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吐蕃时期昌都社会历史

2010-09-05 7页 pdf 752KB 38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5928

暂无简介

举报
吐蕃时期昌都社会历史 7世纪初,吐蕃第32代赞普松 赞干布率部南征北战,削平群雄, 建起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吐 蕃王朝。随着吐蕃地方政权的巩 固和经济的发展,其实力不断得到 壮大,为松赞干布最后统一青藏高 原创造了条件。位于藏东的昌都 地区就是在吐蕃强盛时期被征服 的。吐蕃武力东扩并占据昌都等 康区地方,是在松赞干布去世后的 噶尔家族专权时期。656年,禄东 赞(噶尔·东赞域宋)率兵攻白兰, 使党项畏逼,请求唐中央王朝支持 其举部内迁,而留在今川西、甘南、 青海东南部的党项人即归吐蕃治 下。680年,吐蕃攻陷唐安戎城(今 四1}1茂汉境...
吐蕃时期昌都社会历史
7世纪初,吐蕃第32代赞普松 赞干布率部南征北战,削平群雄, 建起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的吐 蕃王朝。随着吐蕃地方政权的巩 固和经济的发展,其实力不断得到 壮大,为松赞干布最后统一青藏高 原创造了条件。位于藏东的昌都 地区就是在吐蕃强盛时期被征服 的。吐蕃武力东扩并占据昌都等 康区地方,是在松赞干布去世后的 噶尔家族专权时期。656年,禄东 赞(噶尔·东赞域宋)率兵攻白兰, 使党项畏逼,请求唐中央王朝支持 其举部内迁,而留在今川西、甘南、 青海东南部的党项人即归吐蕃治 下。680年,吐蕃攻陷唐安戎城(今 四1}1茂汉境内);西河河蛮与其他 各蛮部也降附吐蕃,唐罢弃姚州 (云南姚安北)。其时,昌都地区无 疑已在吐蕃的牢固控制之下。 广一 一 伙 吐蕃统治下的昌都社会格局 由于资料奇缺,目前还难于对 波,在诸部最大。”④据日本学者佐 藤长研究,苏毗东南部包括昌都地 区所属的边坝县丹达山一带。⑤而 “精雪”则是丁青县觉恩乡一带的 古地名。⑥藏文中的“孜珠”( rtsi drug)意为“六山峰”,“琼布六山 峰”具体指现今昌都地区西北部丁 青县觉恩乡的孜珠寺所在地。之 后,昌都地区等在藏文史料中被称 为“康”,有“边地或外地”之意,⑦是 与卫藏中心地区相对而言的。后 来“康”这个地名成为藏族传统地 域“三区”的“下部多康六岗”的范 畴。确定了昌都地区古代地名“苏 毗”、“松巴岭之精学”、“康”之后, 我们就可以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去 探讨吐蕃时期昌都一带历史发展 的脉络。 藏史名著《贤者喜宴》记载:松 赞干布曾将吐蕃辖境分为5大翼、 18个采邑地、61个豪奴千户等。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吐蕃统治昌都的全貌作出系统的介绍,只能 利用零散材料探究一下吐蕃时期昌都地区的 大致状况。 吐蕃时期,昌都一带在藏汉文史料中如 何称呼呢?按照苯教史书的传统说法,古象 雄分别由里、中、外三部分组成。其中“外象 雄是以弯保六峰山为中心的一块地方,也叫 孙巴精雪,包括三十九个部落”。①旅居意大 利的著名藏族学者南喀诺布先生指出:“下部 协来加嘎(she le rgya skar)的琼布六峰山,也 称之为松巴岭之精雪(sum pa gling gi gyim shod)。在琼布所属,有琼布白、黑、黄三部落 的三大寺。洛邓建的夏色等寺广布于琼布丁 青一带。”②“弯保”、“琼布”均是藏语khyung po之音译,系丁青一带的古地名。③“松巴”即 sum pa,也即汉文史书中的“苏毗”。《新唐 书》谓:“苏毗,本西羌族,为吐蕃所并,号孙 90 - J 61个豪奴千户分为61个军。各翼 分8个千户、1个小千户、一个卫戍千户,共 10个千户。其中涉及到昌都一带的有:5大 翼中的苏毗翼,包括了昌都地区的大部分地 区;;18个采邑中的“多康多钦为豪奴千户 地”,包括昌都地区的其余地方。苏毗翼以嘉 雪达巴葵(昌都边坝县沙丁乡)为中心,有11 个千户。今昌都地区境内分别驻有几个千户 长。可考的千户长有“孜脱千户长”,其领地 为洛隆县孜托镇玛呷村一带;“普脱千户长”, 其领地为洛隆县硕般多不托村;“喀惹千户 长”,治所设在边坝县草卡乡加热村一带。这 就是藏族历史上著名的“硕、达、洛宋玛嘎”名 称的由来,意为“驻扎在硕般多、达宗(边坝)、 洛隆三地的军营”。 昌都等康区是吐蕃东向扩张的突破口, 由防守边地的上、中、下三勇士部的“中勇士 部”来负责,其据地就在昌都。《贤者喜宴》 载:“中勇士部就在贝南隆山以上,恰廓达瓦 西藏研 究 2002年第3期 以下地方,由十二贝甲(sbas rgya)部居此,并 任那雪之官”。⑨“那雪”是昌都西北的比如、 丁青、边坝一带的古地名,也是康区“十雪地” (意为“十山麓地”)之一。⑩统领“中勇士部” 的贝氏即出自那雪小千户。 赤松德赞(754一797年)时期,吐蕃地方 政权更进一步加强对昌都一带的控制。他利 用封赐土地的办法来拉拢和控制康区的部落 头人。据《拉多世系》记载,为了表彰拉多头 人的功绩,赤松德赞授予拉多头人为“英雄猛 虎”称号,以其保卫“多康六岗”众生而驻守边 关,还特派南拉·耶孜噶布战神为其护法神。 拉多王是“百姓的神”,是藏区大统一后的功 臣,故赐名为“拉多王”,意为第一神王。《拉 多世系》的带有浓厚的宗教及神话色彩, 但从中不难发现当时的一些历史事实。此 后,“拉多王”借助这一封号,扩大自己的势力 和地盘,一时誉满康区,成为昌都一带势力最 大的部落之一。“拉多”故地即今昌都县拉多 乡。刻于804年的察雅仁达丹玛摩崖造像和 铭文直接反映了昌都等地归附于吐蕃王朝的 史实。 经过几代赞普从政治、军事、文化上的苦 苦经营,把昌都一带归附到了吐蕃政权治下, 仁达丹玛摩崖文中出现的“大蕃国”三字正是 说明今昌都地区辖区被吐蕃王朝所征服。 吐蕃时期昌都的交通与 社会经济状况 1、昌都境内唐蕃古道走向 吐蕃王朝时期,青藏高原的交通网络业 已形成,南通尼泊尔、印度,西通中亚,北通西 域,东及东北与川滇青相连。其中以青藏间 的唐蕃古道最为重要,吐蕃与川滇地区的“茶 马古道”也占据十分显要的位置。川藏道有 南北二道,北道由维州一、松州为起点,南道由 雅州、黎州、篙州为起点,南北两道均在昌都 会合,然后北取那曲到拉萨,南取林芝到拉 萨。。黄奋生先生认为,吐蕃东扩时出兵的东 路南线,大抵出昌都经西康北部南下到康 地,。与“茶马古道”走向相吻合。滇藏道是 茶马古道的另一分支,以云南大理为起点,经 丽江、中甸、德钦到西藏盐井、芒康、邦达、察 雅、洛隆、工布江达后抵拉萨。由此,我们可 以看到昌都在地理交通上的独特位置,它在 吐蕃东向扩张以及吐蕃与祖国内地的交往中 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纽带作用,故有人称昌都 地区为“藏东民族走廊”。 结合实地调查,我们对昌都境内的川藏 古道作进一步的探讨。这条道路大致经过今 芒康、察雅、昌都、洛隆,然后到拉萨,或者由 芒康到察雅、昌都、波密,再至拉萨。其依据 有如下三条: 其一,在芒康县盐井乡有一条叫扎国徐 的山沟,沟中的一块巨石上雕刻有四尊人像。 当地百姓说居中者为松赞干布,左右2人即 文成、挥尊两位公主,旁边侧立者则是大臣噶 尔·东赞域宋。从雕刻风格和局部特征看,确 有吐蕃时期雕刻艺术的印迹。 其二,在芒康县邦达乡的拉堆村有一座 内供圆雕大日如来佛及其八大弟子像的殿 堂。当地群众称此为文成公主进藏时所雕刻 的。有关研究者认为:“造像的头冠和服饰反 映了地道的唐代早期造像的艺术风格,与西 藏早期的吐蕃石刻风格大相径庭,这批造像 很可能是汉地工匠所为。’,。 其三,勒刻于804年的察雅仁达丹玛摩 崖造像及藏汉铭文无疑为吐蕃时代的典型作 口 口口 。 发现于以上三处的具有代表性的早期石 刻艺术品均位于古代昌都地区的交通要道 上,为我们勾画这条路线提供了线索。 成书于1446年的《洛绒教法史》记载,第 六世噶玛巴·通瓦顿登26岁时到康区传教建 寺,1441年在昌都噶玛寺讲法,是年春天他 从噶玛寺动身,经芒康到“窝额”(vo rngor,.察 雅县香堆一带古地名)朝拜弥勒佛。接着经 “崩”(vbom,芒康县莽岭乡)到巴塘等地传 教。。其传法所走路线恰好是吐蕃时期的川 藏古道。清代汉文史籍《西藏图考》专章介绍 91 万方数据 吐蕃时期昌都社会历史初探 西藏各地程站,其记昌都交通谓: 江卡(今芒康)半隅平坦,为藏炉大道,系 巴塘、乍丫(今察稚)之中途⋯⋯有汉人寺在 南墩(今芒康县邦达乡拉堆村),每年七月, 巴、察二地客民皆云集贸易,如内地庙会⋯⋯ 乍丫在江卡西南,即《会典图》注之札稚庙也 ⋯⋯仙女洞在官角(今贡觉)路旁⋯⋯其下依 岩作碉房一间,内有石揭,仅存‘大番国’三汉 字⋯⋯察木多(今昌都)在乍丫西北,即古康 地,古称前藏,一名界喀木,通川滇⋯⋯洛隆 宗在类伍齐(今类乌齐)西南,其地有嘉裕桥, 为藏、炉通津,亦西海进藏之要隘⋯⋯硕般多 在洛隆宗西,地少险隘⋯⋯边坝在硕般多之 南⋯⋯抵前藏布达拉。⑥ 吐蕃时期从芒康、察雅、昌都、洛隆、边坝 至拉萨的“川藏道”交通业已繁荣,由于交通 便利以及沿途所经地区人口相对稠密、物产 丰富,使其始终是人藏的重要通道。清康熙 五十九年和乾隆五十六年两次用兵西藏皆取 此道。 2、昌都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昌都地区是一个农牧兼重、又有狩猎业 的地区,经济门类多样。早在新石器时期,昌 都的居民已经过着以农为主的定居生活,狩 猎业也占有一定比重,家畜饲养、畜牧业均获 得一定的发展,卡若文化即体现了这一方面 的成就。⑩ 吐蕃王朝建立以后,统一与安定的社会 环境为吐蕃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尤其是由于唐蕃联姻,使祖国内地先进的生 产方式、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传人吐蕃,更有 力地促进了吐蕃社会经济的发展。松赞干布 时期,蓄水为池、引渠灌溉被广泛采用,进而 划分田地,厘定升两,并设立专职人员管理农 牧业,社会分工趋于细致,呈现出不断进步的 局面。 吐蕃时期昌都地区的部落头人让属民以 村为单位承担赋税劳役,且使之专门化,其类 型大致有三,即赋税、兵役和劳役,从而相应 地形成赋税村、兵役村和劳役村。据《拉多世 92 系》记载,拉多部落的百姓和属民都是赤松德 赞封赐给拉多头人的。当时,拉多头人“拥有 众多侍从和百姓,格由、大亚、永忠三个村为 他的赋税村,然乌、琼布、井内三个村为他的 服兵役村,格克、亚罗、亚那为他的服劳役 村”。。 从上引史料可以发现拉多部落居地。赞 普是这块土地的最高主人,拉多头人管理这 里的属民、牲畜和土地就必须经过赞普的封 赐与授权,由头人代赞普行使对属民的管理, 赞普与头人、头人与属民形成隶属关系,具有 奴隶制社会的某些特征。 《旧唐书》记,东女国“其所居,皆起重屋, 王至九层,国人至六层,其王服青毛绩裙,下 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则羔裘,饰以 纹锦”。说明当时东女国的建筑工艺和毛纺 手工都达到相当高的发展水平,这无疑与当 时农牧业经济的长足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 3、吐蕃时期的昌都建筑 从西藏建筑发展史上讲,吐蕃时期是建 筑艺术的发展时期。西藏建筑史上的经典之 作— 布达拉宫、大昭寺、桑耶寺都是那时的 代表作。而在昌都地区,这时几乎没有建成 极具影响的建筑,与卫藏地区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昌都地区在吐蕃时期之所以没有形成 建筑艺术的高潮,与当时昌都地区的政治、经 济、文化的发展程度大有关系。但值得注意 的是,吐蕃王朝建立前,昌都一带是苏毗国、 附国和东女国的一部分,据汉文史书记载,昌 都等地有大小80余城。。其房屋“垒石为碟, 以避其患。其碟高至十余丈”。。一般民众所 住的为上下六层,而东女王所居则有九层,④ 表明了当地高超的建筑水平。后来,吐蕃地 方政权拓疆扩土时把昌都一带作为其向东武 力扩张的后方基地,进而加重了昌都人民的 经济负担,社会动荡不宁,经济发展迟缓,此 乃昌都一带没有留下影响很大的建筑艺术的 主要原因。 吐蕃王朝时期,佛教先后从印度和祖国 内地传人西藏的同时,佛教建筑艺术也传到 万方数据 西藏研究 2002年第 3期 了昌都等藏东地区。据笔者调查,在昌都地 区贡觉县的通夏寺曾有一座造型独特的三层 殿堂,当地称之为“玛堆殿”,意为“红色殿 堂”。第一层为藏式,第二层为印度式,第三 层为汉式建筑,屋顶为单檐歇山式,盖有琉璃 瓦。据当地人介绍,通夏寺是当年文成公主 为镇压女魔四肢关节而修建的镇女魔左掌心 寺。对此是否属实,我们还一时无法证实。 但至迟在藏传佛教“后弘期”当地有一座造型 独特、盖有琉璃瓦的殿堂是可以肯定的。 8世纪中叶,“七觉士”之一的毗卢遮那 被迫流放到康区时,曾在察雅窝额的吐杰降 钦寺中译经。史书中记述的“窝额”吐杰降钦 寺是指察雅的香堆殿堂。由此可推论察雅香 堆殿堂是吐蕃时期的建筑。该殿建在香堆平 坝的正中央,是座坐西向东的藏式二层平顶 楼。主殿内供奉有弥勒佛。主殿面宽7间, 进深5间,中央由2根长柱托起天窗,以便采 光、透气。这是藏族早期典型的回形走廊式 殿堂。主殿前面的经堂是 1658年扩建而成 的。 从察雅仁达丹玛摩崖造像铭文中“安居 总执事为窝额比丘郎却热、色桑布贝”的记载 来推论,当时该寺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寺院建 筑。赤热巴巾时期曾对香堆殿堂进行过维 修。@ ’ 4、昌都地区的奴隶平民起义 长期的对外扩张,极大地消耗了吐蕃的 人力、财力,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被征服 地区人民的不断反抗。同时,大贵族内部争 权夺利的斗争也愈演愈烈,终于导致吐蕃王 朝的灭亡。842年,拉拢·贝吉多杰刺杀达玛 赞普(朗达玛),王室后裔云丹与微松分据前、 后藏地区;吐蕃各地守军将领也拥兵自重,混 战不已。 在战争中遭受奴役的下层群众掀起了轰 轰烈烈的大起义,彻底动摇了吐蕃王朝赖以 统治的基础。9世纪中叶,吐蕃占领的河西 陇右地区以及吐蕃本部先后爆发了奴隶平民 起义。吐蕃本土的暴动“首先发生在多康地 区,其首领是韦·科西来邓”。@据考证,此处 的“多康”即指昌都与甘孜一带。韦·科西来 邓则是一位工匠。。当时起义的奴隶和平民 提出了“不砍山头,要砍人头”的口号。起义 军自东向西挺进,沿途各地的奴隶和平民纷 纷加人起义队伍,势力日益壮大,直插吐蕃统 治的腹心地带,愤怒的奴隶及平民一举掘毁 历代赞普陵墓。持续多年的奴隶平民大起义 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在它的沉重打击之下 吐蕃地方政权也终于瓦解。 在奴隶平民起义和王室内争之中,吐蕃 贵族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一些大贵族被杀,或 四处逃离,阿里地区、青海宗喀地区、昌都地 区皆有王室后裔。如“中部康区昂雪一带的 阿内家族,即是王室后裔”。⑧昂雪即澜沧江 支流昂曲河下游的昌都县沙贡乡一带,吐蕃 王室的一支后裔在此建起了颇具势力的“沙 贡第巴”(意为“沙贡地方酋长”)。 吐蕃王朝时期昌都的文化 1,唐代两位公主进藏途经昌都的传说 吐蕃王朝建立以后,松赞干布积极加强 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先 进的科技与文化,尤其唐中央王朝的灿烂文 化。他先迎娶尼泊尔挥尊公主,随后又派大 臣噶尔·东赞域宋到长安请婚,迎娶文成公 主。 唐蕃联姻在藏族历史上产生了十分重大 的影响,无论在藏族民间文学,还是在戏剧歌 舞中,无论是作家文学,还是在民间雕塑中都 有大量题材反映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的故 事。而流传在昌都一带的传说,寓意深刻,想 象丰富,颇具代表性。昌都地区有关唐朝两 位公主进藏的传说涉及唐蕃古道,很有参考 价值。在芒康盐井的扎国徐、邦达的朗巴朗 则、贡觉与察雅交界地以及察雅仁达等地方 均有这一方面的内容。 如上所述,在芒康盐井扎国徐沟里的一 块巨石上刻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挥尊公主 及大臣噶尔·东赞域宋之雕像;在芒康邦达的 93 万方数据 吐蕃时期昌都社会历史初探 朗巴朗则殿堂供奉有据说是文成公主或金城 公主进藏时雕刻的大日如来佛及其八大弟子 像;在贡觉与察雅交界的仓地方的草滩上写 有巨幅藏文六字真言,据说是文成公主用她 的马鞭一挥而成的;有关察雅旺布的仁达丹 玛摩崖造像的传说,更集中地反映了唐朝公 主进藏的相关内容。 察雅仁达丹玛地方流传着一则优美的传 说:当年文成公主一行跋山涉水,取道察雅地 方前往拉萨,曾在风光秀丽的仁达稍许休息。 公主喜欢这块地方,遂以非凡的造化与功德 在丹玛悬崖上显现出大日如来佛及其八大弟 子像。她还运用法力,如同西天大圣孙行者 那样,拔几根头发往山上一吹,顷刻间在原本 光秃的山脊上长出大片森林,当地百姓即采 伐森林。按公主之愿望修建了仁达殿堂,用 以供养佛像。为了造福当地百姓,公主教当 地人民开荒种田,引水灌溉,使用水磨。其遗 迹至今犹存。 有关唐朝两位公主途径昌都等地的说法 尚待进一步考辨。说文成公主用马鞭写下藏 文六字真言,显然是牵强附会的。察雅仁达 丹玛摩崖造像刻于804年,与文成、金城公主 人藏无关。但是,这些风物传说所反映的几 点史实值得注意:其一,这些佛像石刻就手法 与风格而言是相当古老的,大多与唐代有关。 其二,充分体现了唐朝时期昌都地区与祖国 内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密切联系。 其三,具体反映了藏族人民对文成、金城两位 公主的热爱与敬仰之情,表达了藏汉人民世 代团结友好的真挚愿望。 2、佛教在昌都地区的传播 8世纪中叶,赤松德赞建立了西藏历史 上第一座正规的寺院— 桑耶寺,并由印度 高僧寂护和莲花生为之主持开光,寂护还担 任寺院堪布,剃度7名吐蕃贵族青年出家,史 称“七觉士”,是藏传佛教首批出家的藏族僧 人。其中一位是木巴果家族的毗卢遮那。赤 松德赞为培养翻译佛经人才,派毗卢遮那等 人到印度学经。他从印度学习密乘经典返藏 94 后,虽然得到赞普的信任,但却遭到了学显教 的印度高僧和吐蕃苯教徒及其代表势力的反 对。赤松德赞迫于压力,不得不把毗卢遮那 流放到康区察瓦龙(芒康、盐井以西怒江河谷 一带)。。至今在昌都各县仍流传着有关毗卢 遮那被流放到康区察互龙一带的传说。在江 达、左贡、芒康、察雅、类乌齐等地就有不少据 说是毗卢遮那修行洞的地方。《青史》记载: “尼峨生根所著的《秘密藏续释》,这一释论是 由译师毗卢遮那在窝都·吐杰降钦寺中译出 的”。⑧窝都(vog rdo)应为“窝额”(vog rngo) 之讹,其地即昌都察雅境内。。由此我们不难 看出,毗卢遮那的流放促成了他向康区传播 佛教的契机之一。 赤热巴巾在位(815-836年)时,推行 “七户养僧”凡是恶指僧人者,断 其指;以恶眼视僧人者,刻其目。把僧人列为 最高等级,还给一些寺院和佛堂分土地、牲畜 与奴隶,作为其固定的经济收人。。据《第吾 宗教源流》记载,晚年的赤热巴巾为僧人修行 特修复、重建6座寺庙,“在卫地修建了拉萨 大昭寺和桑耶寺,在康地瓜州江边建立了永 忠顶寺和噶贡土吉龙寺,在多康建立龙塘度 母殿和窝如(额)弥勒寺”。。其中大昭寺、桑 耶寺和龙塘寺非其所建,而为修复。多康的 窝额弥勒寺,即指察雅香堆的强康大殿— 弥勒佛寺。吐蕃时期遗存在康区的寺院至少 有3座,即仁达佛堂、龙塘卓玛拉康殿和窝额 弥勒佛寺等。 3、仁达丹玛摩崖造像铭文的内容及特点 仁达丹玛摩崖造像位于昌都地区察雅县 旺布乡境内丹玛山崖。当地群众依据造像主 供佛而称之为“仁达大日如来佛殿”。造像利 用丹玛山峭壁岩石依山雕凿而成。可分为主 供佛大日如来佛、陪衬佛八大弟子和两个飞 天女神以及附加佛护贝龙王等。造像下面有 吐蕃时期的藏文铭刻和数十个汉字:。在造像 右边刻有藏文的《普贤行愿品》经文。藏文部 分95%的文字很清楚,汉文部分除“匠浑 天”、“同料僧阴”、“大蕃国”等外,大多已漫德 万方数据 西藏研究 2002年第 3期 不清。 十分可贵的是,藏汉文史书都曾提到吐 蕃时代的这一珍贵遗物。《西藏王统记》载: “尔时,汉女公主同吐蕃使臣已行到邓马(丹 玛)岩。曾于岩石上刻弥勒菩萨像一尊,高约 七肘,《普贤行愿品》两部”。④《贤者喜宴》说: “之后,公主和主仆在康地等候噶尔时,将《普 贤行愿品》卷首及八十肘的佛像刻于岩石 上”。⑧以上记载与实际勒刻年代虽有误,但 有弥勒佛像和《普贤行愿品》等石刻艺术则是 符合实际情况的。晚期汉文史书也提到这一 遗迹,《西藏图考》记:“仙女洞在官角(贡觉) 路旁,千初石壁中露窗隔形,其下依岩作碉房 一间,内有石揭,仅存‘大番国’三汉字,余模 糊不能读”。@ 仁达丹玛摩崖题记铭文虽多见诸报刊杂 志,但多系相互传抄,讹误不少。。故于此将 题记铭文,以笔者先后三次实地考察为依据, 抄录更正如下: 圣教之意,乃一切众生皆有识念佛性之 心。此心非亲教师及神所赐,非父母所生,无 有起始,原本存在,无有终了,虽死不灭。此 心若广行善事,利益众生,正法加持,善修自 心,可证得佛果与菩萨提捶,便能解脱于生老 病死,获无上之福;若善恶间杂,则往生于天 上人间;多行罪恶与不善,则入恶界有情地 狱,轮回于痛苦之中。故此心处于无上菩提 之下,亦有情于地狱之上。若享佛法之甘露, 方可入解脱一切痛苦之地,获永久之幸福。 故众生珍爱佛法而不得抛弃。总之,对于自 己与他人之事的长远利益,则向亲教师讨教, 并阅读佛法经典,便能领悟。 猴年夏,赞普赤德松赞时,宣布比丘参加 政教大诏令,踢给金以下告身,王妃深莎莱莫 赞等,众君民入解脱之道。诏令比丘阐卡云 丹及洛顿当,大伦尚没庐赤苏昂夏、内伦 伦 赤孙新多赞等参政。初与唐会盟时, 亲教 师郭益西央、比丘达洛添德、格朗嘎宁波央等 为愿赞普之功德与众生之福泽,书此佛像与 祷文。安居总执事为窝额比丘朗却热、色桑 布贝等;工头为比丘西舍、比丘 松巴辛和 恩当艾等;勒石者为乌色涅哲夏及雪拉公、顿 玛岗和汉人黄崩增父子、华豪景等。日后对 此赞同者,_也同获福泽。 益西央在玉、隆、蚌、勒、堡乌等地亦广 等, 者为比丘仁多吉。 若对此佛像及誓言顶礼供养者,无论祈 愿,何事皆可如愿,后世也往生于天界;若恶 语戏骂,即得疾病等诸恶果,永坠恶途;法律 也对反佛者,从其祖先亲属起施行 故无论任何人均不得管骂讥讽! 这份题记铭文涉及到刻经兴佛、僧人参 政、唐蕃和好、赞普功业、众生安乐以及号召 百姓阪依佛法、保护佛法等内容。。 察雅仁达丹玛摩崖造像及石刻是藏东昌 都等唯一能确定为吐蕃时代的造像铭文,对 于研究吐蕃时期昌都地区的政治、宗教、法 律、文化及书法雕刻艺术均有重要的意义。 它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昌都地区吐蕃时期金石 铭文的空白,丰富了吐蕃金石文化的内容;帮 助人们澄清了吐蕃历史上的某些疑惑,深化 了学术界对吐蕃社会的研究;纠正了《西藏王 统记》中对仁达丹玛摩崖造像勒刻年代记载 的失误;赤德松赞的名字在不同的史书里有 不同的称谓,如牟德赞普、牟赤赞普、牟如赞 普、赤德赞、赛那列等,使人无所适从,仁达丹 玛摩崖造像的发现,可以确定该赞普名字的 正确写法为赤德松赞。 仁达丹玛摩崖造像及石刻铭文有一些特 点值得我们注意:其一,仁达丹玛摩崖造像勒 刻年代确凿。铭文称此石刻于赤德松赞时的 “猴年夏”。赤德松赞在位时间为798.815 年,其间只有一个猴年,即804年。⑧其二,刻 文《普贤行愿品》是由“前弘期”西藏最著名的 译师噶、觉、尚等在世时所翻译的。其对译经 的次序、特点、发展及藏语文法的演变提供了 可信的文献资料。其三,说明赤德松赞时佛 教僧侣不仅是宗教上的主持者,而且还封授 有政事大伦(宰相),掌有政治大权。其四,该 摩崖石刻详载了创建该文物的总仆役、主领 95 万方数据 吐蕃时期昌都社会历史初探 头及刻石工匠,是了解当时石刻中应具 备指挥、收支、技术指导和具体铭刻者等状况 的重要参考资料。 (附记:本文曾得到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历史研究所张云博士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深 表谢意) 〔责任编辑 保罗〕 注释: ①才让太:《古老象雄文明》,载《西藏研究》(汉文 版)1985年第2期,第97页所引朵旦贝参《世界 地理概说》(藏文木刻本),第7,8页。 ②〔意〕南喀诺布:《藏族远古史》,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0年版,第72页。 ③昌都地区丁青县整理:《琼波源流》油印本。 ④转引自陈燮章、索文清、陈乃文:《藏族史料集》 (一),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版,第518页。 ⑤〔日〕佐藤长:《人蕃大道沿途诸族与中央吐蕃之 五翼》,梁今知译,载《西藏研究》(汉文版)1983年 第1期。 ⑥孜珠·噶旺朗加:《孜珠寺简史》,政协昌都地区委 员会文史资料室编印,第44页。 ⑦更敦群培:《白史》,格桑曲比译,中国藏学出版社 1996年版,第130页。 ⑧恰白·次旦平措等:《西藏通史》,陈庆英等译,西 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53页。 ⑨巴俄·祖拉陈瓦:《贤者喜宴》,民族出版社 1986 年版,第190页。 ⑩松巴堪钦·益西班觉:《如意宝树史》,甘肃民族出 版社1992年版,第654页。 ⑧任乃强:《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年 版,第460页。 ⑩黄奋生:《藏族史略》,民族出版社1983年版,第 85页。 0陈建彬:《西藏的石刻艺术》,转见邓侃主编:(}cq 藏的魅力》,成都出版社1994年版,第381页。 0达察·次旺杰:《洛绒教法史》,西藏古籍出版社 1994年版,第267页。 ⑩黄沛翘:《西藏图考》,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 版,第87,89、136,94,100页。 ⑩西藏自治区文管会、四川大学历史系:《昌都卡 若》,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54页。 0《拉多世系》,藏文手抄本,第83页。 ⑩同注⑩。 ⑩④见注④,第10,511页。 ⑧第吾贤者:《第吾宗教源流》,西藏古籍出版社 1987年版,第136页。 ⑧见注⑨,第413页。 。王辅仁、索文清:《藏族史要》,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1年版,第40页。 @《西藏史集五部》,西藏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 76页。 ⑥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1987年版,第13页。 ⑧廓诺·迅鲁伯:《青史》,郭和卿译,西藏人民出版 社1985年版,第72页。 ⑧土呷:《昌都地区察雅地名小考),载《西藏科技 报》1989年12月1日。 函东嘎·洛桑赤列:《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郭冠 忠、王玉平译,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25 页。 ④同注⑧。 ④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刘立千译注,西藏人民 出版社 1987年版,第73页。 ⑧见注⑨,第214页。 @见注⑧,第136页。 。恰白·次旦平措:《简析新发现的吐蕃摩崖石刻铭 文》,载《中国藏学》(藏汉)创刊号,铭文系本文作 者提供,然而也许由于印刷或校对的原因,个别 地方仍有差错。 @同上书,第76页;马林:《仁达摩崖刻石考证》,载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 期,第97页。 ①同注⑥。 〔作者简介〕土呷,现于西藏自治区昌都 行署办公室工作。 96 万方数据
/
本文档为【吐蕃时期昌都社会历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