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一批)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一批)

2018-02-20 34页 doc 209KB 18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28166

暂无简介

举报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一批)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2-6-19修订稿)民间文学·土家族挖土锣鼓歌土家族居住地多为重峦叠嶂、沟壑纵横的山地,他们拓土垦荒,创造了歌谣与劳动相结合的挖土锣鼓歌。挖土锣鼓歌分为歌头、请神、扬歌、送神四大部分,由歌师在挖土现场伴以锣鼓演唱,是带有祭祀性的劳动歌谣。“歌头”悠扬粗犷,神圣而又舒展;“请神”所请之神有歌师歌娘和天地神灵,歌声中天地和谐、古朴而又庄严。“扬歌”是锣鼓歌的主体部分,有固定的唱词,也有即兴的演唱,劳...
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一批)
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2-6-19修订稿)民间文学·土家族挖土锣鼓歌土家族居住地多为重峦叠嶂、沟壑纵横的山地,他们拓土垦荒,创造了歌谣与劳动相结合的挖土锣鼓歌。挖土锣鼓歌分为歌头、请神、扬歌、送神四大部分,由歌师在挖土现场伴以锣鼓演唱,是带有祭祀性的劳动歌谣。“歌头”悠扬粗犷,神圣而又舒展;“请神”所请之神有歌师歌娘和天地神灵,歌声中天地和谐、古朴而又庄严。“扬歌”是锣鼓歌的主体部分,有固定的唱词,也有即兴的演唱,劳动、爱情、时政、传说、历史,都是锣鼓歌的。挖土锣鼓歌历史久远,对研究土家族人历史有较高的价值,是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2006年,土家族挖土锣鼓歌已被评定为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56 彭武庚彭武庚(1942—),男,土家族。从小生活在大山里,精通土家语。在浓郁的土家文化熏陶下,他能歌善舞,热心群众文化事业,积极投身于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工作之中。他不仅对土家族挖土锣鼓歌等民间歌谣有一定研究,而且还对土家族打溜子、摆手舞等有一定造诣。从1956年至今,他培养了包括挖土锣鼓歌在内的一批民间歌舞技艺人才,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民间歌谣,为海内外民俗学研究专家和学者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2007年被龙山县人民政府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称号。2008年12月彭武庚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挖土锣鼓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56-1彭武庚个人照。23民间文学·土家族哭嫁歌哭嫁是土家族聚居区独具特色的婚俗活动之一,哭嫁歌作为这种婚俗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过活动始终。土家族哭嫁歌篇幅浩繁,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序歌《哭开声》、《哭爹娘》、《别姊妹》、《骂媒人》、《哭梳头》、《哭戴花》、《哭离娘席》、《辞祖宗》和尾声《哭上轿》等。哭嫁歌以哭唱代言,语言真切,句式自由,歌由情发,情随歌生,是一部感人的抒情诗;它寓教于歌,寓情于歌,是千百年来土家族妇女集体智慧创作的结晶,对研究土家族历史、语言、歌谣、爱情、社会演变、婚俗发展、宗教信仰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2006年,土家族哭嫁歌已被评定为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57 彭祖秀彭祖秀(1938—),女,土家族。从小师承外婆、母亲。18岁时,在婚俗中参与陪哭、帮哭同时,综合了前辈演唱的各种风格,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唱词情绪饱满,情真意切,并全部用土家语演唱。几十年来,为邻户、邻村、邻乡、邻县帮哭和主哭了300多场次,成为远近闻名的哭嫁歌歌手。先后传习、授徒200余人。2007年被邀参加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并演唱了“母女对哭”片断。2007年特邀参加湘西文化研讨会,在会上作了为《一路走来的哭嫁歌》发言,演唱了哭嫁歌《哭爹娘》。2008年12月彭祖秀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哭嫁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57-1彭祖秀个人照。2358 彭万姣彭万姣(1933—),女,土家族。1941年开始学哭嫁歌。1960年后,在本村组织哭嫁队,向中青年妇女传授哭嫁歌。多年来,彭万姣收集了包括哭嫁歌在内的大量民间歌谣,为海内外专家学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研究资料。1984年,为湘西永顺县对山镇文化部门提供哭嫁资料,并为当地哭嫁歌爱好者传授《娘哭女》、《女哭娘》、《女哭嫂》、《女哭叔伯》等哭嫁歌内容。1986年,向湘西保靖县普戎镇文化部门提供哭嫁歌、情歌、山歌、挖土锣鼓歌等土家族民间歌谣资料。自1991年至今,先后在龙山县境内各地巡回授徒近百余人。2008年12月彭万姣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哭嫁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58-1彭万姣个人照。23民间文学·土家族山歌在长期的劳作和生活中,土家族人以歌传情,以歌言志,以歌自乐,口传心授,世代相传,形成了凡事必歌的风俗。至今,仅保靖县流传下来的山歌就达万余首,成为土家族民间文化的瑰宝。土家山歌分为劳动歌、生活歌、情歌、仪式歌、叙事歌、历史传说歌、时政歌等等。其中劳动歌、生活歌明快畅达,通俗易懂,比喻形象,寓意深刻;情歌含蓄委婉,情真意切,句词活泼,妙趣横生。土家族山歌演唱分热唱(即兴而唱)、冷唱(编好而唱)、单唱、对唱、盘唱、联唱等,曲调达百余种;歌词句式有七言四句、七言五句、联联句、三字头、头缠尾等十余种,其格律严谨,富于音乐性,是土家族民间文学中最有特色、具水平的艺术经典。2006年,土家族山歌已被评定为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59 杨光万杨光万(1937—),男,土家族。从小受到了耳濡目染的熏陶,人们尊称他为歌师、歌仙、歌王。从1963年开始,他拜歌师彭勇士为师。经过三年努力,他不仅能唱沿河腔,也能唱坡头腔。后与彭勇士搭档唱山歌,能对答如流,唱遍了湘、鄂、渝、黔四省边区。他自编自演,一面创作剧本,一面创写山歌。他唱山歌声音宏亮、吐字清楚、歌调优美、信手拈来,既形象生动,又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1983年,杨光万与田茂忠在湘西自治州山歌代表大会表演对唱,被评为“优秀山歌手”。1984年,参加全州各县的山歌比赛,被评为一等奖。1985年在花垣茶峒参加湖南、湖北、四川三省山歌比赛获得一等奖。2008年5月,杨光万受邀参加张家界“中国山歌节”。2008年12月杨光万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山歌代表性传承人。60 向云淼向云淼(1929—),男,土家族。5岁起随父辈学做梯玛,13开始独立掌坛。他在梯玛主持活动中,用土语演唱,有较好的表演技能,并精通表演程序,是目前梯玛歌最具权威的传承人。2006年向云淼参加“湖南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节”,演唱梯玛歌,主持祭祀活动。2008年9月参加“中国湘西芙蓉镇土家族毛古斯文化节”,演唱梯玛歌,主持祭祀活动。向云淼现虽年事已高,不光自己表演还经常组织大家演练,为土家族梯玛歌的发扬光大做出贡献。2008年12月向云淼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梯玛神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60-1向云淼个人照。23民间文学·苗族歌谣“四月八”歌会、“七月八”赶秋节是苗族人民最为隆重热烈。每逢节日,苗族同胞汇集在一起,翩翩起舞,互相对歌,作为民间文学的苗族歌谣就生长在这一块热土之上。相传古老的苗歌《鸠夸雀夸》就是蚩尤的情歌,而涉及到苗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劳动歌、仪式歌、爱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歌、儿歌、谜语歌等的题材更加广泛。苗族歌谣是增进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载体,是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是苗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在文艺学、民族学、民俗学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006年,苗族歌谣已被评定为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61 张艳张艳(1968—),女,苗族。15岁时便拜师求学,花垣著名歌手吴国正、龙香莲、杨建清、龙振纲都是她的启蒙和深造师傅。她出嫁成家后,苗歌演唱技艺进入了成熟期,在学苗歌、唱苗歌的同时,开始创作苗歌。她担当喜堂歌主角的有380多场次,用笔录和即兴创作的苗歌3700多首,她创作的歌词,有寓意深遂,韵脚准确,幽默恢谐,情理豁达,朗朗上口的特点,加之本人嗓音清脆,吐字清楚,富于表情,足迹遍苗乡、广结人缘,倍受群众喜爱,有不少苗歌学艺者都拜她为师。2008年12月张艳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歌谣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61-1张艳个人照。23传统音乐·侗族芦笙侗族芦笙,是侗族民间传统的竹制簧管乐器,主要流传于通道侗族自治县。根据芦笙吹奏的形式和表演手法的不同,分为地筒、特大芦笙、大芦笙、中芦笙、小芦笙、最小芦笙6种。芦笙的筒身及吹管均由竹管构成,一筒一音。芦笙从传统的三音芦笙发展到多音芦笙。侗族芦笙曲牌现仅存九首。常用的曲牌有[集合曲]、[进堂曲]、[踩堂曲]、[扫堂曲]、[同去曲]、[上路曲]、[比赛曲]、[走曲]、[圆圈曲]等。2006年,侗族芦笙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化局为保护主体。62 石喜富石喜富(1947—),男,侗族。他与好友一起精心组建、培养出当地一支精干的多管芦笙艺术队伍,由他任导演。2003年通道县文化局正式命名该团为“通道县多管芦笙艺术团”。在艺术团的50多个节目中,绝大多数是他创作的。如《侗乡之春》、《八斗坡下芦笙响》、《五娘颂计生》等。2005年县文化局授于该团“民间优秀艺术团”称号,2005年荣获怀化市“怀化市明星剧团”光荣称号,同时授于石喜富“市优秀民间导演”的光荣称号。另外,他还应邀到邻近的广西龙胜县西腰村培养一支21名的多管芦笙文艺队,共参加各种比赛活动200余场,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湖南通道侗族芦笙节”比赛一等奖。2008年12月石喜富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芦笙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62-1石喜富个人照。23杨枝光男1954.4通道县独坡乡坪寨村四组侗族芦笙传统音乐·宁乡麻山锣鼓宁乡麻山锣鼓是湖南宁乡境内流传的一种民间吹打乐,因发源于宁乡县麻山而得名。宁乡麻山锣鼓其演奏形式自由,既可室内演奏,也适合室外行进中演奏。以五吹六响为基础,再加上丝竹乐器伴奏,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三、四人组成,常在路途边走边吹打,故又称路皮子开台。宁乡麻山锣鼓属于单牌体结构形式。曲牌有104首。演奏形式主要有首尾慢速呼应式、捎鼓起吹固定式、高八度、低八度重叠和声式和起承转合齐奏式四种形式。宁乡麻山锣鼓在流传的过程中,以自娱自乐为目的,以名师开班传艺为主要传承方式,体现一脉相承特点。2006年,宁乡麻山锣鼓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3 杨天福杨天福(1942—),男。七岁开始学拉胡琴,十岁能登台清唱,11岁已会打鼓和一些民间小调及简单的二胡短曲。1958年由宁乡师范艺术班毕业后调宁乡县花鼓戏剧团,任二胡、大筒和唢呐演奏员。从20世纪60年起担任作曲。几十年来,他参与创编的剧目有88部,其中大戏54部。在省级刊物发表作品如《花鼓大筒演奏法》、《麻山锣鼓》等论文十余篇。《宁乡麻山锣鼓简述》一文收入“中国民间艺术大全”。几十年来,他在宁乡剧团共参加演出5051场次,参与宁乡文化系统、企事业单位群众文化活动108次,为麻山锣鼓的普及作出积极贡献。2008年12月杨天福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宁乡麻山锣鼓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63-1杨天福个人照。23传统音乐·青山唢呐青山唢呐是一种以唢呐为主奏的吹打乐形式。主要流传在湘潭县青山桥及周边地区。青山唢呐吹奏常用的曲牌有数百首。分为丧乐牌子、路鼓牌子、宫堂牌子、丝弦牌子、散套牌子。青山唢呐吹奏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音色清脆、柔和、刚柔相济,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演奏法分“西工子”、“闷工子”。“闷工子”是青山桥独有的技法,主要是通过变气法,变指法等演奏技巧使唢呐音色产生一种特殊效果,表现一种特殊情绪,既有悲的韵味,也有喜的情绪,和谐而浑然一体。2006年,青山唢呐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4 莫柏槐莫柏槐(1964—),男。幼年师从父亲莫林生学习南派唢呐演奏技巧,从师老艺人朱梅江、刘若权、方彰祥等。他长期从事唢呐演奏,唢呐独奏《春风吹绿黄河岸》获湖南省“浏阳河杯”群众文化邀请赛金奖。创作的唢呐乐曲《凤鸣青山》获湖南省文化厅音乐作品创作二等奖。2005年获中国乡土艺术协会颁发的“中国乡土艺术表演成就奖”。呐独奏曲《采摘湘莲乐盈盈》获湖南省“三湘蒲公英”大赛银奖。担当花鼓戏《筒车谣》唢呐、筚管演奏,此剧获“文华新剧目奖”。多篇论文获的国家、省级论文评选赛大奖,先后培养数十名青少年唢呐演奏员。2008年12月莫柏槐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山唢呐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64-1莫柏槐个人照。23传统音乐·沅陵山歌沅陵山歌是流传于沅陵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沅陵山歌腔调繁多,有“隔山不同调,隔河不同腔”、“一山是一歌,歌要龙船拖”的说法。沅陵山歌由于历史、环境、风俗、语音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三大色彩区和上河腔、下河腔、北河腔等三大腔系。每一腔系又由多种腔调形成同一风格色彩。沅陵山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分为情歌类、生活类和时政类。以节奏旋法又可分为高山山歌、短尾山歌和坐唱山歌三种类型。高山山歌嘹亮、奔放、节奏很自由,拖腔长,音轻跳度大;短尾山歌节奏较自由,拖腔较短,旋律进行较为平稳;坐唱山歌曲调优美,音域不宽节奏较规整,多为一字一音,结构较短小,往往采取一领众和形式。2006年,沅陵山歌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5 刘运凡刘运凡(1953—),男,苗族。从小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开始喜欢上山歌,并拜师当地一些山歌手学习演唱方法和歌词创作。后又拜师刘家发老艺人学习吹木叶,用木叶演唱山歌。1990年,他走访健在的老艺人,从他们那里搜集整理沅陵山歌、号子、民间小调300多首原始歌词,并在2005年组建了一只洞溪村原生态山歌演唱队。2006年县非遗保护中心给他所在的村授予“原生态山歌保护基地”,并在每年7月举办赶歌会,不少年轻人已加入到洞溪村的山歌演唱队,在沅陵举办的优秀山歌手赛中数次拿奖。2008年12月刘运凡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沅陵山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65-1刘运凡个人照。2366 黄休香黄休香(1964—),女,土家族。从小就受到熏陶,爱唱山歌、民间小调,尤以唱“落阳腔”和“高山腔”为最。黄休香的嗓音高亢、明亮,音域宽广,风格纯正,歌词多为即兴编唱,信口拈来。多次为旅游观光的嘉宾、考察调研、学者唱山歌。1999年摄制成的山歌电视片在湖南卫视播放。近年来,在全县山歌大赛中多次获奖。黄休香现常在公园等地传授年轻一代学唱山歌,培养后继人才。2008年12月黄休香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沅陵山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66-1黄休香个人照。23传统音乐·桑植民歌桑植民歌流传于桑植境内所有民歌种类的总称。桑植民歌内容极为丰富,有山歌、情歌、小调、花灯调、劳动号子、革命民歌、仪式歌、挽歌、嫁歌、摇篮曲、三棒鼓、渔鼓、傩腔等。民歌多用衬词、衬腔扩充声腔,占民歌数的90%。节奏常出现使音乐的强弱节奏变得张驰有度的垛垛儿句,在中国民歌中极为少见。三句体歌词结构,可谓独树一帜。曲式结构严谨,曲体多样,有一句、二句、三句、四句、五句、六句、七句体。其润腔方法独特,在同音重复和级进时,用很弱的颤音,使之产生飘浮感。其代表性曲目《板栗开花一条线》、《马桑树儿搭灯台》等已成为中国民歌宝库中的经典。2006年,桑植民歌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7 向佐绒向佐绒(1958—),女,土家族。出生于一个民歌家庭,享有“湘西民歌皇后”的美称。1978年在由文化部举办的少数民族独唱、二重唱汇演中演唱。1999年在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广西歌墟荟萃赛”中获“特别奖”。多次参加全省、全国的文艺汇演,中央电视台的录制节目播出。她多年来不断深入农村搜集整理、传承推广桑植民歌,将学会掌握的桑植民歌中的山歌小调、劳动号子、花灯、傩愿戏及风俗礼仪歌曲等3000余首,在《湘江歌声》发表创作作品《相思湾情歌》,并在年轻一代中培养桑植民歌文化传承人。2008年12月向佐绒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植民歌代表性传承人。 图片说明:167-1向佐绒个人照。2368 陈金钟陈金钟(1935—),男,土家族。儿时即随母亲彭云香、乡邻等学唱民歌。1954年8月成为教师后就开始向民间艺人学唱桑植民歌,并对他们各自的民歌流派进行挖掘、搜集和整理。通过50年的研究,现已掌握山歌、小调、号子、傩腔等桑植民歌3000首,培训学生8千多人。出版《桑植民歌》、《桑植白族民歌选》、《桑植风俗仪式、曲艺音乐》、《桑植吹打乐》等书籍。创作的《土家永唱幸福歌》等20余首民歌分别在湖南省电台及《湘江歌声》发表。获奖作品有:在电视片《湘西新歌》任音乐指导、指挥,获中央电视台1987年度优秀节目二等奖;广播文艺专题《戏剧艺术的活化石——桑植傩愿戏讲座》(创作、演播)获湖南省电视厅1992年度优秀节目二等奖;2003年获张家界市政府授予“德艺双馨”奖。2008年12月陈金钟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植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68-1陈金钟个人照。23传统音乐·茶山号子茶山号子流传于怀化辰溪县黄溪口地区,是众人在冬季挖茶山时的劳动号子,由一人在山顶敲锣打鼓,唱一阵打一阵,有时是一人唱众人和。茶山号子宽广宏亮,激越高亢。茶山号子的其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极为独特,唱法、内容也有一定的,演唱时按一定的时序严格进行。茶山号子的旋律进行一般在高音区,演唱时翻高八度,并配以锣、鼓,声音高亢、响亮,极具穿透力,艺术魅力较强。2006年,茶山号子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9 米庆松米庆松(1957—),男。从唱茶山号子,后又师承“湘西号子歌王”舒黑娃,得到了他的嫡传。1979年被聘任为苏木溪瑶族乡文化站辅导员后,对茶山号子进行了全面地学习。从1984年开始到今天,米庆松参加各种艺术交流,文艺演出和文艺比赛,多次获奖。2003年被调到罗子山瑶族乡从事文化辅导工作。2011年在罗子山瑶族乡学校开办了培训班,招收了30名学生,由米庆松集中授课,培养茶山号子传承人。2008年12月米庆松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茶山号子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69-1米庆松个人照。23传统音乐·酉水船工号子酉水船工号子是流传于酉水河流域的一种水上劳动号子。酉水船工号子它分为橹号子、桨号子、纤号子、装卸号子四类。通常有一人领唱,众人应和。领句唱歌词,和句唱虚词,由此形成了一呼一应、前呼后应的演唱形式。常见演唱形式有半句和腔、一句和腔、一小节和腔、联句式和腔、交错重叠和腔等。酉水船工号子的歌词为口头即兴创作,十分讲究节奏和韵律,多为七言四句和七言六句。调式多以四声羽调式和五声徵调式为主,宫、商调为辅,无角调式。2006年,酉水船工号子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0 张官坤张官坤(1933—),男,土家族。从小对土家族山歌等文学艺术热爱,54年的航运生涯,与酉水船工号子结下了不了之缘。他是现在能完整唱好酉水船工号子的少数歌手之一。2002年他曾与鲍盛桐等合力整理了《酉水号子》。2005年由他指导的曹怀成为州级酉水船工号子代表性传承人。由他提供素材而编创的《我是酉水人》、《我就爱上酉水河》入选州“五个一工程”。他与儿子张发云完成了《酉水船工号子》一书的文字整理和录音,真实、完整的记录了原生态的酉水船工号子。2008年12月张官坤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酉水船工号子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70-1张官坤个人照。23传统音乐·安乡硪歌安乡硪歌是在修筑堤垸打硪夯实泥土时演唱的一种劳动号子。安乡硪歌分为“飞硪歌”和“抬硪歌”。硪歌的表演形式是一人领唱,众人帮腔,歌词大多是即兴创作,少数源于民间故事和民间传统唱本。安乡硪歌歌词句式为四三结构的七字句,也有少数三三结构的六字句。几乎没有一首硪歌能脱离衬词、衬句单独存在,有的甚至全部是衬词、衬句。安乡硪歌旋律优美,音调开阔嘹亮,结实有力。旋律下行,音域不宽。调式为徵调式,在同宫系统内,调式转换交替自然。2006年,安乡硪歌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1 夏安邦夏安邦(1948—),男。1963年起从事音乐专业与群众文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起广泛搜集硪歌资料进行整理,并建立了文本资料档案。多年来,他利用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编配了许多歌曲及舞蹈音乐。代表作有《八百里洞庭新天地》、《小池》、《好日子再也不是梦》、《洞庭月色》、《千山万水连北京》等。他还利用安乡硪歌音乐素材创作了二胡独奏曲《水乡印象》。2007年又将夯土打硪这一简单劳动形式,通过艺术加工,创作编排了歌舞《安乡硪歌》,并搬上了文艺舞台及荧屏。2008年12月夏安邦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乡硪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71-1夏安邦个人照。2372 俞宽美俞宽美(1940—2010),男。1954年从师陈宝仲、易善金等人学唱渔鼓评书,1959年开始步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历时21个秋冬,是享誉全县具有编唱能力的硪工领唱员。他声音洪亮,吐词清楚,演唱有激情,有号召力,在长年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别是即兴编唱能力强,往往能见子打子,信口即来。他记忆力好,《说唐》、《水浒》、《孟姜女》、《五娘进京》等民间口传唱本他都能准确演唱。2006年《安乡硪歌》收入《安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一书。2010年,俞宽美因病逝世。2008年12月俞宽美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乡硪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73-1俞宽美个人照。23传统音乐·澧州夯歌澧州夯歌也称硪歌。是流行于澧阳平原及周边地区的一种劳动号子。其节拍规整、音域适中,对比度强,音乐坚定有力。一般以一人领,众人合的形式来表现。澧州夯歌内容丰富,大体可以分为叙事、抒情两大类。叙事类以一些传统戏曲唱本为主。抒情类则可自由发挥,随兴演唱。澧州夯歌借鉴了地方民谣、曲艺、戏剧等艺术门类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形成高山调、花丘调、平原调、湖乡调四大流派。澧州夯歌形式多样,旋律简单优美,朗朗上口,好记易学。20世纪中期是夯歌的鼎盛时期。八十年代后,夯歌走向衰落。2006年,澧州夯歌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3 戴作林戴作林(1957—),男。自幼爱好音乐,耳濡目染了家乡火热的劳动场面,对劳动号子有着浓厚的兴趣。后考入常德师范学校,1980年毕业后开始收集整理民歌,特别是劳动号子。1986年他带着自己整理的第一首民歌号子《夯歌》参加了澧县首届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得“澧州十秀”荣誉称号。1986年以后,带着《夯歌》先后参加了常德市民歌大赛、常德市“武陵之夏”歌手大赛和湘鄂边区六县两市民歌大赛,均取得了好的成绩。在夯歌的收集整理过程中,他先后跑遍了澧县境内的30多个乡镇,采访夯歌传唱人80多名,收录传唱谱100多首,对夯歌在澧水流域的传承情况有系统的了解。除了夯歌外,戴作林还先后收集、整理了《澧水谣》、《澧水船工号子》、《杵糍粑》、《郎在高山捡干柴》等多首民歌作品。2008年12月戴作林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澧州夯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73-1戴作林个人照。23传统音乐·嘉禾伴嫁歌 嘉禾伴嫁歌是反映汉族妇女婚嫁习俗的民歌形式,流传于被誉为“南国歌乡”的嘉禾县。嘉禾伴嫁歌集诗、歌、舞、剧于一体。伴嫁歌内容十分广泛,可分为耍歌、长歌、伴嫁舞、哭嫁歌、徒歌五个部分。伴嫁歌演唱形式多样,有独唱、齐唱、对唱、边说边唱、边舞边唱、哭唱、骂唱等。伴嫁歌的旋律婉约、柔美。伴嫁歌的曲式结构严谨,旋律主音结束在弱拍位置或强拍的非强音位置上,形成频繁而又罕见的“阴性终止”。伴嫁歌为五声调式,常运用移宫犯调手法。伴嫁歌中衬词丰富多彩,几乎所有的伴嫁歌中都有衬词。演唱程式独特完整,至今仍在口耳相传的歌曲大约有2000首。2006年,嘉禾伴嫁歌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4 李桃英李桃英(1941—),女。八岁起随母亲进入伴嫁歌堂。多年来,已将嘉禾嫁女及伴嫁歌堂的程式烂熟于心,熟悉100多首伴嫁歌曲,10多个伴嫁舞。1959年在郴县专区庆祝建国十周年文艺汇演中获“优秀演员奖”。1959年,自编、自演嘉禾民歌《练兵忙》在湖南省军区演出获“作品创作奖”和“优秀表演奖”。2004年参加中央台四套《走遍中国》栏目拍摄组,表演嘉禾伴嫁舞《骂媒》。2006年参加台湾电视台《大陆寻宝》剧组,表演嘉禾伴嫁歌《娘喊女回》《半升绿豆》等。曾组织金秋伴嫁队,传承伴嫁古朴习俗2008年12月李桃英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嘉禾伴嫁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74-1李桃英个人照。23戴碧生男1949.12隆回县虎行山瑶族乡草原村四组花瑶呜哇山歌75 陈世达陈世达(1940—),男,瑶族。8岁开始学唱呜哇山歌。数十年来,除在本地表演外,先后赴吉首,张家界,怀化等地表演,多次在土家族举的民歌比赛中获优秀奖。2004年和戴碧生组成花瑶呜哇山歌组合,代表湖南赴山西参加“全国第二届南北民歌擂台赛”,获得“最佳歌手奖”和“薪传奖”,并被邀请到北京进行表演。2005年参加湖南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和戴碧生演唱的《花瑶呜哇歌》获金奖。2007年在陕西西安参加“中国原生态民歌大赛”,获得“优秀演唱奖”。带有徒弟多人,为花瑶呜哇山歌的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12月陈世达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瑶呜哇山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75-1陈世达个人照。2376 吴腊保吴腊保(1962—),女,苗族。从小酷爱苗族民歌,是湘西自治州众多苗族歌手的突出代表。吴腊保最擅长演唱的是湘西最具特点的苗歌高腔,且通常是现场即兴创作。旋律音程跳动大,节奏自由,假声演唱。除此之外,她用平腔演唱也运用广泛,主要在接亲、嫁女及其他民俗场合下演唱。她演唱的苗歌在2000年在“吉古边界民族团结艺术大赛”中获二等奖。2004年在吉首市首届民族民间艺术大赛中获金奖。2007年在“乾州古城杯”湘鄂渝黔四省边区民族民间艺术大赛中获银奖。吴腊保一直致力于苗族民歌的辅导培训,多年来培养了大批苗歌手。2008年12月吴腊保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西苗族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76-1吴腊保个人照。23陈千均男1943.1吉首市丹青镇吉鱼村湘西苗族民歌严三秀女1954龙山县靛房镇百型村二组土家族咚咚喹田隆信男1941.6龙山县政协(县委机关大院)土家族咚咚喹传统舞蹈·土家族跳丧舞土家族跳丧舞是一种古老的祭祀性舞蹈,用于悼念阵亡勇士和悼念民间亡灵。跳丧舞主要流传于石门县的土家族。跳丧舞舞步简单、原始,多蹦跳动作。跳丧舞的风格独特,表演上特别讲究对称、均衡,舞蹈过程中没有静止的造型。往往与做道场交叉进行,无特定服装。跳丧舞有较固定的音乐曲牌,音乐粗放、热烈。主要曲调有吆吙吙吔、吆娘吔吙、吆姑姐等。有的是直接吸收民间小调或古老的劳动号子,由鼓师发歌,一唱众和。全由鼓师击鼓指挥调整节奏。各套式均无固定唱词,唱词均取自当地山歌、民谣。2006年,土家族跳丧舞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7 陈本龙陈本龙(1956—),男。早年就拜师学艺。1975年拜刘远正为师,基本掌握了“跳丧舞”的唱、跳、演技巧。1984年他担任江坪河乡文化站站长期间,经常组织群众和学生学习“跳丧舞”,每年活动达100余次。当年,“跳丧舞”作为土家族特有舞种项在石门县文化馆进行培训。全县19个乡镇各派一名人选集中文化站培训40天。从此,“跳丧舞”在全县普及,发扬光大。1988年“跳丧舞”收入《湖南省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间舞蹈集成》。1986年“跳丧舞”被县文化馆改编成“清明祭”参加全市“四有”音乐舞蹈汇演并获奖。2008年12月陈本龙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跳丧舞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77-1陈本龙个人照。2378 刘远正刘远正(1947—),男。1965年拜师学艺,从事土家族跳丧舞43年。刘远正掌握跳丧舞各种套式,能击鼓领唱,会唱几十首当地民歌。他经常带队到村民家里跳丧。自1984年以来多次参加石门县、常德市民间文艺汇演,曾获得市文化局民间舞蹈调演纪念奖。他带徒弟多人,耐心传授,为使土家族跳丧舞代代相传。2008年12月刘远正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族跳丧舞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78-1刘远正个人照。23传统舞蹈·桃源瑜伽焰口手势桃源瑜伽焰口手势是佛事活动中拯救饿鬼仪式的一套手势。流传于桃源县。瑜伽在佛教中意为“相应”。相传饿鬼口喷火焰,故名“焰口”。佛事活动中佛教戒律较严,不准观听歌舞,只有各种手诀。瑜伽焰口共有128个手诀,不相同的手诀有94个。这些手诀可分为准提偈、五方神偈、奉食偈、金刚偈等十组。做手诀和诵经时,伴以乐曲八曲九调。乐器有铛、小钤、木鱼、鼓、笙、箫、笛、管、唢呐、弦乐器等,因此每个僧人都是乐手。2006年,桃源瑜伽焰口手势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9 刘清元刘清元(1940—),男。刘清元家境贫寒,自幼师从灵岩寺法派玄妙大师张成林,青少年时期唱过大筒戏、汉戏、傩戏,打过围鼓。他面相清秀,戏路广,生、旦、丑行均能杂包,主攻旦角。由于生就一付好嗓子,加上记忆力强、悟性高,点到即会;他手指纤细、灵巧自如;艺路广博、触类旁通。除了自己从事的佛事活动外,刘清元也曾浪迹于桃源的道事、巫傩文化活动中,集佛事、道事和巫傩文化活动手势之所长。现已带出徒弟20余人。2008年12月刘清元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桃源瑜伽焰口手势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79-1刘清元个人照。2380 彭南京彭南京(1941—),男。土家族,他能歌善舞。他搜集、发掘民间文化资料,尤其对毛古斯研究颇深。彭南京传承的“毛古斯”内容丰富、表演独特,以其古拙、原始的舞蹈形象。他所在的石堤村,全方位地保留了土家毛古斯、摆手舞、打溜子、咚咚喹、土家梯玛、哭嫁歌、土家情歌等一系列民间文化。他还协助乡文化站在坡脚街上创办了“土家族实验艺术团”,培养了一批民间文化新秀。2005年彭南京评为“全县优秀民间艺人”,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2008年12月彭南京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80-1彭南京个人照。23传统舞蹈·张家界高花灯张家界高花灯亦称高皇灯,是流行于永定沅古坪一带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时,12人至24人不等。配有锣、钹、唢呐、鼓等乐器。每人手中拿一盏纸扎灯笼,内点蜡烛两根,顶扎一木偶像,用五色纸剪成戏文故事如“八仙”、“瓦岗寨”,“梁山英雄”之类。高花灯表演有一套程式,要求东起西落,舞出“太极图”。亦可进民房表演,叫“愿灯”,多为祝福、还愿或为某家喜事凑趣。2006年,张家界高花灯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1 秦太林秦太林(1929—),男。在长辈的影响下,从小就喜欢玩高花灯,并通过博取众家之长,拜师学习高花灯,艺术精湛。他组建了“谢家垭高花灯演出队”,培养后备人才20多人,掌握了高花灯项目的音乐、编导等特殊技能。20世纪50年代表演《太极图》,获县农村文艺汇演优秀节目。后,常年参加县市元宵灯会等节庆活动演出。2005年9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演出队“永定区谢家垭乡人民政府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2005年9月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08年12月秦太林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家界高花灯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81-1秦太林个人照。23传统舞蹈·客家火龙客家火龙是流传于茶陵桃坑乡及其周边地区各种“火龙”的总称。集音乐、舞蹈、祭祀、宗教信仰等各种艺术成份于一体。客家火龙舞有游龙、舞龙、送龙、化龙。舞龙的套路规范,有“龙拜四方”、“雪花盖顶”、“团龙献花”、“黄龙缠柱”、“龙跳五门”等五式,五式之中可以自由变化。根据需要和场面大小有单龙独舞、多龙群舞等多种表现形式。客家火龙制作工艺独特,在龙头、身、尾密密插上线香,扎上花硝引。舞火龙大多在晚上,表演一般选择在宽敞的场地上燃篝火进行,亦可在一张四方高桌上表演。2006年,客家火龙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2 曾龙祥曾龙祥(1938—),男。12岁开始拜师学舞客家火龙,舞出来的客家火龙粗犷古朴、飘逸自然。如龙拜四方、雪花盖顶、狮子滚球、龙蛇出洞等,形式不一,变化多样,集传统技法和当代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写意和写实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使得客家火龙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得到创新。曾龙祥潜心研究技艺,并着力培养青少年,形成了老、中、青、幼四个层次的传承体系。多年来,他带领客家火龙队参加茶陵民间艺术活动和各种大型祭祀活动,获得过很多荣誉。   2008年12月曾龙祥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客家火龙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82-1曾龙祥个人照。23传统舞蹈·汝城香火龙汝城香火龙是用稻草、棕叶、竹片、竹杆和特制的龙香扎制而成的龙,舞于元宵节夜晚举行的龙灯盛会。汝城舞香火龙制作技术复杂,花样繁多,工艺传统一般有圆龙和扁龙两种类型。其表演套路清晰,招龙仪式分为祭祖、舞龙、接龙、化龙。表演香火龙时,必有母龙和子龙、母狮和子狮、灯箱龙等陪随而舞,一狮在龙前引路,一狮在龙尾跟随。2006年,汝城香火龙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3 李洪发李洪发(1957—),男。11岁起跟随父亲学习扎龙、招龙仪式、演奏香火龙曲牌等,逐渐掌握扎制香火龙的整套技术及完整的招龙仪式、香火龙的曲牌,是汝城香火龙全套仪式和技艺的继承人。48岁时,他成了汝城香火龙第五代传人,并成为汝城县土桥镇土村广安所舞香火龙理事会会长,全面负责该村香火龙的传承、授艺、活动组织的工作。在他的组织下,举办了庆香港回归、庆建党50周年等大型活动,汝城香火龙得到了有效的传承和发展。  2008年12月李洪发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城香火龙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83-1李洪发个人照。2384 范忠茂范忠茂(1949—),男。10岁跟随父亲学艺,通过师承家传,融会其他本村扎制好手的技艺,他逐渐掌握香火龙的整套技术,懂得了演奏《一阵风》、《普天乐》、《长春》等各种曲牌,成为全县少数几个精通汝城香火龙一整套技艺和仪式的人员之一。46岁时成为了汝城县益道范家舞香火龙的理事会理事长,从最初的活动组织、筹款、采购、扎制香火龙技术指导,人员安排,招龙仪式,舞香火龙鼓乐队等事项,都由他全盘负责至今。曾参与、组织“庆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庆香港回归、庆澳门回归,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等大型舞香火龙活动。2008年12月范忠茂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城香火龙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84-1范忠茂个人照。23赵明华男1943.5江华县大圩镇文明村一组江华瑶族长鼓舞传统戏剧·阳戏阳戏,湖南西部最具影响的民间小戏剧种,流传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地区。阳戏是在傩戏(阴戏)的基础上逐步演进,至清中叶臻于成熟,成为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白族的人民喜爱的戏剧形式。阳戏内容取材贴近生活,表演灵活、也有一定程式化,角色以小丑、小生、小旦“三小”为主,大型剧目也有老生、老旦、武旦、花脸;阳戏音乐高吭、明亮、朴实,小调轻松、活泼、诙谐,道具布景就地取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及乡土气息。2006年,阳戏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家界阳戏国家级85 杨秀早杨秀早(1950—),男,土家族。从小酷爱传统阳戏,15岁便拜师学艺,现任双塘镇周家寨社区业余阳戏剧团团长。杨秀早完整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阳戏表演技法,唱腔优美,动作敏捷,表演风趣幽默,有独特地表演艺术功底和特色。主要代表作有《拾田螺》、《三宝舞龙》、《捡菌子》、《正月闹元霄》、《姜朗休妻》、《哑子劝妹》等。他曾先后到凤凰、麻阳、辰溪等地进行表演和传播,多年来已培训和传承徒弟达120余人。1983年在全市举办的戏剧文艺汇演中获“优秀演员奖”。2005年参加市文化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挖掘录制《湘西阳戏》、《傩堂戏》节目。2008年12月杨秀早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阳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85-1杨秀早个人照。2386 符奇男符奇男(1956—),男。1976年参加大庸文艺工作队担任演员,后师从李跃胜,主攻丑行,掌握了阳戏丑行的独特技艺。还从李贤臣老师身上学会了丑角表演程式,在传统“走矮子步”和“踩三步半”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苦练出“矮子步飞脚”、“矮子步旋子”和“矮子步背手按头前翻”的功夫。他所扮演的丑角人物各具个性,所扮演的其他人物也是性格各异,他不仅能演丑角,还能演英俊潇洒的文武小生,和粗犷豪放的净角人物以及须发斑白的老生。2008年12月符奇男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阳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86-1符奇男个人照。23传统戏剧·花灯戏花灯戏,湖南地方小戏剧种,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嘉禾花灯戏为湘南花灯戏的代表,麻阳花灯戏是湘西花灯的代表,平江花灯为湘北花灯代表。花灯戏初为唱民歌,是以小丑、小旦对唱的对子调,进而演人物故事,发展成为戏曲形式的两小戏。有共同特点:来自民间、土生土长、源于劳动,创作于生活;音乐优美、乡土气息浓厚;一人多角,表演自然活泼、恢谐、动作夸张,富有生活气息。嘉花灯戏经过千百年的锤炼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方传统文化艺术。2006年、2009年,花灯戏分别列入第一批、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7 郑大成郑大成(1937—),男。16岁时就参加了民间业余灯戏剧团,承师平江灯戏艺人杨宝仁。1956年进入平江灯戏剧团后,扮演过生、旦、净、丑各种角色。他出演过的平江灯戏有《花蔸伢子闹碓房》、《两个炊事员》、《张三赶驴》、《追花奇蜜》、《千古恨》、《山村血案》、《麻姑姐姐过江》、《林山守花》、《乾眼子闹店》、《刘海砍樵》等40多个传统和新编剧目。1996年被湖南省文化厅授予颁发“从事文化工作三十年以上”荣誉证书。尽管现在年事已高,他仍然活跃在平江文艺舞台上。2008年12月郑大成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灯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87-1郑大成个人照。23传统戏剧·苗戏苗剧,湖南地方小戏剧种。1954年诞生于湘西州花垣县麻栗场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新生的一种少数民族艺术形式。苗戏由苗族傩戏发展而来。1954年春,苗族学者石成鉴与艺人吴兴华,根据苗族故事《泸溪峒》(源于傩戏《抱假嫁》)写出了第一个苗剧剧本《团结灭妖》;后又编写了《龙宫三姐》、《谎江山》、《苦尽甜来》等20多个苗剧,促成了苗剧的形成。《团结灭妖》、《带血的百鸟图》、《逃犯审官》、《黛雅与拉卡》等成为其代表性剧目。2009年,苗戏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8 石成业石成业(1918—),男。1953年由他自创自编的苗族猴儿鼓,参加中南五省在武汉举行的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和优秀演员奖。1954年石成业主演的《翻江山》及1955年、1965年所领头的《接龙舞》(耍宝人)均获得甲等表演奖。之后《接龙舞》参加全省业余文艺汇演获一等奖,被选调北京参加全国业余文艺调演,获优秀节目奖和优秀演员奖。同年又被邀请参加省、全国农村业余歌手和民间艺术座谈会。参加中南五省在武汉举行的文艺汇演,荣获一等奖和优秀演员奖。2008年12月石成业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88-1石成业个人照。23吴尚德男1938.12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盘寨村7组侗戏传统戏剧·常德花鼓戏常德花鼓戏,湖南地方小戏剧种,俗称“喀喀戏”、“灯戏”、“杨花柳”、“柳子戏”或“下河戏”。清乾隆、嘉庆年间由当地民间歌舞、傩戏并融合外来腔调综合发展而成。音乐有正调、打锣腔、小调和花鼓戏高腔四大类。表演上,小型剧目多呈现地花鼓载歌载舞的风貌,大本戏在借鉴大戏剧种的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程式,传统戏《清风亭》、《乌龙院》、《潘金莲裁衣》,现代戏《嘻队长》为其代表性剧目。2006年和2008年,常德花鼓戏分别列入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9 杜美霜杜美霜(1965—),女。自幼酷爱戏剧事业,刻苦训练,拜师求学。1986年1月考入常德鼎城区花鼓戏剧团,师承石柏林、杨建娥。20多年来,掌握了常德花鼓戏的演唱风格与表演形式,现继承的传统剧目与新编剧目达50多个。在常德花鼓戏的演唱与表演上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先后多次获省、部级嘉奖。1994年花鼓戏《山里哥哥山里妹》参加全国映山红戏剧节获演出一等奖。在50多部传统剧目担任主要角色。现有学生8人,每年送戏下乡演出达100多场。2008年12月杜美霜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常德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89-1杜美霜个人照。23杨建娥女1945.5常德市武陵区杨家牌59号常德花鼓戏传统戏剧·邵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湖南地方小戏剧种。以祁剧宝和派戏白与邵阳方言相结合为其舞台语言。发祥于旧邵阳县境,最迟形成于清道光、咸丰年间,流行于今邵阳市及周边地区。邵阳花鼓戏的音乐源于当地山歌小曲,在发展过程中曾受祁剧音乐、宗教音乐和说唱音乐的影响,演出风格诙谐、活泼、明快清丽。传统剧目有230多个,代表剧目有《打戏子》、《摸泥鳅》、《打鸟》、《送表妹》、《对脚迹》、《下南京》、《桃源洞》等。现代戏《儿大女大》历演18年,演出逾千场。2009年,邵阳花鼓戏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0 刘忠明刘忠明(1973—),男。自幼热爱戏剧,虚心好学,深得名师指点。参加工作来,努力钻研业务技术,能塑造好不同行当不同风格的舞台形象。近十年来,他分别在30多个剧目中担任主要角色及主角,代表作有:《牙痕记》中的安文亮;《珍珠衫》中的杨玉春;《桃源盘洞》中的杨紫云;《哑女告状》中的掌忠;《福寿图》中的石憨;《潇湘泪》中的崔通;《朱买臣》中的朱买臣等。2000年参加全省戏剧会演,获个人优秀表演奖。2001年获省“五个一工程奖”。2006年参加全省首届艺术节获“田汉表演奖”。2007年获省“五个一工程奖”。2008年12月刘忠明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邵阳花鼓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90-1刘忠明个人照。2391 江中华江中华(1965—),男。自1978年参加工作以来,系统地掌握了戏曲表演艺术。先后担任过衡阳市花鼓戏剧团副团长、副书记,衡阳市祁剧团演员、副团长。主演了祁剧《杨家将》、《薛仁贵成亲》等30余出大型剧目,《问樵开箱》、《空城计》等20余折传统折子戏,塑造了众多不同性格的舞台形象。1984年荣获湖南省“优秀青年演员”光荣称号。1993年参加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在新编历史剧《甲申祭》剧中饰李自成,荣获“优秀表演奖”。同年进北京演出,该剧获文华新剧目奖。1997参加湖南省新剧目创作汇演荣获表演奖。1998年至1999年荣获湖南省“芙蓉戏剧表演奖”。1999年,参加湖南省第三届青年戏曲演员折子戏大奖赛荣获金奖。2002年被授予湖南省“德艺双馨”文艺家。2008年12月江中华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祁剧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91-1江中华个人照。23刘登雄男1961.3邵阳市东风路175号祁剧传统戏剧·衡山影子戏衡山自明代就有影子戏的演出班社,后流传甚广,遍布衡山县及周边地区。由于衡山艺人早期制作的菩萨多为纸影,因此称为“影子戏”而不称皮影戏。旧时,皮影为一人班,后发展至二人班、多人班。影子戏的唱腔、道白均是衡山方言土语,一般艺人可以演唱数百出剧目,如《封神》、《西游》、《三国》、《征东》、《征西》、《平南》、《扫北》、《粉妆楼》、《岳飞传》等传统剧目及少量自编节目。2006年,衡山影子戏已被评定为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92 王冬林王冬林(1946—),男。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喜爱皮影艺术,1962年、1964参加县皮影培训班,演出水平迅速提高,在当地小有名气。1979年皮影开禁后,一直演出至今,每年演出场数在200余场左右,从未间断。从事皮影艺术几十年来,已掌握皮影戏的各种技巧,能随时演出各类大型的历史剧目及桥路。同时,多次参加省、市、县皮影汇演。整理改编桥路本130多个,新编唱词80余篇。共带有四名徒弟。县级汇演获二等奖两次,省、市电视台先后录制专题片5次。2008年12月王冬林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衡山影子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92-1王冬林个人照。2393 欧阳新年欧阳新年(1948—),男。11岁学艺,师从曹德贵老先生,1959年进入县皮影剧团,在学习前台影型操作、唱腔的同时,还拜师名老艺人曾秋成学锣鼓打煞。他集几位师傅的唱腔风格于一体,嗓音甜润、唱腔优美、字正腔圆、独具特色。1978年被选入“衡阳地区皮影戏代表队”参加湖南省皮影戏调演,荣获演出一等奖。1980年被任命为“衡山县皮影艺术剧团”团长,率团在全省各地及外省巡回演出。1981年应邀参加“中国木偶皮影艺术研究座谈会”,并率团作了专场演出。他从艺以来,不仅注重演出和授徒,还很注重剧本的创作,曾编写了剧目《龙凤再生缘》和《梨花笺案》。拿手的演出剧目有:《封神》、《征东》、《隋唐传》、《三门街》、《岳飞传》等。2008年12月欧阳新年被评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衡山影子戏代表性传承人。图片说明:193-
/
本文档为【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一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