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

2010-09-06 32页 ppt 3MB 50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4305

暂无简介

举报
人生目的nullnull关于人生目的的思考,即人为什么活着? —— 陆象山的人生目的论 主题文章思路 文章思路 我先从现代人在人生目的上的“困惑”问题入手,反映出现代建构人生目的观的紧迫性,然后我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儒家文化,望从儒家人生目的论中寻求资源和启示,而我主要论述的是南宋心学学派创始人——陆象山的人生目的论。 先说引发我思考的三个导火线,即两部热播电视剧和一本畅销书。null导线一:记得在2005年的下学期,我曾迷恋过余华的作品,如余华的《...
人生目的
nullnull关于人生目的的思考,即人为什么活着? —— 陆象山的人生目的论 主题文章思路 文章思路 我先从现代人在人生目的上的“困惑”问题入手,反映出现代建构人生目的观的紧迫性,然后我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儒家文化,望从儒家人生目的论中寻求资源和启示,而我主要论述的是南宋心学学派创始人——陆象山的人生目的论。 先说引发我思考的三个导火线,即两部热播电视剧和一本畅销书。null导线一:记得在2005年的下学期,我曾迷恋过余华的作品,如余华的《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等。而其中与今天主题相关的就是那本——《活着》,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没有看过,看过的同学,不知会有何感想?记得在《活着》的前言中,最后有这样一段话:“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写入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余华null这段文字,最关键的字眼就在于那句“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可以说,这是作者余华,他的人生目的论,在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上,他是这样理解、这样看的。对于生命存在,余华认为,人活着不是为了外在事物,如现代人不断追求的所谓金钱、权力、美色、富贵等,而人活着只为活着本身,其意思是说,生命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意义,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任何事物,而是在于生命本身,所以,人生的目的也在于人生本身,而不在于人生之外的任何东西。 nullnull导线二:记得2007年,各大电台热播的一部电视名叫《士兵突击》,不知道,在座的同学有没有看过,我记得自己是源于,一门专业课,因课堂作业,我发了三天时间,没日没夜的将它在线看完了。在这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些经典台词引发我对今天的主题的思考,它们也是许三多讲的最多的,是《土兵突击》留给现代年轻人反思最多的话,即“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就是好好活。”、“什么叫有意义?有意义就是好好活着。那什么叫好好活着?好好活着就是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了你。”、“不要对没做过的事情说没意义。”等null这是《士兵突击》给予人的人生目的论,人为什么活着?它认为,活着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就是好好活,人人只要把各自的人生过好了,就是有意义,生命存在的意义就在于生命承载的人生做许多有意义的事,两个“好好”二字引发人们不禁的思考,人生不是给人来混的,而是好好的活得,是为做有意义的事儿而活得。这是《士兵突击》给我的启示。nullnull主要,我们可以从陆涛的这段台词中,在毕业宴席上,陆涛说,“上学的时候老师教育我们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拿走什么,而是要努力为这个世界增添光彩。那时候我同意,现在我也同意。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我相信这一点他们也不清楚,就是清楚他们也不一定能做到,他们告诉我们的只是他们的梦想。好吧,我们听他们的。把他们的梦想当成我们的,我们像他们一样,为了梦想去奋斗,可是梦想是艰难的。因为那梦想就是我们所有人的人生,就是我们的爱情、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幸福。 导线三:记得2008年各大电台热播的一部电视剧,名叫《奋斗》,在座的同学肯定好多都看过,特别是甲河兄,还研究过《米来式爱情观》。不过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下此电视剧所传达出来的人生目的启示。null可是,当我们把那抽象的梦想变成一件件具体的事情的时候,我发觉我们离那梦想很遥远,特别遥远。但是我们不会放弃!我们会努力做好每一件事!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会碰到很多好事儿,也会碰到很多坏事,而今天以前,他们都过去了。明天,他们还会跟我们迎头相撞。但我们的态度是,我们谁也不怵坏事儿!” 电视剧《奋斗》传达给现代青年人的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拿走什么,而是要努力为这个世界增添光彩”,人活着就是要不断的去实现各自的梦想,为了梦想去奋斗,尽管可能过程是艰难的,但人生的目的就是去实现梦想,因为那梦想就是我们所有人的人生。null可以说,以上三个导火线,呈现给我们三者不同的人生目的理解,对于人为什么活着?三者做出了各自不同的回答,给人们三种内容不同的人生目的论。它们没有对与错的差别,只有何者更益于人之存在的分别,可以说,对于人生目的问题?历代的人都进行过思考,每个时代都会努力给人一种普遍的人生目的导向,都会致力于建构人之人生目的观,以此来安顿当下人之生活和生命,也有助于推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齿轮。 null对于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而活着?不同时代,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对于处于21世纪下的现代人,在人生目的问题上,常常是“困惑”的,他们不知道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们也不再对人为什么而活着?有更多的思考,他们越来越多的是关注自身当下或此刻的感觉,他们只要感觉不好,就容易开始怀疑人活着的意义,他们常常也因人生的“烦”、“苦”、“郁闷”、“无聊”而伤害起生命存在本身,但除此外,更让人担忧的是当下世俗化的人生目的导向,可以说,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下的当今社会,金钱成为了人们的人生追求,物质条件的富足与否成为了衡量现代人生成功的主要考核。世俗化的人生目的导向造成了现代人人生目的的“物化”、“资本化”、“功利化”。可见,建构现代人的人生目的观已成为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人文价值问题。null那如何让现代人找到活着的意义——即人生的目的呢?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可为此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想资源,尤其是作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其人生目的论可为现代人提供许多启示。但注意在借鉴过程中还是要因时因地因人而言,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和特点。 那儒家持什么的人生目的论呢?它是如何回答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呢?可以说,在座的同学都知道,儒家是一个重“入世”的学派,它更注重的是人的责任性和担当性,正如《周易》中“乾”卦所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在人生问题上,总的特点是,成圣贤是儒者的人生理想,“天人合一”是儒者的人生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者的人生道路,而对于人生目的,儒者认为是践履“仁义”,在儒者看来,“仁义”才是人活着的目的,是人之所以是人,人如何为人的根据所在。 那儒家是怎么证得此答案呢?它背后的论证是什么呢?而这个“所以然”正是推行它理念的说服力所在,是让老百姓认可它,并按照它来做的理由所在。。null一般而言,人生分为二大部分:一为人之生活;二为人之生命。生活是人在其一生中所经历的人生事件、人生过程、人生滋味等的总和。而生命则是人之生活的基础,包括人物质性身体的生存,也包括人之精神生命存在等。对于由生活和生命有机构成的人生,其目的何在,儒家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思路过程论证的,儒家首先觉解这个两个问题,一是:关于生命本源问题,即回答人是怎么来得?;二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所谓的人性问题,即人与物的区别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奠基了儒家对人生目的问题的认识。我以陆象山为例。 作为南宋心学学派开创者的陆象山,在反思传统儒学、朱熹理学和当时急需解决的社会人生问题情景下,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特有的人生实践经历,于是开辟出了一条专重于人之内心的人生之路,而这路正源于陆象山对“人是怎么来的”和“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觉悟,这两方面的觉解奠基着陆象山在人为什么活着?问题上的认识。null对于前两问题,陆象山主要秉承的是孔孟学派的观点,即“人生天地之间”的天生论和“人性为善”的人性论。在陆象山眼中,宇宙是无穷的,而生于宇宙中的人、天地万物是有限的、是同一的。正如他所讲的“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也。”;“道塞宇宙,非有所隐遁。在天曰阴阳,在地曰刚柔,在人曰仁义。仁义者,人之本心也。”;“宇宙不曾限隔人,人自限隔宇宙。”等。null人正是生于天地间、得天地之灵明,人之性是源于“天理”或“道”,所以,是个人就必须“尽人道”,这是人生来就具有的责任和要求,也只有尽了人之所以为人的“道”,才配得上是个人,否则就跟禽兽没什么区别了。因此,作为人的人生目的就产生了,即为“尽人道”而活着,人活着就是践履“人道”,而那个“人道”在儒者眼中,主要指的是人所固有的仁义礼智等这些道德之理,而人就是应该按照这些道德之理来安排人生,来为人处事。 null所以,陆象山认为,人生之道,应以发明本心为主旨。他所谓本心,即是人所固有的仁义礼智之心,亦即人所固有的道德境界意识。所谓发明本心,即彻底反省吾心固有之道德义理。那如何做呢?人在生活中如何发明本心呢?象山的途径或方式主要是“先立乎其大”,即先明心,收拾精神,自作主宰。因为,人之本心即仁义,一切道德义备,无待勉强,心即是理。只要能尽此心,极能穷尽了天下事物当然之理。正如象山所说:“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故曰理义之悦我心,犹之悦我口。所贵乎学者,为其欲穷此理,尽此心也。”(李宰书)“此理本天所以与我,非由外铄。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与曾宅之书)“心不可淹没一事,只自立心。”(语录)象山认为一切道德准则皆出于人之本心,本心是一切道德之根源,人只要发明此本心,顺此本心而行,便自然当如何即如何,而一切行为无不合于道德。心有道德意识,正如耳之聪,目之明,都是自然的。 null总之,象山认为人须自作主宰,不要附物。人活着不要“枉为人”也,“上是天,下是地,人居其间,须是作得人方不枉。”、“人须是力量宽洪作主宰。”、“要当轩昂奋发,莫任他沈埋在卑陋凡下处!”,陆象山极力倡导人就是要自觉人之贵及本心之善,努力做到自立、自作主宰,“发明本心”就是人为人所在,人应当以明理本心为人生的目的,以此来安身立命。正如象山所说:“今人略有些气焰者,多只是附物,元非自立也。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的作个人。”(语录) nullnull但在“义”与“利”的关系上,陆象山是不讳言“利”的,他说:“夫《周官》一书,理财者居半,冢宰制国用,理财正辞,古人何尝不理会利?”也就是说,古圣先贤们也不是不讲“利”的,但是古圣先贤们讲的“利”,是百姓国家之“利”,而不是“一己之私利”,从这个角度来说,陆象山认为“利”与“义”是一致的。 从实际践行来看,陆象山“自先世为药肆以养生”,据他回忆:“吾家合族而食,每轮差子弟掌库三年,某适当其职,所学大进。”(《陆九渊集》卷34《语录上》)可见陆家是商人,象山先生也有着丰富的营利经验。朱熹曾和学生讨论陆象山的这种生活,朱熹认为:求学者为了生活,不妨做买卖,只要不谋不义之利就可以。所以,就像陆象山的后学王阳明所讲的:“果然于此处(指做买卖)调停得心体无累,虽终日做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传习录拾遗》第14条)可见,“义”与“利”在陆象山那里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二、“义利之辨”与君子小人之“志”二、“义利之辨”与君子小人之“志”陆象山对于义利问题的阐发,最集中地体现在他与朱熹南康之会时在白鹿洞书院所作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陆象山针对《论语·里仁》篇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作了一番令人茅塞顿开的阐发。这段话虽然不长,却淋漓尽致地发挥了陆氏的“义利之辨”,同时也圆融地涵聚了陆象山哲学思想的精华,以至于与陆氏心学一直存在学术分歧的朱熹听了也感动得泪水涟涟。 陆象山讲:“此章以义利判君子小人,辞旨晓白,然读之者苟不切己观省,亦恐未能有益也。某平日读此,不无所感,窃谓学者于此当辨其志。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陆九渊集》卷23《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 null 在此,陆象山首先就“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句话的文字理解,提出了与朱熹不同的看法。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于“喻”字。“喻”字一般认为是“明白、知道”的意思。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中作出如下解释:“喻,犹晓也。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程子曰:‘君子之于义,犹小人之于利也。唯其深喻,是以笃好。’”朱熹在这里显然是认为对于“天理”知晓的多少及自身修养工夫的深浅是判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准,这种观点继承了《大学》中“知至而后意诚”的传统,把对人伦道德的理解程度、认知程度作为判别君子、小人的标准,也可以讲得通。但其中存在的问题是:在实际操作中,君子与小人之间本质的区别时常会出现与对于“义”、“利”理解把握的深浅、多少相背离的情况,也就是说,知道道理多的人并不见得就是品德高尚的人,所以君子与小人之间本质的区别并不在于“晓”的多少;再者,到底对于“利”和“义”理解到什么程度算是君子,什么程度算是小人,这两者之间的绝对界限是否可以度量呢?这也是难以给出明确答案的。null陆象山的这一番论述,是针对朱熹的解释中的上述局限提出的。在这里,陆象山认为,人的行为即“所习”由其“所志”决定,君子的志向在“义”,故所作所为都是符合“义”的;小人的志向在“利”,故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利”。在此,我们还可以把“喻”理解为“愉”的通假字,即“君子愉于义,小人愉于利”,也就是说,君子把追求义作为自己的志向,并从中体会到愉悦;小人把私利作为追求的目标,并从中体会到愉悦。 这样,陆象山在阐明自己对该句含义的理解的同时,也阐明了在把“义”、“利”作为判别君子与小人的标准这一点上,他与朱熹的区别。朱熹把道德学问的深浅作为判别君子小人的重要标准,陆象山则把每一个人的心中的“志”作为判别君子小人的标准。这一标准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如果你把“义”作为衡量自己心理动机、社会行为的标准,并在实际践履中因此感到“愉”,那么你就是“君子”;如果你把“利”作为衡量自己心理动机、社会行为的标准,并在实际践履中因此感到“愉”,那么你就是“小人”,这一标准与你的知识多少并无关系,与你做了多少你认为“是”或别人也认为“是”的君子之事也无关系。第二层意思,“君子”与“小人”之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一事件上的“君子”在那一事件上完全可能是一个“小人”,反之亦然。这样,每一个人都是“君子”与“小人”的结合体,“君子”或“小人”的形成处在一个变动不居的过程中,所以,判别君子、小人的关键在于辨其“志”。null 陆象山的心学,以“人皆具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为最主要的立论基点。他的这种重视“心”、“志”的哲学品格,与孔孟之学是一脉相承的。孔子曾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论语·季氏》),这里的“志”已经初步具备了哲学意义,所指不仅是一种坚毅不拔的品质,而且是对于“道”的执着和不背离正道的坚定。孟子对“志”更为重视———“王子塾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孟子·尽心上》)他还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在这里,孟子把“志”同道德修养联系起来考虑,“志”具备了道德主体、合乎道德规定的本性等比较明显的哲学内涵。陆象山借“义利之辨”,重言“志”的重要性,是在当时条件下对孔孟学说的继承发展,也是其心学必然的逻辑结果。三、“义利之辨”与道德修养三、“义利之辨”与道德修养“志”代表了“心”之所向,是一种合乎价值理性的、带有价值意义的行为动机。只有“志”立,才能自立,由此,陆象山提出了他以“立志”为根本的道德修养方法。 他认为:“人心本来无事,胡乱被事物牵将去。”就是说人心本来是善的,只是被外界的物欲迷惘了。言下之意就是,人们要想成为有道德的君子,就必须“先立乎其大者”,这个“其大者”就是“志”,确切地说是“成圣之志”。他说:“人惟患无志,有志无有不成者。”又说:“若某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象山语录·下》)只要以“义”为“志”,就可以“堂堂地做个人”,所以“志”对于人而言就具有了本体规定性的意义,是一个人之所以成为这个人的根据。陆象山讲“义利之辨”,重在教人立志,目的是要使人确立做人的根本目标和方向,确立道德优先、以义为重的人生价值观,并以此价值观去指导自己的一切行为。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成为“君子”,就不但要行君子之事,更首要的是要有君子之“志”。null所以,陆象山认为朱熹的理学一派所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是不足取的。朱熹讲究的是“格物致知”,即在对事事物物的理解中去把握天地宇宙间的道理,而多读古圣先贤之书是提高道德修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陆象山对此颇有非议。他认为,朱熹所提倡的修养方法过于重视细枝末节,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在赴“鹅湖之会”途中所作的诗中讲“支离事业竟浮沉”,显然是针对朱熹执着于“铢分毫析”的治学方法而发的。在陆象山看来,对君子德行的评价,以辨其“志之所向”为标准,所以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是确立以“义”为追求的理念,发明自己澄明的本心,如果“志”未立而去为学为官,则其德行就是无源之水,不能持久他以科场取士之积弊为例,深刻指出“学而优则仕”这一观念已经背离了原意,成为引导世人追名逐利的教条。他说:“科场取士久矣,名儒巨公皆由此出。今为士者固不能免此。然场屋之得失,顾其技与有司好恶如何耳,非所以为君子小人之辨也。而今世以此相尚,使汩没于此而不能自拔,则终日从事者,虽曰圣贤之书,而要其志 null之所向,则有与圣贤背而驰者矣。推而上之,则又惟官资崇卑、禄廪厚薄是计,岂能悉心力于国事民隐,以无负于任使之者哉?从事其间,更历之多,讲习之熟,安得不有所喻?顾恐不在于义耳。”(《陆九渊集》卷23《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 在这里,陆象山首先承认科举制沿袭多年,使“今为士者固不能免此”,接着他指出衡量人才标准的不当,致使士子们追逐名利而无暇切己反省,造成其心志“与圣贤背而驰”、“顾恐不在于义”的局面。他立足现实,大声呼唤士人的良知,重倡君子立“志”。他说:“诚能深思是身,不可使之为小人之归,其于利欲之习,怛焉为之痛心疾首,专志乎义而日勉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而笃行之。由是而进于场屋,其文必皆道其平日之学、胸中之蕴,而不诡于圣人。由是而仕,必皆共其职,勤其事,心乎国,心乎民,而不为身计,其得不谓之君子乎?”(同上)null在陆象山看来,为学者首先必须“专志乎义”,这样才能胸中怀有圣人之德,才能在为学、为官中心系国家百姓,才能尽职尽责。他说:“资禀之高者,义之所在,顺而行之,初无留难。其次义利交战,而利终不胜义,故自立。”(《象山语录·上》)由此可见,所谓立志、自立,就是要通过“义利之辨”来决定做人的标准,由“义”战胜“利”而确立起“卓然不为流俗所移”的精神,重归《大学》所倡“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正途,以圣贤为楷模,以修齐治平为己任,从而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null 真正将义的观念确立为一个重要的观念的首推孔子 孔子说:“老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又云:“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孔子把义作为立身之本,其是行为的最高表准,凡事是合于义则做,不合于义则不做。同时,孔子还将义与利相对照,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著名命题(论语·里仁)。 孟子尚义反利,比孔子更甚。孟子以为一切行动惟须以义为准绳,更不必顾虑其它。孟子尝说:惟“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义所在。”(孟子·离娄)言行惟以合义为归,信果而不合义,亦是不对的。他又说:“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同上)言必信行必果而不合义,便是非义之义。孟子又说过:“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同上)义是个人自己对于自己之裁制,刑是社会国家对于一人之裁制。道度义刑,都是规律准则的意思。 先秦儒家,以孔、孟、荀为代表的义利观null 孟子书又云: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己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梁惠王) 孟子认为如专讲利,则必会引起危乱,因为利本身是矛盾的,而义则是谐和的。如“后义而先利”,将利看作最重要的,则此人之利与彼人之利相冲突,大夫之利与国君之利相冲突,结果非至于争杀篡夺不止。如讲义,则彼此相融合,相济而互益了。然而我们如何能辨别义与不义?如何能知何为应当,何为不应当?盂子以为人生来即有辨别义与非义之能力,此乃良知良能。人之良知良能,乃人之所以为人者。我们必须扩充此良知良能,不然便不是人,而是禽兽了,孟子极注重“义内”,认为是非之心乃是人所固有的。 null荀子亦极重视义利之辨,他说:“为事利,争货财,唯利之见,是贾盗之勇也。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重死而持义不挠,是士君子之勇也。”(荣辱) “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儒效) “唯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不苟) 君子是虽死而持义不挠的,重利而忘义便是小人俗人。不过荀子并不完全排斥利,他说:“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荣辱) “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故义胜利为治世,利克义者乱世。”(大略) 人未有不好利者,义与利乃人之所两有。人欲利之心实不能完全去掉,但须使此欲利之心不胜过好义的倾向。 荀子对于义利问题的真实主张,是以义胜利、勿以利克义。他又说:“先义而后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儒效) “不能以义制利,不能以伪饰性,则兼以为民。”(正论) “国者巨用之则大,小用之则小。巨用之者,先义而后利;小用之者,先利而后义。”(王霸) 总之,荀子主张先义后利,以义制利。人不能完全去利存义,但须以义为主。null汉代儒家,以董仲舒为代表,董仲舒亦论义利,仍持义重于利的观点。董子说:“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义之养生人,大于利。……夫人有义者,虽贫能自乐也;而大无义者,虽富莫能自存。吾以此实义之养生人大于利而厚于财也。民不能知而常反之,皆忘义而殉利,去理而走邪,以贼其身而祸其家。此非其自为计不忠也,则其知之所不能明也。”(春秋繁露·身之养莫重于义)
/
本文档为【人生目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