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材料汇编

2018-08-24 13页 doc 13MB 149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我本菩提

从业20多年,业务熟练,多次被评为技术能手

举报
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材料汇编目录1、《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2)2、《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7)3、《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第一、二阶段实施计划(27)4、《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第一、二阶段总结(28)5、《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第三阶段实施计划(38)6、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第三阶段实施总结(39)7、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调查问卷(44)8、农村留...
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材料汇编
目录1、《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2)2、《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7)3、《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第一、二阶段实施(27)4、《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第一、二阶段总结(28)5、《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第三阶段实施计划(38)6、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第三阶段实施总结(39)7、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调查问卷(44)8、农村留守儿童闲暇时间利用情况调查问卷(46)9、城关逸夫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调查研究分析及对策(48)10、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动员讲话稿)。(52)11、留守儿童学习帮扶活动记录(54)12、城关逸夫小学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方案(68)13、城关逸夫小学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记录表(70)14、城关逸夫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总结材料(87)15、学生日记(90)16、留守儿童活动记录(94)17、留守儿童家长会发言材料(98)18、城关逸夫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100)19、留守儿童家访记录(102)20、研究成员研究成果汇编(案例、案例与案例分析、)(103)21、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掠影(129)22、课题研究相关附件(关爱留守儿童实质性材料、调查问卷)(130)。《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我校所处地区是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求生存图温饱、求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我们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着重对低年级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摸底调查,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65%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在外务工,一方在家。其中55%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及抚养孩子。其中有35%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地打工,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就出现以下状况: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小学低年级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不良诱惑,对待学习随意性强。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的不足10%,90%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45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无人监护型孩子的特点表现为两个极端。对于自控能力较强的孩子而言,由于生活的逼迫和锻炼,相对于正常家庭的孩子,往往会显得独立生活能力更强、更自信、更善于与人交往。他们中甚至有人会成为学校里的好学生、学生干部或“尖子学生”;但对于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这种类型的学生也就放任自流,“破罐子破摔了”。“留守儿童”的教育是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又尤其突出,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这一课题。我们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在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有效地解决我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一是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在教育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研究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探索对他们有利的、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教育措施,将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顺利完成义务教育,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二是有利于解除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许多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他们在外辛苦打工,目的就是为了让家庭过上更好的生活,为子女创造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然而,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却因为父母外出,心理缺少关爱,学习无人辅导,导致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学习状况不良。对许多农民工来说,留在家乡的孩子始终让他们放心不下,因此,研究并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有利于解除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深入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其学习问题的形成原因,制定具体方案计划,实践尝试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帮助留守儿童改善学习成绩,已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三是,本研究对于学校顺利开展留守儿童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学校层面找出具体可行的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对策,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状况,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对其他存在类似情况的学校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四是,本研究侧重于行动研究,通过此研究,可以使教师对校本教研和教学研究有一个具体的,感性的认识,使教师学会在教学实践中做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二、课题研究对象城关逸夫小学低段留守学生。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政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007年,中组部等部门联合颁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及团体组织在推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有效解决。2008年10月,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研讨会召开,教育部部长陈小娅出席会议,就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强调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纳入到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同年12月,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省市召开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座谈会,就如何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交流了经验,并围绕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教育部门在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重大工程中,优先考虑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就学需求,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同时,与团中央、全国妇联、关工委等部门一道,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教育网络。在国际社会通过的一系列重要决议、宣言和中国政府颁布的有关儿童发展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是本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一)研究研究的目标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详细调查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了解其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留守儿童学习的主客观因素,提出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建议及措施,并通过具体的实践尝试,探索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有效对策,从而激发留守儿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使留守儿童和其他非留守儿童一样,在学校健康成长。同时,通过参与行动研究,提升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师学会在实践中做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原因,共同商讨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对策,制定行动实施计划,并付诸实践,在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循环过程中,不断调整计划,探寻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有效策略。五、课题研究的一是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全校留守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摸清现状,找准问题,使课题研究做到对症下药,提高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行动研究法。本着从全校留守学生教育的实际中发现问题,探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个案研究法。研究分析全校留守学生教育的个案,通过个案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并及时提炼、验证和反思。四是经验总结研究法。鼓励教师对全校留守学生教育研究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概括和提炼,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六、研究的原则1、科学性研究原则: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对策研究,是一项充满探索性和创新的研究工作,需要我们遵循科学教育的原则,使用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去追寻,去探求。2、整体性原则:小学阶段是儿童各方面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课题研究中,必须有的放矢,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作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3、针对性原则:留守儿童中有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异地工作、父母离异、寄养等各种不同的类型。因此,在研究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渐进性原则:一个人的进步决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必须坚持渐进性原则,克服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心理,对于留守学生每一点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鼓励,大加赞赏坚信滴水终能穿石。七、研究周期及步骤1、课题研究周期为一年,即2014年9月—2015年6月。2、课题研究步骤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0月)(1)拟定完善课题方案;(2)确定课题研究对象;第二阶段:调查了解、研究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1、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我校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情况,并分班进行调查统计,摸清各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实际情况。2、不定期组织讲座、交流会,调整、充实、完善课题方案。3、阶段小结。第三阶段:深化实验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4月)1、各参研教师按研究方案进行研究。不定期组织讲座、交流会、个案评比等活动。2、研究经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工作报告。3、收集优秀个案和典型经验、撰写课题总结报告等。八、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我校处于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儿童数量较大,地区优势明显,研究工作的典型性和工作开展的可行性都较强。学校对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工作已展开,为留守儿童建立个人档案,并将留守儿童教育写入学校工作日程。同时,课题组成员根据对问题的分析,探寻提升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可能性对策,并制定了行动研究的计划。1.建立家校联系制度。2.鼓励教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3.建立结对帮扶制度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5.为留守儿童开设心理疏导通道6.建设留守儿童档案袋7.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8、我校工作信息化,办公无纸化。并已QQ组群,交流方便,随时随地均可交流。资料的查询方便。9、参研人员工作积极,团结协作,奋进创新。(二)时间保障建立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做到每项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实验教师全部是一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运行。 (三)经费保障学校十分支持这一课题的研究,保证资料、设备、科研经费的正常供给。九、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1、小学低段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及对策研究结题报告。2、小学低段农村留守儿童的不良学习习惯成因及对策研究教师教育论文集。3、研究教师及留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文字与图片资料等。十、研究的组织机构和成员陈守芹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和实施与管理陈亮负责拟定课题研究方案、课题实施与管理严涛杜丽负责拟定课题研究方案及研究成果的表述《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我校所处地区是农村,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求生存图温饱、求致富图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成为他们供子女上学的重要经济来源。我们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着重对低年级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摸底调查,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65%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在外务工,一方在家。其中55%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及抚养孩子。其中有35%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地打工,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就出现以下状况: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小学低年级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不良诱惑,对待学习随意性强。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的不足10%,90%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45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无人监护型孩子的特点表现为两个极端。对于自控能力较强的孩子而言,由于生活的逼迫和锻炼,相对于正常家庭的孩子,往往会显得独立生活能力更强、更自信、更善于与人交往。他们中甚至有人会成为学校里的好学生、学生干部或“尖子学生”;但对于自控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这种类型的学生也就放任自流,“破罐子破摔了”。“留守儿童”的教育是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又尤其突出,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这一课题。我们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在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培养方面探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有效地解决我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一是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在教育上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研究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探索对他们有利的、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教育措施,将更好地帮助留守儿童顺利完成义务教育,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二是有利于解除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许多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他们在外辛苦打工,目的就是为了让家庭过上更好的生活,为子女创造更好的教育和生活条件,有一个更好的未来。然而,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却因为父母外出,心理缺少关爱,学习无人辅导,导致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学习状况不良。对许多农民工来说,留在家乡的孩子始终让他们放心不下,因此,研究并解决好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有利于解除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深入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其学习问题的形成原因,制定具体方案计划,实践尝试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帮助留守儿童改善学习成绩,已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三是,本研究对于学校顺利开展留守儿童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学校层面找出具体可行的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对策,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状况,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对其他存在类似情况的学校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四是,本研究侧重于行动研究,通过此研究,可以使教师对校本教研和教学研究有一个具体的,感性的认识,使教师学会在教学实践中做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二、课题研究对象城关逸夫小学低段留守学生。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政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007年,中组部等部门联合颁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通知》,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政府部门及团体组织在推动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问题的有效解决。2008年10月,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研讨会召开,教育部部长陈小娅出席会议,就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强调把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纳入到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同年12月,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省市召开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座谈会,就如何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交流了经验,并围绕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教育部门在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重大工程中,优先考虑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就学需求,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同时,与团中央、全国妇联、关工委等部门一道,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教育网络。在国际社会通过的一系列重要决议、宣言和中国政府颁布的有关儿童发展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是本行动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一)研究研究的目标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详细调查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了解其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留守儿童学习的主客观因素,提出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建议及措施,并通过具体的实践尝试,探索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有效对策,从而激发留守儿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使留守儿童和其他非留守儿童一样,在学校健康成长。同时,通过参与行动研究,提升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师学会在实践中做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造成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原因,共同商讨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对策,制定行动实施计划,并付诸实践,在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循环过程中,不断调整计划,探寻改善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有效策略。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一是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全校留守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摸清现状,找准问题,使课题研究做到对症下药,提高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行动研究法。本着从全校留守学生教育的实际中发现问题,探索和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个案研究法。研究分析全校留守学生教育的个案,通过个案考察整体,寻求规律性的认识,并及时提炼、验证和反思。四是经验总结研究法。鼓励教师对全校留守学生教育研究中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概括和提炼,形成相应的理性认识。六、研究的原则1、科学性研究原则:留守儿童不良学习习惯的对策研究,是一项充满探索性和创新的研究工作,需要我们遵循科学教育的原则,使用科学的教育研究方法,去追寻,去探求。2、整体性原则:小学阶段是儿童各方面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课题研究中,必须有的放矢,加强调查研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作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3、针对性原则:留守儿童中有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异地工作、父母离异、寄养等各种不同的类型。因此,在研究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找准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渐进性原则:一个人的进步决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必须坚持渐进性原则,克服急于求成,一蹴而就的心理,对于留守学生每一点细微的进步,都要及时鼓励,大加赞赏坚信滴水终能穿石。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及过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社会、学校互相配合必不可少。通过以上调查与分析,真实地体现了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及学习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学习上出现的这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策略予以解决,必将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此,课题组成员对如何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展开行动研究。(一)提出问题1.问题的确定2014年9月,全体研究者参加了课题研究培训会。课题组组长为大家作了行动研究专题讲座,使大家对于行动研究的理念、过程与方法有了系统而正确的认识。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确定各课题组的研究问题。教师们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运用头脑风暴法,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遇到的困难或困惑一一罗列出来。先将所罗列的问题中有重复内容的问题进行合并,再将其中涉及范围太大、教师感到无力解决的问题排除,同时将其中过于具体,教师个人稍加努力即可解决的问题筛除,以缩小问题选择范围,最后,筛选出一个课题组成员们共同感兴趣的、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当前农村小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因此,项目行动研究小组决定以“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作为研究的主题。(二)分析问题课题组围绕研究问题,首先进行理论学习,了解该问题的相关理论,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其次,围绕具体问题展开调查研究(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了解该问题教师们以前是怎样应对的?效果如何?有什么不足?等等,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各自问题产生的原因。1.理论学习2014年10月,研究小组成员通过认真的查阅资料,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提高小组成员的理论水平。资料主要来源是中国期刊网,以及各地中小学教育网。通过学习,了解了有关留守儿童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目前我国其他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和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对留守儿童的界定。目前,在学术界和社会上普遍认可的对留守儿童的定义是: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守在户籍所在地,并由父母一方或他人代为监护的儿童。也有研究者认为,只有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而被留守在家中,由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照管的儿童。本研究实验的调查对象是本校范围内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而被留守在家里或在学校周围租房居住,由他人代为监护或自我监护的12周岁以下的农村儿童。2.开发调查工具2014年10月,行动研究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和组织下,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认真地学习,提高了小组成员的理论水平,有力地指导了本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小组依据本次调查的目标及要求,借鉴2004年教育部在本校进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时所用的调查问卷,以及本校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专门举行了多次研讨会,共同研制了调查工具。1、小学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调查问卷2、农村留守儿童闲暇时间利用情况调查问卷3.计划调查活动成功的调查必须有周密的调查活动计划,在调查前,行动研究小组成员依据行动研究的时间和任务要求,制定了详细周密的调研计划,保证调查的顺利实施。4.实施现场调查2014年11月,行动研究小组按照计划和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始了全面的调查。调查中具体采用统计、问卷调查、访谈、座谈和观察等方法。首先通过全校范围的摸底统计,确定学校留守儿童的数量和类型。然后对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这部分留守儿童和其临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其中的部分学生、临时监护人,以及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进行访谈和座谈,有针对性的对个别问题进行了解和补充。从而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以及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和对临时监护人的看法等情况。为避免社会或许对个别被调查者的倾向性影响,问卷做答采用无记名的方式。和留守儿童座谈时,把孩子领到办公室,一个或几个之间进行,谈话内容做到保密。和班主任、科任教师谈话,研究人员亲自上门,态度热情真诚,不影响人家的工作和休息,谈话结束后成员们都能作好笔录。5.调查结果与分析2014年11月,课题组成员对为期一个月的调查活动中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统计留守儿童的数量和类型,了解留守儿童学习现状,并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原因。(三)研拟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策略课题组成员根据对问题的分析,探寻提升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可能性对策,并制定了行动研究的计划。1.建立家校联系制度。2.鼓励教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3.建立结对帮扶制度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5.为留守儿童开设心理疏导通道6.建设留守儿童档案袋7.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四)实践尝试行动策略从2014年11月开始,我们全面进入到对策实施阶段,这是行动研究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在这一阶段,成员们尝试在实践中实施这些策略,注意观察策略实施后留守儿童的反应和变化情况,及时记录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和新感想,并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进入下一个行动过程。在行动过程中,我们多次召开研究人员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明确责任具体到人。采用各项工作由一人牵头,共同参与的方式各有分工,全面展开。1.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家校的密切配合能更准确地了解与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能更有效地增进留守儿童的转化效果。行动研究小组成员尝试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学校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经常取得联系首先,学校给留守儿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发放倡议书。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大部分留守儿童家长很少或没有和学校取得过任何联系,对学校工作了解甚少,往往产生很多误解。认为教师向家长反应学生在校的情况是告状。通过倡议书,希望提高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的思想认识,消除误解,积极地和学校配合,携手抓好留守儿童的工作。共发放倡议书66份,主要对象是留守儿童家长、临时监护人和村干部。春节刚过,大部分留守儿童家长因为春播,还暂时没有外出打工。我们就抓住这个良机,让每个研究人员拿上倡议书包片分头发放,并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解释发放倡议书的目的和意图,争取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倡议书发放完后,又召集研究人员开会,把在散发倡议书的过程中所看到想到的情况及问题一一列举出来,针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刻地分析。根据大家的汇报,大多数留守儿童的家长还是比较支持的,态度还是热情的,有一位留守儿童家长告诉研究人员说:“你们的倡议书让我明白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使我消除了很多误解。原先我只认为孩子的学习都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做好孩子生活上的后盾就行了。现在请你们放心,我一定要和学校积极配合,在外面多和班主任电话联系,多了解孩子的情况,共同教育好孩子。”但是还有少数留过儿童的家长态度还不是那么热情,认识不到位,不愿和我们配合,对我们的行动持冷漠的态度。例如,有一位留守儿童的家长当研究人员拿着倡议书走进家门的时候,连一个招呼都不打就开口便问:“你们老师找上门来是不是我家的孩子又犯什么错误了?”当时这位研究人员感到很尴尬,主动地解释说:“我不是来告状的,是散发倡议书的。希望咱们之间密切配合共同抓好孩子的教育工作。”他气呼呼地说:“发个倡议书顶屁用,孩子交给你们学校,就由你们学校负责教育好就行了,家长能起啥作用,如果家长能教好,我们就不往学校里打发了。”面对如此的问题和困惑,有一小部分研究人员泄气了,认为我们图了个啥,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何必没事找事,自己给自己添麻烦。通过散发倡议书又引出了一连串的新问题,家长的不支持、研究人员的泄气等等。我们又针对家长不支持、教师因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做留守儿童的工作,放弃课题研究是不是做好本职工作又进行了学习和讨论。通过再次的学习、讨论和分析,认为家长不支持的原因或许是家长的文化水平太低,导致观念落后、人情淡薄,认识不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这是情有可原的。而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一名研究型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包括的范围太广了,做好课题研究,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都属于本职工作的范畴。如果放弃,能说是做好了本职工作吗?在大家的帮助下,几位泄了气的研究人员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重新振作了起来。最后决定让这几位重新振作起来的研究人员再次找上门去做工作。通过研究人员反复地做工作,总算使所有留守儿童的家长认识明确了。前面谈到的那位家长后悔地对研究人员说:“老师,真对不起你们,是我错了,我不该给你们耍态度。由于自己读得书少,不懂教育,就连人情味好象变得那么淡薄,很危险,我几乎断送了我孩子的前程。现在我一定和学校多配合,共同把我的孩子教育好,再别让孩子赴我的后尘。”倡议书发放后,我们又在留守儿童或临时监护人及社会上做了调查,反应良好。截止目前,留守儿童家长中途探情回家时,主动来学校了解孩子情况的就有35人次,临时监护人主动找上学校来沟通的有40人次,大多数是来咨询如何管教孩子的方法的。写发倡议书这一行动虽然一开始受到了很大的阻力,但是最终还是得到了留守儿童家长的认可,得到社会、家长、临时监护人的共同支持,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最近学校又向全体在校学生发出倡议,利用庆“六·一”儿童节的机会,让学生人人献出一份爱,共同关注留守儿童。倡议书发出后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响应和行动起来,有的送一支铅笔、有的送一本笔记本、学习好一点的学生自愿提出给留守儿童作辅导、有的学生主动提出和留守儿童交朋友,就连一年级的小学生也能主动捐出一角或两角钱。从这些行动中充分说明大多数学生都愿伸出热情的双手,愿为留守儿童献出一份真挚的爱。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不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反而还讽刺挖苦留守儿童,说什么:“你们留守儿童真伟大,成了学校人人关心的宝贝蛋。我真羡慕,也想加入到你们的行列。”留守儿童听到这些讽剌的话语之后,心里更加难受,的确是雪里加霜,有些还在暗地里落泪了。我们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了这些现象之后,马上和有问题学生的班主任取得联系,要求对该生进行批评教育,然后又利用放学集会的时间向全体学生介绍留守儿童的苦衷,并再次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关爱留守儿童。与个别心理打击较重的留守儿童谈心,进行心理疏导,直到消除心理障碍。通过我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最后使全校师生都明确地认识到关注留守儿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而留守儿童也从中感受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有一位留守儿童在升旗仪式的献词中激动地说:“成为留守儿童并非我们所愿,是家境所迫。当我们深感自卑的时候,是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给了我们勇气,使我们感受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今天我站在国旗下代表所有的留守儿童宣誓:克服困难,刻苦学习,和大家一起共享祖国的蓝天。”由此,我们看出无论任何一种活动,不管它的规模大小,只要有召呼力,人人参与,激活心灵,产生一种新的认识,这种活动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活动。其次,利用电话便利、快捷之优势,规定家长在正常情况下一周要和孩子联系一次,每两周和班主任或科任教师联系一次。这一规定的目的就是让家长把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无论您在生产岗位上的责任多么重大、无论您的工作多么复杂、多么富于创作性,您都要记住:在您的家里,还有更重要、更繁杂、更细致的工作等着您,那就是教育孩子。”这一规定出台后,我们就抓住家长过春节还未离家的良机,开学初就召开了家长座谈会。首先在家长会上向全体留守儿童家长做了详细的说明,又在全体教师会议上,特别对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作了具体的要求,要求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和留守儿童家长经常保持密切的配合。据统计:家长和孩子的联系保持正常,家长和教师的联系截止目前已达到二百多人次,特别在中期考试前后联系电话频频不断,都在了解留守儿童的中期考试情况。这些措施实施后,研究人员进一步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了解实施效果。调查发现:第一,留守儿童家长都能把关注孩子的成长放在第一位;第二,班主任及科任教师能把留守儿童的工作当作首要工作来抓;第三,留守儿童的情绪大有好转,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例如,一年级一位留守儿童每天哭丧着脸,同学们谁都不敢惹,一惹就哭。作业拖落交不上时就连老师都不敢轻易过问,一过问就哭。老师左右为难,不抓不过问,学习会一直下降,一过问他就哭。班主任最后通过调查和谈心,才知道他的父母均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一个年过七旬的奶奶来照顾他,因为家里没有电话,父母从来没有给他们祖孙俩打过电话,孩子是想父母了。过分的“亲情饥渴”给孩子心理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每天除了惦记父母之外还有什么心思学习呢?班主任得知此事后,想尽了一切办法才和他的父母取得了联系,要求家长每周给孩子打两次电话,都打到班主任的手机上,班主任再转给这位留守儿童。有时班主任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把电话打过去让他们聊一会儿。通过这么做,他的情绪大有好转,孩子有了乐趣,学习积极性也有所提高,学习也进步了。(2)利用节假日召开家长会或家访沟通因为春节外出务工人员基本上都回家过年来了。我们抓住这个良好的返乡之机,开展这项工作。2014年12月18日,我们组织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前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共164人,其中留守儿童的家长没有缺席一人。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统一认识,更新观念,传授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动员家长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特别对留守儿童的家长作了进一步的强调,给他们讲解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劝告他们不要因为只图眼前的利益,而放弃孩子的前程。这次家长会开得很成功,家长们畅说语言,各抒已见,献言献策,最后形成了一种共识:“再穷不能穷孩子”、“钱可丢对孩子的关爱不可丢”。懂得了一个道理:“家长对孩子最大的贡献是关注孩子的成长与教育,家长对孩子最大的财富是帮助孩子成才”。这次家长会更新了家长及临时监护人的教育理念。及时向他们传授了科学的家教知识和方法,让他们确实承担起教育和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会后所有家长都翻看了自己孩子的档案袋,并向学校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要求。2.鼓励教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留守儿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往往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需要教师特别的关照。开始,有些教师不理解。作为教师,本质工作就是搞好教育教学。如果放弃各个班级数量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的工作,你的付出或许是一种徒劳。通过研究人员苦口婆心、联系实际、面面俱到的说服教育,老师们豁然开朗,对行动研究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抓好留守儿童的工作迫在眉睫。接着大家对留守儿童在校的具体表现作了交流和探讨,通过大家的献言献策,最后形成了共识,大家一致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拉近与留守儿童的心理距离,主动了解留守儿童方方面面的困惑,献给留守儿童一颗慈母心。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辅导、课余时间多交流、平时多观察、遇到困难多帮助、发现问题早解决,做好留守儿童的贴心人。(2)提供机会,创设机会让留守儿童去表现,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教师尽可能的利用班队活动多举办一些“故事演讲会”、“诗歌朗诵会”、“文艺联欢会”等活动。不但要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而且要有目的的让留守儿童当节目主持人。这样才能让留守儿童通过这些平台的展示,提升他们的乐趣。(3)教师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课外辅导。根据调查结果统计,80%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居偏低的位置,存在着不少困难。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的讲授理解不透彻,作业分析理解不到位,完成时有一定的困难。这时,教师就多给他们吃点“偏食”,利用课间、中午、放学后等课余时间多辅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做了一段时间后,效果非常明显。研究人员严涛在进行反馈调查时,三年级的一位留守儿童说:“我以前作业总是拖落,不能按时上交,甚至不交作业的现象经常出现。原因是课堂上我不能静下心来学习,一节课下来,我总是一知半解,作业交不上,天天挨批评。现在回想起来觉得真丢人。自从老师每天对我进行辅导后,我觉得实在对不住老师,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听讲、专心学习。”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乐园,只要教师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良机,特别是留守儿童才能健康成长,愉快的学习。研究小组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教师的积极配合下为留守儿童的快乐生活创设了不少条件。(1)充分利用学校举办的大型庆“六.一”文艺晚会,外出登台展示的良机,各位班主任极力鼓动留守儿童积极参与节目的演出。这次庆“六.一”文艺晚会上,参加演出的留守儿童有48名,占总数的63%。(2)鼓励留守儿童根据自己的爱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兴趣活动小组”。鼓励留守儿童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为留守儿童开设心理疏导通道心理健康教育影响着每一位留守儿童的生活态度、学习习惯、人际交往、社会适应等。随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不断升温,越来越引起了学校、家庭、社会的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为维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对留守儿童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困扰,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心理辅导的措施首先、校园内设立了“心语室”。让留守儿童把在学习、生活、交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或困惑通过投诉信箱的方式倾诉出来。同时定期发给班级“心理预约卡”,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填写,并投寄到信箱。由学校心理辅导员负责开锁查阅整理,并做好记录,通过当面疏导、书信交流、校园广播、黑板墙报、集会等方式进行排忧解难,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在具体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研究人员首先坚持做到多做正面的引导。在宣传中尽量避免用到“心理疾病、心理问题”等词汇,而是多做正面解释,比如说,面临某个问题应该如何应对等等,让孩子们觉得你就是指导他们生活的好老师,而不是解决他们心理问题的心理老师。给学生讲明心理咨询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能够对心理咨询有一个比较清楚全面的认识,从而使其走出对心理咨询的误解,正确认识和看待心理咨询。同时,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比如说组织学生观看心理咨询的图片或收看从网上下载的心理咨询的视频等。通过这些活生生的心理咨询案例,让学生对心理咨询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心里接受心理咨询,认为心理咨询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另外,积极宣传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主要介绍心理咨询室的值班教师情况、心理咨询室的布置情况、心理咨询室的开放时间和所在地点,让学生对心理咨询室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消除对心理咨询室的陌生感和神秘感。其次,摸清学生的心理状况。学校的心理咨询不能等同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因此不能只是等待学生自己来主动进行心理咨询,作为教师,还应该主动地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可以用开放式的问卷,了解学生真正存在的心理问题,之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到对症下药。并以此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在开展心理工作这一过程中,研究人员感觉到自己的工作很被动。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咨询室本身是一件好事。可我们学校大部分的留守儿童有问题不愿意走进心理咨询室,在他们的认识中走进那里肯定就是心理异常的,很丢人的,会因此受到他人的嘲笑。于是我主动去找学生,其他同学见心理辅导老师找某同学,就会起哄说“某某,你有心理问题啊!老师都找你了。”天啊!我害怕了,这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啊。我非但没有帮到他,还给他带来了麻烦,这是我不愿意看见的。我们应该想尽一切办法消除这种现象,给予“留守儿童”这群特殊的孩子一种特殊的保护。对于这种现象,学校领导和课题组长特别重视,利用课余时间专门召开心理辅导研讨会,全校教师积极献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第一,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知识。心理健康咨询在开展之后,要及时地报道。报道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可以通过定期制作黑板报或者墙报来宣传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提出解决之道;举出一些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知道怎么自己去进行调节。同时,推荐一些心理健康咨询的文章,通过师生的阅读,让每个人都能够进行心理自助,即自己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当然,在报道案例的时候,一定要隐去前来咨询的学生的个人隐私性的信息,体现心理辅导教师的职业道德,也让学生觉得自己的隐私得到了保护。第二,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一是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把个别留守儿童的心理信息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与班主任一起辅导学生,让班主任在班会课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二是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组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及临时监护人逐步认识到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家长及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通过调查、分析、整改,我校心理辅导工作进展顺利,效果显著在心理辅导的整个过程中,研究人员始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及时发展自己在学习、生活、成长中的心理问题,学会矫治和调节心理偏差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积极健康的情绪,从而促进学生个性良好发展。正是在“引导投诉——个别疏导——跟踪反思——调整改进——经验总结”的辅导模式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活动,直接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并在体验中获得自我发展。5.建设留守儿童档案袋。学校为每个留守儿童设立了个人档案袋,由专人负责保管,装入的内容经本人同意签字后方可装入。装入的内容如下:(1)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2)家长的姓名,联系电话,在何地务工。(3)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优秀作品、考试试卷,在校转变的各种情况记录等等。通过各种对策的实施,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变化。大部分留儿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课成绩有所明显的提高。(五)反馈与评价。“做”得怎样,还要反馈、评价和修正。这个环节是和实践尝试行动策略阶段融合在一起的。在行动实施的过程中,随时对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观察,及时了解当事人的反应和变化,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计划,进行新的行动。(六)总结这一阶段是把整个行动研究的过程和收获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不断地有新的发现和感受,对问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其用论文、案例、反思日记、研究随想等形式表达或展示出来。课题组的每个成员在行动研究过程中,均有不同的收获和感受,他们坚持写反思日记,还从个案研究当中提取案例,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撰写了论文。五、研究成果通过整整一年的行动研究,课题组成员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取得了一定的收获。(一)实践成果1.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提高了。通过我们的对策实施与研究,我校低段留守儿童中84.5%的孩子程度不同的都有了变化,学习习惯改变了,学业成绩提升了。2.留守儿童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在措施未实施之前,80%左右的留守儿童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爱学也不会学,总觉得对学习不感兴趣。自措施实施以后,他们在研究人员、教师及学生、临时监护人的帮助指导下,他们明确了认识,慢慢地找到了如何学习的方法,养成了课前预习,课中专心听讲,认真思考,勇于质疑,课后复习,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3.教师的科研水平得到了提高。在没有参加课题研究之前,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做为一名教师教好自己的书就行了,至于科研,总觉得很遥远。自从参加了本次的课题研究后,才懂得了如何做研究,也感受到了做研究的乐趣。首先,学会了提出问题。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问题急需我们去研究、去解决,就是不会找问题,把问题提不出来。通过这次实践研究我们真正学习了如何提炼问题,如何介定问题。其次,学会了查找问题根源的方法。当问题提出之后,就要查找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调查、问卷、座谈、访谈等多种方法弄清原因之后,才能对症下药,采取科学有效的对策。这个环节相当重要,如果把造成问题的原因找不准确,下面对策的实施与研究全是一种徒劳。第三,学会了做行动研究。当弄清了造成问题的原因之后,相应的要制定出一些对策。按照“研究计划——对策实施——全面观察——调整计划——再度实施”的不断循环的模式进行研究。做到观察要勤,研究要深,不怕麻烦,认真分析,持之以恒,才能有成果,否则,只会半途而废。第四,还学会了如何撰写论文、个案及个案研究方法,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本次课题研究,成员们围绕课题内容,撰写了个案研究和案例(陈亮撰写了案例《孩子,老师的目光不会越过你》,杜丽撰写了案例《每天努力赢自己一把》,严涛撰写了案例《母亲的眼泪》,陈守芹撰写了案例《“特别行动”》,严涛、陈守芹共同撰写了《用爱温暖留守学生的心灵》教育案例与案例分析,陈守芹撰写了《教育有时需要一份不动声色的智慧》教育案例与分析,共计7篇,其中《用爱温暖留守学生的心灵》德育案例与案例分析,《教育有时需要一份不动声色的智慧》教育案例与分析两篇获国家级奖励并发表)、论文(严涛撰写了课题论文《农村留守儿童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陈亮撰写了课题论文《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培养》,陈守芹撰写了课题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杜丽撰写了课题论文《浅谈如何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共计4篇),及大量的辅导记录及活动记录。4.给临时监护人传授了如何监护留守儿童的方法,帮助他们更新了教育、监护留守儿童的观念。起初,临时监护人只知道给孩子吃饱穿暖,不要发生任何意外就行了。根本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及在校的表现。不懂科学、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和研究人员的交流,更新了他们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理念。千方百计学到了如何教育孩子的科学有效的方法。有助于留守儿童的正常发展。(二)理论成果1.掌握了留守儿童的数量和主要类型,并了解了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和问题。2.分析出了造成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低的主客观因素3.探索出了提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学业成绩的有效对策(1)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实践证明,家校的密切配合能更准确地了解与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能更有效地增进留守儿童的转化效果,尤其对一部分由于监护人监管不力或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导致学业不良的留守儿童来说,这项措施十分有效。具体的做法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学校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经常取得联系;二是利用节假日召开家长会或家访沟通;三是举办临时监护人培训班。在实际的行动过程中,应该做到各项工作的开展要细致,循序渐进。例如,家校联系制度的确立,其目的是希望家长能更多的关心和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能与学校保持经常的沟通和联系,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这项工作的具体实施,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但是,长期以来,留守儿童的家长对教师家访或与家长电话联系存在误解,认为老师给孩子家长打电话或家访,一定是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误或表现不好。另外,许多留守儿童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他们只负责给孩子吃饱穿暖,提供上学的费用,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这些观念上的误解,对研究人员具体开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
本文档为【农村小学低段留守儿童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材料汇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