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牛病毒性腹泻

牛病毒性腹泻

2017-07-03 21页 ppt 827KB 21阅读

用户头像

is_547977

暂无简介

举报
牛病毒性腹泻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viraldiarrhea-Mucosaldisease)反刍动物的传染病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广泛存在于欧美等许多养牛发达国家。1980年以来,我国从西德、丹麦、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引进奶牛和种牛,将本病带人我国,并分离鉴定出了病毒。 是由粘膜病病毒引起的牛、羊传染病。病畜和带毒者的鼻腔分泌物、乳汁、眼泪、尿、粪、精液等都含有病毒,通过直接、间接接触和消化道、呼吸道感染。本病多见于6-18月龄犊牛,发生于冬春季节,多以隐性感染和慢性病例为主,急性者少见。发病率与死亡率变动很大。病原...
牛病毒性腹泻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Bovineviraldiarrhea-Mucosaldisease)反刍动物的传染病 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广泛存在于欧美等许多养牛发达国家。1980年以来,我国从西德、丹麦、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十多个国家引进奶牛和种牛,将本病带人我国,并分离鉴定出了病毒。 是由粘膜病病毒引起的牛、羊传染病。病畜和带毒者的鼻腔分泌物、乳汁、眼泪、尿、粪、精液等都含有病毒,通过直接、间接接触和消化道、呼吸道感染。本病多见于6-18月龄犊牛,发生于冬春季节,多以隐性感染和慢性病例为主,急性者少见。发病率与死亡率变动很大。病原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又名黏膜病病毒,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成员。 单股RNA,有囊膜的病毒,大小为50-80nm,呈圆形。 该病毒对乙醚、氯仿、胰酶等敏感,pH3以下易被破坏;50℃氯化镁中不稳定;56℃很快被灭活;血液和组织中的病毒在冰冻状态冻干(-70℃)可存活多年。 本病毒可在胎牛肾、睾丸、肺、皮肤、肌肉、猪肾等细胞培养物增殖传代。也适应于牛胎肾传代细胞系。本病毒与猪瘟病毒、边界病毒为同属病毒,有密切的抗原关系。流行病学 本病可感染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猪、鹿及小袋鼠(Wallabies),家兔可实验感染。 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畜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病毒。绵羊多为隐性感染,但妊娠绵羊常发生流产或生产先天性畸形羔羊,这种羔羊也成为传染源。康复牛可带毒6个月。直接或间接接触均可传染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而感染,也可通过胎盘感染。 本病的流行特点是,新疫区急性病例多,不论放牧牛或舍饲牛,大或小均可感染发病,发病率通常不高,约为5%,其病死率为90%~100%,发病牛以6~18个月者居多;老疫区则急性病例很少,发病率和病死率很低,而隐性感染率在50%以上。本病常年均可发生,通常多发生于冬末和春季。本病也常见于肉用牛群中,关闭饲养的牛群发病时往往呈暴发式。症状 潜伏期7~14d,人工感染2~3d就其临床现,有急性和慢性过程。 急性病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至40~42ºC,持续4~7d,有的还有第二次升高。病畜精神沉郁,厌食,鼻眼有浆液性分泌物,2~3d内可能有鼻镜及口腔黏膜表面糜烂,舌面上皮坏死,流涎增多,呼气恶臭。通常在口内损害之后常发生严重腹泻,开始水泻,以后带有黏液和血。有些病牛常有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从而导致跛行。急性病例恢复的少见,通常多死于发病后1~2周。 慢性病牛很少有明显的发热症状,但体温可能有高于正常的波动。最引人注意的症状是鼻镜上的糜烂,此种糜烂可在全鼻镜上连成一片。眼常有浆液分泌物。在口腔内很少有糜烂,但门齿齿龈通常发红。由于蹄叶炎及趾间皮肤糜烂坏死而致的跛行是最明显的症状。大多数患牛均死于2~6个月内。 母牛在妊娠期感染本病时常发生流产,或产下有先天性缺陷的犊牛。最常见的缺陷是小脑发育不全。患犊可能只呈现轻度共济失调或完全缺乏协调和站立的能力,有的可能盲目。 绵羊可以用黏膜病病毒实验感染,但仅在妊娠绵羊被感染而病毒通过胎盘及胎儿时才会发病。妊娠12~80d之间的绵羊,可能导致胎儿死亡、流产或早产或足月羔羊。病变 主要病变在消化道和淋巴组织。 特征性损害是食道黏膜糜烂,呈大小不等形状与直线排列。瘤胃黏膜偶见出血和糜烂,第四胃炎性水肿和糜烂。肠壁因水肿增厚,肠淋巴结肿大,小肠急性卡他性炎症,空肠、回肠较为严重,盲肠、结肠、直肠有卡他性、出血性、溃疡性以及坏死性等不同程度的炎症。在流产胎儿的口腔、食道、真胃及气管内可能有出血斑及溃疡。 组织学检查,可见鳞状上皮细胞呈空泡变性、肿胀、坏死。真胃粘膜的上皮细胞坏死,腺腔出血并扩张,固有层粘膜下水肿,有白细胞浸润和出血。小肠粘膜的上皮细胞坏死,腺体形成囊腔;淋巴组织生发中心坏死,成熟的淋巴细胞消失,并有出血。(图1)牛病毒性腹泻鼻镜与硬腭交界处粘膜糜烂(图2)牛病毒性腹泻口腔硬腭板散在糜烂面(图3)牛病毒性腹泻舌面糜烂(图4)牛病毒性腹泻食道粘膜出血,水肿和糜烂(图5)牛病毒性腹泻食道粘膜线形排列的糜烂面(图6)牛病毒性腹泻小肠壁增粗、变厚(图7)牛病毒性腹泻小肠集腺出血、坏死和肠卡他(图8)牛病毒性腹泻小肠粘膜出血、坏死性炎,并形成栓子(图9)牛病毒性腹泻右:小脑发育不全;左:正常诊断 在本病严重暴发流行时,可根据其发病史、症状及病理变化初步诊断,最后确诊须依赖病毒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检查 病毒分离应于病牛急性发热期间采取血液、尿、鼻液或眼分泌物,剖检时采取脾、骨髓、肠系膜淋巴结等病料,人工感染易感犊牛或用乳兔来分离病毒;也可用牛胎肾、牛睾丸细胞分离病毒。 血清学试验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血清中和试验,试验时采取双份血清(间隔3~4周),滴度升高4倍以上者为阳性,本法可用来定性,也可用来定量。此外,还可应用补体结合试验、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琼脂扩散试验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来诊断本病。 本病应注意与牛瘟、口蹄疫、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恶性卡他热及水疱性口炎、牛蓝舌病等相区别。防治 本病在目前尚无有效疗法。应用收敛剂和补液疗法可缩短恢复期,减少损失。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可减少继发性细菌感染。 平时预防要加强口岸检疫,从国外引进种牛、种羊、种猪时必须进行血清学检查,防止引入带毒牛、羊和猪。国内在进行牛只调拨或交易时,要加强检疫,防止本病的扩大或蔓延。 近年来,猪对本病病毒的感染率日趋上升,不但增加了猪作为本病传染来源的重要性,而且由于本病病毒与猪瘟病毒在分类上同属于瘟病毒属,有共同的抗原关系,使猪瘟的防制工作变得复杂化,因此在本病的防制计划中对猪的检疫也不容忽视。 一旦发生本病,对病牛要隔离治疗或急宰。目前可应用弱毒疫苗或灭活疫苗来预防和控制本病。
/
本文档为【牛病毒性腹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