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1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评价最终版

1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评价最终版

2010-09-05 47页 ppt 1MB 31阅读

用户头像

is_446603

暂无简介

举报
1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评价最终版null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评价 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评价 专 业: 中医学七年制 研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眼科 硕 士 生: 胡晓丹 导 师: 吴烈 教授目录目录研究背景 研究进展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研究背景——儿童弱视患病率研究背景——儿童弱视患病率国内外调查研究发现 : 弱视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的发生率为3% 中国调查显示:     我国大约有3亿儿童,即有1千万儿童是弱视...
1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评价最终版
null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评价 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评价 专 业: 中医学七年制 研究方向: 中西医结合眼科 硕 士 生: 胡晓丹 导 师: 吴烈 教授目录目录研究背景 研究进展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研究背景——儿童弱视患病率研究背景——儿童弱视患病率国内外调查研究发现 : 弱视在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的发生率为3% 中国调查显示:     我国大约有3亿儿童,即有1千万儿童是弱视患者。 研究背景——弱视的危害研究背景——弱视的危害● 视力明显下降 ● 立体视觉丧失 手、眼丧失精巧的配合能力 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及安全 限制求职、求学等关系个人前途的重大问题 ● 对保证优生优育,提高国民素质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null研究背景 研究进展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研究进展——综述一 儿童弱视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综述一 儿童弱视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斜视 屈光不正 等 先天性白内障 视觉细胞发育不良 形觉剥夺 双眼竞争性抑制 ● 病因: 光刺激不充分 弱视 ● 临床表现: 视力矫正无明显改善,立体视锐度显著下降 ● 眼部检查:眼内介质清晰且眼底正常  拥挤现象;旁中心注视视觉诱发电位 P-VEP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研究进展——综述一 儿童弱视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研究进展——综述一 儿童弱视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儿童弱视的现代医学治疗: 影响弱视疗效因素 初 诊 年 龄 弱 视 类 型 弱 视 程 度注 视性 质 一般来说,发现及开始治疗弱视的时间越早,疗效越好。弱视的治疗应在配戴矫正屈光不正眼镜的基础上,根据弱视的初诊年龄、注视性质、程度、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订治疗方法。研究进展——综述一 儿童弱视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综述一 儿童弱视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治疗弱视的方法:1.去除形觉剥夺因素:尽早摘除白内障,矫正完全性上睑下垂 2.矫正屈光不正,配戴合适眼镜 3.单眼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遮盖好眼 以上三项是治疗弱视的主要原则 4.加强患眼使用的治疗:后像疗法、压抑疗法、光栅刺激疗法、 海丁格刷训练、精细目力训练、氦氖 激光疗法、药物疗法等研究进展——综述一 儿童弱视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研究进展——综述一 儿童弱视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总结: 现代医学治疗弱视,临床上多采用几种方法相结合综合治疗,虽然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疗程长,治疗难度大,易复发。因此弱视的早期发现、最佳治疗方法的选择及远期疗效的巩固仍然是目前致力研究的重点、难点。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二 儿童弱视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二 儿童弱视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古代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历史沿革: 至今尚无有关弱视的明确名称 在古代文献中,将其归属为“视瞻昏渺”、“青盲”、 “目暗不明”的范畴 ● 病因病机: 1.先天禀赋不足,神光发越无能,精血亏损,目失濡养 2.阴亏不敛精,光华不能敛聚,神光发生无源 3.目珠发育异常或风热之邪上攻于脑,致脑筋急缩, 眼带受损而目珠偏视。 研究进展——综述二 近现代中医对弱视的研究 研究进展——综述二 近现代中医对弱视的研究 中药疗法 针刺按摩疗法 耳穴疗法中医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null总结: 在治疗弱视方面,祖国医学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为弱视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但同时弱视的中医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足,临床上针对儿童的特点应寻求一种易于儿童接受,安全、便捷的治疗方法,使中医在防治弱视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优势。 相关研究进展——近现代中医对弱视的研究null研究背景 相关研究进展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初步评价电梅花针的疗效,合理指导弱视的临床治疗。通过对影响儿童弱视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该病的病情和疗效与各因素的相关性。 初步评价电梅花针的疗效,合理指导弱视的临床治疗。通过对影响儿童弱视的因素进行分析,了解该病的病情和疗效与各因素的相关性。 研究目的null研究背景 相关研究进展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研究方法——病例来源研究方法——病例来源所有病例均来自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广安门医院眼科门诊弱视患儿共63例(脱落3例不计入内)。其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最大12岁,最小4岁,平均7.01士 2.22岁。 研究方法——病例的选择研究方法——病例的选择 诊断: 凡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小于0.9且不能矫正者。 弱视分级: 轻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8-0.6 中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5-0.2 重度弱视:矫正视力≤0.1 分类标准: 斜视性:患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 屈光参差性:患者双眼屈光度相差球镜≥1.50D,柱镜≥1.00D。 屈光不正性:双眼视力相等或接近,远视≥3.00D,近视≥6.00D,散光≥2.00D。 形觉剥夺性:在婴幼儿期由于屈光间质混浊,上睑下垂遮挡瞳孔,不适当的遮盖等引 起的视功能障碍。 其他:不在本次研究范围之内。 (参照1996.4中华医学会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诊断、分类标准) 研究方法——病例的选择 研究方法——病例的选择入选标准: 1.符合弱视诊断标准者。 2.年龄3-12岁。 3.自愿接受本疗法治疗者。 4.试验治疗前一周内未用其他弱视方法治疗者。 排除标准: 1.凡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的患者。 2.精神病患者。 3.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性疾病者 4.过敏体质或对本疗法过敏者。 5.合并其他眼病。 研究方法——病例的选择研究方法——病例的选择 剔除标准: 1.不符合标准误纳入者。 2.纳入后未坚持治疗者。 脱落标准: 1.未按规定治疗或资料不全者。 2.受试者要求退出试验。 3.不良事件。 4.其它。 研究方法——临床观察病例分组 、疗程研究方法——临床观察病例分组 、疗程 临床观察病例采取自愿、随机的原则,采用分层随机化方法,按两个年龄段进行分层(I组3-7岁II组8-12岁)。总病例数为63例(脱落3例不计入内),其中治疗组30例(I组19例II组11例),对照组30例(I组18例II组12例)。60例按 1:1随机观察,治疗组采用电梅花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 研究方法——治疗操作方法 研究方法——治疗操作方法 (1)治疗组采用电梅花针疗法: 选用穴位:正光1、正光2、风池、内关、大椎 取穴方法:正光1:眶上缘外3/4与内1/4交界处,即攒竹穴与鱼腰穴之间的中点,眶上缘的下方。正光2:眶上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即丝竹空穴与鱼腰穴之间的中点,眶上缘的下方。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处。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操作方法:选用WQ1002韩氏多用电治疗仪,将输出电极对中的一根接在塑料柄七星梅花针上,另一根接在铜棒上。输出脉冲连续波频率60HZ,电源电压用9伏直流干电池,电流强度小于5毫安,以病人耐受为宜。让病人一手握住连结导线的铜棒,在穴位的表皮上叩打。正光1、正光2扣击体表0.5CM直径范围,风池、内关、大椎扣击体表1.5CM直径范围,每穴均匀扣击50次,频率90-100次/分钟,正光1、正光2轻度刺激(局部皮肤略有潮红),风池、内关、大椎中度刺激(局部皮肤明显发红),用腕力弹刺,患者双眼自然闭合。 研究方法——治疗操作方法研究方法——治疗操作方法 (2)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 根据弱视类型、程度、注视性质的不同分别采取多种方法同时进行联合应用。 ①遮盖法:单眼弱视者遮盖健眼,每次一周,隔周一次;双眼弱视者按不同比例交替遮盖一眼,3-5天更换一次,好眼多盖。目的是抑制健眼使用,促进弱视眼视功能的发育。 ②同视机闪烁脱抑制训练法及红光闪烁增视法:隔日一次,每次15-20分钟。两种方法之间间隔10分钟。治疗目的是通过特殊光线刺激儿童弱视眼眼底黄斑部,促进黄斑视功能的发育。 ③精细目力工作法:如穿珠子、插板、描图等,每日两次,每次20分钟。精细目力工作是在遮盖法的同时进行,由家长在家监督,目的是增加弱视眼的使用,促进眼底视功能的发育。 研究方法——治疗操作方法研究方法——治疗操作方法 (3)基础治疗 为电梅花针治疗组与综合治疗对照组均采用的治疗方法,即散瞳验光配镜。60例患儿均采用1%阿托品眼膏散瞳3天,检影验光、配戴矫正眼镜。入选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形觉剥夺性弱视者均为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及上睑下垂矫正术后的患儿。 疗程疗程 疗程为30天, 隔日治疗1次。 观测指标 观测指标 背景资料观察(治疗前) 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 一般临床资料:病程、弱视程度、类型 诊断及疗效性指标 ● 眼科常规检查:外眼、视力、眼压、裂隙灯检查及眼底镜检查等 ● 详细的眼屈光检查:采用显然验光。 ● 视功能的检测: ①双眼视觉功能检查:采用同视机三级图片检查同时视、融合和立体视功能。 ②斜视度检查:同视机法、角膜映光法和三棱镜加遮盖法 ③立体视锐值检查 研究方法——疗效评定标准研究方法——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 ● 基本治愈:矫正远视力≥0.9 ● 显效:矫正远视力进步≥3排 ● 有效:矫正远视力进步≥2排 ● 无效:矫正远视力没有进步或减退 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参照1996年全国儿童斜视、弱视防治学组通过的疗效评定标准)研究方法——统计学处理研究方法——统计学处理 运用SAS8.2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 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以P<0.05视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null研究背景 相关研究进展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均衡性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均衡性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null结果:电梅花针综合治疗组30例(54眼)经治疗后,基本治愈12眼,显效16 眼,有效10眼,无效16眼,总有效率为70.37%;对照组30例(53眼) 经治疗后,基本治愈6眼,显效10眼,有效9眼,无效28眼,总有效率 为47.17%。 经Ridit分析,两组病例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 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综合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综合疗效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0.37% 对照组总有效率:47.17% 两组比较,经Ridit检验,P=0.0006< 0.05,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结果:经t检验,治疗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12<0.05); 对照组经治疗后视力有所提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P=0.069 >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视力改善明显高于对照 组(P=0.0013<0.05)。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的变化的比较:( 士s) 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 0.05 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 P> 0.05 组间比较,治疗疗效组优于对照组, P< 0.05。 结果:治疗组视力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起效时间的比较 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起效时间的比较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起效时间比较,经X2检验,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286<0.05)。 两组起效时间比较 眼(%) 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起效时间的比较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起效时间的比较 结果:治疗组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 治疗组起效时间 对照组起效时间研究结果——两组不同年龄段弱视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两组不同年龄段弱视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3—7岁组与8—12岁组的组内疗效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同年龄段弱视疗效的比较 眼(%) ①:P<0.05,与同组8-12岁以上组比较 研究结果——两组不同年龄段弱视治疗效果的比较 研究结果——两组不同年龄段弱视治疗效果的比较 表明:在儿童视觉发育关键期(3—7岁)的治疗效果优于年长组(8—12岁), 即年龄越小,弱视的治疗效果越好。治疗组对照组研究结果——两组不同弱视类型疗效的比较 研究结果——两组不同弱视类型疗效的比较 结果:经Ridit分析,治疗组的各类型弱视患儿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7<0.05)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疗效优于其他类型P=1.000 >0.05)对照组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弱视患儿的疗效优于其他类型,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28<0.05)。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5<0.05)。 null研究背景 相关研究进展 研究目的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讨论:讨论:●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对照的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儿进行观察,以初步评价电梅花针的疗效,找到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合理指导弱视的临床治疗。 ● 电梅花针治疗总有效率为70.37%,综合疗法总有效率为47.17% 。两组比较,经Ridit分析,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与对照组视力分别自身前后对照比较,治疗组差异显著, 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疗程为1个月,电梅花针组疗效优 于综合治疗组,两组试验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讨论:讨论: ●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电梅 花针治疗组的起效时间较综合治疗组明显缩短。 ● 治疗组及对照组患儿3—7岁组与8—12岁组的组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说明在儿童视觉发育关键期(3—7岁)的治疗效果优于年长 组(8—12岁),即在儿童能够配合的情况下年龄越小,弱视的治疗效果越好, 而对大龄弱视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多不能令人满意。这与以往文献报道的弱 治疗规律是一致的。 ●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组内各类型弱视患儿的疗效比较,屈光不正性、屈光参 差性弱视的疗效优于斜视性、形觉剥夺性弱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有学者认为弱视的类型与弱视的治疗效果无明显相关性,但也有 人认为弱视类型与疗效有关。. ●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组内不同弱视程度患儿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明弱视程度越轻,疗效越好,反之,则越差。这与以往文献报道的弱视 治疗规律也是一致的。 讨论——安全性分析讨论——安全性分析安全性分析: ①电梅花针对正常生理的影响: 文献中尚无其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的不良反应的报导。本次实验要求详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②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可控: 本研究排除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或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性疾病者过敏体质或对本疗法过敏者及精神病患者等。 ③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一例晕针现象: 以往文献报道:晕针的原因多是初诊,害怕扎针,精神紧张,或治疗部位较广,刺激强度过大,或由于患者过度疲劳,或是饥饿所引起。 讨论——安全性分析讨论——安全性分析 ④晕针发生时,患者感到头晕,眼花,恶心,严重时脸色苍白, 脉搏细微,手脚发凉,血压下降,甚至失去知觉。出现上述 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针刺,卧床休息片刻,饮用温开水 或糖水,一般即可恢复。本研究的意义及不足本研究的意义及不足(一)意义: 从临床的角度探讨了弱视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弱视患儿及其家长提供了预防、治疗弱视及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电梅花针疗法作为一种中医特色的针刺疗法,其操作简便,痛苦小,方便学习和掌握,易推广,对改善弱视眼视功能有一定积极作用,与传统综合疗法比较,可明显缩短治疗起效时间及疗程,依从性更好,更加易于儿童接受,使用安全,不失为治疗儿童弱视的一种可取方法,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本研究的意义及不足本研究的意义及不足(二)不足: 1.由于调查的因素较多,时间有限,收集的完整病例较少,只有60例。 2.由于病人为儿童,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患儿不认真配合治疗的问题,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3.由于研究经费及时间的原因,未进行弱视患儿治疗前后屈光度及视觉电生理的对照比较。 4.弱视治疗停止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复发,本研究疗程仅为1个月,观察时限较短,无法较好的评估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的远期疗效及复发率,应维持后续观察、治疗,定期复查,每半年验光配镜一次,必要时行遮盖治疗。 结论结论 采用电梅花针叩打相应穴位,具有疏通经络,调畅气血,调整机体平衡,改善相关脏腑的功能,增加眼组织周围的血液循环、改善代谢,消除视路和视觉细胞的抑制,改善和激活视路、视觉细胞传导的功效,用于治疗儿童弱视,起效时间明显缩短,疗效确切,确实具有提高视力、缩短疗程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和推广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null衷心感谢各位老师! 致谢:
/
本文档为【1电梅花针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疗效评价最终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