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虚拟网络空间的话语狂欢

2010-09-13 7页 pdf 443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7812

暂无简介

举报
虚拟网络空间的话语狂欢 2005年第 4期 No. 4, 2005 浙  江  社  会  科  学 ZHEJ IANG SOC IAL SC IENCES 2005年 7月 Jul. , 2005 虚拟网络空间的话语狂欢 3 □ 马大康   内容提要  赛博空间是“狂欢节广场 ”,它大大拓展了诗性语言的疆域 ,强化着语言的自由精神 ,以网络 写作重新找回被文学所鄙视和遗忘的民间性。在赛博空间 ,人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 ,文化资源被作了重新 分配 ,这就注定了诗性语言的变异。如果说 ,书写和印刷媒介时代所建构的诗性语言 ,以神圣而神秘的意境...
虚拟网络空间的话语狂欢
2005年第 4期 No. 4, 2005 浙  江  社  会  科  学 ZHEJ IANG SOC IAL SC IENCES 2005年 7月 Jul. , 2005 虚拟网络空间的话语狂欢 3 □ 马大康   内容提要  赛博空间是“狂欢节广场 ”,它大大拓展了诗性语言的疆域 ,强化着语言的自由精神 ,以网络 写作重新找回被文学所鄙视和遗忘的民间性。在赛博空间 ,人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 ,文化资源被作了重新 分配 ,这就注定了诗性语言的变异。如果说 ,书写和印刷媒介时代所建构的诗性语言 ,以神圣而神秘的意境创 造为其主导特征的话 ,那么 ,游戏和叛逆则成为网络写作的理想和宿命 ,它以大众的戏谑颠覆和解构着诗性语 言的贵族性。 关键词  诗性语言  网络写作  戏谑  狂欢化 作者马大康 ,男 , 1947年生 ,温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温州  325000)   人渴望着自由自主的生活 ,可是他不能不艰难周旋 于现实世界的种种束缚和制约之下 ;人渴望着驾驭自己 的命运 ,可是他始终不能逃脱必然性的手掌 ,不得不忍受 命运的捉弄。于是 ,人为自己营造了一个个乌托邦 ,作为 心灵的逋逃薮。文学就是人用语言建造的审美乌托邦。 然而 ,面对现实世界的严酷法则 ,文学乌托邦显得那么虚 伪和脆弱。在“后现代 ”的全面围剿和诱降下 ,文学审美 乌托邦已濒临崩毁的边缘。 网络时代到来似乎改变了人的命运。当电子媒介为 人构筑起数字化的“赛博空间 ”,一个足以与现实的物质 世界分庭抗礼 ,又与现实世界相衔接互动的亦真亦幻的 虚拟空间 ,人以及人的生存方式就跨入了重大变革的进 程。与此相应 ,人的语言方式也注定要发生变革。那么 , 这对于诗性语言将是一个福音还是一场噩梦 ? 一、赛博空间 :民间狂欢节广场 探讨赛博空间的诗性语言问题 ,不能局限于被冠以 “网络文学 ”名目的作品之内。如果你打开“榕树下 ”、“黄 金书屋 ”、“白鹿书院 ”等等文学网站 ,试图从这些网站的 文学语言中寻找有别于传统文学的诗性特征 ,其结果注 定要失望。或许网络的匿名写作使写作者可以有更加自 由的心态 ,可以无所顾忌地张扬自我 ,甚至还因写作的自 娱性促成语言的“自我形象 ”膨胀到滑稽变形和荒诞的地 步 ;或许网络发布的即时性和网络阅读的快速浏览 ,迫使 语言趋向于简洁跳跃和草率粗糙。但是 ,这些都还不足 以对传统的文学语言构成具有威胁性的冲击 ,而成为网 络文学作品的语言所独具的诗性特征。其实 ,只要作品 被选登 ,无论是文学网站还是普通网站中的文学专栏 ,它 就已经按既成的“文学 ”作了筛选 ,哪怕这种筛选标 准要宽容得多 ,却仍和传统文学观有着不可避免的传承 关系。进入文学网站或被冠以“文学 ”的网络写作是很难 跳出传统笼罩的 ,它的语言特征尚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在赛博空间 ,值得关注的并非仅仅是标明为“文学 ” 的写作 ,而是整个网络写作。在这一空间 ,除了人为设定 , 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已经被拆解。网络构建了一个虚拟 的世界 ,就像一场假面舞会 ,人人都隐去了自己原有身份 和地位 ,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 ,重新塑造自己的角色 , 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发泄自己的欲望。因此 ,无论在文 学网站或聊天室或即时贴 ,网络写作在本质上是无功利 的自由的写作 ,是创造性的写作 ,是现自我个性和抒发 情感的写作 ,它和文学写作并无实质性区别。然而 ,也恰 恰是在那些被传统观念认为是非文学的网络写作领域 , 极旺盛地滋生着新的语言现象 ,扩张乃至重新铸造着诗 性语言。可以说 ,正是自由的网络写作决定着诗性语言 的未来走向。 赛博空间是“准民间”的狂欢节广场。所谓“准民间”,   3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性语言研究”的部分内容。 841  浙江社会科学 2005年第 4期   是因为它毕竟存在技术知识和物质条件的门槛。虽然一 个小学生可以自由出入其间 ,但是 ,对于尚不具备起码的 操作技术的人 ,他眼前只是空无所有的电脑屏幕 ,赛博空 间并不存在。而对于不具备必要的物质条件的人 ,就更 是奢望。技术和知识以及物质条件的门槛已将“民间 ”作 了区划分割。然而 ,赛博空间毕竟具备了民间狂欢节广 场的几乎所有特征 :它的非官方、非权力和反贵族化充分 显示着民间的姿态和立场 ;它的无所拘囿的自由和颠覆 理性权威、蔑视等级秩序、追逐感性欲望 ,又使得这一空 间成为一个众声喧嚣的狂欢节广场。 在《弗朗索瓦 ·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 时期的民间文化 》中 ,巴赫金深入阐述了民间狂欢节广场 的生活和文化现象。他认为 ,   在狂欢节的广场上 ,在暂时取消了人们之间的 一切等级差别和隔阂 ,取消了日常生活 ,即非狂欢节 中的某些规范和禁令的条件下 ,形成了在平时生活 中不可能有的一种特殊的既理想又现实的人与人之 间的交往 ,这是人们之间没有任何距离 ,不拘形迹地 在广场上的自由接触。 新型的交往常常产生新的言语生活形式 :新的 言语体裁 ,某些旧形式的重新认识或停止使用 ,等 等。① 在巴赫金看来 ,狂欢节广场是“既理想又现实 ”的世 界。它是现实的 ,因为它确确实实地存在着 ,年复一年地 重演 ,本身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 ;它是理想的 ,因为日常 的世界遍布着差别、隔阂、规范和禁令 ,在这里没有真正 的人的自由 ,没有平等无间的交往。唯有在狂欢节广场 , 人们用诙谐和笑谑填平了等级差别 ,消解了隔阂 ,颠覆了 规范并嘲弄了禁令。权力和“真理 ”在笑声中“脱冕 ”而变 为荒谬 ,成了“谢肉节草人 ”。神圣则被“贬低化 ”为低俗 和卑污 ,乃至成为“排泄物 ”。一切都被拉平为“民间的 ” 存在 ,化作亲昵、自由的交往。狂欢节广场充满了欢快的 游戏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使广场活动越出了生活的常规 , 摆脱了生活的法则和习惯秩序。这是一个“颠倒了的世 界 ”,也是一个健全的世界 ,一个理想的乌托邦。 赛博空间大大拓展了文学乌托邦的疆域 ,强化着自 己的自由精神 ,以网络写作重新找回了被文学所鄙视和 遗忘的民间性。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迅速改变着人类 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方式 ,原有国家间的区隔 ,地域间的 区隔 ,以及人与人间的区隔已为电子媒介所突破。网络 通过电子信息将世界抽象化 ,虚拟化 ,重新构建起一个硕 大无朋的非物理世界 ,并以空间的流动性和时间的瞬间 性取代了现实物理世界的空间稳定性和时间前后承续关 系 ,从现实世界中区划出一个“节日广场 ”。在这里 ,各社 会群体所据有的独特的文化资源被作了重新分配和价值 调整 ,传统的作家和读者已不再具有优势 ,真正活跃在网 络写作中的是一群目无规矩、大胆妄为的毛头小子。在 这个摆脱了物质重负和既成状态 ,摆脱了社会环境、利益 关系和社会规范的新的虚拟世界里 ,人的种种身份、地 位、官衔也随文化、社会、历史意义的丧失而丧失 ,人一无 所有 ,成为赤条条的存在 ,似乎实现了“现象学的还原 ”。 当人成为不受任何拘束 ,不再承受传统的重负 ,甚至成为 没有肉体重量的“比特 ”存在的时候 ,人也就获得了前所 未有的自由。他自由地交往着 ,自由地创造着 ,自由地言 说着 ,没有丝毫顾忌。这种彻底的自由精神是反权威、反 权力、反控制的。当一切都成为数字化的存在 ,这也就把 人拉回到同一地平线上。没有人握有特权 ,没有谁可以 控制谁 ,人人都是平等的 ,人人都可以在赛博空间占有自 己的位置 ,发出自己的声音 ,显示自己的存在。反权威、反 权力、反控制体现着真正的民间乌托邦因素。当赛博空 间充满了自由精神和民间乌托邦因素的时候 ,语言也获 得了根本的解放 ,它欢悦着 ,展现为众声喧哗的狂欢景 观。 二、狂欢节广场上的众声喧哗 在谈到民间狂欢节的广场语言时 ,巴赫金指出 :   在广场上充满了一种特殊的言语 ,不拘形迹的 言语 ,它几近于一种独特的语言 ,不可能存在于其他 地方 ,并与教会、宫廷、法庭、衙门的语言 ,与官方文学 的语言 ,与统治阶级 (特权阶层、贵族、高中级僧侣、 城市资产阶级的上层 )的语言大相径庭 ,尽管在一定 条件下 ,广场言语作为一种自发力量已闯入他们的 语言领地。② 最初的民间口语是自然、芜杂而又生机勃勃的语言 , 它往往率性而发 ,不拘形迹。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 ,语言 也在不断运用中发生了分化。官方语言则因交往的等级 原则、礼节、规矩的需要 ,逐渐形成了特有的语言规范 ,这 些规范是不可违犯的 ,它本身就是身份和权力的象征 ,违 背它就意味着失去身份和权力。③尽管这种官方语言在整 个语言运用中仍属少数 ,但由于它的使用者具有特权 ,因 而也就有着烜赫的权势 ,它似乎成了所有语言的指导者 , 高踞于其他话语之上。而在几乎为统治者所垄断的语言 书写中 ,官方的特权则留下了鲜明的印记。在论及写作 问题时 ,巴尔特指出 :每一个政权都有自己的写作。他认 为 ,写作是语言所体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形式 ,它既包含 着现实的存在 ,又包含着权势的显现 ,并且这种政治式写 作的历史就构成了社会现象学的最重要部分。譬如 ,法 国王朝复辟时期发展了一种阶级式的写作 ,于是 ,请愿工 人被称作“家伙 ”,破坏罢工的人则是“温良的工人 ”,法官 的奴颜婢膝则成了“慈爱的警觉性 ”。据此 ,巴尔特极其 犀利地将这种“为一切专制政权所有 ”的写作指斥为“警 察化写作 ”。④巴尔特在此指出的权势还只是依附于语言 肢体上的统治阶层的价值判断。其实 ,在书写中权势无 处不在 ,它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寄生于书面语言之中 ,与书 941 马大康 :虚拟网络空间的话语狂欢 面语言一道生长。这种权势是因书写长时期被特权者所 独占而日渐培植起来的。书写是神圣的 ,文字是神圣的 , 留有书写文字的“字纸 ”是神圣的 ,哪怕成了废纸 ,也要人 人“敬惜 ”。正是这种“神圣 ”愈发将书写与民间隔离开 来 ,书写于是因神圣而神秘 ,成为民间顶礼膜拜而不敢接 近、不敢正视 ,更无法把弄赏玩的“圣物 ”。 在《网络文学论纲 》中 ,欧阳友权这样写道 :   “书写 ”使文学创作成了一种专门的技艺 ,“书写 者 ”在成为文学的专有者和垄断者的同时 ,也成为文 学受众的布施者和训导者 ,昔日的众声喧哗和散点 撒播的文学活动变成了精英操觚的私人化线性延 展。⑤ “书写 ”作为一种权力 ,它不仅扭曲事实 ,篡改历史 , 为尊者讳 ,同时又要让“微言 ”深蕴“大义 ”,载道经国 ,从 而令受众肃然起敬 ,战战兢兢、毕恭毕敬地只敢“述 ”而不 敢“作 ”了。尊为经典的作品 ,成了圣贤语录的话语 ,就具 有了不容更易的神圣性。它只准许考证、解释 ,不可违 逆。巴赫金则把这种话语称为“专制的话语 ”或“父辈的 话语 ”。他说 :“专制的话语要求我们接受并学习 ,它强加 给我们 ,而不管对我们有多大的内在说服力。它在我们 之前就同权威的力量结合起来。专制的话语在很久以前 与等级制有机地联系着 ,可以称作父辈的话语。它早在 过去就已得到承认 ,它是先我而在的话语。”⑥作为神圣的 “父辈话语 ”,它不容诘问质询 ,甚至毋须理解 ,你唯有照 单全盘接受 ,用这种话语训诫自己 ,清除种种异端思想 , 然后以父辈的统一的“标准语 ”人云亦云。 印刷技术的崛起给书面语言带来了变化。印刷这一 机械复制技术大大降低了文学文本的生产成本 ,使文学 作品广泛传播成为可能 ,也使普通百姓接近文学成为可 能。手写稿本作为“原本 ”的唯一性、神圣性 ,以及传播的 有限性 ,被大批量的机械复制、商业营销和迅速流传所取 代。其结果势必是神秘被解魅 ,神圣被降格 ,价值受贬 损。印刷技术预示了大众化时代的来临。 在《小说的兴起 》中 ,瓦特提出 , 18世纪读者大众的变 化是小说形式兴起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他翔实地分析了 读者群体的变化 :图书馆和流动图书馆出现 ,导致虚构故 事读者明显增多 ;城市下层社会 ,尤其是学徒和女佣日渐 增多的闲暇和文学阅读需求 ,为小说准备了潜在的读者 群 ;刊物创办又进而培植着人们的阅读兴趣 ;特别是书 商 ,他们取代了宫庭的大人们 ,成为作家的恩主 ,将文学 写作推向市场。这就将文学从少数特权人物手中解放了 出来 ,交给了人数远为广大的普通群众 ,并把作家写作与 群众的文学需求、阅读趣味联系起来 ,最终导致小说兴 盛。⑦然而 ,无论哪一方面的变化 ,都立足于印刷技术的发 展。只有印刷技术发展了 ,才使图书馆普及 ,刊物出版 , 书商群体崛起和下层社会趣味培养成为可能。小说兴 起 ,是对文学体裁的解放 ,也是对语言诗意的解放。诗性 语言不再局促于诗歌这一狭小体裁之内 ,它大踏步向更 为宏伟博大的境界 ———小说进军 ,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生 存空间。在这一过程中 ,诗性语言自身也发生了演变 ,它 试图放下贵族的矜持而向平民献媚 ,向民间靠拢了。 另一方面 ,随着印刷技术和印刷出版业的发展 ,相应 的出版也得到建立。现代出版制度是各种政治力量 争夺自身利益的产物 ,它由国家权力、书商、作家之间相 互争斗 ,相互协商 ,相互妥协而共同达成的。从写作到出 版发行 ,作品必须经历制度的层层筛选 ,需要走过命运难 卜的漫长道路 ,这就更增强了出版物和作家、出版机构的 权威性。因此从总体上看 ,这一制度又维护了作品的神 秘化、贵族化 ,限制着普通大众进行创作 ,保证只把“作 家 ”这一美名赐予少数“天才 ”,以使“作家 ”头上的光环免 遭消褪 ,更其重要的是要确保出版始终处于权力的控制 之下。大众并未能成为写作者 ,写作也从未真正属于大 众 ,它不得不依从出版制度 ,听命于政治权力并因此成为 权力的象征。正是这一原因 ,致使印刷时期的文学写作 和诗性语言最终不能真正向民间回归而仍屈服于权力 , 在试图从大众的口袋里掏取钱币的同时 ,它照样不能彻 底蜕去贵族性。 电子媒介时代则不同。大众不仅被获准以阅读者的 身份进入赛博空间 ,而且同时作为自由的写作者厕身其 间。就如马克 ·波斯特所指出 :   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区分因电子书写而崩溃坍 塌 ,一种新的文本形式因此出现 ,它有可能对作品的 典律性 ( canonicity)甚至对学科的边界提出挑战。⑧ 在《众神狂欢 》中 ,孟繁华认为 :   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神话的建立 ,催 发了网络文学的疯狂生长。毫无置疑 ,无论是否受 过文学写作的训练 ,无论是否曾经是一个作家 ,只要 有发表作品的愿望 ,一夜之间就可以成为广为人知 的“作家 ”。网络为每一个“作家 ”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和可能性。⑨ 作家与读者之间界限消失 ,注定了作家将从权威的 宝座上跌落 ,注定了权力将逐渐从写作中退出 ,也注定了 文学写作和诗性语言的贵族特性将趋于瓦解 ,由书写和 印刷媒介建立起来的诗意王国也将面临巨大的危机。 紧随着权威、权力消解之后的语言是“无政府主义 ” 的语言 ,是语言的众声喧哗。窦丽梅把网络写作的语言 称为口语、书面语之外的 ,由“虚拟语境 ”构造的“第三种 语言 ”。她认为“虚拟语境 ”是“虚拟的客观因素与虚拟的 主观因素的综合体现。与传统语言的语境不同 ,虚拟语 境更突出语言环境、语言主体的虚拟性 ,冲破原有各种规 范和规则 ,表达更加自由和随意。”⑩网络空间的开放性 , 网络传播的自由性 ,以及语境的虚拟性和写作者的匿名 性 ,切切实实赋予网络写作以极大自由 ,也赋予网络语言 以极其随意的创造的潜能。虚拟性中止了权威对权力的 051  浙江社会科学 2005年第 4期   行使。在虚拟的境域中 ,权力已经失效 ,它开始遭逢了叛 逆者的恣意颠覆。 语言处身于赛博空间就仿佛回到狂欢节广场 ,回到 了民间口语时代 ,它将权力“脱冕 ”,废除并嘲弄种种由 “书写 ”建立起来的沉重的传统和严厉的规范 ,其结果必 然是言语的狂欢。在这里 ,绰号、嘲谑、戏仿、反讽、怪诞 , 乃至在书写中遭到贬抑的粗俗猥亵的脏话都得到尽情生 长。 三、从“意境 ”到“戏谑 ” 在《诗的境界 ———情趣与意象 》中 ,朱光潜说 :   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读者 : 在心领神会一首诗时 ,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 景 ,很新鲜生动的突现于眼前 ,使他神魂为之勾摄 , 若惊若喜 ,霎时无暇旁顾 ,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 足之乐 ,此外偌大乾坤宇宙 ,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 爱悲喜 ,都像在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纯粹的诗的 心境是凝神注视 ,纯粹的诗的心所观境是孤立绝缘 , 心与其所观境如鱼戏水 ,忻合无间。λϖ 意境是情与境的忻合无间 ,是人与自然的浑然交融。 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来说 ,能否创造幽深生动的意境往往 是臧否诗歌、衡量语言诗意的标准。 从发生学角度来看 ,语言的意境创造是在书面写作 确立之后才渐趋成熟的。钱钟书说 :“窃谓《三百篇 》有 ‘物色 ’而无景色 ,涉笔所及 ,止于一草、一木、一水、一石 , 即侔色揣称 ,亦无过《九章 ·桔颂 》之‘绿叶素荣 ,曾枝剡 棘 ,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 ’。”λω《诗经 》作为“口传 ”向“书 写 ”转化的过渡性作品 ,虽然涉笔自然物象 ,但往往停留 于一事一物的零星摹写 ,仅仅是“状物 ”,还不是“以数物 合布局面 ”的写景 ,更不是情景交相融洽的意境。“书写 ” 极大地发展了人的思维能力 ,才使人有可能超越眼前一 草、一木、一水、一石等客观物象 ,用语言将物象重新组 合 ,重新塑造成有机整体 ,一个浑整超然的境界。没有 “书写 ”以文字这一确定的物质媒介将语言与客观物象区 分开来 ,将语言与主观心意区分开来 ,没有言、物、心之间 建立起“亦离亦即 ”的关系 ,人就不可能用语言创造一个 全新的浑整境界 ,更不可能用语言重新将情与境聚合一 体。只有语言获得了自身的独立 ,它才能自由地徜徉于 原本互相隔离、互不相干的物、物之间 ,把它们强行拉扯 融凝到一起 ;也只有语言既区别于物 ,又区别于心 ,它才 可能随其意愿将情、境统摄于一己之内 ,令情、境在语言 中自由地交合婚配。λξ 叶朗对“意境 ”范畴的形成作了深入研究 ,他认为 ,先 秦时期已出现“象 ”这个范畴。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 程 ,到了魏晋南北朝 ,“象 ”终于转化成为“意象 ”。“意 象 ”是形象与情趣的结合。如果说 ,“象 ”还粘着留滞于物 之上 ,“意象 ”则心灵化了 ,是心灵借感性化了的意象 ,以 语言的方式重新显现出来。有唐一代 ,是诗歌意象创造 自然天成、丰盈圆融、元气淋漓 ,诗歌语言走向极致的时 代 ,也是“意境 ”这一范畴渐趋成熟的时代。王昌龄《诗 格 》率先提出“境 ”以与“象 ”相区别 ,并把“境 ”分为“物 境 ”、“情境 ”、“意境 ”三类 ,以“物境 ”指自然山水境界 , “情境 ”指人生经历的境界 ,“意境 ”指内心意识境界。皎 然则有“境缘于情 ”,“诗情缘境发 ”的说法。刘禹锡则以 “境生于象外 ”,明确地把“境 ”与“象 ”区分开来 ,把“境 ” 视为既生于“象 ”,又突破了“象 ”的有限性 ,进入“象 ”之 外的无限之境界。所以 ,他在《诗格 》中说 :“取境之时 ,须 至难至险 ,始见奇句。”在《二十四诗品 》中 ,司空图进而提 出了“象外之象 ”,“景外之景 ”,“超以象外 ,得其环中 ”的 见解 ,并对意境的种种形态作了生动阐说。λψ意境 (境界 ) 是中国古典诗歌历经长时期发展所取得的最卓著的成 果 ,也是语言诗意的集中体现 ,它标志着诗性语言的成熟 和在古典时期所达到的最辉煌的成就。所以 ,王国维在 谈到诗歌时说 :“沧浪所谓兴趣 ,阮亭所谓神韵 ,犹不 过道其面目 ,不若鄙人拈出‘境界 ’二字为探其本也。”λζ并 说 :“夫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于外物者 ,皆须臾之物 ,镌诸 不朽之文字 ,使读者自得之 ;遂觉诗人之言 ,字字为我心 中所欲言 ,而又非我之所能自言 ,此诗人之秘妙也。”λ{ 作为“境界 ”,首先需要诗人得“秘妙 ”之要领 ,具明敏 之心 ,闲逸之志 ,从容地等候灵感的到来 ,再去捕捉“须臾 之物 ”,搜索枯肠地寻觅表达它的“不朽之文字 ”。其次 , 对于读者则需要高雅之情致 ,悠然之心境 ,才能慢慢地、 细细地品味体会。鲁迅就有“中国式 ”的雅人阅读之说 : 生一点小病 ,手头有一点现款 ,没有杂事相扰 ,躺在床榻 上 ,手拿中国式线装书 ,轻飘飘地毫不费力地看。λ|这是一 种“有闲者 ”的写作和“有闲者 ”的阅读。这种经千百年不 断打造、逐步区隔出来 ,用于创造“境界 ”的“不朽之文 字 ”,也只能是贵族的 ,它与挣扎在生存困境的民间无缘。 其实何止“境界 ”,他如“兴趣 ”、“神韵 ”、“气象 ”、“风骨 ”、 “妙悟 ”、“兴会 ”、“蕴藉 ”、“隐秀 ”等古典诗学范畴 ,无不 体现着贵族式的审美情怀、贵族式的审美方式。当文学 的诗意追求散发着浓郁的贵族气息的时候 ,围绕这一旨 趣锻炼而成的诗歌语言 ,其必然归宿也就趋向“高雅 ”的 贵族化了。正因如此 ,“五四 ”时期陈独秀和新文学青年 们才奋起疾呼推倒“贵族文学 ”,建设“平民文学 ”。 现代新诗兴起似乎在诗歌语言平民化的道路上迈进 了一大步。然而 ,它最终也没能真正回到民间 ,而是重新 走向贵族式的孤芳自赏。由于过份追求语言陌生化、语 境个人化和语义朦胧 ,现代诗歌语言晦涩难懂 ,甚至较古 典诗歌有过之而无不及。现代诗人公然宣称 :“诗 ,是交 流的断绝。”“诗永远是贵族的。” 小说体裁出现和繁荣 ,从另一侧面对传统的诗性语 言构成巨大冲击 ,它大大扩张了诗性语言的领地 ,并把大 量的口语、俗语、杂言携带进诗性语言 ,改变着诗性语言 151 马大康 :虚拟网络空间的话语狂欢 的诗意品格。但是 ,作为诗性语言的诗意追求和理想品 格仍未彻底变更。正如胡晓明所说 :   中国诗学发展至唐代 ,为此种特质 (指心与物之 交融 )之自觉时代 ,唐人称之为“兴象 ”、为“意境 ”,其 所指不独止于有唐一代之诗艺 ,实为三千年中国诗 人代代相传之精旨 ;其内涵不独止于诗学 ,实为中国 传统人文精神之孕育、发展所流衍。λ} 诗性语言是伴随着作为特权的“书写 ”而成长并成熟 的 ,尽管在这途程中常常留恋着“口传 ”时代 ,多次试图返 归民间 ,但是 ,由于它为特权者所专享 ,受到特权者趣味 风尚的浸染、规范和筛选 ,也就始终不能摆脱贵族品格。 由“书写 ”所建立的语言诗意是贵族的 ,随“书写 ”而成长 的诗性语言也始终抹不去贵族的胎记。 当网络时代的电子媒介迅速繁衍并试图取代手写和 印刷媒介 ,当赛博空间为文学及其他种种写作提供了前 所未有的自由的时候 ,语言的“潘多拉魔箱 ”被打开了 ,种 种话语样式喧嚣着蜂拥而出 ,俗语、杂语乃至猥亵语放肆 地在赛博空间游戏玩耍 ,翻着斤斗 ,变着令人目眩的鬼 脸。语言等级秩序和规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嘲弄颠覆 , 语言的创造力得到了空前发挥。其中最为突出的特征则 是语言的游戏态度和谐谑风格 ,它以没肝没肺的打诨谐 谑 ,恣意解构着漫长历史建构起来的神秘、庄严、肃穆的 语言诗意和境界 ,意图把诗性语言的圣洁面目涂抹成“大 花脸 ”,乃至更换为诞皮赖脸的“痞子相 ”。在网络话语的 众多面相和众声喧哗之中 ,游戏谐谑成为最令人注目的 语言现象。赛博空间不再是语言的“万神殿 ”,而是“狂欢 节广场 ”。在这里 ,神被驱逐了 ,因神而构建并与神紧紧 相随的神圣的诗意 ,诸如意境、神韵、气象、妙悟等等也将 面对被“炒鱿鱼 ”的窘境 ,甚至可能终将流离失所。 固然 ,诗性语言的传统特征在现代作品中就已经受 到严重挑战。20世纪的不少作品中 ,幽默、谐谑、自嘲、插 科打诨等等 ,已经司空见惯了。譬如王朔 ,其游戏精神已 经溢满着他的作品语言。然而 ,与上述语言现象不同 ,在 赛博空间 ,语言的游戏精神和叛逆精神已经成为网络写 作的理想 ,成为一种最具特征性的标志 ,或者甚至可以说 是网络写作的宿命。就如窦丽梅所说 :   在虚拟的语境中 ,语言面对的时空不再具体 ,语 言成为一种直接的游戏 ,语言的交流和语言接受不 再神圣。在无穷无尽的语言游戏中 ,语言得到了充 分的表达和交流 ,信马由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成 为网络语言链接的最为突出的游戏特征。λ∼ 在《文学网景 :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 》中 ,于洋也指 出 :   网络语言因为其独特的数字化生存形式使它更 加指涉戏谑性。在网络中 ,繁殖、联想、创新成为带 有普遍性的动力方式。在这种环境中 ,语言的引申 义、比喻义极度膨胀 ,这样一来 ,语言的“能指 ”变得 更加繁复 ,它经常迅速滑动 ,总是割断人们通向“所 指 ”的途径 ,于是网络文学的语言变得千奇百怪甚至 是不可理喻而更加带有戏谑色彩。µυ 赛博空间的语言不再是羞羞答答、吞吞吐吐的了 ,它 一反印刷时代的性格 ,变得恣肆妄为 ,一泄无遗 ,甚而至 于恶作剧地灌水、膨胀和张扬。在这过度的灌水、膨胀、张 扬中 ,语言的深层意蕴萎缩了 ,唯剩留下“能指 ”在跋扈 , 在滑移 ,在游戏。《春亦若寒夏亦若寒 》的作者闲樵夜雨 这样自我介绍 ;   人最大的悲哀就在于无法选择自己生活的时 代。这个时代物质空前丰裕 ,而情感空前贫乏。无论 是我那山川雄伟、江河纵横的故乡 ,还是后来旅居七 年广袤的异国腹地 ,或是如今落脚立命的泱泱大都 , 都是一派喧嚣之中的名利场 ,而鲜有睿智和空灵的 碰撞。于是发觉自己像一个走错舞台的演员 ,面对 着满场与自己毫不相干的观众 ,导演却让我张冠李 戴非把他们逗乐。µϖ 其实 ,“导演 ”并非某一具体个人 ,而是时代 ,说得确 切些是赛博空间。作者一经登陆这个空间 ,他就情不自 禁要把观众“逗乐 ”,或者说 ,首先要把自己“逗乐 ”。毕竟 满场的观众与自己“毫不相干 ”,而且根本无法谋面。于 是赛博空间人头攒动着的是榕树虫虫 ,不走斑马线的猪 , 性感的猪蹄、慕容非花、有病呻吟 ⋯⋯等等。只要人们一 敲电脑键盘 ,在网络上刚一露头 ,凡常的端庄娴雅就被开 涮了 ,现出的嘴脸先是自嘲 ,再是嘲人。于是在键盘起舞 之时 ,语言就走马行龙般游戏着飞翔了。那些矛盾对立 的词语 ,不相谐和的音调 ,原始粗野的潜意识 ,就在笑谑 中恶作剧地活跃着。 赛博空间的自由与现代工业社会给予人的巨大压力 构成了鲜明对照 ,因此解构工业社会所建立的严明理性 秩序的潜在欲望在赛博空间得到了尽情表现 ,年轻人终 于以“无厘头 ”形象 ,用“无厘头 ”语言来尽情享受自己的 自由 :“‘无厘头 ’形象 ,是大写字楼里工作的 officers男女 逃离工作伦理的绝佳手段 ,也是他们发泄自身不规则、不 文明、不神圣、不高尚、不精英的原始本能的极佳途径。 ‘无厘头 ’语言既是粗鄙化的语言也是口无遮拦的语言 , 是调侃嘲讽的语言 ,也是开心逗乐的语言 ,形象化的说法 是 ,‘无厘头 ’的语言就是装疯卖傻的语言。”µω 就如狂欢节广场 ,在赛博空间“装疯卖傻 ”的语言也 就是正常的语言。当电子媒介剥夺了传统的知识权力 , “疯 ”与“不疯 ”、“傻 ”与“不傻 ”的界线就不复存在了。这 里只有游戏而没有真假是非界线的区分 ,因为游戏已经 穿越了一切原本不应有的人为的界限。所谓“疯 ”、“傻 ” 无非是传统将被推倒之际 ,提前为写作者解构秩序打开 了“绿灯 ”。游戏是人的本性 ,它与人的自由的本性互为 表里。因为游戏 ,人才自由 ;也因为了自由 ,人才需要游 戏。古典式的“意境 ”固然也给人以精神自由和慰藉 ,但 251  浙江社会科学 2005年第 4期   这种自由是有限的自由 ,是少数“精英 ”的自由。寻根究 底 ,古典式的意境是与人对美好天堂、对神的依恋相联系 的 ,它形同“天国 ”。天国的自由就已不属于人的自由了 , 亚当夏娃不就为了分享一点自由而罹罪遭难的么 ? 游戏 是人的本能。当上帝的观念日趋淡薄 ,形而上追求业经 放弃 ,神圣遭到了亵渎 ,意境所建构的感性时空萎缩为没 有时间感的平面时 ,人就唯有以游戏谐谑而自娱了。 赛博空间的语言游戏不同于席勒所说的游戏。席勒 的游戏是与人的完整、人的健全发展相联系的。网络写 作的语言游戏则是“为游戏而游戏 ”,是自我放纵的游戏。 同时 ,这种游戏也不同于现代先锋派的游戏。如果说现 代先锋派是因恐惧和抵制世界技术化所作的无奈而又决 绝的抗争 ,是为反抗现实压抑而游戏 ,是不满社会污秽而 玩世不恭 ,那么 ,网络写作则因赛博空间的生存自由而放 浪形骸 ,矫情无度。是人处身于自由之中 ,于是游戏的本 能得到最充分的展露。网络技术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导致 人对技术五体投地地崇拜 ,导致掌握技术的人得意忘形 , 以为可以用网络技术来诊治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弊 病。是自信和自傲促使人嘲弄笑谑一切。在这里 ,神圣 被脱冕 ,卑污受颂扬 ,秩序经解构 ,传统受嘲讽 ⋯⋯网络 写作似乎重新具有了上帝创世般的的能耐 ,在它漫不经 心、轻松随意地戏耍之际 ,一切都被颠倒重组了。 麦克卢汉说 ,游戏可能缺乏道德上的严肃性。µξ游戏 是超道德的 ,它只追求彻底的放松和快适。有了这种游 戏精神 ,语言忍不住就要嘲弄一切 :它嘲弄自我 ,嘲弄他 人 ,嘲弄社会 ,嘲弄理想、价值和整个存在 ,一切都成了游 戏耍弄的对手。于是 ,游戏谐谑由人的语言方式漫溢为 人的生存方式。在《蒋干过江请凤雏 》中 ,石头这样写道 :   跳 ,还是不跳 ,这是一个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 残暴 ,或是挺身反抗公瑾的无涯的苦难 ,通过斗争把 他扫清 ,这两种行为 ,哪一种更高贵 ? 跳了 ,一切都 结束了 ! 去跳 ,去游 ,去游 ⋯⋯可能会感冒 ! 哎呀 ,这 就糟了 ,谁知道在那冷水中游泳又会感些什么冒呢 ? ⋯⋯ 在此 ,作者戏仿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道白。无论哈 姆雷特的痛苦抉择 ,还是屈原汩罗自沉 ,或是经世治国之 大业 ,这些严肃的、神圣的 ,到作者笔下都已成为语言游 戏和忍俊不禁的窃笑。人生的意义、奋斗的价值 ,就在 “跳水自尽 ”到“游泳 ”,到害怕玩水“感些什么冒 ”的语言 转换中 ,笑谑着化作乌有。崇高转为滑稽 ,悲剧转为喜剧 乃至闹剧。这是另一种“平面化 ”的诗意 ,是贵族式的深 度消失之后的戏谑 ,是狂欢节广场上平头百姓的笑声在 赛博空间的回响。戏谑同样弥漫《悟空传 》、《红楼别传 》 以至 BBS和聊天室中。在神圣退位之后 ,是戏谑出场清 扫着种种特权 ,重新撒播自由精神、叛逆精神和民间乌托 邦精神。 四、诗性语言的命运 我们说诗性语言从古典的“意境 ”走向平民的“戏 谑 ”,并非认为语言戏谑独霸了赛博空间。就如意境是书 写时代语言诗意的理想追求 ,游戏谐谑则是赛博空间的 语言之梦。即便眼下它只是零星地散布其间 ,或者局促 一隅 ,游戏谐谑仍是电子媒介时代最具特征性的语言形 式 ,同时又是诗性语言追求民间性和自由理想的重要实 现方式。游戏谐谑为语言约许了一个平等自由的未来。 赛博空间是自由的空间 ,是语言的共和国 ,种种语言都受 到了礼遇 ,都可以在此自由地言说 ,包括古典的、贵族的 话语 ,只不过它必须放下贵族的架子 ,以平等的身份参与 话语的盛宴。在赛博空间 ,这个民间狂欢节广场上 ,调侃 与反讽、复制与戏仿 ,夸张与矫饰 ,轻佻与庄重 ,粗鄙与典 雅 ⋯⋯都自由地生长。 戏谑与强制性话语相对立。强制性话语排挤自己以 外的另类声音 ,强迫对象缺席和缄默。如同严厉的检查 官员 ,它棒杀那些吞吞吐吐、模糊朦胧的言语意向 ,将无 意识贴上封条 ,予以永久的囚禁 ,终于令语言凋落为苍白 干瘪的枯叶。戏谑则蔑视强权 ,嘲弄伪装的正经和庄严 , 重新为语言注入笑的生机 ,怂恿它突破禁区 ,喷薄而出。 同时 ,戏谑也不是尖刻的讽刺 ,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亲昵 的交往。就像在假面舞会戴上面具 ,人与人间的距离感、 陌生感反而消失了。假面具替代了现实生活中的“真面 具 ”,那角色规范的“铁律 ”就熔化了 ,虚伪矫饰也将剥落。 假面具促成了人的真情流露。戴上假面具 ,人却坦然现 出了本真性。在赛博空间 ,语言游戏谐谑化解了人与人 之间的隔阂 ,拉近了相互间的距离 ,并因隐去人的真实姓 名而令人与人的交往更加自在自如。空间距离、年龄距 离和身份差异不再具有实际意义 ,只要共同在线 ,人们即 刻就相互敞开了心扉 ,流露出本性。在日常接触中不敢 说 ,不便说 ,也没想到要说的 ,顿时在笑谑中浮上屏面。于 是 ,具有人际亲和力的语言戏谑 ,对其他话语也同样具有 了召唤性和凝聚力 ,它用笑声化解严肃的语言规则 ,以概 不挑剔的宽容胸怀 ,把各式话语呼唤出来 ,构成了一个欢 畅的笑的世界。戏谑的这一特征同时又使语言成为“未 完成的 ”,它赋予语言孳生繁衍的力量。在笑的漩涡里 , 语言的潜在能量得以暴发 ,它挣脱人的意识和语言规则 的驾驭 ,桀骜不驯地奔突汹涌 ,痛快淋漓地把欢快撒落一 地。 在赛博空间 ,文化资源被作了重新分配 ,由此导致文 学活动参与者的变化 ,导致运用诗性语言的群体、方式、 范围的变化 ,特别是导致人与语言、人与人、人与世界关 系的变化 ,导致人的存在状态的变化 ,这就注定着诗性语 言的变异。如果说 ,书写时代的语言诗意 ,正在于文学为 它创设了一个虚拟之境 ,而将作者与欣赏者卷入进去 ,沉 浸其间 ,那么 ,赛博空间则不仅创设了虚拟的情境 ,创造 351 马大康 :虚拟网络空间的话语狂欢 了一个虚拟主体 ,而且较之于文学 ,创造了一个更为广 阔 ,更为自由 ,也更为“真实 ”的虚拟世界 ,人人都可以直 接成为创造者、实践者 ,并因虚拟性而彻底解放了自己 , 完全放松了自己 ,尽情宣泄着自己的情感和欲望 ,敞露出 本真世界中的“本真性 ”。赛博空间提供了一个富有“诗 意 ”的“浪漫世界 ”,以致文学世界反而显得多余了 ,黯然 失色了。正因如此 ,诗性语言就把自己的领地扩张到整 个赛博空间。 那么 ,文学边界的丧失 ,领地的扩张 ,究竟会为诗性 语言带来怎样的命运呢 ? “由于电脑书写在非线性时空 中分散了主体 ,由于其非物质性以及它对稳定身份的颠 覆 ,电脑书写便为后现代时代的主体性建立了一座工厂 , 为构建非同一性的主体制造了一部机器 ,为西方文化的 一个他者 ( an other)撰写了一篇铭文而载入其最宝贵的宣 言中。人们可以把它称为一种怪物。”µψ其结果是否导致 诗性语言的终结呢 ? 显然是否定的。电脑书写可以 重构人的主体性 ,却不能取消人对自由的向往。只要有 人在 ,就有语言在 ;有人的自由在 ,也就有诗性语言在。 在赛博空间 ,诗性语言可能变得粗鄙芜杂 ,茫然无际 ,它 良莠并长 ,以至面目全非 ,却永不会枯萎消亡。 固然 ,后现代“视觉转向 ”和电脑多媒体对诗性语言 构成了最巨大的威胁 ,它挤兑着语言 ,以自己骄纵的声光 色相围剿语言 ,试图窒息语言羞羞答答的诗意。但是 ,赛 博空间毕竟为语言提供了最好的栖息之地 ,语言仍在网 络写作中生成着 ,活跃着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异着。诗 性语言也不再拘囿于文学这一逼仄的领地 ,而据有了整 个赛博空间 ,渗透到几乎所有网络写作中去 ,并因其敏捷 和易变 ,具有了新的生存能力和适应性。作为一个自由 的空间 ,在这里 ,语言笑谑着开始了重返民间 ,重返口头 , 重返原始的旅程。游戏谐谑植根于人的本性和本能 ,植 根于民间、口头和原初 ,一旦摆脱了权力的要挟 ,语言就 自在地溜往自己的精神故乡 ,具有了原始的勃勃生机和 自由生长的力量。或许 ,语言的本然状态和本真精神也 将在赛博空间得以复活。 人是生而自由的。人的生存的多维度性 ,人的存在 状态的丰富性 ,命定了人不能离弃诗性语言。随着时代 和社会的演进 ,诗性语言将偕同人一道 ,陪伴着人的生存 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展现出自己新的光彩。 注释 : ①②《巴赫金全集 》第六卷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第 19、250~252页。 ③语言中的权势和等级关系 ,果戈理曾有深刻的认识 ,他说 : “我们的交际样式上的许多精微和层次 ,是简直数也数不清的。 ⋯⋯我们有这样的艺术家 ,对着蓄有二百个魂灵的地主说话 ,和 对那蓄有三百个的全两样 ;但对他说话 ,又和蓄有五百个的全两 样 ;而和他说起来 ,又和对于蓄有八百个魂灵的地主全两样 ,就是 增到一百万也不要紧 ,各有各的说法。”果戈理《死魂灵》第三章。 见《鲁迅全集》第二十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版 ,第 112页。 ④罗兰·巴尔特 :《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 1988年版 ,第 76 页。 ⑤µω欧阳友权等 :《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年 版 ,第 166、228页。 ⑥巴赫金 :《巴赫金全集 》第三卷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 版 ,第 129页。 ⑦伊恩·P·瓦特 :《小说的兴起 》,三联书店 1992年版 ,第 99页。 ⑧马克·波斯特 :《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 版 ,第 99页。 ⑨λ∼鲍宗豪主编 :《数字化与人文精神》,上海三联书店 2003 年版 ,第 357、360页。 ⑩孟繁华 :《众神狂欢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年版 ,第 209 页。λϖ朱光潜 :《朱光潜文学美学论文选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年版 ,第 185页。λω钱钟书 :《管锥编》第三册 ,中华书局 1979年版 ,第 613页。λξ原始语言、原始隐喻也将人与自然相聚合 ,但这是一种不 自主 ,不自由 ,绝对无选择的聚合。诗歌语言中的情境相融则不 同 ,它是自觉自由的。λψ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第 264~276页。λζ λ{王国维 :《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 》,北岳文艺出版社 1987年版 ,第 350~351、393页。λ|鲁迅 :《且介亭杂文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年版 ,第 133 页。λ}胡晓明 :《中国诗学之精神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 第 37页。µυ于洋等 :《文学网景 :网络文学的自由境界》,中央编译出版 社 2004年版 ,第 110页。µϖ榕树下图书工作室选编 :《2003年中国年度最佳网络文 学》,漓江出版社 2004年版 ,第 72页。µξ麦克卢汉 :《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第 299页。µψ马克·波斯特 :《信息方式》,商务印书馆 2000年版 ,第 173 页。 责任编辑  尹  之 451
/
本文档为【虚拟网络空间的话语狂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