,针对国内因社会 急遽变迁所产生的一些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事以 及人与己等关系适应的困难问题 ,研究解决与预防 之道 ,藉以灭少社会问题。因篇幅所限 ,以下试从应 用心理学领域内教育心理学今后在国内的研究取 向 ,就多年来所历、所思、所感的一得之愚 ,提供同界 学者先进参考指教。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中发展最早的一门学 科。无如在 20 世纪初因受行为主义根据动物实验 所建构的学习理论影响 ,致使教育心理学有很多年 在学校教学上缺少实质的贡献。直到 60 年代认知 心理学与人本心理学兴起后才有所改善。笔者在 1996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三化取向的理论与 实践》一书 ,即系兼采西方心理学思想精义及本土文 化中教育需要的一种尝试。最近笔者与北京师范大 学心理学系孟庆茂教授合作推行的四会能力教学计 划 ,就是在应用心理学本土文化取向下所从事的一 项教育改革构想。四会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时能以 知、情、行、意四种心理特质为基础 ,教会学生四类能 力 : (1)学会主动求知能力 ,能教得学生被动受教外 亦能主动追求知识 ; (2) 学会身体力行能力 ,能教得 学生手脑并用 ,能知复能行 ; (3)学会好学乐群能力 , 能培养学生好学精神 ,并乐于参加群体活动 ,分享团 体努力的成就 ; (4) 学会自我发展能力 ,能教得学生 由了解自我与认识环境从而建立自己的志愿与理 想。在理论上 ,四会能力教学是综合中国文化传统 与西方心理学思想精义所形成的本土文化取向教学 改革计划。前者所根据的是孔子的“知之者不如乐 之者 ,乐之者不如好之者”的说法 ,并兼采荀子“不闻 不若闻之 ,闻之不若见之 ,见之不若知之 ,知之不若 行之 ,学至于行而止矣”的观念。后者采现代西方心 理学中认知主义重知、行为主义重行、人本主义重情 与意的主张。综合古今中外心理学思想可知 ,知、 行、情、意四者是人性的重要特质 ;了解并发扬此等 人性特质 ,同样是古今中外教育的理想。四会能力 教学即旨在以知、行、情、意为心理基础改革中小学 的教学 ,以期突破以往教师本位教学且偏重教学结 果的缺点 ,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且重视学习过程的 新观念。因此 ,在理论上四会能力教学计划是既合 于中华文化传统 ,也合于现代心理学思潮的教育计 划。希望此一小型教育改革计划能引起国内心理学 界批评讨论 ,设计出更好的方法研究改进学校教学 , 从而促进本土文化取向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4  参考文献 1  Koch ,S. The nature and limits of psychological knowlodey : Lessons of century qua“science”. In S. Koch & D. E. Leary (eds. ) ,A century of psychology as science. New York :Mc2 Graw2Hill ,1985 2  Robinson , D . N . Science , psychology , and explanation : Synonyms or antonyms ? In S . Koch & D . E . Leary ( eds . ) , A centuryof psychology as science . New York :Mc Graw2Hill ,1985 3  Henley , T. B. Meehl revisited :A look at paradigms in psy2 chology. Theor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1989 ;9 : 30~36. 4  Robins ,R. W. , Gosling ,S. D. , & Craik , K. H. Psychological science at the crossroads. American Scientist ,1998 ; 86 : 310 ~313. (转第 583 页) 695 心  理  科  学                   第 25 卷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等学习的主要过程都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 ,对 于具体性材料而言 ,动态图像的使用并不是必要的。 动态图像对抽象性文本材料的理解则有明显的 促进作用 ,比印刷品条件下静止图像的促进作用大。 此外 ,动态图像对抽象性材料记忆的保持也有明显 的促进作用 ,但对关键词的识记则有明显的干扰作 用。该结果不支持 Calvert 等人采用 Pavio 的双重 编码理论解释动态图像的作用机制的观点[5 ] ,因为 如果动态图像能提供一种表征语词、言语内容的视 觉码 ,从而帮助记忆 ,那么动态图像对抽象性材料的 识记不仅不会有干扰 ,而且应该有促进作用 ,这和我 们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反。因此我们支持动态图像由 于促进抽象性材料的理解进而促进学习效果的观 点[1 ] [3 ] 。 5  结论与建议 (1)计算机动态图像对文本学习的作用 ,既与学 习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评价学习的方法有关。动态 图像对抽象性文本材料的理解和保持有明显的促进 作用 ,但对其关键词的识记有明显不利影响 ;而对具 体性材料的理解、识记和保持则没有任何明显的作 用。因此 ,动态图像的作用是有条件的 ; (2)在教学中是否使用动态图像来促进文本学 习 ,一方面要看学习材料的性质 ,另一方面要看评价 学习的方法或学习的目标。对于具体性材料而言 , 动态图像的使用并不是必要的 ;对于抽象性材料 ,如 果强调知识的理解 ,强调意义的获得和保持 ,则宜于 使用动态图像。如果强调概念、及文本信息 的记忆 ,则不宜使用。 (3)计算机条件下的动态图像比印刷品条件下 的静止图像对抽象性文本材料的理解帮助大。但人 们更习惯于印刷品的阅读方式 ,印刷品条件下人们 对抽象性文本材料关键词的识记效果要好得多 ,因 此和印刷品静止图像相比 ,动态图像的作用也是有 利有弊 ,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以上结论可供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作参考。 6  参考文献 1  Mary hegarty and Maria Kozhevnikov. Types of visual - spatial representations and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9 ;91 (4) :684 - 689 2  Riebber ,L . P. Using computer animated graphics in science instructin with childre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1990 ;82 :134 - 140 3  Reid ,D. J . and Beveridge ,M. Effects of text illustration on children’s learning of a school science topic. The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86 ;56 :294 - 303 4  Thompson ,S. V. and Ridding , R. J . The effect of animated diagrams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a mathematical demon2 stration in 11 - to 14 - Year - old pupil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990 ;60 :93 - 98 5  Calvert , S. L . , Watson ,J . A. ,Brinley , V. , and Penny ,J . Computer presentational features for poor reader’s recall of information.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1990 ;6 :287 - 298 (接第 596 页) 5  Glassman , W. E. Approaches to psychology ( 3rd. ed. ) .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0 6  Kuhn , T. S.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c revolution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7  Leahey , T. H. History of psychology : Main currents in psy2 chological thought . Upper Saddle River , NJ : Prentic Hall , 1997 8  Weber ,S. J . , & Cook , T. D. Subject effects in laboratory re2 search :An examination of subject roles ,demand characteris2 tics and valid inference. Psychological Bulletion , 1972 ; 77 : 273 - 295 9  Tedeschi ,J . T. ,Lindshold ,S. , & Rosenfeld ,P. Introduction to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West ,1985 10  Graham , S. Most of the subjects were white and middle class : Trends in published rearch on African Americans in selected APA journals , 1970~ 1989. American Psycholo2 gist ,1992 ;47 (5) :627 - 639 11  Smith , P. B , & Bond ,M. H. Social psychology across cul2 tures: Analysis and perspectives. Hemel Heman , Herts : Harvester Wheatsheal ,1993 12  Wilson ,L . M. Consilience. New York :Alfred Knopf ,1998 13  Orne ,M. T. On social psychology of the experiment :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demand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im2 plica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62 ;17 :776 - 783 14  Bruner ,J . S. , & Goodman , C. C. Value and need as or2 ganiging factors in percep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2 cial Psychology ,1947 ;42 :33 - 44 385第 5 期               曾美英 :动态图像对文本学习的作用研究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low processing loads , students withlearning disabilities score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excellent group . Under two processing load conditions , three indexes played a different role in accessing retrieval capabilities of visuospatial working memo2 ry : under the low processing load condition , the working memo2 ry span and error rates in retrieval were better indexes than re2 trieval speed ; under the high processing load condition , working memory span and retrieval speed were better indexes than error rates in retrieval. Key Words : learning disabilities , working memory , span of visuospatial working memory , error rates in retrieval , re2 trieval spee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FORMATION PROCESS OF ADULTS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 u Xiaoyong (Suzhou Universit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scientific for2 mation process of adults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scien2 tific concepts included reaction force , conservation of mechanical energy , entropy and f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scientific concept formation process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eps. Firstly , it progressed gradually or oscillated. Secondly , it came to a plateau and thirdly , arrived at a mutative process or a sudden change. It was found that the gradual progress of adults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 and the plateau of adults came later and lasted longer than tha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re abstract the scientif2 ic concept was , the bigger the mutative span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ould be. Key Words : scientific concept , gradual progress or oscilla2 tion , plateau , mutative process. REPORTS OF THE DIAGNIOSTIC TEST OF ACHIEVE2 MENT FACTORS ON TRIAL IN SOUTHJIANGSU He Dongliang (Changshu College) Dong X uanru ( Psychology Department ,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his study , based on the Diagnostic Test of Achievement Factors introduced from Japan , made sample tests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south Jiangsu to test the usabil2 ity of this testing method in the Mainland. The studyshowed that DTAF were both reliable and effective. The result com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each component diagram concerned indicat2 ed that most of the problems in the questionnaire designed by DTAF were compact , well organized , and highlydiscriminating. This paper probed into achievement motivation ,planning , tech2 nique and surroundings , all of which wer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students’learning. Key Words : Diagnostic Test of Achievement Factor , achievement motivation , planning , surroundings. A STUDY OF THE 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 AP2 PL IED TO CHOOSING SENIORMANAGERS IN ENTER2 PRISES Peng Pinggen , Ding Biao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 u Yonghua (China Star Shanghai Branch Assessment Center) With data obtained in the human resources assessment for enterprises , 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
本文档为【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