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南京大屠杀前后的金陵大学(鼓楼)医院

南京大屠杀前后的金陵大学(鼓楼)医院

2010-08-31 7页 pdf 295KB 122阅读

用户头像

is_026874

暂无简介

举报
南京大屠杀前后的金陵大学(鼓楼)医院 88    20101 2 民国档案 ·史论· 南京大屠杀前后的金陵大学 (鼓楼)医院 经盛鸿 [摘  要 ]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前后 ,由西方基督教会创办与主持的金陵大学 (鼓楼) 医院的中、美医护人员 ,在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领导下 ,抱着人道主义精神 ,不顾危险 ,奋勇抢救中国伤病员 ,与日军的暴行进行坚决的斗 争 ,还克服重重困难 ,向国际新闻界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他们在日伪的政治高压与经济封锁下所进行的重要而 崇高的工作一直持续到 1941 年 12 月 8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是我们研究南...
南京大屠杀前后的金陵大学(鼓楼)医院
88    20101 2 民国档案 ·史论· 南京大屠杀前后的金陵大学 (鼓楼)医院 经盛鸿 [摘  要 ]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前后 ,由西方基督教会创办与主持的金陵大学 (鼓楼) 医院的中、美医护人员 ,在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领导下 ,抱着人道主义精神 ,不顾危险 ,奋勇抢救中国伤病员 ,与日军的暴行进行坚决的斗 争 ,还克服重重困难 ,向国际新闻界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他们在日伪的政治高压与经济封锁下所进行的重要而 崇高的工作一直持续到 1941 年 12 月 8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是我们研究南京大屠杀史与抗日战争史中不应忽视的 内容。 [关键词 ]  南京大屠杀  金陵大学 (鼓楼)医院  抢救中国伤病员   金陵大学 (鼓楼) 医院 ( U niversity Hospital of Nanking) ,简称鼓楼医院 ,是南京创办最早、规 模最大的一家新式西医医院 ,与北京的协和医院、 上海的广慈医院齐名。该医院于清末光绪十五年 至十七年间 (1890~1892 年) 由美国教会兴建 ,称 为“基督医院”,由加拿大籍传教士兼医生马林 ( W. E. Macklin1860 —1947) 任院长 ,故又称马林 医院 ,在南京影响很大。1914 年该医院正式更名 为金陵大学 (鼓楼) 医院 ( University Hospital of Nanking) 。1927 年起该医院由美国人谈和敦 (J . H. Daniels)任院长。 (一)在南京保卫战与大屠杀期间 ,奋勇抢救 中国伤病员 自 1937 年 8 月 15 日开始 ,日军战机对南京 进行了长达数月的猛烈空袭。日军当局并多次威 逼住南京的外国侨民离开南京。到 1937 年 11 月 底 ,当日军兵分三路凶猛地向南京包抄进攻之时 , 鼓楼医院的院长谈和敦与多数中外籍医护人员都 被迫撤离南京 ,只有五名美籍医护人员与一些中 国医护人员 ,共二十多人 ,不顾危险 ,毅然决定继 续留院工作。其主要人员情况如下 : 特里默 ( C. S. Trimmer ,又译德利模) ,美国 传教士 ,金陵大学 (鼓楼) 医院医生。在日军进攻 南京与对南京军民大屠杀期间 ,担任鼓楼医院代 院长 ,同时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 罗勃特 ·奥利 ·威尔逊 ( Robert Ory Wil2 son) ,1906 年 10 月 5 日生于中国南京 ,父母均为 美国来华的传教士。他青年时回美国求学 ,先后 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与哈佛大学 ,1929 年获得哈 佛大学的医学博士学位。1936 年 1 月他回到南 京 ,担任金陵大学 (鼓楼) 医院的外科医生。1937 年他 31 岁。在日军进攻南京与对南京军民大屠 杀的期间 ,他坚守在岗位上。 麦卡伦 (J ames Henry Macallum ,又译麦卡 勒姆) ,1893 年 11 月 19 日生于美国华盛顿州首 府奥林匹亚 ;先后毕业于俄勒冈大学、耶鲁大学和 芝加哥神学院 ; 1921 年来华 ,一直在南京任传教 士。1937 年他 44 岁。日军逼近南京时 ,他本应 回美国休假 ,但因金陵大学 (鼓楼) 医院的大部分 人员撤离 ,急需一名行政主管 ,他毅然留下担任此 繁重工作。 格瑞丝 ·鲍尔 ( Grace Bauer ,又译鲍恩典) , 女 ,美国传教士 ,1894 年生于美国马里兰州巴尔 的摩 ;1919 年入金陵大学 (鼓楼) 医院 ,后任检验 室主任和医学院检验室讲师。1937 年她 43 岁。 在日军进攻南京与对南京军民大屠杀期间 ,她担 任医院总监、医院图书保管员及医院会计和医院 食堂主管。 民国档案 201012 89    海因兹 ( I. Hynds) ,女 ,1872 年 2 月 1 日生 , 1912 年来华 ,1924 年起在金陵大学 (鼓楼)医院任 护士。1937 年她已 65 岁。 中国牧师王志诚、卢希贤分别任医院的行政 助理和总务 ,周纪穆医生任医疗助理 ,孙护士长任 医护助理 ,杨药剂师分管药品器材。 1937 年 11 月底 ,日军分数路向南京攻击、包 抄过来。决定在战时留守南京的二十多位西方侨 民 ,不仅关注着自己的教堂、学校与医院 ,而且关 注着南京城内数十万无法撤走、无路可逃、即将陷 入战火与日军屠刀威胁下的中国民众 ———都是最 贫苦的、无权无势无钱的底层民众。他们决定在 南京设立一个收容难民的“安全区”,于 11 月 22 日正式建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 Nanking International Saf ty Zone Commit tee) ,推选德国 西门子公司驻南京办事处代表约翰 ·拉贝担任主 席 ,鼓楼医院代院长特里默医生等人担任委员。 “安全区”的位置选在南京城的西北部 ,那里 离日军进攻南京的主攻方向城东部、南部较远 ,较 少军事设施 ,而且是外国使馆与教会学校较为集 中的地区 ,其范围是 :“东面以中山路北段从新街 口到山西路广场为界 ;北面以山西路广场向西到 西康路 (即新住宅区的西南界路) 为界 ;西面以由 西康路向南到汉口路交界 (即新住宅区的西南 角) ,又向东南成直线到上海路与汉口路交界处为 界 ;南面以汉中路与上海路交界处到原起点的新 街口为界。”鼓楼医院正好就坐落在安全区内。 在这同时 ,以救护中国伤病军民为目的的“国 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也宣告成立 ,美国传教士约 翰 ·马吉牧师任会长 ,委员中有金陵女子文理学 院教授魏特琳和鼓楼医院的外科医生威尔逊、行 政主管麦卡伦等。 1937 年 12 月 5 日晚 ,举世瞩目的南京保卫 战打响。12 月 6 日 ,美国《纽约时报》便刊登该报 记者德丁发自南京的报道 ,记述了鼓楼医院的美、 中医护人员不顾危险与困难 ,抢救中国难民的 情况 : 美国大学医院 (鼓楼医院) 仅有 3 名医生 (均 为美国人) 。除去军队的救急机构 ,该医院实际上 是市内惟一的医院。威尔逊博士乘坐仅有的一辆 急救车奔赴被炸地区 ,为伤者治疗。① 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记者司迪尔报道了 鼓楼医院的美籍医护人员特里默、威尔逊等人冒 着日机轰炸 ,不顾危险与困难 ,夜以继日地救治中 国伤员的情况 : 尽管大多数中国医务人员离开了 ,他俩收治 了所有抬到教会医院门口负重伤的中国老百姓。 截肢是每个小时都要进行的日常工作。威尔逊医 生在做一次精细的手术时 ,一发炮弹在医院的院 子里爆炸 ,窗户被炸毁 ,弹片散落在手术室里 ,但 手术继续进行。② 德丁在 1937 年 12 月 18 日发自上海的电讯 , 再次报道了鼓楼医院在南京保卫战期间的救护工 作 ,写道 : 尽管自己的生命经常遭受炮弹和轰炸以及蛮 横的日本士兵的威胁 ,但自日军围城以来一直留 在城墙之内的一小群外国人扮演了独一无二的伟 大的人道主义者角色 ,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影响 力。⋯⋯ 整个围城期间 ,外国人一直在努力把美国教 会大学医院作为平民伤员的备用医院。不用说 , 这家医院也接纳了许多受伤的士兵。有一次 ,一 群伤兵由未受伤的战友送到鼓楼医院 ,他们用枪 威逼收治这些伤兵。在几名中国士兵、一个新闻 纪录片摄影师、6 个德国人、2 个俄国人和 1 个英 国记者的帮助下 ,这群外国人没日没夜地照顾 150 名病人。③ 德丁于 1937 年 12 月 22 日发自上海的航空 通讯 ,记述了鼓楼医院在南京保卫战期间 ,救护南 京难民的卓越贡献。德丁写道 : 美国教会办的金陵大学医院在整个战斗中自 始至终都开放 ,并设法专门收治平民伤员 ,然而也 收留了一些伤兵。两个美国医生弗兰克 ·威尔逊 和 S. C. 特里默 ,两个美国护士格瑞丝 ·鲍尔和伊 娃 ·海因兹以及几位中国助手日夜治疗她们负责 的 200 名病人。④ 1937 年 12 月 13 日南京沦陷。疯狂的日军 立即对放下武器的中国战俘与手无寸铁的居民进 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同时对妇女 ,不分老幼 ,进 ① ② ③ ④ 张宪文主编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6)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第 43 页。 张宪文主编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6) ,第 118~119 页。 张宪文主编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9) ,江苏人民出版 社 2007 年版 ,第 482~485 页。 张宪文主编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29) ,第 518~519 页。 90    20101 2 民国档案 行强奸与轮奸。日军的暴行遍及南京城内外。持 续四十多天。在这恐怖的时日 ,鼓楼医院的医护 人员继续忘我地救护南京难民与伤兵。 1937 年 12 月 19 日 ,一位 17 岁的妇女李秀 英 ,已有 6 个月身孕 ,与父亲一同避难于设在安全 区内、由美国教会创办的五台山小学的一间地下 室里。当数名日军要对其施暴时 ,这位勇敢的年 轻女性进行了殊死的抗争 ,被日军刺了三十多刀 , 身负重伤 ,昏死过去 ,被家人送往鼓楼医院。医护 人员对她紧急抢救。威尔逊医生在 1937 年 12 月 21 日的日记记载 :“前天在小山坡上 ,一位已经怀 孕六个半月的 19 岁姑娘 ,企图反抗两个日兵的强 奸。她面部被砍了 18 处刀 ,腿上也有几处刀伤 , 腹部有很深的一个刀口。今晨在医院里我听不到 胎音。她很有可能会流产 (第二天早晨得知 :她昨 晚子夜做了人工流产) 。”①勇敢地反抗日军暴行 的 ,绝不仅是李秀英一人。许多被日军强暴的妇 女身心遭到极大摧残。她们都被送进鼓楼医院 , 得到了该院医护人员的热心接待与精心治疗 ,许 多人被挽救了生命。例如拉贝在 1937 年 12 月 17 日的日记中写道 :“在我院墙后面小巷子里的 一所房子里 ,一名妇女遭到了强奸 ,接着又被刺刀 剌中颈部。我好不容易弄到了一辆救护车 ,把她 送进了鼓楼医院。”② 还有许多妇女被日军士兵强迫充当慰安妇 , 受尽凌辱。即使有些慰安妇侥幸能活着逃离慰安 所 ,但身心遭到极大摧残 ,特别是染上各种性病 , 给她们带来极大的伤害与终生的痛苦。鼓楼医院 的医护人员给这些可怜的妇女尽可能地提供了 帮助。 鼓楼医院的医护人员在救护中国难民期间 , 还冒着危险 ,救助了一些隐藏在难民中的中国军 队高级将领与官兵。如第 71 军第 87 师第 260 旅 旅长刘启雄少将被鼓楼医院的美籍医护人员装扮 成伤员 ,隐藏于该院中 ,后不幸被日军查获逮捕。 1938 年春天到来时 ,虽然日军大屠杀开始收 敛 ,但由于天气渐暖 ,南京城内外大量被日军屠 杀、未及掩埋的人、畜尸体腐烂 ,可怕的瘟疫等疾 病随时可能爆发 ,威胁着全城难民。 鼓楼医院在医护人员极其缺乏的情况下 ,仍 在“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的帮助下 ,对全城难民 开展防疫工作。1938 年 2 月 21 日 ,在战前离开 南京的美籍医生布雷迪 ( R. F. Brady) 回到鼓楼医 院。他在尚未回南京前 ,就被安排参与“南京国际 救济委员会”的工作。他回到南京后 ,立即投入为 难民注射天花疫苗的工作。 从 1937 年 12 月初日军对南京围城猛攻 ,到 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占领南京并实施四十多 天的大屠杀 ,再到 1938 年春夏开展防疫 ,鼓楼医 院接受的伤病员人数激增 ,却又无钱、无电、无水、 缺药 ,还经常遭到日机的轰炸与日军的骚扰。面 对这种局面 ,美、中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 ,并 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担任“安全区国际委员 会”秘书的金陵大学教授史迈士在 1938 年 5 月 28 日写的一封信中 ,感叹道 : 这家医院在整个非常时期的医疗工作是十分 引人注目的。除了常规门诊及紧急增添的 160 张 病床外 ,这家医院在红十字会的协助下又开设了 3 个户外诊所。医院职工还发起一场预防运动 , 给 16 ,265 名市民注射天花疫苗 ,还给 12 ,000 多 名市民接种伤寒、霍乱疫苗。但是这家医院的经 费问题却十分突出。眼下只有 3 %的病人有能力 支付一、二类医疗费用。只有 30 %的病人有能力 支付第三类医疗费用。对另外无支付能力的 70 %病人必须实行免费就医。几家诊所也同样亏 损严重。③ 得到西方侨民救护的南京千千万万难民感激 地称赞他们是“活菩萨”“守护神”。难民们说 :“使 中国人免遭彻底毁灭的惟一原因 ,就是南京有为 数不多的十几位外国人。”④其中就包括鼓楼医院 的医护人员。 (二)与日军的暴行进行坚决的斗争 日军从占领南京一开始 ,就对“安全区”加以 限制与破坏 ,对 20 多位西方侨民进行威胁、刁难。 他们切断了留驻南京的西方侨民与外界的一切通 讯联系 ,孤立“安全区”,“隔离”西方侨民。如果说 日军对德国侨民拉贝等人还心存较多顾忌的话 , 那么对美国侨民则要放纵得多。这是因为美国不 ① ② ③ ④ 章开沅编译 :《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 屠杀 (1937 —1938)》,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446 页。 [德 ]拉贝著 ,本书翻译组译 :《拉贝日记》,江苏人民出版 社 1997 年版 ,第 197 页。 张宪文主编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4)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版 ,第 291 页。 [美 ]魏特琳著 ,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译 : 《魏特琳日记》,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 201 页。 民国档案 201012 91    是日本的盟国 ,美国政府与美国舆论都对日本的 侵华战争进行谴责。日军不顾国际公法 ,多次侵 入美国侨民的房屋 ,抢劫美国侨民的财产 ,甚至抢 劫美国大使馆的汽车与财产。《纽约时报》1937 年 12 月 18 日刊登了德丁写的新闻稿 ,报道日军 对鼓楼医院的抢劫 : 美国人办的金陵大学医院 (鼓楼医院)的工作 人员被抢去现金和手表。护士宿舍里的物品也被 抢劫 ,抢走了一切随身携带的东西。美国人办的 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教师住宅被日本兵闯入 ,拿 走食品和值钱的财物。上述医院和金陵女子文理 学院的建筑物上都悬挂着美国国旗 ,门上张贴着 美国大使馆用中文写的的官方布告 ,写明这是美 国人的产权。① 鼓楼医院的医护人员面对日军的野蛮暴行毫 不畏惧 ,针锋相对地进行了勇敢的斗争。他们每 当看到或听到日军对中国难民施暴 ,总是挺身而 出 ,怒斥日军 ,营救中国受害者 ,直到将日军赶走。 为此 ,他们常常遭到日军疯狂的报复与伤害。例 如在 1937 年 12 月 19 日 ,日军在鼓楼医院制造了 枪击麦卡伦、特里墨事件。据拉贝日记载 ,在 1937 年 12 月 19 日下午 3 时 ,一个日本士兵闯入 鼓楼医院施暴 ,企图抢劫与侮辱女病人。医院行 政主管麦卡伦与医院院长特里墨赶来 ,他离 开医院。这时 ,这个蛮横的日军士兵竟然朝麦卡 伦、特里墨开枪 ,幸亏子弹打偏了。② 鼓楼医院的医护人员还将他们所看到或听到 中国难民控诉的日军暴行记录下来 ,通过“南京安 全区国际委员会”,向日本驻南京使领馆提出抗 议 ,虽然效果甚微 ,但表达了他们对日本法西斯的 愤怒与对苦难的中国人民的声援。下面我们仅列 举南京大屠杀期间 ,“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向 日方当局递交的抗议日军暴行的一百七十件报告 中的几件与鼓楼医院有关的材料 : 第八十件 (1937 年) 12 月 20 日上午 7 时左 右 ,麦卡伦从鼓楼医院值夜班返家 ,路上遇着许多 妇女 ,奔赴金陵大学 ,据住在不同地方的三个人家 的报告 ,他们的住宅昨夜统遭日本兵放火烧去。 第九十件 (1937 年) 12 月 20 日 ,一个瞎眼理 发匠到鼓楼医院 ,据报告 ,他于 13 日携孩子在南 京行走 ,遇日本兵向他索钱 ,因为没有钱 ,日本兵 射击他的胸部。 第九十一件 (1937 年) 12 月 20 日 ,日本兵向 南京某帽庄的主人索钱 ,他罄其所有 ,交给日本兵 后 ,日本兵觉得不够 ,继续勒索 ,他无法应命 ,便遭 枪击 ,胸部受伤。他来医院求治。 第九十八件 (1937 年) 12 月 19 日下午 7 时 半 ,两个日本兵轮奸怀孕 9 个月的十七岁少妇。9 时 ,阵阵腹痛 ;12 时 ,婴孩落地。今晨 2 时送入医 院 ,产母精神错乱 ,婴孩无恙。 第九十九件 (1937 年) 12 月 20 日下午 ,日本 兵闯入汉口路 5 号邓尼尔医生的住宅 ,该宅门前 贴着日本大使馆的布告。他们奔到楼上的房间 内 ,把两个女人拖到楼下 ,加以奸污 ,先后共达三 个小时之久。他们还从地下室中取去脚踏车三 辆。邓尼尔不在南京 ,故该宅现由威尔逊使用。 第一 ○五件 (1937 年) 12 月 21 日下午 1 时 15 分 ,威尔逊看见一个日本兵闯入金陵大学女生 宿舍。他叫日本兵出去 ,后者以手枪威胁。威尔 逊又和那日本兵狭路相逢 ,后者装上子弹 ,但未 开枪。③ 在 1938 年 2 月以后 ,日军当局迫于国际舆论 的压力 ,收敛起屠刀 ,扶植起伪“南京市自治委员 会”,企图在南京人民的白骨与鲜血的基础上建立 起较稳定的殖民主义社会秩序。他们对南京城里 的西方侨民施展两面派的手法 :一方面 ,伪装出和 善的面孔。1938 年 3 月 17 日上午 10 时 ,伪“南 京市自治委员会”的会长孙叔荣、副会长程朗波以 及委员许传音来到宁海路 5 号原“南京安全区国 际委员会”、现改称“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所在 地 ,举行仪式 ,向“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的会长米 尔斯及各西方侨民成员魏特琳等人“颁发画 卷”———“华丽的丝绸或缎面的画卷”,鼓楼医院的 几位美籍医护人员也分别得到了这种“画卷”。孙 叔荣、程朗波在仪式上作简短的讲话 ,表示对西方 侨民们“在这几个月对南京市民所做的一切表示 的衷心感谢”。显然 ,孙叔荣、程朗波的行动事先 得到了日方当局的同意。④ 但另一方面 ,则向中 国民众宣传反动的种族理论与反英美的舆论 ,声 称日本代表亚洲各国 ,反对白人殖民者 ,讲述他们 要努力把白种人驱逐出亚洲。其目的就是以这种 ① ② ③ ④ 张宪文主编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6) ,第 112 页。 《拉贝日记》,第 230 页。 《申报》1938 年 11 月 28 日。 《魏特琳日记》,第 313 页。 92    20101 2 民国档案 蛊惑人心的种族理论 ,煽动南京民众仇视英美 ,仇 视与孤立西方侨民 ,从而转移南京民众的视线 ,淡 化南京民众对日军大屠杀暴行的记忆。 日军当局甚至在鼓楼医院里暗中布置了密 探 ,时时监视与迫害医护人员。1939 年初 ,日军 当局得到汉奸的报告 ,鼓楼医院的一位年轻的潘 牧师 ,在日伪严酷的恐怖统治下 ,勇敢地进行抗日 爱国宣传。他在与病人谈话与布道演讲中 ,经常 揭露日本侵华依靠的是武力 ,是剑的力量 ;劝告听 众保持耐心 ,相信中国会逐步赢得这场战争。他 还赞扬上海的抗日组织多次刺杀那些与日本合作 的汉奸 ,鼓动南京民众也应这样做。还有一位年 轻的女护士 ,“通过收音机听重庆的新闻 ,再告诉 学生们”。这两人都上了日军宪兵队的黑名单。 1939 年 2 月底一天傍晚 6、7 点钟 ,日本特务在潘 牧师去下关赶火车时 ,突然逮捕了他。当时日方 只简单地宣布潘的罪名是“从事反日活动”。 在这同时 ,日伪当局还准备逮捕教会医院中 更多的中国人 ,其中就有那名“通过收音机听重庆 的新闻 ,再告诉学生们”的年轻女护士。后来因西 方教会人士的交涉与斗争 ,日特务机关才决定暂 时放过这些人。① (三) 向国际新闻界揭露日军南京大屠杀的 暴行 鼓楼医院的美籍医护人员还冲破日军的封锁 与阻拦 ,千方百计地将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向全世界揭露 ,让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激起了 全世界人民的强烈愤慨与谴责。 在 1937 年 12 月 13 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并 立即实施大屠杀的同时 ,就对南京实施严密的封 锁 ,严禁任何人员进出南京 ,更严禁任何南京的消 息走漏。当沦陷时留驻南京的五位英、美记者于 1937 年 12 月 15、16 日相继撤离南京 ,前往上海 后 ,“南京的情况显然更加恶化”。② 特别是因为 日本大本营与日“华中方面军”司令部决定在攻占 南京后仅四天 ,即在 12 月 17 日 ,举行一场规模盛 大的“入城式”,各部日军加紧对中国军民的屠杀 , 将大屠杀推向高潮。此后 ,日军在南京城内外 ,连 续多日搜捕与屠杀中国军民 ,使南京城成了一个 名符其实的屠场 ,到处都是被日军捆绑、驱赶去刑 场的中国军民 ,到处都响着枪声与哭叫声 ,到处都 是尸体与鲜血 ,到处都是恐怖的景象。但因为英、 美记者的离开 ,南京城里再没有除日本国籍以外 的任何记者。留驻南京的西方侨民们自然不满意 日本新闻传媒关于南京现况的虚假报道 ,说 :“我 们这里的同事倾向于认为 ,日本的报道与国际委 员会的报道是完全不同的 ,它无从给以裨益。”③ 但由于日军当局有的严密封锁 ,外地的英、美 记者又不能进入南京 ,因而“日军暴行的报道就逐 渐减少”。④ 留驻南京的西方侨民感到惋惜。鼓 楼医院的威尔逊医生在写给妻子的信中说 :“可惜 的是新闻记者在那天都走了 ,如果他们能晚走一 两天 ,那他们将对南京的恐怖统治有更详细的 报道。”⑤ 这时 ,留驻南京的西方侨民们勇敢地承担起 向西方新闻传媒提供有关日军在南京暴行真实消 息的重任。他们说 :“对这种残酷的暴行 ⋯⋯是不 能沉默的 !”⑥这些西方侨民 ,特别是几名勇敢而 智慧的美国传教士 ,包括鼓楼医院的医护人员 ,在 忙于“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与“国际红十字会南京 分会”工作的同时 ,还冒险每天用他们的笔与照相 机乃至电影摄影机 ,记录下他们亲见亲闻的日军 暴行 ;然后用各种各样的方式 ,将这些极其珍贵的 材料 ,送往上海、香港、纽约、芝加哥、伦敦等地 ,提 供给各国新闻媒体 ,成为各国传媒报道南京大屠 杀的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新闻来源 ,引起了国 际舆论的巨大反响与强烈谴责。这是他们对苦难 中的中国人民的又一伟大贡献。 首先 ,鼓楼医院的医护人员以书信、日记、报 告、文章等文字形式 ,记录下日军的暴行 ,然后千 方百计 ,以各种方式送出南京 ,提供给国际新 闻界。 日军当局低估了这些西方侨民 ,包括鼓楼医 院医护人员的宣传能力。这些西方侨民 ,特别是 那些美国传教士 ,那些美国教授、医生 ,有一个共 同的突出特点是 ,他们在文字技巧方面都受过优 良训练。他们都受教育于美国和欧洲最好的大 学 ,他们成年后的多数岁月都奉献于基督教的布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魏特琳日记》,第 596 页、第 619 页。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9) ,第 487 页。 《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1937 — 1938)》,第 36 页。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29) ,第 487 页。 《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1937 — 1938)》,第 443 页。 《拉贝日记》,第 272 页。 民国档案 201012 93    道、写宣传文章 ,以及巡回演讲 ;他们都养成了每 天记日记和经常写书信的习惯 ;许多教授与医生 曾经著书立说。因此 ,他们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能 言善辩的作家和演说家。此外 ,作为一个群体 ,那 些美国传教士 ,那些美国教授、医生 ,他们和新闻 传媒合作很有。在南京沦陷之前很久 ,他们 就已通过南京电台广播讲话或为通俗报刊撰写文 章。另外 ,他们还具有一个日本人未曾预见的特 点 :他们终其一生都在思考地狱的真正意义。他 们在日军占领南京后 ,在这里发现了一个真正的 地狱 ,便立即把它描述下来 ,并努力迅速地向世界 公众公布。 1937 年 12 月 15 日 ,当英、美记者司迪尔、史 密斯发动汽车准备去下关码头乘美国“瓦胡”号炮 舰离开南京前往上海时 ,威尔逊医生匆匆把几十 页的材料塞进一个信封 ,让他们带走。① 到 1938 年 1 月初 ,日军当局允许极少数的美、英舰船在南 京港口停泊。西方侨民立即利用这个机会向外界 传递信件。威尔逊医生在 1938 年 1 月 9 日的日 记中写道 :“我们终于有机会能避开日本人的审查 而送出一些邮件。这些邮件先被送到在长江中打 捞‘帕奈’号的一艘美国拖船 ,然后由长老会牧师 沃力恩 (Walline)送到另一艘美国船上 ,到美国再 按正常邮件发放。”威尔逊医生告诉他的友人 ,如 果将他以前送出的书信的第一部分内容与这次送 出的书信内容合在一起 ,“就是一个很好的报 告”。② 威尔逊医生在他的日记与书信中记载了日军 的各种暴行。如他在 1937 年 12 月 15 日的日记 中就记载了一件血淋淋的屠杀无辜平民的案例 : 对平民的大屠杀是惊人的 ,我所能继续记下 来的病人告诉我的强奸和屠杀案例 ,是令人难以 置信的。有两个被刺伤的病人是七位街道清洁工 的幸存者 ,日本兵来到时 ,他们正坐在总站里 ,没 有警告也没有理由就杀死了五人 ,两人受伤来到 医院。我不知道此类情况何时才能终止 ,而我们 能得以喘息。③ 在 1937 年 12 月 21 日的日记中 ,威尔逊记载 了日军大肆焚烧南京城的罪恶 : 现在已有大半个南京城被烧毁 ,每个商业区 都在熊熊燃烧。我们一些人确实亲眼看到他们在 几处放火。昨天在回家吃晚饭之前 ,我数了一下 共有 12 处大火。今天在同一时间 ,我数了数共有 8 处。其中几处是整个街区建筑被烧毁。④ 鲍尔女士对日军的暴行也有许多的揭露。如 她在 1937 年 12 月 16 日的日记中写道 : 很多男人被带走枪杀了 ,其他人被迫服劳役。 所有人都万分恐惧 ,不敢到街上去。⋯⋯ 我们开始不断接到妇女受凌辱的报告。刘易 斯说他们已经收到 100 个经证实的报告 ⋯⋯以后 还会更多 ⋯⋯⑤ 她在 1937 年 12 月 20 日的日记中写道 : 受到枪伤和刀刺的伤者纷纷而至 ,床位全满 了 ,没人能够出院 ,因为根本无处可去 ⋯⋯⑥ 1937 年 12 月 20 日 ,威尔逊听到日本新闻社 记者报道说 ,“南京居民已回到家中 ,商业正常进 行 ,人们欢迎日本人的到来 ,还有诸如此类的话”, 在第二天的日记中写道 :“如果这些新闻传出南 京 ,而事实真相大白于天下后 ,必定会造成极大 震撼。”⑦ 鼓楼医院美籍行政主管麦卡伦也在 1938 年 1 月 9 日日记中记载了日本记者在安全区难民营 “制造”假新闻电影的情况 ,并用事实进行的强烈 的对比反差 ,辛辣地揭露与批判了日本记者制造 假新闻的卑劣无耻 : 有些 (日本) 报界人士来到一个难民营入口 处 , (向中国难民) 分发饼干、苹果 ,并且拿出少许 铜板给难民。还为这种善行拍了电影。就在同一 时间 ,一伙日本兵爬越大院后墙 ,强奸了约 12 个 妇女。这却没有拍电影带回去。⑧ 威尔逊医生等人还用照相机拍摄了多张遭受 日军伤害的中国难民的照片 ,提供给国际新闻界。 众所周知 ,图片新闻有着直接诉之于读者视觉、比 文字新闻更具体、更形象、更真实、更有视觉冲击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1937 — 1938)》,第 440 页。 《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1937 — 1938)》,第 459 页。 《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1937 — 1938)》,第 441 页。 《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1937 — 1938)》,第 445 页。 [美 ]鲍尔 :《鲍尔日记》,未刊 ,藏南京鼓楼医院。 [美 ]鲍尔 :《鲍尔日记》,未刊 ,藏南京鼓楼医院。 《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1937 — 1938)》,第 445 页。 《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1937 — 1938)》,第 264 页。 94    20101 2 民国档案 力的特点与优点 ,因而能更快地为更广大的读者 群所接受 ,更有广泛的宣传作用。尤其令人称道 的是 ,南京德胜教堂的美籍牧师约翰 ·马吉还在 鼓楼医院中用一台 16 毫米的电影摄影机 ,偷偷拍 摄了记录日军暴行的电影记录片。该片后被起名 为《南京暴行纪实》。约翰 ·马吉在该影片的引言 中说 ,他之所以将拍摄的重点放在鼓楼医院 ,是因 为“教会医院收治了许多伤员和日本人暴行的其 他受害者 ,假如摄影者能在那里逗留较长时间 ,那 么 ,这部电影的内容必定还要丰富得多。他特别 记得一位 70 岁的老太太 ,一颗子弹从她肩膀打进 去 ,又从她的背部钻出来。侥幸的是 ,这颗子弹没 有打中其要害部位 ,伤口很快愈合了。”他还指出 , 他在鼓楼医院中拍摄的影片只是记录了日军南京 大屠杀暴行的很小一部分。他说 : 还必须考虑到这个情况 ,就是在成千上万受 伤的人中 ,只有极少数可以被送进医院或是为我 们所知。在乡下 ,在小城镇里 ,也有成千上万的人 被杀 ,我们外国人却无法看到这些暴行 ,也无法了 解到这方面的详细情况 ,只是到后来才偶尔传来 一些这方面真实可信的报告。① 威尔逊医生在 1938 年 1 月 9 日的日记中 ,记 述了约翰 ·马吉在鼓楼医院中拍摄此纪录片的 情况 : 今天是星期天 ,吃完早饭比平时略晚了一会。 我查看了大部分病人 ,发现马吉已准备好了摄影 机 ,补拍上次来时未拍的影片。上午我们为一位 老人拍 ,他的颈部有两道长长的伤痕。一些 (日 本)士兵要求他提供姑娘 ,而他未能满足他们的要 求 ,因而遭此不幸。接着我们为一位警察拍 ,他的 背、胸和手臂有十八处 (不 ! 是二十二处) 刀伤。 他是无辜的。第三个拍的是我前几天写过的那个 妇女 ,她和另外五个妇女被抓去洗衣服 ,晚上则供 日军享乐。她的颈部刀伤已慢慢愈合 ,我认为她 可能患了肺炎 ,现在也好了。② 1938 年 5 月 16 日 ,美国《生活》画报 ( The Life)描述了约翰 ·马吉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在鼓 楼医院医护人员的帮助下 ,拍摄这部电影纪录片 的艰难情况 : 这位业余摄影爱好者无法拍摄南京惨遭蹂躏 中最令人触目惊心的场面。因为他知道 ,如果他 自己拍摄平民被枪杀、房屋遭洗劫焚毁的现场情 景 ,他就会被捕 ,摄影机也会被砸毁。况且他当时 正和其他外国传教士与医生一起尽其所能救护平 民。但是 ,在那两周期间 ,他亲眼目睹一支失去控 制的军队奸淫妇女、焚烧房舍、杀戮无辜、抢劫财 物 ,将南京破坏怠尽。他看到日本驻中国大使馆 完全无力控制本国的军人。在南京城内及城外的 外国医院里 ,他亲眼目睹成千上万无辜平民惨遭 “极权主义战争”的迫害。③ 约翰 ·马吉拍摄的电影《南京暴行纪实》后经 整理后 ,胶片长达 400 英尺 ,分为 8 卷 ,放映时间 达 105 分钟。这部记录日军暴行的真实史料 ,是 留存至今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惟一动态画面。后 来胶片中的近百个画面又被翻拍成照片。 从南京沦陷到 1941 年 12 月 8 日日本发动太 平洋战争 ,鼓楼医院的中、美医护人员抱着人道主 义的崇高精神 ,在日伪的政治高压与经济封锁下 , 一直为救护中国的难民与伤病人员而艰难地工作 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1942 年 2 月 12 日 ,美国 教会在南京创办的金陵大学连同这所金陵大学 (鼓楼)医院 ,都被日方当局宣布为“敌产”而加以 接收。那天 ,一队日军包围了医院 ,将中、美籍医 护人员与职工统统赶到医院礼堂里关押软禁。日 方当局派来“日本同仁会南京诊疗班”接管 ,将医 院改称“日本同仁会南京诊疗班鼓楼医院”,由日 籍诊疗班班长土屋毅担任院长。该院的美籍医护 人员后被日方当局关押到集中营中 ,直到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投降、战争结束才被释放。鼓 楼医院也从日伪的魔爪下解放出来 ,重见天日。 鼓楼医院中、美医护人员在南京大屠杀前后 所进行的重要而崇高的工作 ,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 是我们研究南京大屠杀史与抗日战争史中不应忽 视的内容。 [经盛鸿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邮编 :210093 ] [责任编辑 :胡震亚 ] ① ② ③ 《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1937 — 1938)》,第 224~225 页。 《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1937 — 1938)》,第 459 页。 转引自朱成山主编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成果 交流会集》,安徽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 ,第 59 页。
/
本文档为【南京大屠杀前后的金陵大学(鼓楼)医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