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新桥专著 小儿脑瘫与康复

新桥专著 小儿脑瘫与康复

2010-09-07 50页 doc 307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290673

暂无简介

举报
新桥专著 小儿脑瘫与康复Bobath 神经发育治疗法(一) Bobath 神经发育治疗法(一)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脑瘫康复中心 一、起源 Bobath治疗法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疗脑瘫及活动障碍的主要方法,它是由英国学者KarelBobath和BertaBobath夫妇在40年代共同创造的治疗方法。Bobath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认真的科学态度,在多年治疗脑瘫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她自己实际地治疗体会和直观感受,开创了这一崭新的治疗方法,最初称它为松弛法。Bobath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姿势的方法治疗脑瘫...
新桥专著  小儿脑瘫与康复
Bobath 神经发育治疗法(一) Bobath 神经发育治疗法(一)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脑瘫康复中心 一、起源 Bobath治疗法是当前世界各国治疗脑瘫及活动障碍的主要方法,它是由英国学者KarelBobath和BertaBobath夫妇在40年代共同创造的治疗方法。Bobath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认真的科学态度,在多年治疗脑瘫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她自己实际地治疗体会和直观感受,开创了这一崭新的治疗方法,最初称它为松弛法。Bobath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通正常姿势的方法治疗脑瘫,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在英、美、日、德等发达国家被广泛采用。而在我国这一技术治疗神经系统疾患,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疗效显著。 二、Bobath治疗法的基本理论 Bobath氏认为,运动机能的整合中枢包括脊髓、脑干、中脑、皮质四个水平,下位中枢受上位中枢控制(皮质锥体系其抑制作用,锥体外系起兴奋和抑制作用,小脑起兴奋作用),脑损伤引起的症状,除运动发育迟缓外,必然出现上位中枢控制解除的释放症状,即种种原始反射亢进的异常姿势和运动,尤其是中脑和皮质损伤引起的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射障碍,在CP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对CP的治疗必须要抑制原始反射支配的异常姿势,促进立直和平衡反射支配的正常姿势和运动。 Bobath法的基本原理:利用反射性抑制肢位(Reflex In-hibiting posture 简称RIP)抑制异常姿势和运动。促进正确的运动感觉和运动模式。 Bobath氏发现,CP儿不是不能运动,而是有许多复杂和奇怪的姿势和运动。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分析这些姿势和运动。主要有三反面的特点:1、由于脑的正常发育障碍而引起的运动发育迟滞或停止,即未成熟性;2、由于上位中枢控制的解除而出现的各种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即异常性;3、相反神经支配紊乱。 二种基本治疗原则: 1、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的抑制,特别是对异常紧张性姿势反射的抑制。 2、正常姿势和运动模式的促通,特别是对精细动作有高度综合能力的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射的促通。 BOBATH强调:要想促进正常运动必须首先抑制异常姿势,如紧张性迷路反射,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引起的异常姿势,同时也强调一定要按小儿神经发育的顺序及规律促进运动发育。如从头至尾的发育规律,从翻身到爬到坐、站、走的规律等。因此,BOBATH法又称为通过反射抑制和促通而实现的神经发育学治疗法。 BOBATH氏认为,CP的临床症状至少在青春期以前是进行性的,并且多伴有视觉、听觉、感觉、智力、性格等各种症状,因此BOBATH也强调要从全人发育障碍的角度出发,进行广泛的,多方面的长期治疗,包括语言治疗,作业疗法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Bobath的特点 1、Bobath疗法没有固定的治疗,但有许多的治疗手法。 2、Bobath疗法要求治疗人员必须有熟练的手法和丰富的经验,治疗时要有自身的感受和体会,随着治疗的深入,以能诱导患儿出现正常的反应为目的,并要不断总结,探索出最佳的治疗方法。 Bobath 神经发育治疗法(二)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脑瘫康复中心 Bobath疗法的基本治疗手法 一、头部控制训练 1、抑制头背屈 抱球姿势模式 利用褥巾调节 正确的抱位姿势 2、促进脊柱伸展 全身伸展模式(可利用Bobath球或滚筒进行治疗,也可在治疗者一条腿或两条腿上进行)。 上肢外展外旋上举模式----坐位、立位或俯卧位,使上肢外展外旋并上举,可促进脊柱伸张及抬头。 3、促进体轴回旋 体轴回旋模式 A 仰卧位,以下肢促进躯干回旋。B 、俯卧位,以一侧上肢上举促进躯干回旋。 坐位被动回旋----治疗者用两手拉,推患儿肩,使坐位患儿躯干被动回旋,反复进行。 抓物主动回旋----仰卧位或坐位,使患儿主动向一侧抓物,促进主动回旋。 4、促进肘支撑,促进抬头。 Bobath球训练法 三角板训练法 母子对面训练法 5、促进头部活动及抵抗法重力立直 追视玩具法——仰卧位,在患儿面前出现视吊玩等玩具并前后左右移动,可促进头活动。 抗重力头直模式。——仰卧位拉起,可促进头部抗重力保持立直;B、坐位前后左右倾斜,诱发头颈立直。 6、平衡反应的促通 倾斜板法——让患儿仰卧于平衡板上左右倾斜,可促进平衡反应。平衡反应模式可促进坐位及立位平衡反应。 7、俯卧位抬头:A、将患儿仰卧于Bobath球上,使其下肢屈曲,训练者用胸部紧贴患儿屈曲下肢,双手给患儿头部以支撑,然后将球向前、后、左、右滚动,刺激患儿身体各部做出调节反应。B、将患儿仰卧于垫上,训练者用双肘夹住孩子的下肢,双手握住孩子的两肩部,以保持孩子肩部的稳定性,诱导孩子慢慢抬头,同时让孩子渐渐坐起。 8、俯卧位抬头:A、患儿俯卧位,将滚筒置于其胸下,双上肢伸直放在滚筒前,此时患儿颈部伸展,自动抬头。B、将患儿匍匐在球上,训练者予其缓慢俯冲动作,促进抬头。 9、坐位抬头:患儿取坐位,训练者坐于患儿背后,双手从腋下穿过扶其头的两侧,帮助完成头部的左右旋转。 二、不会翻身的训练方法 1、抑制非对称性ATNR姿势 R-UI变法,可打破ATNR姿势——患儿仰卧位,头内旋30度,选用诱发带为胸部带、后头部。采用小鱼际压迫刺激法。 抱球姿势模式 2、抑制TLR姿势——主要以全身伸展模式进行治疗。 3、手、口、足协调的促通。即手、口、足协调,正常六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是自动翻身的重要前提。 4、躯干回旋运动的促通——主要以体轴回旋模式治疗。 5、被动翻身运动:将患儿侧卧于床上或垫子上,使其变成卧位或仰卧位,注意上肢上举,反复进行。 6、单臂支撑能力的促通,翻身动作的最后完成,必须经过单臂支撑体重再到双臂支撑。对偏瘫也有作用。 三、不会坐的训练方法 1、俯卧位到横坐位的转换:从俯卧位到横坐位的转换过程:俯卧位---肘立位---手支撑----膝手立位---横坐位。 2、仰卧位到横坐位的转换:患儿取仰卧位,训练者拉患儿一只手,使身体重心向侧前方移动,然后慢慢拉起,左右交替做。 3、膝手立位向正坐位转换:患儿先将身体重心向后方移动 ,然后腰臀部向后下方运动,坐在两小腿内侧和双腿上,形成正坐位姿势。 4、坐位平衡训练:患儿能保持静态坐位平衡后,训练其动态平衡。训练者将患儿横跨在滚筒上,扶住患儿腋下或髋部,左右方向不断摇晃使患儿体验身体重心不断移动的感觉。 5、横坐位到长坐位训练:使患儿将自己的重心向后移动,使躯干屈曲,然后将重心向非支撑侧移动,同时,非负重侧的上肢随重心的移动和躯干的旋转回到原肢位,两上肢同时支撑体重形成长坐位。 四、不会爬行的训练方法 1、两手支撑训练 2、四爬位及脊柱、骨盆分离运动训练 3、立直和平衡反应的促通——抗重力头力直模式45度、90度,平衡反应模式。 4、侧卧单肘支撑姿势。 5、对于姿势变化调节能力的训练。 A、四爬位平衡调节能力的训练。 B、从侧坐位到四爬位再到侧坐位,反复进行。不仅促进姿势变化调节,也促进身体回旋。C、从腑卧位到四周爬位变换的训练。 6、下肢交互运动的促通 A、R-K2(R-K,颜面侧下肢屈曲于腹下,选用颜面上肢肱骨内侧踝和后头侧下肢跟骨)——促进骨盆抬高,对下肢硬直及交互运动不能进行或不完善等。 B、全身伸张模式 C、关键部位1、使头部向一侧回旋,可诱发颜面侧下肢屈曲,后头侧下肢伸展。(利用ATNR反射)2、使一侧肩胛带外旋上举,可诱发同侧下肢屈曲,对侧下肢伸展。两侧反复进行达到促通交互运动的目的。 7、高爬训练:四爬位转换为膝立位的正常爬行运动模式,从右侧开始,头部顺时针方向稍扭转、伸展,继之躯干向同方向扭转抬起,右手离地面,然后左手也缓慢离开地面,使体重移到两下肢。要求是髋伸展,体重由两下肢平均分配而成膝立位。可给其肩、手部以支持来完成此项动作,在有一定平衡条件下,可左右旋转骨盆,能更好的锻炼膝立位下双下肢及髋部的控制能力。可使其身体左右摇晃,来做单膝立位训练。 五、不会站的训练 1、双膝立位训练 2、单膝立位训练。 3、单、双膝立位转换训练。 4、从坐位到立位转换的训练。 5、从立位到坐位的转换训练。 6、扶站训练。 7、骨盆控制训练。 8、姿势转换训练。 9、立位姿势控制训练。 六、不会走的治疗 1、促通手技一 患儿取立位,训练士在患儿身后站立,两手张开,手指伸展放于患儿的肩,胸部予以支持,使患儿得到确实的姿势控制。若患儿需要进一步支持,训练士可疑用下肢抵在患儿的髋关节和后背上。患儿立位的基底面必须有重心,即尽可能稍稍扶持下独站,不能完全依靠在训练士的下肢上。当患儿迈步向前,体重在两下肢上移动时,训练士将患儿未负荷体重侧的肩或躯干在对角线推向下方,促通侧方的矫正活动。同时使非负荷体重侧骨盆稍向后方回旋,体重负荷侧骨盆稍向强方回旋,然后促通负荷体重侧的下肢向前方的体重移动, 并将处摆动期一侧的骨盆推想前方。随着患儿步行能力的提高,要逐渐减少对患儿的支持。 要注意这种促通方法唱导致髋关节的内旋,增强异常步行模式,促通时要注意修正。 促通手技二 对于无须支持并以异常模式步行的患儿或缺乏体轴回旋和体重在两下肢移动能力的患儿,训练士可在后方跪立位两手扶持患儿两侧骨盆部位,用手的力量促通骨盆回旋及体重的移动。如首先左手向下方用力右手将骨盆轻轻向后回旋,使体重完全负荷于左下肢下,然后左手轻轻将左骨盆向前方推使体重向前方移动,并口头指示患儿迈出左下肢。然后再同样使体重负荷于右下肢上,左侧骨盆向对角线方向回旋,即向后方回旋。体重向前方移动,迈左脚。如此反复。 注意:要确实的体重移动,在体重完全移至一侧下肢并再向前方移动同时迈出另一侧下肢。   Vojta运动疗法(一)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脑瘫康复中心 起源 Vojta法是西德学者Vojta博士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通过对身体一定部位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全身性的反射性运动的一种疗法,所以又称诱导疗法。该法的出发点是,能不能通过正常姿势和运动的诱导,达到抑制和阻止异常运动的发生和发展的目的。在1954-1966年间,Vojta做了大量观察实验,结果证实了他的想法,于1966-1968年创立了完整的Vojta诱导疗法。由于该法是以诱导正常运动为主,所以不仅用于CP症状固定化了的年长儿,更适用于有CP危险的脑性运动障碍儿。1973-1974年Vojta确认了该法对异常运动的有效性,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基本原理 Vojta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诱发带的压迫刺激,诱导产生反射性移动运动。通过这种移动运动反复规则地出现,促进正常反射通路和运动,抑制异常反射通路和运动,达到治疗目的。 Vojta发现:反射性移动运动是在系统发生和个人发生过程中形成的。在正常新生儿和脑瘫患儿同样存在。新生儿在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将反射性移动运动综合为协调的复合前进运动,即随意运动。 脑瘫患儿的这种综合能力发生障碍。但是,通过诱发带诱发的反射性移动运动的反复规则的出现,完全可以恢复和促进这种综合能力的发展。 Vojta的生理学机制: 1、脑的可塑性。神经组织虽然不能再生,但完全可以再构造,即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可以通过轴突和树突建立新的联络,恢复兴奋传递,发挥代偿作用,并且年龄越小再构成的代偿能力越强,治愈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促进髓鞘化。经常受到刺激的神经,其纤维的髓鞘化作用加强。 3、促进突轴传递作用。增加刺激可促进突触递质释放。增加突触电位。 4、正反馈回路机制。刺激引起的结果(运动反应模式),又作为第二刺激信号,经深部感觉传入中枢,如此反复刺激反复强化(Vojta法治疗),可使运动模式得到记忆和加强(运动的再教育),进而达到治疗目的。 5、促进皮层内运动代区﹝神经核团﹞的形成和完善,如头、手、唇、足等。 6、空间和时间性易化机能。当给予单个诱发带和短时间刺激不引起阈上兴奋时,给予多个(空间性)和长时间(时间性)刺激时,即可引起阈上兴奋而出现相应反应。 7、肌肉收缩方向的转换。脑瘫患儿肌肉收缩的方向多为向心性,正常儿为离心性。Vojta法治疗可促进向心性收缩向离心性方向转换。 Vojta疗法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VOjta疗法应用范围广。从新生儿到年长儿都可以利用,是早期治疗最好的方法。 2、手法简单,容易掌握。在治疗中可以家长,便于开展家庭疗育,效果明现。 3、Vojta疗法不需要复杂的、价格昂贵的设备,只需要一个温暖、光线充足的场所和一张治疗台即可。 缺点 1、治疗时由于在诱发部位上压迫刺激较强,呼吸功能或体质较差的患儿不太适应,应当注意。 2、治疗时因较强的刺激,患儿往往哭闹激烈,特别时因刚开始训练,给家长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不能坚持治疗而影响效果。 四.Vojta治疗手法 Vojta治疗手法主要包括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两大部分,这两种移动运动是系统发生中最基本.最原始的全身移动运动形式,也是一种协调的复合运动,是人类最重要的基本运动功能,Vojta利用一定的出发姿势,在身体上一定的部位,按照一定的方向给予刺激,诱发出移动运动,这个特定的部位称为诱发带。诱发带有主诱发带与辅助诱发带两种,主诱发带多分布在肢体远端,辅助诱发带多分布在躯干上,治疗时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选择适当的手法,要从A.出发姿势,B.主诱发带,C.辅助诱发带,D.出现反应,E.适应证等方面做起。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才能得到一定的效果。以下按这个顺序重点介绍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的具体治疗手法。 Vojta运动疗法(二)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脑瘫康复中心 [一]反射性俯爬[简称R—K] 反射性俯爬是在患儿俯卧位的姿势下,促进头部回旋上抬、肘支撑、手支撑、膝支撑等机能以及爬行移动的训练手法。要求治疗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应用时才能得心应手。 1、出发姿势 小儿俯卧位,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颜面向一侧回旋30°,头稍前屈,前额抵床,颈部伸展,肩胛部、髋部与床面平行。 (1)颜面侧上肢 肩关节:外旋上举110-135°。 肘关节:屈曲40°。 手部:在肩的延长线上,手指半张开。 (2)后头侧上肢 肩关节:内收、内旋,位于躯干一侧。 肘关节:伸展、前臂稍内旋。 手指:呈自然的半伸展状态。 (3)颜面侧下肢与后头侧下肢 髋关节:外展、外旋30°。 膝关节:屈曲40°。 踝关节:取中间位,足跟在坐骨节的延长线上。 主诱发带 1、颜面侧上肢肱骨内侧髁; 刺激方向:颜面侧肩胛骨。 2、后头侧上肢前臂末梢桡骨远端,腕横纹上二指处; 刺激方向:与上肢外展,向前移动相对抗; 3、颜面侧下肢股骨内侧髁; 刺激方向:股关节方向; 4、后头侧下肢跟骨; 刺激方向:垂直向下。 辅助诱发带 1、肩胛骨内侧缘下1/3处或下角; 刺激方向:颜面侧肘关节; 2、髂前上棘; 刺激方向:向上; 3、肩峰; 刺激方向:上方; 4、臀中肌; 刺激方向:颜面侧膝关节; 5、后头部及后头侧下颌; 刺激方向:与头部活动相对抗的方向。 基本手技 R-K﹙R-K1、R-K2、E-P。﹚ R-K1 1、出发姿势 小儿俯卧位,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颜面向一侧回旋30度,头稍前屈,前额抵床,颈部伸展,肩胛部、髋部与床面平行。 (1)颜面侧上肢 肩关节:外旋上举110-135度; 肘关节:屈曲40度; 手部:在肩的延长线上,手指半张开。 (2)后头侧上肢 肩关节:内收、内旋,为于躯干一侧。 肘关节:伸展、前臂稍内旋。 手指:呈自然的张开状态。 (3)颜面侧下肢与后头侧下肢 髋关节:外展、外旋30度。 膝关节:屈曲40度。 踝关节:取中间位,足跟在坐骨结节的延长线上。 2、刺激方法: 颜面侧上肢肱骨内侧髁; 后头侧下肢跟骨; 肩胛骨内侧缘下1/3处。适应症:不会腹爬的患儿均可。 R-K1的变法 方法一: 1、出发姿势 在治疗床上进行,使患儿俯卧床上,两下肢游离在床边。 2、刺激方法: 后头部; 颜面侧上肢肱骨内侧髁; 3、适应症 上半身运动障碍明显的患儿(不能抬头) 方法二: 1、出发姿势 在治疗床上进行,使患儿俯卧于床上,两下肢游离在床边,并使颜面侧上肢肘关节保持90度固定屈曲位。 2、刺激方法: 颜面侧上肢肱骨内侧髁; 后头部; 颜面侧肩胛内侧缘下1/3。 适应症: 上半身运动障碍明显的患儿—不能以肘支撑的患儿。 R-K2 1、出发姿势 小儿俯卧位,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颜面向一侧回旋30度,头稍前屈,前额抵床,颈部伸展,肩胛部、髋部与床面平行,颜面侧下肢屈曲于腹下。 (1)颜面侧上肢 肩关节:外旋上举110-135度; 肘关节:屈曲40度; 手部:在肩的延长线上,手指半张开。 (2)后头侧上肢 肩关节:内收、内旋,为于躯干一侧。 肘关节:伸展、前臂稍内旋。 手指:呈自然的张开状态。 (3)颜面侧下肢与后头侧下肢 髋关节:外展、外旋30度。 膝关节:屈曲40度。 踝关节:取中间位,足跟在坐骨结节的延长线上。 2、主诱发带与辅助诱发带同R-K1。 3、刺激方法: 颜面侧上肢肱骨内侧髁; 后头侧下肢跟骨; 适应症 下半身运动障碍明显的患儿,如骨盆抬高较差、下半身硬直及交互运动不能进行或不完善等。 R-K2的变法 方法一至方法八的出发姿势同R-K2。 方法一: 刺激方法 后头部; 颜面侧肱骨内侧髁。 适应症 肩胛带和骨盆带抬高较差的患儿。 方法二: 刺激方法 选用颜面侧臀部向颜面侧肘、膝方向压迫刺激。 适应症 肘、膝支撑较差的患儿。 方法三: 刺激方法 固定颜面侧下肢膝部,向下向后压迫臀部。 适应症 手支撑较差的患儿。 方法四: 刺激方法 按压臀部和髂前上棘。 适应症 骨盆带抬高较差的患儿。 方法五: 刺激方法 选用颜面侧下肢髂前上棘和后头侧跟骨。 适应症 下肢屈曲和骨盆带抬高较差的患儿。 方法六: 刺激方法 选用后头侧下肢跟骨和颜面侧下肢臀大肌。 适应症 骨盆带抬高较差的患儿。 方法七: 刺激方法 选用颜面侧肱骨内侧髁,颜面侧股骨内侧髁和臀大肌。臀大肌以治疗者肘部压迫之,后头侧下肢以治疗者腿部固定之。 适应症 反应强烈、较大的患儿。 方法八: 刺激方法 选用颜面侧下肢股骨内侧髁和后头侧下肢跟骨。 适应症 两下肢交互运动较差的患儿。 E-P。 E-P。是R-K的一种变法,也称第一肢位。基本手技有两种。 第一变法: 出发姿势 俯卧位,两下肢屈曲于腹下,使臀部位于跟骨上方。头向一侧45度回旋,颜面侧上肢上举,后头侧上肢后伸,两足背离治疗台2厘米。 诱发带 主诱发带与辅助诱发带均与R-K相同。 刺激方向:同R-K。 基本手技 方法一: 刺激方法 治疗者在患儿背后,以胸腹部压迫固定患儿后头侧上肢及躯干和臀部,选用后头部和颜面侧上肢肱骨内侧髁压迫刺激之。 适应症 尖足和拇指内收的患儿。 方法二: 刺激方法 治疗者在患儿一侧,选用颜面侧上肢肱骨内侧髁、臀大肌和髂前上棘。 适应症 骨盆带抬高较差和脊柱伸展差的患儿。 Vojta运动疗法(三)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脑瘫康复中心 二、反射性翻身(R-U) 1、主诱发带 颜面侧胸部平7-8 间过乳头划一横线与锁骨中线交点处。 辅助诱发带 后头侧下颌角或下颌下1/3处; 后头侧肩峰。 刺激方向: 主诱发带先向下、后向背、向头,再向对侧肩峰及腋下。辅助诱发带主要是与主诱发带相反的方向。 2、出发姿势 患儿取仰卧位,头部取正中位或向一侧回旋30度,颈部充分伸展,头部轻度前曲(可用毛巾稍垫起),使眼睛能看到乳头为宜。颜面侧上肢伸展,后头侧上肢屈曲呈ATNR姿势或两侧上肢呈自由伸展姿势。 两侧下肢轻度外展、外旋,髋关节和膝关节呈轻度屈曲状态,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 基本手技 R-U基本手技包括R-U1、R-U2、R-U3、R-U4。以U1和U2为常见。 R-U1 1、出发姿势 出发姿势与R-U相同。 刺激方法 对年龄小无ATNR姿势者,可采用头正中位以拇指压迫刺激法。常选用的诱发带为肩峰、胸部带。对年龄大有ATNR姿势者,可采用头内旋30度,以小鱼际压迫刺激法。常选用的诱发带为胸部带、后头部。 适应症 头背屈、肩前曲、腹肌无力、下肢内收交叉、尖足等患儿的治疗。 R-U2 方法一: 出发姿势 患儿侧卧位。 刺激方法 治疗者用下肢压迫固定患儿下侧下肢,上侧上肢置于治疗者腿上,并压迫刺激其内侧髁,治疗者以腹部向前用力靠紧患儿背部并固定上侧上肢,另一诱发带选用下侧上肢肱骨内侧髁,向患儿肩胛带方向压迫刺激。 适应症 年长的患儿,两下肢内收交叉,脊柱伸展差的患儿。 方法二: 出发姿势 患儿侧卧位,使下侧上肢与躯干呈90度角。 刺激方法 选用上侧髂前上棘向后压迫刺激,上侧肩胛骨内侧缘下1/3向前压迫刺激,形成力偶构成捻转性刺激。 适应症 抬头较差,由侧卧到俯卧翻身较困难的患儿。 R-U3 出发姿势 患儿侧卧位,使双下肢同时屈曲。 刺激方法 向上向臀部方向刺激。 适应症 同R-U2。 R-U4、R-U5 出发姿势 患儿侧卧位。 刺激方法 选用上侧肩胛骨内侧缘下1/3向前压迫刺激,再选用下侧下肢或上侧下肢股骨内侧髁。 注意: 1、在治疗时选用2-3种手技。每种手技都要左右各做一次,每次3-5分钟,2-3种手技共需要20-30分钟。年龄小体质虚的患儿可选用2种手技,治疗10-15分钟。一般要求每2.5-3小时做一次,每天要3-4次。以2-3个月为一个疗程,一个患儿平均需要治疗3-4个疗程。 2、对偏瘫患儿可采用时间差进行治疗,即偏瘫侧刺激的时间要长或多做一次。 3、Vojta诱导疗法不仅适用于小儿脑瘫的治疗,也适用于其他脑性运动障碍及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运动障碍的治疗,如脑病及脑血管病后遗症,分娩引起的臂丛神经损伤等,并且效果明显。对斜颈、脊柱侧弯等也有治疗作用。 传统医学与脑瘫:针刺疗法(一)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脑瘫康复中心 针刺法是指用各种不同的金属针具,如毫针、三棱针、梅花针、皮内针、电针等,刺激人体一定部位的一种治疗方法。 根据施术部位、针刺工具和操作手法的不同,脑性瘫痪患儿常用头针法、体针法、水针法和耳针法。 1、头针法 头针法是针灸疗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经过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可发射性的增加皮层相应部位的血流量,改善皮层缺血缺氧状态,使肢体、肌力和关节功能得以改善或恢复,此方法简便、安全、无副作用,易于家长和患儿接受。因此刺激头皮相应区域,对于调整大脑功能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1、1 选穴定位与主治 根据头针穴名标准化,选取部分治疗线区。 顶中线 从百会穴至前顶穴。属督脉经。百会---头部正中线,约当两侧耳廓尖连线之中点;前顶----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 主治:各种类型瘫痪。 顶旁1线 承光穴沿经往后针1.5寸。属膀胱经。相当于足运感区。承光---前发际至百会连线中点旁开1.5寸。 主治:对侧下肢瘫痪等。 顶颞前斜线 前神聪穴至悬厘穴。贯穿督脉、膀胱经、胆经。相当于运动区。前神聪---百会前1寸;悬厘---鬓角上际,悬颅与曲鬓穴之中点。 主治:上1/5治对侧下肢运动障碍;中2/5治对侧上肢运动障碍;下2/5治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 枕上正中线 强间穴至脑户穴。属督脉经。强间---头部正中线,后发际直上5寸;脑户---强间直下1.5寸。 主治:腰脊软或强直。 枕下旁线 玉枕穴向下针2寸,属膀胱经。相当于平衡区。玉枕---脑户旁1.3寸。枕外粗隆上缘外侧。 主治:平衡障碍,不自主动作多。 其它 运用区---顶骨结节起向下引一3cm长的垂直线,同时引与该线夹角为40°的前后两线各长3cm。 主治:对大运动功能尚可而精细运动功能较差的脑性瘫痪患儿可选用。 1、2 针具与操作 一般选用30号0。5寸的毫针。针体与皮肤之间成10-20度左右角刺入,刺入帽状腱膜下后将针与头皮平行推进一定深度,不加捻转,静留针2-4小时。 1、3 注意事项 痉挛型和徐动型患儿不宜刺激过强;对囟门和骨缝尚未骨化的婴儿,应避免深刺;留针期间,应注意患儿避免碰撞,以免弯针、断针;应注意针刺深度,避免深刺;起针时速度要快,针孔用干棉球按压数秒钟。 2、体针法 体针法是用毫针刺激躯体及四肢的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整肢体功能的目的。 2、1 选穴定位与主治 上肢 大肠经穴 肩髃 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肘,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曲池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手三里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合谷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三焦经穴 外关 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2寸处,尺骨与桡骨之间 支沟 在前臂背侧,阳池穴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心包经穴 内关 腕横纹上2寸,掌上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劳宫 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 主治:上肢上举,外展及前臂旋后障碍,腕部无力,手指屈曲痉孪或伸展不利等。 下肢 胃经穴 脾关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股时,平会阴1,居缝匠肌外侧凹陷处。 伏兔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 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梁丘 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2寸。 解溪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胆经穴 风市 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平身垂手中指尖所到之处。 阳陵泉 在小腿前外面的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处。 脾经穴 血海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处。 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肝经穴 太冲 在足背部,当第1趾骨间隙之后方凹陷处。 膀胱经穴 昆仑 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肾经穴 太溪 在足内侧,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下肢痉孪或弛缓无力,膝屈或膝过伸,尖足等。 腰背部 督脉经穴 大椎 背上部,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与和第7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 身柱 第3胸椎棘突下。 神道 第5胸椎棘突下。 至阳 第7胸椎棘突下。 筋缩 第9胸椎棘突下。 中枢 第10胸椎棘突下。 命门 第2腰椎棘突下。 腰阳关 第4腰椎棘突下。 夹脊穴 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每侧17穴,左右共34穴。 膀胱经穴 肾俞 命门旁开1.5寸。 关元俞 第5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 秩边 骶管裂孔旁开3寸。 主治:腰背痿软或强直 传统医学与脑瘫:针刺疗法(二)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脑瘫康复中心 2、2 针具与操作 一般用28或30号1寸、1.5寸、2寸的毫针。督脉经穴与夹脊穴均横刺,即进针角度为15-30°角,然后针身与皮肤平行推到一定深度。静留针15-30分钟;四肢穴直刺0.3-1.5寸,可运针,根据病情选择采用补泻手法,留针10-15分钟。 2、3 注意事项 熟练掌握经络的循行方向,准确定位取穴;痉挛患儿不宜用强刺激,徐动患儿不宜留针;如果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等异常情况,一定要沉着冷静,根据各情况处理。晕针者应即起针,使其平卧,给予热开水口服并软语安慰;滞针者要协助消除紧张情绪,使其肌肉放松,慢慢将针取出;弯针者视其针柄扭转方向,顺着弯曲方向逐渐退出,切忌急拔猛抽以防断针;万一断针,嘱患者不要乱动,保持原来体位,残针尚在体外即用手指或镊子取出,若已没入皮下须手术取出。 3、水针法 水针法选用中西药物注入穴位以起到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 3、1 选穴定位与主治 选穴定位 头颈部 风池 在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大椎 在背上部,后正中线上,当第1胸椎棘突与和第7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 哑门 在项部,后正中线上,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第1颈椎下。 主治 智力低下,竖头无力或头项强直。 腰背部 肾俞 在腰部,当第2与第3 腰椎棘突之间凹陷的外侧1.5寸处。 主治 腰背无力等。 四肢部 手三里、曲池;阳陵泉、足三里。 主治 与体针治疗作用相同。 3、2 针具与操作 一般选用5ml注射器和牙科5号长针头。头部穴位进针宜浅0.5-0.8寸,不可向上斜刺或深刺;四肢进针宜1-1.5寸。进针到一定深度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可将药液缓缓推入。 3、3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以防感染;密切观察注射情况;准确掌握针刺深度和角度,特别注意勿伤及脏器、脊髓、神经以免发生意外。 4、耳针法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耳针常选择各脏器相应的在耳部的区域。临床上常用药物种子或小磁珠代替耳针贴压在耳廓的穴位表面上,以持久的刺激达到治疗的目的。 4、1 选穴定位与主治 根据中医辨证取穴 心 在耳甲腔中央。 神门 在三角窝内,对耳廓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 肾 在耳甲艇内,对耳廓上下脚分叉处下方。 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取穴 缘中 在对耳屏尖与轮屏切迹之间。 枕 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 颞 在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 相应部位取穴 指 将耳舟分为6等分区,自上而下,第1区为指。 腕 在耳舟的第2区。 肘 在耳舟的第3区。 肩 在耳舟的第4、5区。 锁骨 在耳舟的第6区。 趾 在对耳轮上脚的后上方,近耳尖部。 踝 在跟膝两穴之间。 膝 在对耳轮上脚的中1/3处。 臀 在对耳轮下脚的后1/3处。 4、2 针具与操作 一般用0.3-0.5地8号毫针或皮内针、王不留行籽、小磁珠以及耳压板、胶布等。常规消毒,用一只手固定耳廓,另一只手持针或镊子夹住皮内针刺入穴。耳针可留15-20分钟;皮内针可用胶布固定留针1-2天。王不留行籽或小糍珠用胶布固定在耳压板上,小刀切割后用镊子夹取对准穴位贴压,可保留2-3天。 4、3 注意事项 取穴宜少而精,每次2-3穴;耳穴贴压处应每天按压3-5次,每次1-2分钟,手法以患儿接受为度,不宜太重。防止胶布的潮湿或污染,免引起皮肤炎症;耳廓皮肤如有破损,不宜贴压。   传统医学与脑瘫:推拿疗法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脑瘫康复中心 一、概述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等。它是通过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推拿,作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起源,作为以人疗人的方法。 1.起源 推拿是一种古老的医治疾病的方法,远在两千余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按摩疗法就被广泛的应用于医疗实践。秦汉时期的《内经》中记载了按摩可以治疗痹证、痿证、口眼歪斜和胃痛等。我国的按摩最早发源于河南洛阳地区,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黄帝歧伯按摩十卷》。在《金匮要略》中已经有关于“膏摩”的记载。魏晋隋唐时期,设有按摩专科,有了按摩专科的医生。《千金要方》中指出:“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其辟风寒”。明代,按摩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如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也有线和面。在小儿推拿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又有不少小儿推拿专著问世,如《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方脉活婴密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等。清代,不少推拿专著问世,《小儿推拿广义》、《幼科铁镜》、《幼科推拿秘书》《小儿推拿直录》、《保赤推拿法》。清代对推拿手法治疗伤科疾病作了较系统的总结,《医宗金鉴》把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列为伤科八法。在五十年代,提出推拿手法的基本要求——有力、柔和、持久、深透,并得到推拿学术界的公认。 2.基本原理 推拿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是医者视病情施用手法治疗的一门中医学科。医生通过“手法”所产生饿外力,在患者体表特定的部位或穴位上作功,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A.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 凡关节错位、肌腱滑脱等,因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异常而致的病症,均可通过外力作用加以纠正; B.改变有关的系统内能 某一系统内能的失调,可导致该系统出现病变,而某一系统的病变也必然引起该系统内能的异常。通过对失调的系统内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恢复正常,就能起到积极的治疗作用。 C.信息调整 人体的各个脏器都有其特定的生物信息,当脏器发生病变时有关的生物信息酒会发生变化,而脏器生物信息的改变可影响整个系统乃至全身的机能平衡。通过各种刺激或各种能量传递的形式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产生一定的生物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 总之,推拿治疗的基本原理不外乎是“力”、“能”、“信息”三方面的作用。 3.特点 在推拿治疗中可具体化为“松则通、顺则通、动则通”的特点。 疏通筋络:解除肌肉紧张、痉挛,气血得以畅通。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提高了局部组织的痛阈;帮助松懈粘连。 理筋整复:有利于肌肉痉挛的缓解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活血化淤:促进肢体组织活动;促进气血的流动;促进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 二、操作技术 一、 经络促通 1.延脊柱: 至阳→命门督脉诸穴顺序点按,着力叩打; 脊柱旁开1.5寸腧穴按揉,刺激腰骶神经丛; 按揉风池、哑门、天柱、脑户、百会、络却、后顶、强间、阳陵泉、委中、环跳、肩井、中府、曲池 2. 颈部: 平推大椎→神庭、揉哑门、神庭、风池 3. 背腰: 揉身柱、神道、至阳、筋缩、中枢、命门、阳关、肾腧、秩边、关元、捏脊 4. 四肢: 循经法 二、 脏腑调理 1.打马过天河 温凉通经行气 2.月斗肘走气 健脾气,通腑气 3.飞经走气 性温,行气 4.天门入虎口 脾胃虚弱,气血不和 5.按弦走搓摩 理气化痰 6.运水入土 健脾助运,润燥通便 7.运水入土 清利湿热,滋补肾水 8.揉耳摇头 醒脑开窍 9.开璇玑 开通闭塞,助运 10.猴猿摘果 健脾,理气化痰 11.孤雁游日 调气血 12.苍龙摆尾 开胸理气,清热解表 13.二龙戏珠 温和表里,镇惊止搐 14.老虎吞食 开窍镇惊 15.凤凰展翅 温经散寒 16.凤凰单展翅 温热,理气化痰 17.凤凰鼓翅 调和气血 18.赤凤摇头 通经顺气,镇惊安神 19.单凤摇尾 益气养血 方法:以旋推、滑推、颤推、推提、提弹、捏脊、抚摩、总收法结合运行 三、按揉穴位 1.头面:天门、坎宫、山根、迎香、囟门、百会、耳后高骨、风池、天柱骨 2.肩背:肩井、大椎、脾腧、肾腧、腰阳关、脊柱 3.上肢:补脾经、补肝经、补肾经、补心经、补肺经、揉掌小横纹、揉小天心、运水入土、运土入水、掐总筋、推大横纹、掐五指节、掐二扇门、掐威灵、揉一窝风、推三关 4.下肢:按拿百虫、按膝眼、按揉足三里、掐承山、按揉三阴交、拿后承山、拿委中、掐昆仑、揉涌泉   传统医学与脑瘫:针灸疗法(一) 传统医学与脑瘫:针灸疗法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脑瘫康复中心 、概述 针灸疗法是针刺法和灸法的总称,它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技术,运用特殊的器具,在人体的经络、腧穴上进行治疗疾病的方法。 1.起源 针灸医学起源于我国远古时代。《山海经》记载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笺。”这是远古人类以砭石代针治病的佐证。《素问.异法方宜论篇》记载:“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灸的发明,当是人类知道用火以后。当身体某一部分发生病痛时,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或缓解,故认识到灸可以用于治疗,继而从各种树枝施灸发展到艾灸。战国时代开始逐渐成书的《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分,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神、气血等为主要内容,从整体观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要领和防治原则,重点论述了经络、腧穴、针法、灸法等。特别是《灵枢》又称《针经》。两晋时期,撰成《针灸甲乙经》。北宋时期撰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明代的《针灸大成》,是对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2.基本理论 针灸治疗,就是根据阴阳、脏腑、经络学说,运用“四诊”诊察疾病以获取病情资料,进行八纲、脏腑、经络辨证,对临床上各种不同症候进行分析归纳,以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疾病所在部位、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标本缓急,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依方施术,或针或灸,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以通其经脉,行其气血,调和脏腑,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3.特点 A.优点: 调整阴阳: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的状态,恢复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 疏通经络:使经络通畅,促使气血的正常运行; 扶正祛邪:扶助正气,提高抗病能力;祛除邪气,消除致病因素的影响,正胜邪祛则病情缓解。 B.缺点: 由于针刺皮肤造成的疼痛易带给小儿心理上的恐惧和抵触情绪。 二、操作方法 1、头针法 头针法是针灸疗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经过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可发射性的增加皮层相应部位的血流量,改善皮层缺血缺氧状态,使肢体、肌力和关节功能得以改善或恢复,此方法简便、安全、无副作用,易于家长和患儿接受。因此刺激头皮相应区域,对于整大脑功能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 A. 选穴定位与主治 根据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选取部分治疗线区。 顶中线 从百会穴至前顶穴。属督脉经。百会---头部正中线,约当两侧耳廓尖连线之中点;前顶----前发际正中直上3.5寸,百会前1.5寸。 主治: 各种类型瘫痪。 顶旁1线 承光穴沿经往后针1.5寸。属膀胱经。相当于足运感区。承光---前发际至百会连线中点旁开1.5寸。 主治: 对侧下肢瘫痪等。 顶颞前斜线 前神聪穴至悬厘穴。贯穿督脉、膀胱经、胆经。相当于运动区。前神聪---百会前1寸;悬厘---鬓角上际,悬颅与曲鬓穴之中点。 主治: 上1/5治对侧下肢运动障碍;中2/5治对侧上肢运动障碍;下2/5治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 枕上正中线 强间穴至脑户穴。属督脉经。强间---头部正中线,后发际直上5寸;脑户---强间直下1.5寸。 主治: 腰脊软或强直。 枕下旁线 玉枕穴向下针2寸,属膀胱经。相当于平衡区。玉枕---脑户旁1.3寸。枕外粗隆上缘外侧。 主治: 平衡障碍,不自主动作多。 其它 运用区---顶骨结节起向下引一3cm长的垂直线,同时引与该线夹角为40°的前后两线各长3cm。 主治: 对大运动功能尚可而精细运动功能较差的脑性瘫痪患儿可选用。 B. 针具与操作 一般选用30号0。5寸的毫针。针体与皮肤之间成10-20度左右角刺入,刺入帽状腱膜下后将针与头皮平行推进一定深度,不加捻转,静留针2-4小时。 C. 注意事项 痉挛型和徐动型患儿不宜刺激过强;对囟门和骨缝尚未骨化的婴儿,应避免深刺;留针期间,应注意患儿避免碰撞,以免弯针、断针;应注意针刺深度,避免深刺;起针时速度要快,针孔用干棉球按压数秒钟。   传统医学与脑瘫:针灸疗法(二)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脑瘫康复中心 2、体针法 体针法是用毫针刺激躯体及四肢的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整肢体功能的目的。 A. 选穴定位与主治 上肢 大肠经穴 肩髃 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肘,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曲池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手三里 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合谷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三焦经穴 外关 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2寸处,尺骨与桡骨之间 支沟 在前臂背侧,阳池穴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心包经穴 内关 腕横纹上2寸,掌上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劳宫 掌心横纹中,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 主治:上肢上举,外展及前臂旋后障碍,腕部无力,手指屈曲痉孪或伸展不利等。 下肢 胃经穴 脾关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屈股时,平会阴1,居缝匠肌外凹陷处。 伏兔 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6寸 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梁丘 屈膝,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上,髌底上2寸。 解溪 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 胆经穴 风市 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或平身垂手中指尖所到之处。 阳陵泉 在小腿前外面的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处。 脾经穴 血海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处。 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 肝经穴 太冲 在足背部,当第1趾骨间隙之后方凹陷处。 膀胱经穴 昆仑 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肾经穴 太溪 在足内侧,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下肢痉孪或弛缓无力,膝屈或膝过伸,尖足等。 腰背部 督脉经穴 大椎 背上部,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与和第7颈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 身柱 第3胸椎棘突下。 神道 第5胸椎棘突下。 至阳 第7胸椎棘突下。 筋缩 第9胸椎棘突下。 中枢 第10胸椎棘突下。 命门 第2腰椎棘突下。 腰阳关 第4腰椎棘突下。 夹脊穴 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每侧17穴,左右共34穴。 膀胱经穴 肾俞 命门旁开1.5寸。 关元俞 第5腰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5寸。 秩边 骶管裂孔旁开3寸。 主治:腰背痿软或强直。 B. 配穴: 语言障碍——廉泉、金津、玉液 口角流延——地仓 智力低下——神门、通里 颈软——天柱 腰软——腰阳关 足外翻——太溪 足内翻——昆仑 耳聋——听会 口疮——地仓、劳宫、廉泉、通里、照海 食积——天枢 遗尿——中极、三阴交 腹泻——天枢、阴陵泉、上巨虚 便秘——天枢、支沟、曲池、内庭、足三里、上巨虚、神厥—灸 失眠——四神聪、神门、三阴交、心腧、脾腧、太溪、太冲、内关 感冒——风门、列缺、尺泽、迎香、外关、太阳、身柱、阳陵泉 咳嗽——肺腧、尺泽、列缺、风门、迎香、太渊、三阴交、肺腧、丰隆、阴陵泉、行间、孔最 癫痫——水沟、印堂、太冲、神门、百会、印堂、气海、太冲、足三里 C.针具与操作 一般用28或30号1寸、1.5寸、2寸的毫针。督脉经穴与夹脊穴均横刺,即进针角度为15-30°角,然后针身与皮肤平行推到一定深度。静留针15-30分钟;四肢穴直刺0.3-1.5寸,可运针,根据病情选择采用补泻手法,留针10-15分钟。 D. 注意事项 熟练掌握经络的循行方向,准确定位取穴;痉挛患儿不宜用强刺激,徐动患儿不宜留针;如果出现晕针、滞针、弯针、断针等异常情况,一定要沉着冷静,根据各情况处理。晕针者应即起针,使其平卧,给予热开水口服并软语安慰;滞针者要协助消除紧张情绪,使其肌肉放松,慢慢将针取出;弯针者视其针柄扭转方向,顺着弯曲方向逐渐退出,切忌急拔猛抽以防断针;万一断针,嘱患者不要乱动,保持原来体位,残针尚在体外即用手指或镊子取出,若已没入皮下须手术取出。 脑瘫概述(一)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脑瘫康复中心 一、 概述 英国学者Little公认是脑瘫的临床发现者。其实在他之前,脑瘫早已有临床记载。作为残疾的Little在英国建立了Royal Orthopoedic Hospita,是整形外科的创始人。1844年,他在Lancet杂志上首次提出痉挛强直(spastic rigidity)的概念。1853年,以他为主编写的《on the nature and treatment of thpeformitiesof the human frame 》问世。1861年,他在讲演中强调了难产、未成熟儿、新生儿窒息与脑瘫的关系做了阐述。1888年,Rupprecht首次定义此病为Little氏病(Little’s disease),同年Burgess提出了脑性瘫痪(cerebral plasy)的概念。1948年以后大多数国家都沿用CP至今,只有英国一直使用spastic。 (一)定义 在各个时期都有代表其研究水平和发展的脑瘫定义,但目前我国使用的是在1988年中国首届小儿脑性瘫痪座谈会上提出的定义:脑性瘫痪是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发育时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姿势异常。 (二)发病率 脑瘫的发病率,各国的结果不一,国际卫生组织统计为1~5‰。 (三)病因 脑瘫的直接病因为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根据不同时期的原因可分为出生前因素、围生期因素、出生后因素。 1、 出生前因素: (1)母体因素:妊娠中毒症,反复阴道流血,子痫,过量饮酒、吸烟,初产大于34岁或小于20岁,妊娠中手术等。 (2)遗传因素:基因异常,染色体异常等。 (3)妊娠期其他因素:妊娠期的感染,理化因素,胎儿期的缺血缺氧症,以及母体营养障碍都可以影响胎儿。 2、 围生期因素: (1)早产、未成熟儿 (2)过期产、巨大儿 (3)新生儿窒息 (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5)核黄疸与迁延性黄疸 (6)低血糖症 (7)异常分娩 3、 出生后因素: (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 (2)急性脑病 (3)头部外伤 (4)呼吸障碍 (5)心跳停止 (6)持续惊厥 (7)新生儿感染:肺炎,脐炎,皮肤感染 (四)分类 1、 按瘫痪部位分类: (1)四肢瘫(tetraplegia或quadriplegia):指两上肢、下肢和躯干的瘫痪而言。痉挛型中两下肢后果,加上躯干、上肢的障碍,多为重症型。 (2)双瘫(diplegia):两下肢重、躯干和上肢比较轻者,几乎都见于痉挛型,为脑性瘫痪的典型类型。 (3)截瘫(pareplegia):指两下肢局限性瘫。有代表性的为,脊髓损伤时的脑性瘫痪,障碍局限于下肢。总的看来,躯干、上肢总不像完全正常。临床上,被称为截瘫的患者,大部分是双瘫的轻症。 (4)偏瘫(hemiplegia):指一侧上肢、下肢瘫痪,尤其是上肢障碍较重
/
本文档为【新桥专著 小儿脑瘫与康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