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2019-01-19 12页 doc 2MB 155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東門涙

暂无简介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泄气(xiè)      要塞(sài)签订(qiān)督战(dū)歼灭(jiān)锐不可当(dāng)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业已】已经。【歼灭】消灭(敌人)。【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朗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交流点拨】第1、2两句是导语部分,...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泄气(xiè)      要塞(sài)签订(qiān)督战(dū)歼灭(jiān)锐不可当(dāng)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要塞】在军事上有重要意义的、有巩固的防御设备的据点。【业已】已经。【歼灭】消灭(敌人)。【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朗读课文,找出本文的导语和主体,说说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交流点拨】第1、2两句是导语部分,其余部分是主体部分。导语从渡江作战的兵力、战线(即渡江区域)、战况三个方面总领了全文。2.速读主体部分,思考主体部分写了什么,分几个层次来写,并完成图表。【交流点拨】主体部分具体叙述了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情形,并分析了我军克敌制胜的原因。 时间 渡江大军 地点 兵力 渡江人数 20日夜~21日夜 中路军 安庆—芜湖 30万 30万 21日下午5时~22日22时 西路军 九江—安庆 35万 三分之二 21日下午5时~22日22时 东路军 南京—江阴 35万 大部3.通读全文,口头复述这则新闻的六要素。【交流点拨】何时:1949年4月20日夜至4月22日22时。何地: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前线。何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何事:我百万大军突破长江防线,占领南岸广大地区。何故: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如何:三路大军横渡长江。二、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从文中找出例子来进行分析,自由讨论,概括出本文语言方面的特点。【交流点拨】准确。①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百万”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②简洁而具有气势。如导语中“百万大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再比如“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纷纷溃退”“毫无斗志”。③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豪情。步骤四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1.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安排?【交流点拨】首先,中路军最早渡江,所以先写;其次,中、西两路所遇敌情一样,并且抵抗都很微弱,东路所遇抵抗较为顽强,所以中、西路合写在前,东路单写在后。2.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哪路详写?哪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交流点拨】中路军写得较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此处简略交代即可转入下文。西路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代,如“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东路军写得最详,因为它所遇抵抗“较为顽强”,胜利来之不易,故作详细报道。一是较具体地写了战斗情况;二是更详尽地写了战果。三个层次写得有同有异,有详有略,在统一中有变化,避免了重复雷同。3.消息主要用概括叙述,有时可在叙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请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交流点拨】在叙述中路军后,很自然地转入对西路军渡江战况的报道,其中插入简要议论,精辟地说明了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是将军事行动放到当时的政治背景中分析得出的结论,具有极大的说服力。三、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了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这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知水平。2.拓展延伸:毛泽东最广为流传的三句话:①最鼓舞人心: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②最豪迈、最傲气: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③最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3.布置作业: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四、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学完两则新闻后,我指导学生就两则新闻进行比较阅读,从中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闻知识的了解和本课内容的理解。另外我还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班级报纸来进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阅读新闻消息的能力。最后创设情境,让学生学当小记者,写一篇简单的新闻(消息)。每个课时目标看起来似乎都完成了,知识点的落实在练笔习作来看也基本有效,但个人觉得还存在许多不足。1 消息二则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读新闻的方法。了解不同新闻体裁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把握新闻的特点和结构。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边读课文边揣摩作者的态度与倾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领会本文短小精悍、一气呵成的语言特点。讲授法、朗读法、合作学习法。。第1课时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如果让时间倒流,把历史的镜头定格在解放战争的渡江战役上,人类历史上的空前奇观便又在我们眼前重现了:浩浩长江的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的百万雄师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那冲杀的场面、搏击的气势,恢宏如诗,壮美如虹。只要一想起它,无论是革命先辈,还是我们这些后来人,无不感到壮怀激烈,豪情倍增。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当年渡江战役的最高统帅毛泽东亲笔撰写的两则新闻,一起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背景介绍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歼灭,但蒋介石仍不甘心失败,在美国的策划下,一面与共产党假意和谈,一面部署江防,企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人民解放军南进。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反动政府最后拒绝在国内和平上签字。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2.文体知识(1)新闻,又称消息。是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典型事实所作的准确简短的报道。(2)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者第一句话。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承接导语、揭示主体,对消息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背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结语:是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依据内容需要,可有可无。(3)新闻的特点:准确性、真实性、时效性。(4)新闻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可适当穿插议论。(5)新闻的六要素:“五个W”+“1个H”,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How(如何)。3.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芜湖(wú)    摧枯拉朽(kū)溃退(kuì)荻港(dí)4.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经营】筹划、组织并管理。【摧枯拉朽】文中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该导语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导语为正文第一句话。从渡江时间及渡江人数两方面简明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总领了全文。2.阅读课文,找出这则新闻的六要素。【交流点拨】何时: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何地:在芜湖、安庆之间;何人:人民解放军;何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何故: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如何:人民解放军攻破国民党反动派防线,占领长江南岸。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列举文中表达准确的词语,分析其效果。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交流点拨】此句中的“已”和“大约”用词准确。“已”是“已经”,表明解放军三十万人已经渡过长江;“大约”表明三十万人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交流点拨】此句中的“经营”“溃退”用词准确,“经营”有“筹划、组织并管理”之意,更能反衬解放军的英勇。“溃退”指(军队)被打垮而后退,更能说明国民党军队败退的程度。步骤四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1.这则消息报道的是一场大战,只用了不到二百字,你觉得效果如何?请说出自己的感觉。作者为什么不详写渡江战斗的情景?【交流点拨】本文不足二百字,却简而不陋,是大手笔,堪称经典。对于渡江和战斗的情景,作者没有详细描写,只是几笔勾勒,粗线条地介绍了渡江的时间、地点及事件的结局。因为敌军“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在三十万大军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所以也不值得去详细介绍。2.小组合作交流:有人认为,消息是客观公正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既然是客观报道,就不应在字里行间带有感情色彩。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找一找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品味一下。【交流点拨】①不认同。其实,这是对新闻语言的片面理解。作者在写新闻时,总会在文中凝聚自己的感情。②本文中的“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用语简洁,突出了敌军的不堪一击,反衬我军的英勇善战。“不到”“即已”两个词,前一个表明时间短,后一个表明速度快,充分说明了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势如破竹。这两组词包含了作者对解放军的高度赞扬,也充满了对敌人的嘲笑和讽刺,作者的情感爱憎分明,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本文短小精悍,一气呵成,它所反映的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我军南渡长江,揭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这一战役声势浩大,值得报道的动人事迹无数,但是作者正文只用了不到200字,便作了简洁而不失完整的报道,全文气韵生动,令人叹为观止。2.布置作业: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探究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领悟诺贝尔精神为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体会宽广胸怀。朗读法、自主学习法。课件、录音。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在世界科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荣誉奖。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那么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构、地点等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从《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新闻中去寻求答案吧!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100多种发明,但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被誉为“炸药大王”。2.背景介绍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黄色炸药,取得了在许多国家生产黄色炸药的专利。以后又发明了更安全可靠、威力更大的胶质炸药,接着又研制无烟火药。因毕生从事科研和火药的研制,终身未娶,无儿无女,晚年立下遗嘱,将全部不动产进行投资,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金。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3.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遗嘱(yí)   渗透(shèn)   卓有成就(zhuó)   仲裁(zhòng)拨款(bō)逝世(shì)颁发(bān)4.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建树】建立的功绩。【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成就。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大声朗读课文,勾画出导语部分,思考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交流点拨】导语为课文第一段话。导语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2.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交流点拨】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是分离的。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交流点拨】“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或规律。而X线波长是介于紫外线和Y射线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它是本来就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交流点拨】“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交流点拨】“颇”的意思是“很,相当”,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成果丰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理所应当的。步骤四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1.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交流点拨】一方面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交流点拨】主体部分详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而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3.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交流点拨】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2.拓展延伸: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与世长辞。让我们来听一听诺贝尔临终前的遗言吧:全世界爱好科学并愿意献身科学的朋友们:生命对于我来说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在科学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我遨游了一辈子,发现里面的奥秘太多了。研究它,掌握它,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希望大家继续研究下去,区区200万英磅的利息,虽微不足道,但愿意为行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之路上的你助上一臂之力。诺贝尔在九泉之下感谢你们。当听到这儿的时候,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我敬佩诺贝尔__对科学事业的痴迷__,更敬佩他__无私奉献__的精神。3.布置作业: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学习这篇新闻,我一反以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文的惯例,而是在上课前,只让学生看课题,让他们想想,如叫你们给人家讲这件事,你会告诉人家哪些信息。学生纷纷回答,我不作点评,顺势叫学生预习课文,看自己的回答与课文适配多少。学生兴趣大增,迅速进入状态,很快就理清了这篇新闻的主要信息。再让学生比较一下这篇新闻与上一篇新闻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此,这篇文章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3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品味文章中优美而生动的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侧面描写、对比烘托写法的运用。读书指导法、自主学习法。课件、录音。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对有着“跳水皇后”之美称的郭晶晶,我们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可是在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跳水比赛中夺得金牌的女运动员又是谁呢?今天就让我们揭开这神秘的面纱,去一睹她的芳容吧!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背景介绍《“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仅540多字的特写,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30多年了,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2.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优雅(yǎ)   掠过(lüè)   翘首(qiáo)   屏息(bǐng)一刹那(chà)慷慨(kǎi)哧地(chī)悄然(qiǎo)3.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翘首】抬起头来。【屏息】暂时抑止呼吸。【悄然】形容寂静无声。【慷慨】大方;不吝惜。【轻盈】形容身材苗条,动作轻快。【由衷】出于本心。【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听课文录音。思考:这则新闻特写报道了一件什么事?着重抓住什么场面来刻画的?【交流点拨】这则新闻特写报道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新德里亚运会上赢得金牌的事。课文抓住吕伟跳水动作来细致刻画的。2.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试着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交流点拨】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准备跳水。第二部分(2~4):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骤三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在文中第二部分,记者用诗画般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精彩瞬间,字里行间,洋溢着动态美,请同学们认真读2~4段,品味动词的精妙之处。【交流点拨】第二段中“轻舒双臂”“轻轻一蹬”“向空中飞去”对吕伟起跳、飞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刻画,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轻柔、优美、舒展,充满了动态美。第三段中“向前翻腾一周半”“空中转体三周”,第四段中“‘哧’地插进碧波”对吕伟转体、入水的动作进行了近镜头的特写,有力地突出了吕伟动作的高难、惊险、完美,震撼人心。步骤四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1.认真通读课文,小组合作探讨:本文采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效果?【交流点拨】开头起笔不凡,采用了动静结合,对比烘托的写法。先是“静”中的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再用“飘浮的白云、掠过的飞鸟、翘首的观众”这些动感的环境加以烘托,动静结合,充分展现了吕伟的沉着冷静,坚定自信和观众的高度关注,为吕伟的起跳作了一个巧妙的铺垫。文中还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对吕伟起跳前的沉静自若及起跳、腾空、入水一系列动作的慢镜头回放采用了正面描写。而对记者的赞叹,观众的掌声、欢呼声,游泳场的气氛的描写则是侧面描写,这样结合起来写,更有力地烘托了吕伟跳水动作的出色完美,技艺精湛,精彩绝伦。2.课文除了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烘托的写法外,还善于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吗?【交流点拨】运用的有比喻,如“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此句把吕伟跳水的动作比作“旋风”“流星”,表现了吕伟空中转体三周的动作完成得非常迅速、完美,无可挑剔。运用的有拟人。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此句把时间拟人化了,赋予了人的情感,说“时间”特别慷慨,把“时间”写得有情有意。从而展现了吕伟跳水动作既快又潇洒。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这篇新闻特写,善于捕捉瞬间,落笔集中,突出一点,在1.7秒的时间里,记者层次鲜明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文势有起有伏,动静结合,侧面烘托,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突显出来,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人物特写,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值得我们细细品鉴。2.拓展延伸:怎样写好现场短新闻?用“五官”采写是写作现场短新闻的基础,作者深入到现场后,不能像个木偶,必须充分发挥“五官”的作用去观察现场。眼:要像一部摄像机。要把事件主要人物的肖像、行动、细节乃至现场的景物摄下来。耳:要像一部录音机。要把主要人物的话原汁原味录下来,其他人物有意义的话录下来。鼻:要成为“新闻鼻”。要嗅一嗅现场空气的气味是否正常,尽可能感受是什么气味。口:要成为“新闻嘴”。要张开嘴伸出舌头舔一舔,看是什么味道。身:要勤莫偷懒。要注意感受现场的冷暖,对有关东西要掂一掂,感受轻重,对有关路程,迈开腿去量一量,看看有多远。五官感受的东西越多,写出来的稿子就越生动,否则就是一杯白开水。3.布置作业: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本节课重视学法的指导,从抓关键语句,梳理情节到正、侧面描写的分析,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文章中描写吕伟起跳这一部分的动作描写,很多学生都从不同细节中读出了吕伟的精湛技法,但由于时间原因,我未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必要的评价。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通讯的基本常识,学习本文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具体、形象、生动、详尽的描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祖国在富国强兵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训练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讲授法、自主合作交流法。课件。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一旦选择了舰载战斗机飞行,就意味着从零开始迎接未知的巨大风险。”“做出这个选择,我不后悔!”戴明盟说。同学们听到这有血性、有担当的话语有什么感受呢?戴明盟又是谁呢?他就是“一着惊海天”的主角!中国航母成功起降第一人!今天,我们就来一睹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风采!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作品简介本文刊登于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一版,在获得第四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2.通讯与消息的区别。(1)以时效性看,消息要求更高,通讯发稿件较慢,要求更详细、深刻、生动、典型,同时强调报道的完整性。(2)从内容上看,消息内容广泛,但只是高度概括的报道;通讯报道的则是有影响、有特点的人和事。(3)从篇幅来看,消息较短,通讯一般篇幅较长。3.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澎湃(péng)  桅杆(wéi)  凛冽(liè)浩瀚(hàn)娴熟(xián)默契(qì)咆哮(páo)镌刻(juān)殚精竭虑(dān)4.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快速浏览课文,概括本则通讯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交流点拨】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2.围绕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本文依次记叙了什么内容?【交流点拨】依次记叙了工作人员就位、安全观察员检查阻拦索、塔台广播、着舰指挥员引导、战斗机稳稳着舰。3.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什么环节?【交流点拨】作者集中笔墨主要叙写的是塔台指挥和着舰动作这些环节,将着舰的前后过程清晰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1.精读课文第3、4段,简要分析这两段在文中有何作用。【交流点拨】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揭示了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着舰的意义,并交代了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从结构上看,这两段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喜悦作铺垫。2.这篇通讯在描写舰载战斗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周围人的神态和心情,小组合作讨论: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呢?【交流点拨】①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②烘托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③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④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步骤四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1.阅读课文第19段,试着赏析本段文字的表达效果。【交流点拨】①“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②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2.本文作者能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你觉得作品的成功之处在哪儿?【交流点拨】①很有价值感:舰载战斗机着舰是能够反映时代主题并具有宏大意义的重大事件,此稿作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的文字记录,在历史的坐标中地位自然非同凡响,新闻价值不言而喻;②很有层次感:ɑ.叙事完整,铺排有序;b.重点突出,主次分明;c.文风平实,脉络直观;③很有美感:ɑ.动态美,对海天环境的全景描写,具有宏观上的壮美;对着舰细微动作的描写具备了微观上的细节之美;b.情感美,“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字里行间展现出了官兵的家国情怀;c.语言美,文中把舰载机着舰比喻成“刀尖上的舞蹈”,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本文生动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重大新闻事件,现场感强、角度新颖、信息量大、震撼力强,是一篇难得的精品佳作。2.拓展延伸:课外搜集其他关于此事件的新闻报道。3.布置作业: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本节课趁着学生读后的高昂情绪,进一步把问题交给学生:这篇文章属于新闻中的哪种体裁?学生很快给出“通讯”的答案。肯定他们的答案之后,让学生结合前面所学,辨别一下新闻中“消息”“特写”“通讯”的异同。让大家简单讨论,然后选出优秀作品,本来觉得有些棘手的课文讲解,在学生的帮助下变得简单,连知识梳理也变得轻松。课堂,本就是属于学生的,把讲解、小结交给学生,师生反而收获了更多。以后,课堂还要找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们“开讲”!第一单元同步作文指导新闻写作一、文题展示 小试牛刀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最近发生了什么特别的或者有意思的事情?尽可能多方调查、采访,采集相关信息,写一则消息。不少于500字。【思路点拨】1.审题:注意题目限定了文体——消息,也限定了选材的范围——你所在的班级、学校,或者你居住的社区、村镇、县市,要从这几个方面来思考选材。2.选材:可以选择班上或学校近期开展的各类活动,如体育活动、科学探究活动、文艺会演活动等;社区、村镇等开展的各种特别的或有意义的活动等。3.写法:按照消息的基本结构布局谋篇,结构要完整,中心事件要突出,语言要简洁,必要时可以交代一下背景。【写法指导】1.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让别人关注你的报道,标题就一定要醒目,特别是主标题,要让人看后一目了然。消息标题的要素必须包括何人(何物)做何事,语言必须简洁准确。2.导语:导语是指一则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它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揭示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的写作要求,一是抓住事情的核心,二是要吸引读者。导语的形式主要有叙述式、描写式、提问式、结论式。3.主体:主体是消息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展开和补充。现在,一般的消息都采用倒金字塔结构,即将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最前面,让人们能看一眼就知道它主要讲的是什么。因此,我们在写作消息的时候,要具体掌握消息的结构特点,勤于观察和思考,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新闻消息。二、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本节课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给学生的新闻写作进行了必要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了新闻的写作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尽完美的地方,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和教学实践中改进!5 藤野先生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文章围绕中心取材,以时间为顺序,明暗两条线索相结合进行记叙的特点。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联系背景深刻理解文中含义隽永的语句,解读本文的主旨,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操。品析语言,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文中回忆了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曾说过“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藤野先生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那么藤野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什么让鲁迅如此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吧!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背景介绍鲁迅1902年留学日本,在补习日语的同时,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于危亡。1906年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1909年,由日本回国,鲁迅先生在仙台学医时幸遇藤野先生,不久又惜别藤野先生,在与藤野先生阔别20年后,鲁迅先生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2.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绯红(fēi) 发髻(jì) 畸形(jī)   不逊(xùn)  匿名(nì)诘责(jié)喝采(hè)瞥见(piē)杳无消息(yǎo)深恶痛疾(wù)3.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绯红】鲜红。【宛如】正像;好像。【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客死】死在异国他乡。【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诘责】责问。【托辞】找借口。【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疾,痛恨。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把握叙事线索,思考: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交流点拨】“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我离开仙台之后”。2.文章标题是对全文内容的精练概括。据此,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谈谈自己的理解。【交流点拨】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骤三 精读课文 感受形象1.学生跳读课文,阅读有关藤野先生的内容,以“藤野先生是一个________的人”组织语句,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交流点拨】(1)特点鲜明的肖像:“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的医学教授。(2)生活习惯角度:生活简朴。(3)治学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4)对待学生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2.文中具体写了几个与藤野先生相识、相处的典型事例?给每一个事例拟一个小标题,并思考这几件事分别体现了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交流点拨】四个事例: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于实习——热情诚恳;了解裹脚——求实精神。课文具体选择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3.“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交流点拨】“我”对藤野先生的情感首先是感激怀念,体现在: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其次是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愧疚之情。步骤四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1.让一名学生朗读课文1、2段,思考:(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交流点拨】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东京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为什么?【交流点拨】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了这一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而改动后则语意直白,缺乏讽刺意味。2.学生集体诵读第5段,思考:(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概”可否用“因为”替代?【交流点拨】“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肯定的语气,作者用诙谐的口吻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有点自谦,自喜,还有点隐含的感激之情,作者把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因为”则表达不出这层意味。(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的“居然”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效果?【交流点拨】“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明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睡安稳了,表露了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居然”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3.学生自读第24~31段,合作探究。(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交流点拨】这是在考试风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极大伤害后写下的一句极为愤慨的话。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达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的,日本人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下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受到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以及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2)“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交流点拨】文中看电影事件中所叙述的中国人的情形,是按着一个要被枪毙的中国人,一群围着看枪毙的中国人和一个“我”的次序来说的。特意写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说明作者没有把自己看作局外人,旁观者。4.学生自读最后一段,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交流点拨】最后一句中“良心发现”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指作者长期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味陈年佳酿,只有用心体悟才能获得心灵的飞跃和思想的升华,鲁迅的文章尤为如此。走进《藤野先生》,使我们更亲近地触摸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更深刻地理解了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更镌刻在读者的心中,愿我们在关爱的沐浴中,生活的天空更为湛蓝、亮丽。2.拓展延伸: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鼓励。3.布置作业: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本课的设计及实践我认为还是可以的,因为纵观鲁迅的文章大多含蓄难懂,加之本文篇幅较长,主题较深,情节简单,很难吸引住学生。应如何短时高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我思量了许久,先对事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抓住典型事件的作用,扣住文章线索的基础上完成。这样,就实现了难文浅教,使学生能理解文章的精髓,加上关于文章的线索之争是学生自发的,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和解答后的收获可以从恍然大悟的感叹声中听出,这正是本人所追求的。6 回忆我的母亲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作者母亲的哪些事迹。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作者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朗读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课件。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生活在妈妈苦心为我们营造的绿荫下,我们倍感幸福和温馨。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表现“母爱”的诗篇,又有多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母爱的崇高,不论是凡夫俗子,还是名家伟人,从拥有生命的那一刻起,就会拥有那份浓浓的母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母亲的散文。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是中国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2.文体知识回忆录主要是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3.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佃农(diàn)  祖籍(jí)    勉强(qiǎng)迁徙(xǐ)慰勉(wèimiǎn)溺死(nì)衙门(yá)私塾(shú)调料(tiáo)血溅(jiàn)瞒着(mán)4.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宽厚仁慈】(待人)宽容厚道,仁爱慈善。【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阅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和品德,用“母亲是________的人”的句式谈谈自己的感受。(提示:抓住文中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句子)【交流点拨】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母亲是期望着中华民族解放成功的人母亲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的人……2.说说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并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大意。【交流点拨】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第二部分(2~15):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第三部分(16~17):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表达自己的决心。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骤三 精读课文 赏析人物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个方面的事?【交流点拨】回忆了母亲两个方面的事:一是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二是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对压迫者的反抗以及对作者参加革命的支持和慰勉。2.文章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歌颂了母亲怎样的美德?【交流点拨】第2、3段先记叙了“家境贫穷”的情况,母亲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第4、5段写“母亲是个好劳动”,样样能干,“整日劳碌”。第6段写母亲“聪明能干”,勤俭持家。第7段写母亲“任劳任怨”,与家里人和睦相处以及同情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作者通过这样平凡普通的事歌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3.文章1~7段不仅歌颂了母亲的美德,而且还采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表明这些美德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直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情感。请将这样的语句找出来,仔细体味,并说明其作用。【交流点拨】第7段中“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是议论。第3段中“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是抒情。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对记叙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揭示所写事情的内在含义,抒发作者的感情,歌颂母亲的崇高品质。4.作者是通过哪些事来说明母亲具有朴素的阶级意识、反抗精神和对革命的同情和支持的?【交流点拨】①乙未年(1895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这是家庭“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灾难面前,母亲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②1905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送子读书。③1908年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5.第13段追叙强调什么?说明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强调“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真可谓“勤劳一生”。母亲身上的这种勤苦耐劳的美德,正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妇女的美德的集中体现。因此,作者对母亲的歌颂,也就是对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歌颂。照应了前文,突出中心,深化主题。6.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在结构的形式上具有什么特点?【交流点拨】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段落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运用了排比段。步骤四 质疑问难 深层探究1.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的含义?【交流点拨】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情和无限热爱的真挚的感情。2.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交流点拨】“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母亲是伟大的,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度;使用转折复句进行强调,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3.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地结合起来写的?这给了我们哪些深刻的启示?【交流点拨】作者以设问句“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发人深思,将对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爱母亲,就要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启示:我们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解放天下劳动人民为己任的崇高思想,艰苦朴素的精神,宽广无私的胸怀,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实现祖国的“四化”大业而奋斗。步骤五 品味语言 感受魅力1.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交流点拨】用词准确,语言朴实,但深藏着作者因母亲去世的悲痛和对母亲无限的怀念。2.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
/
本文档为【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