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第七章 利息与利率p162

2017-03-13 50页 ppt 1M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555306

暂无简介

举报
第七章 利息与利率p162第7章利息与利率(https:wnku.baidu.comiw1b9d550516fc700abb68fcaa.html)主要问题第7章 利息与利率 利率的含义和种类 利率的计算 利率的决定理论与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7.1利息与利率概述第7章 利息与利率利息利率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因此,我们首先要从对利息的认识开始。7.1.1利息的本质从债权人的角度看,利息是债权人因贷出货币资金而从债务人那里获得的报酬;从债务人的角度看,利息是债务人为取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所花费的代价。那么,利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7.1.1...
第七章  利息与利率p162
第7章利息与利率(https:wnku.baidu.comiw1b9d550516fc700abb68fcaa.html)主要问题第7章 利息与利率 利率的含义和种类 利率的计算 利率的决定理论与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7.1利息与利率概述第7章 利息与利率利息利率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概念。因此,我们首先要从对利息的认识开始。7.1.1利息的本质从债权人的角度看,利息是债权人因贷出货币资金而从债务人那里获得的报酬;从债务人的角度看,利息是债务人为取得货币资金的使用权所花费的代价。那么,利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7.1.1利息的本质 柏拉图: 强烈谴责放贷取息的行为,认为偿付利息现象的存在构成了对整个社会安定的重大威胁。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高利贷者比喻为蜜蜂,谴责他们将蜂针货币)刺入借款人的身上为取得增值的利息而损害他们,从而使因借债而沦为奴隶的人和放贷取息而变得懒惰的人遍布全国,他建议禁止放贷取息。 亚里士多德: 从货币职能的角度出发反对放贷取息。 人们是为了交换的方便才使用货币,而贷放业者却强使货币做父亲以进行生殖,像父亲生子一样由货币产生利息,是对货币职能的歪曲。货币是“不会生育的金属”,因为金属不能培育和饲养,任何超过贷出资本的货币报酬,均与其本金毫无关系。 威廉·配第: 从人们出租土地来收取地租的合理性,来说明人们贷出货币收取利息的合理性。 人们出借货币给自己造成了不方便,因此可以索取补偿,利息正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因放弃货币的支配权而获得的报酬。利息是人们因出借货币给自己带来了“不方便”而索取的补偿。 亚当·斯密认为: 借款人借钱后,可以用于消费,也可以用于投资,因此,利息来源有二: 一是借款用于投资时,利息来源于利润; 二是当借款用于消费时,利息来源于别的收入,例如地租等。 庞巴维克: “时差利息说”,其理论基础是边际效用价值论。他认为“现在物品”的价值大于“未来物品”,“这种价值上的差别是一切资本利息的来源。” 马歇尔: 利息是对人们延期消费的一种报酬,之所以需要这种报酬,是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现在的满足而不喜欢延期的满足。 费雪: 利息是对“人性不耐”的报酬。“人性不耐”指人们都有一种时间偏好,即人们对现在财货的主观评价高于对将来财货的主观评价。 凯恩斯: 利息并不是对延期消费或人性不耐的补偿,而是对人们放弃流动性的补偿,为什么要有补偿,是因为人们存在流动性偏好,即人们普遍具有的喜欢持有可灵活周转的货币的倾向。人们持有货币虽然没有收益,但持有货币有着高度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因此,在借贷活动中,借者应该向贷者支付一定的利息,作为对贷者丧失流动性的补偿。 马克思: 一旦一个人有一笔闲置资金,将它贷出去,经过一个约定的时期后,借者归还时,不仅还了本金,还支付了一笔额外的货币利息。面上看利息是由货币生出来的,货币具有自行增值的能力。 马克思认为,其实质是借款人借入的货币必须作为资本来使用,即只能用于生产或流通,不得用于消费。 马克思从借贷资本运动的全过程揭示利息的神秘面纱:GGW{PMPW’G’G’ {A 其中:G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PM代表生产资料,A代表劳动力,P代表生产过程,’代表增值部分。 GG为资本使用权的让渡 GW{PMPW’G’ {A 为资本生产和流通过程,是资本的增值过程 G’G’为货币本金和利息的流 揭示出了利息在形式上是借贷资本的价格,本质上同利润一样,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劳动者创造的,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息额是大于零而小于利润的一个值,利息决定是财富分配形式。第7章 利息与利率马克思关于利息本质的理论马克思认为利息来源于利润,是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借款人借入的货币作为资本,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与劳动者结合,就能创造出价值和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一分为二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所以,利息来源于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是利润的一部分。马克思比其他经济学家更为深刻地揭示了利息的本质。第7章 利息与利率7.1.2利率的含义和种类利率的含义: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是衡量利息高低的指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的金额同本金的比率。利率的种类:利率可以按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如:利率的种类 分类标准 利率种类 期限长短 长期利率 短期利率 计息时间周期不同 年利率 月利率 日利率 是否变化 固定利率 浮动利率 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 市场利率 官定利率 是否扣除物价上涨因素 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其他 平均利率 基准利率第7章 利息与利率一)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一年以上的就称为长期利率;一年以内就是短期利率。二)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划分依据:计算利率的时间长短年利率是以年为计息的时间单位计算的利息,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俗称“分”;月利率是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通常以千分比表示,俗称“厘”;日利率也称为“拆息”,是以日为单位计算的利息,俗称“毫”,以万分比表示。7.1.2利率的含义和种类 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年利率等于月利率乘以12,月利率等于日利率乘以30;年利率除以12为月利率,月利率除以30为日利率。 实践中,我国无论是年利率,月利率还是日利率,都用“厘”作单位。如年利率4厘,月利率3厘,日利率1厘。 虽然都叫厘,但年利率的厘是指百分之一,月利率的厘是指千分之一,日利率的厘是指万分之一。如年利率4厘指4%,月利率3厘指0.3%,日利率1厘指0.01%。第7章 利息与利率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划分依据:借贷期内是否调整利率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内,利率不随借贷资金供求变化而调整的利率,一般用于短期借贷;浮动利率:是指在在借贷期内随市场利率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一般由双方协商,一方在规定的时间依据某种市场利率进行调整,一般调整期为半年。浮动利率一般适用于长期贷款以及市场物价利率变动较为频繁时期。7.1.2利率的含义和种类第7章 利息与利率7.1.2利率的含义和种类四)市场利率和官定利率划分依据:利率是否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为标准。市场利率是指由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这种利率与供求关系成反比。官定利率是由政府金融管理部门或者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是政府实现宏观调节目标的一种政策手段。我国目前以官定利率为主。 与官定利率对应的制度背景是利率管制。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都必须解决两个问题:投资的供给和投资的需求。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供给不足,存款资源有限,容易产生抬高利率、过度竞争的现象。 投资来源于储蓄,储蓄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中扣除消费后的剩余,一国总储蓄包括家庭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三部分。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实行低利率刺激投资需求,达到扩大投资规模和有利于金融体系的稳定、安全和发展的目的。 从理论上讲,低利率会刺激投资增长,也会减少居民的储蓄,而储蓄减少,投资规模的扩大也要受影响。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在经济发展初期,居民储蓄低利率弹性是相当低的,所以低利率政策对扩大投资是有效的。 利率管制政策在经济发展的初期对完成大规模投资从而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利率管制也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许多消极影响。低利率使得经济体系内部始终存在超额资金需求,对超额资金需求只能采用信用配给制。导致国民经济的畸形发展和资金使用上的低效率。 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利率走向市场化也成为必然。 与市场利率对应的制度背景是利率市场化。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利率自由化一直成为经济学界的热门话题。有关英文文献中常出现libralizationofintrstrats利率自由化),或drgulationofintrstrats(利率管制的放松或解除)。 我国的各种报刊文章更偏向用利率市场化。 有区别的观点: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由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且这种市场化的利率就是市场均衡利率,但在一定程度上要受政府的调控。 利率自由化是一种利率制度,是指利率完全不受政府和中央银行的控制,完全随资金市场状况变动而自发变动的一种利率管理模式。利率自由化是实行没有政府管制的市场均衡利率。 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受政府的调控。无区别的观点:认为利率自由化是一个过程,是利率体制和利率决定机制变迁的过程。利率自由化并不等于完全取消货币当局对利率的干预,只是其干预方式由直接逐步转向间接而已。认为没有必要对利率自由化和利率市场化两个名称加以严格区分。但是根据学术界的习惯用法,国际上通常使用利率自由化,而国内仍使用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由资金市场供求双方共同决定利率水平,让利率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更协调、更有效率。它是在市场供求双方达到均衡时确定的,所以是一种均衡利率. 均衡利率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断反映变化中的市场供求关系,当它处于某一均衡水平时也只是偶然的,更多的情况是围绕着均衡水平上下波动,而且均衡利率无论是处在均衡水平还是在这一水平的上下,也都是市场供求双方竞争的结果。 未来利率市场化的理想状态是中央银行确定基准利率、引导货币市场,然后货币市场利率引导金融机构自主定价的存贷款利率,最后传导到企业和居民。 这种状态将促使中央银行整个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根本转变,从数量调控到价格调控,中央银行最终只调控利率。利率市场化的核心是银行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所以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当中,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环节。 从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已成主要趋势。美国在1986年3月废除Q项条例,成功实现利率市场化;1991年2月马来西亚取消全部利率管制;日本也在1994年10月实现利率市场化。 其实早在1986年,我国就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尝试,而在1993年,《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 总体思路是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 第一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先行放开 从1996年1月1日起,所有同业拆借业务均通过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网络办理,生成了中国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chibor)。至此,银行间拆借利率放开的制度、技术条件基本具备。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自主确定。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正式放开,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一步,为此后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第二步:放开债券市场利率1991年,国债发行开始采用承购包销这种具有市场因素的发行方式。1996年,财政部通过证券交易所市场平台实现了国债的市场化发行1997年6月5日,银行间债券购利率和现券交易价格同步放开,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1998年9月,国家开发银行首次通过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以公开招标方式发行了金融债券,随后中国进出口银行也以市场化方式发行了金融债券。 第三步,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2004年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 第四步,2007年推动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建设,培育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第7章 利息与利率五)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指借贷契约或有价证券载明的利率。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事后的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一种是是前的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减去预期的通货膨胀率。7.1.2利率的含义和种类在经济活动中,相对名义利率而言,实际利率更被人们所看重。原因是,借贷过程中,债权人不仅要承担债务人到期无法归还本金的信用风险,还要承担货币贬值的通货膨胀风险。在经济决策中,更重要的是事前对实际利率的估计。因此事前的实际利率比事后的实际利率更有意义。 实际利率为负利率的情况: 如1988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8.5%,三年定期存款利率为9.71%. 中国人民银行于1988年9月10日开办了保值储蓄业务,对储户存入的3、5、8年期的储蓄存款在规定的期限内给与一定保值补贴,以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储蓄存款,保护储户利益。 如1989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7.8%,三年定期存款利率为13.14%,通货膨胀补贴率14季度分别为12.71%,12.59%,13.64%,8.36%. 关于利息税问题:利息税于1999年11月开征,当时中国经济还没从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中走出来,征收利息税,是想把过多储蓄分流出来,让人们去消费以增加国内需求,缓解由于外部需求下降造成的总需求足的态势。 利息税全称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主要指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存储人民币、外币的利息所得征收的个人所得税。 ·1950年,颁布《利息所得税条例》。·1959年,停征存款利息所得税。·1993年,又把利息所得列为征税项目。·1999年11月1日统一征收20%利息税。·2007年8月15日起,利息税由20%调整至5%。·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第7章 利息与利率7.1.2利率的含义和种类六)平均利率、基准利率和到期收益率平均利率指一定时期不断波动的市场利率的平均水平,与不断变动的市场利率不同,平均利率会在较长时间内表现为不变的量。②基准利率指在整个金融市场上和整个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基准利率一般多由中央银行直接调控,并能够对市场其他利率产生稳定且可预测的影响。在放松利率管制以后,中央银行就是依靠对基准利率的调控来实现对其他市场利率的影响。 基准利率对应的金融产品必须具有足够交易规模和交易频率,以保证对其他利率有效引导。其他任何利率品种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百分点的风险溢价得出的. 各国在货币政策的实践中,通常以同业拆借利率或国债购利率充当基准利率。 我国目前以中国人民银行对各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基准利率变动时,其他各档次的利率也相应地跟着变动。 随着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国债购市场等货币市场发展及相关利率的放开,同业拆借利率或国债购利率现在也逐步起到了基准利率的作用。 借鉴Libor伦敦)、Euribor欧元)、Hibor香港)、Sibor新加坡)和Tibor东京)的模版,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自2007年1月4日正式运行。按照国际基准利率以国际金融中心城市名命名的惯例,Shibor以位于上海的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为技术平台计算、发布并命名。Shibor因此而得名,同时也有利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Shibor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目前对社会公布的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每个交易日由信用等级较高的16家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2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后,得出每一期限品种的shibor。 shibor被称为中国未来的基准利率。美国利率体系及其定价基准 美国的官方利率为联邦基金利率,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使该利率在一个狭窄的目标区间内波动,每年10次的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将选择并公开一个联邦基金利率目标水平。同时,美联储也会根据联邦基金利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窗口利率。 自1994年2月起,美联储实行以利率为中介目标、联邦基金利率为操作指标的货币政策,通过联邦基金利率来影响银行存贷款利率,进而达到调控经济和通胀的目的。 联邦基金利率是指商业银行间拆借资金的利率,以隔夜为主。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每次的利率决定仅是制定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这个目标利率是其自身向商业银行拆借资金的利率。当实际运行中的联邦基金利率高于这个目标时,商业银行之间的拆借就会转向商业银行与美联储之间进行,市场流动性增加,联邦基金利率降至目标值;反之,若联邦基金利率低于目标,美联储则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吸纳银行超额储备,同业拆借市场资金紧张,进而令联邦基金利率提升至目标水平。 美国的官方利率为联邦基金利率,主要是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来使该利率在一个狭窄的目标区间内波动,每年10次的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将选择并公开一个联邦基金利率目标水平。 同时,美联储也会根据联邦基金利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贴现窗口利率。 美国的利率结构体系包括: 再贴现率 国债利率 联邦基金利率(同业拆借利率) 存、贷款利率 其他金融资产的利率 按照资产调整理论和财富选择理论,在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都保持稳定利率的情况下,整个利率结构就大体实现了均衡,此时中央银行的国债买卖就会打破这种均衡,从而将货币供给的效应传导至各种金融资产上,使得整个利率水平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影响总供给和总需求。 美联储宣布联邦基金利率的变动后,必然伴之以相应的国债操作,才能使市场利率向预期的利率靠拢。因为,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也只是同业拆借市场的一个参与者,尽管它有“坐庄”的实力,但却没有命令或规定同业拆借利率变化的权力,所以,它只能买卖国债来影响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的头寸,使得同业拆借利率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动。 利率之间的协调联动:最近十几年来的美国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每当美联储主席宣布调整联邦基金利率时,美国的整个利率体系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联储直接规定联邦基金利率和整个利率体系的水平,而是通过国债的买卖将联邦基金利率乃至整个利率体系调节在期望的水平上,美联储调控成功的基础主要还在于美国既定的利率结构体系。第7章 利息与利率7.1.2利率的含义和种类③到期收益率由于各种债务工具由不同的计息方法,为了便于比较,需要一个统一的精确衡量利息的指标,这个指标就是到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是指从债务工具上获得的报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 利率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它有不同的计量方法,每一种方法对应特定的利率定义。 收益率是指金融证券投资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收益的形态有两类:一价格收益,即资本利得;二是分红收益,即派生利得。 资本的形态也有两类:一是面值,即名义本金;二是证券市价或购买价格,即实际本金。 因此,收益率也就有下面这些形态: 名义收益率:票面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当期收益率:票面收益与证券市场价格的比率; 实际收益率:票面收益加本金损益与证券市场价格的比率。 例题:某债券面额100元,10年偿还期,年息8元,一年以后,以95元或105元的市场价格购入。 1.名义收益率=票面收益/本金=8/100=8% 2.当期收益率=票面收益/市场价格 =8/95=8.42% 或=8105=7.6% 3.实际收益率=票面收益+本金损益/市场价格 =[8+100-95)/9]/95 =8+0.56)/95=9% 或=[8+100-105)/9]/105 =8-0.56)/105=7.09% 4.到期收益率是指从债务工具上获得的报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 到期收益率是一个全期利率,即实际是假定投资者能够持有金融工具直至到期为止。它是衡量利率的最精确的指标,经济学家使用利率一词时,指的就是到期收益率。 理解到期收益率需区别不同金融工具的特点进行分析,常见的债务工具有普通贷款、定期定额偿还贷款、息票债券、贴现发行债券、永久债券。第7章 利息与利率7.2利息率的计算7.2.1单利和复利单利和复利是两种不同的计息方法。单利是指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所产生利息不再加入本金计算下期利息。我国发行的国债和银行存款大多采用单利法。单利法计算公式如下:I=P·r·nS=P+I=P·(1+r·n)其中,I表示利息额,P表示本金,r表示利率,n表示期限,S表示本金与利息之和。第7章 利息与利率例如,老王的存款帐户上有100元,现在的年利为2.25%,按单利计算,第一年末帐户上的钱应该是:S1=100×(1+0.0225)=102.25第二年末,帐户上的钱应该是:S2=100×1+2.25%×2)=104.50以次类推,第n年年末的存款帐户总额为:Sn=100×(1+2.25%×n)7.2.1单利和复利第7章 利息与利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更有意义的往往是复利。复利计算时,要将每一期的利息加入本金一并计算下一期的利息。复利计算公式为:S=P·(1+r)nI=SP7.2.1单利和复利第7章 利息与利率若将上述实例按复利计算,第一年末,帐户上的钱是:S1=100×(1+2.25%)1=102.25第二年末,帐户上的钱应该是:S2=100×1+2.25%)2=104.55以次类推,第n年年末的存款帐户总额为:Sn=100×(1+2.25%)n7.2.1单利和复利第7章 利息与利率7.2.2现值与终值一)单个现金流的现值与终值:由于利息是收益的一般形态,因此,任何一笔货币资金无论是否打算用于投资,都可以根据利率计算出在未来的某一时点上的金额。这个金额就是前面说的本利和。也称为“终值”。举例说明:假定年利率6%,期限5年,10000元现金的终值为:S5=10000×(1+6%)5=13382.256若知道终值为13382.256元,要计算P,则计算公式为:第7章 利息与利率这个逆运算的本金称为“现值”。将终值换算为现值的过程称为“贴现”。若贴现中采用的利率用r表示,则n年后一元钱的现值可用下式表示:7.2.2现值与终值第7章 利息与利率7.2.2现值与终值例如:n=10,r=6%,那么1元钱的现值为:按贴现率6%计算的话,10年后的一元钱相当于现在的0.56元。就是1元的现值贴现系数。在财务管理中有专门的按各种利率计算的不同期限的1元现值贴现表,利用它可以计算出今后某个时点一笔资金的现值。第7章 利息与利率7.2.2现值与终值(二)系列现金流的现值和终值: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会遇到一系列现金流的情况,如分期等额付款、还款,发放养老金、支付工程款等。经济学上将这种定额定期的支付称为“年金”。这里涉及的就是年金现值和年金终值的计算。设年金额为A,利率为r,期数为n,则按复利计算的每期支付的终值之和就是年金终值。所以年金计算方法如下:S=A+A(1+r)+A(1+r)2+A(1+r)3+·····+A(1+r)n1第7章 利息与利率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则:7.2.2现值与终值同样,若知道A、r、n,也可以反过来计算年金现值之和,所以现值计算公式为:第7章 利息与利率7.2.2现值与终值根据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则:例如,某人打算从现在起每年等额存入银行一笔钱以便5年后偿还债务。若银行存款利率为10%,每年存入银行100元钱,问5年后一共能存多少钱?解:S=100+100(1+10%)1+100(1+10%)2++100(1+10%)51=100×[(1+10%)51]10%=610.51第7章 利息与利率7.2.2现值与终值再如:某人打算在5年内还清目前借的一笔债务,从现在起每年等额存入银行100元。若银行存款利率为10%,问现在借的这笔钱是多少?解:根据年金现值的公式可以得到:第7章 利息与利率几种债务工具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到期收益率根据融资工具的类型有不同的计算方法。1.普通贷款的到期收益率计算:7.2.3到期收益率计算假定一笔借款本金为1000元,到期偿还1100元,那么这笔贷款的到期收益率是多少呢?如果到期收益率用r表示:则计算如下:通过查现值系数表,r=0.1,即这笔普通贷款的到期收益率为10%,与贷款的利率是一致的。第7章 利息与利率2.定期定额贷款的到期收益率计算这种贷款在整个贷款期内都要定期偿还相同的金额,由于是定期定额偿还涉及多次支付,因此,在计算时要将所有偿付额的现值加总起来。举例说明:7.2.3到期收益率计算假定某人向银行借了一笔1000元的定额定期偿还贷款,采用固定利率,25年还清,每年还126元,计算其到期收益率:即每年偿付额的现值之和等于银行最初所贷出的本金,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得到r=0.12。即这笔贷款的到期收益率为12%。第7章 利息与利率由此可以推出这类贷款到期收益率的一般计算方法:式中:LOAN=贷款余额EP=固定的年偿付额n=到期前贷款年限7.2.3到期收益率计算第7章 利息与利率3.息票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息票债券持有人在到期前定期每年、半年或每季)要得到定额的利息支付,到期则要收票面金额和到期当年的利息支付。因此,息票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如下:7.2.3到期收益率计算第7章 利息与利率7.2.3到期收益率计算式中:r=到期收益率P=息票债券的市场价格F=债券面值C=每年定期支付的息票利息等于债券面值F乘以票面利率R)n=债券的到期期限第7章 利息与利率上式中,在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期限和市场价格已知的条件下,就可以求出它的到期收益率;反之,如果知道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就可以求出其市场价格。从公式中也可以看出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到期收益率呈负相关关系,即到期收益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反之,亦然。7.2.3到期收益率计算第7章 利息与利率4.贴现发行票据的到期收益率贴现发行的债券不定期进行利息支付,是按面值折价发行的债券,到期后按票面金额支付给投资人。如果按年复利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7.2.3到期收益率计算式中:P=债券价格;F=面值;r=到期收益率n=债券期限第7章 利息与利率7.2.3到期收益率计算5.永久债券的到期收益率计算永久债券的期限无限长,实际是一种永不还本、没有到期日、永远支付固定金额利息的永久债券。假定其每年支付额为C,债券的市场价格为P,则其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根据无穷递减等比级数的求和公式可以得到,P=Cr所以r=CP第7章 利息利率7.2.3到期收益率计算例如:某人用100元购买了某种永久公债,每年得到10元的利息收入,则其到期收益率为:r=10100=0.1=10%此外,优先股的股息固定,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永久债券,其收益率可以比照计算。第7章 利息与利率通过对多种信用工具的到期收益率进行计算,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债券价格与利率呈负相关关系: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7.2.3到期收益率计算第7章 利息与利率7.3利率的决定所谓利率决定理论就是分析解释决定利息率水平高低因素的各种理论。利率决定理论经历了从早期的利率决定论、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到古典学派的实物资本供求利率决定论,到凯恩斯货币供求利率决定论,再到希克斯和汉森等人的一般均衡利率理论的发展过程。7.3利率的决定7.3.1早期的利率理论1,早期货币利率理论第7章 利息与利率7.3.1.早期的利率理论17世纪末,约翰·洛克认为利率是由货币的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利率提高的主要甚至唯一的原因,就在于货币太少即货币的供给不能满足货币的需求,要使利率不变或利率下降,只有增加货币供给,而当时流行的通过法律限制利率的方式是徒劳的。第7章 利息与利率约翰·洛克英国经济学家7.3.1早期的利率理论2,早期的实物利率理论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末。巴本N.Barbon)、诺思D.North)、马西J.Massi)等经济学家在批评威廉·配第和约翰·洛克的货币利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物资本的供求决定利率的基本理论。第7章 利息与利率7.3.1早期的利率理论他们认为,人们借贷货币只是一种现象,掩盖在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是借贷实物资本,因为人们借贷货币的目的是用来购买所需要的实物资本,因此,利率并不决定于货币的供求关系,而决定于实物资本的供求关系。18世纪中期,大卫·休谟对实物资本决定论进行进一步的发挥和充实。他明确地将利息率高低归于借贷资本的供给与需求而不是货币数量的多少。第7章 利息与利率7.3.2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认为:利息是贷出资本家从借入资本家那里分割来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因此,利息量的多少取决于利润总额,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利息率的变化范围是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当然,并不排除利息率超出平均利润率或事实成为负数的特殊情况。第7章 利息与利率7.3.2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利润率决定利息率,从而使利息率具有以下特点:1)平均利润率,随着技术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有下降趋势。2)平均利润率虽有下降趋势,但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3)由于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类资本家对利润分割的结果,因而使利息率的决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第7章 利息与利率7.3.2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面对的是市场利息率,而非平均利息率。平均利息率是一个理论概念,在一定阶段内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而市场利息率则是多变的,但不论它的变化如何频繁,在任一时点上都总表现为一个确定的量。第7章 利息与利率7.3.3实物资本供求利率决定论实物资本供求利率决定论,也称古典利率理论,其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美国经济学家费雪等。第7章 利息与利率马歇尔,英国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奥地利经济学家费雪,美国经济学家1.庞巴维克的利率决定理论庞巴维克提出利率决定理论“迂生产说”: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是一种比直接生产更有效率的迂生产,维持迂生产进行的必备条件是消费基金,其来源除了自己的储蓄外,就是向他人借入实际是他人的储蓄),迂生产过程越长,相对直接生产而言的总剩余收益就越高,但边际剩余收益递减,利率就决定于最后一次延长生产过程所能增加的剩余收益。第7章 利息与利率2.马歇尔的利率决定理论马歇尔认为利率决定于资本的供给与需求,即当资本的供给与资本的需求达到均衡时,就决定了一个均衡的利率水平。而资本的供给取决于人们延期的消费或等待的量,其多少取决于利率水平的高低。第7章 利息与利率马歇尔英国经济学家2.马歇尔的利率决定理论资本的需求由资本的收益与生产性所决定。资本本身具有生产性,人们从资本的使用中可获得一定的收益,人们对资本的需求程度,就决定于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的生产力越大,为人们带来的收益越高,则人们愿意支付的利率越高。第7章 利息与利率马歇尔英国经济学家3.费雪的利率决定理论费雪认为,利率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由时间偏好或人性不耐时间偏好)所决定的资本供给储蓄)——主观因素二是由投资机会和投资收益率所决定的资本需求即投资)——客观因素在费雪看来,利率正是由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共同决定。第7章 利息与利率费雪美国经济学家4.简单的小结利率是由实物因素的投资与储蓄均衡来决定的。储蓄是利率的增函数,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与投资的均衡决定了一个均衡利率水平,用公式表示为:,是均衡利率第7章 利息与利率4.简单的小结用图形表示为:第7章 利息与利率第7章 利息与利率当S=I时,储蓄者愿意借出的资金与投资者愿意借入的资金相等,利率达到均衡;当S>I时,促使利率下降;当S<I时,利率水平便会上升。按照这一理论,只要利率是灵活变动的,就可自动调节,使储蓄与投资趋于一致。因此,经济不会出现长期的供求失衡,它将自动趋于充分就业。4.简单的小结7.3.4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是买卖一定时期内货币持有权的一种价格,与其它商品一样,其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它的供求关系。第7章 利息与利率凯恩斯美国经济学家7.3.4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正是一种价格,使得公众愿意用现金形式来持有之财富,恰等于现有现金量。这就蕴含:设利率低于此均衡水准设把现金脱手所可得之报酬减少),则公众意愿持有之现金量,将超过现有供给量;设利率高于此水准,则有一部分现金会变成多余,没有人愿意持有。假使这种解释是对的,则货币数量与灵活偏好二者,乃是在特定情况下,决定实际利率之两大因素。”第7章 利息与利率凯恩斯美国经济学家7.3.4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所用的货币定义只包括通货没有利息收入)和支票账户存款(在凯恩斯生活的年代,支票存款账户一般不付或付很少的利息),故他假定货币的报率为零。在凯恩斯的理论框架中,债券是货币唯一的替代资产,它的预期报率等于利率r。第7章 利息与利率7.3.4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其他条件不变而利率上升时,则相对于债券来说,货币预期报率下降,从而导致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相当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上升,因而货币需求下降。因此,货币需求Md是利率r的减函数。第7章 利息与利率7.3.4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关于货币供给,凯恩斯认为,货币供给是取决于货币当局政策的一个外生变量,因此在M—r坐标系中,货币供给曲线Ms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货币供求均衡决定均衡利率,在图形上表现为Md曲线和Ms曲线的交点对应的利率即为均衡利率。第7章 利息与利率7.3.4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图示如下:第7章 利息与利率7.3.5一般均衡利率决定论1.可贷资金理论——准一般均衡分析可贷资金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利率既不是由投资与储蓄的均衡决定的,也不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均衡决定的,而是由综合实物因素和货币因素的可贷资金供求决定的。第7章 利息与利率1.可贷资金理论——准一般均衡分析可贷资金的供给LFs)决定于储蓄S)和银行新创造的货币M),可贷资金的需求LFd)决定于投资I)和货币的净窖藏H),用公式表示为:LFsr)=Sr)+Mr)LFdr)=Ir)+Hr)LFsr)=LFdr)r为均衡利率第7章 利息与利率1.可贷资金理论——准一般均衡分析在坐标系中表示如下:第7章 利息与利率2.希克斯——汉森模型IS—LM分析)1)希克斯的分析希克斯,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可用三个方程式表示:其中:Md表示货币需求,k表示货币形式持有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Y表示总收入。第7章 利息与利率2.希克斯——汉森模型IS—LM分析)图示如下:第7章 利息与利率2.希克斯——汉森模型IS—LM分析)2)汉森的分析汉森首先指出,无论是实物资本利率决定论还是货币供求利率决定论,都是基于收入既定的条件下来确定利率,但事实上收入和利率互为因果,收入和利率必须同时决定,否则将陷入循环论证。汉森接受了希克斯的IS—LL曲线分析,并将其中的LL曲线改成LM曲线,其中,IS曲线可以通过古典利率理论导出,LM曲线可通过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导出。第7章 利息与利率7.4利率的结构利率结构理论研究的是各种结构因素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利率的结构主要包括两类,利率的风险结构和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的风险结构考察的是期限相同风险因素不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的关系。利率的期限结构考察的是风险特征相同而期限不同的各种利率之间的关系。第7章 利息与利率7.4.1利率的风险结构利率的风险结构,包括:1.违约风险2.证券的流动性3.税收第7章 利息与利率一)违约风险投资者购买一种信用工具金融证券),往往要面临证券的发行人可能无法按期还本付息的违约风险。证券的违约风险越大,它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就越小,因而证券发行者需支付的利率就越高,以弥补购买者所承担的高违约风险。风险证券和无风险证券之间的利率差被称为风险补偿。第7章 利息与利率二)流动性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流动性越高的证券,利率将越低;相反,流动性越低的证券,利率将越高。第7章 利息与利率三)税收因素证券持有人真正关心的是税后的实际利率,所以,若证券的利息收入的税收因证券的种类不同而存在着差异的话,这种差异就必然要反映到税前利率上来。税率越高的证券,其税前利率也越高。7.4.2利率的期限结构利率的期限结构指利率与期限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的是风险因素相同、而期限不同的利率差异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利率与期限的关系通常有三种情形:利率与期限不相关,各种期限的利率相等;②利率与期限正相关,期限越长,利率越高;期限越短,利率越低;③利率与期限负相关,期限越长,利率越低,期限越短,利率越高。第7章 利息与利率利率期限2)1)利率与期限无关;基本不存在2)利率与期限呈正比最常见7.4.2利率的期限结构第7章 利息与利率7.4.2利率的期限结构有两个现象特别值得注意:一是各种期限证券的利率往往是同向波动的;二是长期证券的利率往往高于短期证券。对于这两个现象,西方经济学有三种解释,构成了三个经典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分别是: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和优先聚集地理论。第7章 利息与利率1.预期理论预期理论的假定:假定整个证券市场是统一的,不同期限的证券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证券购买者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对不同期限的证券之间没有任何特殊的偏好;持有和买卖债券没有交易成本,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无成本地进行证券的替代;绝大多数投资者都能对未来利率形成准确的预期并依据预期作出投资选择。第7章 利息与利率1.预期理论在上述假定条件下,一次性长期投资的预期收益和多次连续性地作等量短期投资的预期收益相等,从而可以推出长期债券利率是期限内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我们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第7章 利息与利率例子:假定某一投资者有两年期的闲置资金,打算投资于债券。他有两种可选择的投资:方案A:  可以购买1年期的债券,等到一年后将收的本息再用于购买1年期的债券;方案B:   也可以现在就购买2年到期的债券。第7章 利息与利率设在期初时,1年期债券的年利率为Rt,2年期债券的年利率为R2t,预计一年后1年期债券年利率为Rt+1。方案A投资的预期收益率为1+Rt)1+Rt+1)1;方案B投资的预期收益率:1+R2t)21。第7章 利息与利率 方案A: S1=P+PRtn=1+Rt S2=(1+Rt)+(1+Rt)Rt+1n=1+Rt)1+Rt+1) 扣除1美元的初始投资并除以初始的美元,便可得 方案A投资的预期收益率1+Rt)1+Rt+1)1 方案B:同理得到 方案B投资的预期收益率:1+R2t)21 由于投资者对债券期限没有特殊偏好,所以在均衡情况下,这两种投资策略预期收益率应相等,从而: 1+Rt)1+Rt+1)1=1+R2t)21 忽略等式两边高阶无穷小项差异,则有近似式: R2tRt+Rt+1)2从上式可以看出,2年期的债券利率等于当前的1年期债券利率和预期的一年后债券利率的平均数。依次类推,可以得到n年期债券的利率等于n年期限内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Rn=(R1+R2+R3++Rn)n例如:在今后5年里,1年期债券的利率预期分别为5%,6%,7%,8%,9%,则2年期,5年期债券的利率为多少?第7章 利息与利率1.预期理论 R2=(5%+6%)2=5.5% R5=(5%+6%+7%+8%+9%)5=7%预期理论的基本结论是:证券的长期利率是短期利率的函数。长期利率同现在的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依赖于现在的短期利率同预期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它们的关系具体表现为:1.预期理论如果未来每年的短期利率一样,现期长期利率就等于现期短期利率,收益率曲线表现为一条水平线;如果未来的短期利率预期要上升,现期长期利率将高于现期短期利率,收益率曲线表现为一条向上倾斜的曲线;如果未来的短期利率预期要下降,现期长期利率将低于现期短期利率,收益率曲线表现为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第7章 利息与利率1.预期理论预期理论将不同期限的债券看成一个密切联系的统一体,从而为证券市场上不同期限的证券利率的同向波动提供了解释。但预期理论无法解释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的现状,因为没有任何理由能让人们总是倾向于相信未来的短期利率会高于现在的短期利率。第7章 利息与利率2.市场分割理论  市场分割理论首先对预期理论的完全替代假设提出了批评,认为各种期限的证券之间毫无替代性,它们的市场是相互分割、彼此独立的,因而每种证券的利率都只是由各自的供求状况决定的,彼此之间并无交叉影响。第7章 利息与利率2.市场分割理论市场分割理论认为产生市场分割的原因有五个:一是投资者可能对某种期限的证券具有特殊的偏好,例如注重未来收入稳定性的投资者可能倾向于选择长期证券;二是投资者不能掌握足够的知识,只对其中的某些证券感兴趣;三是不同借款人往往只对某种期限的证券感兴趣;第7章 利息与利率2.市场分割理论市场分割理论认为产生市场分割的原因有五个:四是某些机构投资者的负债结构决定了他们在短期证券与长期证券之间的选择;五是缺少易于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统一的债务工具。第7章 利息与利率2.市场分割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对收益曲线通常向上倾斜,即长期利率高于短期利率的现象能够进行直接的解释,那就是人们一般更愿意持有短期证券,而不愿持有长期证券,因而短期利率相对较低。但是由于这种理论将不同期限证券市场看成是分割的,所以它无法解释不同期限证券利率往往是同向波动的。因此这一理论也有局限性。第7章 利息与利率3.优先集聚地理论优先聚集地理论认为:预期理论和市场分割理论对现实缺乏解释力的原因在于它们的假设条件不符合现实,预期理论假设的不同期限的证券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现实中并不成立,原因是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期限偏好;而市场分割理论所假设的各种期限之间的证券毫无替代性在现实中也不成立,第7章 利息与利率3.优先集聚地理论优先聚集地理论认为:原因是投资者的偏好不是绝对的,一旦不同期限的证券预期收益率差额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后,投资者可能放弃他所偏好的那种证券,转向投资于预期收益率较高的证券。第7章 利息与利率仍以前面的例子来说,假如投资者更偏好于1年期证券,只有当2年期证券的预期收益率高出1年期的预期收益率部分超过P时,投资者才去选择2年期证券,那么均衡条件是:1+R2t)21=1+Rt)1+Rt+1)1+P根据前面相同的推理,可得:R2t=P2+Rt+Rt+1)2这便是最简单的优先聚集地理论表达式。第7章 利息与利率式中的P2,也就是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平均值之间的差额,可以被看成是一项期限补偿,它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对不同证券期限的偏好强度;正负则取决于投资者究竟偏好于哪一种证券,如果投资者偏好于短期证券,则该项为正,反之,则为负。由于长期证券的价格对利率较为敏感,波动性即风险)比短期证券大,所以期限补偿一般为正数。第7章 利息与利率7.5影响利率的因素分析不在课堂授课)7.5.1基于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分析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在图形上表现为,货币需求曲线Md曲线)和货币供给曲线Ms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利率即为均衡利率:第7章 利息与利率7.5.1基于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分析第7章 利息与利率一)均衡利率的变动1、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在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导致货币需求曲线发生移动的因素有两个,即收入和价格水平。第7章 利息与利率收入效应在凯恩斯看来,收入影响货币需求原因有两个:第一,随着经济的扩张,收入的增加,财富的增加,人们希望持有更多的货币作为价值贮藏;第二,随着经济的扩张,收入的增加,人们希望使用货币完成更多的交易,结果人们也希望持有更多的货币。由此得出结论是:收入水平提高,导致货币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第7章 利息与利率价格水平效应人们只关心他所持有的实际货币数量,即能够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同样名义货币量的价值下降,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少于涨价以前。为使所持真实货币量恢复到涨价前的水平,人们将持有更多的名义货币量。故价格水平上升,导致货币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右移。第7章 利息与利率2、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凯恩斯假定货币供给完全受中央银行的控制,由中央银行操纵的货币供应的增加将使货币供给曲线右移。第7章 利息与利率3、均衡利率的变动在供给曲线不变的条件下:货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均衡利率将上升;货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将下降;在需求曲线不变的条件下:货币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均衡利率将下降;货币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将上升。第7章 利息与利率二)影响利率的因素分析1、收入收入对利率影响的路径是:收入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收入对利率影响的效果是:收入增加,货币需求随之增加,货币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利率上升;收入减少,货币需求随之减少,货币需求曲线左移,均衡利率下降。第7章 利息与利率二)影响利率的因素分析2、价格水平当价格水平上升时,用能够购买商品和劳务数量来衡量的货币价值降低。为使所持真实货币数量恢复至价格上涨以前的水平,人们将愿意持有更多的名义货币数量。这样,价格水平的上涨使货币需求曲线右移,均衡利率上升。这表明,在货币供给和其他经济变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第7章 利息与利率二)影响利率的因素分析3、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将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货币供给曲线向右发生移动,均衡利率下降。第7章 利息与利率二)影响利率的因素分析收入效应。由于货币供给增加对经济产生扩张性影响,提高了国民收入和财富,导致货币需求曲线右移,利率上升。因此,货币供给增加的收入效应是指利率因收入增加而上升。第7章 利息与利率二)影响利率的因素分析价格水平效应。货币供给增加也能导致整体物价水平的上升。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分析认为,这将导致利率上升。因此,货币供给增加的价格水平效应就是指利率因价格水平上升而上升。第7章 利息与利率二)影响利率的因素分析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因货币供给增加而导致的价格水平上涨(即更高的通货膨胀率),通过影响通货膨胀预期也能对利率产生影响。具体来说,货币供给增加,可能使人们预期未来价格水平会更高,从而导致更高的通货膨胀预期。可贷资金理论表明,通货膨胀预期的提高将导致利率上升。因此,货币供给增加的通货膨胀预期效应,是指利率因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而上升。第7章 利息与利率二)影响利率的因素分析价格水平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存在微秒的差别:假设今天货币供给的一次性增加导致明年价格上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明年这一年里,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利率通过价格水平效应也随之而上升。只有到了年底,当价格水平涨至最高水平时,价格水平效应才能达到最大。第7章 利息与利率二)影响利率的因素分析在这一年里,由于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会更高,故通过通货膨胀预期效应,价格水平也将使利率上升。但是,当价格水平在第二年里停止上升时,通货膨胀率和通货膨胀预期都将降为零。这样,早些时候因预期通货膨胀上升而导致利率的上升将下降。可见,与价格水平效应不同的是,当价格水平效应在第二年效应最大时,预期通货膨胀效应的影响反而最小(没有影响)。第7章 利息与利率二)影响利率的因素分析因此,两种效应的基本差异是,即价格停止上涨,价格水平效应仍然存在,但此时已不存在通货膨胀预期效应。第7章 利息与利率7.5.2基于可贷资金理论的分析利率和债券价格存在反向关系,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债券需求越大,债券供给越小,在利率——债券量的二维坐标系中,债券需求曲线向上倾斜,债券供给曲线向下倾斜。图示如下:第7章 利息与利率7.5.2基于可贷资金理论的分析第7章 利息与利率一)均衡利率的变动1、债券需求曲线的移动导致债券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包括四种参数的变化,分别是:财富、债券相对于
/
本文档为【第七章 利息与利率p16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