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结题报告

2017-06-11 14页 doc 22KB 19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68456

暂无简介

举报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结题报告《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主要内容: 本课题旨在有效地探索新课程下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理论,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改善传统的教育评价理论体系;寻求发展性评价的理论机制,丰富教育的综合素质评价理论。 本课题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 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提倡教师应当关心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高度重视学科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意义和作用;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容,享受作为...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综合素质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主要内容: 本课题旨在有效地探索新课程下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理论,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改善传统的教育评价理论体系;寻求发展性评价的理论机制,丰富教育的综合素质评价理论。 本课题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 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提倡教师应当关心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高度重视学科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意义和作用;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容,享受作为评价主体的学生在自评及互评过程中情感价值上的愉悦体验。 通过实施综合素质的评价,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的关注点、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各种素质的提高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产生了“我能行”的自信心,形成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拥有不断进取,决不低头的耐力和抗挫折能力。并为今后的发 展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生 综合素质 评价 一、课题背景 几年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效地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随着这种推进,课程改革与考试评价的改革成为能否使素质教育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核心与关键的问题,亦成为教育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学生评价又是“评价问题”的重中之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县的实施,改革原有的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已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传统的学习评价以"知识获得"为价值追求,学生在课业负担上不断加重,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无暇顾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进入新课改实验之后,尤其是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之后,深切感受到,评价改革首先是评价理念的变革,因而,要重新认识评价的功能效用,要彻底改变以往过于单一、集权的评价,通过评价要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从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1、评价目的:对于学生品德和习惯的评价过于模糊、过大、不够具体;对于学业成绩的评价主要用于甄别和选拔,而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评价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中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3、评价: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 4、评价方法:过于单一,一般为等级评价+综合性评语。这样评价被班主任“垄断”,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水平; 5、评价主体:教师成为现行评价的唯一主体,而评价的真正主人公——学生则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式; 6、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由此可见,现阶段学生评价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与当前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已很不相符,甚至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了极大阻碍。因此,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探究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评价方式是当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我们选取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验研究”这一课题进行实验。 二、课题的界说 学生素质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学生素质评价是指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断获得发展。 三、研究目的 1、激励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和积极发展。 2、探索和构建一套适应素质教育需求,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能够全面、公正、科学评选评价学生的制度,以此激励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健康成长。 3、通过有效实施“自评互评”活动,不断培养和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4、探索出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方式和思路。 5、建立学生评价工作科学、持续、有效的重要保障机制。 6、通过组建实验队伍,开展理论与实证的研究,使广大教师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评价改革;并提供先进科学的评价方法,建立交流研讨的平台。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内容,本研究主要侧重于开发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发展目标的评价维度的具体化和开发适合小学生的评价手册。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体现: (1)评价主体互动化。改变单一的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2)评价内容多元化。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帮助学生拥有自信,以质性评价为基础,以量化评价为补充构建和谐的评价体系。 (3)评价过程动态化。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 研究活动的开展,达到提高以评价促发展的目的。 5、问卷调查法 包括问卷调查、活动调查等形式,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思维状态,在调查的过程中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问题。了解整体与个体的兴趣、爱好等相关评价的内容,以便设计更符合学生心理、能力的评价指标。通过自评、同学互评、小组评价、教师总评来确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 本课题研究的其它辅助方法有:观察法、统计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五、研究任务 1.研制评价内容及标准。明确评价内容是评价工作的第一步,《纲要》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的非学业方面的发展。 学业成绩的评价,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评价。其标准就是学科学习目标。教师在一个单元、一节课教学之前就必须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立具体恰当的评价目标,用清楚、简炼、可测量的目标术语表示出来。 非学业方面的评价,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行为与习惯等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即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目标。 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在实施评价时,一般性发展目标与学科学习目标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实际上,学科学习是实现一般性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科 学习目标中应该也必然要包含或渗透一般性发展目标的内容。二是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反对将评价内容进行主次分配的做法,尤其要摒弃以牺牲学生其它方面的健康发展为代价而片面追求学业成绩的做法。 2.设计评价方法及工具。学生发展性评价除了使用纸笔测验以外,更为强调用质性评价方法,如观察法、访谈法、情景测验法、行为描述法等。在设计具体的评价方法时,要考虑工具的设计应利于评价学生的进步,调节老师的教学,为家长们提供孩子在校学习的情况等方面。实验中,要力求将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广泛收集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搭建一个全方位的评价平台。 (1)形成性评价:主要体现评价的诊断功能。以学习内容及其具体行为目标为参照。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手段主要有:实施课堂观察、课堂练习与检查、作业考查、单元测验等。在以往的评价中,对课堂实施观察重视不够,因此,在实验中我们将加强课堂观察这一环节的操作。在实施课堂观察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应关注学生的其它方面,如学习态度、合作交流、思维能力等。要构建课堂观察评价表进行评价。 针对以往单元测验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忽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评价等问题,实验中,我们要研制内容上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单元测试卷,特别对答卷不满意的学生,可采用二次评价。 (2)表现性评价:主要体现评价的诊断和促进的功能。以个人的发展为参照。表现性评价实际上就是对被评价者在完成表现性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进行观察与评估。常用的表现性评价主要有:结构性表现、口头表述、模拟表现、做实验或调查、创作作品、完成研究项目评价等。其中,结构性表现任务是评价者事 先精心设计并指定的、相对比较简单的表现性评价。如设计一个流程图、电路图,创作一首诗或一个短篇故事,用四个三角形拼几何图形,演示如何将酸和水混合等。它可以是纸笔表现,也可以是非纸笔表现。但这里的纸笔表现不同于传统的纸笔测验,它是一种强调在模拟情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方式。在实际评价时,到底选择哪一种或哪几种表现性任务,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情景的特征来决定。选择表现性任务的类型,除了要考虑所要评价内容的特质以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时间、空间、设备条件等。 (3)终结性评价:主要体现鉴定的功能。以课程目标为参照。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可以是纸笔测验与学生表现性评价相结合。以往的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与单元测验卷一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各学科在实验中要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终结性评价方式。 3.变化评价的主体及形式。新的课程理念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因此,我们在实施评价时,要改变以教师为评价“中心”的倾向,谋求让学生、教师、家长都成为评价的共同参与者,并把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功效。 4.探索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过去的评价结果大都以定量方式呈现,实践表明,定量评价既存一些弊端,也不完全适合质性评价。因此,实验中,我们要努力探索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通过对“分数”、“等级”、“评语”、“成长记录袋”几种形式的科学组合来呈现学生学习成绩和非学业成绩的实验研究,使老师、学生、家长都能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使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更客观、全面。 六、实验步骤及措施 该项实验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并采用如下措施进行。 1.准备阶段(2008年11月一200812月):为开展实验做好思想、人员、组织的前期准备,创设实验的必要条件。 (1)成立课题实验小组 (2)制定实验(或计划)。 (3)进行评价改革的宣传,使实验学校领导和教师、学生、家长等都了解并认同评价改革的理念。 2.实施阶段(2009年1月一2009年6月) (1)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教育评价理论及课题实施方案。 (2)各实验班依照评价方案进行验证性实验,研制评价内容及标准;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综合素质有效评价方式及评价结果的呈现形式。 (3)建立学生评价的保障机制。明确其职能是: ①保证学生评价的科学性。对教师提出的学生评价方案,实施评价过程,以及评价结果进行“评价之评价”;对来自家长们及社会的学生评价信息进行甄别处理;对来自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进行评估和反馈等。 ②保证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持续性,不能因为课程因素以及教师变化等原因而受到冲击和干扰 ③处理学生发展性评价中可能出现时问题。 (4)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班进行跟踪,具体指导学生发展性评价工作的开展。 3.总结阶段(2009年7月—9月 (1)收集、整理实验资料。 (2)撰写实验总结报告。 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方面,上海市、葫芦岛市都走在前列。但是他们 多数的研究成果是制度的制定,更确切的说是评价的内容设定。然而,评价的过 程性的实践研究没有成功的范例, 众家仅停留在理论上的论证。 因为寻求范例的 困难不仅仅在于素质教育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宽泛, 而且, 素质教育井架本身是评 价的教育性, 而并非评价手段的规范性。 北京师范大学董其教授所领导的国家级 课题研究组则把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主攻方向。 而我们的研究正是把理论转 化为实践,从实践中论证“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性,优越性,可操作性。 学业评价: (一)、改变单一的闭卷笔试的考试方法,采取了形式多样的考试办法,如 口试、 实验、 操作、 实践活动等, 这些成绩也作为学生综合成绩的重要的一部分。 对学生的表达能力、 动手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 用。从而把学生学习重点由单纯的掌握知识转向注重能力的发展。 (二)、重视学生在考核评价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考评,形成 了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相结合的考评机制。这样做,不仅扭转了以 往只重视考评结果而忽视考评过程的倾向, 而且真正发挥了考试评价过程的教育 性功能。 特别是在非认知领域如态度习惯等评价, 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就更有教育 意义。它可以使学生在深刻的自我感知、自我认识中积极主动地寻求发展。 (三)一、二年级侧重于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养成性培养和训练,加强对 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观察与考查。 (四) 我们要求小学课程计划所规定开设的全部课程都要考核。 在我们制定 的《学生学业成绩考核与评定制度》中,明确规定课程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只 有考试学科与考查学科之分,简而言之,所有的课程对学生发展都重要,没有偏 颇。 切实改变了以往期末师生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考试学科中的错误倾向, 我们对 考查学科进行期末考核,根据学科特点,采取多种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为目的,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综合性的考核。 非学业评价: 素质教育评价的根本属性在于“是为了促进发展而不是为了鉴别”的教 育价值取向。我们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以目标参照的形成性评 价为基础”的素质教育评价的基本策略,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 价制度,制定了量化评价方案,简单明了,易于操作。 所有的评价目标内容都是以 《小学生守则》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为蓝本,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细化而成, 使每一个目标都在儿 童的最近发展区内, 跳一跳就能达到, 就会有成功感。 目的是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使原本只注重学习好的孩子在保持强项的同时,弥补弱项。 (二)、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自报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学校认定批准 我们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从全方位评价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状况, 允许学生身上同时存在着优势领域和不足领域,不要求学生面面俱到获得全优。 (四)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记录儿童成长的足迹是我们这次评 价制度改革的核心。 围绕这一核心, 我们在健全制度的同时设计了评价的呈现方 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是我校“考评制度改革”的成果,记录了儿童 学业评价结果。 当我们把改革横向延伸到学生的非学业成绩评价后就一直在设计 完善儿童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来记录儿童的全面成长历程,激励儿童发展。旨在 记录儿童学业成绩的同时评价儿童的综合素质。 为了便于操作, 我们又将评价手 册的评价内容具体化,制订了评价细则。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班级: 姓名: 项目 分 值 具体要求 日期: 评价等级 得分重点考察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纪 (10 分)好( 8 思想 素质 10 守法、勤奋学习、尊敬师长、礼貌待人、 分)较好(6 分) 分 自理自律、严于律己、热爱生活、热爱劳 一般(4 分)差 动、坚持正义、诚实勇敢、富有责任感 重点要考察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 知 10 过程中,有无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字词、 识 分 概念、法则、原理及一些具体的实践现象 是否能够熟练的掌握。 重点考察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否 主动、自主学习,既敢于想象,又能够大 方 10 法 分 胆提问,更善于质疑;既体现独立思考、 (10 分)好( 8 探究学习,又体现合作交流、研究性的学 分)较好(6 分) 习;既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又敢于坚持自 一般(4 分)差 己正确的一面,更愿意改正自己错误的一 面。 重点考察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 能 10 力 分 流合作的能力。具体考察学生的口头表达 (10 分)好( 8 能力、口算、速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 分)较好(6 分) 能力、空间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 一般(4 分)差 与综合能力、实验操作能力、调查研究的 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 (10 分)好( 8 分)较好(6 分) 一般(4 分)差文 化 素 质 学 10 业 分学业成绩评价应包括各学科的课堂平时成 (10 分)好( 8 绩、单元考核成绩、期未考试成绩和学年 分)较好(6 分) 末考试成绩与个体学生学习的提高幅度。 一般(4 分)差 能正确地对待生活、正确地对待学习、正 确地对待集体、正确地看待社会、正确地 自我评价、正确地对待他人评价、正确地 与他人共事、正确地对待荣誉、正确地对 待困难,意志品质坚定。 对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情感体验,能积 极乐观地对待挫折与困难。能认识到知识 (5 分)好( 4 分)较好(3 分) 一般(2 分)差健 康 5 心 分 理情是变化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 (5 分)好( 4感 5 活与学习的方式,关心自己与集体的学习 分)较好(3 分) 发 分 变化,关心人的生存与发展,关心国家社 一般(2 分)差 展 身 体 状 健 会大事,关心科技新产品的开发,能从社 会实践和学习生活中获得美的体验,并运 用一定方式赞赏美 有良好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注意长期坚 (5 分)好( 4况 康 5 持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 分)较好(3 分) 状 分 保护视力,注意正确吸取营养,精气神足, 一般(2 分)差 况 体 卫 5 成 分 绩 两 操 一 活 动 5 分 能按时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早操、课间操 和课外活动,活动态度积极并严格要求自 身训练,出勤率高。 不得或少得疾病。 能按国家“体育课测试标准”和“国家锻 炼标准”参加体育锻炼,并达国家规定标 准。卫生课成绩合格。 (5 分)好( 4 分)较好(3 分) 一般(2 分)差(5 分)好( 4 分)较好(3 分) 一般(2 分)差 0 分)、( 以下) 班主任: 校长:)及格(60—69 分)、()不及格(60 分说明:1、评价结果以百分制和等级制来呈现; 2、“实践创新”项目为附加分的项目。 此评价体系体现了四性:科学性、优越性、过程性、可操作性。 (一)科学性 1、评价应全面 六十年代美国以泰勒为首的科学家经过八年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教育是 改变人的行为方式的过程; 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 而且是使学 生的思考方式、感受方式、行为方式发生变化,包括情意、社会及艺术等诸领域 的行为变化。 因此我校的学业考核,不仅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考试学科,而是要求 所有课程都要有考核,所有考核都要有终结性评定,体现出全面考核、全面评定 的特点。同时,变过去只注重对学生知、能评价为全面评价,评定内容分为“知 识和能力”、“态度和习惯”、“兴趣和特长”三个部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尽 可能的采用定量评定与描述性评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尤其对学生学习态度和习 惯, 兴趣和特长情况都要给予恰如其分的描述性评定; 对学生学习态度和习惯的 平时考查以学生自评为主,期末采取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评定, 以师评为主。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引导评价。 2、 评价应模糊 由于学生在不断变化、发展、长大,学生之今日不等于学生之明日,没有任 何一个尺度可以测量出学生的综合素质。 评价的目的在于使今日的学生成为我们 心目中的明日的学生,因此,评价是动态的,是模糊的。使他们在以较高要求为 命题主要内容的竞赛形式的考核中正视自己, 不断增强竞争进取意识, 得到成功 的体验。在竞争性考试的竞技场里,这些孩子不仅接受知识上的测试,同时也在 接受诚信的测试, 因为竞争性考试采用无人监考的考试方式。 评价手册标准是活 的,可升可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学生虽然没有达到标准的要求,只要和以 往相比有进步,就可以打满分。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确立自我发展的信心,看 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3、评价应多维 评价是揭示学生行为变化实际上发生的过程; 由于学生的行为是复杂的, 用 单一概念和单一唯独是无法适当的描述和测量的, 对复杂的行为变化的描述和测 量必然是多维度的。 (1)评价内容多维度。如考试学科期末采取分项的方式进行,其中语文分 为①朗读②查字典③听话、 说话④作文⑤基础知识⑥阅读共六项; 数学分为①口 算②计算③概念④应用题⑤动手操作⑥分析应用题共六项; 英语分为听、 读、 说、 写共四项。学生可以突出强项,补足弱项,增强自信心,明确目标。 考查学科在紧扣大纲、教材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际操作性强、活动性强、游 戏性强的考查内容。 如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生活要求学生完成一项社会实践作业, 音乐课以音乐会形式为学生搭建表演舞台,科学课则要求学生完成一项试验。 (2)评价角度多维度。自评、班级小组评、教师评定、家长评定等,评价来自 多方面,多角度,成为一个时间、空间上的立体评价。如每个学期开始,学生要 确立本学期“争星创佳”的目标。期末每个学生要根据评价标准,对自己的每一 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小结。这样做,既注重培养、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 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又能清楚地记录学生成长的轨 迹,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我们所有的考核,都要尽可能贯穿或渗透思 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和个性特长的评价因素。 (3)评价方式多纬度。不同的评定内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测、衡量与评 定。遵规守纪、文明礼貌、自尊自律等采取平日观察了解与学期末总结核查相结 合的方式进行评定。体育特长、文艺特长、综合实践等采取现场活动与展示、展 演评比相结合方式进行评定。每个学期末,学校都要举行统一的测评,如:体育 特长分田径、体操、球类三项对学生进行测评,测评结果作为评定的重要依据。 凡是能参加校和校级以上比赛, 并取得名次或获得奖项的, 都可在学校举行的统 一测评中免试。 4、评价应活动化 评价中获取事实证据的方法仅仅依靠考试是不充分的。 怎样获取更多的事实 证据?在活动中评价, 即评价制度化, 制度活动化。 在尊重学生的差异的前提下,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舞台,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 己发展的空间和具体项目,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体育运动会、书法绘画、创新制作 展示、演唱会、诗歌朗诵会、知识竞赛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以发展学生 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优越性 1、评价制度对学生关注点的影响 实验前,我们曾对五六年级学生做过抽样调查,问题的设置是: 在学校生活中,你认为什么对你最重要?95%的学生认为是考试成绩,原因 有三点:考试成绩好父母高兴,日子好过;学生最重要就是学习,考试成绩是最 好的证明;学习好就有面子,就能当干部,同学就佩服。 试验后我们就同一问题在四、五、六年级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课程学习”依然排在第一位,但在六年级占 68%,在五年级占 55%,在四年级 一会就抄完了,这个月考试成绩是“待及”,老师说有的同学平日作业一贯是优,一考试就是待及,这个谜希望自己解开,尽管没点我的名,但我觉得我的做法太愚蠢了,我一定要克服这种懒惰的思想,像老师说的那样,先独立思考,再对照检查,不懂可不能装懂。 3、评价制度对学生成长发展产生的持续影响 我们的评价制度不是一把精确的尺子去度量每一个孩子的综合能力高还是低,而是一把放大镜,找出孩子们身上存在的微小的优点,潜在的优点,使它变大,使它闪光;我们的评价制度不是一个筛子,选出优秀的,查出低劣的,而是一部适用于每一个孩子的发动机,不管他天资如何,不管他家庭背景如何,不管他将来会成为科学家、政治家、金融家还是企业家,不管他将来会成为清洁工人、建筑工人、普通的小市民还是街上的一个匆匆过客,希望我们的评价制度会使他拥有快乐的人生,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拥有不断进取,决不低头的耐力和抗挫折能力。 经过一年的实验,实验班的学生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上级举办的各种竞赛活动中,我校学生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县教体局举办的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我校学生荣获第一名;平顶山市举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校60多份学生作品获奖,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六年级三个实验班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更是喜人,五年级时中心校调研成绩在全区名列第四名,今年小升初会考中,我小六年级综合评估全县第一名,全县前100名学生我校就占29名。 4、评价制度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产生的影响 不管这套评价制度多么完善,课题主持者的设计多么完美,真正的效果显现 还在于评价制度的实施者——教师。在深入理解本评价系统的过程中,也就是教师们教育理念、人才观、价值观转变的一次思想风暴。在洗礼之后,教师们对学生更加宽容,更加理解,更关注学生们今后而不是眼前的发展。曾经坚决不让学生参加体育训练队的班主任,亲自找体育老师推荐人才;曾经被老师瞧不起的学习后进生,现在被老师重点辅导;曾经被喻为“灰色人群”的中等生成了老师们交谈沟通的对象,因为老师们知道他们更需要关怀理解,有了阳光雨露,他们也能成为参天大树。 老师们观念的转变直接改善了最为矛盾的师生关系。一次次真诚的沟通,一个个巧妙地引导??当孩子们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后,师生还会有怎样不可调和的矛盾呢? (三)过程性 《成长记录袋》记录并反映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逐渐长大的历程,《成长记录袋》将学生的各科学习、表现和评选十佳少先队员结合起来,如音乐美术课的学习和文艺特长的评价相结合,信息技术课、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的评价相结合,语、数、外的学习和课程学习的评价相结合。我们认为: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的接受评价结果,就是评价的最大效益。 同时,在评价手册中,各学科的学习质量与表现考评也占有主要位置,与非学业评价有机融合,以突出学生的主体特征。各学科的学习质量与表现考评按:期中评价—学期评价—学年评价,记录学生成绩进步状况。我们不仅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我们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 的进步状况,让孩子们在写自己、评自己的过程中真正长大,在开放式的评价中让儿童充满自信。 (四)可操作性 由于本评价体系的设计理念是弘扬个性,立足过程,综合评价,促进长大;特点是注重过程,服务自我,综合评价,人人参与,富有童趣,充满激励,体现互动。而整个评价体系又以活动为载体,所以可操作性极强,深受学生欢迎。 七、实验研究后的反思 1、教科研人员经常及时的调研和指导是课题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 2、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课题研究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3、课题研究最重要的是过程,如果没有过程也就没有结果。 4、课题研究的参与者要有一定的教研能力,要自觉的进行实验研究,要持之以恒,坚持到底。 5、课题实验者要善于总结,不断反思教学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6、大班级给新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从事80人以上班级教学的教师更需要认真的研究。 八.展望与讨论 在一年来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和改革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教育对人的影响是长期的,潜在的。因此这种评价的实效性很难在一两年甚至三五年内得到令人信服的科学数据上的评估,也为这套新的评价制度的推广设置了障碍; 其次,由于教师的认识水平和自身素质存在差异,在操作这套评价体系时,其评价功能的发挥也就不尽相同,这是管理者较为伤脑筋之处,也是关系到改革 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另外,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长档案袋的评价功能尚未显现。成长记录没有很好地与学科相结合,其中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变成了没有条理的资料的容器。那些纷乱的资料由于缺乏目标和针对性,无法清晰地反映学生一个阶段在某个领域成长的轨迹和发生的变化,丧失了成长记录对学生发展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参考书目: 1、《实验区学生评价与考试改革的调研报告》——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 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研究”项目组 2、《关于学生评价改革的几个问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的研究”项目组 3、《成功学生素质评价指导手册》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主要内容: 本课题旨在有效地探索新课程下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理论,促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改善传统的教育评价理论体系;寻求发展性评价的理论机制,丰富教育的综合素质评价理论。 本课题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 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提倡教师应当关心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高度重视学科学习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意义和作用;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丰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容,享受作为评价主体的学生在自评及互评过程中情感价值上的愉悦体验。 通过实施综合素质的评价,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的关注点、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各种素质的提高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产生了“我能行”的自信心,形成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拥有不断进取,决不低头的耐力和抗挫折能力。并为今后的发 展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生 综合素质 评价 一、课题背景 几年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效地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发展,随着这种推进,课程改革与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成为能否使素质教育获得突破性进展的核心与关键的问题,亦成为教育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学生评价又是“评价问题”的重中之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县的实施,改革原有的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已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传统的学习评价以"知识获得"为价值追求,学生在课业负担上不断加重,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无暇顾及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进入新课改实验之后,尤其是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与《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之后,深切感受到,评价改革首先是评价理念的变革,因而,要重新认识评价的功能效用,要彻底改变以往过于单一、集权的评价,通过评价要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从当前我国教育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 1、评价目的:对于学生品德和习惯的评价过于模糊、过大、不够具体;对于学业成绩的评价主要用于甄别和选拔,而不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 2、评价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中过分重视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3、评价标准: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 4、评价方法:过于单一,一般为等级评价+综合性评语。这样评价被班主任“垄断”,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水平; 5、评价主体:教师成为现行评价的唯一主体,而评价的真正主人公——学生则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式; 6、评价重心: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由此可见,现阶段学生评价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与当前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已很不相符,甚至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形成了极大阻碍。因此,构建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探究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评价方式是当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为此,我们选取了“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验研究”这一课题进行实验。 二、课题的界说 学生素质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功能,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生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学生素质评价是指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断获得发展。 三、研究目的 1、激励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使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和积极发展。 2、探索和构建一套适应素质教育需求,符合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能够全面、公正、科学评选评价学生的制度,以此激励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健康成长。 3、通过有效实施“自评互评”活动,不断培养和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4、探索出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评价方式和思路。 5、建立学生评价工作科学、持续、有效的重要保障机制。 6、通过组建实验队伍,开展理论与实证的研究,使广大教师主动地、创造性地参与评价改革;并提供先进科学的评价方法,建立交流研讨的平台。 四、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基于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内容,本研究主要侧重于开发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发展目标的评价维度的具体化和开发适合小学生的评价手册。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体现: (1)评价主体互动化。改变单一的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2)评价内容多元化。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帮助学生拥有自信,以质性评价为基础,以量化评价为补充构建和谐的评价体系。 (3)评价过程动态化。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发展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
/
本文档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结题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