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套分层训练含答案中图版

2018-07-27 24页 doc 27MB 38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北溟愚鱼

暂无简介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套分层训练含答案中图版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套分层训练目录 (1)地球与地球仪(2)地图(3)地球在宇宙中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5)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6)地球的圈层结构(7)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与风(8)大气环流(9)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10)水循环(11)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12)内力作用与地貌(13)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4)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16)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17)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8)...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套分层训练含答案中图版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套分层训练目录 (1)地球与地球仪(2)地图(3)地球在宇宙中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4)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5)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6)地球的圈层结构(7)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与风(8)大气环流(9)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10)水循环(11)海洋水的运动——世界洋流(12)内力作用与地貌(13)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4)气候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1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16)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17)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8)寒潮)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19)人口增长的模式与人口合理容量(20)人口的迁移(21)城市的空间结构(22)城市化)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23)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24)工业区位(25)地域联系(26)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7)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8)区域和区域差异(29)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0)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31)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32)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33)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4)德国鲁尔区的探索(3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36)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37)世界地理概况(38)世界重要地区(39)世界重要国家(40)中国地理概况(41)中国地理分区(42)旅游地理(43)环境保护 课时分层集训(一) 地球与地球仪(建议用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41页)A组 跨越本科线下面为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1.B 2.A [第1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左图表示北半球,右图表示南半球,图中相邻两条经线间隔为20°,则左图中③④位于东半球,①②位于西半球。第2题,④点位于北半球,大约为东经10°,⑧点位于南半球,大约为西经10°,所以,④点位于⑧点的东北方向。]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3~4题。3.②地的地理坐标是(  )A.(40°N,20°W) B.(40°S,20°E)C.(40°S,20°W) D.(40°N,20°E)4.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中纬度B.③地位于东半球C.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D.①②两点间距离等于②③两点间距离3.B 4.B [第3题,根据图中所示地球自转方向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根据自转方向与经度递变关系可知②地为东经度;结合经度间隔可以判断出其经度为20°E,故其地理坐标为(40°S,20°E)。第4题,结合上题,由图可知,①地位于20°S,属低纬度;③地经度为40°E,位于东半球;④地位于⑤地的西南方;①②两点间的距离大于②③两点间的距离。]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经纬网示意图,回答5~7题。5.从M点飞往N点,沿最短航线飞行,合理的方向是(  )A.一直向东 B.一直向西C.先东北再东南 D.先西北再西南6.与M点关于地心对称的地点,其坐标为(  )A.(60°N,80°E) B.(60°S,100°E)C.(30°S,100°E) D.(60°S,80°W)7.关于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MN与PQ等长 B.M在Q的东北方向C.MP与NQ等长 D.30°和60°两线最终相交5.C 6.B 7.C [第5题,由图中经纬度变化可知,该区域为北半球的西经度;M、N两点为北半球两点,其最短航线应为凸向北极附近的劣弧,故由M飞向N的合理方向为先向东北再向东南。第6题,由图可知,M点的地理坐标为(60°N,80°W),故其关于地心的对称点的地理坐标为(60°S,100°E)。第7题,MN的纬度为60°N,PQ为30°N,故相差同样经度的纬线MN短于纬线PQ;MP与NQ相差的纬度相同,故MP与NQ等长;M点在Q点的西北方向;60°N纬线与30°N纬线不会相交。](2018·湖南株洲第一次检测)纬线世界地图是按照纬线分割地球仪,以纬线为纵坐标线,经线为横坐标线来绘制的世界地图(如下图)。有一艘科考船从悉尼出发,到图中A点进行科学考察。读图,完成第8~10题。8.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下列有关图中A点与其对跖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都位于东半球B.地方时总是相差12小时C.不可能同时属于同一日期D.球面最短距离为18000千米9.图中A点位于悉尼的(  )A.正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正西方10.下列有关科考船航行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风平浪静 B.顺风顺水C.风高浪急 D.风和日丽8.B 9.C 10.C [第8题,对跖点关于地心对称,故纬度数值相同,分别为南纬和北纬,经度差为180°。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所以地方时总是相差12小时,B项对;互为对跖点的两地不能同时位于东半球,A项错;由于划分日期的线有两条,如果互为对跖点的两地同时位于零时经线与180°经线一侧,就会是同一日期,C项错;互为对跖点的两地最短距离约为20000千米,D项错。第9题,由A点与悉尼的相对位置可以发现,A点在南极洲,位于悉尼南方,且从悉尼向A点方向逆着地球自转方向跨过的经度数小,所以A点在西。故A点在悉尼西南方向。第10题,由悉尼到A点,最短距离需向西南方向航行,需经过西风带,且沿途有以西风为动力的西风漂流,所以逆风逆水,风大浪急,A、B两项错误,C项对。盛行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气温降低,容易形成降水,D项错。]B组 名校必刷题下图为北半球局部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各点坐标表示正确的是(  )A.①(60°N,20°E) B.③(40°N,30°E)C.⑤(10°N,20°W) D.②(60°N,20°E)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约等于⑤⑥两地之间纬线长度的一半B.①⑤两地之间的经线长度比②⑥两地之间的经线长度短C.①②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等于③④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D.图中阴影a的实际面积等于图中阴影b的实际面积11.D 12.A [第11题,由图可知,①地坐标为(60°N,20°W),②地坐标为(60°N,20°E),③地坐标为(40°N,40°E),⑤地坐标为(0°,20°W)。第12题,由图可知,⑤⑥两地位于赤道,①②两地位于60°N,由于赤道周长约是60°N纬线圈周长的2倍,①②两地与⑤⑥两地跨经度相同,所以①②两地是⑤⑥两地之间纬线长度的一半,因为地球上所有的经线圈长度都相等,所以跨纬度相同的①⑤两地之间经线的长度等于②⑥两地之间经线的长度;①②两地位于60°N,③④两地位于40°N,①②两地与③④两地所跨经度相同,因此①②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小于③④两地之间的纬线长度;阴影a与阴影b所跨经度、纬度相同,但阴影a所处的纬度高于阴影b,所以阴影a的实际面积小于阴影b的实际面积。](2018·长春模拟)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乙地(60°N,80°E)。据此回答13~14题。13.飞机飞行航线(  )A.一直不变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先向北后向南14.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约需要(  )A.8小时 B.12小时C.16小时 D.20小时13.D 14.B [第13题,从甲地(60°N,100°W)到乙地(60°N,80°E)最近的距离是走大圆,而两地经度差相差180°,故两地间最近距离是向北到北极点,再向南到乙地,即飞机先向北飞后向南飞。第14题,从甲地到乙地最近的距离就是大圆的1/6,用了8小时,60°N纬线长度为赤道周长的一半,则从甲地沿60°N飞到乙地,飞行的路程为1/4大圆,需用时12小时。](2018·漳州模拟)下图为某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15~16题。【导学号:29790003】15.该岛的面积约为(  )A.0.43km2 B.4.3km2C.14.3km2 D.143km216.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N,116°E),那么该岛位于北京的(  )A.东北方 B.东南方C.西北方 D.西南方15.B 16.B [第15题,依据经纬度可知,该岛东西长为2′,根据赤道上跨一个经度距离为111km,可推测该岛东西长约为3km;同理可推算出该岛南北长约为1.4km,则其面积约为4.3km2。第16题,依据图中经纬度可知,图中经度为东经,但数值比北京的大,应在北京的东边;纬度为北纬,但数值比北京的小,应在其南边。故该岛位于北京的东南方。] 课时分层集训(二) 地图(建议用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43页)A组 跨越本科线(2018·长春三校联考)禽流感发生时,距疫情发生地3km内家禽要全部扑杀,3~5km强制免疫,10km内活禽市场必须关闭。读我国某乡镇禽流感疫情分布图,回答1~2题。1.该分布图的比例尺是(  )A.1∶100000       B.1∶200000C.1∶300000 D.1∶6000002.图中数码代表的村落,必须强制免疫的是(  )A.①③⑤ B.③⑤C.③④⑤ D.①②1.C 2.B [第1题,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从图中可量出扑杀区的图上距离(扑杀区半径),而其实地距离可从材料中获知,为3km,由此可计算出比例尺。第2题,依据材料可知,强制免疫的范围是距疫情发生地3~5km的地区。对照上题计算出的比例尺,找出必须强制免疫的村落即可。](2018·朝阳区模拟)下图为北京市某小区平面图,该小区占地约30000m2。读图,回答3~4题。3.2015年9月23日,某同学傍晚放学回家走进小区时,发现自己在夕阳下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该同学最有可能进入的小区大门是(  )A.甲    B.乙    C.丙    D.丁4.该小区平面图的比例尺可能为(  )A.1∶50 B.1∶500C.1∶5000 D.1∶500003.A 4.C [第3题,9月23日为秋分,太阳在正西方落下;此时影子朝向正东,该同学走进小区时,发现影子落在正前方,也即正东方,说明进入的是小区的西大门,应是图中的甲。第4题,该小区占地约30000m2,近似于长方形,通过量算边长,可推算比例尺可能为1∶5000。]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7题。【导学号:29790006】5.图示区域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A.350米 B.400米C.450米 D.550米6.图示区域中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的河段是(  )A.①   B.②   C.③   D.④7.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暑假调查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下列地点中最不适合成为宿营地的是(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5.D 6.A 7.C [第5题,图中等高距为50米,最高处在图中西南角、海拔为950~1000米,最低处在西北角、海拔为400~450米,故该区域最大高差为500~600米,则D项正确。第6题,依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河流流向为自东南流向西北,则图中①河段处于湖泊下游,受湖泊调节作用较强而流量季节变化最小。第7题,夏季山区易发生暴雨洪水,为了避开洪水,宿营地不应选在谷地附近,图中丙地刚好位于谷地,故选C项。宿营地应选在地势开阔的高地上。]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和地形剖面图(单位:米),回答8~9题。8.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A.①和③ B.②和③C.①和④ D.②和④9.若该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A.一个岛 B.两个岛C.三个岛 D.无岛8.D 9.D [第8题,交点为鞍部。AB线大致是沿山谷到鞍部的剖面,鞍部为最高点,故选②;MN线大致是沿山脊的剖面,鞍部为最低点,故选④。第9题,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集水区域内没有高于150米的陆地,则不可能出现岛屿。]B组 名校必刷题)(2016·江苏高考)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10~11题。10.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1.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A.③ B.④C.⑤ D.⑥10.B 11.D [第10题,读图可知,①地过于靠近河流,易受水患的影响,不适合宿营;②地地形平坦开阔,与河流的距离适中,取水方便,适合宿营;③地位于陡崖下,易受到落石等的威胁,不适合宿营;④地接近山顶,海拔高,气温较低,地形不平坦,且离水源地较远,不适合宿营。故选B项。第11题,观日出需要选择海拔较高、视野开阔且不受阻挡的地方。该地位于我国东南部,5月初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③地海拔较低,且日出时东北方向视线受阻;④⑤两地海拔较高,但东北方向视线受阻;⑥地海拔高,视野开阔且东北方向视线不受阻挡,适合观日出。故选D项。]12.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2)写出大青山山顶与李村之间的相对高度。若站在大青山山顶能否看到李村?简述理由。(3)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4)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解析] 第(1)题,量出两桥之间的图上距离,再结合图右上角所给的比例尺,可计算出河流流程。第(2)题,先分别判断大青山山顶与李村的海拔范围,然后就可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判断两地之间能否可以通视,只要看一下两者之间有无高山和高大的山脊阻挡视线即可。第(3)题,根据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分布的关系可以判断出该线路的坡度较缓。第(4)题,根据指向标和等高线的数值分布特征可知,该地北高南低。[答案] (1)1000~1200m。(2)250~350m之间。不能看到,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3)该路段坡度缓。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4)地势北高南低。13.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6.59.013.018.022.025.027.527.523.018.013.58.0降水量/(mm)16173174118148177139141843918(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2)该地计划在图幅所示东北部修建水库,水库最大蓄水量时水面高程不超过390m。你是否赞成在该地修建水库?请依据图表信息说明理由。[解析] 第(1)题,图中等高距为10m,最高海拔不超过500m,最低海拔也在300m以上,所以地形是丘陵。甲地处在两个山顶之间,因此是鞍部。第(2)题,从图中等高线可以看出,东北部沿河地区海拔390m以下有耕地、居民点、公路,修建水库势必将其淹没,但是修建水库也会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等问题。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回答“赞成”或“不赞成”均可,只要理由充分即可。[答案] (1)丘陵;鞍部。(2)赞成。降水季节变化大,建水库可调节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地势低洼、开阔,利于蓄水(或图幅北部河谷狭窄,利于建坝);邻近农用地、居民点,便于生产、生活用水。不赞成。该地已有河流流经,可提供生产、生活用水;迁建公路和居民点,增加建设成本;淹没大片耕地,人均耕地减少。 课时分层集训(三) 地球在宇宙中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建议用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45页)A组 跨越本科线)美国航天局宣布,一颗1400光年外的行星(开普勒452b,即:地球2.0)可能是最像地球的宜居行星。它围绕一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旋转,距离刚好处于“宜居带”中,它的体积比地球大60%,公转周期为385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日地最相近的恒星和行星组合。据此完成1~2题。1.在天体系统简图中,能正确示意开普勒452b所处位置的是(  )A.a     B.b     C.c     D.d2.开普勒452b之所以被称为地球2.0,最主要的原因是(  )A.体积和质量与地球相近B.公转周期与地球相近C.大气成分与地球相近D.恒星和行星组合与日地组合相近1.C 2.D [第1题,根据材料,该行星应属于银河系,由天体系统简图可知,a为地月系,b为太阳系,c为银河系,d为总星系。第2题,由材料“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与日地最相近的恒星和行星组合”即可得出答案。]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3~4题。3.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4.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降水变化,进而影响树木生长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树木生长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进而影响树木生长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会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进而影响树木生长3.A 4.A [第3题,由图可知黑子数较多的年份树木年轮较宽,黑子数较少的年份树木年轮较窄,两者呈正相关。第4题,太阳活动中黑子数量的增减与树木年轮的宽窄呈正相关,说明黑子数的变化可引起气候的变化,如降水的变化,进而影响树木生长;地球磁场、太阳风与树木生长无关。](2018·上海闵行模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回答5~6题。【导学号:29790010】5.此恒星耀斑爆发时(  )A.是一个暗黑的斑点B.一定会扰乱地球大气层,造成无线电通信中断C.是一个增亮的斑块D.一定会造成地球上气候的异常6.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①大气层被吹散,表面成为不毛之地 ②行星表面温度迅速下降 ③行星上出现大潮 ④行星上出现“磁暴”现象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①④5.C 6.D [第5题,耀斑是在恒星大气层中发生的一种局部辐射突然增加的活动,可以观察到亮度增加。此恒星在太阳系外,耀斑爆发影响到地球的可能性不大。第6题,耀斑爆发喷发出大量带电粒子,形成一股强烈的“风”,对行星大气层具有强烈的吹拂作用;高能带电粒子会干扰行星磁场,使行星产生“磁暴”现象。耀斑爆发,恒星辐射增强,行星表面温度应有所上升;大潮是海水受天体引力所致,与耀斑爆发关系不大,而且行星上也很可能没有水。](2018·武汉调研)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完成7~9题。7.下列四地中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最大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8.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B.天气状况C.昼夜长短 D.海拔9.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7.A 8.C 9.B [第7题,由图中等值线的分布及等值线图的判读原理可推出,①地冬季日照时数为700h,夏季日照时数为(900h~1000h),冬夏季日照时数差为(200h~300h)。同理可计算出②、③、④地的日照时数差分别为(100h~200h)、(0h~100h)、100h,因此冬、夏季日照时数差最大的是①地。第8题,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青藏高原上,西部全年多晴朗天气,冬、夏季日照时数的差异主要在于昼夜长短的差异。第9题,图中四地不论冬季还是夏季,以①地的太阳辐射量最丰富,其次是②③地,但太阳能电站的建设应靠近消费区,相对①③地来说,②地比较靠近省级行政中心,因此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B组 名校必刷题(2016·上海高考)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10.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11.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表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预估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10.D 11.C [第10题,月壤是由岩石破碎后形成的,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对岩石破坏作用强烈,形成月壤。第11题,注意关键词“人类难以预估”,说明这种威胁具有偶然性,而空气太稀薄、宇宙辐射太强、引力太小,都是月球较稳定的、确定性的因素,但陨石具有偶然性。]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6年7月5日,美国宇航局发布消息,已经在行星际空间中飞行了近5年的“朱诺”号探测器成功进入木星轨道。“朱诺”号是从美国南部的佛罗里达州(下图中阴影部分)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升空的。材料二 木星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1)“朱诺”号木星探测器使用太阳能作为能源,但木星上太阳辐射能相对较弱。为了保证“朱诺”号上的能源供应,应采取何种?(2)木星有哪些条件有利于生物生存?有哪些条件不利于生物生存?(3)美国为什么选择在佛罗里达州建航天发射基地?[解析] 第(1)题,采取的措施应是加大对太阳能的利用,如加大太阳能帆板的面积,使太阳能帆板始终正对着太阳等。第(2)题,结合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从宇宙环境和自身条件两个方面分析。第(3)题,从图中佛罗里达州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 (1)加大太阳能电池帆板的面积;采取措施使太阳能电池帆板始终对着太阳。(2)有利条件:有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不利条件:距太阳远,温度较低;缺少水分;缺乏供生物呼吸的氧气。(3)佛罗里达州纬度较低,自转线速度较大,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临海,海运便利,有利于大型火箭的运输;周围海洋面积广阔,地广人稀,比较安全。13.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亿焦耳/平方米)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太阳能光伏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有专家预测今后3~5年内,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相当广阔。(1)说出图中等值线a所代表的数值大小。描述我国北方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总体特点。(2)简述图中P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Q地大的主要原因。(3)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市场前景广阔的原因。[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a点数值为40。我国北方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从东向西受气候的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呈增多的趋势。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P地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获得的太阳辐射较Q地多。第(3)题,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太阳能资源丰富,再加上太阳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发展前景广阔。[答案] (1)40。我国北方地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总体上是东部少,西部多。(2)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3)我国能源需求量大;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课时分层集训(四)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建议用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47页)A组 跨越本科线读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1~2题。【导学号:29790015】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丘陵 B.盆地C.山地 D.高原1.A 2.B [第1题,在地球表面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图中线速度数值越向南越小,说明越向南,纬度越高,所以该地在南半球;赤道线速度约为1670千米/小时,30°纬线线速度约为1447千米/小时,图中线速度介于二者之间,位于低纬度。第2题,纬度和海拔是影响地球表面线速度的两大因素。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R比同纬度的T处线速度小,说明该地地势较低,地形类型可能为地势较低的盆地。]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乙、丙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丙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回答3~4题。3.下列对各图中的晨昏线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弧AC为晨线B.乙图中的弧AO为昏线C.丙图中的AB为昏线D.丙图中的CD为晨线4.赤道上晨线与昏线经度间隔(  )A.360° B.180°C.90° D.不确定3.A 4.B [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首先要明确各图的地球自转方向(甲图为顺时针,乙图和丙图中的自转方向均是自左向右),然后判断各图的晨昏线,依次解答即可。第3题,判断晨昏线要动态地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的是晨线,由昼入夜的是昏线。第4题,赤道上始终是昼夜平分,6点日出,18点日落,晨线与昏线相距180°。](2018·太原模拟)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回答5~6题。5.若AB为昏线,则H地的区时为(  )A.12月22日6时 B.6月22日18时C.12月22日18时 D.6月22日6时6.若DF为晨线,此时地球上有22日和23日,在东半球内属于23日的范围是(  )A.20°W向东至160°E之间B.0°向东至160°E之间C.160°W向东至20°E之间D.0°向东至180°之间5.D 6.B [第5题,结合图示可知,若AB为昏线,则H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可知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第6题,若DF为晨线,则图中0°经线地方时为0时,其以东直至180°经线范围为23日;而东半球为20°W以东到160°E的范围,因而符合条件的选项为B。](2018·菏泽模拟)上海某同学准备在双节期间去美国自助游,下图为他在“去哪儿网”预定机票的信息(起降时间为当地时间)。据图完成7~8题。7.根据机票显示的信息,上海(东八区)至纽约(西五区)所需的飞行时间是(  )A.24小时50分钟 B.15小时55分钟C.14小时55分钟 D.13小时55分钟8.该同学到达纽约时,全球与纽约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  )A.大于一半 B.一半C.小于三分之一 D.三分之一7.B 8.A [第7题,根据机票信息,飞机从浦东机场起飞时,肯尼迪机场的时间为9月19日22:30,到达肯尼迪机场时为9月20日14:25,故飞机从上海到纽约的航行时间为15小时55分。第8题,该同学到达纽约时,纽约为9月20日14:25,故此时68°15′E为0时,故和纽约处于同一天的范围为180°~0°~68°15′E,大于全球的一半。]由于地球自转,地表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据此回答9~10题。9.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对西边铁轨磨损较重B.对东边铁轨磨损较重C.两边铁轨磨损一样重D.对两边铁轨都无磨损10.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的横剖面图,根据河床形态判断该河流的流向应是(  )A.自北向南流 B.自南向北流C.自东向西流 D.自西向东流9.B 10.A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会产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B组 名校必刷题我国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该小组某学生于北京时间2017年9月23日21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此时该地刚刚日落。下图为此时北极星和织女星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该地可能位于(  )A.北京 B.黑龙江C.新疆 D.西藏12.该学生于2017年9月25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此时北京时间为(  )A.21时整 B.21时3分56秒C.20时56分4秒 D.20时52分8秒11.C 12.D [第11题,结合图示知,当地观测北极星的高度为40°,据此判断其地理纬度为40°;当日为秋分日,结合该地日落时北京时间,根据选项判断,新疆最有可能。第12题,织女星为恒星,该学生于2017年9月25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恒星,这与2017年9月23日间隔两个恒星日,所以北京时间为20时52分8秒。]读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东半球),完成13~14题。【导学号:29790016】13.此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A.3月21日15时20分B.9月23日8时C.9月23日3时20分D.6月22日7时14.此时全球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箭头表示向东)是(  )A.20°W→160°E B.0°→180°C.70°E→180° D.110°W→180°13.C 14.C [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东半球,说明昼夜平分,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春分日或秋分日,东半球为夜半球,70°E为0时,故北京时间为9月23日3时20分,故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是70°E向东到180°。]下图中Q、P是晨昏线与纬线交点。读图,完成15~16题。15.当P点地方时为5:45时,Q点的地方时为(  )A.17:45 B.18:15C.18:45 D.19:1516.一年中,Q、P重合点所处的纬度范围是(  )A.0°~23°26′ B.23°26′~66°34′C.66°34′~90° D.0°~90°15.B 16.C [第15题,P点地方时为5:45,说明它是晨线与纬线的交点,Q点为昏线与纬线的交点,5:45日出,到正午要6小时15分,因而日落时Q点地方时为18:15。第16题,Q、P要重合,说明该纬线有极昼或极夜出现,因而选C。] 课时分层集训(五)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建议用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49页)A组 跨越本科线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此图反映了(  )①地球公转轨道形状 ②地球公转方向 ③地轴空间指向特点 ④近日点时太阳直射点的半球 ⑤黄赤交角的度数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2.运用此图可以正确解释的是(  )A.地球公转周期为365日6时9分B.黄赤交角为23.5°C.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D.北极点极昼的天数多于南极点1.B 2.D [第1题,该图反映了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轨道特征、地轴的倾斜方向等。因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因而在近日点与远日点太阳直射的半球不同;此图反映出了黄赤交角的存在,但并未反映出其数值大小。故选B。第2题,公转周期与公转的速度、轨道的长短有关,此图无法进行解释;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与大气的削弱作用有关,从图中也无法看出;地球公转的轨道为椭圆形,公转速度在近、远日点存在差别,导致两极点极昼、极夜天数有差别。故选D。]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员在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拍摄的太阳在一天中的运动轨迹示意图(每两小时拍摄一次)。回答3~4题。【导学号:29790019】3.该日最有可能为(  )A.10月1日 B.11月15日C.1月1日 D.2月1日4.当该日太阳位于图中M位置时,北京(  )A.旭日东升 B.艳阳高照C.夕阳西下 D.夜色深沉3.C 4.B [第3题,结合图中太阳运动的轨迹,可判断出该日中山站正处于极昼时期,由于中山站的纬度接近南极圈,因而该日应接近南极圈上出现极昼的12月22日,由此可判断出该日最可能为1月1日。第4题,在该日当太阳处于运动轨迹最高点时,地方时为12时;据此可判断出当该日太阳位于图中M位置时中山站的地方时为8时,此时北京时间大约为11时,因而艳阳高照。]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5~6题。时间地点  当日次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①9:0023:008:5823:02②7:1918:417:2018:40③5:4018:485:3918:495.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①③ D.③①②6.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5.B 6.C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①地昼长大于12小时(当日14小时,次日14小时04分),且昼逐渐变长;②地昼长小于12小时(当日11小时22分,次日11小时20分),且昼逐渐变短;③地昼长大于12小时(当日13小时08分,次日13小时10分),且昼逐渐变长。第5题,①③两地均昼长夜短,所以在太阳直射半球,且纬度①高于③,(纬度越高,昼越长),②与①③虽不在同一半球,但昼长最接近12小时,所以纬度最低,因此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①③②。第6题,③地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如果③地为北京,则太阳直射北半球,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地球离远日点越来越近,公转速度逐渐变慢;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除赤道地区外,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相差逐渐变大。](2018·长春模拟)右图为3月2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旗和影子示意图,其中旗面与影子的夹角为45°,据此完成7~8题。7.推测升旗时的风向为(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东南风8.此日过后2个月内(  )A.正午旗杆影长越来越长B.正午旗杆影长越来越短C.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越来越慢D.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越来越快7.D 8.B [第7题,根据材料信息此时为3月21日,全球各地正东日出,确定旗子的影子朝向为正西,进而确定是国旗飘扬的方向为西北,风向为东南。第8题,此日过后两个月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正午旗杆影子变短;由于地球自转线速度不变,所以一天中影子移动的角速度也不变。]下图中ACB为晨昏线,C为其中点。图示范围阴影区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天。据此回答9~10题。9.C点地方时可能是(  )A.8:40 B.9:00C.18:40 D.22:2010.当天北极圈昼长最长可达(  )A.19小时40分 B.20小时40分C.21小时40分 D.22小时40分9.A 10.D [第9题,本题只显示部分光照图,解答时可将图进行补充扩展,通过对图示进行补充可以得出下图。从图上可以看出,此时A点为120°W、赤道和晨线的交点,故其地方时为6时,20°W的地方时为12时40分,30°W的地方时为12时。根据下图分析可知,B点的地方时小于12时,C为ACB的中点,故C点的地方时小于9时。第10题,根据图示分析可知,20°W与66°34′S的交点位于D、E之间,故D、E两点的经度差大于或等于10°,B、E两点的经度差大于或等于20°,E点的地方时比B点的地方时最少早1小时20分,故此时66°34′S的夜长小于或等于22小时40分钟,根据南北极圈昼夜长短的关系可以判断出北极圈的昼长。]B组 名校必刷题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1~12题。【导学号:29790020】图1图21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甲 B.乙C.丙 D.丁1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11.D 12.D [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则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与以太阳为参照系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图2中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方向应为自右向左。第11题,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在夏至(6月22日)之前且靠近6月22日处,故应为丁。第12题,图中显示,甲、乙两点关于冬至点对称,而非关于近日点对称,所以日地距离不同;而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相关,故公转速度也不同,所以A、C错;冬至日为昼长的极值点,而甲、乙两点关于冬至日时称,所以同一个地点在这两个日期昼长相同,昼长变化趋势相反,日出方位相同,故B错、D对。](2018·鄂东南期中联考)右图中虚线为某地某日太阳垂直投影地平面点的轨迹图,图中N、S、W、E为该地正北、正南、正西、正东方向,该轨迹一年中有两次与东西向线相切,且间隔时间为2个月。读图,回答13~14题。13.关于该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日昼短夜长B.一年中昼长可达14小时C.此日正午影长为一年中最小值D.一年中有2个月正午物影朝南14.此季节,下列现象成立的是(  )A.英吉利海峡风浪最大B.北冰洋航线航行条件较好C.北京香山游人如织D.我国沿海禁渔期结束13.D 14.B [第13题,图中显示该地该日日出东北方,日落西北方,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可知该日太阳直射在北半球,该地位于直射点南方;题干中说轨迹一年中有两次与东西向线相切,说明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位于北半球;相切间隔2个月,所以该地纬度大约是15°N。此日直射北半球,所以该地昼长夜短;该地为15°N,所以昼长不到13个小时(20°N昼长最长13小时13分);正午日影最小为0;该地轨迹相切时间间隔2个月,所以该地正午物影有2个月朝南。第14题,该季节为夏季,所以英吉利海峡风浪较小;北冰洋海冰部分融化,航行条件较好;北京香山秋季是旅游季节;我国沿海禁渔期结束时间为夏末秋初。](2016·上海高考)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60°50°40°15.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16.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15.D 16.C [第15题,依据正午太阳高度角=90°-两地纬度间隔,以及北京纬度为40°N,可计算出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纬度分别为10°N、0°、10°S。又因为是在连续三个月内的测量,可判断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结合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D选项正确。第16题,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太阳直射赤道,且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故此次太阳直射赤道日期为秋分日,故C项正确。] 课时分层集训(六) 地球的圈层结构(建议用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51页)A组 跨越本科线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局部图。读图,回答1~3题。1.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在海洋中常常缺失B.横波在②层传播速度比③层快C.②是软流层D.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2.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A.莫霍面以上部分B.①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C.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D.①②③的全部3.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A.莫霍面附近       B.上、下地幔之间C.古登堡面附近 D.内、外核之间1.D 2.B 3.C [第1题,①层和②层位于莫霍面以上属于地壳。第2题,岩石圈的范围是指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第3题,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在古登堡面附近,此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明显下降。]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4~5题。【导学号:2979002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①和②之间是古登堡界面C.在深约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5.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C.P波,上下颠簸D.S波,左右摇摆4.C 5.C [第4题,由图可知,横波在到达液体处就消失了,纵波的传播速度也突然降低;①和②之间是莫霍界面;上地幔中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第5题,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因而三者都会感到纵波(P波),且上下颠簸。](2018·昆明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地壳厚度等值线图。读图,回答6~7题。6.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厚度自南向北增加B.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区海拔最高C.断层分布的区域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两地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7.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10km处可以表示(  )A.海平面 B.莫霍面C.岩石圈底面 D.古登堡面6.D 7.B [第6题,两地相对高差是指海拔的差值;地壳厚度是莫霍面以上的高度,而不同地区的地壳厚度不同,则地壳厚度的差异不等于其相对高差。第7题,莫霍面平均深度约17km,大陆部分平均深度约33km,海洋部分平均深度约7km,则10km处可以表示莫霍面。]读下图,完成8~10题。【导学号:29790023】8.该景观图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  )A.2个 B.3个C.4个 D.5个9.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  )A.生物圈 B.水圈C.岩石圈 D.地壳10.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  )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水圈的构成要素中,只有地表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之中8.C 9.B 10.B [图中有瀑布、树木、岩石、白云等事物,因而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等四大圈层。而其中水占的面积最大,构成了景观的主体要素。该景观的形成,充分说明地球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各圈层是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重叠的。]B组 名校必刷题甲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图,乙图为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绘成大小不同的圆。读图,完成11~12题。11.关于图中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W1和W2两者皆无法通过地幔B.W2造成的破坏最大C.W1和W2可以在任何物质中传播D.能通过地核的是W112.依据M、N、Q三地震台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11.B 12.B [第11题,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相同深度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到达地震台站所需时间短的W2为纵波,所需时间长的W1为横波;横波只能穿过固态物质,外核为液态,因此只有W2能通过地核;纵波传播速度快,且可穿过任何形态的物质,因此破坏力更大。第12题,图乙中分别以M、N、Q为圆心的三圆交点处即为震中位置。]读图,回答13~14题。13.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一直递减B.一直递增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14.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的层次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C.高层大气 D.电离层13.D 14.A [第13题,从图中看到该气球所在高度100km,处于高层大气中,所以该探空气球飞越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气温变化为递减→递增→递减→递增。第14题,大气总质量的3/4集中在对流层,对流层以上云雨绝迹,故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在对流层。](2018·菏泽模拟)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15~16题。15.该地当日大气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面辐射减弱 B.大气逆辐射减弱C.空气水平运动减弱 D.空气对流运动减弱16.下列时段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19:00~22:00 B.04:00~07:00C.07:00~10:00 D.13:00~16:0015.D 16.D [第15题,读图可知,19:00~10:00在近地面存在着逆温现象,导致空气对流运动减弱,使当日大气污染加剧。第16题,13:00~16:00逆温现象基本消失,特别是近地面大气已不存在逆温现象,故该时段有利于空气对流,空气质量最好。] 课时分层集训(七)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与风(建议用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55页)A组 跨越本科线(2018·唐山模拟)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黑夜时低至-183℃。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下面图1为“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据此回答1~2题。图1 “玉兔号”挖坑“睡觉”后醒来 图2 地球表面大气热量交换过程示意图1.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图2中的(  )A.①    B.⑦    C.③    D.⑤2.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A.①强,②强 B.②强,③弱C.④强,⑤强 D.①强,③弱1.B 2.D [第1题,月球上无大气层,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为⑦太阳辐射。第2题,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①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而夜晚地面辐射强,没有③大气逆辐射,气温低。](2018·潍坊一模)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3~4题。【导学号:29790028】3.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4.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
/
本文档为【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套分层训练含答案中图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