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微电影剧本创作研究

2017-06-08 5页 doc 11KB 57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1191

暂无简介

举报
微电影剧本创作研究微电影剧本创作研究 微电影及剧本概述  关于微电影  从一个新生事物孕育、发展的本质分析,微电影的产生来源于以青年人为受众主体的广泛意愿和强烈呼唤;移动、交互式无线宽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微电影成为一种崭新的、受到广泛追捧的视听表达方式和文化形态给予了技术上的支持。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一方面,随着 WI-FI 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无线上网功能的不断强大以及 iphone4 智能手机等多种移动视频接收终端的诞生,为微电影形成广泛的受众群和较高质量的收视效果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在电影院观看的传统电影,无论是剧情节奏、景别选择、镜...
微电影剧本创作研究
微电影剧本创作研究 微电影及剧本概述  关于微电影  从一个新生事物孕育、发展的本质分析,微电影的产生来源于以青年人为受众主体的广泛意愿和强烈呼唤;移动、交互式无线宽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微电影成为一种崭新的、受到广泛追捧的视听表达方式和文化形态给予了技术上的支持。特别应当指出的是,一方面,随着 WI-FI 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无线上网功能的不断强大以及 iphone4 智能手机等多种移动视频接收终端的诞生,为微电影形成广泛的受众群和较高质量的收视效果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在电影院观看的传统电影,无论是剧情节奏、景别选择、镜头运用、故事时长等诸多创作理念与方法都有不适应在新媒体平台来展示和表现的问题,在电影艺术创新的需求下,更在技术实现能力的托举下,“微电影”概念油然而生。 1.微电影的涵义 目前,学术界对“微电影”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百度百科曾经为微电影做过一段狭义的描述:“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视频短剧,它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现实版的微电影风格多侧重表现:青年励志、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类型。”在导师的指导帮助下,结合专业学习和论文撰写准备,笔者也对微电影的定义和内涵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我认为,微电影是以“微时”为前提,具有独立艺术特征和表现方式的新的电影艺术形态。它与电影有明显的传承关系,但也具有独特的内涵;它使节奏慢、曲高和寡且传播单项度高的电影艺术,演化成为主体多元且具有互动体验、广告植入功能的新的影视艺术表现形式;它投资少、制作周期短,进入门槛低,也使普通受众参与创作成为可能。综上所述,微电影既是传统电影在新媒体上的延续,也是商业广告运用的新模式,更是电影在自身艺术形态转变中的新创造。 2.剧本创作对微电影发展的作用 悉德·菲尔德说:“一个电影导演可能用一部很好的剧本拍出一部很糟糕的影片,但他绝对不可能用一部很糟糕的剧本拍出一部很好的影片。”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也曾深刻地指出“剧本是打造影视精品的基础。对影视作品来说,剧本是源头、是根本,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等,都首先来自剧本的创意,必须高度重视剧本创作,为二度创作打下坚实基础。”一部微电影固然是由编剧、导演、演员、摄影等诸多工种共同合作完成的。但是,应当看到微电影剧本的创作活动,是作品创作过程中“第一人”完成的“第一环节”。作为“第一人”的编剧是第一个接触生活素材的人,是他最先从生活中获得冲动、启示、灵感和思想;是他对素材去粗取精加工提炼,在确定片子特定题材的基础上,形成与主题相对应的内容与风格,而后构思出人物、情节,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故事格局。理性分析和大量实践运用都充分证明,没有好的剧本垫底就没有好的影视作品。也曾有人错误的认为微电影时长短、镜头少、故事线索单一,剧本创作的份量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实则不然,深入分析使我们看到,正是由于微电影的上述特征,使它对剧本创作中剧情节奏、冲突设置、人物个性、景别选择、镜头运用等诸多要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剧本对作品的整体呈现依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微电影剧本创作发展进程与形态变化  1.微电影剧本创作发展进程 微剧本创作的演化总是浸透在微电影井喷式发展过程中的,深入了解微剧本需要从分析微电影孕育过程开始。 年是微电影初具雏形的一年。现代主义电影文化的消解,后现代电影艺术淡化文艺原创性情绪的顽强表达,使微电影一开始就力求转为戏仿、拼贴,以创造机会吸引眼球,形成对原始文本的新意。胡戈创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利用《无极》的视频素材对原作进行了颠覆和解构。由于这部作品直接“借用”了电影《无极》的画面,缺少影片拍摄环节,没有独立完成整个视频的创作。因此,它与真正原创的“微电影”尚有一定距离。但是,这种网络短片形式极大地激发了草根创作者的创作热情,《中国队勇闯世界杯》等“恶搞”风格的视频短片流行开来。时间不长,网友们已经不能满足对现成电影的改编,“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终于成为广大网民的共识,从扛摄像机的专业人士到民间电影爱好者,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不余遗力的用“帧”表达情绪、撰写故事,大批原创网络视频短剧开始盛行。分析微电影的启蒙过程使我们看到,微电影的呼之欲出源于受众对视频短片的需求,但初始阶段的创作与表演却还是盲目的、粗浅的,甚至是原来电影创作的简单化处理。 随着体验经济和眼球经济不断被大众接受,商家在推广产品时则更加注重视频影像的创意性。此时,草根精神的创造力和商家的推介需求有机的结合起来,“微电影”借助广告需求被不断放大,概念也逐渐清晰起来。2010 年底,中影集团策划的“11 度青春系列”之《老男孩》一夜走红之后,这种具有“三微”特征的视频短剧再度掀起高潮。商家也逐渐发现这种表现形式有受众广、传播快、投入少的优势。凯迪莱克公司随即在2010 年底、2011 年初率先推出了两部商业植入性微电影《一触即发》和《66 号公路》视频大片引起轰动,“微电影”这个的概念也由此得到广泛认可。2011 年微电影的发展呈现一片繁荣。随着网络受众的年轻化,创作围绕青年人的情感状态、生活体验而展开,“青春系列”继《老男孩》之后又推出了《赢家》、《父亲》两部力作;校园情感剧《青春期》也紧跟其后。与此同时,众多明星也开始加入微电影创作,徐峥的《一部佳作的诞生》、姜文的《看球记》、彭浩翔的《四夜奇谭》,以及由姚明参演的《2012 新春群星大联欢》等也给微电影创作注入了活力。微电影需求的迅速膨胀也促进了微电影类型和创作群体的多元化。在类型上,除了网友自发创作的幽默搞笑、时尚潮流类微剧和企业定制式商业植入型微剧外,又出现了《爱与梦同行》、《愿望》等公益类和城市类微电影作品。在创作群体上,也由个人或小群体创作逐步拓展为视频网站与媒体公司、企业与专业团队共同创作等多种合作形式。微电影发展的井喷状态虽然来得突然,但也在预期之中。这一阶段的微剧创作虽然还存在着理论积累不够、人才匮乏、拍摄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存在着作品粗制滥造,急于出片占领市场的消极商业利益导向,以及创作者急于出新的不良心态。但也不能一叶障目,广大创作者围绕微电影剧本创作所作出的艰苦努力与实践探索无疑是主流。这一阶段的工作是开拓性的,必将对微剧创作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应当 承认,微剧创作还处在初步实践的阶段,虽然表现的热度很高,但仍然不够成熟。到 年底,社会各界对微电影的关注不再仅仅停留在创作群体和创作类型上,而是把重点更多的放在微电影的创作题材、内容以及创作人才的培养上。2011 年新浪为别克定制的“向前的理由@别克”微剧本大赛;起点文学网和“芭乐”共同主办的“我要写剧本――新媒体影视剧剧本征集大赛”;以及 日召开的中国首届华语大学生微电影大赛都设立了微剧本创作最佳编剧奖,对提升微剧本创作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012 年,华影盛视更是启动了“品牌定制微任务系统”商业模式,联合国内 20家知名企业共同设置了总规模超过 1000万元的微电影基金来鼓励微电影剧本创作,并通过比赛来筛选有潜质的编剧做系统定向培养。由此来看,这一阶段的创作活动逐步回归理性,人们从创作初期的燥动和创作数量大、质量低的现实中逐步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因而,以提高微电影创作质量为目的,追求精品、探寻规律、培养人才、寻求团队商业运行模式已经成为微电影创新发展的主流。 2.外在因素对微剧创作的影响 (1)受众的娱乐化、大众化狂欢倾向,已惯常成为微电影创作的重要表现载体。 在电影剧本所表达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建立非必然联系,进而突显能指与所指搭配的任意性与差异性,使所指脱离即定能指的依附,从而扰乱固化的中心思想,是后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理念。因此,热衷于追逐大众口味与俗文化的各种神奇、怪异、新颖、极端的画面和镜头,必定会以其刺激性强、商业回报率高而相继登台亮相。这种以娱乐性为中心,以心理、生理满足的感官享受为目的的创作导向上的张扬,已经成为当代影视美学所无法回避的命题,而这种后现代影视文化的印记也集中地反映在微电影受众的需求上。 微电影剧本创作的发展瓶颈 ........................16-18  微电影创作个性特征 ..............................................18-21  主题展现更具寓意 ........................................18-19  叙事以情节为主、以人物刻画为辅 .......................19  人物关系简单,故事脉络既跳跃又清晰 ......................19  ......................................................................... 微电影剧本创作技巧 ..................................................21-28  ...........................................21-23  .........................................23-24  .......................................................................... 微电影剧本创作及发展状态虽然还尚存一些问题,但从总体上看发展还是迅速、有序、健康的。一方面,微剧创作在微电影爆发式需求的牵引下,呈现出大文化背景支撑与受众需求旺盛一致;创作实践与理论研究互动;专业与业余创作并行的生动局面,这是非常难得、可喜的,应当给与充分肯定。另一方面,由于微电影艺术形式刚刚建立,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以网络为核心的市场化管理运营模式正在完善之中,作者在急于“出新”的心态下虽然创作出了数量众多的微剧作品,但题材广泛度低、作品质量不高、精品力作少,商业运营及版权保护跟不上的问题还相当突出。这些现实问题虽然是微剧创作发展中的问题,但也必须引起文化管理部门、行业同仁以及广大理论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并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认真地加以解决。 [1]汪流.电影编剧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5. [2]陆军.编剧理论与技法[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2. [3][美]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M].鲍玉珩/钟大丰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6. [4][英]威廉·亚却.剧作法[M].吴钧燮/聂文杞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3. [5][美]赫尔曼.新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7]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M].学林出版社,2003,5. [8]金丹元.影视美学[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12. [9][英]费瑟斯通.消费社会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0]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5.
/
本文档为【微电影剧本创作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