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2018-09-16 4页 doc 195KB 513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北溟愚鱼

暂无简介

举报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科学》教案 (六上)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从知识覆盖面上,覆盖了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三大领域。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是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的动物、植物、人体这些生命体的一些同共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在这一单元里,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查阅资料了解,亲自动手实验接触微生物,使他们在研究神秘的微生物世界的同时,发现秘密,...
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科学》 (六上)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材共有五个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从知识覆盖面上,覆盖了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三大领域。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是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的动物、植物、人体这些生命体的一些同共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科学课程》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在这一单元里,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查阅资料了解,亲自动手实验接触微生物,使他们在研究神秘的微生物世界的同时,发现秘密,掌握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到目前为止也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惟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自从人类文明的出现,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本单元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孩子们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依次研究地球的外部形状、表面地貌、内部结构,以及长期以来地表的变迁情况。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本单元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本单元是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天空中星体”的内容标准来建构的,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孩子们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问题,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本单元首先是通过问题与探究方法的关联,引导出“提出假设”也是探究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其次通过对实验的定义介绍了实验的两种基本类型: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由于实验是一种综合的探究技能,因而,我们对学生的教学要求,既包括体现实验自身特点的最基本的方面,即实验的类型、因果假设、实验中的条件与单变量控制,还包括学生能够按照实验的基本步骤从事实验活动。 二、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 2、科学老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包括各方面知识的储备和对实验仪器的规范操作、实验材料的制作,以及学生实验的课前准备、课中指导工作等。 3、让探究成为科学课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 4、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和使用网络、多媒体及仪器,让学生原本较陌生的、枯燥单调的教学变得生动、具体、有趣。 5、因地制宜选取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活动。本套教材是面向全国编写的,但我国各地的教学资源和学校状况差异很大。为了使各个地区的科学课教学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希望老师们充分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实现教材编写的基本意图。在条件不能满足的学校,我们可以寻找替代品,把当地容易获得的相似物体作为观察对象,或者简化某些观察活动,积极开展适宜本地特点的科学学习活动。 课时安排表: 周次 起迄月日 课题 课时 备注 1 9月1日至9月9日 1、水滴里的生物 2 2 2、做酸奶 2 3 9月12日至9月16日 3.馒头发霉了 2 4 9月19日至9月23日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2 5 9月26日至9月30日 5、地球的形状 2 6 10月8日至10月14日 6、地球的表面 2 7 10月17日至10月21日 7. 地球的内部 2 8 10月24日至10月28日 8.火山和地震 2 9 10月31日至11月4日 9、地标的变迁 2 10 10月31日至11月4日 10、蜡烛的变化 2 11 11月7日至11月11日 11、钢铁生锈了 2 12 11月14日至11月18日 12、变色花 2 13 11月21日至11月25日 13、洗衣服的学问 2 14 11月28日至12月2日 14、登月之旅 2 15 12月5日至12月9日 15. 太阳系的大家庭+看星座 4 16 12月12日至12月16日 16. 探索宇宙+地球以外的生命 4 17 12月19日至12月30日 17. 假设+实验 4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课题一、水滴里的生物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2、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3、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4、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5、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6、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教学重点:一滴水里有什么。 教学难点:科学地使用显微镜。 教学准备:放大镜、显微镜、水样、切片、图片、抹布等。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学生观察采集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课前请大家从熟悉的地方采集了水样,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带来的水样是什么样的? 2.学生汇报。 3.学生可用放大镜等进一步观察水样并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观察到这些结果的? 4.谈话:假如让你进一步对水样进行观察,你想借助什么工具?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5.激趣:取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水滴里有什么?这将是怎样一个世界呢? 二、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1、讲述: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学生认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教师示范使用方法。强调轻拿轻放。 4、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三、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样 1、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回指导他们的观察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发现,指导他们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 3、汇报交流:水滴里到底有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运动吗? (汇报时教师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并让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4、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书:微生物) 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5、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不同的微生物喜欢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想看看水中还有哪些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第二课时 一、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认识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1、学生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 (1)、谈话: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谁第一个发现的吗? (2)、学生阅读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的故事,教师作相应补充介绍。资料: 列文虎克,A.van Antonie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1632年10月24日生,1723年8月26日卒,生卒地均在荷兰的代尔夫特。幼年没有受过正规教育。1648年到阿姆斯特丹一家布店当学徒。20岁时回到代尔夫特自营绸布店。中年以后被代尔夫特市长指派做市政事务工作。这种工作收入不少,又很轻松,使他有较充裕的时间从事他自幼就喜爱的磨透镜工作,并用之观察自然界的细微物体。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其同时代人。他制造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他一生磨制了 400多个透镜。他的遗物中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   (3)、提问:通过阅读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假如现在让你用显微镜去观察,你想观察什么? (4)、学生自由发言。 2、认识微生物的种类和分布。 (1)、组织学生用多媒体认识在空气中、土壤里、动植物的体表、体内都存在微生物。 (2)、谈话:看来微生物虽然极小但种类很多,在大自然分布极广,并且还有许多微生物没有被我们所发现。希望我们大家也能像列文虎克一样将自己投入到微生物的研究中。 二、拓展活动 用消毒牙签在牙缝里或在菜板上刮一刮,再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上划一下,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看看能不能找到微生物。 课题二、做酸奶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制酸奶证明细菌的存在。 2、能够通过收集资料,模拟细菌的繁殖来探索细菌的特点。 3、学会一些防止病菌传播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2、知道酸奶是有乳酸菌发孝而变成的。 3、学会对有害细菌的预防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 2、通过搜集资料,能更好的学习知识。 3、关心科学和人类相关的社会问题。 4、体验科学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粉笔灰、黄豆、试验记录纸、纸杯。 学生准备:做好的酸奶、课前收集的各种细菌的资料。 三、教学时间: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制作酸奶的方法: 1、师:你们吃过酸奶吗?酸奶是怎么做成的吗?谁能说? 2、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测酸奶是怎样做成的。 (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做任何评价;提醒学生回去观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或许会有所发现。) 3、教会学生学习动手做酸奶的方法。 (1)介绍做酸奶的方法: ①在锅里放入一些鲜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 ②消毒保温杯和勺子。(可用开水烫一烫。) ③待牛奶冷却到35℃—40℃的时候,把鲜牛奶倒入自消过毒的保温杯,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仔细搅匀,并盖上盖子。 ④保温8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 4、强调: 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保持在35℃—40℃左右;二是卫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自制的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不要存放太久。 (二)、布置作业: 1、制作酸奶,下次带来和大家一起品尝。 2、为什么鲜奶会变成酸奶呢?回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下次交流。   第二课时 (一)、组织学生开展酸奶品尝会: 1、师:上节课,同学们回家后亲自做了酸奶(板书课题)。今天,同学们带来了亲自做的酸奶,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就举行一个酸奶品尝交流会。 要求:在酸奶品尝交流会上,你可以品尝其他同学做的酸奶,了解他是怎么做成的,并且要选出你认为最好喝的酸奶。 2、学生分组进行品尝并交流。 3、全班汇报并交流。 4、质疑问难:在做酸奶和品尝酸奶的过程中,你产生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5、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二)、认识细菌及酸奶形成的原因: 1、教师指导并帮助学生确定研究问题: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 2、学生针对问题讨论并猜测。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整理通过网络、书本收集有关细菌的资料。 4、学生进行组内交流,然后每组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5、民主评议小组研究情况。 6、教师小结: (1)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 (2)细菌的繁殖;(二分列繁殖) (3)细菌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7、模拟细菌的繁殖试验: 介绍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并让学生说出试验中各种物品环节模拟的是什么? 进行试验,试验到细菌繁殖到第八代。 预测第二十一代细菌的数量。 填写试验纪录,汇报实验后的结论和感受。 8、讨论和交流: (1)酸奶是怎样制成的。 (2)你能说出那些细菌有用、那些细菌有害? (三)、了解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1、讲述:下面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动物、植物和我们前面所研究过的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知道吗?在微生物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病毒。 2、谈话:你听说过“非典”和艾滋病吗?它们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3、学生看教材插图认识形形色色的病毒。 4、提问:你对哪种病毒比较熟悉?不妨向同学介绍介绍。 5、学生交流。 6、教师小结:病毒个头很小,有的病毒,几千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细菌那么大。病毒单独存在时,不会生长、繁殖,像一个没有生命的非生命体。然而,一但侵入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就能够生长繁殖,对生物体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麻疹病毒等。病毒比细菌小得多,有的病毒,几千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杆菌那么大,所以,一般只有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 6、谈话:你还知道哪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 (四)、认识病菌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1、提问:病菌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人体的呢? 2、学生猜测。 3、模拟病菌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的活动:一位同学用沾粉笔灰的手和第二位同学握手,依次传递下去,粉笔灰就传给了握过手的同学。其实有些病菌的传播也是这个道理。 4、讨论:还有什么其他途径会使病菌沾到你的手上?我们应该怎么预防? 5、学生交流。 6、谈话:除了皮肤接触以外,还有哪些途径会使病菌侵入人体? 7、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病菌传播途径的资料。 8、教师介绍几种常见的病菌预防方法。 课题三、馒头发霉了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显微镜观察霉,并能通过图画、文字、语言等描述霉的样子。 2、能够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物体发霉的基本条件,了解霉菌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了解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 3、激发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奥秘的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2.难点:凭借已有的经验对霉菌产生的条件进行假设,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然后在课外做对比实验。 三、教学准备: 发霉的馒头、水果、放大镜、显微镜、抹布、切片、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图片引出话题: 通过多媒体出示霉的图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见过没有? 2、交流:你带来了什么发霉的物品? 讲述:请大家仔细观察带来的发霉的物品,看一看,物品的霉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先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一下所见到的霉形状。再用显微镜观看物品上的霉,用文字和画在活动记录纸上描述显微镜下霉的形状和特征。(做好巡视和辅导。) 3、学生汇报、小结: 霉是一种生物,它非常小,用眼睛很难直接看清,必须借助显微镜,所以叫它微生物。霉的种类很多,颜色各异,有青绿色、黄色、黑色、白色等,形状有绒毛状、蛛网状、絮状等。 4、讨论霉菌有生命吗?怎样证明呢?(从无到有,从少到。) 5、讨论: 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探究馒头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其他物体发霉的条件和馒头发霉一样吗? 6.讨论 教材第9页表,你认为除了表中列出的实验条件外,还有哪些组合方式。请补写在表格的下方。 课堂小结 霉是什么?它有生命吗?物体发霉的条件有哪些? 作业:每小组选择一个组合条件做物体发霉的实验。写好实验报告。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霉是不是就会在食品上发生?在其他物品上会发生吗? 2、霉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3、交流,根据实验说明霉发生的条件和温度、湿度、空气和光线有关。 (二)、根据发霉的条件说明应该怎样防止发霉: 1、隔绝空气。 2、保持干燥。 3、高温灭杀。 4、低温保存。 (三)、教师辅导学生学习霉的功过: 1、可以用霉制止食品。 2、制作药品。 3、霉菌会使物品损。 4、霉变食品会危害人体健康。 (四)、学习科学家发明青霉素的故事: (五)、小结: 应该怎样防止有害的霉发生?应该创造什么条件让有益的霉发生。 课时四: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生物体大多由细胞构成。 2、过程与方法:了解细胞是有生命的,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3、情感与态度: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细胞拨并进行比较。 难点: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学生显微镜、镊子、载玻片。 课前准备:洋葱、小刀。 教学时间:2课时。 学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通过谈话(积木)引出细胞,请学生观察书中的插图,认识各种细胞。 2、组织讨论:细胞有些什么特点? 师生讨论。 二、认识细胞的形状、结构和特点: 1、学生观察,交流发现的特点。 2、让学生观图讨论,汇报得出:细胞很小(除了蛋黄),细胞各种各样,各不相同,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 3、学生提出疑问。 三、借助显微镜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区别: 1、学生领取材料和仪器。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 2、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进行记录。 3、学生观察人体表皮切片。 (1)、组织学生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教师具体介绍洋葱表皮细胞的切片制作方法,及观察方法、注意事项等等。 (2)、教师到小组中巡视,具体指导有困难的小组完成实验。 (3)、组织汇报。 (4)、提供人体表皮细胞切片给小组进行观察。 (5)、引导学生自学资料“胡克发现了细胞”。 第二课时 进一步了解细胞有着不同的功能: 1、学生自学资料,并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查找到的有关细胞的资料。 (1)、了解细胞的特殊作用。 (2)、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细胞的简单知识。 2、由学生自学资料“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学生讨论、交流。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课时五、地球的形状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2、能够通过计算对地球的大小做出解释。 3、知道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知道科学结论的得出可以来源于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知道合理质疑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教学准备:地球仪、小船、相关图片、笔、纸、多媒体资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地球课件,同学们这是什么?(地球) 2、谈话:这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和生活地方,但是,地球的形状是个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板书课题:地球的形状。 2、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 3、出示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或其他反映地球实景的照片,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4、小组讨论:关于地球,你已经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注意提醒组长做好分类记录。) 5、小组汇报。 二、带领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谈话:同学们对于地球的认识基本来自于书和电视,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对地球有了正确的认识,古代人又是怎样认识地球的呢? 出示图片,一种是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一种是古代中国人对地球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2、在高科技的今天,人类已经飞出地球通过卫星照片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那么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没有飞进太空,怎样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呢? 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提问题进行假设 3、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学生交流。 4、看课本,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5、介绍古代人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既然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我国古代的张衡都在很早以前就认为地球是圆形的,人们为什么不相信呢? 6、学生讨论交流。 谈话:后来,人们站在海岸边看远处的航船,发现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在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地平线下,据此,人们猜测…… 观察进港的帆船,论证地球的形状。 7、提示: 观察者眼睛要平视,“开船者”要控制船的速度,不要太快。 8、介绍麦哲伦环球航行。 9、提问:通过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你有何收获? 第二课时 一、认识地球的大小 1、介绍利用科学技术观察到的地球。 苏联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 神州五号宇宙飞船。 2、谈话: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谁来说说地球有多大? 3、学生介绍有关地球赤道周长、半径、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这些数据展示出来。 4、谈话:根据这些数据你们能想象出地球的大小吗? 5、提问:我们知道中国的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那么你们能猜猜一个地球相当于多少中国面积吗? 6、学生猜想。  7、教师展示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地球的大小。 在地球仪上找出中国的位置,看一看中国在地球仪上有多大。 二、拓展活动: 算一算,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周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 课题六:地球的表面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各种不同地貌特点的图片和资料。 2、能够制作地貌模型并交流地貌特点。 3、能够描述家乡地貌特点。 4、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 5、认识一些典型的地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动手制作的快乐,并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快乐。 2、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 难点:制作地表模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事先做好的一个模型、泥、沙、石块、各种枝叶、水、各种颜色的粉笔灰、网格纸、白纸、彩笔等,多媒体资料。 学生准备:有关各种地形的资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很多风景图,让学生说说是哪里,老师简单介绍。 这些美景就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除了这些美丽的山水,我们的地球上还有些什么呢? 2、谈话: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地球表面是什么样的。(结合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有关大气、水、岩石的图片,明确认识。) 3、小结:地球表面有大气,大气是构成地球的气体;有岩石,岩石是构成地球的固体;还有水,水是构成地球的液体。还有就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的生物。 二、制作地表模型: 1、谈话:在地球形成的漫长历史中,地球表面不断在发生变化,使地球表面呈现出不同的地形。 2、提问:地球表面都有哪些地形呢? 了解地形可分为平原、山脉、河流等。 3、谈话:大家想不想把看到的地形呈现在自己的眼前,即把它们做出来呢? 4、出示事先做好的一个模型,讨论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完成。 5、分组讨论设计图。(小组之间协调分工,尽可能地呈现多种多样的地表类型。) 6、讲述布置要求: 想好了再做,用多少拿多少,多的送回,允许各组去参观。 下面我们四个人一组,来制作一个你们喜欢的地方的模型,材料都已经放在你们的实验桌里了,注意不要把东西弄到地上,不要把地面桌面弄脏。 7、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制作。 8、学生制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三、指导画模型: 1、谈话:刚才我一直在各组“旅游”,你们设想的这些地方真的很漂亮,(举例表扬表现出色的小组)。下面我想请大家把你们设计的这些地方描在我的这张明胶片上,这样我们就可以永久保存它们了,愿意吗? 2、讲解:这个明胶片上一面是有粘性的,大家用手指一摸就知道了。我们把光滑的一面朝下盖在大家制作的模型上,用水彩笔在上面描出地形的轮廓,然后根据不同的地形涂上不同的颜色,比如小河可以用蓝色。描的时候要利用这上面的网格把图画的更准确些。 3、学生描图,上色。(教师注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如俯视图和平时看到物体的角度不同。) 4、谈话:现在,我们把画好的图后面放一张白纸,举起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看我们画的是什么?(师生讨论) 5、谈话:没错,我们画的就是地图啊,当然真正的地图要画很大的地方,别说没有这么大的纸,就算有也是不可能这样做的,测绘人员观测了地形以后还需要按照比例缩小才能制成地图。我们把书翻开,你们看这里的方格图就比我们的明胶片小了很多,你能把我们的地图正确地画到这儿吗?该怎么画? 6、讨论交流。 7、在书上制作地图。 8、谈话:为了精确地、全景式地描绘地球地貌,摄影师在飞机上进行航空拍摄。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利用更先进的卫星在空中拍摄地球,从而获得更清晰、更准确的图片。 9、出示几张航空照片。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手段各有哪些优点,并与过去的手段进行比较,突出它们的先进性。 10、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现代手段,引导学生预测未来描绘地貌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了解世界地形: 1、出示地形地球仪,提问:在这个地球仪上最多的颜色是什么?它代表什么? 2、师生共同探讨地球仪上所表达的意义。 认识各种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 3、出示世界地形图,提问:世界上有几大洲?几大洋?哪些地方是海拔比较高的地方?南极应该在哪里?北极应该在哪里? 4、学生回答。 5、小结:我们的世界一共有七大洲、四大洋,海洋在地球上占到了大部分,陆地上又是高原多,平原少。我们的家乡地处长江下游,这里属于平原,和世界上很多大江大河的下游一样,这里也是美丽富饶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努力学习,长大了让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 二、认识地图: 1、提问:今天,很多同学都带来了地图,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地图?(学生讨论交流。) 2、出示几个图例,提问:你能看懂地图吗?这在地图上一般都表示什么? 3、讲解图例。(具体图例情况参见常见的地图。) 三、总结全课、拓展: 有句俗话说“三山六水一分田”,就基本概括了地球表面的地形情况。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能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吗? 课题七、地球的内部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能根据火山、地震等自然现象传递出的信息,对地球内部的情况做出自己的猜想。 2、能用资料来验证自己关于地球内部的猜想。 3、能制作出地球内部结构的模型。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对地球内部的探索、开发利用进行大胆的想象。 三、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内部是一个运动着的高温、高压的环境,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2、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组成。 【教学重点】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 【教学难点】根据自然现象做出有关地球内部结构的猜想 【教学准备】 有火山、地震、地热等自然现象的视频课件,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小刀、煮熟的鸡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 谈话:在教学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我手上有一个密封的胶卷盒,在不打开盖子的条件下,你们能想办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学生汇报方法,教师按照学生的想法进行实验,然后依据所得的信息进行判断:盒子里可能是什么? (二)、了解地球内部构造。 1、师:尽管我们看不到胶卷盒里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们还是有办法获得它的一些特征,并且根据这些特征作出猜测、判断。其实地球也象一个无法打开的胶卷盒,那么关于地球内部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现象去猜测呢? 2、师: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地表现象的图片、视频。。 (课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 3、你能根据这些现象作出有关地球内部的猜想吗?说说猜想的依据。 (让学生进行充分交流,注意让学生说出一些现象和判断。) 4、师:科学家们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并了解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的呢?可以通过发射地震波来进行检验,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阅读书上相关内容。说说地球的结构并说说这些部分分别在地球的什么位置? 5、师:看到这个地球内部的构造示意图(课件展示),你觉得像什么?我这有一个切开的熟鸡蛋,,对照一下这张地球内部的构造图,确实类似,请你们在记录本上画一幅切开的鸡蛋图,并标出地壳、地幔、地核。(学生看大屏幕了解地球内部结构,再看剖开的鸡蛋,画图。) 6、谈话:对于探究地球的内部构造,科学家们还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请同学们阅读《伸入地球深处的“望远镜”》。 7、说说看,我们的猜想和科学家的发现有相同的地方吗? 第二课时 (一)、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1、师:同学们现在对地球的内部构造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用橡皮泥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 2、师:那先说说你的制作步骤,准备用什么办法来区分地球的三个部分呢? 3、学生交流自己想好的制作步骤,教师注意及时进行归纳。 4、学生动手做地球模型。 5、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以及制作时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二)、课堂教师小结。 师: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现在仍然是一个迷团,科学家也仅仅是一种预测。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探索开发地球内部吗?展开你的想象,将设计画在记录本上 课题八、火山和地震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有关火山与地震的资料。 2、能够模拟火山的喷发和模拟地震的形成。 3、能用擅长的方式表达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 4、道火山与地震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是自然现象。 5、解火山与地震的形成原因及地震的预防措施。 6、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地震的国家之一。 教学重点:火山和地震的具体成因。 教学难点: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教学准备:地震模拟器、水槽、火山喷发模拟器、气球、积木、录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复习: 通过前几课的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向大家介绍吗?(地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过渡揭题:今天这两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地球的两大自然现象火山喷发和地震的一些知识。 板书课题:火山和地震。 3、学生交流:关于火山和地震你知道些什么? 4、视频欣赏:通过片段你又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 二、组织学生探究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 1、过渡:大家去过科学宫,看过火山喷发,结合刚才的录象,请大家再看书说说火山形成及喷发的原因。 2、学生交流:学生阅读提问,对答。 3、过渡:为了更好得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模拟火山喷发实验。 学生小组合作气球喷水实验。 教师模拟实验。(土豆泥实验。) 4、师生小结。 火山喷发的原因? 为什么地球上有的地方经常有火山爆放,有的地方却没有? 从火山爆发的现象中,人们能获得哪些信息。 5、拓展:学生介绍火山知识。 第二课时 一、组织学生探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1、过渡:我们知道地震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自然灾害,通过录象我们已经略知一二。 2、研究地震形成的原因。 教师介绍地震的主要类型:火山、塌陷、构造地震 。 构造地震的原因: 地球内部运动产生的力。(毛巾实验) 3、研究地震的危害程度: 学生活动一:水槽落子实验。 学生活动二:纸箱地震模拟器实验,判断地震的中心与强弱。 学生活动三:画图(地震的中心与强弱) 学生交流: 4、小结。 二、读故事说体会,谈谈安全教育: 1、过渡:在人类不断认识、改造自然的历程中,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之奉献一生,为人类的提供大量的科学数据和宝贵经验,还有伟大的发明。 2、听故事,谈体会:(科学家夫妇献身故事,张衡的研究。) 从这两个故事中,你能告诉大家什么呢? 3、思考:人类为什么要研究这两种自然现象,或者其它现象? 4、安全教育: 地震来临时我们怎么办? 印度洋海啸对你的启示? 你在其它灾难面前我们怎么办? 三、总结,拓展: 1、总结: 2、投影拓展辩论赛: 3、地球是运动的吗? 4、为什么我国台湾省是地震的频繁地区? 5、板块之间的运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6、我国古代对地震的研究还有何成果? 7、现代还有哪些地震预测仪器? 8、如果没有科学仪器,怎样预测地震? 9、为什么地震前有征兆? 课时九、地表的变迁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资料推断某地方在很久以前的地形。 2、能够对一些现象作出大胆的猜想。 3、能够模拟风化对岩石的影响。 4、能够对人类的一些行为作出合理的评判。 (二)、科学知识: 1、知道流水、冰川、风、气象会对地表产生影响。 2、知道人类的有些行为也使得地表发生了变化。 3、知道地表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要用证据支持自己的解释。 2、感叹自然的力量,欣赏自然的美。 3、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地球多种地表形成的具体原因。 三、教学难点:风化和侵蚀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 酒精灯、小石子、镊子、水搬运模拟器、火柴、世界风光欣赏录像。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过渡:大家看过化石吗? 2、欣赏化石图片。 3、思考:化石有什么作用?(了解地球的过去。) 4、录象:世界风光欣赏。 5、揭题:多美的世界,从古到今地球的表面都是这样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试试来了解地球的过去,探究地球表面的变迁状况。 (板书课题:地表的变迁。) (二)研究喜马拉雅山的过去: 1、过渡:有人说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在很久很久以前,根本没有,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 2、学生讨论,汇报。 3、交流:为什么说那里可能是海洋?有何证据? (化石,地球内部是运动的。) 4、小结:只有证据才能说明事实……。 (三)组织学生初步探究是什么力量让地球的表面千姿百态: 1、过渡:有了化石等证据,科学家对才会对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有这样的推测,既然世界最高峰有这样的变迁,那世界上那么多的地表形态是谁,什么力量造就的呢? 2、讨论交流: 将你收集的材料,介绍给大家。 请你将你的观点告诉大家。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25内容。 4、小结:地球本身的能量,在太阳的照射和吸引经过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 第二课时 (一)组织学生探究自然界的风化和侵蚀作用: 1、过渡:太阳.地球冰川.海浪.流水真有这么大的力量? 2、学生交流:龙卷风、海啸、泥石流。 3、谈话:大家说得不错,这些确实能说明问题,那我们怎么通过小实验来了解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呢? 4、研究风化的作用。 出示:沙子和泥土,说他们都是大岩石变成的? 交流推测:你的理由?赞成的有? 实验:石子变小实验。(分组提供器具.实验要求.填写报告.交流实验情况。) 推测:自然界的大岩石是怎样变成泥沙? (风吹.太阳的照射.雨水---物体热胀冷缩。) 交流小结:什么样的过程是风化。 5、研究侵蚀作用。 过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滚滚河水夹着.裹着泥沙向东流去?请告诉大家流水有什么作用? 演示实验。(水搬运P27。) 6、思考: 7、谈话:大自然的岩石除了流水以外,还有哪些力量能够将岩石的碎屑带走呢? 8、小结:什么样的过程叫侵蚀。 9、总结:地表形态形成的原因。 (二)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1、提问:人类的活动在地球上已有几百万年,那人类的活动对地表的变化有影响吗?如果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 2、分组讨论。 3、汇报交流。 (三)拓展: 古人常站在石头城上作诗吟文,感叹城下江水及水景的美妙,如今江水为什么没有呢?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 课题十、蜡烛的变化 教学目标: 1、能从蜡烛熔化和燃烧的现象中,发现两种变化的主要特点。 2、能收集物质变化的证据,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 3、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蜡烛熔化和燃烧的实验,认识物质的两类变化。 难点:寻找证据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 教具准备:蜡块、酒精灯、蒸发皿、蜡烛、火柴、干燥的烧杯、干抹布、生鸡蛋、碱块、白醋、可乐罐、澄清的石灰水、烧杯、塑料管、白糖。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大自然中物质千变万化,比如叶子变色了,面粉做成了馒头……这些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蜡烛的变化》。 (出示课题:蜡烛的变化) 二、探究蜡烛的变化: 1、加热蜡烛的实验研究: ① 展示加热蜡烛的实验图。 ② 问:“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材料?”   生观察后回答。(蜡烛、酒精灯、三角架、白瓷碗、火柴……。) ③ 师提醒注意点:酒精灯使用要小心,边做实验边完成实验记录。 ④ 学生四人一组实验,师巡视。 ⑤ 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⑥ 小结:加热蜡烛,蜡烛由固体变为液体(。形态发生了变化。) ⑦ 冷却后,蜡烛有什么变化? 2、点燃蜡烛的实验研究。 ① 师:怎样来研究点燃蜡烛后的变化现象呢?(依次展示书30页的三个实验。) ② 提出注意点,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实验并认真填写实验记录。 ③ 学生分组实验。 ④ 汇报交流。 ⑤ 小结:通过点燃蜡烛的三个实验,我们发现点燃的蜡烛在燃烧时产生了小水珠、二氧化碳、黑色的物体,说明蜡烛已经不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还产生了一些新的物质。 3、比较“加热蜡烛”和“点燃蜡烛”两个实验,归纳出物质变化的两种类型。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燃烧。 第二课时 一、继续探究: 1、学生分组实验,任选一个按要求完成并作好记录。 2、学生自主探究并记录。 3、请每组同学把研究成果展示出来,大家共同分享,同学们认真倾听。 4、通过这几个实验让学生说说物质变化的分类,并说明理由。 四、生活拓宽: 1、现在让我们走进生活,看看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 2、学生自己练习。 3、交流、订正。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蜡烛的变化,说说你的收获。 其实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变化,飘扬的雪花、缤纷的烟火,所有的物质同唱一首变化的歌曲,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课后继续研究关于变化的主题! 课时十一、铁钉生锈了 教学目标: 1、能运用简单器材设计对比试验,能够持续观察铁钉生锈的过程,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表达分析结果,提出防锈建议。 2、知道钢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3、了解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制定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的实验方案。 教学难点:设计铁生锈条件实验方案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步骤的安排。 教学准备:无锈铁钉、试管、保鲜袋、干燥剂、细线、凉开水、油、砂纸、。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两种铁钉,生锈的和没有生锈的。 2、谈话:这是些常见的铁钉,仔细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3、提问:铁制品生锈在生活中很常见,看看书上的这些物品哪里生锈了? 4、谈话:你还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生锈的物品? 5、学生讨论,回答。 二、比较铁与铁锈的不同: 1、谈话:你们也带了一些生了锈的铁制品,与没有生锈的比较比较铁锈是什么样的?它和铁有什么不同? 2、看看书上的小朋友他们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的? 3、学生分组观察,记录。 4、学生交流并汇报。 第二课时 一、研究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1、提问:这些铁制品是怎么会生锈的呢?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猜猜看铁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生锈?。 2、学生讨论交流。 3、讨论:用什么方法能证明你们说的这些原因是正确的? 4、看看书中王刚这个小组是怎么考虑的。 5、教师指导学生仿照书上设计实验方案。 6、请各组参照书上这个小组的研究方案也来设计一份实验方案? 7、学生讨论设计方案,并记录。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实验结果,证明学生的猜测结果。)。 8、小结:铁制品容易生锈主要是应为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以及一些酸检盐。 二、了解防锈的方法: 1、现在我们知道了铁生锈是由于表面沾了水,接触到空气中的氧气等原因。 2、造成的,而铁锈那么松软,容易酥松剥落,使铁不再兼顾,那我们该怎样防止生锈呢? 3、交流讨论汇报防锈方法。 在我们生活中,或是你家里的一些铁制品都是用哪些方法防治生锈的呢? 4、回家继续调查人们对家中铁制品的防锈措施。 课题十二、变色花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自制蔬菜(或花或植物汁)指示剂。 2、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3、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 4、了解指示剂的作用是能够分辨物质的酸碱性。 教学重难点: 1、能够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2、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呈酸性、碱性和中性的各种物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会变色的白色纸花(花朵用醋或柠檬汁浸过,叶子用面碱浸过;浸泡的时间不要提前太久,以免酸碱中和,使实验失败。)、喷壶、紫甘蓝、紫甘蓝汁、碱水、白醋、检测物质用的果冻盒(贴上标签)、烧杯、滴管、镊子、盐水、茶水、洗衣粉水、肥皂水。 学生准备:厚塑料袋、各种待检测物品、柠檬、梨、柚子各一块。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变魔术探奥秘: 1、谈话:看过魔术表演吗?有什么感觉?最近老师学会了一个小魔术,想表演给同学们,你们愿意看吗? 2、出示一支白色的纸花,用喷壶往纸花和纸叶上喷“水”。 3、提问:你有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问题? 4、“花为什么变色了?”你们觉得是怎么回事? 5、引导同学猜想:如做花瓣和叶子的纸上是否做了“手脚”,喷壶里的“水”是否有问题,花瓣上可能涂了什么东西,叶子上可能喷了什么药水,喷壶里的“水”可能是什么药品等等,(这里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产生多种猜测。) 6、谈话:要想判断同学们猜想的是否正确,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7、教师布置学生分组实验: (1)、学生操作:在装有白醋和碱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五六滴紫包心菜汁,观察有什么现象?(紫包心菜汁会让白醋变红,让碱水变绿。) (2)、谈话:像白醋一样,使紫包心菜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碱水一样,使紫包心菜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3)、提问:那么根据实验所看到的现象,你们能够解释花为什么变色吗? (4)、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物质是酸性物质?哪些物质是碱性物质?想想你们家里炒菜、做汤用的盐属于哪一类物质呢? (5)、学生操作:将紫包心菜汁滴入盐水中五六滴,看看盐水是否变红或变绿。 (6)、谈话:像盐水一样,不能使紫包心菜汁变色的物质,叫做中性物质。类似紫包心菜汁这样的物质,由于能够分辨物质的酸性和碱性,人们称它为指示剂。实验室里经常用指示剂检验酸和碱,工厂在检验产品质量时、医院在某些化验中也经常用到它,因为它使用非常方便。指示剂种类也很多,我们今天只认识了其中的一种,而且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制作出来的。 二、自制指示剂: 1、教师介绍用紫包心菜压汁做指示剂的方法: 第一步:将紫包心菜(约50克)撕碎,装入透明厚塑料袋中; 第二步:往塑料袋中加入一杯温水(50℃~60℃); 第三步: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水变为紫色为止; 第四步:用牙签在塑料袋的底部扎一个孔,将紫包心菜汁倒人小烧杯中; 第五步:将条形过滤纸全部浸没在紫包心菜汁中,过一会儿,用镊子夹出,搭晾在烧杯壁上(或其他物品上)。 2、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四点: (1)、尽量选择紫包心菜的薄叶,少用梗; (2)、紫包心菜撕的块要小一点; (3)、用手反复挤压菜叶时,不要把塑料袋弄破了; (4)、挤压菜叶的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 3、学生制作指示剂。 然后交流、展示。 第二课时 一、检测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1、学生操作:让学生把带来的各种液体装入洗净的果冻盒里或白色的瓶盖里,然后用自制的指示剂逐一滴入茶水、糖水、橘子汁、肥皂水、洗发水、自来水、小苏打水等各种各样的液体中,根据颜色的变化,判断物质的酸碱性,填写实验记录。 2、谈话:我们用紫包心菜汁做指示剂只能初步检验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要想准确检验物质的酸碱性,还要用其他的指示剂,以后到中学化学课会学到。 二、课后练习: 1、课后作业: (1)、用自制的紫包心菜汁或检测纸检测秦淮河水的酸碱性。 (2)、查阅资料,研究水中的酸或碱过多时,对动物、植物、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影响。以此进一步引起学生对水污染的关注。 十三、洗衣服的学问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2、能够通过请教教师或家长、查阅资料等方法,掌握去除污迹的常用方法。 3、知道洗涤用品可以使污物发生变化。 4、知道不同的污物需要不同的洗涤用品清洗。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实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烧杯、角勺、水、粉碎好的肥皂(或调制好的浓肥皂水)、洗衣粉、草酸、植物油、旧报纸(保持清洁,易于清理)。 学生准备:多块质地相同的布料(浅色)、筷子、自备“污物”。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话导入:教师可以拿着一件衣领沾有污垢、衣襟沾有油迹、衣袖沾有墨汁、衣角沾有血迹的衣服,沮丧地说:今天,老师打扫卫生,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你们瞧,这衣领沾有污垢,这衣襟沾有油迹,这衣袖沾有墨汁,这衣角沾有血迹,哎(大叹气),怎么办呢?  二、实验探索: 1、提问:哪一种污迹用哪一种洗涤用品效果好?并将猜测的结果填写在括号中。 肥皂粉:猜测( ),结果( )。 洗衣粉:猜测( ),结果( )。 草酸结晶:猜测( ),结果( )。 布条上(油污)的变化( )。 布条上(    )的变化( )。 布条上(    )的变化( )。 2、讨论:如何控制实验条件?(如选择布条上污迹的大小、浸泡布条的水量多少、倒入肥皂、洗衣粉、草酸的多少……。) 3、谈话:在这个实验中,其他条件都要一样,只有洗涤用品不一样。学生只有明白了控制条件,实验才能做得科学规范。 4、学生操作: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并将结果与猜测比较,从而认识一些科学事实。 第二课时 一、分组实验探索: 1、小组选择不同的污物。(如圆珠笔油迹组、蓝墨水组、红墨水组、血迹组等等。) 2、小组实验:按照上述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开展探究。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把大家共同的填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1)、污物:效果最好的洗涤用品是( )。 (2)、油污:效果最好的洗涤用品是( )。 (3)、圆珠笔油:效果最好的洗涤用品是( )。 (4)、菜汁:效果最好的洗涤用品是( )。 (5)、水彩颜料:效果最好的洗涤用品是( )。 (6)、果汁:效果最好的洗涤用品是( )。 (7)、蓝黑墨水:效果最好的洗涤用品是( )。 二、板书设计: 洗衣服的学问 ┌─────────┬─────┬─────┬─────┐ │                  │肥  皂  粉│洗  衣  粉│草酸结晶  │ │                  ├──┬──┼──┬──┼──┬──┤ │                  │猜测│结果│猜测│结果│猜测│结果│ ├─────────┼──┼──┼──┼──┼──┼──┤ │布条上(油污)的变化│    │    │    │    │    │    │ ├─────────┼──┼──┼──┼──┼──┼──┤ │布条上(    )的变化│    │    │    │    │    │    │ ├─────────┼──┼──┼──┼──┼──┼──┤ │布条上(    )的变化│    │    │    │    │    │    │ └─────────┴──┴──┴──┴──┴──┴──┘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 课题十四、登月之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3、知道环形山的形成。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 2、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按要求进行筛选。 3、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伟大。 2、意识到入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 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 4、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 重点:了解月球基本情况 难点:体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实验探索的方法和借助于多媒体图片教学的手段来引领学生学习。 使用教材的构想: 本节课,主要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究的办法引领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和模拟环形山的形成,从中体会人类探索月球的经历是很艰辛的漫长过程。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主动感知】 一、导入: 播放嫦娥一号发射视频,介绍中国探月。 嫦娥一号是我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整个“奔月”过程大概需要8-9天。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亮的空间环境。 嫦娥二号是我国于2010年10月成功发射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器。嫦娥二号在L2点的环绕轨道运行235天,积累了大量对太阳的探测数据后,于2012年4月15日受控飞向距离地球大约1000万公里深邃的太阳系空间,择机开展对4179号小行星的探测,为未来的小天体探测积累经验。 嫦娥三号有望于2013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CZ-3B运载火箭发射。着陆地点基本确定在虹湾地区。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么,月亮是天空中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天体,你们想上月球上旅行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登月之旅。(板书课题:登月之旅。) 【主动发现】 二、问题质疑: 讨论并展示《问题生成单》中的问题,每组筛选一个问题,出示在小白板上,组织学生汇报。 第二课时 【主动参与】 一、问题探究: 1、了解人类从古到今的探索过程。 谈话:同学们,太阳落山后,月亮就是天空中最明亮的天体了。“今月照古人”,从古时候起,美丽的月亮就引起了人们无限的遐想,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 学生交流,出示图片,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故事。 在古代人们为什么实现不了登上月球的愿望呢?(技术落后。) 正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才一步步的实现了登月的梦想。下面就让我们去了解一下,科学家们探索月球的艰辛历程吧。 了解了人类的登月之旅,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交流。 2、实验:模拟环形山的形成。 (1)、课件出示陨石坑和环形山图,谈话:你想知道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如何形成的吗?下面我们通过两个模拟实验来研究一下。请同学们按照43页“动手操作”的要求准备好实验的材料。 (2)、出示实验的注意事项。 (3)、引导实验,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填写活动记录。 【主动建构】 二、解疑分享: 1、小组间互访。 2、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分享。 3、小结:看来还真是被砸出来的,这些坑的大小与深浅不仅取决于流星和陨石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它们的撞击速度。 4、了解人类探月的成果。 自学44页内容,你获得了关于月球的什么知识。(每人只说一点。) 5、指导朗读阿姆斯特朗的话。 课题十五、太阳系大家族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太阳系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2、知道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姿态,并且知道地球公转和自转是同时进行的。 3、知道四季的成因,与阳光直射、斜射有关。 4、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组成太阳系的主要天体。 难点:1、了解四季成因。2、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三球仪、地球仪、手电筒、温度计两支,信封若干,实验记录纸,制作太阳、地球标签,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秒表、1.5米长的细绳、橡皮塞、砝码,每组各一个。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叔叔,他是谁?——杨利伟。(出示图片)为什么说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呢?“中国飞天第一人”  (他是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他为亿万中国人实现了千百年来飞天的梦想。) 2、神五、神六、神七的成功飞天,更多的中国人进入了太空。今天这堂课我们要带大家走进太空,探索宇宙,大家说好吗?我们先来认识太阳系这个大家族。(板书:太阳系大家族。) 二、自学课文: 1、大家把书翻开,自己读读45——46页,你能了解到什么知识?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问号。 2、2分钟后交流。相应地对以下(第三、四、五部分)内容进行指导。 三、认识地日运动: 1、(出示文中三球运动的文字资料)板书:太阳、地球、月球。 2、你知道了它们是怎么运动的。看老师模拟演示三球仪。再说说还发现了什么? 3、理解:公转周期、公转和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4、同学表演模拟地日运动,加深理解。请三位同学分别代表太阳、地球(贴上标签)模拟表演它们的运动。说说他们演得对不对?应注意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而且是自西向东。 四、认识四季的成因 1、观察太阳直射和斜射的差异。出示实验要求。(课前老师安排一名学生做了实验,但是结果如何呢?强调实验前温度计刻度是一样的,现在呢?) 2、思考:为什么斜放的温度高,平放的温度低呢?(斜放的温度计正对阳光,受到阳光的直射;而平放的温度计受到阳光的斜射,受阳光直射的地方温度高,受阳光斜射的地方温度低。) 3、根据这个道理,大家试着解释一年四季是怎么形成的呢?观看视频。 4、模拟四季成因实验。让一名学生手捧地球仪,地球仪倾向正北,并绕太阳公转。教师用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让学生说说太阳直射在什么地方,什么季节? 5、让学生看课件图,判断季节。 第二课时 一、认识太阳系其他天体: 1、根据学生交流,板书:火星、水星等。了解八大行星,恒星,卫星等,分别板书。 2、认识八大行星的排列顺序。你知道了太阳系八大行星,那你能说说他们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列的顺序吗? 3、让我们看一段录像,直观地感受太阳系的形成和八大行星的特点。 二、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1、问题:我们知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的时间,那其他行星公转周期有多长呢?我们接下来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怎么研究呢? 2、介绍方法:问题——假设——实验——结论。 3、先假设:行星与太阳距离越(远),公转周期就越(长),可以有争议,这是预测。 4、了解实验材料及实验步骤,实验要求。看了这个要求,你有什么疑问吗?教师细化要求。 如:实验员:举过头顶是为了安全、也便于观察;捏塑料管的手不要晃动,用力要均匀,不能碰到绳子,注意下面的绳长保持不变。(教师示范。) 计时员,即计数员,按表时要看清橡皮塞的位置,再次转到该位置时为1圈。数到第10圈立即停表。(让一名学生演示,教师示范测量。) 记录员:要及时记录橡皮塞转动10圈所用的时间。测试三次后,要计算出平均值。 观察员:要观察塑料管下绳长保持不变。 5、学生实验记录,讨论发现。 6、交流汇报。小结。 7、看一份科学家测量的八大行星公转周期的资料,你发现了什么?行星离太阳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更加验证了我们的实验结论。 三、总结拓展: 1、谈谈学习收获 2、课外拓展:查阅有关太阳的资料,概括相关知识。 课题十六、看星座 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和天空中的主要星星。会记录星图。 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自己的记录与别人交流星星的观测情况。能够通过建立“我的星座”的方式认识天空的主要星星和星座。能够在夜空亲自观测星星。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观测星空需要恒心和毅力,科学需要持之以恒。 教学方法:实验、讲解、讨论。 课型: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有关星座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等,透明胶片、投影仪、指南针、量角器等,多媒体电脑。 使用教材构想:本课分四部分教学,1、建立我的星座;2、介绍星座知识;3、制作星座放映器;4、建立银河系概念。 设计意图:认识四季的主要星座和天空中的主要星星。体会到观测星空需要恒心和毅力,科学需要持之以恒。 教学时间:2课时。 师生互动: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美丽的星空图,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说些什么呢? 2、学生说说自己对宇宙天体的认识。了解学生,尤其对恒星、行星、卫星三类星的认识。 3、帮助学生认识三类星:恒星、行星和卫星的概念。 二、探索和调查: 1、认识星座。 用多媒体出示北斗七星和其他一些著名的星座(出示大熊座、仙后座、猎户座等),介绍:古人把星星和星星之间用线连起来,将之看成是动物、人或其他东西,这就是星座。 2、谈话:既然古人能建立星座,同学们也可以回家后各自观察星空,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星星去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星座。 3、要求学生回家观察星空,选择星星建立自己的星座。 4、请你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把自己喜欢的星星用线连起来,建立自己的星座,并把“我的星座”画出来。 天体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 5、讨论“我的星座”。 组织交流“我的星座”:说说建立了什么样的星座?说出命名的理由。 6、学生各自到讲台上,用投影仪介绍自己的星座。(有的叫三角座;有的叫四方座;有的叫蜘蛛座;有的叫房屋座;有的叫镰刀座等等。总之,每个学生的星座都不一定相同。)介绍完就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我的星座”贴在教室四周的墙上。 阅读书上49页的资料,了解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知识。 让学生对星座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通过自己的兴趣和观察建立一个自己的星座。 通过交流让学生发现观察过程中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星座的辨认: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我的星座”:仔细观察这些星座,看看能发现什么?学生观察后发表意见。 2、讨论:“怎么才能知道是不是同一颗星星?”(同一时间的星星的方位、颜色、位置、亮度是一致的) 讨论:“怎样才能确定一颗星星的颜色、位置、亮度?” (教师指导学生统一时间,用指南针确定星星的方位,量角器确定星星的高度,亮度用小圈圈表示。) (观察星座的注意点是观察的时间和地点、星座所在的方位和高度、星星的颜色和亮度等特征,但是如果直接把这些条件告诉学生,学生即使观察完了,也觉察不到这些条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学生初次讨论后进行再次的观察时变能体会这些注意的重要性。) 3、寻找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4、阅读书上62页的资料,学生对所知的银河系进行交流。 5、制作星座放映器。 进一步观察星座是让学生将所学的观察方法进行应用。 二、回顾和解释: 今天我们所交流的知识和所做的实验仅仅是关于星座知识中的一小部分,课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互联网进一步去了解。也可以在天气晴好的夜晚,到空旷的地方看星星。 课题十七、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 2、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二、过程与方法: 1、对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发现一些有效信息。 2、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意识到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宇宙的结构和运动,建立宇宙系统的概念。 【教学难点】学习利用数据、文字、图表、模型来表述研究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课件、录像资料、书籍等。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膨胀的宇宙: 1、情境导入:同学们,2003年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的发射成功,让我们中国“千年飞天梦,今朝变成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坐“神舟号”飞船到太空遨游,继续去探索宇宙。 (板书课题:探索宇宙。) 2、师:我们先来到地球家园的所在地——太阳系,回想一下,太阳系是怎样一个星系? (太阳系是以太阳这颗恒星为中心的,由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含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一个天体系统。) 3、提问:太阳系在宇宙中是唯一的吗? 4、学生思考回答。 (引导学生们认识:太阳虽然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但是太阳系在宇宙中并不是唯一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数也是和太阳一样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们有的也会组成类似太阳系一样的天体系统,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5、(出示银河系俯视和侧视的图片)让我们看看银河系的模样吧!说说你们觉得银河系像什么? (银河系俯视像一个巨大的漩涡,侧看像一个中心略鼓的大圆盘。) 6、阅读课本第51页资料,说说银河系中有多少颗恒星?银河系有多大?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7、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看得出来吗?光年是一个什么单位?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算一算。 8、了解了银河系,你们有什么感受? 9、讲解: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10、讨论:我们已知的宇宙空间到底有多大呢? (说明: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而且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于青年时期,还在长大,还在膨胀之中!教师简单介绍红移现象。) 二、充满活力的宇宙: 1、师:组成宇宙的恒星究竟是怎样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它们。 2、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录像资料,并展示恒星一生中的几个重要阶段的图片和资料。 (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燃料消耗殆尽,膨胀变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变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小型或中等恒星变成红巨星——燃料耗尽而缩小变成白矮星——能量耗尽变成黑矮星。) 3、新星爆炸是怎么回事?你有没有收集到这方面的资料。 4、学生交流各自收集的资料。 5、小结:如同人体的细胞在新陈代谢一样,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同时,恒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在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的恒星在向外抛射物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宇宙充满了活力。 第二课时 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1、谈话: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宇宙充满了幻想,向往着飞向太空。我们看到的这些资料,正是人类不断地对宇宙进行探索的结果。 2、你知道我国人民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吗? (1、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2、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3、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3、你还知道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中有哪些代表人物?他们分别有哪些贡献? 4、学生们谈自己的想法。 5、教师补充相关资料,并选择性的详细介绍。 6、小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体现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民族的尊严和自豪感;我们更不会忘记,无数科学家和宇航员为实现人类遨游太空的伟大理想,体现出的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 二、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收集各种有关宇宙和人类探索宇宙方面的资料。 (1、引导学生利用书籍、网络、影视等各种方法收集;2、指导学生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如天体资料、探索工具、航天故事等;3、引导学生通过黑板报、科技手抄报等形式进行展示交流。) 三、板书设计: 8、探索宇宙 宇宙空间的天体系统: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 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充满活力 课题十八、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条理清晰地有依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 2、能设计向外星系介绍地球情况的信息卡。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些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2、了解人类对探索地外生命的一些活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增强了解宇宙奥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唤起学生探索外星生命的欲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有理有据、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外星人的文字和视频资料,每人一张白纸,有关太阳系内行星的资料(每组二份,分成2个信封装好),研究报告单各组一张(8张)。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首先我们来欣赏一段影片,好吗?注意仔细观看,看谁观察最仔细。 2、(播放一个UFO影片的片断)同学们,刚才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3、飞碟和外星人真的存在吗?我们不忙下结论。不过,自从人们开始研究太空以来,就一直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更想知道是否有像地球人一样的高级智慧生物存在。那么,你认为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板书:地球以外有生命吗? 4、你知道有生命有哪些类型?地球以外指的是什么地方? 5、这些星球都是在我们的太阳系内,其实在宇宙中,还有无数个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由于科技水平的限制,我们目前所了解的也只能是在太阳系内的一些信息。所以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探索地球以外的太阳系以内的宇宙中有没有生命存在。 二、查阅资料,自主探究。 1、我们一般可以凭什么来推断地球以外的星球有生命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水、空气、阳光…… 2、接下来,我们都来做一回小小的科学家,研究一下太阳系内除地球外的星球是否有生命的存在。科学研究需要一种求是、持之以恒的精神,更需要一种专注的、团结协作的态度。 要求:6个小组分别选择自己想研究的一个星球,查阅一下自己收集的资料,根据资料讨论分析一下,这个星球有没有生命存在的可能。为了便于大家研究,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研究报告单和一些资料,帮助大家完成研究,大家可以打开1号信封。我们看哪个小组最团结,研究最有成效,最像一个科学研究小组。 3、(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并根据资料分析、讨论,形成小组研究报告。) 4、刚才大家研究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交流展示一下研究成果。上台交流的小组代表要把你们小组研究的成果说清楚,其他小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同意见,听完后再交流。 5、小组交流研究情况,视频展示台。 6、师生点评小组汇报情况并小结。 刚才,大家研究得很认真,交流得也很积极,有理有据,的确像个小科学家。科学家研究科学是严谨有序的,我们其实能做得比他们更好,现在请小科学家们把桌上的资料放回原来的信封。 三、发挥想象,绘画交流。 1、探索地球以外是否有生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科学研究,这不是我们一节课所能解决的。虽然这样,人们还是做出了种种猜测和描绘。 2、接下来,我们来当一位小小的科幻家。假如在地球以外的某个地方,有外星人存在,你认为它会是什么模样呢?请大家发挥想象,画一张你头脑中的外星人,可以小组合作,可以个人单独完成。呆会,请大家到视频展示台展示并说说你为什么画成那样。好机会,还等什么?赶快行动! 3、(学生交流解说自己画的外星人)同学们画画的水平很高,解说得也很好,想象力可真丰富! 第二课时 一、了解现实,解读名片。 1、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外星人的一些情况,这些外星人多么可爱,多么奇特,有的还给我们一种神秘感。如果他们真的生存在某个星球,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寻找到他们的踪影呢? (学生汇报) 相机板书:1、无线电波;2、天文望远镜;3、直接登陆星球;4、发射无人探测器。 2、重点指导学生读懂美国发射的太空探测器所携带的人类的照片和地图的含义。 ⑴、如果我们找到了外星人的踪影,我们可以怎样和他们进行信息交流呢。 ⑵、了不起!你们和科学家想的竟然一样!1972年3月2日和1973年4月5日,美国相继发射了“先驱者”10号和11号行星探测器,这对孪生探测器各携带有一张“地球名片”。它们携带了关于人类的很多信息。(投影地球名片)你能解释出其中包含了地球的哪些信息吗? ⑶、现在,老师提供给大家一些资料,大家研究一下,你们的研究和资料上的相符吗?请打开2号信封。 ⑷、下面,欢迎我们的小科学家为大家做“地球名片”的说明。 ⑸、真是一个地道的小解说家。我这里还有一张地球名片,我想考考大家,大家能解释出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吗?(实物展示台:地球之声图片。) ⑹、不愧为高智商的人类,解释得很有道理。这是张称作“地球之声”的铜质磁碟。别小看这个30厘米见方的铜盘,它配有用象形文字说明的播放方法,里面储存的内容可丰富了。 磁盘上有用55种人类语言录制的问候语,其中,英语问候语是:“行星地球的孩子(向你们)问好”。磁盘上还有一个90分钟的声乐集,有雷声、海浪声、鸟鸣等自然界声音;有各类音乐,包括莫扎特的《魔笛》、中国的《高山流水》古琴曲等。另外,磁盘上还有115幅代表地球生命和人类文明的图片,包括太阳系各行星的图片、人体结构图、美国旧金山的金门桥和中国的长城等。 经过特殊处理之后,“地球之声”可以保存几亿年。希望千万年后,当“旅行者”1号飞近其它有智慧生命的星球时,向那里的“人类”传达地球人的问候。 二、拓展延伸,想象写信。 1、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只要我们研究科学的热情不减,不断探索,总能结出累累硕果。假如现在我们发现了从没到过地球的外星人,他刚刚来到地球,你准备怎样和他交流呢? 2、如果你能和远在地球外的外星人联系,你准备设计出怎样的地球信息卡,向他们介绍我们的地球呢? 学生先交流,表演、再写信,最后交流。 我发现我们设计的地球信息卡很有新意,交流时也是有理有据,大方自然。棒! 三、总结方法,表扬激励。 今天,我们怀着一份强烈的好奇心,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探究,展开想象,绘画写信,探讨了地球以外有没有生命。你们敢于想象,乐与探究,善于交流,真像一个个科学家。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同学们,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手上。只要你善于发现,积极思考,认真实践,你就是科学家。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 课题十九、假设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的第1课。本课是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中“假设”环节进行集中强化训练,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假设,意识到假设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还要让学生明白,要想知道自己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亲自实验或动手搜集有关证据来进行验证,根据经验提出的假设还不一定可靠,以达到《课程标准》中制定的“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解释;对问题能提出假设并说出一定的道理”的目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我对教材做了一些调整: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福尔摩斯破案导入新课,通过“校园树木谋杀案”、“大陆漂移学说”、 “恐龙灭绝之迷”等话题,训练学生对现象进行假设,通过“连通气球”活动,使学生能区分什么是假设、什么是事实,意识到假设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想知道自己提出的假设是否正确,一定要经过亲自实验或动手搜集有关证据来进行验证。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能够提出自己的假设; 2、学生回通过实验来严整自己的假设。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假设,如何进行假设,能对某些现象提出自己的假设; 2、知道假设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知道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假设是解决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途径; 2、经历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电脑出示福尔摩斯)谈话:同学们,屏幕上是著名侦探福尔摩斯在破案,现场发生了什么案子呢?如果你是他,你会怎样来破案呢?(板书:侦探、破案) 2、学生讨论、回答。 3、提问:嫌疑犯是如何判断出来的呢?(板书:猜、推理) 板书: 破案、侦探、猜想、推理 二、校园树木“谋杀”案: 1、(电脑出示校园中的两棵枫树)谈话:这是校园内的两棵枫树,一棵好象快要死了,一棵健康地生活着。为什么同在一个校园,第一棵枫树会死了呢?“凶手”又是谁?老师请大家来做回小侦探破了这个案子,你们愿意吗? 2、学生分析、研究(边讨论边作案情分析)。 校园树木“谋杀”案案情分析表: 枫树为什么会死呢? 第 小组 记录时间: 年 月 日 小组成员 假 设 我们猜测的依据是 3、组织学生开展案情分析会,各组说说破案情况。 4、提问:同学们,这些“凶手”你是怎样想出来的? 5、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板书:找答案。我们 分析、观察、猜想。 6、小结:像侦探破案前先猜、推理,像我们找杀死枫树凶手前的分析、观察、猜测那样,有些问题,人们根据已有的经验先对答案做出了猜测:是什么原因或条件产生这样的结果和变化呢?这种类型的猜测就叫做假设。 7、提问:假设是有依据的猜测,是需要通过收集证据来验证的。你们能寻找依据、收集证据来验证你们刚才的假设是否正确吗? 8、学生讨论,完成案情分析表。 9、学生汇报寻找证据的方法和途径。 三、大陆漂移说 1、(电脑出示魏格纳)谈话:同学们,这是德国著名科学家魏格纳,1910年的一天,他因为重感冒发烧躺在病床上,一会儿看看天花板,一会儿看看电灯,忽然他把视线集中在墙上的地图上,于是在他脑海中出现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2、(电脑出示整张世界地图)谈话:同学们,如果我们来看这张世界地图,会有什么发现,能作出什么样的假设呢? 3、学生观察、讨论。 4、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作出假设。 5、学生剪、拼接地图。 6、学生汇报拼接结果,电脑演示地图的拼接过程。 7、(电脑演示大陆漂移)讲述:魏格纳提出这一大胆假设后,通过长期研究和搜集证据,最后提出了伟大的“大陆漂移说”:在25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原本是连接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大陆逐渐分离,经过亿万年的变化,才变成今天地图上的样子。看来一项伟大的科学发现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 第二课时 一、恐龙灭绝之迷: 1、(电脑出示恐龙)谈话: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距离今天有2亿7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符其实的霸主,这就是恐龙。可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在“白垩纪”的晚期却突然从地球上消失了。 “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呢?科学家们提出了种种假设,如果你是科学家,会提出哪些假设? 2、学生讨论。 3、学生汇报自己的假设。 4、谈话:你们提出的假设和科学家的假设一样吗?一起来看看科学家都提出了哪些假设。 (电脑点击,介绍科学家提出的假设。) 5、讲述:恐龙为什么会一下子就消失得如此干净,这是一个科学之谜,很多年以来人们纷纷猜测,也在不断搜集证据,但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如果你们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以后还可以继续研究,看能不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二、连通气球: 1、(教师出示连通气球)谈话:同学们,这里有两个相同的气球,一个吹得大,另一个吹得小,把它们用塑料管连接起来,用细线扎住。如果把细线解开,使这两个气球连通,你们猜结果会怎样? 2、学生假设。(对学生的假设进行记录、统计。) 3、学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4、思考:你们的假设正确吗?原因是什么? 5、小结:假设往往是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观察的结果提出,但经验也可能造成假象。所以研究科学光靠假设不行,必须亲自实践,搜集证据,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课题二十、实验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假设与实验》单元的第2课。本课是对“收集证据”这一重要技能的集中强化训练, 实验是收集证据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通过我们自己“制造”的条件,收集事物如何变化的证据,通过训练能够让学生对收集证据的意义、方法和如何有效到利用数据产生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并做到逐渐熟练地掌握。 教学意图是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懂得实验是验证假设、收集证据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历无数次的实验,寻找证据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并且掌握一些常见的资料、数据的记录、保存方法。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在以前的科学课上做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初步了解了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步骤,但这些实验活动基本是按老师或者活动的要求进行的,并没有明确地与收集证据联系起来,他们对科学实验的种类、实验的控制和实验的操作步骤还是非常欠缺的。本课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验机会,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收集证据”的过程,了解科学实验可以分为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并学会资料、数据的记录、保存方法,让学生的科学探究更加具有主动性和灵活性,为将来继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在研究过程中,设计合理的实验收集证据; 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科学实验可以分为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 2、学会实验的控制; 3、知道科学实验一般步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谈话:同学们,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和其他一些科学家是如何证明“大陆漂移说”这个假设的?(收集证据)在科学课上,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它是通过我们自己“制造”的条件,收集事物如何变化的证据。 二、认识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 1、认识模拟实验。 (1)、谈话:有些实验是对事物如何运动变化的模拟,人们通过实验就知道“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我们通常称为模拟实验。 (2)、教师演示实验:用会“叫”的水壶模拟火车的汽笛声。 (3、)讲述:龙卷风是地球上的所有风中最猛烈的一种,它能将树木拔起,将车辆甚至房屋掀翻。龙卷风是巨大的热气流与冷气流快速碰撞后,从云层一直伸展到地面的猛烈旋转的气体圆柱。为了帮助大家了解龙卷风的形成,我们通过制造水的旋流来进行模拟。 (4)、学生分组实验。 2、认识对比实验。 (1)、谈话:有些实验是对比不同条件下事物会如何变化的,通常叫做对比实验。 (2)、讨论:米虫喜欢呆在哪里?(学生提出两种假设:潮湿的米里、干燥的米里。) (3)、提问:怎样证明谁的假设是正确呢?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4)、学生设计实验。 (5)、汇报实验方案。 3、研究“蚂蚁是怎样认识回家路的”。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蚂蚁是怎样认识回家路的吗? (2)、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 (3)、谈话:我们重点来研究蚂蚁是不是凭自己留下的气味回家的。你们准备怎样收集证据验证你们的假设呢? (4)、学生讨论。 (5)、汇报实验方法。 (6)、学生到室外实验。 (7)、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8)、小结:说明同一个假设可以被反复验证。 4、抽动玻璃杯底部纸条的对比实验。 (1)、在装满水的玻璃杯底部压一张纸条,第一次慢慢地抽动纸条,第二次迅猛抽动纸条,观察玻璃杯有什么不同现象发生?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提问:实验现象说明什么?(物体有一种特性:原来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的状态。) 三、向学生介绍雷迪的故事: 1、谈话:对比实验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印度医生雷迪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对比实验。 2、学生阅读故事。 3、提问:实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实验获得的结论要么支持假设,要么推翻假设。) 4、提问:雷迪在实验中注意控制了哪些条件? 5、学生回答、交流、分享。 第二课时 一、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糖在水中溶解的速度” 1、谈话(边说边演示):同学们,把糖放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溶解) 2、提问:怎样能使糖在水中溶解得快,哪些条件影响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呢? 3、学生进行假设。 4、学生设计实验并汇报实验方案。 5、学生分组实验。 6、提问:在实验中,你们是怎样控制条件的? 7、学生回答。 8、教师小结: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的条件下进行;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 二、研究“乒乓球反弹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谈话:同学们,每小组都有乒乓球,请大家玩一玩乒乓球落地的游戏,有什么发现? 2、学生活动并交流发现。 3、提问:乒乓球反弹的高度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4、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情况。 (学生可能会提出:乒乓球反弹高度与用力大小有关;与地面的软硬程度有关;与乒乓球的高度有关;与空中有无障碍物有关……) 5、谈话:怎么证明你们的假设是否正确呢? 6、学生分组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并填写在活动记录上。 7、学生汇报方案。 8、学生分组实验,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活动记录表上。 影响乒乓球反弹高度的实验记录 反弹高度改变的因素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9、学生汇报交流实验情况。 10、提问:能总结一下你们研究的步骤吗? (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控制条件→操作并测量→结论。) PAGE 1
/
本文档为【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