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心理亚健康对大学生的影响

2017-06-08 6页 doc 11KB 86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8835

暂无简介

举报
心理亚健康对大学生的影响心理亚健康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有赖于教育去培养,所以尽快造就大批专门人才,培养更多的具有代写教育论文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劳动后备队伍,就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高校关注的中心课题。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亚健康; 心理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环境中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社会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亚健康对大学生的影响
心理亚健康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 “21世纪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有赖于教育去培养,所以尽快造就大批专门人才,培养更多的具有代写教育论文良好心理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的劳动后备队伍,就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高校关注的中心课题。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亚健康; 心理亚健康状态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心理状态,它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环境中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社会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 1.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当代大学生思想现总的来说比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大量研究及统计表明: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上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有的甚至比较严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以下特点。 1.1精神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据北京16所大学调查[1], 从1978~1988年10年间,因精神疾病休学的比例有所增加,1982年以前均在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0%以下,1982年以后每年均达40%左右,北京邮电学院医院的统计显示,该校精神病、神经症和其它心理障碍的发病率从1980年的1.3‰上升到1986年的40.3‰。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统计,精神疾病患者占大学生咨询人数的60%。 1.2 精神疾病成为休学、退学、死亡的主要原因  据北京16所大学调查,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总的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清华大学的调查表明,该校因患精神疾病休学、死亡的人数分别占总的休学、死亡人数的51.3%和50%;浙江大学1979~1987年间,休学、退学、死亡的原因中,精神衰弱、精神病占28.0%。1983年以来,精神疾病已由大学生休学、退学病因的第二位变为第一位。 1.3 神经症是主要的精神疾病,而重性精神病的危害极大  北京16所高校调查中,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中,精神症患者分别占76.1%和54.8%;清华大学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中,神经症者占75.68%。而神经症中又以神经衰弱为主。因神经症而休学、退学的不仅有,而且更多的则仍在继续学习,然而他们的学习效率、生活情绪、社会适应能力已受到严重影响。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虽不高,但后果严重。北京16所院校中,因精神疾病退学的病例中,重性精神病占45.2%;因病死亡的17例中,有9例均为患重性精神病自杀(6例为精神分裂症,3例为躁郁症);清华大学退学和死亡的学生7人(其中5例自杀致死),占学生死亡总数的33.3%。 2.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较为复杂,这里仅从压力、抗压能力、心理调控能力、教育方式的西化、社会转型和观念变化、本体意识的严重削弱六个层面来造成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原因。 2.1 压力  压力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超越学生承受能力的压力,如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学习压力、生活压力以及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大学生不堪重负,便陷入苦恼和压抑状态;二是几乎没有任何压力,其实质是没有具体的追求目标,虚以度日,得过且过。没有压力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就感觉不到生活的乐趣,更体会不到拼搏、竞争的意义,便陷入了一种莫名的恐慌和无聊、空虚、茫然的状态。 2.2 抗压能力  当代大学生身上各种压力并没有比以前增加多少,可为什么却有将近70%的大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呢?原因在于抗压能力逐步的减弱,在于大学生身上的压力与抗压能力之间出现的“剪刀差”日益扩大的趋势。这具体表现为弘毅精神的失落。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而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宏毅精神几乎无迹可寻。大学生习惯了一帆风顺的生活,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挫折无所适从,束手无策。这是导致心理亚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心理调控能力  这里主要指大学生的情感控制能力。欧洲人文主义盛行时,有一个“微型宇宙”的观念,说人的思想或心理或大脑由三部分组成:即物质灵魂———主控本能,情感灵魂———主管情感系统,理智灵魂———主司理性、思辩、智力等。认为任何一部分过分或欠缺都是不利于身心健康、语言健康与行为健康的。而当代大学生一般处于情感冲动的阶段,缺乏足够的理性思考,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容易走向极端,物质灵魂、情感灵魂、理智灵魂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这也是导致心理亚健康的一个主要原因。 2.4 教育及教育方式的西化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属于加压型,即以压力来加工、培养人才。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强调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加以适度的压力,这种加压型教育方式培养出来的正是抗压型人才[2]。而西方教育方式属于表扬型,崇尚肯定成绩、肯定优点,这种教育方式往往能给人以强烈的信心,但却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问题,削弱了一个人的抗压能力。这种教育方式目前并不适应我国的国情。 2.5 社会转型,观念变化  当今社会处在转型期,各种观念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观念上的冲击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处于矛盾、迷茫之中,从而找不到一个固定的追求目标。这些也导致了心理亚健康的产生。 2.6 本体意识的严重削弱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等高科技手段被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人在不可预知的社会生活中显得势单力薄,本体意识被严重削弱,自我成就感日益降低,这些使人处于一种巨大的心理失衡之中。 3. 心理亚健康对大学生的影响 心理亚健康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以及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如下。 3.1 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这是心理亚健康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一是心理上的影响。心理亚健康像一把钝刀,一点一滴的切割着大学生的心灵,使他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变得悲观、失望、消沉。伴随着心理亚健康而产生的悲愤、恐惧、焦虑、忧愁、痛苦等消极情绪如果反复出现,就会引起长期或过度的精神紧张,带来许多不良的心理症状,如惊恐万状、坐立不安、不思饮食、失眠、语言障碍、精神混乱、易激怒、逃避或产生攻击性行为等。久而久之,可能会产生心理疾病,如焦虑症、恐惧症、疑病症、强迫症和抑郁症等。二是生理上的影响。心理亚健康本身不是一种疾病,但却最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首先使人的心理上不平衡,进而使人的生理上产生各种病变。伴随心理亚健康而产生的各种消极情绪如果反复出现,则会导致神经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血压持续升高等现象,并转变为某些器官、系统的疾病。三是生命安全的影响。当心理亚健康严重到了一定的程度会产生两种极端 的倾向,一种是伤害自己,即产生自虐或自杀的意图,并付诸实施;另一种是伤害他人,即产生攻击他人、伤害他人的念头。这些对大学生的人身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3.2 对学习、生活的影响  在学习上,心理不健康使学生陷入各种不良情绪中,变得没有信心,并伴有失眠、健忘、头痛等症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耽误了学习,耽误了自我发展。在生活上,心理亚健康使大学生变得敏感、多疑、浮躁甚至富有攻击性,周围缺少知心朋友,与同学相处不好,闹矛盾,易发脾气,在生活上陷入混乱状态。 3.3 对教学秩序的影响  心理亚健康对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部分大学生由于严重的心理疾病无法继续学习,或退学接受治疗,或走向极端,制造自杀或伤害他人的事端,对正常教学秩序冲击很大。另外,有的大学生虽然陷入心理亚健康程度较浅,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还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使他们无法专心学习,这对教学秩序带来一定的冲击。 3.4 对未来发展的影响  在校的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的对待心理亚健康,无法摆脱心理亚健康的困扰,那么,一旦进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随着社会压力的加剧及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心理亚健康对他们的影响会更深。 4.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开辟各种渠道,运用各种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建设。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以维护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4.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  心理健康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实践证明,许多学校开设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通过课堂教学,向广大学生系统的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这是任何其它形式的教育都取代不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必须坚持“一门为主,多门为辅”的原则,科学的课程体系[3]。一是开设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全面系统的讲授心理健康知识;二是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把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以实现目标整合之功效;三是开设若干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如人格心理学,交往心理学,成才心理学,创造心理学等。选修课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回答学生面临的心理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心理调试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2培养专业师资队伍  学校应尽快建立和不断完善一支由医务工作者、心理专业人员、学生工作者和德育教师为主参加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这是一支特殊的队伍,需要专门的。我国心理治疗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刚刚起步,缺乏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面对新世纪素质教育提出的目标,学校从事心理教育的人员,尤其是站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以及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方法,重新塑造自己,使教学过程尽可能的成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模拟过程。 4.3开展必要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咨询活动  心理咨询是增强心理健康,防治心理疾病的重要措施,是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心理咨询主要目的是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它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学生,服务方式形式多样,通过个别面谈,排解学生成长中的困惑与烦恼;通过心理测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团体咨询,改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心理治疗,缓解或消除心理疾病的症状。它能涉及的领域几乎包括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实践证明,心理咨询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的有效途径。 4.4正确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新世纪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尤其是高科技网络风靡校园,上网的人数越来越多,为校园平添了一抹亮色,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电脑和校园网络这些现代教育技术,开辟一条新的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中南大学在2002年5月建立了“中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在线网站”,在网站中,设立了心理谈心室,由有的心理咨询工作者主持,欢迎广大学生咨询,随时宣泄苦闷,获取帮助,也欢迎大学生们在“谈心室”里相互交流各自适应大学生活、克服心理障碍的经验和体会,相互促进良好素质的培养。这一领域可以开发利用研究的天地十分广阔,如果能开发一些心理游戏软件,能在娱乐的同时获取心理帮助则更好。 4.5创设良好的校园精神氛围  校园精神氛围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开展丰富多采的校园文化生活,让大学生尽情的施展才华,增强竞争意识,奋发进取,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林泰.大学德育新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2]王希俊.新时期大学生管理[M].http://www.51lunwen.com/education/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3]杨贤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构思与实施[J].教育导刊,1998(2).
/
本文档为【心理亚健康对大学生的影响】,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