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医学检验指标

2018-11-14 62页 ppt 587KB 84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DNSJDS

暂无简介

举报
医学检验指标**第四章常用医学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医学检查指标 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疾病诊疗过程需要监控指标。**医学检验 医学检验指标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疾病治疗中需要控制的指标。 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微生物免疫学和寄生虫学技术对人体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脱落细胞等标本进行检查,以获得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及脏器功能状态等资料,为临床诊断疾病、病情观察制定治疗方案提高依据。**第一节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包括 血液的基本组成:由血浆(无形成分)和血细胞(有形成分组成)。 有形成分包括悬浮于血浆中的...
医学检验指标
**第四章常用医学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医学检查指标 是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疾病诊疗过程需要监控指标。**医学检验 医学检验指标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疾病治疗中需要控制的指标。 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细胞学、微生物免疫学和寄生虫学技术对人体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脱落细胞等标本进行检查,以获得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及脏器功能状态等资料,为临床诊断疾病、病情观察制定治疗提高依据。**第一节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包括 血液的基本组成:由血浆(无形成分)和血细胞(有形成分组成)。 有形成分包括悬浮于血浆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小板**第一节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等四项。 血液的基本组成:由血浆(无形成分)和血细胞(有形成分组成)。 有形成分包括悬浮于血浆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出去细胞)部分。** 正常人的血浆容积约为体重的8%~9%,一个70公斤体重的人有血浆量约为5600毫升。含有大约91~92%的水分,和多种蛋白(抗体、酶、凝血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葡萄糖、激素、无机盐、维生素和代谢产物等。 血液具有输送营养、氧气、激素和排泄废物及调解水分、体温、渗透压、酸碱度等功能。** 正常人的血液是体重的8%~9%,总量为5000~6000ml。血液的pH为7.35~7.45,比重为1.05~1.06。 血液取出体外,不加进抗凝物质置于容器内,血液就会凝固成块,除去血块后剩下的液体称为血清。 血液(加抗凝剂)经离心后可将血液的有形成分和液体部分分开,这液体部分称为血浆。 血清与血浆的基本成分相同血清:血浆:**一、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WBC):当机体出现炎症、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等疾患时,白细胞的数和质可出现异常。末梢血**临床意义--白细胞减少 1.疾病:病毒感染(如流感)、伤寒、疟疾、麻疹、再障性贫血、肿瘤放了、化疗、白血病; 2.药物:磺胺、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甲状腺制剂 3.放化疗、化学品(苯衍生物)**[临床意义]---白细胞增多 (1)生理性增多—新生儿、婴幼儿、妊娠、分娩、运动、寒冷、情绪激动; (2)病理性增多--细菌感染、出血、溶血、白血病、某些恶性肿瘤;**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白细胞是一个大家族,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粒细胞。依其颗粒的染色特性又分为三种: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 另一类细胞质中无特殊颗粒,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两种。 以上每种白细胞各自具有不同的数量和功能。**经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1~5%**(一)中性粒细胞增多 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中性粒细胞增多一般同时伴有白细胞总数的增加: (1)生理性增多 妊娠、剧烈运动、饮食过度、寒冷、婴幼儿期 (2)病理性增多 1)急性感染:各种局部感染如脓肿、阑尾炎、中耳炎、扁挑体炎等,全身感染如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等生理性增多病理性增多** 2)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催眠药、有机磷中毒 3)白血病和骨髓增值性疾病 4)其它疾病:急性大出血或急性溶血、白血病及恶性肿瘤晚期、严重组织损伤:手术、大面积烧伤、心梗、各种创伤** 轻度感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多1-10万 中度感染:中性粒细胞大于10.0万 重度感染:中性粒细胞大于20.0万**(二)中性粒细胞减少 (1)疾病:某些传染病:伤寒、疟疾、病毒感染(流感、乙肝、麻疹) (2)血液病:急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再障性贫血、 (3)化学药物中毒与放射线损伤: (4)过敏性休克 (5)脾功能亢进 (6)用药:磺胺、解热镇痛药、部分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甲状腺制剂等**(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非感染) (1)过敏性疾病 (2)寄生虫病 (3)皮肤病 (4)血液病 (5)恶性肿瘤 (6)用药**(四)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疾病:多见于伤寒、副伤寒,某些传染病早期,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后,大手术、严重烧伤 用药: (五)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五)淋巴细胞增多或减少 淋巴细胞是人体主要免疫细胞,主要分为T细胞和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反映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 增多 (1)感染性疾病:病毒如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等或杆菌感染如结核 (2)血液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3)其他:组织移植 减少: 淋巴细胞减少(绝对值减少)多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等。**(六)单核细胞增多或减少 1增多:单核细胞增多常见于某些感染,如活动性肺结核、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等;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性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结缔组织病等。 2单核细胞减少:单核细胞减少无临床意义。****二、红细胞计数(RBC) 红细胞(RBC)计数,是贫血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红细胞计数可用显微镜计数法、光电比浊法、电子血细胞计数仪法测定。 红细胞主要功能是携氧和二氧化碳的呼吸载体。**【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 (1)红细胞丢失; (2)造血原料不足 (3)红细胞破坏增加 (4)红细胞生成障碍 红细胞增多 (1)生理性增多; (2)病理性增多—大量失水血液浓缩(剧烈呕吐、休克、腹泻)、大面积烧伤、高山缺氧严重心肺疾病;**二、血红蛋白测定 血红蛋白(Hb)测定常用于了解有无贫血、贫血的严重程度,以及其与红细胞的比例关系。**[临床意义] l血红蛋白增高: 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原病 创伤:严重烧伤、大量失水 用药:对氨基水杨酸钠、** 2血红蛋白减低:贫血--出血、再障性贫血 血红蛋白减低有以下几种情况。 (1)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成比例减少(RBC↓=Hb↓),急性失血性及溶血性贫血、再障性贫血。 (2)红细胞减少少于血红蛋白减少(RBC↓<Hb↓),缺铁性贫血。 (3)红细胞减少多于血红蛋白减少(RBC↓>H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贫血的程度—分4级 轻度贫血:男Hb<120g/L,女<110g/L 中度贫血:Hb<90g/L, 重度贫血:Hb<60g/L 极度贫血:Hb<30g/L**三、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寿命7~14天,一日内相差6%~10%。维持内皮细胞完整性功能、黏附、聚集、释放、促凝和血块收缩功能。是止血凝血检查的指标 (100~300)×109/L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减少: 生成障碍:再障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破坏过多:肝硬化、脾功能亢进 分布异常: 消耗过多 先天性 用药:氯霉素、磺胺、阿司匹林、抗生素等** 过多 原发性: 创伤:急性出血、骨折等 其它:脾切除**四、红细胞沉降率 又称血沉,体内有感染或坏死组织时,血沉可加快,提示有病变存在。 男:0~15mm/h 女:0~20mm/h 意义: 过快: 炎症:风湿、结核、风湿热、急性细菌感染 组织损伤及坏死:急性心梗、手术创伤 恶性肿瘤 高球蛋白血症:骨髓瘤、慢性肾炎、肝硬化**第二节尿常规检查 目的: 疾病的诊断:糖尿病、泌尿系统疾病、炎症、结核、结石、胰腺炎、肝炎 职业病辅助诊断—化学物质、重金属等 安全用药监测: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磺胺、 肾功能检查 尿液中97%为水,3%固形物,包括有机物(尿素、尿酸、肌酐等蛋白代谢物)、无机物(氯化钠、磷酸盐、铵盐等)含有大量代谢终产物**一、一般性检查 1.尿量:健康人1000~3000ml/天 增多:生理性病理性 减少:急性肾炎、高热、脱水、休克、严重烧伤、肝硬化腹水、肾移植排异反应等 尿闭:≤50ml/24h.急性肾衰、肾炎晚期、尿路梗阻**一、一般性检查 2.尿液颜色:正常为淡黄色,与饮食、药物和尿量的多少有关。异常的情况如下: 血尿:外观呈红色或淡红色悬液样。主要见于泌尿系统出血,结核、肿瘤、结石、出血性肾小球肾炎等。 胆红素尿:深黄色,见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血红蛋白尿:酱油色或红葡萄酒色,透明**一、一般性检查 乳糜尿:呈不同程度的乳白色混浊或脓丝状,混有淋巴液,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尿道炎、肾多发性脓肿,肾周围淋巴管阻塞。 无色的尿:尿崩症、糖尿病**一般性检查 3.尿液的pH值:正常时随机的尿液4.5-8.0, 24h尿6-7。 晨尿4.5~6.5.尿液异常情况如下: 强酸性尿:代谢性酸中毒、痛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结石、白血病、坏血病及服用酸性药物如氯化铵等。 强碱性尿:代谢性碱中毒、膀胱炎、服用碱性药物等(碳酸钠、乳酸钠等)。**二、化学检查 (一)尿蛋白测定:正常参考值 定性:阴性。<100mg/L 定量:儿童<40mg/24h成人休息状态20一80mg/24h成人运动状态<250mg/24h,高于上述值,为蛋白阳性,称蛋白尿 生理性增高: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过度兴奋摄入过多蛋白、妊娠妇女**二、化学检查 病理性蛋白尿 肾性蛋白尿:肾实质病变----慢性肾炎、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等;肾血循环改变----慢性心绞痛肾受刺激----重金属中毒、药物等 非肾性蛋白尿:泌尿道疾病---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 药物肾毒性蛋白:氨基糖苷类、多肽类抗生素**二、化学检查 (二)尿糖:正常尿中糖很少,0.1-0.3g/24h,为阴性。 生理性尿糖:摄入过多、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 病理性尿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肝炎**(三)尿液潜血(隐血) 尿液中混合有0.1%血液时,肉眼可观察到血尿,小于0.1%时仅能通过潜血反应发现。 主要项目尿液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用试管法测定两者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 1.尿血红蛋白阳性: 创伤:心瓣膜手术、烧伤、肌肉和血管损伤 溶血性贫血 疾病:肾结石、肿瘤、感染、疟疾 药物—磺胺类** 2.肌红蛋白阳性:--鉴定体内是否有肌肉损伤 创伤:电击伤、烧伤、手术等 原发性肌肉疾病:肌肉萎缩、皮肌炎、 局部组织缺血:心梗、动脉阻塞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酸中毒 阵发性:剧烈运动 中毒:酒精、药物**(四)尿酮体 尿中乙酰乙酸、羟基丁酮酸的总称,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当糖代谢发生障碍时,脂肪分解增多酮体产生速度大于组织的利用,血中酮体增加,超过肾阈值,产生酮尿。 临床意义 1.非糖尿病者:禁食过久,剧烈运动,呕吐, 2.糖尿病者:未治疗或未控制, 3.中毒:有机磷中毒 4.用药:**(五)尿酸 是嘌呤代谢分解产物—蛋白分解-肉类、鱼虾蟹 增高: 疾病:痛风、粒细胞性白血病、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 核蛋白代谢增强:溶血性贫血、甲亢、牛皮癣等 生理性:食用高嘌呤食物、过多摄入木糖醇**三、显微镜检查 。细胞: 红细胞:男性0个,女性<3个/HP(高倍显微镜视野),异常原因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恍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 白细胞:男性0-2个/HP女性0-4个/HP白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泌尿系统有炎症,如肾小球肾炎、肾孟肾炎、肾脓肿、膀胱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第三节常用肝功能检查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担负着复杂多样的生理功能,包括合成、代谢、转运及排泄等。当各种原引起肝细胞损害或肝内外胆道梗阻时,可引起肝细胞内各种物质代谢(如蛋白质、脂肪、糖、胆红素及胆汁酸等)的异常,另一方面由于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或膜结构损伤,使胞内酶外溢。导致血液中与肝脏有关的代谢产物和酸含量改变 检验肝功能的目的在于探测肝脏有无损害、查明原因、判断预后以及鉴别黄疸等。因此,肝功能试验的临床应用对于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肝细胞是否受损的指标 丙转氨酶 ALT- 谷草转氨酶 AST γ谷氨酰转肽酶 γ-GT 乳酸脱氢酶LDH 碱性磷酸酶 AKP 胆碱性酯酶 CHE**肝排泄分泌功能的指标 胆红素排泄的异常透露出肝脏病变或胆管阻塞等异常讯息,异常升高时,应通过检查来判断时何种原因造成的黄疸。 对于慢性乙肝来说,主要是由于肝细胞受损,造成其摄取、结合、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发生障碍,称为肝细胞性黄疸。 当黄疸指数超过50μmol/L时,通常造成巩膜或皮肤黄染,也就是通常所称的黄疸。** 总胆红素定量 TBiL 直接胆红素 DBiL 间接胆红素 IBiL 其他功能指标: 胆固醇 CHO 甘油三酯 TG 凝血酶原时间 PT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 肌酐 Cr 血糖 GLU 甲胎蛋白 AFP 免疫球蛋白G IgG 免疫球蛋白A IgA 免疫球蛋白M IgM 补体3C3 补体4C4**一、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 临床意义:反应肝细胞损伤程度, 正常值<40U/L 升高时:主要肝胆疾病, 其次极性心梗、心肌炎、心衰、胰腺炎、外伤、严重烧伤、休克, 某些化学药品和接触化学品重要**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L,GOP) 临床意义:反应肝损伤程度-正常值<40U/L 升高时: 心梗:发病6-8小时升高,24小时达峰值 肝脏疾病: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肝浓重等 其它:进行性营养不良、皮肌炎、肺栓塞急性胰腺炎、溶血性疾病等。**三、乙型肝炎病毒面抗原 俗称“澳抗”-乙肝病毒(HBV)表面的糖蛋白,是感染早期血清里的一种特殊标记物,可维持数周、数年,甚至终身。 正常时: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时:乙肝活动期(慢性或迁延性)、与该病毒感染有关的**三、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检测(五项)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Ag)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 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大三阳”和“小三阳”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同时阳性—大三阳,病毒复制快,有传染性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时阳性—小三阳,病毒复制相对较慢,传染性相对较小。重要**第四节肾功能检查 肾脏的三大基本功能:1.生成尿、排泄代谢物;2.维持体液平衡及酸碱平衡;3.内分泌功能(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 需要检查的项目: 血清尿素氮 血肌酐 内生肌酐清除率**第五节常用血液生化检查 检查项目:血脂、血清电解质、空腹血糖、血清淀粉酶、血气 一、血脂测定 血清总胆固醇(TC):所有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2.9~6mmol/L 甘油三酯(TG):是人体中最多的脂类,是人体储存能量的形式。是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成分,并直接参与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合成。0.22~1.21mmol/L(20~110mg/dl)与测定方法有关。**血脂的临床意义 TC醇↑: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阻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长期高脂饮食,用药(VA、VD、甲状腺素、邓) TC↓:严重肝病、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贫血、甲亢,用药(肝素、VC等) TG↑:糖尿病、肾病综合征、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肥胖症、阻塞性黄疸,用药等 TG↓:甲亢、营养不良综合征**低密度脂蛋白 在血管部位合成,是运载胆固醇从肝内到肝外的主要工具,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直接相关,是动脉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 临床意义: 增多:高脂蛋白血症、低甲状腺血症、肾病综合症等 减少:营养不良、慢性贫血、严重肝病、急性心梗等**高密度脂蛋白 抗动脉硬化的脂蛋白,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由胆汁排泄出体外。与动脉硬化和冠心病呈负相关。 意义 降低:生理性–吸烟、肥胖、严重营养不良 病理—动脉硬化和高脂血症、 其他疾病—重症肝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症、尿毒症等**血清电解质测定 血清钾: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参与糖和蛋白质代谢,保证神经肌肉、心肌的正常活动 正常值:3.5~5.5mmol/L 血清钠:血浆中主要阳离子,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增强肌肉兴奋性 正常值:123~145/mmol/L,** 血清氯化物(Cl-):体液中主要的阴离子,与钠离子一起维持血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正常值:98~106mmol/L 血清钙:包括游离盖和蛋白结合钙 正常值:2.25~2.75mmol/L**复习 血常规检查包括哪些项目?各项的正常范围是多少? 白细胞包括哪些细胞?其中哪两项比较重要? 尿常规检查的一般检查和化学检查有哪几项? 常用血液生化检查有哪些?血脂包括哪些成分?正常范围是多少?**
/
本文档为【医学检验指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