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汤生玲

2017-11-21 3页 pdf 215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52006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汤生玲2005年9月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Sep.2005第4卷第3期HebeiNormal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SocialScience) Vol.4No.3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汤生玲,马爱林(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摘 要:10多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数量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践行中外合作办学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正确处理微观操作层面的教育理念冲突与整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衔接、教学方法交融与适应、评价方式的融汇与创新是保证中外合作办学快速...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汤生玲
2005年9月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Sep.2005第4卷第3期HebeiNormal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SocialScience) Vol.4No.3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汤生玲,马爱林(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摘 要:10多年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数量得到了迅猛发展。在践行中外合作办学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正确处理微观操作层面的教育理念冲突与整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衔接、教学方法交融与适应、方式的融汇与创新是保证中外合作办学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理念;教学内容与方法中图分类号:G5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991(2005)03-0006-03ExplorationandPracticeofSino-foreignCooperativeModeforRunningSchoolsTANGSheng-ling,MAAi-lin(HebeiNormal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QinhuangdaoHebei066004,China)Abstract:Intheresenttenyears,thescaleandnumberofschoolsrunbySino-foreigncooperationhavebeenrapidlyincreased.Duringthepracticeofcarryingoutquality-orientededucationinsuchschools,correctman-agementoftheconflictsandintegrationofeducationalideologyintheaspectofmicrooperation,thechoiceandengagementofeducationalcontent,theblendingandadaptationofteachingmethodsandthefusionandinno-vationofevaluationmannersaretheimportantissuestoguaranteetherapidandhealthydevelopmentofrun-ningschoolsinwayofSino-foreigncooperation.Keywords:runningschoolsinwayofSino-foreigncooperation;modefortalentnurturing;educationalideol-ogy;teachingcontentandmethod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现代化的进程加快,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得以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3年,全国共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951个,覆盖了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河北省共有19所各级各类学校同国外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合作办学项目22个,其中大专以上教育层次的高校7所。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针对高等教育面临办学和就业竞争国际化的挑战,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2002年经河北省政府批准,与加拿大麦荻森·海特学院合作办学,设立了二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2004年,与爱尔兰、荷兰、韩国等国家的合作办学项目也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目前,中外合作办学设有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6个本科专业和旅游、电子商务等8个专科专业,面向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000人。几年来,我院坚持探索和践行中外合作办学的素质教育模式,深切感受到,除宏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外,在微观操作层面上,因中外合作双方在教育理念、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制约着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一、教育理念的冲突与整合中外合作办学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中外结合、外为中用”,即国内高等学校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学习和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结合高等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一)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冲突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中外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致使教育理念表现出较大差异和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行政权威与学术权威。我国高等学校现有的教育管理体制,通过多年来的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行政色彩依然很浓,教育和学术氛围相对较弱。国外高等学校能够较好的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术为主体,强调学术权威。2.经院式教育与开放式教育。尽管国内的高等教育多年来一直不断地坚持进行改革,但与西方高等教育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实质上还属于封闭式的单调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属于“经院式”的教育模式,通常以人为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外合作办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0409069)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04-12-14作者简介:汤生玲(1956-),男,教授,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管理。的定式去“雕刻”或用特定的模板去“塑造”人才。传统理念中,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循序渐进,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走向上,强调不打破学科知识体系,弱化了能力、素质的培养,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距离拉大。西方的开放式教育,首先是生源来自社会各阶层,既有高中毕业生,又有走上社会后又希望继续深造的成年人,还有相当数量的留学生。其次,学校的教育资源面向学生甚至社会开放。开放式办学还意味着学校的办学与社会发展及社会需求密切相关,其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适应于社会的发展并力争处于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学校摒弃“闭门读书”教育方式,而是通过一定的渠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社会保持着某种联系和接触。因此学生眼界较为开阔,思维方式较为灵活,动手能力较强。3.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长期以来,国内一直将教育的主体定位为教师,虽然后来修正为“教师为主导,学生是主体”,但实际上仍然是教师为主体,甚至仍然存在着广泛的“三中心”现象,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这与国外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中心,强调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教育理念的整合教育理念是办学的先导,教育理念的滞后,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中外教育理念的冲突和碰撞,集中反映在管理体制与模式、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诸如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学习效果评价等具体环节中。通过教育理念的碰撞与整合,我们探索了适合中外合作办学的新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实施全方位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1.办学管理机制方面。在两年多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努力探索弱化行政色彩,强化专家治学的管理模式,引进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管理体系,精简机构,力求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效果。2.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坚持实施全方位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一是保持经过改进的传统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必备的知识或基础理论;二是在办学的过程中更为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研究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初步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文化素养的熏陶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在注重学生智力潜能开发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非智力素质(诸如毅力、决策能力和协作精神等),侧重学生这方面的感悟、锻炼和经验积累,通过启发和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质,着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摒弃已经过时的狭隘的人才,代之以动态的和综合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与此同时,学校着力打破封闭式的“闭门读书”教育方式,力求使学生眼界较为开阔,思维方式较为灵活,动手能力较强。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衔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已经国务院颁布,并于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其重要原则和出发点就是扩大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消化吸收,提升质量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目标。对外来教育资源的学习、消化、吸收、推广、应用比起对传统资源的学习更具挑战,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既是一个“取长补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过程,也是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统一,既要学习国外高等教育的长处,同时也必须坚持我国的办学方针与政策。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主要是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选择两大内容。(一)课程设置衔接科学处理好中外合作双方的课程设置与衔接问题,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决定中外合作办学成败的关键环节。多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多采用“国内学程+国外学程”的模式,如专科“2+1”、本科“2+2”等。各国对其人才培养都有着相应的要求,对课程设置也有明确规定,如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对各本科专业的主要课程就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制订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本科采用了,中外双方分别明确各自的核心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和技能训练课),可相互替代的课程,作为公共平台模块,设置在前2年完成,其余内容和环节,分别设置为中方模块和合作方模块,并行设置,安排在后1~2年内完成,力求满足出国和不出国两类学生的需要。在课程的相互融合、替代和互认方面,还需做进一步磨合和探讨,以期最终形成纯粹意义上符合合作双方办学要求的、中外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二)课程引进方面必须坚持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亟需的专业人才的标准。特别是注重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新技术课程方面的引进。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模块化、多选择的设置。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特别是在课程的融合方面,如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内传统设置,通常包括《政治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而加方合作院校将其设置成《经济学》一门课程,打破了上述几门课程的界限,综合了其中与日常生活工作贴近的内容,很值得我们借鉴。(三)教材引进方面需考虑贴近我国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适应情况。目前国内教材,较多强调学科系统知识,强调知识结构与学科认知结构的协调,这类教材的主要导向是趋同教育,即使72005年第3期         汤生玲等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认知统一于一种标准答案。原版教材则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探索精神为重要教学目标的教材,其教学内容循序渐进,专业阶段的内容多以实务、案例为主,各种问题无唯一标准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锻炼发散性思维。在教材引进工作中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发挥原版教材在语言能力培养方面的功能,坚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另一方面,借鉴原版教材的先进理念,促进英语教材的中国化,以满足我国高等教育的要求。同时,借鉴合作优秀教材的理念,改善国内教材,如国外高校教材在主教材外,一般都有完整的教学辅助材料作为教材配套体系,包括教师手册(内容有教学目标、讲义大纲、新版本特点、讨论练习参考意见、课堂活动建议等)、习题解答、题库、课堂演示文稿和课堂教学磁带、学习指南(学生与教师共用)、教学录像(案例内容)、教学投影胶片、网上资源、教学网页以及针对特殊课程的材料。借鉴国外教材模式,以进一步增强教师教学丰富性和学生自学的指导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教学方法交融与适应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我们的教师更多注重系统地、完整地讲授固有的知识和成熟的理论,缺少学术上的争鸣与创新精神、缺少实践中的尝试与创新,缺少前沿性、前瞻性的引导,教学习惯于“教材+教案+板书”的传统模式,多数学生在很大程度上也习惯于这种传统的“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背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较缺乏师生的交流和互动。而在国外高校教学中,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教师也注重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倾听学生自己的看法,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也予以相应的肯定,肯定学生敢于回答问题和发表看法的做法,与国内教育形成鲜明的对比。重点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对于国外合作院校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要求,我们的教师还有较大距离,学生还不适应。我们积极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并尝试国外教师的教学组织方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可以说,不会学习,是一部分大学生的致命弱点;不善于学习,是更多大学生的缺陷;缺乏创新素养,则是今天多数大学生的“通病”。这种情况,严重不适应新世纪对高等专门人才的需要。有人提出21世纪世界教育的三大主题中,首要的就是“学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首先是要学会求知,使大学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运用互联网方法,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及自学方法。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说:“培养继续进行自我学习的能力要比在头脑中堆砌大量的知识重要的多”。其次,是学会创新,使大学生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掌握在工作中创造发明的方法。真正的学习,是求知与创新的统一,学会求知是基础,学会创新是核心。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劳动力的快速流动性及劳动职能的经常性更替已不可避免,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劳动是知识经济时代职业发展的主流,要在这样的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大学期间学会学习。四、评价方式的融汇与创新在学习效果的评价方面,中外双方也有较大差异。中方通常侧重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核,往往是一张考卷一个标准,综合性的、创新性、发散性的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不够,对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性的评价不够。然而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仅仅针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测评是不够的。借鉴国外的评价经验,我院中外合作办学在学生学习效果测评方面,一方面丰富拓展了测评的项目和范围,如增加了课程的学习非智力因素测试、综合文化素质测评等;另一方面,进行了笔试、课程、课程、实务方案设计、案例评析、课程答辩等综合尝试,收到了较好效果,通过合作双方的交流,得到了合作方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学生的欢迎。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增长点。在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中,正确处理好上述问题,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体系、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促进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王乃静,王剑波.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思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6):73-74.[2]王菡.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创新教育[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67-68.[3]王剑波,康健.大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4):30-33.[4]陆劲松,丁云伟.关于中外合作办学体制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2,(1):80-82.[5]周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双语教学模式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2,(5):52-53.[6]王菡.创新教育观念在中外合作办学中的体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7-68.[7]徐洁.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59-61.8汤生玲等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05年第3期
/
本文档为【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汤生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