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第25讲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第25讲

2018-09-11 21页 doc 72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418164

暂无简介

举报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第25讲《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第二十五讲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请掀开文本,第二百四十八页,“见先哲于羹、墙”。这句话用一种玄妙的色彩,就是见古圣先贤在羹和墙上。这个“羹”就是我们的饭羹。就是古代的贤哲在自己的饭碗当中显现形象,或者在墙上显现形象。那大家一看,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但自古以来,无论是儒家还是佛教,确实就有这种现象。比如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那真的就在他钵里面显现五台山的情景——大圣竹林寺。寺院就现在饭碗里面。他由这个原因,才从湖南衡山到山西五台山去的,在大圣竹林寺见到文殊、普贤。你看,再见这些圣哲在墙上...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第25讲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第二十五讲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请掀开文本,第二百四十八页,“见先哲于羹、墙”。这句话用一种玄妙的色彩,就是见古圣先贤在羹和墙上。这个“羹”就是我们的饭羹。就是古代的贤哲在自己的饭碗当中显现形象,或者在墙上显现形象。那大家一看,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但自古以来,无论是儒家还是佛教,确实就有这种现象。比如净土宗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那真的就在他钵里面显现五台山的情景——大圣竹林寺。寺院就现在饭碗里面。他由这个原因,才从湖南衡山到山西五台山去的,在大圣竹林寺见到文殊、普贤。你看,再见这些圣哲在墙上。我们昨天去参拜兜率寺,就在那个殿里面,大家正在打观音七。还真的就在六月十九那一天,观世音菩萨现在墙上,大家都看到了。据目击者说,那种形象维持了三分钟。所以圆霖老和尚就用他的生华妙笔,把那个观音像就给它画下来了,现在还有。所以你看,这就是谈感应了。真的,我们的内心跟古圣先贤感应道交了,他就能现在面前。这是从事相上来现。那还有一种就是表法的。就好像孔子在《论语·卫灵公》里面,孔子教诫子张,说作一个君子要忠、信、笃、敬。要作到这样的德性:“忠、信、笃、敬”四个字。你站在那里,好像这四个字就在面前;你站在车上,好像这四个字就在你车的横杆上:就是要“念念不忘”,如在眼前。所以这个“见”,就有眼见的意思,也有心见的意思——内心心眼感见。总之,就是内心无限的欣慕,而又身体力行,这样就能够或眼见,或心见。所以“羹”和“墙”两个字,也不需要拘泥,非要在饭碗里面、在墙上见到不可。你如果像孔子说的在眼面前而显现,在车上的横杆上显现,这也可以理解,也可以有这种情形。那见就是要念兹在兹,要忆念往圣先贤他们的德业、他们的教训,一往情深的去羡慕,那就有可能。有时候在梦中见,孔子讲他原来曾经多次梦见周公。孔子在学音乐的时候,学一首音乐,虽然它的旋律、演奏都把握住了,但还要继续学下去。就是他要把这首音乐内在的精神品格捕捉住。最后孔子真的就在这音乐当中深入、深入,忽然脑海当中显现一个面色黧黑、神情很庄重、很有忧患意识的一个人,现在面前。这个人就是文王,那这首曲子还真的是周文王所作的。可见孔子他要学一种东西非常深入,基本上进入三昧状态,就显通。把文王的精神品格抓住了,文王的形象都显现出来了。 那么古圣先贤所垂教的道理,也是宇宙人生普遍的真理。这种真理是超越时空的。真理不是创造的,是“发现”的。既然远古有这种真理的发现,那么现在这种真理也是流行、活泼、具有生命力的。但这种真理都要用心去体会,不要仅仅执著在外边的事相。那体会这些古人的道理,就要破我执。孔子讲:“子绝四: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就是孔子他没有这四点毛病。就是要作到绝四:不要意气用事,不要必定是某个东西,不要去固执,不要去我执。实际上这四句话跟佛理是非常接近的。如果你稍微存了“意、必、固、我”,那你就很难见到真理,也就很难见到往古的圣贤。这就像“叶公好龙”:叶公只是画这个龙,喜欢这个龙,但是他不知道真的有龙;而真龙一旦来了,他还害怕得赶紧躲起来。古圣先贤的道理,像尧、舜、禹、汤——就是唐尧、虞舜、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颜回、曾子、孟子,这些往古的圣贤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了,但是这些圣贤的文章还在。这些文章就是他们内心所证悟的真理。这就像佛典,佛虽然不在了,但是佛的遗教还在。我们透过佛经——这个佛的法身舍利,就能够感悟佛心。我们通过佛经来念佛,来修行,也能见先哲于羹墙啊!比如智者大师读《法华经》,入法华三昧,就见到:释迦牟尼佛在灵山讲《法华经》的这一会还在讲,俨然未散。那就是在这三昧当中超越时空。那佛还没有涅槃呢!实际上我们看到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只是给我们这些业力凡夫的示现。释迦牟尼佛真实来说,是没有涅槃的。“没有佛涅槃,没有涅槃佛”,涅槃只是一个示现。那要深入到这样的一个定境,他才能了解这一点。比如我们忆佛念佛,那也是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也能见佛啊!那这个世间,比如你得念佛三昧,就像慧远大师这样的,他也能够三次见阿弥陀佛呀!刘遗民,他也定中见到阿弥陀佛。那我们认真地念,我们最低限度临命终时也能见阿弥陀佛呀!有时候梦中也会有见阿弥陀佛的情形。这就是通过佛的遗教,我们依教奉行,感通到法界存在的这些古圣贤哲的精神力量,就会见到。 那么安士居士,他对儒家是非常精通的,常常透过这些圣贤的“遗文”来研讨。读这些上古的典籍,确实能够“神游千古”。与这些圣人的精神对话,确实能够提升我们的精神、智慧的境界。所以安士居士常常对儒家的典籍,网罗诸家的注解来阅读,来反复的沉思,参照以前先儒的议论,尤其是汉儒,汉代儒家的著述,更能贴近原始儒家典籍的意思。“如果这些以前先儒的意思跟我的意思相合,就常常的咏叹、读诵,悠然神往,身体力行;如果觉得以前所注疏的那些文句跟自己理解有差异的地方,就常常把它写下来,提出自己的见解,来质诸孔子先师。”安士居士用三十年的时间,曾经作过一篇《质孔说》。但这部书好像没有流通。那么这里他就把那些自己的见解——与先儒注解不同的见解,作了一个辨识。这里他就选了七则。可能这些意思我们都觉得比较陌生,因为我们对很多儒家典籍诸多的注解都很少接触,不知道它们的差异在什么地方。这里看到“孔氏三代出妻”,这可能有一些注解儒家典籍的,仅仅是看到《礼记》的这一句话,就以为孔子家族有三代都把妻子逐出。“出妻”就是由于妻子作得不好,把她赶回娘家。但是这种说法按安士居士考证,不是这个样子的。这个“出”实际上是生的意思,以“出”代“出生”。并不是三世出妻。这里面有正妻、妾生的子女,他们在母亲去世之后礼节不同。那么庶母所生的儿子对庶母去世,就不需要有三年的守孝。他这里就是解释这样的一个意思。误认为孔氏三代出妻来纳妾,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加以“辩正”。第二个是谈“忠恕之外无一贯”。就是“吾道一以贯之”,是孔夫子“一生本领”之处,这种一贯之道是历来圣人相传的心法。来讨论这个问。第三个是讨论“雍也,可使南面”。“雍也”,这是《论语》的一篇。“雍”就是孔子的一个学生,孔子说他“可使南面”。这个“南面”,原来注解是说可以作“人君”——作“天子、诸侯”。但这个安士居士认为:这个“南面”不仅仅是说可以作诸侯、人君。一般来说,就是当有一个任命为官吏的,都可以“南面临民”。“可使南面”就是指他可以作官吏来治理、行政的意思。不是说他要作诸侯、天子。因为孔子是非常重视礼仪精神的。虽然他的学生为人很厚重,有人君之度,但也绝对不可能僭越诸侯、天子这样的一个地位。所以以孔子尊君故,不能理解为雍可以作诸侯、天子,应该理解为作一般的官员。就这个意思。“执鞭之士”,这就说:富贵可求,虽执鞭之士,我都可为也。这个“执鞭”就是:帮人开路,执那个鞭子。这个“士”,不是士大夫的“士”,而是和事情的“事”来相通。如果理解为执鞭之“士”,这个就错了。是辨识这个。乃至于最后一个谈“服尧之服”。不是说这个“服”是穿衣服的意思,这个“服”是侍奉的意,就是从事的意思。就是从事唐尧那个事情。来解释这些。圣贤的书里面所展示的道理,是天下古今相通的。所以古人著述,他最后都说:以俟后世之君子。就是希望后人胜过前人,阐述圣人的微言大义。不能说你前面有一个理解,后人有所发明,就不准去说。这就以一个以前的先儒,障碍天下后世的这种发明的言论了。这是不可以的。所以你看我们佛经,也是开放系统。佛经,佛亲口所说,固然非常重要;但佛的弟子,还有天仙,这些去说,只要跟佛的法义相应,都可以称为佛经。你看六祖慧能的《坛经》,它都能称为经。“见先哲于羹墙”,包含着要理解儒、佛往古圣典的法义——真实义。这也是“见先哲于羹墙”的重要内容。 请看下面。“慎独知于衾影”,这就谈慎独问题。这个就进一步谈得细微了。修行最终是修我们当下这个心:自净其意,闲邪存诚。那这句话你看,“慎独知于衾影”,就是当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独处这里选出两种情况,一个是你睡眠的时候,你盖的是被子,你在被子之下睡,你面对着你的良心,扪心自问你的念头、你的行为。再就是你独自行走的时候,你面对的是你的影子——那要作到独行的时候,对着你的影子你不惭愧,独卧的时候对着被子你不惭愧。所以能作到衾影不羞愧的时候,才可以说你作到了慎独。那么谈到“慎独知”:这里面“慎”是谨慎的意思;“独”可以理解为独自一人,但这个理解还浅表了一些,进一步,这个“独”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自性、我们的良知、我们的明德。这个“独”就是“不以万法为侣”的、不二的那种自性,就叫独。它还不是孤独的意思。就是“不以万法为侣”、“无依道人”的那种本性。你如果独——你在没有人在场的时候,面对你与生俱来的这样的良知、这样的本性,你觉得问心无愧,能够面对自己的良知。而且你在独处的时候,你谨慎:这个良知,不要违背,不要受污染,不能有残缺。那在这个层面去理解独——一个人,这就深信因果的一个内容了。举头三尺有神明,看你还敢放肆吗?再进一步讲,与生俱来就有两个俱生神跟随我们。我们举心动念,行为造作,俱生神一目了然。这时候你想到,就凛然啦,就要谨慎啦!所以这里就划分了君子和小人的差别。这个君子,为什么能成为君子?就在于他深信因果,深信自己本具的明德——佛性,不敢有稍微的亏欠,要恒顺自己的本性。所以它一定是:要把这个明德显发出来的为己之学。那小人就不相信这些,所以他行为造作都是自私自利,然后作的都是表面文章——虚假的一套。所以人,他如果有志于“不以万法为侣”的这个“独”——这种明德,他一定会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在别人不在场的时候,他都能够每时每刻闲邪存诚。如果不这样的话,他“为己之功”——这个“己”不是自己身体的“己”,就是自己的那个本性——那个明德——那个佛性,修这个佛性的功夫就有“疏漏”——疏缺和遗漏。 这样,你看这句话就意思很深微了,就是接上上面那句话——“见先哲于羹墙”。“见先哲于羹墙”还是从知见上去表达;那么这句话“慎独知于衾影”,就是把知见落实在行动当中,落实在你的举心动念、行为造作当中。那么这句话就紧接着会引起下面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样一个行为的总纲领。这个“独知”,或者叫知独。要知道有这个“独”,就不仅仅是谨慎而已了。要知道你前面的知见——“见先哲于羹墙”,这就是一番功夫。就好像我们宗门讲的:修行人但贵见地,不贵行履。你首先见地要正确,要有正知正见。正知正见,再还要落实在行动当中,就落实在你的举心动念、行为造作当中。所以在你慎独之前,你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见地,你得要学问之,思惟之,辩论之,就得要闻、思、修的那个思慧,你得要思。先要闻,闻就是要学;然后再来思;把它的理思惟清楚了,就要修,修就是修行。就是你闻、思解决之后,就是“笃行”了,就是落实在行动当中。所以这句话与上句话连起来,意思是很深邃的,功夫也是很细腻的。这两句话实际上就是文昌帝君自己修道有所得的诀窍——口诀,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梦见到的。那么这样的修行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默而识之。你只有在慎独到这个时候,你的心性才能清净。否则你作表面文章,那都是:不仅没有得到好处,可能还有灾祸。这一点大家可以看看《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这个俞净意原来也就修行作点表面文章,最后搞得考了几十年考不取功名,几个子女呢,死得死,丢得丢,自己的妻子也是瞎了眼睛,家里穷得是家徒四壁,越来越潦倒。就在于他表面文章作给别人看,内心深处都是那些贪、瞋、痴、慢、疑的念头。以后他明白这个道理:遇到灶神给他说这种因果的道理。他顿然从“自净其意”开始——“俞净意”,动真格的,才改变命运。那么这个独知的时候和独知的境界,每个人都有。为什么现在讲每个人都有隐私?你为什么会有隐私?你不想让别人知道,但你自己知道。这个独知的境界、内含,每个人“各各不同”。追求名的人,有追求名的独知;追求利的人,有追求利的独知。这个“蛇有蛇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 但这些世间上所谓的知,都是心意识里面的、业识心里面的东西,都是一团漆黑的、茫茫然的。无明、暗冥的力量在驱动,不能让我们觉悟。他被一种无明的力量推着走。他认为他有他的知,实际上他是见不到本来真相的。就好像鱼是见不到水的;人呢,也是见不到那个尘的。你看这个空间里面,你一看,这上面有什么呀?你觉得什么都没有,看不到。殊不知这里面有很多的东西呀,比如说灰尘。满屋子都是灰尘,你看不到。但是如果一束阳光透过那个窗隙过来了,你透过那束阳光一看,“哎哟!很多灰尘。”是不是?外面的灰尘是这样,我们里面的念头也是这样。你说自己心里有什么?好像什么都没有,空空如也。这是由于你内心黑暗,不知道。如果你透过参禅,尤其是透过念佛或者止观,回光返照,你一看,原来里面的念头无量无边,什么念头都有。但是一般人没有这个修行的功夫,是不了解的。人不能见到灰尘、微尘;我们这个“血肉之躯”——这个肉眼,见不到鬼道的众生。你说这个空间,除了现在有灰尘之外,实际上还有其他的生命。但其他的生命呢,我们是见不到的。因为我们是三维空间这样的一个范畴。那么四维空间、五维空间、六维空间、N维空间这些众生的生命形态,我们是见不到的。但肉眼见不到,并不意味着不存在呀!这就是我们认知上的一种盲点或者狭隘性。这些业力所感的情形,是自然而然的情形。所以我们要回光返照。如果在黎明,早上你睡眠之后,你坐起来,在那种夜气清明之际,你静坐,回光返照。要作像曾子一样的“吾日三省吾身”,来反省自己。你反省自己,你就问一问自己。这问一问自己,这里提出十一点,这都是反省自己。试问自己在父母、兄弟前,能不能真正尽到“孝、悌”这样的德性,这第一个问。第二问自己在亲戚、朋友之间,能不能真的是以真诚心去对待人家,在一起同住、同事的时候,能不能信任,没有猜疑。第三你问一问,大量的钞票就在面前的时候,能不能真的是“见利思义”?思惟能不能拿,合不合仁义,不受人间“造孽”的钱。你能不能拒绝造孽的钱?第四,你得问一下,在行住坐卧四威仪里面,你的念头当中有没有想到要报答“天地父母之恩”。第五,你得问一下,每天从早上到夜晚,能不能有一段时间发出利益他人的善念。第六,你再考问一下自己,真的是美色现前,是不是流连忘返,盼望自己跟她亲热一下。第七,你考问一下,看到他人名利得志的时候,你自己有不有“妒忌之心”。第八,你思惟一下自己处在顺境的时候,是不是真的以谦卑的心来把那个傲慢的心给它降伏住,不骄傲,不奢侈,能不能作到。第九,你考问一下,能不能不欺负那些无依无靠、穷困的弱势人群。第十,你想一想,当美食佳肴现前的时候,你想没想到还有多少挨饿的、憔悴的人群。第十一,你再想一想,见到贫穷的人来乞讨的时候,你能不能给他一点周济,而不存“厌恶之心”。这都是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我们面对的一些有关道德、伦理的东西。你逐一加以检点,才知道这里面我们作得太不够了。我们这时候内心才有羞愧、内疚、不安的心产生出来。为什么要谈到独知?这个意思很深。“独”就是这面“明镜”——你的自性,现前了。你透过这个“明镜”来照一照,自己原来都作得不及格。对自己的父母,真诚的尽孝心有多少?对自己的朋友有多少真诚心?看到钱财,马上贪婪的心就上来;看到美色,马上这个淫欲的心就勃起。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业力凡夫的通病。但平时在这种毛病当中,你还不察觉。只有透过一种修心养性,在夜气清明的时候,内心比较宁静的时候,你返照一下,才知道自己是作得很不够的。为什么要生起惭愧之心?你真正有惭愧之心,还说明你有点进步。你在通身的毛病缺点当中,还以为自己了不起,“我是一个善人,我很清净,我怎么、怎么样……”这全身都是乌黑的,就没有办法了。所以独知:首先要知独,才能独知。要建立一个新的参照系出来,我们的惭愧心才油然而生。所以“慎独知于衾影”,这个功夫可不是一般的啦。这要在细微的念头当中,去考问自己,你不能回避。 这里你看“见猎心喜”,看看儒、佛的这些公案。宋代的理学家程颢修心养性,大家都尊称他为“明道先生”。他少年的时候喜欢打猎,后来学习儒家的心性之学。尤其后来见了周敦颐——又叫周濂溪,写《爱莲说》的,他理学的创造跟东林寺常总禅师的启发有关系,他也是住在庐山的——见到周敦颐他就顿然除去自己打猎的这样一个不良行为。并且自认为从此以后,就没有这个打猎的好乐。然而周敦颐就告诉他:“你真正要解决这样的毛病,谈何容易呀!只不过是你事相上暂时作到而已,但你打猎的那一念杀心还在——潜伏着。一旦有一个机缘,又会萌动。这个打猎的杀心萌动,你的行为又会像原来一样。”这,周敦颐跟他说的。果然过了十二年之后,这个程颢偶尔有一次见到打猎的人,他果然心里就有欢喜之心。看到打猎,自己欢喜,才相信他的老师周敦颐讲的话,是真实不谬的。这个《孟子》里面也讲“冯妇打虎”。冯妇原来喜欢去捉老虎。以后学君子之道,他就觉得这个不“好玩”了,不能作这个事情,要道貌岸然了。结果过了多年之后,有一天他发现有个老虎跟两个人正在对峙。解决不了老虎的问题,别人就知道他原来打老虎很厉害,就说:“哎,冯妇,你看看,都有你的业务来了。”他一看,把手一捋,就要下车去。还是这个习气,一看情不自禁就要上去。戒杀放生,这是在善事当中应该是比较容易作的事情;断除打猎,这是很粗浅的事情。以这个明道先生之贤德,又经过十二年的“学道”,但是他心里面的杀机还没有断尽。所以这举心动念,它是很不容易断习的。所以佛门当中那种严持戒律:戒律精严,不仅事相上守戒,不仅粗戒要持,甚至微细戒也像持重戒一样去持。举心动念都是戒德,那天神都会跟他顶礼。所以古人曾经讲到,读书十年才把骄傲的“矜”字去掉;有个状元修道,他用了十年的修行,才把胸中的“状元”两个字修掉。这是儒家修行的谈这个困难。 然后你看佛门有个公案“偶动邪念”,这出在《高僧传》。说有一位禅师“研究禅理”,自己参禅也是道风高峻。就认为自己水平了不起啦,就要求和尚“付法”。五宗的心法都有传人嘛,什么曹洞宗多少代、多少代。他就希望和尚给他付这个法的法卷,这个和尚就不答应。不答应呢,这个禅师就有怨恨之意了。意思就是说:我水平这么高,你这个法卷都不传给我。这个和尚去世二十年之后,这个禅师偶然——在行脚——在一个溪边走过,就远远的看到河的对岸有一个女子在洗脚。他就动了一念:觉得这个女人的脚还蛮白的,还蛮好看的。就这一念现出来,忽然看到和尚就在他旁边了,厉声向他说:“你这一念,还能付祖师的衣钵吗?”这个禅师不觉深生惭愧,马上礼拜,“伏地忏悔”。那从世俗来看,就不过是动了个念头;但是在戒律来说,已经犯了“淫戒”。这就对人的不一样。为什么呢?我们是地居的世间上的人,在这个地居和“欲界六天”当中,福德越来越大的,他淫欲的念头就越来越轻。我们这里在地居,福德浅,业障重,所以这种淫欲非得要结婚不可,昏头昏脑,住在一个床上才解决问题。那到了这个化乐天的天人,相互看一看就解决了这个淫欲的问题、性紧张的问题。到了上面,就是听听对方的笑声,他就能解决问题。你到了他化自在天,你就是听听声,闻闻香气,这个欲念就会解决,还不需要去看。那到了下面夜摩天,他可能要拥抱一下才能解决性紧张问题。或者要握握手才能解决性紧张问题,或者男女对视来解决性紧张问题:他是这样的一个表达形式。为什么西方的哲学家柏拉图有个精神恋爱?有时候他在精神意识当中恋爱了,他就能解决性紧张。所以我们福报越来越浅,这个欲望就越来越重。你看畜生这方面性欲的表达,就显得更粗糙。你看一条母狗癞不拉叽的,但几个公狗就在这里为了争这母狗,打得头破血流。谁打赢了,谁上去,而且公开就作那个事情。它已经就是业障重嘛!那人还知道作这个事情要回避一下,还要隐避一下。为什么要有家呀,要有房子啊?也觉得不好意思,要在夜间来行使啊!所以这些邪的念头一动,就犯戒了,这个意思。这不容易。但是你如果善的念头一动,也有善神保护。这里第三个公案就谈到,你发心要持一个戒,马上天上的戒坛菩萨就下来保护你。所以你看,一个人能持五戒,就有二十五个善神来保护;一个人至心念佛,就有二十五个菩萨来隐形保护。至心念佛,观音、势至就隐形保护。这些,可能一般的人就觉得很难相信。但是从那种法界当中感通的道理来说,它是真实不虚的。 我们请看下面“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到了这里就是第三结构段,就是一个总结了。这两句就总收《阴骘文》全篇的一个结局。“诸恶”就是前面谈到一些邪淫,杀生,破坏桥梁,坏人庄稼,这些坏事、恶事;“众善”就是前文所谈的那种忠主,孝亲,敬兄,信友,这些事情。“莫作”就是“禁止之词”,不能去作;“奉行”就是“劝勉之意”,鼓励你去作。这两句话阿难尊者也曾经说过,在《阿含经》里面。或者文昌帝君是依据这样的经文来写,也未可知。那“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好像很多人都能说,说多了往往比较麻木,好像意思平平。但是这种义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深者见深,浅者见浅。这两句话深不可测哟!就好像读《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如果都读“大学之道”:那个小孩子口中也读大学之道,那曾子口中也说大学之道;同样是这四个字,但那个儿童所见的和曾子所见的道理,那有“天壤之别”。就好像佛经比喻:都是过这个河,但这过河有三兽过河:兔子过河,兔子游一游,它也游过去了;这个马过河,马也过过去了;大象过河,大象也过去了。虽然过河都是一样,但它的浅深就不一样了。兔子过河比较浅,马就比较深一点,那大象过河就更深,脚踏泥巴过去。香象过河,截流而过。所以这两句话也是一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的理解有浅深。这里谈一个公案。在很远很远的往古的劫数,有一位“善信菩萨”,生在无佛法的时代。无佛法时代,就等于是“长夜”。比如我们再过几千年之后,平均十岁,也就是大概六千年之后,就几乎没有佛法了。那无佛法的时代就“寻求正法”,非常恳切。但由于没有佛法,谁也不能告诉他佛法在什么地方。这里面也是他至诚地去感通,感通虚空当中的护法神就告诉他:在离这个地方去的东方一万由旬——一万由旬路途非常遥远,如果一由旬是四十里的话,那一万由旬就相当于四十万里的地方,那很远的地方有一个国家,有一个女人她生在贫贱之家,形貌也很丑陋,但是她知道佛法的“半偈一句”——好像她知道。这个要去的道路,还隔着一个沼泽地带,这沼泽地带纵广有一万里。你只要踏上去,可能就陷下去了,就没有命了。就说想求这一句半偈佛法,还要冒着付出生命的危险,就告诉他。但善信菩萨听到这个事,“踊跃前行”,为法忘身啦!由于这种至诚心,竟然就越过了这个沼泽的“泥河”。到东方的这个国度,寻找到了这个女人。由于他是为法而来,为重法故啊,对这个女人顶礼,好像向佛顶礼一样来“礼拜”,来“赞叹”。所以你求佛法,一定要有这种恭敬心。这个女人就向他说了,说:“诸佛的妙法无量无边,我所听闻的只有半偈。”“半偈”就是:四句为一偈,半偈就是两句。“我只知道两句佛法。”你看,那也就了不得啊!漫漫如长夜的世间,两句佛法——半偈,那也是一点亮光啊!所以善信菩萨还是顶礼恳求,愿意闻这半偈。那这个女人就说,“唯有”——注意听了,佛法这半偈不得了啦——“‘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已”。善信菩萨一听到,毛骨悚然,“身心清净”,深入的“思惟”这两句佛教的法义,马上就通达这两句的宗旨。这一通达宗旨,他马上就得到了六种“神通”。他再回去呢,就飞行回去了。等回到自己的本国,广泛的宣扬这个偈颂,而且有降伏众魔的力量。 可见这八个字,我们看得很浅——浅者就见到这八个字的浅,那深者就见到这八个字的法义之深,这就不仅仅是“为善去恶”一般的说一说而已了。这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它从真如的体性显现出来的。你这个法义里面的体、相、用,那就是:这八个字就贯穿着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所有的佛法,乃至于贯穿着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一切法义在里面。那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这两句话属于略说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尽其意,是诸佛教”,是属于佛的略说戒。那对于根机利的比丘,只要说这四句,他受持就好了。其中“诸恶莫作”就是止持,“众善奉行”就是作持。戒律就包括止持和作持。比如戒杀、盗、淫、妄、酒,这是止持。你不能杀生,不能偷盗……这是止持。但作持:你不仅不杀生,你还要放生;你不仅不偷盗,你还要布施;你不仅不妄语,你还要说诚实话;你不仅不邪淫,你还要奉行、宣传清净的梵行。这些,它就有作持的意思在里面。这样看起来,一个偈子可以总持一切戒律。那么我们来看,这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能够广演为无量无边的意思,收摄在一个偈子里面。那么我们怎么去作这个事情?实际上在净土法门就更方便:你念一句名号。你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作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为什么呢?你无论是作持、止持,摄心为戒。你这个心,你不起心动念,就没有犯戒的行为。你现在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根本就不会起一种贪、瞋、痴的念头,行为上自然就守住了戒体、戒行。那么“众善奉行”,这句名号当中有阿弥陀佛六度万行所有的一切善——都在那里面,所以你能够把名号的善转化为自己的善,这就在众善奉行。念佛为什么称为世间上第一善?念佛人为什么是第一弟子?就在于这句名号是大总持的陀罗尼。它就包含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所有的法义、所有的境界在里面。所以真的是:把这句名号念好,思惟这句名号的法义,洞察这个名号那种无为法身真实智慧的宗旨,还真能获得神通,飞行无量刹土,降伏众魔。这里有六则故事,由于时间关系,大家就自己看一看好了。 请看下面“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这两句是承上面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两句话而来。由于你“不作诸恶”,所以才能得到:永远没有“恶曜”——就是恶星——来加临的这种果报。唯有前面“奉行众善”的原因,才感得吉祥的神来拥护的善报。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因”,这两句就是“果”。那么善恶之因有大有小,有暂时,有恒常。所以感得吉神拥护、恶曜不临的情形,也是相应的有大有小,有暂时,有恒常。这就是“如影随形”啊:你的形体有多高,影子就有多长。就像“如声赴叩”:一个钟在那里,你用力大撞,声音就大一些;用力撞得小一点,声音就小一点;你不撞,就没有声音。所以这个因果的道理,是宇宙、生命的法则,是丝毫没有差错的。那么这些吉神或者恶曜,有的是属于天道里面所摄,有的是在神道里面所摄,有的是在鬼道里面所摄。总之他们都是另外一个时空态的生命,跟我们紧密相依,而且马上就会感格到。虽然这些恶星、吉神,各有他的本职、所要管理的范围,但他总的是离不开感应的法则。这个“福善、祸淫”,都是由人来招感的。这个上天给你的赏罚机制,不是取决于上天的意志,是取决于我们行为的业力。上天无非是根据我们行为的业力,加以施设而已。这就是感应。每个人都希望不要有那些恶星降临,都希望得到善神的拥护。你想要到永无恶曜加临、常得吉神拥戴的“地位”,你就要行善积德、修善修福嘛!唯有大福德之人,才能够避免恶星,常得吉神拥戴。吉神确实常常拥戴善人。比如道宣律师持戒精严,他就感得天神给他送斋饭。那窥基大师就更厉害了,虽然他形象上好像不拘小节。有一次,据说跟道宣律师在终南山见面的时候,窥基大师有点不拘小节,道宣律师心里还有点瞧不起他的味道。结果到了中午的时候呢,本来这个天神天天送斋饭,那天中午就没有送斋饭来了。那时候窥基大师跟他正在山上,等到第二天窥基大师走了之后,这个天神就过来送斋饭。这个道宣律师问:“怎么你昨天没有给我送饭啊?”这个天人就说:“昨天我也过来——送了,但是满山都有菩萨在卫护,我进不来呀!”这一看,道宣律师就知道窥基大师了不起。窥基大师一来,山上都被菩萨给保护起来了。所以一个行善积德的人、大福德之人,一定会有这样隐形保护的善神。 去年本人去汶川,在绵阳去讲经,讲了两天,也去参拜汶川、北川的一些地方。真的是看得惨不忍睹。然后当地的一些居士就谈到,就是地震期间,有些虔诚的佛弟子感通了这些护法善神。或者预报这个地震的时期;或者莫名其妙的就离开了汶川或者地震的地方;或者那个时候就去放生了;或者那个时候就去祭祖了。避免了这个死亡的情形。这些还真的是有名有姓,感通的这种事例真实不虚。所以常有吉神拥护,这不是谈神话,真的就有这个情形。这里所提到的几个情况,比如薄拘罗尊者,怎么弄都弄不死他,这就是有吉神在保护他。宋代有一位,这个《宋史》写有一位叫刘安世的,他是一个忠臣。忠臣呢,被奸臣给他流放到很远的地方。那个环境虽然恶劣,大家以为这个刘安世必定会死亡,但是他竟然很安全,一点都没有危害。八十岁高龄,没有一天生病。中间还有一个谋害,就是那个奸臣下面的部下为了迎合上面的旨意,就自己请求去谋杀刘安世。结果他这个刺客,在中路的时候忽然听到钟声,同时好像就被一个东西击了一下,这个刺客竟然是吐血而死。这个刘安世呢,一生都很安全。这就是有鬼神在默默的保佑他。还有些强盗要抢一个地方,如果当地有大福德的,到那个地方一看,还有金甲神在那里保护,他就不敢去抢那个地方。原来印光大师谈一个事,就是介绍梦庵居士讲的一个例子。出了车祸,全车的人都死了。但是有一个妇女,却关键时刻被扬到了外面来了,唯有她一个人没有死。这个事情,一般的我们世间逻辑怎么也解释不了。当这个车都栽到那个山底下的水里去的时候,你根本就没有逃跑的余地。所有的人——四十多个人,都死了。这个女人怎么出来的?她也是坐在车里面的。印光大师有一个解释:这就是这个女人命中不该死,这个鬼神——就是护法天神啦,早已把救她的预先准备好了,关键时刻她就被一种力量扬到车外来了。这就是有吉神保护。上次我在内蒙,听一个大护法居士说他的一个儿子和侄女。他儿开车,正好路很滑——结冰了,那个车子就歪了,就要滑向那个悬崖峭壁。这个时候是没有办法,控制不了方向盘,车子要栽下去。也就莫名其妙:这两个人都到车子外面来了,车子就滑下去了。这些神奇的事情,但是这确实存在的事情。这里来讲,就是有吉神拥护,就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人力作不到的事情,这些天神就能帮你作到。但为什么要帮你作到?你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你作不到这两句话,就不会有人帮助你。不仅不帮助你,你造恶呢,那些恶神、恶星还给你雪上加霜,落井下石,让你更麻烦。 请看下面“近报则在自己”这句话。“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这也是“承上启下”的文句了。“近报”和“远报”都是在善的这一面来说,正为下文讲“百福骈臻,千祥并至”作为一个伏笔。近报不一定是指现在世,那就是下一世——“他生后世”,也属于近报。为什么呢?因为它是在自己这一边而说。富贵贫贱、寿命的长短,这里都是有“定数”的。这定数就是我们前世的业力,感召今世我们是富贵的命还是贫贱的命,是长寿的命还是短寿的命——是这样来决定的。这个定数就是果报。果报怎么来的?不是哪个天人、神仙、上帝来给你决定的,也是自己的业力所决定的。这就叫自作自受:自己造作的,自己来接受。所以近则报在自己,这个“近”要从这方面来理解,就是自作自受的。你说近,无过于比这个更近了。这就是文昌帝君来教诲我们要“自求多福”的意思。你自己要得到幸福美满的生活,命运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的。你自己要求,自己自性来求。这个“求”是要你修福、修善,才能得得到的。 关于自作自受,这里提了一个公案,谈到公主自己的福报。这个也比较有意思。波斯匿王有一位公主叫作善光,又“聪明”,长相又很“端正”,宫廷上下都很“爱敬”她。那波斯匿王就说:“你看,大家都这么敬爱你,是由于我当国王的力量。由于你是我的女儿,人家才爱敬你。”但是这个女儿却不买账啦,她就回答她的父王说:“这是我的业力,不是由于父王的力量。”那这样,波斯匿王问了三次,他的女儿都这么回答。这个波斯匿王就生气了:“不是我的力量让你富贵,让你得到爱敬?我看你自己怎么办?”他就把这个公主嫁出去,嫁给一个贫穷的人。并且说:“我来试试,是你自己的业力?试你自己有不有这个业力?”这个公主也很坦然地接受这样一个命运的安排。她嫁了之后,就问他丈夫的身世。她丈夫就说:“我的父亲原来也是舍卫城的一位大富长者,财富还排第一的。是由于我父亲去世了,这财产就没有了。”她丈夫现在很贫穷。贫穷的丈夫就跟这个公主,一起到了他原来父亲的宅基地上,就在地下自然掘得了珍宝的宝藏。这也是定数。一个月之后,马上就在这个地基上建起了“宫殿、楼阁”,还有很多的“奴仆、珍宝”,仓库里面都堆满了。波斯匿王听到这个事情,就很欢喜。那就说明真的是公主她自己有这个福报。离开皇宫照样享受像皇宫一样的宫殿、楼阁——荣华富贵的生活。所以就问佛是什么因缘,佛就说,在过去“迦叶佛”的时候有一个女人,她就想用美味佳肴“供养如来”——供养迦叶佛。但是她的丈夫有点小气,就阻碍。但这个作妻子的就说:“我已经发愿了,你不要阻拦我,退我的心。”这个丈夫就不得不听许他妻子这样的愿望,最后还是供养迦叶佛了。是这么一个因缘。当时的夫妇就是现在这一对夫妇。由于那个丈夫曾经阻碍他妻子这种供佛的善念,就生生世世处在贫穷状态;由于他最后还是听从了他妻子的愿望,所以这一世就由于他妻子的因缘而富贵。 得福报的这些因缘、这些业力错综复杂的情形,唯有佛那种天眼通、宿命通才能了解。我们都看不清楚。总之,我们今生的命运不管是好是坏,你不要怨天尤人,都是自己造成的。 请看下面“远报则在儿孙”。就是你的善行近报就是正报,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积善首先是体现在自己身上,但是余庆是在儿孙身上,这就叫远报。那与一般的人谈前生后世:那相信的人呢,大概占一半;怀疑的人,也会占一半。因为他们觉得渺茫。你说有吧,你又看不见摸不着;你说没有吧,那大家还毕竟有信的人,儒、道、释三家圣人都这么说。所以他会半信半疑。那么现在的医学、超心理学,也在日益地证明有来生,有后世。谈这些,可能信疑参半;但是与一般的人谈子孙后代,那无论是有智慧的和没有智慧的,都深信不疑。所以一般的人,如果愚痴到不知道有自己的话,他毕竟还会知道有儿有孙啦。但自己的儿孙是不是有贤德,或者不一定知道。然而他至少看到那些好的儿孙——就是“兰孙桂子”,往往都生在有德的人家。他会看到这一点。就好像江浙一带很多家族很有道德,于是他的后代很发达。像钱氏家族——像钱鏐、钱俶这个家族,你看多少人才出来。就是他生生世世奉行佛法,行善积德。所以《诗经》要讲“克昌厥后”,你有道德的家族,你的后代就会昌盛。“垂裕后昆”,你有阴德,就能使后代有福德。这些古圣先贤的教训是这样的昭然若揭,于现在更为明显的表达出来。如果祖先的“德”——德能,在他“五世、十世”的后代上能够显现出来,固然称为“远报”;那那些好的儿孙今世就能够现前,其果报也可以说是远报。为什么呢?“以其对自己而言”,获得的果报不是在自己身上,是在子孙身上,这就是远的意思。这里的故事就很多了:祖先积了德,后代考取功名;甚至还不止考取一个,可能同时考取两个、三个都有。窦燕山就是生了五个儿子,这五个儿子都考取进士,作了大官。这些都能反映这一点。 我们请看最后一句,“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这是《文昌帝君阴骘文》的最后一句,是总结性的一个结语。这是举出你修福修善的成效而言,总收全篇《阴骘文》之结局。与前面的“广行阴骘,上格苍穹”遥相呼应。“百福”就是比喻多的意思——很多的福报,全都过来了;“千祥”——很多的祥瑞,都像云一样聚集了。这些百福、千祥的云集,都是从你修阴德当中得来的。所以谈百福千祥,统而言之,说你获得的果报之丰厚,这是总的概括。如果具体的去分辨的话,就是前面所讲的种种止恶修善的行为:行时时之方便啦……你“行时时之方便”,就有方便的“福祥”,你“作种种之阴功”,就有作阴功的“福祥”。你修的善大,你的福祥——就是福德、吉祥,也大;你修的善小一点,你福德、福报和吉祥就小一点。这一点也是如影随形,如响应声,而非常快捷。就像你击鼓,你只要一击,马上就有声音。《阴骘文》有个核心的字眼,如果用现在的写,就叫中心词。中心词就是“阴骘”。在这短短的五百四十四个字里面,这个阴骘出现过两个地方——两处。前面开始谈文昌帝君自己的修行,就谈到“广行阴骘,上格苍穹”,就是广泛地行持阴德,来对上感格天心。所以“广行阴骘,上格苍穹”是文昌帝君自己以身垂范——“立教”。自己汇报自己一十七世士大夫身这样的福德获得的功效,是由于广行阴骘。那最后这句话谈到“百福骈臻,千祥云集”,也一定是从积阴德里面过来的。那么这是文昌帝君“鼓励”这些读书人,也就是我们,读书人作为我们代表。一切儒、佛、道的修行人,都要仰体、效法文昌帝君这样的心行,也要以“上格苍穹”的阴德得到幸福美满的人生。 这里举出四个故事。第一个故事主要谈天竺国频婆娑罗王有位大臣,他所享的福报是天人的福,比国王的福报还来得丰厚。国王一看,“大臣家里用的什么都比我好”,当然就有点不平衡,甚至就想把他占为己有。谁知道这位大臣很有福德,国王的兵力过来了,他里面走出一个大力士,很高大,举住那个黄金的杖一挥,四十万的人马都跌倒了。他有这种保护的力量。所以这国王一看,知道是他的福德所致,不可以用国王的势力来夺回,才把兵撤了。这个大臣也是由于以恭敬心供养三宝所得到的天福。 这样,我们就非常简略的把《文昌帝君阴骘文》串讲了一下。《文昌帝君阴骘文》的来历,都是有点神妙莫测的。有的说是梦中所感得的文句,有的是说从扶乩所得到的文句。那么这个《阴骘文》是集中体现了自宋代以来,儒、道、释三家合流的这样一个我们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也有诸多的注解,那么周安士——就周梦颜居士,他的《广义节录》是以儒、道、释三家的理念——尤其是佛教理念——加以注解的一个很好的注本。这本书从它的背景来说,它出现在江浙一带。当时感得这个文句的是松江府,就是上海那个地方。那么注解的人大多数是江浙的这些民间知识分子。这周安士可以说:他虽然考取了秀才,他没有进一步去考功名,一生是在民间度过的,所以就叫民间的学者、民间的知识分子。他还真的是有真才实学,博览群书,义理非常精辟。所以这本书注解之后,就广泛的流传在民间。那么自宋代以来这本书的广泛的流传,成为三种善书之一,摆在第一。所以对中国人的这种文化心理的建构,我们内心的文化积淀,我们的道德、人格的塑造,都有甚深的意义。这本书总的立论,就是以三世因果作为立论的依据。就是人有前生后世的,有三世。所以第一句话就把这个点示出来,“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就是我有一十七世这样转生的经历。那文昌帝君有一十七世,也就等于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十七世,乃至于在轮回的过程当中是无有穷尽的。那不仅是一十七世,乃至于会有一十七劫,乃至于有一百七十劫,乃至于无量无边劫数:这样的分段生死,这样的轮回。所以要了解有前生、后世——三世。而且这里面行善能得好报,造恶就得恶报。尤其行善里面,你要积阴德——阴骘。那这个好报、恶报,是来自于有天心——苍穹。就是人道的生命跟这个天上的生命,是紧密相依的。那天人就能考察我们人间的善恶,施与相应的这种祸福的果报。所以一个人要得到像文昌帝君那样的福德、智慧,一定要像文昌帝君那样存善心,作好事。所以他就把这个行善的科目、不要作的止恶的科目,一一加以条列。这样通过我们去读诵,去了解,就能建立善恶、是非、邪正的标准。 于是这个道德的依据是来自于因果的法则,来自于轮回这样的事实。这就是我们建立道德的两块基础。那么在现时代,我们中国社会,本来是一个道德立国的——华夏文明——礼义之邦,目前却面临着非常危急的局面,道德水平每况愈下。在这道德缺乏的时代,每个人都生活得恐惧不安。所以呼唤我们传统道德,已经成了全社会的共识。那么我们考究这个道德滑坡,或者用严重话——危机乃至于沦丧的原因,就在于现在的中国人不相信三世因果,不相信六道轮回。于是他只相信这一世,“人死灯灭,功名利禄才是我奋斗的目标”。所以他无所畏惧,没有敬畏感。所以我们要重新建立一种道德的秩序,就是要建立一种因果和轮回的观念,建立一种敬畏感。从念头上改变,从观念上改变,才能彻底改变他邪恶的行为,这从根本上去说。现在大家都希望要社会和谐,第一届佛教论坛讲“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这个命题是很好的。从心开始,心是什么?就是敬畏心。敬什么?恭敬众生具有佛性,具有明德,具有这个良知良能。畏惧什么?畏惧你造恶一定会有果报:恶星、恶鬼就会来找麻烦。那整个的这种天道,你怎么出去,就怎么回来:这天道好还。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所以这一点,让我们建立敬畏感。我们止恶扬善:我们按照《阴骘文》修善的内容努力去作;那个不应该作的努力不要去作。这样就把我们内心光明的德性张扬出来,把自己邪恶的一面给它抑制下去。那每个个体的道德提升,才能提升我们民族、国家的整体道德水平,才能导致长治久安的、和谐的社会。所以就像安士居士所说的:人人知因果,天下大治;人人不知因果,就天下大乱。那么我们作为佛弟子,尤其是作为念佛的弟子,都应该要深信因果,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是净业三福里面的内容,以此作为我们持戒念佛、求生净土的本质内涵。我们每一个念佛人这样去作,也是在净化自己,同时在净化社会。用我们内心所绽开的莲华的芳香,来消化浊恶的氛围。这就是我们对人间净土的一份贡献,能改善多少就改善多少。万一改善不了,那只有先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再回来,有更多的福德、智慧来垂训众生,来以身作则,来有更大的影响力。那么这三天,跟大家共同讨论了三天,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讲的不对的地方还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南无阿弥陀佛! 好,下面有点时间,我们来回答问题。 问:请问师父,念佛如何达到得定、开慧?如何根据自己的根性选择对机的法门? 答:其实你在老实念佛的当下,就是在修止观。你念名号,你就不会心奔逸在外面的五欲六尘上,就是止——止住了;你念这句名号,这句名号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在观。你有止,才会有定;有观,才会有慧。止为定之因,观为慧之因。所以你念佛,实际上就是定慧等持,定慧双修。你不要再在念佛之外,去还再想什么定和慧的问题。但是呢,你念佛越来越有功夫,越来越相应——跟名号里面的无量光寿相应,那么得定慧的境界、水平也会得以有效的提升。但念佛,你现在主要要问一个问题:念佛如何才能往生?这是我们关心的第一个问题。是不是得定,得慧,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无心而得。你有心去求,反而求不到。你主要是:我深信切愿念佛,先解决往生一事;然后在这个念佛的过程当中,自然的这种止观、定慧就会在其中。那根据自己的根性,怎么选择对机的法门?你现在先了解自己,什么根性呢?首先要定位,不要定得太高,不要自负。我们现在的根是下根、钝根,是一个陋劣的、烦恼深重的罪恶众生。你先这么去定位。对陋劣的罪恶众生来说,我们想修戒、定、慧通途的自力法门,是很难一生解决生死问题的。所以根据这样的根机,唯有净土。以信愿念佛为能感,感通阿弥陀佛大愿的力量,令我们临终的时候带业往生,横超三界,才是我们最有智慧的法门选择。所以对机的法门就是净土:念佛往生净土一法。这确实是当生了生死、成佛道的一个方便而究竟的法门。 问:对于一个不念佛的人来说,临终助念到底人多好,还是人少好呢? 答:助念不在于人多人少,不要以数量论。这也不是打人民战争,数量为上。而是看你的质量。质量是什么?尤其对一个不念佛的病人来说,你更重要的是要跟他讲解净土法门。讲解有一个极乐世界的存在,讲解阿弥陀佛的慈悲、威德,讲解阿弥陀佛跟我们是什么关系。这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让他知道有这么回事。如果他宿世有这个净业的善根,你这一讲,他马上就调动了他的善根,他就会相信。相信,这时候你说:“我们助念,送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愿不愿意?”如果他点头愿意,这时候你跟他助念就有效果。如果你不跟他讲,他不了解这个事;或者说的时候他业障重,他不相信,他不愿意去,就是还想到要多活几年。这时候那你也可以跟他讲,但是想当下往生是不可能的。给他未来种一个往生的因,是可以。 这个数量多少问题,倒不需要太多。只要有三五个人轻轻的念,让他听清楚就行,不需要念得太高、太响。现在有一种情况是:动不动几十人、几百人在那里,然后都跪在那里,高声叫“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叫得很响。他的意思就好像“我们要把阿弥陀佛叫过来,请过来,把他接引走”。好心是好心,但主要是这个人愿不愿意走哇?如果这个人不愿意走,那阿弥陀佛也没有办法啊!所以一定要有愿。信愿为什么是很重要的?你没有愿是走不了的。所以要启发他的愿。而且临终助念最好人少一点,声音他听到就行了。而且人性化的助念:他要睡觉就让他睡,他要吃什么素就吃什么,他要喝点水就让他喝点水。你不要说不行。有很多人折磨病人。听说“一定要这念头在阿弥陀佛上,才能往生”,于是他就说:“你一定要清醒啊!”人家想睡睡觉,“不行!你一睡觉就没有在阿弥陀佛上”,不让人家睡觉。还甚至说一定要坐着才能往生,躺着不能往生。于是就折磨人家,不让人家睡觉,一定要坐着。那你说一个健康人,也不可能坐很长时间啦!折腾得人家要命。尤其是念的声音很响。“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叫得很响的话,往往这个病人:他本身就很怕这些感官的冲击,你叫得太响,他很难受的。尤其是这帮人这么叫,换一帮人又是另外一个叫法,那就真的是折腾。你要设身处地:你是出于好意,但是你要想一想那个病人的感觉。我们四年前东林寺就有一个香港的比丘尼,本来是打冬季佛七的。一检查是癌症,而且是晚期癌症,她也就不回去,就在东林寺往生。那助念了二十多天,大家一下子都来,这一帮人叫完了之后,另一帮又叫“阿弥陀佛”,叫得这个比丘尼生烦恼了。烦恼到什么程度?“你们别念了!我不往生了!” 问:东林大佛建设及开光,是当代极殊胜的盛事。每位净业行人皆想为此贡献一份心力。请问东林大佛在建设上是否还存在障碍或困难?届时开光法会需要哪些方面的人才作义工?我们希望尽己所能护持法会,同增法喜。 答:非常感谢!非常感谢!东林大佛确实很不容易,经过了为期十七年的过程了:九三年果一老和尚发愿,到上传下印长老的领导和推动,当然本人在八九中也参与进去。到了目前正在安装,我们回去就得安装大佛脸部。这个法会可能是:来的人也许比较多,也确实需要一些义工。那么义工可能会分一些小组:有后勤的,有接待的,有宣传的,有现场维持秩序的。尤其后勤的义工要很多。大佛建设的困难渐小,当然也都是在海内外信众的支持之下。因为这个大佛有跟其他大佛不同的一点,就是我们没有企业的参与,也没有政府的资金,都是靠海内外信众的净资——自己的捐款,来建设的。介于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向社会承诺:建成之后不收门票,不搞商业化。这个承诺站在我们佛教立场,都能深受海内外四众弟子的赞叹,就像大家的掌声所表达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在中国大陆这种泛市场经济的时空态里面,这个承诺最终能不能顺利、圆满的实施,还真是要靠诸佛菩萨的加持,以及海内外四众弟子共同心力的祈祷,来让它付诸实施。 南无阿弥陀佛! 22
/
本文档为【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 第25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