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福宁路面B4投标施组福宁B4总施组

2018-09-09 50页 doc 196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495787

暂无简介

举报
福宁路面B4投标施组福宁B4总施组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1.1 编制依据和原则 1.1.1 编制依据 1)福(鼎)宁(德)高速公路B4合同段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和范围、工程数量及工期要求,标前会议及补遗书等。 2)业主提供的设计资料及现行的施工规范、验收标准等。 3)现场实地勘察的自然因素、交通运输、料源、民情等资料。 4)我公司装备情况及施工能力。 5)我公司多年来参加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 1.1.2 编制原则 依据本合同段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组织专业队伍上场,装备足够的优良机械设备,配套专业化施工,确保施工需要;提前施工准备,...
福宁路面B4投标施组福宁B4总施组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1.1 编制依据和原则 1.1.1 编制依据 1)福(鼎)宁(德)高速公路B4段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和范围、工程数量及工期要求,标前会议及补遗书等。 2)业主提供的设计资料及现行的施工规范、验收等。 3)现场实地勘察的自然因素、交通运输、料源、民情等资料。 4)我公司装备情况及施工能力。 5)我公司多年来参加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 1.1.2 编制原则 依据本合同段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组织专业队伍上场,装备足够的优良机械设备,配套专业化施工,确保施工需要;提前施工准备,抓紧施工备料,保障工程施工;抓住关键工序,集中突击重点。科学组织,统筹安排,优化施组,组织平行,交叉流水作业,确保工程工期,选派路面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施工,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加强现场组织指挥,规范管理,标准作业,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全面创优。 1.2 工程概况 1.2.1 工程简介 1)概述 福鼎至宁德高速公路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交通部规划的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福建境内的一段,是我国沿海南北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B4合同段福安下白石至宁德城关(K126+100~K152+1707)段长26.071km及漳湾互通连接线2.1km。主要工程项目为路槽顶面标高以上的有关工程:即包括底基层、基层;全部沥青混凝土面层(包括互通立交匝道、加减速车道、互通连接线);桥面沥青混凝土(含匝道桥);中央分隔带、路缘带、硬路肩、绿化;中央分隔带和超高段的排水工程;交通安全设施(波形梁防撞栏、隔离设施、视线诱导设施、标志标线、突起路标、百米标、公里标<牌>、防眩板、声屏障工程)等。 2)地形地貌 本项目的所在地区地形、地貌较为复杂。区内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为丘陵及山地地形夹着一些山间盆地,沿海一带间夹滨海堆积平原。区内山地主要由中生代火山岩系及燕山期花岗岩类构成,所在山体均很高大。 3)气象 本段属中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植物茂盛,无霜期长,台风频繁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8.9℃,极端最高气温43.2℃,极端最低气温-3.4℃,历年平均降水量1656.4mm,历年梅雨季节从5月开始,6月底结束;年平均无霜期295天,长年主导风为东南风,受台风影响,最大风力12级以上,风速达40m/s。 4)地质、地震 沿线所在地段属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之东翼沉降带,即大埔一政和大断裂东部的闽东地区,南岭伟向构造带福建省东延部分之北侧。 沿线基本未穿越大的断裂带,对线路的稳定性影响不大。 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1990)及使用规定》,路线所在地段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区。 5)水文地质条件 沿线山区基岩烈隙水基本上受地质构造控制富水性较强,矿化度0.25~0.10g/l,地下水类型 为Rco3—Na-Ca型水或Hco3-C1-Na型水,符合工程用水或饮用水标准。 1.2.2技术标准 福宁高速公路路基宽24.5m,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 确定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 上面层:4cm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 中面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 下面层: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I); 下封层:1cm沥青砂浆封层(AC—5); 基层:20cm水源稳定碎石(水泥剂量5%); 底基层:20~37cm水泥稳定碎石(水泥剂量3%); 硬路肩、路绿带及中央分隔带开口采用与主线相同的路面结构形式,土路肩75cm范围内表面现浇5cm厚混凝土,其下设31cm厚碎石盲沟。 1.2.3主要工程数量 1)路面: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厚370mm 447963m2; 厚200mm 118517m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200mm 556000m2; 沥青透层、粘层、下封层:透层452603m2; 粘层995444m2; 下封层485468m2 FYT—I型改进型防水层:129413m2; 粗粒式AC-25I型沥青混凝土:569304m2; 中粒式AC-20I型沥青混凝土:614962m2; SBSAC—13型改性沥青混合料:561128m2; 25#水泥混凝土路缘石:407m37671m; 2)排水及涵洞(路面及中央分隔带排水) 路面排水:缝隙排水沟8042m; 清淤井405个; 集水井93个; 3)安全设施 波形梁钢护栏:79055m; 隔离栅:51422m; 桥上防抛网:370m; 公路界碑:635个; 标志:150个; 里程标/百米标:51个/425个; 标线:32589m5; 突起路标:9772个; 轮廊标:5351个; 防眩板:5277m; 4)绿化及环境保护 植塔柏:9769株; 植马樱丹:509220株; 植马尼拉草:15162m2。 1.3 施工组织方案 1.3.1 施工组织机构 我公司具有完整的工程管理机构和施工组织经验,拥有雄厚的科技和机械设备,可以动员全公司力量形成合力,开展攻关,以确保工程项目的圆满完成。 为了安全、优质、按期完成福宁高速公路B4合同段(K126+100~K152+170.877)路面工程及交通安全设施工程的施工任务,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我公司安排高素质及具有丰富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经验的行政、技术、管理人员及专业化施工队伍,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交通安全设施工程分包公司,按项目组建本合同段工程项目经理部。具体组织机构见《拟为承包本合同工程设立的组织机构框图》。 1.3.2管理职责 1)项目经理 (1)项目经理是本工程项目质量的第一负责人,负责建立建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工作体系,工程质量检测体系,并组织开展质量体系活动,确立本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和安全目标及工期目标。 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规、坚持全面质量管理,推进各项质量活动正常开展,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满足合同要求,争创名牌工程。组织向业主提供质量依据,并处理业主提出的有关质量方面的要求。负责对本工程资源配置,保证质量体系在本工程中的有效运行及所需的人、财、物资源的需要。 (2)项目经理是本工程项目工期保证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整个工程的组织指挥,传达业主、监理的指令并组织实施。负责全面组织实施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方案,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适时调整资源配置,进行动态管理,确保阶段和整体工期目标的实现。 (3)项目经理是本工程项目安全保证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安全保障检查程序,以及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活动的正常开展。 (4)项目经理是本工程项目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保证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并结合工程特点,制定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细则。 2)项目副经理 (1)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全面负责项目生产管理、施工技术、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组织管理。 (2)在施工中严把质量关,抓好施工中安全质量工作,把安全质量责任制层层落实。 (3)主抓施工生产计划的落实,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4)负责处理施工生产中的日常工作。 3)总工程师 (1)负责合同段工程质量、施工技术、计量测试全面的技术责任,指导施工队伍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 (2)负责组织偏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网络计划、质量计划、技术管理标准,随时掌握施工动态,加强过程控制。负责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及时解决工程质量中的关健技术和重大技术难题,督促检查各项质量规划的实施。 (3)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负责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在征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同意的情况下,提出改进工程质量的技术目标和措施。 (4)负责本工程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结合工程特点及施工进度及时下达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认真贯彻落实。 4)工程技术室 (1)受项目副经理的直接领导,进行施工生产的具体实施。 (2)负责提报施工生产中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员进行合理配置计划。 (3)熟悉设计资料,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制定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组织实施施工中的交接桩和大中型项目的复测及重点工程的控制测量。 (4)组织工程项目设计资料的审定和办理变更设计,组织竣工文件的编制,严格技术管理,认真办理项目移交和竣工文件移交。 (5)负责施工设计文件、资料、图纸的收发,保管和有关资料的描绘与复制;对施工队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答复和解决。 (6)编制科技规划和阶段性科技管理,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组织“新工法”的编写和现代管理办法的推广,负责科研立项的成果实施和编制。 (7)负责工程项目的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参加工程质量检查和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5)质量安全检查室 (1)负责编制项目质量计划,组织工程项目的QC小组活动。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规划,负责质量综合管理,行使质量监察职能。 (2)确保产品在生产、安全及交付的各厂环节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标识,并保护好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并保护好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负责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朔性、最终检验和试验、不合格品的控制、质量记录的控制,确定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全部工程质量进行检查指导。负责“三检”工作的落实。 (3)负责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坚持按“三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 (4)负责制定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规划,负责安全综合管理,编制和呈报安全计划、安全技术方案和保证措施,并在施工中认真贯彻落实。 (5)负责安全检查,对突发事件提出预防措施,关键工序提出安全施工防范的技术交底。定期对施工队进行安全教育,组织每周、每月安全检查,发现事故隐患,及时监督整改。 6)计划财务室 (1)依据合同要求,编制本工程年、季、月度施工计划,及时掌握计划运行状态,指导、监督计划实施。根据施工进度和工期要求,适时提出施工计划修正意见报项目部及业主批准执行。 (2)负责对本标段项目承包合同的管理和控制,确保正常履行和约定目标实现。 (3)按期向业主报关有关报表和资料,精心做好工程预算、验工计价、竣工结算工作。 (4)健全台帐记录资料,及时开展统计分析,为指导项目管理服务。 (5)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政策和财经纪律,做到不瞒报、不截留、不转段利润,依法纳税;专款专用,推行责任成本管理,不挤列成本和扩大成本开支范围。负责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成本核算。 (6)参与合同评审,组织开展成本测算、计划、核算、分析、控制、考核工作。 (7)参加工程项目验工计价,指导各施工单位开展责任成本核算工作。 7)设备物资室 (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设备物资管理法规,制定本项目的设备物资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 (2)组织落实本项目设备物资保障,合理配置施工设备,切实做好物资采购供应,保障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3)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本项目的设备物资管理工作,确保机械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努力保障降本增效。 (4)参加工作中项目验工计价,对各施工单位的材料消耗和机械使用情况提出计量意见,评价各单位机械设备管理情况。 8)工程试验室 (1)全面负责本项目计量测试工作,按检验评定标准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2)对工程项目计量工作进行管理与监督检查,保证项目工程计量器具必须经过检定方准使用。 (3)根据现场试验资料,提出各种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对各种混合料取样试验,对成品半成品检验等试验数据在施工过程中提出修正意见,报批准执行。 (4)参加工程质量检查和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试验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定期统计分析上报。 8)综合办公室 (1)处理项目部一切日常工作,负责党政、文秘、接待及时对外关系协调等工作。 (2)负责项目部门卫、食堂、卫生所、车队、治保等后期服务管理,确保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1.3.3 施工任务划分 本合同段工程分别由第一路面工程队、第二路面工程队和交通安全设施工程队完成。 1)第一路面工程队 驻地K143+200右侧100米,承担本合同段路面底基层、路面基层和中央分隔带、路绿带、硬路肩、绿化,以及中央分隔带和超高段的排水工程。 2)第二路面工程队 驻地K143+000右侧100米,承担本合同段全部路面沥青砼(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包括互通立交匝道、加减速车道、互通连接线)及桥面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混合料)(含匝道桥)工程。 3)交通安全设备工程队 驻地宁德市,承担本合同段交通安全设施(波形梁防撞护栏、隔离设施、视线诱导设施、标志标线、突起路标、百米桩、公里牌、防眩板)等工程。 1.3.4 工程进度计划 1)开竣工日期 本合同段工程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开工,2002年12月15日全部竣工,总工期为11.5个月。较业主给定总工期12个月提前0.5个月竣工。 其中:2001年9月1日~2001年12月31日为施工准备(加工碎石备料);滓湾互通(含)及连接线至宁德段(合同段终点K152+170)于2002年6月30日竣工。 2)工程进度计划 (1)施工准备 2001年9月1日~2001年12月31日 (2)路面底基层 ①漳湾互通(含)、连接线至K152+170段 2002年1月1日~2002年4月15日 ②漳湾互通(不含)至K126+100段 2002年4月16日~2002年8月15日 (3)路面基层 ①漳湾互通(含)、连接线至K152+170段 2001年2月1日~2002年4月31日 ②漳湾互通(不含)至K126+100段 2001年5月1日~2002年8月31日 (4)沥青混凝土面层 ①漳湾互通(含)、连接线至K152+170段 2002年2月16日~2002年5月15日 ②漳湾互通(不含)至K126+100段 2002年5月16日~2002年9月30日 (5)交通安全设施 ①漳湾互通(含),连接线至K152+170段 2002年4月1日~2002年6月20日 ②漳湾互通(不含)至K126+100段 2002年6月21日~2002年11月30日 (6)绿化环保 ①漳湾互通(含)至K152+170段 2002年5月1日~2002年6月30日 ②漳湾互通(不含)至K126+100段 2002年10月1日~2002年12月15日 (7)竣工日期 ①漳湾互通(含)至K152+170(含互通连接线)段2002年6月30日。 ②K126+100至漳湾互通(不含)段 2002年12月15日。 1.3.5 临时工程 1)临时房屋营地 (1)项目经理部:设在宁德市。租房800m2。 (2)第一路面工程队:设在K143+200右侧100米,占地3000m2。按4.5m2/人搭设临时房屋及活动板房。 (3)第二路面工程队:设在K143+000右侧100米,占地3000m2。按4.5m2/人搭设临时房屋及活动板房。 (4)交通安全设施工程队,设在宁德市,占地1500m2。按人均5.m2搭设临时房屋及活动板房或租房。 2)拌和场地 (1)1#水泥稳定碎石拌和场:设在K128+800吴楼隧道入口处,利用分离式路基的合拢段,并在路基右侧设碎石加工场自行加工碎石(利用隧道弃碴)。占地4000m2。碎石厚10cm硬化地面3000m2。 (2)2#水泥稳定碎石拌和场:设在K143+200右侧100m漳湾互通匝道内,占地10000m2,干砌片石厚0.2m硬化地面8000m2。 (3)沥青混凝土拌和场:设在K143+000右侧50m漳湾互通匝道内,占地20000m2(不需租地),干砌片石厚0.2m硬化地面16000m2。 3)施工用电 采用引接地方电源供电,备用发电机组。 (1)K128+800处设500KVA变压器一台,供碎石机械及水泥稳定碎石拌和场用电。 (2)K143+000处设600KVA变压器一台,供沥青混凝土拌和场用电。 (3)K143+200处设400KVA变压器一台,供水泥稳定碎石拌和场用电。 4)施工用水 1#水泥稳定土拌和场采用隧道顶储水池的雨水。2#水泥稳定土拌和场采用打井取水,修建简易水塔及铺设供水管路。 5)施工便道 施工现场尽可能利用乡村路与104国道相连,个别乡村路需加宽使用。104国道至下白石互通吴楼隧道进口公路9.8公里及漳湾港至漳湾互通至田螺料场约8.8公里和漳湾互通至104国道约5公里的道路维修。 6)通讯 项目经理部及所属施工队均安装程控电话,保证对外联系畅通,另外采用无线通信(对讲机)及动电话,以保证施工联系畅通。 1.3.6 施工准备 1)施工准备工作 为了给项目顺利施工创造条件所需做的这些准备工作主要有: (1)组织主要人员熟悉规范、设计文件、合同条款和工地现场地形地貌; (2)仔细测算工程量的大小、设计难度及造价情况; (3)作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并确定各单项的施工方案; (4)积极开展与县、乡、村及电业部门的频繁接触活动,以配合业主尽快地落实少量未完成永久征地、临时占地的征占工作和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5)搞好经理部、各施工队、存料厂、等场地房屋的租用、建设工人以及打设临时水井、架设临时线路; (6)完成对现有道路的维修和加固以及便道的铺设工作以利材料、设备的进场。作好临时设施的修建、维护和管理; (7)提早完成各种设计的基层和面层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工作,作好材料的选点、订购,运输工具的组织和施工机械设备的调运,同时作好现有设备的维修、保养组织的建立和施工建立一个中心试验室和若干个分项试验室,使进场原材料处于受控状态,并为作好贯穿施工全过程的试验检测把关和工序交接验收作好准备; (8)建立该工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尤其要建立一个中心试验室和若干个分项试验室,使进场原材料处于受控状态,并为作贯穿施工全过程的试验检测把关和工序交接验收作好准备。 (9)进场后,对全线导线点、水准点进行贯通和闭合,并作好加固、加密与定线放样工作,同时对路槽的施工质量要进行全方位检查验收,尤其是路槽的高程,要进行网络法测量,从而为准确测算底基层的材料用量提供依据。 (2)对前期工程的验收 进场后,业主将组织对路基整体质量进行交工验收工作,承包人在底基层施工前应会同监理工程师再次对路基进行质量抽检。检查验收项目和标准严格按照本合同《技术规范》和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并将路基(面)弯沉值、软基沉降和位移观测、路基强度、高程及平整度等检查项目作为验收重点。 1.4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及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 1.4.1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1)在接到中标通知书起七天内第一批人员即可到达现场,筹建成立我公司福宁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部,修建临时房屋和临时道路。 2)在接到中标通知书起十天内将水泥稳定层拌和场和沥青混合料拌和场的具体位置、平面布置、占地面积以及各拌和场变压器的位置与容量报驻地监理审批。 3)在接到中标通知书起廿天内第二批人员到达现场,组建工地试验室,先行提供能满足石料试验的试验项目。进行水泥稳定层的拌和物场地建设及设备安装,以及安装碎石加工设备。并于接到中标通知书起六十天内完成水泥稳定层拌和楼及场地建设及碎石加工设备的安装,并开始生产碎石。 4)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于正式开工前1个月内安装调试完成,并完成棚类及场地设建等。 1.4.2 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 1)沥青混合料用碎石,由于田螺石料场生产能力有限,拟定从福鼎石料场采购玄武岩碎石为主,采用船运至漳湾码头,汽车运至沥青混合料拌和场(漳湾互通)。为此,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尽快与福鼎碎石(玄武岩)供应商签订碎石供需合同。 水泥稳定层混合料用碎石,采用宁德市漳湾石料场及洋尾石料场生产的碎石。汽车运到现场。 1#水泥稳定层拌和场,采用吴楼隧道弃渣的自行加工碎石,采用反击式碎石设备加工,保证碎石质量。 2)矿粉、砂、水泥、安全设施成品或半成品材料等,自行就地采购。其中水泥、反光膜、标线热熔涂料,防撞扩栏、突起路标、轮廓标、防眩板等材料,由中标单位分别推荐3~5家质量优、业绩好、信誉好的厂家和品牌报监理审查、业主审批后,在经批准的范围内采购使用。所有材料的规格、质量应满足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3)沥青(改性沥青):中、下面层采用进口桶装沥青,上面层采用SBS成品改性沥青。业主统一组织招标确定沥青供应商和品牌后,由路面中标单位与沥青供应商(包括桶装沥青供应商和SBS成品改性沥青供应商)签订沥青采购供需合同。 普通沥青和改性沥青质量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必须对进场的普通沥青和改性沥青进行质理检验,不合格的拒收。 普通沥青和改性沥青到漳湾码头后,用汽车运到现场。 4)劳动配备计划及材料用量计划见附图。 1.5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案 1.5.1 路面底基层施工方法、施工方案 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路面底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结构,厚度37cm和20cm两种类型。 采用3台总产量为1000t/h拌和设备集中厂拌,其中一台WBD-400型稳定土拌和设备设在吴楼隧道入口处,利用隧道弃渣自行加工碎石,混合料供应范围是K126+100至K132+400(含下白石互通)段;二台WS300及WSD300型稳定土拌和设备设在漳湾互通处,自地采购碎石,混合料供应范围是K132+400至K152+170段。 路面底基层厚度分别为37cm和20cm,20cm厚度底基层采取一层整幅全宽摊铺,37m厚度底基层采取分二层(20cm+17cm)整幅全宽摊铺。采用二台SUPER2000型幅宽12m的稳定土摊铺机摊铺,15t自卸汽车运输,压路机、振动钢轮压路机压实。 为了保证阶段工期实施:漳湾互通(含)、连接线至K152+170段,集中两台幅宽12m稳定土摊铺机摊铺,亦用两台300t/h稳定土拌和设备集中在漳湾互通处拌制混合料。该段底基层完成后,一台摊铺机调往K126+100~K132+400段利用吴楼隧道入口处400t/h稳定土拌和设备拌制混合料,摊铺K126+100~K132+400段底基层;另一台摊铺机摊铺K132+400~漳湾互通(不含)段底基层。 施工程序:路床验收—测量放样—清扫路床面—集中厂拌混合料—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摊铺机摊铺—跟踪测量检查—压路机碾压—洒水养生—验收。 主要机械和劳力配备:水泥稳定碎石机(厂拌)3台总产量800t/h,摊铺机(SUPER2000型稳定土摊铺机)幅宽12m3台,装载机5台,各种压路机10台,变压器2台(400KVA及500KVA)另备发电机组2台,洒水车4台,15t自卸汽车38辆。劳动力160人:其中拌和场40人,运输38人,摊铺压实82人。 2)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施工方法 (1)材料 ①水泥: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并选用初凝时间3h 终凝时间较长(在6h以上)的水泥。 ②水:凡适用饮用水均可使用于工程中,非饮用水按JTJ056—84规定进行检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能使用。 ③集料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集料应选用石质较好,无风化、无杂质的石料,压碎值应≤30%,扁平细长颗粒含量≤15%。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的集料还庆预先筛分成不同粒径规格的碎石:如底基层分37.5~19mm、19~9.9mm,9.5~4.75mm三种规格,基层分31.5~19mm、19~9.9mm,9.5~4.75mm三种规格。因此底基层集料最大不超过37.5mm,用作基层时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颗粒组成见下表。 适宜用水泥稳定的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 结构层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37.5 31.5 26.5 19 9.5 4.75 2.36 0.6 0.075 底基层 100 90~100 67~90 45~68 29~50 18~38 8~22 0~7 基 层 100 90~100 72~89 47~67 29~49 17~35 8~22 0~7 注: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应无塑性指数。 (2)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①在工程开工前至少一个月,提出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 ②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JTJ057—94的方法进行,并符合JTJ034—2000的规定。混合料的设计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设计强度2.0Mpa,水泥含量≥3%。 (3)试验路段 ①在正式开工之前最少15天,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地点修筑两段不少于100m长的试验路段。并采用计划用于主体工程的材料、配合比、拌和设备、摊铺设备、运输车辆、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 ②试验路段的目的:检验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计划投入使用设备的可靠性,施工方法、施工组织的适用性;检验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及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措施;提出大面积施工的材料配合比及松铺系数;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和混合料在最佳含水量时,达到压实度的压实机械组合、最少压实遍数和整个施工工艺。 ③在试验路段施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提交混合料的拌和质量、压实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水泥剂量的试验数据,施工完成后,提交总结报告。 ④试验路段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如该试验路段的测试结果达到规定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即可成为本工程的组成部分,否则予以拆除。 (4)施工工艺 见《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方法 ①下承层准备与施工测量 施工前对下承层按质量验收标准进行验收之后,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0.5m处设指示桩,在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底基层边缘设计标高及松铺厚度的位置。底基层的压实厚度为37cm(17cm+20cm)。 ②拌和 施工前,先调试拌和设备。测定各种原材料的流量—开度曲线。然后按厂拌设备的实际生产率及各种原材料的设计重量比计算各自的要求流量,从流量—开度曲线上可查出各个闸门的刻度。按得出的刻度试拌一次。测定其级配、含水量及结合料剂量,如有误差则个别调整后再拌,直至达到要求。拌和生产中,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 ③运输与摊铺 A 采用15t自卸汽车运输基层拌和混合料。如运距较远,车上混合料覆盖,以防水分损失过多。 B 厂拌设备的生产率、运输车辆及摊铺机的生产率相配套,以保证施工的连续性。 C 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控制好摊铺速度,减少摊铺机停机待料的情况。 D 在摊铺机后面由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是局部粗集料窝或粗集料带的铲除,并用新混合料填补、拌和均匀。 E 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每天的工作缝做成横向接缝。整幅全宽无纵缝。 ④碾压 A 根据路宽、压路机的轮宽和轮距的不同,制定碾压方案,以求各部分碾压到的次数尽量相同。 B 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在路面全宽内进行碾压。 C 碾压时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重叠1/2轮宽。 D 在规定的时间内碾压到要求的压实度,达到没有明显的轮迹。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 km/h。以后采用2.0—2.5km/h。 E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及时翻开重新拌和(加适量水泥)或用其他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⑤横缝处理 人工将末端混合料摊铺整齐,紧靠混合料放两根方木,方木 的高度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同,整平紧靠方木的混合料。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或风化料回填约3m长,其高度高出方木几厘米。将混合料碾压密实。 在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或风化料和方木除去,并将下承层(底基层)顶面清扫干净。摊铺机返回到已压实层的末端,重新开始摊铺混合料。 ⑥养生与交通管理 A 完工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的底基层立即养生,养生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稳定层表面潮湿,不应时干时湿。 B 采用湿砂成草帘材料覆盖,养生结束后,将覆盖物清除干净。 C 养生期内如出现病害,应及时控补,修整到规定的要求,挖补的压实厚度不小于8cm,严禁薄层贴补。 D 在养生期内,如遇气温降至5℃以下时,应采取覆盖保温措施,以防冰冻。 E 在养生期间,降允许养生用洒水车通行外,严格控制其他施工车辆的道行,施工车辆的行车速度不得超过15km/h,并不得急刹车,车辆行驶应在全宽范围内均匀分布。 F 在养生结束的底基层上,若不能及时铺筑基层,则应禁止施工车辆通行或设沥青封层,限制施工车辆通行。 (6)质量控制 完成压实后在全幅断面上按JTJ057—94试验方法对压实度、水泥剂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时进行随机取样和试验。水泥稳定碎石的检查项目及检验标准见《范本》中表304-4“水泥稳定土基层底基层实测项目”。 水泥剂量检测时值的平均值应不小于设计值,极限值不小于设计值的95%。 1.5.2 路面基层施工方法、施工方法 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方案 除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层厚为20cm采取一层整幅全宽摊铺外,其余均同“1.5.2 1)”内容。稳定土拌和及运输摊铺、压实设备与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交叉共用施工。 (1)材料 ①水泥:采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并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 ②集料: 同1.5.1底基层施工中第1)条第(3)款的要求 ③水:凡适用饮用水均可使用于工程中,非饮用水按JTJ056—84规定进行检验,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能使用。 (2)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①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至少28天,将拟用的原材料样品委托中心试验室或监理工程师确认的合格试验室,按规定要求进行原材料试验和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②混合料按照JTJ057—94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试验,试件应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养生6天,浸水1天,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Mpa,并不大于4Mpa。 ③应作三种以上水泥剂量的混合料击实试验,并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每一种水泥剂量的试件进行强度试验时,作为平行试验的试件不应少于9个,根据上述强度要求,选定合适的水泥剂量,但应不少于3%,不大于7%。 (3)试验路段 同“1.5.1 2)-(3)”内容。 (4)施工工艺 见《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5)施工方法 ①下承层准备与施工测量 同“1.5.1 2)-(5)条①款”内容。 ②拌和 同“1.5.1 2)-(5)条②款”内容。 ③运输与摊铺 同“1.5.1 2)-(5)条③款”内容。 ④碾压 同“1.5.1 2)-(5)条④款”内容。 (6)横缝处理 同“1.5.1 2)-(5)条⑤款”内容 (7)养生与交通管理 同“1.5.1 2)-(5)条⑥款”内容 6)质量控制 同“1.5.1 2)-(6)条”内容 7)沥青下封层 基层施工完毕,尽快放工透层及沥青下封层,防止基层污染。 1.5.3 透层、粘层和下封层施工方法 1) 材料 本合同段沥青下封层采用进口普通沥青,透层沥青采用煤油稀释沥青。石屑为粒径3~5mm(方孔筛)的辉绿岩石屑。所用石屑用水冲洗干净,泥尘含量不超过3%。粘层沥青:下面层上粘层采用与中面层相同品牌型号的沥青,中面层上的粘层采用与上面层相同的改怀沥青(SBS)。 2) 试验路段 (1)在该项工作开始之前,选择200m路段作试验段,以确定沥青和石屑的撒布量,并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利用沥青洒布车进行。 (2)通过试验路段确定行车速度,沥青和石屑的撒布均匀度和撒布量。当第一次试验后经计算单位沥青用量与规范不符时,进行第二次调整试验,以指导大面积的施工生产。 3)乳化沥青透层、粘层洒布 (1)在已完成的基层表面使用沥青洒布车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乳化沥青透层的洒布。透层沥青应为慢裂的洒布型乳化沥青,其规格和质量应符合《技术规范》表205.02的要求。 (2)在正式洒布前先做试验段试洒,以确定适宜的沥青标号、浓度和洒布置以及洒布机械的适用性。 (3)在浇洒透层前,人工将基层上所有的松散材料、废屑及其它不适合材料清除干净。 (4)乳化沥青到现场洒布温度可在50℃左右,使用沥青洒布机匀速洒布,并按《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059-95)中有关要求和方法检测洒布用量,每次检测不少于3处。在透层沥青破乳前即撒布少量石屑或粗砂,并用6-8t轻型压路机碾压一遍。 (5)在构筑物混凝土表面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前应洒布快裂型乳化沥青作业粘层。粘层沥青的规格和质量应符合《技术规范》表205.02的要求。 (6)洒布乳化沥青透层和封层时应避开大风或降雨天气,洒布时气温不应低于10℃。 4)沥青封层施工: (1)用于下封层的沥青材料和集料的标号、规格、用量参照《技术规范》205.02款和设计图纸的要求选用。 (2)采用层铺法施工,沥青洒布车和集料撒布机联合作业。沥青洒布速度应与集料撒布速度相协调,并应洒布(撒铺)均匀,局部可用人工扫匀集料和嵌缝料。 (3)洒布下封层沥青前,选择一段基层作为试验段以确定沥青和石屑的撒布量。 (4)洒布前应对基层表面进行清扫至无尘埃,对构筑物加以保护以防污染。 (5)石油沥青洒布温度控制在135℃--165℃。洒布应均匀不滑移,流淌,保证洒布连续性。 (6)沥青洒布24小时后,撒布集料,撒布一段集料后,使用6-8t轻型钢轮压路机碾压,从两侧向中间进行,碾压速度不超过2Km/h。 (7)如有泛油现象,可由人工补撒集料,用轻型压路机碾压2遍。 5)质量控制 (1)沥青的质量按JTJ052—2000方法进行检验。 (2)石屑的含泥量不超过3%。 (3)乳化沥青喷洒后,如发现边缘有空白或花白处,及时采用人工补洒。 (4)沥青材料洒布应均匀,每车沥青开始洒布时和纵、横搭接处,应采取措施,以免沥青洒布不匀或洒布过量的现象。当洒布汽车无法作业的路段或部位,以及漏洒的部位均应用手提式喷洒器进行人工喷洒或补洒。 1.5.4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方法、施工方案 本合同段路面下面层为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I)厚度7cm,中层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厚度5cm,表层(抗滑层)为改性沥青混合料(AC-13)厚度4cm。 1)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下、中层 本合同段路面下面层采用AC-25I型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采用AC-20I型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采用间歇式260t/h的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拌制混合料;用15t~20t自卸汽车运输;用2台7.5m幅宽TITAN280型和2台幅12m沥青混合料摊铺机梯队摊铺;用自重11t以上8台双钢轮双振动压路机2台胶轮压路机碾压。混合料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通过试验确定,并配备20台15t及15t以上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劳动力130人。 (1)材料 ①粗集料(碎石) A碎石由坚硬、耐久的岩石轧制而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其颗粒形状具有棱角,近似的立方体,无软质石料和其他杂质。 碎石技术要求:石料强度分级≥2,石料压碎值≤28%,针片状颗粒含量≤15%,<0.075 mm颗粒含量(冲洗法)≤1%,软弱颗粒含量≤5%。 B碎石与沥青材料应有良好的粘结力,按JTJ052-2000规定标准试验时,其粘结力不得低于四级。 C碎石的洛杉矶磨耗率应不大于30%;磨光值(BPN)在一般 路段应不小于42,不良路段(指立体交叉,加速车道)应大于47;视密度应不小于2.5t/m3;吸水率应不大于2%。 ②细集料(砂) A砂应为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2.3以上的中(粗)砂。 砂技术要求:泥土杂物含量(冲洗法)≤3%,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折算为SO3)≤1%,有机物质含量(比色法)颜色不应深于标准溶液的颜色,以及不得混有石灰、煤渣、草根等杂物。 B砂的视密度应不小于2.5t/m3,通过0.5mm筛孔以下颗粒部分应无塑性指数。 ③填料(矿粉) 矿粉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岩石磨细得到的石粉,并不应含有泥土、杂物和结块的颗粒;要求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范本》表308-6的技术要求。回收的粉尘不得用作为沥青(改性)混合料上面层的填料;中、下面层可采用部分回收粉尘,但其用量不得超过填料加入量的20%。 矿粉中小于0.075mm颗粒的含量应小于75%(以重量计),亲水系数小于1,含水量应不大于1%,塑性指数应小于2,视密度应不小于2.5t/m3。 ④沥青 A沥青材料应采用进口道路沥青。质地均匀、无水份,当加热到170℃时不起泡沫。 B每批运到工地的沥青应附有生产厂的沥青质量检验单。其技术要求应符合JTJ052-2000表5、1、2-1的规定。 C沥青混凝土面层宜选用AH-70沥青。其技术要求应符合JTJ032 –94规范附录C表C、1和表C、2的规定。 D在施工开始前至少28天,将拟用的沥青样品和生产厂的试验报告提交监理工程师检验以取得批准,在施工中不得以其他沥青代替。 E沥青标号的技术指标不符合使用要求时,可采用其他标号的沥青及稀释剂进行掺配,配制材料的比例,应通过试配确定,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2) 混合料设计 ①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前最少28天,将拟用的各种集料、矿粉、沥青样品,由工地试验室或监理工程师确认的合格试验室,按JTJ052-93规定要求进行原材料试验和混合料组成设计。 ②沥青混凝土AC-25I型混合料中及AC-20I型混合料的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 沥青用量为4.0~6.0%,系指沥青占集料质量的百分比,其沥青用量范围,在试验时可作为初选的沥青用量,混合料中沥青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③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和热温性、水稳定性按JTJ032-94规范中附录B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确定。试验用混合料试件不得少于5组,每组不少于6个,测定其密度、稳定度、流值、空隙率和饱和度,每组试件的偏离系数不得大于10%。沥青混合料的各种技术指标应符合如下的规定: 马歇尔稳定度>6.5KN,马歇尔流值为20~40(0.1mm),空隙率为3~6%,沥青饱和度为70~85%,残留稳定度≥75%及击实次数两面各75次。 ④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按JTJT032-94中7、3、6条规定的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进行。已设计确定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能随意变更。 A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材料的用量比例,配合比符合规范规定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B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间歇式拌和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时反复调整各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C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应包括0.075mm、2.36mm、4.75mm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 ⑤向监理工程师提交通过试验后拟使用的混合料级配组成,沥青含量、拌和温度、稳定度等试验结果,以及有关集料的各项试验结果等详细书面说明。拟用的混合料级配组成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不得拌制生产。 ⑥如料源有改变,在新原材料使用前,承包人应报请监理工程师同意,并应重新进行有关试验,确定混合料的热稳性和组成设计,并将有关试验资料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未批准前不得生产。 (3)铺筑试验路段 试验段选择直线路段,其长度为100~200m。 ①修筑试验路段的目的 选定合适的拌和时间与温度(拌和前进行流量测定,建立料仓开度与流量的关系);验证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摊铺温度与速度;压实机械的合理组合,压实温度及压实方法;松铺系数;合理的作业段长度。 在试验段中,抽样检测每种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密实度等。沥青混合料压实12h后,按标准方法进行密实度、厚度的抽检(每种混合料取6处)。 通过修筑试验段,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的组合和工序衔接;提出混合料生产配合比和标准施工方法。 ②路面试验段的试拌及试铺 A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B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和温度等操作工作。 C通过试铺确定: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及遍数等压实工艺;以及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 D按规范验证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结果,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沥青用量。 E建立用钻孔法及核子湿度密度仪法测定密度的对比关系。确定粗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压实标准密度。 F确定施工生产及作业段的长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 G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⑧铺筑过程中,认真作好记录、分析,检查试验段的施工质量,及时提出试验段总结报告,报请业主批复。 (4) 施工工艺 附: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①施工准备 A下承层准备 在铺筑沥青混合料时,基层面层和沥青下封层下层,虽然已进行过检查验收,但可能因某种原因会使其发生程度不同的损坏。因此,需进行维修,清洗干净。 B施工放样 标高测定的目的是确定下承层表面高程与原设计高程相差的确切数值,以便在挂线时纠正到设计值或保证施工层厚度。根据标高值设置挂线标准桩,控制摊铺厚度和标高。放样时计入实测的松铺系数。 ②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采用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 A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的工艺流程 a不同规格的冷砂石料→冷骨料运至给料装置进行粗配→冷骨料输送机传输→干燥滚筒烘干加热(火焰逆流烘干并加热到足够温度)→热骨料提升机传输→热骨料筛分机筛分→热骨料临时贮斗暂时贮存(以上过程为连续进行)→热骨料计量装置精确称量→搅拌器搅拌。 b矿粉→矿粉贮仓→定量给料装置→搅拌器搅拌 c沥青→沥青保温罐→沥青定量装置→搅拌器搅拌。搅拌好的混合料成品→直接运至工地或送往混合料成品贮仓。 d干燥滚筒与热骨料筛分机等所产生的粉尘→除尘装置将粉尘分离出来→矿粉定量给料装置回收再用。 B沥青混合料试拌 在拌制一种新配合比的混合料之前,或生产中断了一段时间后,应根据室内配合比进行试拌。通过试拌及抽样试验确定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a沥青混合料应按设计沥青用量进行试拌,试拌后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并将其试验值与室内配合比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设计沥青用量的合理性,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 b确定适宜的拌和时间。间歇式拌和设备每盘拌和时间宜为30~50s,以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 c确定适宜的拌和与出厂温度。沥青(石油沥青)的加热温度宜为150~170℃,加热不宜超过6h,且当天加热宜当天用完,不宜多次加热,以免老化。砂石加热温度为160~190℃,矿粉不加热。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宜控制在140~165℃,超过正常温度高限的30℃时,混合料应予废弃。 (C)沥青混合料的拌制 根据配料单进行,严格控制各种材料用量及其加热温度。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离析和结团成块等现象。每台每天或每拌和250t抽样做沥青混合料性能、矿料级配组成和沥青用量检验。每班拌和结束时,清洁拌和设备,放空管道中的沥青。做好各项检查记录,不符合技术要求的沥青混合料禁止出厂。 ③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A沥青混合料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至工地,车箱底板及周壁应涂一薄层油水(柴油:水为1:3)混合液。运输车辆上应覆盖苫布,运至摊铺地点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不宜低于130~150℃。运输中尽量避免急刹车,以减少混合料离析。 B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宜少于5辆。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宜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 C沥青混合料运至摊铺地点后,应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和质量,不符合规范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混合料不得铺筑在道路上。 ④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A摊铺时应先检查摊铺机的熨平板宽度和高度是否适当,并调整好自动找平装置。摊铺时,沥青混合料温度不应低于130~150℃,摊铺厚度为设计厚度乘以松铺系数,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通过试铺碾压确定。摊铺后应检查平整度及路拱,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B气温在10℃以上,但有大风时,摊铺时间宜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进行,做到快卸料、快摊铺、快整平、快碾压,摊铺时的熨平板及其它接触沥青混合料的机具要经常加热。在摊铺沥青混合料前,应对接茬处已被压实的沥青层进行预热,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在接茬处用热夯夯实,热烙铁熨平,并使压路机沿接茬加强碾压。 C雨季施工时,应注意气象预报,加强工地现场与拌和厂联系,现场应缩短施工路段,各工序要紧密衔接。运料汽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的排水工作。下承层潮湿时,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要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D熨平板加热 每天开始施工前或停工后再工作时,应对熨平板进行加热,不低于65℃,即使夏季热天也必须如此。但加热熨平板不可火力过猛,以防过热。过热除了易使板本身变形和加速磨损外,还会使铺层表面烫出沥青胶浆和拉沟。因此,一旦发现此种现象应立即停止加热。 在连续摊铺过程中,当熨平板已充分受热时,可暂停对其加热。 E摊铺机供料机构操作 摊铺机的刮板输送器的运转速度及闸门的开启度共同影响向摊铺室的供料量。摊铺室内最恰当的混合料量是料堆的高度平齐于或略高于螺旋摊铺器的轴心线,即稍微看见螺旋叶片或刚盖住叶片为度。料堆的这种高度应沿螺旋全长一致,因此,要求螺旋的转速配合恰当。 闸门的最佳开度,应在保证摊铺室内混合料处于上述的正确料堆高度状态下,使刮板输送器和螺旋摊铺器在全部工作时间内都能不停歇地持续工作。最好使它的运转时间占其全部工作时间的80%~90%。为了保持摊铺室内混合料高度经常处于标准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闸门自控系统。 无论是手操纵还是自控供料系统供料,都要求运输车辆对摊铺机有足够的持续供料量,使摊铺机能顺次地连续顶推车辆卸料及摊铺作业。 F摊铺方式 采用两台摊铺机成梯队作业进行联合摊铺,相邻两幅的摊铺应有5~10cm左右宽度的摊铺重叠,相邻两台摊铺机宜相距10~30m,且不得造成前面摊铺的混合料冷却,以便形成热接茬。 G接茬处理 a纵向接茬 两条摊铺带相接处,必须有一部分搭接,才能保证该处与其它部分具有相同的厚度。搭接的宽度应前后一致。 热接茬施工是在使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时采用的,此时两条毗邻摊铺带的混合料都还处于压实前的热状态,所以纵向接茬易于处理,且连接强度较好。毗邻摊铺带的搭接宽度约5~10cm。摊铺带的边缘必须齐整,要求机械在直线上和弯道上行驶始终保持正确位置。为此,可沿摊铺带一侧敷设一根导线,并在机械上安置一根带链条的悬杆,驾驶员只要注视所悬链条对准导向线行驶即可。 b横向接茬 处理好横向接茬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要将第一条摊铺带的尽头边缘锯成垂直面,并与纵向边缘成直角。 在预定摊铺段的末端,先撒一薄层砂带,再摊铺混合料,待混合料稍冷却后用切割机将撒砂部分整齐切割后取走,用拖布吸走多余的冷却水,待完全干燥后在端部洒粘层沥青接着摊铺。 横向接缝的碾压,应先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碾压带的外侧应放置供压路机行驶的垫木,碾压时压路机应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层的宽度为15cm。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H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及成型 压实程序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道工序。初压的目的是整平和稳定混合料,同时为复压创造有利条件,是压实的基础,因此要注意压实的平整性;复压的目的是使混合料密实、稳定、成型,混合料的密实程度取决于这一道工序,因此必须与初压紧密衔接,且一般采用重型压路机;终压的目的是消除轮迹,最后形成平整的压实面,因此这道工序不宜采用重型压路机在高温下完成,否则,会影响平整度。当然为保证压实表面的平整、密实及外形规则,碾压作业必须按压实程序的要求进行,并对未压实的边角应辅以小型机具压实。 a压实程序 初压时用自重11t以上双钢轮双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压两遍,初压温度不得低于130℃,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必要时予以修整。如在碾压时出现推移,可等温度稍低后再压;如出现横向裂纹,应检查原因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复压时用自重11t以上双轮双振动压路机进行,宜碾压4~6遍至稳定和无明显轮迹,复压温度为100~120℃。 终压时用自重11t以上双轮双振动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碾压2遍,终压温度不得低于70°。 b压实方式 碾压时压路机应由路边压向路中,这样能始终保持压路机以压实后的材料作为支承边。双轮压路机每次重叠宜为30cm。 碾压速度:初压时用1.5~2.0Km/h;复压时钢轮用2.5~3.5Km/h,轮胎用3.5~4.5km/h,振动4~6Km/h;终压时钢轮用2.5~3.5Km/h,振动(不加振) 2~3Km/h. c碾压过程 在碾压过程中,为了保持正常的碾压温度范围,每完成一遍重叠碾压,压路机就要向摊铺机靠近一些.变更碾压道时,要在碾压区内较冷的一端,并在停止压路机振动的情况下进行。 碾压中,要确保压路机滚轮湿润,以免粘附沥青混合料.有时可采用间歇喷水,但应防止用水量过大,以免使混合料表面冷却. 压路机不得在新铺混合料上转向、调头、左右移动位置或突然刹车和从碾压完毕的路段进出。碾压后的路面在冷却前,任何机械不得在路面上停放,并防止矿料、杂物、油料等落在新铺路面上。路面压实完成12小时后才能开放交通。压实完成后的最低干密度不得小于马歇尔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的96%。 d接茬处的碾压 横向碾压开始时,使压路机轮宽的10~20cm置于新铺的沥青混合料上碾压,然后逐渐横移直到整个滚轮进入新铺层上,然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 纵向接茬碾压 热料层相接(梯队作业时):先压实离中心热接茬两边大约为20cm以外的地方,最后压实中间剩下来的一窄条混合料。这样,材料就不可能从旁边挤出,并形成良好的结合。 e压实质量的检测 压实质量的检测应根据有关文件(技术规范)的规定及要求进行。主要检测项目有压实度、厚度、平整度、横坡度,而且要求表现密实均匀。 厚度和压实度通过钻取芯样的办法来检测。核子密度仪作为辅助检测。平整度用3m直尺量测,横坡度用水准仪量测。 (5) 施工质量控制 ①质量控制内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包括所用材料的质量检验、修筑试验段、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工序间的检查验收。 施工前沥青材料应按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各项指标的试验。在施工中,逐班抽样检查时,做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三项试验。 施工前对石料、砂及石屑、矿粉也应进行质检。对石料测定项目有:抗压强度、磨耗率、磨光值、压碎值、级配组成、相对密度(比重)、含水量、吸水率、土及杂质含量、扁平细长颗粒含量、与沥青粘结力、松方单位重等;对砂和石屑测定其相对密度(比重)、级配组成、含水量、含土量等;对矿粉测定其相对密度和含水量并进行筛析试验。 施工过程中应对沥青混合料性能作抽样检查,其项目有: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沥青抽提试验、抽提后检测矿料级配组成。 ②质量控制标准 检查项目 质量要求或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每层) 检查方法 压实度 下面层 中面层 上面层 每200m每车道1处 取芯样及核子密实度仪 ≥95% ≥96% >96% 沥青含量 ±0.3% 1处/车道/公里 芯样抽提 平 整 度 σ(mm) 下面层 中面层 上面层 每车道全线连续按每100m计算 平整度仪 1.8 1.0 0.8 最大间隙h(mm) 下面层 中面层 上面层 每200m处×10尺 3m直尺 3 1.7 1.3 纵断高程 ±15mm 每200m4断面 用水准仪测量 横坡度 ±0.3% 每200m4断面 用水准仪测量 厚度(mm) 总厚度-8,上面层-4 1点/车道/200米 取芯样 宽度(mm) 有侧石 ±20 每200m4处 用钢尺量 无侧石 不小于设计宽度 弯沉(0.01mm) (0.01mm) ≤设计允许值 按JTJ071-98附录1规定 用贝克曼梁 自动弯沉仪 平面位置(mm) 20 4点/200m 用经纬仪测量 抗 滑 磨擦系数 符合设计 1处/200m 全线连续 摆式仪横向力系数车 构造深度 1处/200m 砂铺法 ③施工质量控制 A在施工过程中,由专职的质量检测机构负责施工质量检查与试验。 B在施工过程中,按上表的内容、频率及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当检测结果达不到规定要求时应追加检测数量,查找原因,做出处理。 C沥青混合料拌和厂,必须对拌和均匀性、拌和温度、出厂温度及各个料仓的用量进行检查,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 D混合料铺筑现场必须对混合料质量进行观测,并随时检查厚度、压实度和平整度,并逐个断面测定成型尺寸。 E施工厚度质量控制,除应在摊铺及压实时量取,并测量钻孔试件厚度外,还应校验由每一天的沥青混合料总量与实际铺筑的面积计算出的平均厚度。 F施工压实度的检查以钻孔法为准。用核子密度仪检查时,应通过与钻孔密度的标定关系进行换算,并增加检测次数。施工过程中,钻孔的试件宜编号贴上标签予以保存,以备工程交工验收时使用。 G质量检测结果,应按1Km为单位整理成表连同原始记录一起及时反馈给主管部门。当发现异常时,应停止施工,分析原因,找出影响因素,采取措施。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复工。 H施工的关键工序或重要部位,宜拍摄照片或进行录像,作为实态记录及保存资料的一部分。 2)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面层 路面表层采用AC-13改性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集料级配和沥青用量通过试验确定,沥青采用进口改性沥青。 采用间歇式260t/h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拌制沥青混合料,20辆15t自卸汽车运输,2台摊铺机(幅宽7.5m)及2台幅宽12m摊铺机梯队摊铺,自重11t以上10台双钢轮双振动压路机碾压,劳动130人,与路面沥青混凝土中、下层交叉作业。 (1) 材料 ①改性沥青 改性剂采用热塑性橡胶类聚合物,剂量应通过试验确定,改性沥青须满足《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表5.2.1中1-C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改性沥青采用进口成品改性沥青。 成品改性沥青应附有产品的说明书,并注明产品名称、代号、标号、运输、贮放条件、使用方法、生产工艺、安全须知等。使用前应取样进行检验。确认无明显分离、凝聚现象,且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上述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使用。 成品改性沥青的贮存应符合规定的要求,贮存时间不得超过保质期。经检验确认已经发生离析的改性沥青不得使用。 ②粗集料 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的集料采用玄武岩或辉绿岩碎石,其粒经和质量要求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有关规定。 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且具有一定硬度和强度及良好的颗粒形状。 ③细集料 采用天然砂、机制砂及石屑。其规格和质量要求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的有关规定。 细集料应洁净、坚硬、干燥、无风化、无杂质或其他有害物质,并有适当级配,并与改性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 ④填料 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的矿粉或水泥,消石灰粉等做填料。回收的粉尘不得用作混合料填料,应作废弃处理。 采用水泥、消石灰粉做填料,其用量不宜超过矿料总量的2%。 (2)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 ①改性沥青混合料按《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6-98第六章的有关要求进行混合料组成设计。确定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设计均应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②以提高高温抗车辙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新拌改性沥青混合料,按“沥青混凝土车辙试验”方法测定的动稳定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同时,经改性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不得低于未改性的基质沥青混合料的指标,其按“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方法测定的动稳定度不应低于800次/mm。项目温度区属1-4区,项目雨量属1区即浙闽沿海山地中湿IV4区。 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技术要求 气候条件与技术指标 气候分区及相应的技术要求 七月份平均最高气温 >30℃(夏炎热区) 气候分区 1~ 1~ 1~ 1~4 车辙试验稳定度(次/mm) 150 200 250 300 ③以提高低温度抗裂性能为主要目的的改性沥青混合料,本合同工程所属地区最低月平均气温为3℃~5℃。经改性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不得低于未改性的基质沥青混合料的指标,其按“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方法测定的低温弯曲试验的破碎应变不宜低于1200με。 ④水稳定性: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应符合以下两指标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抗剥落措施。 A采用“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方法测定的48小时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不应小于80%。 B采用“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试验”方法测定的劈裂强度比不应小于80%。 (3)改性沥青混合料试验路段 ①改性沥青混合料在正式开工前至少14天,自费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主线路段上试铺不少于200m试验路段,并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进行试验路段的铺筑。 试验路段开工前,提供关于计划用于试验路段的、并相同于主体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和混合料组成设计,以及拌和、摊铺、碾压机械一览表和施工组织、工艺流程计划、试验方案的详细书面说明,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沥青混合料摊铺、压实12小时后,按JTJ052—2000的标准方法进行密实度、厚度检验;经试验合格,可作为主体工程施工的依据。 改性沥青的试验,成品改性沥青应附有产品的说明书,并注明产品名称、代号、标号、运输、贮放条件、使用方法、生产工艺、安全须知等,使用前取样进行检验。确认无明显分离、凝聚现象,且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上述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使用。 ②路面面层试验段分试拌及试铺两阶段 A根据沥青路面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B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上料速度、拌和数量与时间、拌合温度等操作工艺。 C按规范验证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提出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沥青用量。试拌试铺后,用生产拌和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油石比、矿料级配和车辙试验,最终确定生产标准配合比。 D通过试铺确定:摊铺机的摊铺温度、摊铺速度、摊铺宽度、自动找平方式等操作工艺;压路机的压实顺序、碾压温度(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速度及碾压遍数等压实工艺;以及确定松铺系数、接缝方法等。 E建立用钻孔法及核子密度仪法测定密度的对比关系,确定细粒式(AC—13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标准密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 F确定施工生产及作业段的长度,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全面检查材料及施工质量。 G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人员、通讯联络及指挥方式。 ③修筑试验段的目的 研究合适的拌和时间与温度(拌和前进行流量测定,建立料仓开度与流量的关系);摊铺温度与速度;压实机械的合理组合、压实温度及压实方法;松铺系数;合适的作业长度。 在铺筑试验段中,抽样检测每种沥青混合料的沥青含量、矿料级配、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密实度等。沥青混合料压实12h后,按标准方法进行密实度、厚度的抽检;优化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机械设备的组合和工序衔接;提出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明确人员的岗位职责,最后提出标准施工方法。 (4)施工工艺 附: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框图 ①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与运输 A改性沥青混合料按图纸要求及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试验要求生产。改性沥青加热最高温度175℃,集料加热温度190~200℃,混合料出厂温度175~185℃。 B改性沥青混合料应随拌随用,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贮存期间温降不得超过10℃,且混合料不得老化、滴漏及粗细料离析。 C装运混合粒的自卸车的箱底板和侧板应涂抹一层隔离剂,并排除游离余液。 ②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与压实 A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160℃。 B开始摊铺时,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不宜少于5辆,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宜在摊铺机前10~30cm处停住,不得撞击摊铺机。 C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2台7.5m和2台幅宽12.0m摊铺机,每两台组成梯队联合摊铺,两台摊铺机前后的距离一般为10~30m,前后两台摊铺机轨道重叠50~100mm。保持连续均匀不间断摊铺。 D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应在摊铺以后立即进行。在初压和复压过程中,应采用同类型压路机并列成梯队压实,不宜采用首尾相接的纵列式。 E采用DD130双轮双振自重11t,轮宽2133mm振动压路机压实时,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不应超过200mm,用静载钢轮压路机时,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不应小于200mm。 F在超高路段施工时应先从低的一边开始碾压,逐步向高的一边碾压。 G改性沥青混合料,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复压最低温度不低于130℃,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120℃,开放交通温度不高于60℃。 H碾压速度:初压时用1.5~2.0km/h;复压时钢轮压路机2.5~3.5km/h、振动压路机4~6km/h;终压时钢轮压路机2.5~3.5km/h,振动压路机(静压)2~3km/h。 ③接缝处理 A采用2台摊铺机成梯队摊铺,纵向缝为热料接缝同普通沥青混凝土摊铺。 B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铺筑期间,当需要暂停施工时,上面层横缝采用平接缝,在当天施工结束后切割、清扫、成缝。 C接续摊铺前先用直尽检查接缝处已压实的路面,如果不平整、厚度不符合要求时,切除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D横向缝接续施工前涂刷粘层油并用熨平板预热。 E重新开始摊铺前,在摊铺机的整平板下放置起始垫板;垫板的厚度等于混合料松铺厚度与压实路面厚度之差,其长度超过整平板的前后边距。 F横向接缝处摊铺混合料后先清缝,然后检查新摊铺的混合料松铺厚度是否合适。清缝时不得向新铺混合料方向过分推刮。 G横向接缝碾压时按垂直车道方向沿接缝进行,并在路面纵向边处放置支承木板,其长度足够压路机驶离碾压区。 (5) 施工质量控制 ①质量控制内容 A成品改性沥青和各种集料均应符合图纸及规范要求。 B改性沥青混合料级配及各项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 C拌和后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离析和结团现象。 D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 ②检查项目 按1.5.4-1)-(5)施工质量控制中②质量控制标准”进行。 1.5.5 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的施工 本合同段桥面(含桥头水泥混凝土搭板)的铺装结构为:FYT-I型改进型防水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I厚度5cm,改性沥青(SBS)抗滑表层AC-13厚度4cm。 1)桥面防水层 桥面防水层应覆盖整个水泥混凝土桥,防水层设三道,其中第一、二道各喷涂FYT-I型阳离子氯丁胶乳沥青二遍,第三道喷涂FYT-Ⅱ型阳离子氯丁胶乳沥青三遍。防水材料要满足技术要求。 为提高防水层和沥青混凝土层同水泥混凝土桥面之间抗剪强度,水泥混凝土桥面之间抗剪强度,水泥混凝土桥面(含桥头水泥混凝土搭板)应按水泥混凝土路面要求进行拉毛处理。经拉毛处理后的桥面要保持干净,尽量避免车辆在桥面上通过。桥面防水层施工前应彻底清除浮浆,残存的油迹,并保证其封缝处(混凝土桥面裂缝)与沥青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防水层要与桥面板有良好的密贴性,不得夹有空气层。 2)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 采用260t/h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集中拌制混合料,下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同路面中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上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同路面表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 采用两台沥青混合料摊铺机组成梯队整幅摊铺、压实,并在桥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立即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施工工艺同“路面沥青混凝土和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内容。 1.5.6 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护栏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本合同段波型梁钢护栏,设计数量为79055米及护栏端头212处。 (1)施工准备 交通安全设施施工队成立后,护栏项目工程师将在二周内到达现场,并与测量工程师全面了解工作面情况及沿线路面以下埋设的电缆,管道等隐蔽工程的具体位置,确保在护栏施工时不被破坏。施工人员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认真阅读、熟悉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结合现场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施工方案。 (2)施工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组织以专业测量工程师组成的专业放样小组负责本项目的全部护栏放样工作,以桥梁、通道、中央分隔带开口等构造物为纵向基准控制点,以道路中心线为横向控制线,采用水平仪、经纬仪、钢卷尺、丁字尺及其它必要的量具准确测距定位。路侧顶部填土高度小于1.35m、中央分隔带顶部填土高度不于1.20m的涵洞、通道等处的护栏立柱基础作预先处理。立桩放样时可利用高速段调整间距,利用分配法合理处理间距零头。 (3)立柱施工及调整 立柱放样后,调查每根立柱的地基状态,对于普通填土路段,采用打入法施工。对于无法打入的填方(或部分石方)路段,采用浇注混凝土设置立柱孔的开挖法或钻孔埋设法施工,采用开挖法施工时,回填土应采用良好的材料并分层夯实,每层厚不超过150mm,回填土的压实度不小于相邻原状土;采用钻孔法施工时,立柱定位后应用与路基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分层夯填密实,每层厚不超过150mm。对于完全石方路段,采用预埋地脚螺栓现浇混凝土的方法施工。所有的立柱施工时,随时使用量尺(定尺)、水平尺和水准仪测量以控制立柱的间距、垂直度和顶面高程。在立柱施工完一段距离后安装护栏之前及时对立柱进行微调,以保证立柱安装符合《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要求。只有这亲,挂板后调整的工作量才相对较少,护栏板、护阻块才操作较少,整体线形最好。 (4)护栏板安装 波形梁通过拼接螺栓相互搭接,并通过连接螺栓固定于防阻块和立柱上,波形梁搭接方向应顺向行车方向,即内端头同行车方向,外端头逆行车方向。 (5)线形调整和质量自检 挂好波形梁护栏板后,根据道路平纵面线形来精心调整护栏的整体线形,务使其线形整体流畅,美观大方。随后拧紧所有的连接螺栓和拼接螺栓。安装工作完成后,交通安全设施施工队将组织护栏工程师、质检工程师和施工队长进行全面质量自检,使全部工程完全符合检验标准要求,档案(内业)管理员同时负责整理有关施工材料,准备验收。 2)活动护栏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本合同段活动护栏11处,在专业厂家加工完成后,一次性全部运抵工地后组装。施工工艺较为简单,由护栏项目工程师和护栏施工队负责本项工作。 (2)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在路在施工结束后,由专业放样人员认真放样,确保活动护栏中心线与道路中心线重合。 (3)立柱施工 放样后,按设计图纸要求用冲击电锤挖出立柱埋设孔,开挖中不得破坏可能的电缆,不得污染路面。立柱安装要垂直,并现浇水泥混凝土回填振捣密实,确保立柱垂直稳固。 (4)活动护栏安装 立柱安装好后,即可安装活动护栏,由专业技术人员赴现场安装活动护栏,通过螺栓固定于立柱上,并反复调式,确保线形美观。 (5)清除污染物 立柱安装及活动护栏安装过程中的污染物,均要及时地在上述工作结束时清除,以免污染路面。 3)隔离栅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本合同段隔离栅设计数量为51422米。由护栏隔离栅项目工程师负责本项施工工作;由专业厂家生产制作。由护栏产品质检工程师负责材料采购及包装、运输、报检。 (2)由于本项工作已不受土建施工单位及其工作的影响,接中标通知书3周内人员、材料、设备即可安排进场,展开相应工作,确保顺利竣工。 (3)施工人员必须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图纸、施工规范,根据征地图,标出征地界,用钢卷尺在测量工程师指导下准确放样,立柱中心线一般距征地界25-30公分,使隔离栅(含立柱基础)既能保证设置在征地界内,不与当地百姓发生不必要的纠纷,又能保证将所有征地都围在里边。 (4)放样后,对高低不平的地形作好平整工作,对设立的松土和拐角处的立柱混凝土基础应深埋或适当加大尺寸,确保隔离栅线形流畅、起伏有序、美观大方。在平面上更应做到流畅美观。 (5)立柱施工要严格控制立柱间距和垂直度,是保证隔离栅美观流畅的根本。跨越河流时,当河两岸宽度不超过4m时,按图纸所示或用刺铁丝连接;当河两岸宽度大于4m时,隔离栅应做终止封闭连接设置。立柱埋设后,,在混凝土凝固之前,应做好支撑和防护,确保立柱不倒立,不倾斜,不被风刮动,不被人为破坏。立柱一般每隔24m在其两侧加斜撑,以保证其稳定性。 (6)网片安装。在立柱稳定牢固后,安装焊接网片。网片安装应绷紧、顺直,不松驰,不鼓兜。 (7)调整线形和质量自检 挂好网片后,如果线形不够顺畅、美观大方,可通过螺栓作微调,如果螺栓微调效果仍然不理想,对个别基础可作返工处理。安装结束后,要及时清除污染物、废土,不得污染环境。 4)标志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标志工程是高速公路的说明书,是无声的警察;同时,标志工程也是高速公路的形象工程。因此,它也是本合同段的主要项目之一。本项目板面材料(含铝合金及反光膜)、钢结构的材质、加工、运输等由标志质检工程师负责,现场施工组织、基础混凝土浇注、安装等由标志项目工程师负责。进场后要认真熟悉设计文件、图纸及技术规范。施工中不得损坏沿线设施,注意环境保护,废土不得乱弃,混凝土搅拌、运输时不能污染路面。 (2)施工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由本工程专业测量工程师负责放样。以立交出口匝道的三角端起点为控制点(基点),往后倒推,准确确定出口500米、1公里、2公里预告标志位置,以桥梁、通道桩号为基点,采用经纬仪等推定地点距离、限速、地点等标志位置(如遇结构物等时,可作适当移位),以道路中心线为横向控制线,采用经伟仪、钢卷尺及其它必要工具准确测距定出标志基础横向位置。根据基础尺寸和道路线形(如果是双柱标志还有立柱间距)确定基础开挖的位置(含尺寸及方向)并作好明显标记。 (3)基础开挖 放样定位后,根据图纸按现场作好的标记要求进行开挖,基坑大小、深度要符合图纸要求。废土不能随便乱扔,要采用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办法或外运处理。 (4)浇捣混凝土基础 基础混凝土浇注应在路面施工前完成。在基坑尺寸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采用经检验合格的砂、石、水泥,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要求配料,采取现场搅拌机搅拌均匀(如果在由于客观原因基础混凝土浇注在路面施工前不能完成,应在搅拌站集中搅拌,然后运输到现场)。浇捣时要用振动棒振捣均匀、密实;基础上露部分要用经加工的光滑模板圈好,拆模后不能有不规范的蜂窝麻面现象,面层要平整,预埋地脚外露部分要用胶带纸(或塑料纸等)捆绑以免被水泥污染,破坏螺纹。 废弃砂石料及模板等材料要及时清除。 (5)标志板及立柱安装 基础混凝土浇注七天后,可以开始安装立柱和标志板。小型标志的立柱和板面采用人工一次性安装,双柱式路侧标志,两支柱之间竖立均垂直并相互平行,其顶端在同一高度上,连接件对称布设。 对悬臂、门架标志的支撑结构在运抵工地前对各部焊点及结构整体性进行检查、试装,确保质量及进度。 大型标志立柱通过法兰盘与基础连接,在清理底法兰盘和地脚螺栓螺纹后采用汽车吊统一安装。汽车吊安装时,吊臂下严禁站人,捆绑要牢靠,不能破坏标志板的边角,更不能对版面有划痕或其它损坏。安装时,要注意立柱垂直度调整和板面与道路的夹角(在基础浇注时已充分考虑,安装时仅是微调),板面的净空高度和侧向净空符合设计要求。 (6)质量自检:外业工作完成后,交通安全设施施工队将组织标志产品质检工程师、标志项目工程师、试验工程师、施工队全面质量自检,使工程质量完全符合要求,同时会同档案管理负责人整理有关施工材料,准备验收。 5)标线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标线工程的施工由标线项目工程师负责。标线材料的采购、质量检验、运输由质检工程师负责。本合同段设计标线为32589米2。 (2)放样 根据图纸要求由专业放样工程师负责的专业放样小组放样,对于道路曲线段、文字、箭头、立交三角端,收费广场、收费岛头、岛尾等关键部位处,要精确计算,认真放样。在车道分界线、边缘线中量出,对设定的中心线位置不断地进行校核,达到准确无误。划中心线样线并画出标线宽度的轮廓线,以便进行喷涂作业。 (3)打样线和清扫路面 放样后,为了能准确定位,调整局部线形,节省划线时间,提高划线精度,应先划水性涂料线(样线),对路面用板刷和煤气燃烧器长度清除(如尘土、砂泥、油、水分、附属物等)。特别要清除水分,干燥路面。 (4)喷底油 采用高压无气喷涂方法喷涂底油,这样粘结效果更加良好。 (5)热熔涂料敷设 由于本项目时间允许,为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本项目采用机械熔融(t=-180-220c),人工手推划线。同时伴撒面层玻璃微珠。施工时,特别注意不能污染路面。在划文字、箭头、斑马线时边线要贴胶带纸粘贴。普通标线厚度为1.8±0.2mm,文字、箭头、斑马线厚度宜控制在3.0±0.3mm,以保证雨天的视认效果。 (6)质量控制 ①施工天气良好,无风沙,路面干燥; ②施工时涂料温度控制良好,标线线形顺畅,边缘整齐,不流淌,无毛边,表面无沟槽,无气泡,玻璃珠沉入深度适中; ③人工手推行进速度均匀,保证标线厚薄均匀; ④斑马线、文字、箭头施工时,应降低推车速度,确保标线厚度达到设计标准; ⑤所选涂料的配方应能符合当地气候要求,防止开裂。 (7)产品保护 标线工程流水作业路线长,虽然干燥快(不粘胎干燥时间约三分钟),但易受其它施工单位干扰,施工中应加强保护。在其干燥前不能让车辆压过。 6)突起路标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突起路标主要布设于立交及大中桥上,本合同段9772个,连同粘贴剂一次采购。突起路标工程施工由标线工程师负责。在标线施工提供作业面后方可施工。 (2)放样 突起路标放样工作由测量工程师与标线放样同时进行。 (3)清扫粘贴 在将作业面清扫干净后,将粘贴剂均匀、饱满地涂布于路标下面,用力贴到指定位置上。 (4)质量控制 由于粘结剂不能很快干燥固结完毕,路上干扰因素多,施工后应派人保护现场,对于被移动的路标应及时返工。 注意将突起路标四周溢出的粘结剂及时清除,以免污染环境。 7)岛头油漆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本合同段岛头图形采用GB5678-1999中规定形式;关键工序在于准确放样,划出底线;需要反复调整。 (2)基底处理:清除基底松散物,并用水泥加107胶伴和腻子料刮2-3遍,确保基底坚固平整,干燥后用砂纸打磨成光滑平整。 (3)基底完全干燥后,应涂刷一遍底层抗碱底漆,底漆2-3小时干燥后,应涂刷2遍面层漆,确保不透底。 (4)产品保护 由于油漆不能很快干燥(预计12-24小时),所以上面层漆后要封闭相应车道,确保成品表面光滑无划痕。 清除污染物,不得污染环境。 8)轮廓标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本合同段附着式轮廓标设计数量5351个,通过连接螺栓与钢护栏连接,通过膨胀螺栓与混凝土护栏相连,其设置原则是左黄右白,不同曲线半径,设置间距不同。按表1布设。 轮廓标设置间距表 表1 曲线半径(m) <30 30-89 90-179 180-274 275-374 375-999 999-1999 >2000 设置间隔(m) 4 8 12 16 20 28 40 48 (2)轮廓标反射器采用透光率高的合成树脂材料来制造,反光器的光学性能符合JTJ074-94要求。 (3)遇混凝土护栏时,轮廓标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混凝土护栏上,使用冲击钻钻孔时,不得破坏原有设计,并及时清除污染物。 (4)进场轮廓标数量要相当充足,以免被盗或人为损坏时能及时补上。安装后交工验收或通车前要经常上路巡逻,以免被盗严重。 (5)本项目施工工作由护栏工程师负责。 9)防眩板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1)本合同段防眩板设计数量为5277米,主要布设于桥梁上的中央分隔带内,防眩板为玻璃钢制作,由专业厂家生产。本项工作应与护栏施工密切协作,由护栏项目工程师负责。 (2)按设计图纸要求,进场施工前清理场地,确定控制点,在控制点之间测距定位、放样,使桥梁上与路段的防眩设施的设置位置及高程保持一致,并认真算出本合同段防眩板及相关材料的准确用量,略作增加后一次性进场,确保顺利完工。 (3)钻孔与钢板固定 用不同直径的冲击钻(混凝土护栏φ8,钢护栏φ12)按设计图纸要求钻孔,用膨胀螺栓把钢板固定好,并反复调整钢板使其顶面左右在同一直线上,上下在同一水平面上。钢板中心与道路中心线重合后固定好膨胀螺栓。 (4)防眩板安装 防眩板通过螺栓与支撑钢板相连,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反复调整,使得其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中心点连线与道路中心线重合后拧紧螺栓。不得损坏其它交通设施(如通信管道、护栏等)。 (5)施工中,使用冲击钻不得破坏原有混凝土设施,并注意及时清除残渣,不得污染环境。 10)缺陷责任期维护方案 为了保证本合同段安全设施项目的施工质量,专门成立交通安全设施质检小组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和检验,并接受业主管理和项目部的统一指挥,以保障总体质量的目标。同时,为了更好地发现问题,改正问题,对所有项目检查频率均提高到部颁标准的两倍以上。 (1)根据业主验收提出的要求,确定维修的调整内容,派遣足够的人员和设备进行整改。 (2)在缺陷责任期内组织人员到现场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但因交通事故或人为破坏等外因造成的损坏除外)。 (3)根据业主要求随时提供与本项目有关的技术咨询和服务。 1.5.7 路面及中央分隔带排水的施工 1)超高段路面排水管(缝隙式排水沟) 超高路段纵向排水管为25号混凝土预制件,长99cm。在进行路面基层施工时埋设其中,并做好接头处理。横向排水管及急流槽为路基施工单位施工,在施工路面底基层时配合路基施工单位施工。 纵向排水沟底纵坡同路线纵坡,并不小于0.3%,需要调整处用25号混凝土现浇至原设计标高。 纵向排水沟采用集中预制、基础现浇。排水沟管节应在基础未凝结前安放,用水泥砂浆灌注节缝,并沿纵向每5m设一道伸缩缝,缝内用沥青麻筋填塞。 2)超高段路面排水清淤井及集中井 集水井、横向排水管在路面放陈前完成,纵向排水沟、清淤井在基层、底基层完成后开槽施工。 施工时应与路面底基层、基层路面面层施工紧密配合,做好项目工序的衔接工作。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造成工序间的污染。 1.5.8 绿化及环境保护工程施工 1)中央分隔带绿化 (1)中央分隔带内回填耕植土的顶面标高应比其两侧路绿带顶面标高低40mm。 (2)中央分隔带内种植塔柏及植草,要求种植时其球冠大小,树高出地面尺寸、株距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3)在运输植物之前,所用植物应即时掘出包扎打捆,为运输作好准备。 (4)在运输过程中,所有植物必须良好地包装,以保证不受太阳、风吹与气候和季节的侵害。所有灌木都应有泥土球的草袋包装,泥土球必须坚固,草袋在运输现场及种植时必须保持完好。 (5)裸根植物置于树坑中央,根部按天然情况适当散开,折断或、损坏的根应剪掉,以保证根部良好的生长。然后小心地围绕根部进行回填,适当地和充分地压实。当回填到根系一半深度时,植物要轻轻地向上提起,以排除空隙。然后回填树坑,彻底浇水直到表面成泥浆。 2)环境保护 (1)基本要求 ①按图纸绿化工程的布置和植种类要求,在施工工期范围内在有利于种植的季节进行施工。 ②种植前应在种植区内进行地表准备。 ③在施工及缺陷责任期间,绿化工作的管理与养护及任何缺陷的修正与弥补,均是我公司的责任。 ④在专业园林工程师的绿化技术指导下,进行全部绿化工程的施工。 (2)铺设表土 ①地表面的准备 覆盖表土范围的表面进行深翻,将土块打碎使成为均匀的种植土。不能打碎的土块,大于25mm的砾石、树根、根桩和其他垃圾清除并运到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地点废弃。 通过翻松、加填或挖除以保持地表的平整。 ②铺设 准备工作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即可铺设表土,铺设厚度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当表土过分潮湿或不利于铺设时,不应进行铺设。其表面标高应比路缘石、集中井、人行道或其他类似结构物低25mm。 表土铺设达到要求厚度后,其完成的工程应符合新要求的线形、坡度、边坡。 表土铺设后,用机具将表土滚压,并形成至少深50mm的纵向沟槽。全部铺设面积应有均匀间隔的沟槽,其方向垂直于天然水流,以利于排水。 (3)种植乔木及植草 ①种植准备 A、接绿化工程布置的图纸标出种植地段、种植位置及品种的轮廓,并进行放样;在种植之前这些布置应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检查认可。 B、乔木坑应比土球直径或比根系展开范围大约400mm;乔木坑至少深800mm,或比放在合理深度的根部土球或根系底部距坑底深200mm,坑壁垂直,底部水平。 C、在种植时,先在坑底松填约150mm厚的表土。 ②种植 A、由有经验的工人,按照正常做法,进行种植和回填土。植物应垂直地栽好,比在苗圃的种植深度加深20-30mm。种植前的乔木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 B、对裸根植物,先将表土放在坑底,其松散度厚度约150mm,随即撒 布2.5Kg(视表土性质而定)有机肥。在肥料上覆盖50-100mm回填土层,使根系不接触肥料。随后将裸根植物放在树坑中央,以自然形态散开根系,所有折断或损坏的根系应截去,使根部有良好的生长。 在树坑四周及其上回填土并捣固和恰当压紧;当回填到根系一半深度时,将植物稍提起,随即再按每厚厚150mm回填土并压实。 植物四周应用土围成与树坑大小相同的浅盆形凹穴(浅土盆)的蓄水池,深约150mm。 C、根部带有土球的植物,同上述B一样进行处理,并将表土及肥料放在树坑内。土球上部的麻(草)绳(袋)应割去,将土球上部的土松开并摊平,然后将其余回填土,并做浅土盆的蓄水池。栽种深度应比在苗圃时深25mm。 D、种植后按图纸要求,对乔木浇水,并要浇透,半月之内再浇透水2~3次。其后每周一般浇水一次,视气候情况而定,直到植物成活为止。 E、种草:在整平的表土上采用撒播法撒种草籽,然后用钉钯把草籽用表土覆盖,再喷洒水湿润。也可以采用喷播草籽法植草。 F、当需铺草皮时,在铺植地表准备工作完成以后,即可铺值草皮,可铺成条状方格。除平铺外,在边坡较高较陡地段,自坡脚向上钉铺,用小夹木桩或竹签将草皮钉固于边坡上;铺种形式按图纸要求,铺植后应进行灌水浇(洒)水。 ③植物管理 A、种植前和种植后进行修剪,以保持各植物的自然形态。 B、种植区内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杂物或用作临时场地。 C、种植区,设置标志,敬告等防护措施,以保证植物的成活及正常生长。 1.6 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本合同段项目的总体施工程序控制:施工准备→碎石加工及采购碎石进场→路基、桥面接收→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透层、封层及粘层→沥青混凝土面层→交通安全设施→绿化环保工程的顺序,中间可进行交叉施工路面排水,土路肩硬化等工程。 施工准备阶段从接到中标通知起20天内(预计2001年9月1日)开始进行,至2001年12月31日达到正式开工条件。施工准备阶段进行进场道路部分加宽及搭设临时房屋和碎石加工机械,水泥稳定层拌和设备、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场地建设。进行用料采购及碎石加工等,以及路基、桥面(路分)的接收工作。 本合同段分两个施工段接续施工,确保阶段工期的实施。第一施工段:漳湾互通(含)、互通连接线至本合同段终点(K152+170)段,从K152+170开始向漳湾互通立交展开路面底基层、路成基层、沥青 青透层、封层、粘层,沥青混凝土面层及路面排水、交通安全设施和绿化环保工程的施工,并于2002年6月30日竣工。 第二施工段:漳湾互通(不含)至本合同段始点(K126+100),同时从K126+100向K132+400方向及从K132+400向漳湾互通方向展开路面底基层、基层的施工;路面沥青混凝土面层从K126+100向漳湾互通方向展开施工。 路面排水、交通安全设施及绿化环保工程交叉进行,并于2002年12月15日竣工。 1.7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1.7.1 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 1)工程质量目标 我公司确定本合同段工程的质量目标是: 确保本标段全部工程达到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工程优良率达90%以上,创部优,争创国优。 为全面实现质量目标,确保施工必优、一次成优,我公司将在本合同段以GB/T19002——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建立高效务实、运转有序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分阶段规划和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督促检查质量体系的运转情况,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 确定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保证新工艺、新技术在本工程中有效实施,最终达到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结合我处《施工技术管理条例》和《分级技术负责制》,使各项技术工作规范化,加强对关键工序的技术攻关与技术指导。施工技术管理要严格执行“质量责任制”等十二项制度。 坚持我方“尊重业主,服从监理、配合设计、信守合同”的“十六字”准则,切实做好工程的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等三阶段制度落实与实施。 2)质量保证体系 我方已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中标后将按照上述质量保证模式标准设立本标段质量保证体系,成立以经理部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有工程队长、技术主管参加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组,积极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优化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争创优质工程。我方质量方针为:我们是一级资质企业,当然要提供一流产品和服务。工程技术部门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制定创优规划和详细的创优措施,成立以经理部总工程师为组长的创优攻关小组,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活动,分析工期、安全、质量、成本问题并及时研究,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不断提高工程质量;质检部门负责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审。工程队根据创优规划及管辖工程特点成立相应的质量管理和创优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教育、督促检查和质量评比。详见图1.7-1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图。按照GB/T19002—1994 idt ISO9002:1994《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标准,实施本标段质量控制工作,提高质量控制和保证能力,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质量管理体系框图详见图1.7-2,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详见图1.7-3。 在本标段设立专职质量检查体系。经理部设安全质量检查室,工程队设专职质检工程师,工班设兼职质检员,形成体系完善、功能齐全、责任明确的质量检查体系。经理部设工地试验室,通过检测试验手段,协助配合工地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工程队设试验工,收集、整理试验资料和试件,反馈试验信息,做好各班组、工序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为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实现工程质量目标,根据本标段实际情况,成立工程质量自检自控组织机构,按照招标文件、合同条款、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施工工艺,做好工程质量控制,详见图1.7-4工程质量自检自控组织机构框图。图1.7-5 质量检测体系。针对本工程特点,除成立上述组织外,我方特成立以总工程师为组长,有施工、质量、安全、科技、机械、物资、工程试验等方面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现场,帮助施工单位优化施工方案、解决施工技术难题,检查安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监督落实安全、质量、工期措施,确保本标段安全、质量、工期目标的实现。 选派指挥能力强,决策水平高,富有开拓精神和管理经验的干部进入各级管理层。选调具有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经验,且具有改性沥青施工经验的专业化工程队和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施工和施工技术管理,以高效的管理机构、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高技术水平的施工队伍确保本标段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工程,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 3)质量管理职责 我方对本工程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岗位责任体系,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工程队长、技术主管按相应职责、权限签订质量终身负责责任状,确保质量控制得到层层落实。 项目经理职责: (1)对本标段工程质量负主要领导责任。根据项目质量目标,组织开展质量活动。主持全面质量管理,推进各项质量活动正常开展,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合同要求。 (2)督促有关部门向建设单位驻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提供质量情况,落实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质量方面的要求。 (3)负责对本标段工程施工所需的人力、资金、设备、物资进行资源配置,保证质量体系在该项目中有效地运行。 (4)贯彻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监督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确保项目创优规划的实施,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责令其停工或返工,并审核督促检查处置方案和预防措施。 (5)健全创优奖罚机制,对在创优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质量较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并将工程质量作为考核单位和个人的主要内容。 总工程师职责: (1)对本标段工程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协助项目经理进行各项质量活动。 (2)负责制定优质工程奖励办法并检查落实。具体组织技术、质检、物资、试验人员定期进行质量评比活动。 (3)负责组织编制本项目工程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创优措施。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置方案及其预防措施进行审核,督促检查各项质量计划的实施。 (4)负责质量记录的检查和审核。 工程队长职责: (1)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负责落实职工的技术培训及质量教育,为工程队的质量体系配备必需的资源。 (2)负责工序质量控制,督促技术人员落实施工规范和验标,对工序的交接和质量问题负责。 (3)负责施工现场的材料等质量问题,督促技术、质检、材料人员组织验收材料、成品、半成品,并负责其管理和使用。 质检工程师职责: (1)负责质量计划的宣传、落实工作;负责创优计划的策划和落实工作。 (2)负责现场自检工作并配合监理工程师作好质量检验工作。 (3)负责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评比工作,参加不合格产品的处置方案及其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工作。 (4)编报质量记录。 试验工程师职责: (1)负责原材料检验、试验工作. (2)负责土工检验、试验和试验设备状态标识。 (3)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试验资料记录,出具试验报告。 (4)负责选定路面施工组成配合比。 4)技术措施 (1)建立技术管理机构,健全技术保证体系 本项目部将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系统技术管理网络体系,实行技术人员岗位承包责任制,确保技术工作的准确性 、严密性 与正确性。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对标段工程质量终身负责。 (2)推行现代化的技术管理 推行现代化的技术管理,运用统筹网络技术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提高资源配置,努力降低成本,并严格按照网络计划实施,使整个工程随时处于受控状态,实现均衡生产,保证施工进度。 (3)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①制定技术。根据我公司技术管理办法、业主有关技术管理要求、ISO9002系列标准,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承包人将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管理措施,使施工技术管理达到控制标准化,资料规范化,管理制度化。 A 施工前认真核对本标段设计文件和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对区域内的各种施工条件认真进行调查,详细周密的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B 对一线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对重点、难点工程下发《作业指导书》,工前进行技术授课培训,让所有职工都清楚各自施工项目的技术标准、施工工艺和操作规定。 C 做好地材的试验鉴定和各种配合比的设计选择,施工中严格检测工作,随机抽查,加强对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检验控制;不合格品坚决不能用于本工程,切实把好试验关,做到材料有实验,试验有报告,配料有选择,检查有试件,施工有控制,资料有分析。 ②推广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组织好施工生产。 A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在施工中制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规划,超前探索和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问题,消除质量通病。 B 运用现代化技术装备 工程实施中,将运用高精度的仪器,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控制施工的每个环节。本工程拟采用电脑全站仪等检测工具。 C 认真贯彻ISO9002系列标准,建立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 控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的施工程序,精心组织流水线平行作业,控制每道工序,狠抓工序衔接,在全员中认真贯彻ISO9002系列标准,实行施工技术、测量、试验、计量技术资料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做到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管理标准相统一。 D 妥善保管好有关工程进度、质量检验、隐蔽工程、试验报告,以及所有影响本工程的原始记录和照片。 5)组织措施 (1)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工作会议和交通部工程质量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建立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法人代表对施工质量负总责,施工单位各级领导人和技术负责人对施工质量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和技术责任,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强化施工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明确各级责任、确保优质工程。 (2)强化质量意识,认真贯彻落实“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创优工作贯穿到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在施工队伍选配、机具购置、机构设置、施工方案、管理制度等方面紧紧围绕质量目标,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为主线,全面组织优质生产。 (3)强化以各级第一管理者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配齐配强有关人员,做到各级领导、业务部门、现场指挥、作业班组质量责任明确,考核奖罚及时,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创优积极性。 (4)建立专职质量检查体系,经理部设安全质量检查室,队设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工班设兼职质检员。并建立以经理部总工程师为首的质量自控体系,以设计和施工规范为标准,全面负责本段工程的质量管理和创优工作,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质量教育、检查评定。工地设工程试验室,工程队设专职试验工,通过检测试验手段,协助配合工地质检工程师和监理工程师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5)加强与建设、监理、设计单位的密切配合,主动听取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实现“四位一体”联合创优的质量工作格局。 (6)选调精干的管理人员及施工队伍,强化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对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考核,坚持持证上岗制度。作业层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工序施工工艺及质量标准,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及工艺参数进行施工,使工序质量达到《规范》及《验标》标准,以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 (7)健全内部检查制度,质检工程师由上一级检查机构派驻,实行施工技术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的监管分立体制,立足自检自控,确保创优目标实现。将现场质检工程师“一次检查合格率”作为考核指标,提高工程检查的严肃性、权威性。 (8)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手段,采取定期评比,奖优罚劣,实行质量否决制度,运用经济杠杆作用,确保工程质量。 (9)加强工序质量控制,严格按ISO9002质量保证模式组织生产,依据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招标文件与施工合同条款的质量要求,制定各工序、各环节的操作标准、工艺标准和检验标准。对工序标准的执行情况做出记录,使各工序衔接有序有控。确保工序的质量。见图1.7-6《工序质量检查程序图》。 (10)从采购开始,严把工程材料质量关,坚持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一切工程用料必须由工程试验室取样检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场,进场材料在使用前还要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11)使用《材料验收单》,《材料标牌》,《发料单》,《材料追溯记录表》,从材料入库、出库、进入工程实体等诸环节,对其进行标识,以实现其可追溯性,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工程实体。 (12)试验工作是保证质量的关键。项目试验室认真按试验规程执行,认真做好材料试验及各种配合比的选定,加强对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检验控制,确保材料质量合格、资料齐全、试验数据准确;采取有效的试验检测手段,控制工程质量;严把计量关,对所有在用的计量设备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标定,合格后投入使用。工地试验人员严格、认真按规定及时取样、试验。施工中按配合比施工,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 (13)对本标段所有已完工程,在交付验交前派专人值守和保护,确保已完工程完好无损。 6)路面工程 (1)路面底基层、基层 ①选取试验路段,每一种基层结构必须铺筑长度为100m~200m的试验路段,以确定施工单位施工机器的最佳组合、施工方法、工艺流程和施工配合比的选用性、合理性。 ②为确保工程质量,水泥稳定碎石及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混合料全部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和,并采用全断面机械摊铺法施工,每层的压实厚度不超过150mm。用重型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厚度不超过200mm,否则分层铺筑,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为100mm。 ③施工底基层、基层时,依据沉降监测资料,对底基层、基层的铺筑标高、铺筑厚度进行适当调整。 ④当压实设备组合、碾压遍数、工艺流程、组成配合比,通过试验段确定后,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不得变更,确保碾压密实度和路面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大型压实机械不能作业的部位,采用小型打夯机夯实,使之达到规定的要求。 ⑤水泥稳定层养生期不少于7天。采用洒水车沿线洒水养生,养生期间封闭交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底基层的7天浸水抗压强度应不小于4Mpa和2Mpa。 ⑥采用施工现场制作试件和钻芯取样的方法控制、检验工程质量。每天或每拌和250t混合料取样一次,每200m每车道钻芯取样一点,检测强度和铺筑厚度、压实度、平整度、标高等技术指标按照技术规范规定的实测项目及标准进行检测。 ⑦加强施工测量的控制工作。组织好中线、水平的贯通测量和施工过程中水平、中线、几何尺寸的测量,坚持测量人员跟班作业。 ⑧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基层及底基层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的水泥,标号采用新标准32.5级。 ⑨水泥稳定碎石集料应选用石质较好,无风化、无杂质的石料,压碎值应≤30%,扁平细长颗粒含量≤15%。 ⑩施工中,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终凝时间,按试验段确定的合适的延迟时间严格施工。 (2)沥青混凝土(改性沥青混合料) ①施工沥青混凝土前,对下承层的标高进行测量,如有软土路基时,确认沉降速率满足要求后再进行施工。 ②普通沥青采用进口桶装石油沥青。 改性沥青采用SBS成品改性沥青,其质量标准符合规范要求。并对进场的普通沥青和改性沥青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的应拒收。 ③为保证各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清洁,除做好文明施工限制车辆通行外,还应派专人清扫路面;在施工前用空压机风管吹扫下承层沥青混凝土表面,严禁水洗,以防止渗水对路基及基层造成病害。 ④配备有足够的存放石油沥青(或改性沥青)油罐,存放改性沥青的油罐要设有防止改性沥青分离的搅拌设施。 ⑤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搅拌温度和时间。自动测量沥青粗、细集料温度的温度计必须验校合格后方可使用。 ⑥沥青拌合设备要有成品贮料仓,有防止矿粉飞扬散失的密封性能及除尘设备。回收的粉尘不得再次使用,应作废弃处理。 ⑦为保证工程质量,沥青混合料全部由拌和站集中拌和供料,并采用两台摊铺机全断面梯队摊铺法施工。施工期间严格按照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高速公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参数及检测指标应用研究”课题组制定的技术规范执行。 ⑧铺筑试验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改性沥青抗滑表层,在正式开工前必须铺筑100mm~200m长的试验段,以确定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压实等作业的各项参数,施工机械之间的配合与协调,并据此制定正式的施工程序,确保良好的施工质量和路面施工的顺利进行。 ⑨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用量、拌和及施工温度、马歇尔稳定度、流值、密度及空隙率、混合料的粒料级配、配合比等均在开工前通过试验进一步确定,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 ⑩青混凝土面层铺筑前应在基层上喷洒透层油,对所有与新铺沥青混合料接触的侧面均应涂刷粘层油。 eq \o\ac(○,1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按马歇尔试验法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JTJ014-97)表4.2.2热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的要求。 eq \o\ac(○,12)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宜采用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其质量应符合(JTJ032-94)附表C表C.12的技术要求。 eq \o\ac(○,13)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eq \o\ac(○,14)沥青面层粗骨料应采用玄武岩或辉绿岩,不得采用砾石轧制,也不得使用酸性集料,其质量技术要求就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032-94)相应的各项要求,其中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0%。 eq \o\ac(○,15)细集料采用含泥量较小的优质中粗砂,其质量应符合(JTJ032-94)附录C表C.91 C.10 C.11的要求。 7)交通安全设施 (1)防眩设施按《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规范》(JTJ074-94)、《公路防眩设计技术条件》(JT/T333-1997)的有关规定及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 (2)波形梁安全栏、活动式钢护栏及螺栓、螺母垫圈、垫片等所有部件均采用热浸镀锌进行金属表面处理,高强度螺栓进行热浸镀锌处理后,对高强度螺栓连接件表面进行涂黄油处理,并进行磷化润滑处理,同时应密封包装,以防运输、保存期间生锈或弄脏。 (3)油漆采用含锌无机硅酸盐漆,使用含锌硅酸盐漆或等效产品的型号、成份及性能时要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4)混凝土构件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有关要求,并对预制的成品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5)波形梁钢护栏立柱放样,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并以桥梁、涵洞、通道、立体交叉、分隔带开口及入孔处等为控制点,进行测距定位、放样后应调查每根立柱下的地基状况,如果埋土深度不足时,应改变立柱固定方式或调整立柱位置,路侧顶部填土高度小于1.35m,中央分隔带顶部填土高度小于1.20m的涵洞、通道等处的护栏立柱基础应作预先处理,立柱放样时可利用调整段调整间距,利用分配方法处理间距零头数。 (6)立柱安装应与设计图纸相符,并与公路线型协调,立柱应埋设牢固,达到设计深度,并与水平面垂直,一般路线,立柱可采用打入法施工,当打入过深时,不得将立柱部分拔出加以矫正,须将其全部拔出,基础压实后再重新打入,无法采用打入法施工时,立柱可采用开挖法或钻孔埋设,采用开挖法施工时,回填土应采用良好的材料分层回填,并进行夯实,使其密实度不小于相邻原状土。采用钻孔法施工时,立柱定位后应用与路基相同的材料回填,并分层夯填密实,每层厚不超过150mm。 (7)立柱及波型梁施工及安装时,均不得污染或破坏已施工完的路面及其他工程。 (8)隔离栅 ①立柱在运到工地之前,应通知监理工程师对立柱进行检查和检验。 ②一行隔离栅中如有开处或在道路交叉口时可适当调整立柱间距,跨越河流时,当河两岸宽不超过4m时,应按图纸所示或用刺铁丝连接起来,当河宽大于4m时,隔离栅做终止封闭连接设置。 ③隔离栅一般应顺着地形设置,必要时,进行土工整平,以取得整齐的外观,在低洼地区,当地面纵剖面发生突变,无法保持规定的离地净高时,可使用较长的立柱,然后拉上多股带刺铁丝 ,带刺铁丝之间的垂直净空不大于150mm,立柱一般每隔24m应在其两侧加斜撑,以保证其稳定,隔离栅在改变方向的地方,立柱设三向斜撑。 8)路面结构工序间质量控制 (1)路面底基层及基层 ①路面底基层施工前对路基表层进行验收,并对路堤沉降及位移进行观测,路堤沉降≤0.5cm/月后天,才能进行路面底基层的铺筑. ②铺筑路面底基层前,将路床表面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路床上的车辙、松软以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部位(含中堤沉降)均要翻挖、清除并以同类材料(路堤沉降部分采用宕碴)填补重新整形、碾压。 ③路面底基层铺筑完毕,经监理工程师签认进行基层铺筑,养护时不能对底基层层面污染,并进行严格的交通管制。 ④路面基层铺筑与底基层如相隔较长时间时,应清除底基层表面杂物、浮土等,并对底基层进行沉降监测,沉降达标时方能铺筑基层。 ⑤路面基层铺筑完毕,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及时铺筑沥青下封层,以利吸收基层的部分反射裂缝,提供施工车辆临时通过的基层保护层。 (2)路面面层 ①路面沥青混凝土铺筑前,检查基层的沉降情况,达到≤0.3cm/月沉降速率时,方能进行路面沥青混凝土的铺筑。如果路面基层发生沉降,采取挖除部分基层,用与基层相同混合料进行补填,重新整形、压实,并重新铺筑沥青下封层。 采用道路清扫车进行下承层浮尘、杂物的清除,严禁用水冲洗下承层,以免造成路基下沉。 ②沥青路面上、中、下层之间,除清除浮尘、杂物外,对污染的中、下面层采用喷洒沥青粘层处理,增加上、中、下层沥青混凝土间的粘结性。但喷洒沥青粘层处理,必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③沥青路面上、中、下层沥青混合料的铺筑,尽可能做到工序间连续作业,提高路面面层工序间的质量,从而保证路面面层的质量。 ④为防止中央分隔带施工对路面施工的污染和有利于路基面排水,中央分隔带渗沟及横向排水管与路槽时同时安排施工,中央分隔带填土、绿化安排在路面施工完毕后进行。当填土、绿化必须提高进行施工绿化作业。施工车辆上路上必须保证车辆干净,不掉漏泥土、杂物。路面采用道路清扫车清扫。 1.7.2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开裂、纵横向裂缝、网裂、龟裂坑槽、松散、波泥、浪包、泛油等。上述路面早期破损病害,本合同工程实施中采取的防治要点和措施如下: 1)路基质量复查与缺陷处理 在路面施工前,对路基质量进行复查,复查内容包括路基平整度、拱度、强度、外型组成尺寸等,只有在复查合格后才能进行路面施工。如有缺陷,则应及时进行处理。常见的通病有路基表面松散、起皮、局部弹簧、边坡松散、强度不满足要求,以及平整度差和路堤沉降超标等。在复查中如发现路基存在上述通病的,则必须先进行路基处理,然后,再施工路面。严格做到不合格产品不进入下一道工序。路基与路面施工交验应有记录、有签字。未作交验的路在工程不得进行路面施工。 2)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作业指导书 (1)路面结构中面层、基层、底基层都有相应的质量要求,对材料质量、施工机械、铺筑工艺要求等也是有所不同的。而且,自开始底基层施工至面层施工结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跨年底,并经历不同季节。因此,必须制定一个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围绕工程的质量、工期以及特殊的气候条件来制定。其内容应包括材料的料场地点、采备方式、运输形式、堆放场地,各结构层的施工时间安排,机具设备的配备和人员的安排,采用的工艺和工序的衔接,特殊气候条件(雨天、高温)下的施工对策,以及自检要求和质保措施等。 (2)路面施工编制路面施工作业指导书。在指导书中明确各种材料的各项质量指标、材料分类堆放、施工配合比试验与确定,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工艺及养生等要求,明确各道工序的职责和施工责任人,明确自检责任和自检人员,明确质量目标;同时,对关键工序、采用工艺、采取的措施等给予明确的事先指导。总之,路面施工中真正做到“施工有计划、工艺都知道、职责均明了、质量达目标”。 3)材料质量与试验 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施工质量和使用质量,尤其是就地采购的粗、细骨料,如碎石、砂子等。引起路面早期破损的原因之一就是粗细集料的质量问题。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面层粗骨料,其强度、磨光值、压碎值、磨耗值、粒径等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确定料场前必须先进行各项指标试验,合格的才能采用。石料尽可能采用二次破碎,按各级粒径要求选择不同筛子进行筛分,严格控制各档规格的碎石粒径。碎石产品规格超标准的,严禁使用。对于面层粗骨料要求采用反击式破碎机生产,基层所用碎石宜采用反击式破碎机或园锥破碎机加工,骨料含泥量必须控制在允许值以下。用于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碎石,还应进行PH值测测,当采用酸性石料时,为提高石料与沥青之间的粘结力,可掺入适量的水泥、石灰或抗剥落剂。 (2)面层细骨料:保证砂子粒级和清洁度,对于含泥砂子应进行清洗。对于同一料场的砂子,每天供料都得试验(粒级、含泥量等)。不同料场的砂子,必须及时试验,不符合要求的不准使用。 (3)存料场:用于堆放面层骨料的场地,地面采用干砌片石硬化,并设有防污染的隔离措施和完善的排水系统。不同粒级的材料分别堆放,并留有一定间距的隔离带。对此,要专门制定一个料场堆放区划图,并报临理批准。 4)骨料级配与混合料试配 路面各结构层设计都有其相应的级配要求。首先,应对每一档骨料进行筛分试验,检测其粒级情况。然后进行各粒级掺配试验,实际级配应位于规范允许值范围内,而且要求曲线适顺,偏高限或偏低限的级配应进行调整,直至满足级配曲线要求。当材料料场不同或采用不同破碎工艺时,均需及时地对材料进行筛分试验,及时调整各粒级掺配量。对此,要加强自检,并做好级配试验的记录,按规定报监理批准和备查。 各结构层混合料的施工配合比试验,是保证路面施工质量的基础条件,一定要按规范规定去做。各类结构层的混合料配合比的工作重点如下: (1)粒料类结构层 级配碎石:因为是纯碎石组成,故关键是级配,选定的最佳级配应该是压实后孔隙率最小、强度最高、最稳定,对此,一定要通过试铺检验。由于级配碎石的级配要求较高,必须提出相应的级配控制保证措施。 上述结构其强度需通过试铺检验,如由于级配不佳而强度不足,则需重新调整级配。 (2)半刚性结构层 水泥稳定碎石:除骨料质量、级配必须满足要求外,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骨料预先筛分成不同粒径规格的碎石,用作底基层时其最大的粒径不超过37.5mm,用于基层时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并报监理签认。施工前,必须先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试验,测定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 (3)沥青面层 对沥青的各项指标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对骨料片状含量应定期进行试验测定,含量超过允许标准的不能使用。对骨料的洁净度也要检验,不洁净或超标的则必须清洗。检测石料的酸碱度,以了解沥青与石料的粘结性能,必要时采取抗剥落措施。各种原材料试验结构均需满足要求,并经监理签认后,才能进行混合料施工配合比试验。混合料配合比试验的内容、方法、指标要求均应遵循规范,尤其是对混合料的密度、稳定度、粘结力等的测定更为重要。混合料试样的各项指标测试,应在有监理旁站时进行,其结果须报监理签认。 5)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关键工序的要求 要精心组织安排拌和、运输、摊铺碾压三个环节的人、机、料组合,使之连续作业。施工前应对各施工机械进行调试,以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1)沥青面层 ①拌和:拌和的关键是各档材料进料计量正确性,骨料加热温度、拌和温度、出料温度的控制以及拌和的均匀性。因此,选用的拌和设备必须要有自动称量进料、温度自控装置。施工前要进行试拌,以确保拌和质量。同时要求拌和设备要有自记设备,在拌和过程中逐盘打印沥青及各种矿料的用量和温度。 ②运输与摊铺:摊铺时必须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因此,沥青混合料的正确运输距离,走一般公路不应大于20公里,必须做好运输过程中的保温措施。采用有自动找平装置的摊铺机摊铺,按规定的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要求宽度上,必须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摊铺机组成梯队联合摊铺,两台摊铺机前后距离保持在10~30m之间,摊铺机轨道重叠50~100mm,摊铺机应连续不断地摊铺以减少接缝。 ③碾压:混合料摊铺后应立即进行压实作业,应严格掌握碾压(初碾和终碾)温度,碾压机械以轮胎压路机和钢轮压路机组合为好,碾压次序为先轮胎、后钢轮。碾压时要掌握好速度,防止出现推挤裂缝(通病)。 ④机具组合及其它:在机具设备组合上要相应匹配,如采用160t/小时拌和机,则至少应配一台摊铺机、两台钢轮压路机和一台轮胎压路机。施工过程中对拌和、出料、摊铺、初碾、终碾温度的记录要详尽,对碾压完成后的密度检测要及时。凡不符合要求的混合料均应废弃。对不符合密度和平整度的面层要返工重铺。 (2)半刚性基层、底基层 ①拌和:基层混合料采用集中厂(场)拌。拌和设备应有自动进料和计量装置,拌和料应均匀,无结团现象。拌和要严格控制含水量,一般每天拌和前应测定其含水率,并在工地挂牌明示各种材料的配合掺量和加水量。 ②摊铺:摊铺要点是平、匀、快。因此,必须采用摊铺机摊铺。摊铺时,发现混合料拌和不匀的,应停止摊铺,严重的要回料重拌,轻度的辅以人工拌和。严格控制碾压厚度,同一结构层需分层摊铺时,分层压实厚度至少要在15cm以上,严禁薄层摊铺或贴补。摊铺表面平整,混合料要均匀,对局部的粗细料集中区块,应人工拌匀。 ③碾压:碾压重点是碾压机具的配套组合、碾压时间的掌握和碾压密实度。碾压机具采用以20t以上的振动式压路机为主与12~15t静压式钢轮压路机为辅助的组合方式,按静—振—静次序碾压至规定的密实度。禁止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层上调头。未压实的端头混合料(如水泥稳定类)应铲除废弃。并按规范要求处理端头工作接缝。混合料的碾压含水量(即最佳含水量)应先经试验确定,碾压必须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进行,密实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6)施工期养生和养生期交通管制 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通病是对碾压成型的基层(或底基层)养护不重视、交通管制不严格,结构层在未达到设计强度前就过早地损坏(如出现裂缝、松散、坑槽等)是导致路面早期破损的一大因素,必须予以解决。 (1)严格实行封闭养生。一般采用洒水养生法,每天洒水次数视气候条件而定,应始终保持表面潮湿。养生期一般为7天,气温较低时宜适当延长。作好养生期的养护记录。任何由于外界因素引起的局部损坏必须采取措施及时修补。 (2)养生期间基层上应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包括施工车辆)和其它作业。 (3)养生期满后,底基层上应尽快铺筑基层,基层应及时施工沥青封闭层。封闭层的施工质量要求 做到沥青洒布量满足设计要求、洒布均匀、表面不透水。加强自检,凡洒布量不足或透水的要补封。封闭后的基层上,只允许通行本路段面层施工作业车辆。 (4)沥青混凝土面层碾压完成后,应仔细检查面层有无推挤裂缝、碾压密度不足的局部松散区,以及是否还存在个别石子松动和不平整处等,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1.7.3 保证工程工期的措施 1)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选派精干的施工队伍,我公司成立福宁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经理部,内设六个业务室,组成指挥组织系统,下辖公路路面工程队。这些队伍都是具有丰富路面工程施工经验、有良好信誉,能打硬仗的专业队。 2)配全配足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维修保养,落实“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机械现场保养十字作业法,保证设备的性能完好,充分发挥我处机械化程度高的优势,以先进的设备保工期。 3)加强物资供应管理,保证不因物资供应而影响正常施工。 4)编制详细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作业指导书,优化施工方案,并严格付诸实施。进度计划安排要合理、周密、留有余地,切实考虑雨季、汛期和行车干扰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实行倒班作业。各个作业区要形成各工序各环节流水作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确保重点工程、难点工程、关键工程的工期,以日产量保月产量,以月产量保年产量,从而保证总工期。 5)选派敬业精神强、业务精、技术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参加该工程施工,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均先培训后上岗,以高素质人员保工期。 6)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不因质量和安全而影响工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技术规范组织施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针对技术和质量问题,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全面实行“自检、互检、专检”的质量“三检”制度,杜绝质量事故,杜绝返工浪费,保证各项工程、各个工序按工期要求,有条不紊的进行。 7)加强资金管理,合理运筹资金,搞好资金调控。在甲方资金暂不到位的情况下,我处自行调剂资金,确保重点工程和难点工程的正常施工。我处实行项目资金封闭运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以保证该项目资金不被挤占、挪用。 8)建立强有力的地亩工作班子,积极开展活动。在业主和当地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执行有关政策,合法、合理、及时地解决工程临时用地,保证工程按期开工。 1.8 雨季施工 1.8.1 生活、生产设施 1)雨季施工前首先做好防洪排水工作,如截、排水沟的设置、洼地疏水、集水带排引、汇水坑、集水井的挖设、抽水机的配备、机械停放位置、材料的堆放等一定做好、做实。尤其是水泥,一定放入水泥库或棚内,严防受潮、水浸而变质报废。 2)对选择的雨季施工地段和项目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研究,据实编制实施性的雨季施工组织计划。 3)检查住地、库房、车辆机具停放场地、生产设施是否都设在最高洪水位以上的地点或高地上,并远离泥石流沟槽冲积堆一定的安全距离。因主要料场和拌合场设在原为稻田的永久或临时占地内,所以要特别注意作好排水防浸泡。雨季期间和农田灌溉期间务必保证沟渠过水通畅。 4)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雨季作业的场地不被洪水淹没并能及时排除地面水。 5)储备足够的工程材料和生活物资。 1.8.2 底基层、基层施工 1)雨后路基、底基层表面积水应及时排除、晾晒; 2)施工中遇雨立即通知拌和厂停止拌和混合料; 3)注意水泥材料的苫盖防雨、防潮; 4)及时检测石料、石粉等含水量,以适时调整混合料拌和的加水量。 1.8.3 沥青砼面层摊铺 1)沥青砼施工遇雨时需经过排除、天睛晒干下承层后才能进行上层的铺筑; 2)施工遇雨时应立即通知沥青厂停止拌和混合料; 3)矿粉等应采取防雨措施。 1.8.4 交通安全设施 1)护栏立柱须做基坑开挖,埋桩及及时恢复该基坑,以雨水渗入路基。 2)标志基础的开挖要与浇筑混凝土的工效基础一致,以防全面开挖过多,来不及浇筑,致使雨季基坑积水,泡坏路基。 3)标志基础浇筑后,在未达到初凝强度前,若遇雨季,一定要保护好基础表面,以防被雨水打成麻面。 4)雨季对标线施划的影响最大,标线施划时路面要绝对干燥,故标线的工期上要考虑到雨季的影响因素。 1.8.5 注意气象预报,与气象单位保持必要联系,做好每日气象预报记录,以便正确合理的安排和指导施工。特别是在台风预报后,要加强工地材料收验和保护,对部分临时工程要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1.9 农忙季节、春节期间的施工安排 1.9.1 农忙季节的工作安排 每年5、6月份和9、10月份是农忙季节,民工和原材料组织较为困难,而同时又是施工的黄金期。经理部将在农忙前夕抓紧工作安排。 1)当地农忙季节对地材的供应会有影响,农忙前要多备料,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2)水电容量可能受影响,我方将自备发电机、拉水车,以供应急使用。 3)根据现场情况合理安排临时排水,以免影响农忙的灌溉。 4)农忙期间将会有部分职工或农村合同工返乡抢收抢种,势必影响现场施工的正常进行,施工队事先应详细摸底,作出劳力、技术工种的平衡安排。对那些不能缺额的司机、机械手等,需事先做出安排;从我公司北方或其他地方临时抽调调齐,做到既照顾职工或合同工返乡抢农,又保证现场施工不受影响,实现两全照顾。 5)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使施工高峰期避农忙季节。 6)在农忙季节安排机械化密集和技术性较强的工程施工。 1.9.2 春节期间施工安排 1)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节前做好职工思想,轮流回乡探亲,对留守工地的员工给予奖励,并举行一系列文娱活动。 2)节间当地车流量增多,势必增加施工干扰。施工中应特别注意交通安全或选用夜间运输。 3)储备足够的工程材料的生活物质。 1.10 安全文明施工与环保 1.10.1 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 1)安全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为指导,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则组织施工。做好安全生产,保持职工队伍稳定、解决职工后顾之忧,创造良好的施工生产环境,保证施工生产有序进行。确定本标段的安全目标是: ①无人身重伤及其以上事故; ②年负伤频率低于12‰; ③无等级火警事故; ④无机械及交通事故; 2)保证安全生产组织措施 为实现上述目标,成立以经理为第一责任者的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下设安全质量检查室,工程队成立以队长为首的安全生产组织,下设安检室。安检室设专职安检工程师和安检员,工班设兼职安全员,自上而下形成安全生产监督、保证体系(详见图1.10-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对施工生产实施全过程安全监控。 3)保证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1)实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经理部每月,工程队每旬由安全生产领导组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专职安检工程师和安全员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2)开展安全教育,上岗前,由单位领导负责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有关施工安全规则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特殊工种进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工班每日由班长或安全员进行班前讲话,提出当天的安全生产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实行各项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责任,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人。各施工队与经理部签订安全责任状,每个班组与工程队签订安全责任状。 (4)施工现场做到布局合理, 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机械设备安置稳固、材料堆放整齐,用电设施安装触电保护器,为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施工现场设醒目的安全标语和安全警示标志,提示工人注意安全。施工便道边坡稳定,并做必要防护。 (5)施工用承重结构经设计检算,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安全系数。 (6)所有起重设备、电器设备、运输设备、铺架设备等,加强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并具有完备的安全装置,所有机具设备的操作人员均经过严格训练,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7)施工机动车辆在国道或地方道路上运行,应遵守地方政策和交警部门的管理规定,遵守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维护交通秩序,保证运输安全。 (8)所有机动车辆应始终保持完好状态,不得带病运转,应经常检修,定期保养。 (9)施工所用机械设备、材料存放不得侵入既有公路路面,且不得影响交通。 (10)大型机械行驶,应事先对既有公路的路面宽度、桥涵宽度和通过荷载等进行调查,需加宽道路和加固桥涵时,应与当地交通部门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进行。车辆通过后或施工结束后,恢复原状。 1.10.2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 1)环境保护施工措施 (1)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建设各项规定的教育,使参战人员牢固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地遵守“环保”规定。 (2)施工用污水在指定地点集中存放,所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均集中存放,按当地政府要求运至指定地点处理,防止污染水源和环境。 (3)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设专人养护维修,经常洒水,清理污物,防止筑路机械和车辆运输产生扬尘。 (4)噪声较大的施工机械,操作人员要配耳塞,同时注意机械保养,降低噪音的声级。距居民150m以内的施工现场,限定施工时间。 (5)施工期间不随意占用道路施工、堆放物料、搭设建筑物。施工期间的废水、不得流出场外,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运输车辆不得带泥行驶,污染路面。 2)文明施工措施 (1)营地及施工现场按批准的平面布置图施工,使之符合消防、环保、卫生要求,做到消防、卫生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并有专人负责管理。对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经常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增强文明施工意识,树立企业文明施工形象。 (2)施工营地及施工现场尽量少破坏或不破坏既有植被,对在施工期间破坏的植被,施工完毕后及时给予恢复。 (3)采取措施,不压缩、不侵占、不污染河道。水中桥施工必须侵占河渠时按批准方案和时间完成任务,并及时疏通清理河渠,保护水源、灌渠、树木、植被。 (4)施工期间,我方将在经理部驻地设卫生所,配备医生、急救设施、治疗室及救护车。在施工点设医疗点,配备常用药品,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发放医疗保险费。对地区性的病疫和卫生防疫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及早采取预防措施,确保施工全过程所有工作人员和劳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5)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修建生产设施,合理规划布局,尽量不占良田或少占农田,施工现场及时搞好“四通一平”,设置工点标牌,标明工程概况,施工技术负责人。现场施工用电安装规范、安全、可靠,排水畅通,施工现场内各种材料堆放整齐,挂设标牌,标明材料规格、型号、产地等,不同材料不混放。各级负责人及工作人员一律挂胸牌上岗。 (6)施工现场设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语,作业场有安全操作规章制度,建设安全标准工地。工程完工后,及时清理场地,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洁。 (7)机械设备停放有序、清洁。施工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遵章守纪,文明驾驶,礼让三先,保证交通安全和施工安全。 1.11 其它说明事项 1.11.1 计算机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1)工程开工前,由经理部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筛选和优化,大胆采用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编制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及QC小组要经常深入现场,及时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进行指导,并在每一项工程完成后及时进行总结并编制更合理的施工工艺来指导下步施工。 2)施工过程中的计算机应用 (1)项目经理部及工程队均配置计算机,配合业主、监理工程师建立业主、监理和我方的工程管理计算机区域网络,实现计算机资源共享。 (2)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文件、技术交底、图纸及竣工文件的编制均采用计算机,提高文整质量。 (3)混凝土拌和站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准确计量配料数量。 (4)运用工程计划网络软件,对工程进度及过程进行控制。 (5)建立工程管理数据库,对工程现场已投入的人力、机械设备、材料和已完成的工程量进行数据管理、分析。 (6)加强工程测量、质量检测数据及试验数据的计算机管理,对现场工程质量状况进行跟踪分析,及时调整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1.11.2 保护地下管线、文物和周围建筑物的措施 1)施工前,应对施工区域内及其周围的地下管线(电缆、光缆)和建筑物进行调查,会同其产权、维修单位共同确认并及时与产权单位签订拆迁协议,及早拆迁。需保留的地下管线和建筑物,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其完整无损。 2)开挖施工前,必须在已查明的地下管线、路径上设立标志或洒灰线,并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地下管线路径两侧各1.5m范围内,不得用机械开挖,人工作业时,派责任心强的职工进行。挖掘时,禁止使用铁镐和齿类尖耙,做到逐层轻插浅挖,并请产权单位或维修单位人员到场监护,一旦发生损坏,及时组织抢修。挖出的电缆管线应按监护人员的要求进行保护或迁移,保证既有设备的正常运行。 3)在施工中对地上各种管线、建筑物采取措施加强防护,保证其安全使用。 4)认真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文物属国家所有,施工中发现文物时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现场,迅速报告监理工程师和甲方,并及时报告当地文物管理部门进行处理。严禁私自占有和非法转卖文物,确保文物不受损害。经文物部门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施工。 1.11.3 交通安全、森林防火、消防及治安措施 1)交通安全措施 (1)施工机动车辆在国道或地方道路上行驶,严格遵守地方交通法规和交警部门的管理规定,遵守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维护交通秩序,保证运输安全。 (2)所有机动车辆始终保持完好状态,不带病运转,经常检修,定期保养。 (3)施工所用机械设备、材料的停放,不得侵入既有公路路面,且不影响交通。 (4)大型机械行驶,须事先对既有公路的路面宽度、桥涵宽度和通过荷载等进行调查,需加宽道路和加固桥涵时,与当地交通部门联系,征得同意后进行。车辆通过或施工结束后,恢复原状。 (5)加强对机动车辆司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考核,严格奖惩制度。严禁酒后驾驶、疲劳驾驶,严禁开“飞车”,做到遵章守纪,文明驾驶,礼让三先,保证交通及人身安全。 2)森林防火、治安和消防措施。见图11-1治安消防组织机构图 (1)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森林法》及国、地方政府、林区制定的有关森林防火法律、法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森林防火领导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火措施,将责任落实 (2)施工前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开展森林防火教育及森林消防教育,提高全员森林防火及消防意识。施工中严格控制火种及野外用火,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每月定期进行森林防火检查,堵塞漏洞,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并与当地林区治安部门配合切实搞好防火工作。 (4)经理部设置公安派出所作为公司的派出机构,专门负责施工区域内的治安保卫工作。在施工中积极主动与地方政府、公安机关联系,配合解决好路地纠纷、施工干扰,及时处理在施工区域内发生的各类事件。 (5)每月定期进行防火、防盗、防爆为中心的安全检查,堵塞漏洞,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6)驻地、施工现场和关键部位按规定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并保证器材处于完好状态,定期检查。 (7)定期开展安全防火检查,进行防火知识宣传教育。遵守防火法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防火意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1.11.4 防汛及水土保持措施 1)防汛措施 见图11-2 防汛组织保证机构图 (1)加强各级领导,建立并执行“防洪值班制”、“雨前雨中雨后检查制”、“汛期灾害报告制”。 (2)在汛期前做好防洪检查,疏通因施工堵塞的河道,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 (3)配足防洪、防汛物资和器材,成立防洪组织,确定防洪重点,制定防洪措施,做好防洪和防台风工作,服从业主和地方政府对防洪工作的统一安排,需要时,我方可组织抗洪抢险队伍参加业主和地方政府组织的抗洪抢险工作,保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水土保持措施 (1)按设计指定位置及《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取、弃土。施工完毕的取、弃土场及时进行平整或按规定防护,防止水土流失。 (2)驻地及施工现场尽量少破坏或不破坏既有植被,对在施工期间破坏的植被,施工完毕后及时给予恢复。 (3)采取有效措施,不压缩、不侵占、不污染河道,不干扰河道、水道或现有灌溉或排水系统的自然流动。保护水源、灌渠、树木和植被。 PAGE 57
/
本文档为【福宁路面B4投标施组福宁B4总施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