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大音希声

2018-09-06 8页 doc 33KB 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4886

暂无简介

举报
大音希声大音希声 18073437 盛新宇 内容提要: 古琴曾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活跃了几千年,却在近代被人们淡忘。只是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人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亦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更因强调古琴的审美意义。使更多人了解古琴,是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 关键字:流派 审美 文化 传播 传承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这是唐...
大音希声
大音希声 18073437 盛新宇 提要: 古琴曾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活跃了几千年,却在近代被人们淡忘。只是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人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亦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这个浮躁的年代,更因强调古琴的审美意义。使更多人了解古琴,是一项重要而急迫的任务。 关键字:流派 审美 文化 传播 传承 月出鸟栖尽,寂然坐空林。 是时心境闲,可以弹素琴。 清泠由木性,恬澹随人心。 心积和平气,木应正始音。 响余群动息,曲罢秋夜深。 正声感元化,天地清沉沉。 这是唐代文人白居易写的《清夜琴兴》,诗中透露出琴乐所追求的意境,幽静深远,孤高岑寂,听之使人悠然意远,恬逸淡薄之中蕴含着无穷之味和不尽之意……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它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至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的古老乐器。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约120—125公分左右),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20公分左右)。一般厚约二寸(6公分左右)。琴体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别像征天地。整体形状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颈、肩、腰、尾、足。 古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后来文王囚于羑里,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合称文武七弦琴。  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灵机式、蕉叶式、神农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琴音透澈、外美观,所以更为名贵。古代名琴有绿绮、焦尾、春雷、冰清、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 百家争鸣,对于学术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强的推动作用。琴文化自然也是如此。 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不同地域、不同师承的琴家的风格彼此都不相同。同一地域、同一师承的琴家的风格也是各有特点而不尽相同。同一曲目,不同的琴家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而形成不同的风格。 所以,在琴的领域,也同样有流派之说。 所谓流派,是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 这里所说的派别,是指依照共同的义理或风格而探讨学习的不同的群体。 琴文化领域,也和其他学术领域一样,存在着多种艺术观点和演奏风格。琴家们各自遵循某些共同琴道观点和风格,而形成一定的琴家群体,就是所谓琴派。 同一琴派中的所谓共同特点,一般取决于地方色彩、师承渊源、本派所依据的传谱、琴学观点及基本演奏风格。从明末清初至近代,古琴音乐呈现流派纷呈的局面。先今一般认为有以下九个名派:浙派、虞山派、广陵派、蜀派、浦城派、岭南派、九嶷派、诸城派、梅庵派。 这里需要着重提出的是梅庵派,它在现代古琴界的影响是最大的。梅庵琴派形成于民国初年,是诸多古琴流派中的新生力量,以其旋律优美、节奏感强而著称。南通籍学生徐立孙、邵大苏等得到梅庵琴派创始人王燕卿的真传,回乡后,他们创立梅庵琴社,并出版了《梅庵琴谱》。如今台湾的老一辈古琴家几乎都出自梅庵门下。《梅庵琴谱》还是至今唯一被成外文的古琴谱。吴宗汉于70年代移民美国,梅庵琴派随即传入美国。这一大规模的古琴传授活动,被学者称为是中国古琴史上的丰碑。在20世纪古琴史上,拥有梅庵琴派这样广泛的影响力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琴者,情也。传情以达志,借情以言性。由琴不仅可以观风教,也足以正人伦,调心志,谐伦理,平阴阳,诸般个体生命的感念都可以借琴来传达,琴是以成为人生艺术化、审美化与生活同一的必备之具。具体说来,琴的审美可以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环境审美。对于琴人们而言,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古时琴人们往往于清风朗月之夜,选择涧边竹林,或高岩深谷,或幽泉别业,或琅苑仙境,或芭蕉阴下……等处幽坐,大凡自然状貌属阴的诸般情境,如夜、月、岩、涧、水、泉、瀑、花(梅、兰、竹、菊、莲等)、草、鸟(鹤、凤、雁等)等等都成为他们以琴宣叙的最佳场所。这种主体精神状态与客观环境的交融主要受到了中国“天人合一”观念的深刻影响。如果说,“文以载道”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的社会伦理精神。“天人合一”则体现了更为内在的主体身心和谐观,自然和社会遂成为人类文化精神的双翼。自然既然形成了客观条件,那么,作为行为主体来说,还要极力忘掉尘俗的私心杂念,要“忘机,忘掉心灵沟通万物的机窍,自然就使人获得一种人生的轻松与自由,获得一方无羁的性灵与真趣。《红楼梦》第八十六回中宝黛二人亦从琴上逗趣,妙趣横生,其中作者借黛玉之口抒发了一番妙论:黛玉道:“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还有一层,又要指法好,取音好。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方才将身就在榻边,把琴放在案上,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方从容抬起,这才心身俱正。还要知道轻重疾徐,卷舒自若,体态尊重方好。” 其二:移情功能。高雅文化都有特定的品味,需要反复地咀嚼、品味,才能从中咂摸出味道、意韵来,古琴文化尤其如此。她激发人们将全部身心纵情投入其中,与自然融为一体,获得一种心灵的沟通,知会宇宙的深沉博大,倾心感会人世境遇沧桑,得到一种审美的移情效果。在琴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范畴是“淡”。“淡”并非空无寂寞之音,,而是一种味中的极致,它唤起人们最原初的纯朴感知,动静合一,表达了艺术的最高境界。 其三:玉德品鉴。由于古琴强调中正平和,适宜修身养性,“琴德”也就与中国美学史上对自然美的理解有颇多暗合之处,琴与玉在某种意义上达到高度统一。 其四:意境旨归。意境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在琴学上一如其他艺术创作与欣赏,表现得十分突出。举凡“技”和“艺”进乎“道”的创化境界就表达了“道”的宇宙生成和流动之极致,这是“意境”,同时也是“艺境”,而表现在“琴”学上也就是“琴境”。生生节奏是中国艺术境界的最后源泉,中国琴学的精神脉络亦由此而获得了新的悟解。 表现中国文化精神的“琴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艺”,而是有着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曾几何时,它是人们生活方式的行为准则,由丰富的情感、精神领域出发,将个体的生命感受融入人类的生活世界,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题,而不仅仅是一种雅趣和点缀。下面就具体介绍一下琴在各个群体中的影响。 首先,帝王推崇。几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一代代风流皇帝,几乎所有德的皇帝都很推崇“乐”,而琴则是其中的主题之一。何以历代帝王都重视“乐”的地位?这与“乐”所具有的政治“载道”功能相关。 其次,官宦附庸。由于皇室对古琴的喜好和推崇,王公大臣自不免竞相仿效。当然,官宦中真正懂琴的亦不少。古琴虽然成为一种娱情悦兴德手段,但她身上有着浓厚的文化韵味,能够引起人们发思古之幽情的浪漫追思,多了一份书卷气。 再次,隐士放浪。对酒放歌,临刑挥琴,兰亭流觞,东篱采菊……魏晋无疑是一个动人的时代。千百年来,超然悠远的魏晋士风使后世无数文人仰慕不已,魏晋士人的生活、个性和思想莫不透露着令后人倾慕的痛苦与超脱、激烈而又冲淡、平凡而臻雅致地 绚烂诗意。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以嵇康、阮籍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吟啸于林间濮上,诗酒酣畅,琴啸相谐,傲睨世俗,泊泊琴音之中,流荡出的是自由的畅想,吟糅跳跃之间,舒展出一片唯我的世界。琴声之中,他们听到了自己心灵的激荡,也看到了人世的沧桑和世态的炎凉。现实的凄风苦雨与彼处的风和日丽,此世的喧嚣与彼世的安宁,使他们忘形其中。在狂浪不羁的琴声之中,他们寄寓了自己的精神与深情,也使心灵得到了皈依。 最后,女子呢喃。在古代,女子习琴是一件雅事,一则可以培养娴雅的淑女风范,修养性灵,二则可以适当地抒发幽闺情怀,平和心境。所以,无论是大家闺秀还是小家碧玉,出阁之前,她们打发时间、驱遣寂寥的事情往往就是琴轸高张、引亢低回。琴除了增添闺阁情趣之外,更是古代艺妓的必备之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宋名妓李师师,色医具绝,当时众多文人骚客趋之若鹜,甚而当朝皇帝宋徽宗亦为其倾倒。她常常为徽宗弹琴,并受赐名琴一张,传为美谈。 古琴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文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使得其中沉淀了中国文人的价值观,反映了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理想。但在近代社会,却逐渐式微。  200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的古琴名列其中。 在这个古琴被逐渐遗忘的年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但同时亦引起了人们的反思。本该活跃于生活中的古琴却沦为遗产,这不禁让人唏嘘、扼腕。如何保存和发展古琴艺术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这不仅是对一门艺术的抢救,更是对中国传统精神繁荣一种救赎。 参考文献: 《古琴丛谈》 郭平 著 山东书报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 《大音希声》 易存国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古琴》 张华英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百度百科 中国古琴网
/
本文档为【大音希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