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2018-10-06 75页 ppt 1MB 58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不系舟红枫

从教近30年,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

举报
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L/O/G/O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www.themegallery.com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糖尿病的诊断 糖耐量试验 口服药物治疗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诊断标准8~10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一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2小时血糖值采用75g无水葡萄糖负荷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空腹血糖任意时间血糖OGTT糖尿病症状 多尿 烦渴多饮 难于解释的体重减轻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 3.9~6.0mmol/L正常 6.1~6.9mmol/L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 ≥7.0mm...
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L/O/G/O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www.themegallery.com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糖尿病的诊断 糖耐量试验 口服药物治疗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诊断标准8~10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一日内任何时间无论上一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2小时血糖值采用75g无水葡萄糖负荷目前国际上通用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1999)空腹血糖任意时间血糖OGTT糖尿病症状 多尿 烦渴多饮 难于解释的体重减轻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 3.9~6.0mmol/L正常 6.1~6.9mmol/L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 ≥7.0mmol/L考虑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OGTT2小时血糖 <7.7mmol/L正常糖耐量 7.8~11.0mmol/L糖耐量减低(IGT) ≥11.1mmol/L考虑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糖尿病症状 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11.1mmol/L 或FPG≥7.0mmol/L 或OGTT2hPG≥11.1mmol/L 需重复一次确认,诊断才能成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对于无糖尿病症状、仅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必须在另一天复查核实而确定诊断。如复查结果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应定期复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IFG或IGT的诊断应根据3个月内的两次OGTT结果,用其平均值来判断。 在急性感染、创伤或各种应激情况下可出现血糖暂时升高,不能以此诊断为糖尿病,应追踪随访。糖耐量试验 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未达到诊断糖尿病标准时,须进行OGTT。 若患者糖尿病诊断明确,为了解胰岛功能情况,行馒头餐试验(2两馒头),可避免患者口服葡萄糖后血糖过高。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可只测定C肽水平(不受外源性胰岛素影响)。糖耐量试验衡量β细胞的功能要分析以下几点: 分析胰岛素(及C肽)测试5个点的数值与同时测试血糖的关系,是否有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及C肽)分泌高峰是否延迟(2型糖尿病的特点)。 胰岛素(及C肽)分泌高峰低平时,应分析是否有高度抑制ß细胞的结果,还是严重损害β细胞的结果,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正常人的胰岛素(及C肽)的释放曲线    0   ½   1   2   3 小时胰岛素  2.6-24.9   空腹的5-10倍 逐渐恢复到空腹水平uU/mlC肽1.4-4.4空腹的3-5倍逐渐恢复到空腹水平ng/ml 血糖   3.89-6.11   <11.1       3.3-7.7   mmol/L                           (1)  0   ½   1   2    3  小时 胰岛素   30   150   200   100   50  miu/ml   血糖    5.0   8.6   9.0   6.5    5.5  mmol/L                         分析:1、从血糖看是正常的糖耐量2、从胰岛素看空腹高于正常值,说明有胰岛素抵抗。3、服糖后1/2、1小时胰岛素是空腹的5倍以上,为正常倍数,胰岛素呈代偿性分泌,为高胰岛素血症。异常胰岛素(及C肽)的释放曲线(2)  0   ½   1   2    3  小时胰岛素   30   150   200   240   100  miu/ml血糖    5.0   8.0   9.0   6.5   5.5  mmol/L                       分析:1、从血糖看是正常的糖耐量。2、从胰岛素看空腹高于正常水平,应考虑有胰岛素抵抗,虽然服糖后1/2、1小时胰岛素为空腹的5倍以上,但是高峰在2小时,为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是2型糖尿病早期的现,该病人易出现餐前低血糖,应属糖尿病高危人群。异常胰岛素(及C肽)的释放曲线分析:1、空腹血糖及服糖后2小时血糖都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从胰岛素看,0点超过正常值,服糖后各点水平都很高,但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更证明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且胰岛素分泌高峰后移,是2型糖尿病的特征。异常胰岛素(及C肽)的释放曲线(3)  0    ½    1    2    3   小时胰岛素   30    150    200    240    100   miu/ml血糖 8.0   10.0   14.0   12.0    10.0   mmol/L                         (4)  0   ½   1   2   3  小时胰岛素   35   40   42    50   40    miu/ml 血糖    8.0   10.0  14.0   12.0  10.0    mmol/L                       分析:1、从血糖看可诊断糖尿病。2、空腹胰岛素高于正常值,但空腹血糖未能控制说明有胰岛素抵抗。3、5个点的胰岛素无大区别,几乎呈一条直线,无胰岛素分泌高峰,说明ß细胞受抑制严重或衰竭,是用胰岛素治疗的适应症。异常胰岛素(及C肽)的释放曲线分析:4、这种病人在用胰岛素治疗血糖达标数月后,应复查胰岛素(及C肽)分泌曲线,若出现服糖后胰岛素的分泌明显增加,皮下注射胰岛素减量后血糖仍能达标,说明患者ß细胞的功能有所恢复,根据具体情况可改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异常胰岛素(及C肽)的释放曲线(4)  0   ½   1   2   3  小时胰岛素   35   40   42    50   40    miu/ml 血糖    8.0   10.0  14.0   12.0  10.0    mmol/L                       (5)  0   ½   1   2   3    小时胰岛素   6   8     7    8    7     miu/ml 血糖    10  13.0   15.0   16.0  15.0     mmol/L                      分析:1、从血糖看可诊断糖尿病。2、胰岛素水平很低,5点几乎呈一条直线,说明了ß细胞功能非常衰竭,对糖负荷无反应。异常胰岛素(及C肽)的释放曲线分析:3、根据病史确定糖尿病人的分型   如果是青少年突然发病,出现酮症,应诊断1型糖尿病。  如果是中老年人突然发病、消瘦、病情发展迅速,易出现酮症,应诊断LADA。   如果为中老年人,有长期的2型糖尿病史,口服降糖药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应考虑为2型糖尿病,ß细胞功能极度衰竭。异常胰岛素(及C肽)的释放曲线(5)  0   ½   1   2   3    小时胰岛素   6   8     7    8    7     miu/ml 血糖    10  13.0   15.0   16.0  15.0     mmol/L                      分析:4、以上鉴别需要测IAA(胰岛素抗体),ICA(胰岛细胞抗体)及GAD(抗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有助于1型糖尿病的诊断,若阴性不能排除1型糖尿病,要结合临床考虑。异常胰岛素(及C肽)的释放曲线(5)  0   ½   1   2   3    小时胰岛素   6   8     7    8    7     miu/ml 血糖    10  13.0   15.0   16.0  15.0     mmol/L                      口服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的种类 磺脲类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双胍类 α-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增敏剂磺脲类药物 适应症 1、T2DM患者经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后血糖控制不满意者。 2、T2DM患者已用胰岛素治疗,用量每日在20~30U以下者;对胰岛素不敏感者用量虽超过30单位亦可适用。 3、非肥胖的T2DM患者的一线用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要机制的肥胖或超重的T2DM患者,应在使用改善胰岛素作用或/和延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后,血糖仍未达标时才加用SU。磺脲类药物 禁忌症 1、T1DM患者。 2、T2DM患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创伤及大手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孕妇和哺乳期、对磺脲类药物过敏者禁用。磺脲类药物服药时间饭前30分钟较好,尤期是短效者服药次数 1-3次/日均可 小剂量时,可早餐前一次服,疗效可持久 磺脲类药物两种SU联用:一般不联用磺脲类药物 格列本脲(优降糖) 属长效制剂,作用最强,价廉,在肝内代谢,其代谢产物经胆汁及肾脏排泄各占50%,当肾脏受损时体内优降糖清除慢,容易引起低血糖,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好者慎用。有效时间可达20~24h,白天口服后夜间仍有降糖作用,对控制空腹血糖效果比较好。磺脲类药物 格列吡嗪(美吡达)属短效制剂,对控制餐后血糖效果较好。可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降低血小板过高粘附性和聚集,有利于减轻或延缓糖尿病血管病发症的发生。 瑞易宁为其控释剂,利用一种新的渗透膜技术使其相对稳定、持久地释放药物,每日用药1次,可以有效控制24小时血糖,该药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与血糖升高程度有关,故低血糖发生率低。磺脲类药物 格列喹酮(糖适平)属短效制剂,血浆半衰期仅1.5~2h,作用时间5~8h;95%经胆汁排泄,少量(约5%)从肾排出,对血液、肝、肾功能基本无影响,故适用于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轻、中度不全者,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使用也比较安全。 格列齐特(达美康)为长效口服降血糖药;与格列吡嗪一样,有利于减轻或延缓糖尿病血管病发症的发生。 格列美脲(亚莫利,万苏平) 1.作用强,与优降糖相当; 2.低血糖事件发生低; 3.长期口服降血脂,不增加体重; 4.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 5.对轻度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仍然适用,老龄患者使用更安全; 6.服用方便,每日一次,有效控制24小时血糖,不受进餐时间影响。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 也有人称餐时血糖调节剂 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类似于磺脲类 主要特点:快速促进胰岛素分泌 与磺脲类的区别是药物与胰岛细胞的结合位点有所不同。格列奈类药物 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0.5-2mg3/日 那格列奈(唐力)30-180mg3/日 餐前即刻口服,不进餐不服药格列奈类药物 适应症1、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的T2DM患者,也可用于不能使用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增敏剂的肥胖或超重患者。 2、92%随胆汁排出,仅8%经肾排泄故适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双胍类药物 1、苯乙双胍(降糖灵)易引起乳酸酸中毒,渐被淘汰和停止使用。 2、二甲双胍(格华止、美迪康)水溶性增加,不易在体内蓄积,致乳酸酸中毒的危险显著降低,是目前惟一应用的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 适应症: (1)、肥胖/超重T2DM患者经运动及饮食控制,血糖控制不佳者为首选药物; (2)、在非肥胖/超重的T2DM患者,磺脲类降糖药失效者与双胍类联合用药,可能获得良效;双胍类药物(3)、T1DM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如胰岛素用量较大或伴有胰岛素抵抗,加用双胍类药物可以稳定血糖,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胰岛素用量;血糖波动较大,加用双胍类有利于稳定病情; (4)、二甲双胍延缓糖耐量减低(IGT)向糖尿病发展,可用于IGT患者。双胍类药物 禁忌症 1、糖尿病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 2、重度感染、手术、外伤等应激状态时,应暂时停用,改用胰岛素治疗为宜;T1DM不宜单独使用本品; 3、在肝肾功能不全、缺氧性疾病(心衰、肺气肿、休克)时,可引起该类药物蓄积,乳酸生成增多,引起乳酸酸中毒; 双胍类药物 禁忌症 4、慢性胃肠病、慢性腹泻、消瘦、营养不良者,不宜适用本药; 5、孕妇:能通过胎盘易起胎儿发生乳酸性酸中毒; 6、酗酒和酒精中毒者:酒精可增强降糖作用,并使血乳酸增高α-糖苷酶抑制剂 主要作用:抑制α糖苷酶活性,延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降低餐后血糖,使餐后血糖曲线比较平稳。 代表药物拜糖平:宜于进餐前即刻或开始吃第一口饭时嚼碎吞服。 可与双胍类、磺脲类或胰岛素联合使用。α-糖苷酶抑制剂 不良反应 腹胀、腹泻、排气过多 单独使用不会出现低血糖 与SU、胰岛素联用产生低血糖时, 只能用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 口服其它糖类或淀粉无效。胰岛素增敏剂 噻唑烷二酮类: 罗格列酮 吡格列酮胰岛素增敏剂 不良反应及注意点贫血水肿使用中观察肝功能女性使用避孕药者,可能避孕失效严重心衰者忌用起效较慢,2-3周后血糖开始下降多囊卵巢者使用,可能受孕口服降糖药的选择 选用口服降糖药的一般原则 1.血糖水平 2.了解病史,切忌盲目用药 3.根据自然病程特点用药血糖水平 未经饮食控制及运动的患者,FBG<11.1mmol/L,PBG<16.7mmol/L,应先行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1~3个月; 控制饮食及运动治疗后FBG及PBG均小于11.1mmol/L,说明胰岛素分泌不低于正常人50%,不易发生酮症,可延长饮食及运动治疗时间,并观察结果,若无法达到理想降糖水平,再加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水平 严格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FBG<7.8mmol/L,PBG>11.1mmol/L,则每餐可加用降糖药物; 无论是否控制饮食和运动治疗,FBG、PBG均大于11.1mmol/L,表明胰岛素分泌不足,应立即使用口服降糖药; 若FBG>16.7mmol/L,说明胰岛素分泌不足,应用胰岛素治疗。了解病史,切忌盲目用药 (1)有酮症倾向及缺氧可能者不用双胍类药,以免引起酮症或乳酸性中毒; (2)有心脑血管病,肝肾疾病者不宜使用强效磺脲类药或双胍类药,以防发生低血糖症或乳酸性酸中毒,可适用糖适平、美吡达;了解病史,切忌盲目用药 (3)孕妇最好不用口服降糖药,这类药物可通过胎盘,有引起胎儿畸形、胎儿乳酸性酸中毒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可能; (4)年龄>70岁者,不用强磺脲类药及降糖灵。根据T2DM自然病程特点选用药物 1.在肥胖/超重的T2DM早期,胰岛素抵抗伴代偿性的胰岛素水平升高,首先应该考虑选择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或延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如果疗效欠佳或减退、或病情进一步发展、胰岛素分泌异常加剧时,可加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餐后血糖升高明显,加用格列奈类,空腹血糖升高为主则选择磺脲类。根据T2DM自然病程特点选用药物 2.对于体重正常的患者,则可首先选用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和延缓葡萄糖吸收的药物,必要时加用增加胰岛素作用的药物。 3.IGT可选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餐时血糖调节剂根据T2DM自然病程特点选用药物 4.如果诊断时的空腹和餐后血糖均升高,治疗开始即可联合两种作用机理不同的口服药物,其中一种最好为二甲双胍。因为二甲双胍是唯一能减轻体重的药物,对肥胖/超重患者尤其重要。 5.用药时须从少量、单次开始,再根据病情,2-4周甚至1-2周调整剂量一次(TZD除外)调整药量及给药次数.尽快控制血糖或达到最大有效剂量。根据T2DM自然病程特点选用药物 6.如果初始治疗时空腹血糖>13.9mmol/L、随机血糖>16.7mmol/L,可短时期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消除葡萄糖毒性作用后再改用口服药。 7.对于合并代谢综合症的患者,选择既可降低血糖,又能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药物,如二甲双胍或/和TZD。 8.注意降糖药物与降压药、降脂药、抗凝药物的相互作用。根据T2DM自然病程特点选用药物 9.对于>65岁的老年患者,低血糖的危害性高于高血糖。血糖控制目标可降低到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 10.如有糖尿病肾病有条件尽量要用胰岛素,实在要用口服降糖药,最好用糖适平,(糖尿病肾病容易低血糖)。联合应用口服降糖药物 选择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以发挥各药的优点,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是联合用药的基础。因此不应选择两种磺脲类、或两种格列奈类、或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合用。 目前除磺脲类和格列奈类药物没有联合应用外,其它任意联用两个不同类型的口服降糖药均有临床试验验证。联用的效果大多是作用相加的。常用联合方案1.磺脲类和二甲双胍:最常用,针对T2DM的发病机制,即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和胰岛素抵抗。治疗开始即可联用,也可先使用其中一种,然后加用另一种,最后疗效均相同。联用二甲双胍可克服磺脲类治疗增加体重的缺点,有助改善血脂异常。常用联合方案 2.磺脲类和TZD联用:疗效与磺脲类和二甲双胍合用相似,但明显增加体重以及LDL-C浓度。 3.磺脲类和AGI:磺脲类主要降低空腹血糖,AGI降低餐后血糖,两者作用相加,但可能增加低血糖的发生。 4.二甲双胍和AGI:主要降低餐后血糖,两者合用作用相加,但加重胃肠道副作用。常用联合方案 5.二甲双胍和TZD:两者均改善胰岛素抵抗,但作用部位和机理存在差别。二甲双胍改善肝胰岛素抵抗,抑制内源性葡萄糖生成。TZD改善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两者作用互补。二甲双胍克服TZD增加体重的缺点,并且有利于改善血脂异常。 6.二甲双胍和格列奈类、格列奈类和AGI或TZD,AGI和TZD均可联合使用。常用联合方案 7.如果两种口服药仍未能使血糖达到治疗目标,可选择下列方法。①加用另一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②维持原治疗方案,加睡前中效胰岛素(NPH)0.1-0.2U/Kg体重。③改用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 8.虽然联合口服降糖药可能推迟使用胰岛素,但T2DM是逐渐进展的疾病,为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大部分T2DM患者最后均需要胰岛素。胰岛素常用剂型 超短效 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赖脯胰岛素(优泌乐) 短效胰岛素 普通胰岛素,诺和灵R,优泌林R 中效胰岛素 NPH(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诺和灵N,优泌林N 长效胰岛素 PZI(鱼精蛋白锌胰岛素) 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来得时 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诺和灵50R胰岛素治疗适应症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口服药无效者 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 应激情况(感染,外伤,手术等) 严重疾病(如结核病) 肝肾功能衰竭 妊娠糖尿病 各种继发性糖尿病(胰腺切除,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症,慢性钙化性胰腺炎等等)胰岛素治疗适应症对合理的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后血糖仍然未达标的患者口服降糖药治疗继发失效对难以分型的消瘦患者,均可使用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方案 白天口服药+睡前胰岛素 每天两次预混胰岛素30R50R 每天多次胰岛素-强化胰岛素治疗白天口服药+睡前胰岛素睡前使用中效胰岛素(如诺和灵N)理论依据: 能减少夜间肝糖异生,降低空腹血糖 中效胰岛素的最大活性是在睡前(10pm)用药后的8小时,正好抵消在6:00-9:00之间逐渐增加的胰岛素抵抗(黎明现象) 最低的血糖水平常出现在病人醒来时(7am),易于自我监测血糖,避免出现低血糖 依从性好,操作简单、快捷白天口服药+睡前胰岛素治疗方案: 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物 晚10点后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初始剂量为0.2IU/kg 监测血糖 3日后调整剂量,每次调整量在2-4IU 空腹血糖控制在4-8mmol/L(个体化)白天口服药+睡前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为基础,联合胰岛素一般睡前NPHFPG控制满意后,白天餐后血糖可以明显改善为改善晚餐后血糖,考虑早餐前NPH联合口服降糖药每日>2次胰岛素注射,可考虑停用胰岛素促泌剂两次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优泌林70/30:30%短效,70%中效。早餐前2/3日剂量左右,晚餐前1/3日剂量左右优点:简单。注意点:1.早餐后2h血糖满意时,要警惕11Am左右可能发生低血糖 2.午饭后血糖控制可能不理想,考虑加用口服药,如a—糖苷酶抑制剂或二甲双胍, 3.晚餐前NPH用量过大,可能导致前半夜低血糖4.晚餐前NPH用量不足,可导致FPG控制不满意多次胰岛素注射三次注射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RRR+NPH接近生理状态注意点:量大时0Am-3Am低血糖NPH晚餐前Ⓗ量小时FBG控制不好多次胰岛素注射四次注射 RRRNPH睡前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方案 符合大部分替代治疗如果存在胰岛素抵抗如何处理? 固定相对合理的日剂量后,血糖仍然不满意 1.胰岛素增敏剂 二甲双胍+INS:控制体重上升,减少INS用量 噻唑烷二酮类: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 2.α-糖苷酶抑制剂联合INS 药物分餐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 对脆性糖尿病,血糖波动较大很好 在老年人,胰岛素用量稍大时减少下餐前低血糖 3.强调控制饮食,减轻体重,合理运动时间胰岛素泵治疗采用连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方式符合生理需要适用于胰岛素敏感,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多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费用昂贵胰岛素泵治疗 基础量(Basal) 基础胰岛素用来调整两餐间和夜间的肝糖原输出。 餐前大剂量(Bolus) 用来处理食物中的葡萄糖使其进入肝脏、骨骼肌等的胰岛素胰岛素泵治疗每日胰岛素总量 根据体重计算(尚未使用胰岛素) 一日总量=体重×0.44(0.3-1.0U/kg.d) 根据用泵前的用量计算(血糖控制尚可) 一日总量=用泵前胰岛素用量×(75%-80%)胰岛素泵治疗 根据胰岛素总量计算 起始基础量=一日总量×50%注意:1)一般从单一基础率开始,将基础率总量平均分配到24小时内,根据次日一天的血糖监测结果判断是否要增加基础率。2)临床一般分三至六段。胰岛素泵治疗24小时六段法: 0:00-3:00 3:00-7:00 7:00-12:00 12:00-16:00 16:00-20:00 20:00-24:00 胰岛素泵治疗总餐前大剂量=一日总量×50% 分配方法:再根据每餐的进餐量进行分配, 早餐前大剂量=一日总量×20% 中餐前大剂量=一日总量×15% 晚餐前大剂量=一日总量×15%胰岛素泵治疗基础量0:00-3:000.5u/h3:00-7:001.0u/h7:00-12:000.7u/h12:00-16:000.7u/h16:00-20:000.8u/h20:00-24:000.6u/h 餐前大剂量=基础量6u6u6u 全日36u=基础量18u+餐前大剂量18uL/O/G/OThankYou!www.themegallery.com
/
本文档为【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