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鬼门十三针

鬼门十三针

2010-09-14 8页 doc 43KB 9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3810

暂无简介

举报
鬼门十三针鬼门十三针   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法术,它是专门用于惩治邪病的,古代的针灸书籍几乎都引用了这套针法.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百邪颠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   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针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垒入二分,   四针掌后大陵穴,入针五分为鬼心,五针申脉为鬼路,火针三下七锃锃,   第六却寻大椎上,入发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牀针要温,   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
鬼门十三针
鬼门十三针   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法术,它是专门用于惩治邪病的,古代的针灸书籍几乎都引用了这套针法.   《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百邪颠狂所为病,针有十三穴须认,凡针之体先鬼宫,次针鬼信无不应。   一一从头逐一求,男从左起女从右,一针人中鬼宫停,左边下针右出针,   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针足大指甲下,名曰鬼垒入二分,   四针掌后大陵穴,入针五分为鬼心,五针申脉为鬼路,火针三下七锃锃,   第六却寻大椎上,入发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五分,名曰鬼牀针要温,   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君须记,九针劳宫为鬼窟,十针上星名鬼堂,   十一阴下缝三壮,女玉门头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臣,火针仍要七锃锃,   十三舌头当舌中,此穴须名是鬼封,手足两边相对刺,若逢狐穴只单通,   此是先师真妙诀,狂猖恶鬼走无踪。   一针鬼宫,即人中,入三分。二针鬼信,即少商,入三分。三针鬼垒,即隐白,入二分。四针鬼心,即大陵,入五分。五针鬼路,即申脉(火针),三下。六针鬼枕,即风府,入二分。七针鬼牀,即颊车,入五分。八针鬼市,即承浆,入三分。九针鬼窟,即劳宫,入二分。十针鬼堂,即上星,入二分。十一针鬼藏,男即会阴,女即玉门头,入三分。十二针鬼臣,即曲池(火针),入五分。十三针鬼封,在舌下中缝,刺出血,仍横安针一枚,就两口吻,令舌不动,此法甚效。更加间使、后溪二穴尤妙。   男子先针左起,女子先针右起。单日为阳,双日为阴。阳日、阳时针右转,阴日、阴时针左转。   刺入十三穴尽之时,医师即当口问病人;何妖何鬼为祸,病人自说来由,用笔一一记录,言尽狂,方宜退针。   《鬼门十三针歌诀》   一针人中二少商,三针隐白四陵良,五针申脉六风府,七针颊车八承浆,   九针劳宫十上星,十一曲池火针强,十二会阴不用忙,十三舌底在中央。   《各穴位子及针刺手法》   人中穴 ;位于鼻中沟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   针法;斜刺从下向上刺入3-5分   少商穴 ;属手太阴肺经。位于手拇指未节外侧,距指甲0。1寸   针法;从外向内直刺   隐白穴 ;属足太阴腺经。位于足趾内侧,去指甲角一分许取穴   针法;从外向内直刺   大陵穴 ;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与侧腕屈肌腱之间。   针法;从外向内直刺。   申脉穴 ;属足太阳膀胱经,是八脉交会穴之一。位于足外侧部 外直下方凹陷中。   针法;从外向内直刺。   风府穴 ;别名舌本,鬼枕。鬼穴。曹溪。属督脉。位于颈部,当后正中发际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   针法;从外想内直刺   颊车穴 ;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颊部,下颔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上下齿用力咬紧时,嚼肌隆起处   针法;从外向内直刺   承浆穴 ;别名天池,鬼市,垂浆。属任脉,位于面部,当 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针法;从外向内直刺   劳宫穴 ;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掌心,当2,3,掌骨,握拳曲指时中指尖处   针法;直刺3-5分   上星穴 ;别名鬼堂,明堂。神堂,属督脉,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针法;直刺1-4寸,可透少海[曲池对侧]   会阴穴 ;别名屏翳,海底,下极。属任脉,位于会阴部,男性当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女性当大阴唇联合与肛门来年线的中点   针法;从下向上直刺,要刺出血   怎样检查:   用大拇指与二拇指掐住患者中指根部一节的两侧[如中医问脉那样]如果跳动   感很强,就是有外邪在作怪如果无此征兆,则是属于癫痫病。   怎么样治疗:   首先要采取劝说的方法,比如你可以说,你是哪方的神仙?哪位屈死的冤鬼?有什么要求你跟我说。我都能办到,你或要吃或要喝。是要猪头还是要烧鸡?要是缺钱花,可以给你焚化纸钱,总之我可以满足你的一切要求。。。   如果经你的再三劝说对方却不理不采,那就要动硬的了,拿出银针来恐赫它,如果恐赫还不服,那就要采取针刺的方法惩治它。   辩症:   多数人在言语、行动上都有不同常人的现。大概有以下几种。   1:不言不语。   2:哭闹不休。   3:颠笑不止。   4:打人。   5:吃东西。   针法(一定要慎重,以德为先):   常用针有毫针,三棱镇针和皮肤针,其中最常用的是毫针。针扎上后,先要采取轻刺激的方法,边扎针边恐赫它;你服不服?如果多方说服了那就讲条件,按它的要求去办,如果不服,那就要采取强刺激的方法,进深针或大弧度捻转,或用里提插或者进针后手持针柄作震颤动作等,在通常情况下只要少商一针就管用,也可以在十三针中任选二至三针。   我必须强调说明的是要给来着留条后路不要把事情做绝了,以避免后患[舌底,会阴,人中]这三个尽量不用,因为用这三个中的任何一个穴位,都能把对方封住,治死于死地,如不用此三穴,其他的穴位都可以制服它,并能放走它。即或它已经被你制服,并且走了,也要以理相待,仍要还愿焚化纸钱。在你为患者治病时,最好是戴上一道护身符以防自己遭灾惹祸。   怎样治癫痫病:   如果碰上的患者是癫痫病,那就要采取治癫痫病的方法。   在发病抽搐时,可针刺十宣劳宫两穴。   长期治疗,用心愈,肺愈,肝愈,大肠愈,胆愈等。   本人不赞成使用鬼门十三针,因通达因果的人是知道的:癔病(或者说无形生命附体)之类的病症,一定是有因果的,该患者能有今天的症状必有原因的,一定是曾谋过附体者的性命或存在其它对不住该无形众生的事实。作为医者,一定首先是个遵循尊重宇宙天地间自然法则的人,了知无形生命的苦处与附体的原因,如果有能力可对怨仇两家进行协调和解化解孽缘为善缘,而不是盲目偏向患者(只因患者是有形生者,另一生命为无形众生)一方施行鬼门十三针。通常无形生命的状态是极其痛苦无安身之地的才寻仇附体的,医者应告知劝导患者尽人道超度他(或者以此方式偿还自己的业债)。另外,大家可在现实生活中注意观察和,经常施用鬼门十三针的医生通常结果不太好,比如没有后代。这在因果层面也说明了强行干涉因果的不对。作为医者,一定不要只片面的看到生者当下的痛苦,也应体悟报冤者的痛苦,保持中立的进行调节(如果有此能力的话),如不能调节,万万不可强行用针法逼迫无形众生,更不能将其至于死地。医者,仁心啊。只是单纯施行鬼门十三针,而不问来由,不了知因果,对患者、无形众生及医者都是不利的。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可观察到,作为医者,不可不知啊。   鬼门十三针在古代就属于禁针,因涉及因果,非大功德者不可轻用。如涉及直系血亲等关系,愿自承因果,也要以协调和解化为主,如实在无法化解只能用强,最好不留后患!12针封住后,请人在患者周围方圆百米内仔细搜寻,希望能找到熟睡无法唤醒的动物,或者患者患病前很突兀出现的物品,一般都是些旧衣物,旧家具等日用品,然后以此进行威胁,顺便试探其反应,如能确定其本体,如果是动物,最好请杀气重的人,如屠夫或在战场上杀过人的军人等。。。动手杀掉动物,然后用火把尸体烧掉,物品则直接用火烧。再针舌底。施术者易损阳寿或断子绝孙,需慎重再慎重 编辑词条 太素脉   太素脉是古代相术中的一种,但是其中蕴涵许多中医知识。并不为人们熟悉。对于历代刊刻的版本亦少人问津。   所谓太素脉,是一种通过人体脉搏变化来预言人的贵贱、吉凶、祸福的方术,因为是通过中医诊脉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所以被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相术。关于太素脉的源流,目前说法颇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明代青城山人张太素由隐者密授,再经他反复实践、整理而得以流传。太素著有《太素脉秘诀》上下二卷,系太素脉相法的系统著作,今人得观太素脉法,实在有赖于此书。张太素认为,人的脉搏变化与五行八卦、河图洛书之理相通,只要理解并掌握太素脉秘诀,不但可能给人诊病,还可以预言人的命运。据说太素脉法灵验异常”,不但可以预测一个人…—生的吉凶之兆,甚至还可以透过父亲的脉相来预测儿子的命运前程。   根据中医脉诊原理,太素脉诀把人的脉相变化归纳为“五阳脉”、“五阴脉”、“四营脉”。所谓:“五阳脉”,即浮、滑、实、弦、洪五种脉相。太素脉诀云:“浮者,轻而在上,隐隐缓散,如水浮物,指重如无:轻有余,愈轻愈盛,泛然满指。若三部常浮者,主心气不足。滑者,如珠丸之无端,重指即优,举指浑然。不进不退,稍重于洪。若三部常滑,主肝气不足。实者,虚之对。其脉源派长久而不绝,指轻则有余,指重隐缓于弦,小于洪。若三部常实,主脾气不足。弦者,应指紧迫如巴弦,指重如数,指轻愈急,聚敛而不散,长久而)T;缩。若三部常弦,主肺气不足。洪者,大也。其源深,其流长,下指一寻,不弦不浮,轻重皆应。若再寻之,勃然有余。若三部常洪者,主肾气不足。”“五阳脉”的所谓浮、滑、实、弦、洪是指脉搏的五种征候,主要有程度轻重、深浅的不同。如浮为“轻有余,重不足”,洪为“不弦不浮,轻重皆应”等。所谓“五阴脉”,即微、沉、缓、清四种脉相。太素脉诀云:“微者,最细而弱,重指寻之,宛然如毛发,隐隐清滔,疑不可状,在于有无间。若三部常微,主血滞而神不足。沉者,如石投水,必极其底。重指寻之,仿佛隐应,比之于微,此有缓起于骨上。若三部常沉者,主胃逆而气不足。缓者,如丝在机,不卷其轴,应指其缓,往来其微。尤不若微之应急,不沉不伏,惟缓而已。若三部常缓,主肾怯而精不足。涪者,滞而不滑,指下如索隐砂,如刀刮竹,沉下而粗。重则应指,轻则如无;后虚前实,往来不断。若三部常,主魂刁足。”   与“五阳脉”的五种征候相比,“五阴脉”就显得柔弱细微,而且“五阳脉”以器官部位血气为探诊对象,“五阴脉”则以整个人的精魂为检查目的。由此可见,“五阴脉”细弱难寻,然而至关重要,若一个人精魂不足有滞,则形同枯槁了。所谓“四营脉”,太素脉诀云:“四营者,轻重清浊也。轻清者,阳也。重浊者,阴也。夫欲知人贵贱贫富寿天,须于四营脉中求之。   轻者,如指摸玉,纯粹温润,识性明敏,禄位权贵。   清者,平清而浮,状如轻羽,不沉不濡,隐隐常动。   重者,缓而粗,以手按之,其脉浊,脉浊气亦浊也。   浊者,中浊而沉如紧,索隐重浊,亦在究其本原。   “四营脉”看来带有综合总括性质。在探明“五阳”、“五阴”两类脉相后,还需研究评估它们的轻重清浊情况,然后才可以综合预测生命的运动状态和由此而引申的贵贱贫富寿夭的命运走向。因此,“四营脉”是至关重要的。   太素脉以“五阳脉”、“五阴脉”为基础,以“四营脉”为观照评估系,冉参合男女脉相、相理的价值,就可以指拨一个人的命运前程了。 《太素脉秘诀》云:   “太素脉者,以轻清重浊为命论,轻清为阳,为富贵;重浊为阴,为贫贱。男子以肝木部为主,以决功名高下;女子以肺金兑位为主,以决福德。且如轻清者,如指摸玉,纯粹温润,应指分明,六脉不克。如源之流长,不敢断续,纵有小疾,直清不浊,主为人禀性冲和,智识明敏,禄位高擢,此为轻清之脉。重浊者,应指不明,如撤干沙,满指皆论,前大后小,息数混杂,克归本身,为重浊之脉。下指详审,万无一失。”   这段话说明了太素脉相法的实质。太素脉相法就是以轻清重浊四种脉相为其主论相人的根本法则,脉相轻清者为贵,重浊者为贱。男子主要把握其肝脉之相,据此可以判断他的功名富贵,“若三部常滑,主肝气不足”,此为男子脉相之忌;女子主要把握其肺脉之相,由此可以判断她的福分,“若三部常弦,主肺气不足”,此为女子脉相之忌。   太素脉相融合了中医脉理、阴阳五行、河图洛书之理等文化素养,再用相理价值标准加以对照抒发,显示出一种多种文化成分杂糅相济的特征。因为这种相术是以中医诊脉为正名,所以更容易招徕人群,更容易使人深信不疑,在明代曾经风行一时,有“万无一失”的“美誉”。(转载自搜房网)   中医诊脉是通过脉象来观察血气的运动、精神津液的盈亏,从而辨别身体的寒热情况,以便对症下药。脉搏其实不过是脉气在体表上的反映,它受诸今因素的影响,当内外因刺激机体影响到血气周流时,脉搏就会发生变化,除干季节、气候、环境等影响血气周流,心境状况对脉搏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即侍是同一个人同一天内脉搏都可能会有不同的差别,太素脉相把这种脉搏现象附会为吉凶之征,显然是十分荒谬的。太素脉相反复强调“肝部轻清,衣禄荣贵。心部轻清,聪明发达。肾部轻清,知巧谦和。肺部轻清,义勇谋略。脾部轻清,富贵声名”。这除了表明身体健康,性情谦和,不急不躁,实在是与富贵显达没有什么关系。   [编辑本段] 补遗   太素脉法一卷(通行本) ----出《四库总目提要》   不著撰人名氏。其书以诊脉辨人贵贱吉凶。原序称,唐末有樵者於崆峒山石函得此书,凡上下二卷,云仙人所遗。其说荒诞,盖术者所依托。此本祗一卷,或经合并,或佚其下卷也。案《太素脉》自古无闻。《宋史》载,僧智缘,随州人。嘉祐末,召至京师。每察脉知人贵贱祸福休咎。诊父之脉,而能道其子吉凶,所言若神。王珪疑古无此术。王安石曰,昔医和诊晋侯而知其良臣将死,则视父知子,亦何足怪哉云云。其引据亦自有理。然推绎传文,医和亦以人事断之,料其当尔。故其对晋侯曰,疾不可为也,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祐。其对赵武曰,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其菑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何常一字及於脉?且传曰视之,亦不云诊。是特良医神解,望其神色知之。安石所云,殊为附会。大抵此术兴於北宋,故智缘以前不闻有此。而罗扩作《张扩传》,称扩少好医,从庞安时游。後闻蜀有王朴善脉,又能以太素知人贵贱祸福,从之期年,得衣领中所藏素书,尽其诀,乃辞去。扩,徽宗时人,则王朴当与智缘同时,足证其并出於嘉祐间。观此书原序,亦仅称唐末所得其,非古法审矣。此本所载皆七言歌括,至为鄙浅,未必即领中之素书,殆方技之流又从而依托出。   《读书敏求记》称:“唐末有樵者,于其石宝函中得此书。”《四库全书总目》记载:“《太素脉法》一卷,不着撰人名氏,其书以诊脉辨人贵贱吉凶,……其说荒诞,盖术者所依托。”并认为太素脉“兴于北宋”,故当属北宋以后的作品,已佚。   ●太素脉经诗诀 一卷 存   齐能之曰:造化脉论,已经山屋先生订正。然其理深远,观者未易穷测,遂并编述前贤诗诀于后,其间辞意有窒塞不通,隐奥难晓者,辄以己意,增减而润色之,盖脉论者,造化之根原,诗诀者,吉凶之克应,二者不可缺一,合而观之可也。   ●太素脉诀全书 民国 季萼 编着、吴敬晖 校阅(内分:人身经脉、脉之类别与诊脉法、太素脉法、四季太素脉、女子太素脉五编。并附人身十二经脉图、寸关尺图、十二脏腑部位图、诊法指掌图、推六脉出宫重交图等。)   1936年中西书局铅印本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上海中医学院图书馆藏   抄本 江西中医学院图书馆藏 (一)《三洞神符记》 道教符篆书。一卷,撰者不详。书中汇记了三洞各经关于天书、神符之名笔而成,心中得意妙处”。 (二)《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 简称《五经符上经》。中有东南西北中五称符五道,载五方五帝姓讳名字,所配五岳、五藏、五行、五色及春夏秋冬四季。谓“五行之母故曰五称符”,“上应五星”,“下表五岳”,“中宝五藏”。“诸道士欲求神仙,长生不老,役使万神”;诸百姓欲治病治生,求福求财,均可书符佩服,“修德行道,其神自诣”,所愿得遂。盖“身佩五符,万神区区来归己也”。又具载佩符行道之法。 (三)《三皇文》 又称《三皇内文》,即《天皇文》、《地皇文》、《人皇文》之合称。乃道士入山用以劾召鬼神,制御百邪,以免祸害之咒,并载有《太清黄神越章秘印》,以及《越章咒》、《印章咒》、《杀鬼咒》、《勃瘟咒》等。 (四)《太上三洞神咒》 道教咒语汇编,以雷霆诸咒为主,其他有除病、驱疫、保生、救苦、捉鬼、伏魔等咒文,合计七百八十余则。咒文大多为四言,短者仅十余字,长者达二千字。 (五)《太上洞渊神咒经》 又名《洞渊神咒经》,简称《洞渊经》、《神咒经》。共二十卷。西晋道士王纂编。计有誓鬼、遣鬼、缚鬼、杀鬼、禁鬼、斩鬼等品,并附有各种制鬼符篆。 (六)《太上秘法镇宅灵符》 专言镇宅符篆之事,谓用符篆埋于屋角下,可驱魔逐邪,镇宅安家。书中收有厌鬼避邪之镇宅灵符七十二道。曰能“厌镇凶恶之鬼”,“厌镇牛马六畜死伤鬼”,“厌除家鬼克害人口”。 (七)《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 元妙宗编。编者自称是搜集而得的救世治病秘法口诀及符印步纲蹑步诸术。所载道法以天心正法为主,大旨以符咒为人祛邪治病,“助国济民”。载有天心正法斗下符咒和《上清隐书骨髓灵文》。 《骨髓灵文》谓“功验神奇,莫可拟测”,除习用的火铃、撼山、锁龙、捉神等符外,复增五狱符、阴阳日都匠符等,以广其用。 (八)《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 本书集各种神符七百四十余道,中有厌怪、避鬼、安魂、护身、安宅、避瘟、避土气、止虚耗、种田、利蚕诸符。其行符之法,大体是书符著怪处,或安门户床物,或佩带吞服。 (九)《灵宝玉鉴》 全书二十五门,每门收短文或符篆若干篇,其大抵为符咒斋蘸、召神伏魔、炼形度众、步蹑飞升等。全书为灵宝道法之总汇,所收符篆咒诀数以千计。 (十)《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 是书集历代注疏及所传承之符篆仪轨,并吸收其他符篆丹法,编成灵宝道法总集。以大量天章云篆、符篆咒诀为主。 书中称此灵宝大法乃三洞祖教,万法之宗,其要在行咒、行符、行法三者,“咒者上天之密语也,群真万灵随咒呼招,随气下降;符者上天之合契也,群真随符摄召下降;法者主其司局仙曹,自有群真百灵各效其职,必假符咒呼之而来,遣之而去”。原此法之根,本自灵宝之气,即元始祖气,此气亦人所共禀,乃符咒感召灵宝之本,故此道法以内炼祖气,思存天神与己神合一,而以书符飞章通其邮。 (十一)《法海遗珠》 此书为宋元金丹派南宗及正—之总集。共收符咒秘法四十余种。派中天师派、净明派、西河派等符篆咒法 所述道法,包括符咒、混炼内运法、奏传仪文等,用以召神疫鬼、祈禳祷告,以呼风唤雨、兴云起雷、催雪役电、止雨祈晴、移妖星、灭火殃,炼度亡魂、治病除痨、斩鬼捉祟等,皆详备法式。 (十二)《太平经》 道教早期经典。除有奉天法道,顷应阴阳五行之则、政治之道、善恶报应、长寿成仙等内容,还有大量的禁咒、丹书吞字、符篆等内容。认为念符可以使“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并宣扬神咒能使神为人祛除灾疾:“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人民得之,谓为神祝也,(祝也)祝百中百,祝十中十。祝是天上神本文传经辞也。其祝有可使神为除疾……用之所向无不愈者也。” (十三)《云笈七签》 道教类书。七部一百二十二卷,包括秘要诀法、神仙符图、杂修斋戒、存思魂神等,皆分门别类汇集。第45—51卷的《秘要诀法》,著录修行中诸种诀、咒、法、符图。第79—80卷的《符图》,著录《五岳真形图序》、《二十四真图》等八项,述符篆授受、名称、佩服等,卷八有符图共25幅。 (十四)《上清灵宝大法》 道教灵宝派道法全书。凡有关修炼、斋醮及各种方术,皆有收录,内有各种符图数以千计。全书共分二十七门。 以上典籍皆见于《道藏》。. (十五)《发病书》 敦煌遗书。敦煌唐人用符咒治病之大杂烩。中有“推年历法”、“推得病日法”、“推初得病日鬼法”、“雄得病时法”等,还有若干神符,注明某年生人带此符吉,或带此符可却病等。 (十六)《钤诀》 古代兵书。即《玉钤篇》与《玄女六韬要诀》之合称。书中多有符术。《后汉书·方术列传》“纬侯之部,钤决之符”注:“兵法有《玉钤篇》及玄女《六韬要诀》,曰:‘太公对武王曰,主将有阴符,有大胜得敌之符,符长一尺;有破军擒敌之符,符长九寸……诸奉使行符稽留,若符事闻,闻符所告者皆诛。:” (十七)《祛疑说》 明代储泳著,内容包括对巫师的“咒水自沸”、“咒枣烟起”、“咒枣自焦”等骗人手段的揭露。 二、汉族民间符咒典籍 (一)《鲁班经》 明代人编的一本木匠用符咒书,有黑符咒也有白符咒,还有破邪术的符咒。白符咒包括建房、镇宅、治病符咒等。黑符咒主要是因房主未善待工匠,工匠所施用的使房子主人一家遭厌胜的符咒。 (二)《万法归宗》 将一部分道教符咒和民间符咒汇编而成的册子。内容庞杂,举凡画符秘法、设坛符咒、诸神仙咒、治病符咒等无不包罗其中。 此外,民间符咒术还有《六壬仙师法诀》、《千镇厌法经》、《三元百镇秘书》、《符咒全书》等,内容大都因相互抄袭而雷同。另据说还一本名为《草皮经》的民间符咒书,若熟悉其中的符咒,便能辨别出鸟兽的足印及知晓鸟语兽音。 三、少数民族符咒典籍 少数民族中基本没有符书,但咒书却很发达,像彝族的不少经书,壮族的《布洛陀经诗》等都可视为少数民族的咒书。此外,水族的水书、纳西族的东巴经、锡伯族的神书等中都有许多驱鬼、驱病魔恶神,避自然灾害、兽害、宿敌暗害的咒语。这些都是我们研究少数民族符咒方术不可缺少的文献资
/
本文档为【鬼门十三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